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输送管道微小缺陷智能检测方法
1
作者 胡青松 李飞 +3 位作者 单露露 刘许 李世银 孙彦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2,共9页
管道缺陷特征在管道漏磁图像中通常表现为小目标甚至微目标,且与图像背景区分度弱,严重影响了智能检测的准确度。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输油管道缺陷小目标智能检测方法。首先,对获取到的管道漏磁数据进行预处理,为后续智能检测... 管道缺陷特征在管道漏磁图像中通常表现为小目标甚至微目标,且与图像背景区分度弱,严重影响了智能检测的准确度。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输油管道缺陷小目标智能检测方法。首先,对获取到的管道漏磁数据进行预处理,为后续智能检测奠定基础。随后,构建管道缺陷智能检测网络,它以YOLOv4为基准网络,通过引入RFB模块增强感受野,提高不同尺度特征的提取能力;通过增加注意力机制,提高网络对微小缺陷的关注度;通过对主干网络的轻量化,显著提升检测速度。最后,通过低质量漏磁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使得缺陷特征信息更丰富更明显,进一步提升检测精确度。实验表明:该算法的模型大小降低了79%,所有缺陷的实际检测准确度都在95%以上,部分缺陷的准确度达到了100%,能够满足现场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图像 缺陷检测 网络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超分辨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磁悬浮系统的漏磁分析与磁力建模
2
作者 金俊杰 宋佳琪 +3 位作者 李进 孙凤 尚利冬 赵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0-206,共7页
现有的混合磁悬浮系统的磁力数学模型未考虑电磁线圈中电流导致的漏磁,与真实磁力存在较大误差,影响控制器的设计及零功率平衡位置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有限元法分析电流的变化对漏磁的影响。依据磁场分割原则,计算各部分磁阻,... 现有的混合磁悬浮系统的磁力数学模型未考虑电磁线圈中电流导致的漏磁,与真实磁力存在较大误差,影响控制器的设计及零功率平衡位置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有限元法分析电流的变化对漏磁的影响。依据磁场分割原则,计算各部分磁阻,建立混合电磁铁的理论磁力数学模型。对混合电磁铁进行测力实验,得出磁力与气隙电流的关系,运用非线性曲面拟合法得到磁力表达式,与理论磁力数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引入理论磁力数学模型与实验测量结果较为一致,在力-气隙曲线变化中,2种磁力数学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49,在力-电流曲线变化中,2种磁力数学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磁悬浮 漏磁 有限元分析 磁力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网络法的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分析
3
作者 边旭 边宏远 梁艳萍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4,115,共10页
由于磁网络法具有计算周期短,能快速调节电机尺寸以优化设计需求的优点,因此在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针对传统磁网络法对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磁场模拟过程中难以准确考虑漏磁分布的问题,基于网格单元建立了能够准确模... 由于磁网络法具有计算周期短,能快速调节电机尺寸以优化设计需求的优点,因此在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针对传统磁网络法对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磁场模拟过程中难以准确考虑漏磁分布的问题,基于网格单元建立了能够准确模拟永磁体极间和定子槽内漏磁分布的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等效磁网络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铁心材料的非线性与转子动态问题,相较于传统磁网络法该模型优势在于不需要预设磁通走向且对漏磁计算具有更高的精确度。以一台3 kW的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为例,采用此方法对其磁场进行计算与分析,并且对漏磁模拟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基于网格单元建立的等效磁网络模型能够准确模拟主磁及漏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 磁网络法 漏磁分布 磁通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径矿用钢丝绳无损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
4
作者 姚囝 杨运盛 +3 位作者 刘洋 叶义成 冯杰 陶潜顺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41,共10页
针对现有矿用钢丝绳质量检测设备操作过程复杂、检测直径范围有限等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多直径矿用钢丝绳的在线智能无损检测仪,其主要包括开环永磁磁化系统、硬件外设、应用软件及滤波算法等。根据永磁漏磁检测的物理特性,通过... 针对现有矿用钢丝绳质量检测设备操作过程复杂、检测直径范围有限等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多直径矿用钢丝绳的在线智能无损检测仪,其主要包括开环永磁磁化系统、硬件外设、应用软件及滤波算法等。根据永磁漏磁检测的物理特性,通过ANSYS Maxwell软件建立了具有开环磁路特征的永磁磁化系统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提离值下磁化钢丝绳的损伤特征曲线,确定了最佳提离值。为提高降噪效果,提出了基于差值极限滤波算法的信号波形平滑处理方法。多组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直径矿用钢丝绳无损检测仪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直径钢丝绳的断丝损伤,损伤位置检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36%,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径矿用钢丝绳 无损检测仪 漏磁检测 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CB六边形绕组空心杯永磁同步电机绕组涡流损耗解析研究
5
作者 赵静 丁钰 +1 位作者 王优 杨磊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2,共10页
空心杯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由于去除了齿槽结构,其绕组直接暴露于高速交变的气隙磁场中,内部会感应出大量的涡流损耗.对于空心杯电机来说,绕组涡流损耗是无槽电机总损耗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绕组涡流损... 空心杯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由于去除了齿槽结构,其绕组直接暴露于高速交变的气隙磁场中,内部会感应出大量的涡流损耗.对于空心杯电机来说,绕组涡流损耗是无槽电机总损耗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绕组涡流损耗的分析与计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已提出的绕组涡流损耗分析与计算方法均是以直导体绕组为计算对象,其计算原理均是基于直导体内涡流回路形状与分布规律,然而六边形绕组包含直导体的同时还包含斜导体,其中的涡流分布不同于直绕组,传统的直绕组涡流损耗计算方法不再适用于六边形导体空心杯绕组.因此,本文研究了六边形导体内的涡流分布形状与分布规律,并基于六边形空心杯绕组结构——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绕组结构,提出了六边形FPCB空心杯绕组结构涡流损耗三维半解析计算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和样机实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六边形空心杯绕组涡流损耗三维半解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杯电机 端部漏磁 涡流 绕组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漏磁信号阵列的无刷直流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振宇 王慧 +2 位作者 胡存刚 席浩天 曹文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5-1116,共12页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是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组的常见故障,其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故障发展的各时期,绕组短路的区域与匝数随之改变,使得电磁空间分布特性差异显著,依据固定布局的单一信号难以实现故障的精准定位与评估。该文通过解析匝间...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是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绕组的常见故障,其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故障发展的各时期,绕组短路的区域与匝数随之改变,使得电磁空间分布特性差异显著,依据固定布局的单一信号难以实现故障的精准定位与评估。该文通过解析匝间短路下等效电磁模型和电磁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多路漏磁信号阵列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建立了电机绕组电磁等效模型解析漏磁信号与绕组状态的关联关系;其次,利用多物理场模型明确漏磁传感器阵列最优空间布局;最后,依据多路漏磁信号阵列建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故障智能诊断。仿真模型与试验平台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匝间短路的区域与匝数,且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精确性高。由于方法仅采集电机外部漏磁信号,作为非侵入测试技术易于落地应用,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匝间短路 多路漏磁信号阵列 故障诊断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荷载作用的RC梁钢筋锈蚀漏磁检测及仿真分析
7
作者 程呈 齐佳宝 +2 位作者 郑渝 周建庭 张洪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7,113,共8页
为研究外荷载作用下锈蚀-应力耦合对钢筋自发漏磁信号的影响特征,将单一缺陷磁偶极子模型推广至多缺陷磁偶极子模型,结合力磁耦合效应,为考虑荷载作用的RC梁钢筋锈蚀漏磁检测提供依据.通过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剖析了扫描距离、锈蚀深度... 为研究外荷载作用下锈蚀-应力耦合对钢筋自发漏磁信号的影响特征,将单一缺陷磁偶极子模型推广至多缺陷磁偶极子模型,结合力磁耦合效应,为考虑荷载作用的RC梁钢筋锈蚀漏磁检测提供依据.通过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剖析了扫描距离、锈蚀深度、应力大小等因素下漏磁场强度切向、法向分量的演化规律.COMSOL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荷载为70 kN、钢筋最大应力达384 MPa时,By磁信号样本标准差与无荷载作用时标准差的差值为2.09×10^(-8),不同锈蚀程度下的By磁信号标准差最大差值为3.10×10^(-6).与荷载作用相比,By磁信号曲线的整体离散程度对钢筋锈蚀程度更加敏感性,反映了多缺陷磁偶极子模型能够消除RC梁服役状态下所受应力的影响,从而用于钢筋锈蚀漏磁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 应力作用 自发漏磁 磁偶极子模型 力磁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运行工况的漏磁可控型永磁电机变参数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8
作者 吴润秋 徐磊 +2 位作者 朱孝勇 范文杰 杨贺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5-1945,I0027,共12页
漏磁可控永磁(flux leakage controllable permanent magnet,FLCPM)电机是一种新型磁通可控型永磁电机,具有低速大扭矩和宽调速特性,在多变运行工况电驱动领域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针对该类电机磁链、电感等参数随电流变化导致控制... 漏磁可控永磁(flux leakage controllable permanent magnet,FLCPM)电机是一种新型磁通可控型永磁电机,具有低速大扭矩和宽调速特性,在多变运行工况电驱动领域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针对该类电机磁链、电感等参数随电流变化导致控制系统参数失配、效率偏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变参数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根据FLCPM电机运行原理,建立漏磁变化与运行工况的映射关系,将运行工况分为轻载区、中高负载区以及饱和区,并将参数变化明显的中高负载区分为3个典型工况。在此基础上,提出非线性分段变参数偏导项求解方法,推导变工况下FLCPM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求解方程,实现该类电机最优d/q轴电流分配,提高多变运行工况下电机效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理论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可控永磁电机 变参数 最大转矩电流比 电流矢量角 多变运行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高含硫天然气管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帅 文绍牧 +3 位作者 廖柯熹 秦林 林冬 高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9-157,共9页
四川盆地2/3的气田含有硫化氢等酸性气体,造成管道内部出现了氢鼓泡、氢致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硫化物应力开裂等腐蚀形貌,导致管道快速穿孔,增加管道事故的风险。为了及时掌握管道内壁的运行状况,保障管道本质安全,应定期对高含硫天然... 四川盆地2/3的气田含有硫化氢等酸性气体,造成管道内部出现了氢鼓泡、氢致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硫化物应力开裂等腐蚀形貌,导致管道快速穿孔,增加管道事故的风险。为了及时掌握管道内壁的运行状况,保障管道本质安全,应定期对高含硫天然气管道开展检测。本文介绍了漏磁、超声波、电磁超声、涡流、射线五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展示了其中三种方法的现场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了几种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高含硫天然气管道的完整性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最后基于高含硫天然气管道的特点,对管道材质的选择、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腐蚀机理 无损检测 漏磁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工作气隙漏磁系数变化的力矩马达磁路建模与试验
10
作者 程文豪 邹小舟 +3 位作者 葛声宏 江裕雷 林文 朱玉川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3,共5页
针对传统力矩马达磁路建模以定漏磁系数描述工作气隙漏磁的不足,考虑工作气隙漏磁系数随磁路几何形状变化,将磁路漏磁等效为并联磁阻,建立了力矩马达磁路漏磁等效磁阻模型,并得到了工作气隙漏磁系数随气隙长度变化关系式。开展有限元仿... 针对传统力矩马达磁路建模以定漏磁系数描述工作气隙漏磁的不足,考虑工作气隙漏磁系数随磁路几何形状变化,将磁路漏磁等效为并联磁阻,建立了力矩马达磁路漏磁等效磁阻模型,并得到了工作气隙漏磁系数随气隙长度变化关系式。开展有限元仿真与试验验证,并与传统模型对比求解,结果表明:传统模型最大求解误差为24%,漏磁等效磁阻模型最大求解误差仅为6%,漏磁等效磁阻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为开展力矩马达性能精确分析与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系数 力矩马达 磁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缆索内部断丝漏磁检测磁化器设计
11
作者 陶志伟 孙令司 武新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3,共6页
针对桥梁缆索难以磁化到饱和导致的内部断丝检测困难的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研究磁化器几何参数对内部断丝的影响。为兼顾检测信号和磁化器质量,提出信号峰峰值与磁化器质量之比的指标,以此优化磁化器尺寸,优化后缆索断丝的信号幅值大幅... 针对桥梁缆索难以磁化到饱和导致的内部断丝检测困难的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研究磁化器几何参数对内部断丝的影响。为兼顾检测信号和磁化器质量,提出信号峰峰值与磁化器质量之比的指标,以此优化磁化器尺寸,优化后缆索断丝的信号幅值大幅增加,其中第3层断丝信号幅值增幅最大,约为原来的5.44倍。搭建实验平台验证磁化器优化结果,结果表明:缆索第1层到第4层断丝检测信号明显,实验与仿真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2.41%,实验与仿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缆索 漏磁检测 有限元仿真 断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管汇交流漏磁内检测方法与系统
12
作者 高一鸣 樊俊伟 +2 位作者 康宜华 罗恩扬 王俊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1,共8页
压裂管汇是油气开采和运输中的关键部件,需对在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安全运行。由于磁化器结构复杂,传统的漏磁检测方法难以适用于管内检测。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线圈的交流漏磁检测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了最佳激励频... 压裂管汇是油气开采和运输中的关键部件,需对在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安全运行。由于磁化器结构复杂,传统的漏磁检测方法难以适用于管内检测。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线圈的交流漏磁检测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了最佳激励频率和均匀磁化区的尺寸。为实现管道内自动化检测,设计了一种“2+1”构型的机器人系统,该系统配备交流漏磁检测探头模块、多通道信号采集系统,并采用“一步一扫”运动模式。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检测压裂管汇内壁的轴向裂纹和周向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交流漏磁检测 管道内检测 压裂管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滤波的起重机钢丝绳断丝损伤漏磁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耀 刘继兵 +3 位作者 井陆阳 黄磊 孙丞 魏明江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6-875,共10页
由于受到钢丝绳结构特性和复杂运行环境的影响,采用漏磁(MFL)检测技术采集的多通道信号常受到噪声干扰,严重影响损伤检测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基于组合滤波的起重机钢丝绳断丝损伤漏磁信号降噪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向稳... 由于受到钢丝绳结构特性和复杂运行环境的影响,采用漏磁(MFL)检测技术采集的多通道信号常受到噪声干扰,严重影响损伤检测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基于组合滤波的起重机钢丝绳断丝损伤漏磁信号降噪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向稳健局部一次回归(rlowess)、高斯高通滤波器以及环形稳健局部二次回归(rloess)法的新型组合滤波降噪方法。首先,系统探讨了漏磁信号中的缺陷信号、基线变化噪声、股波噪声以及抖动噪声的产生机理与各自特性,通过对噪声来源与各信号时频域及空间域特征的分析,总结了三种噪声的一般处理规律;然后,提出了一种用于抑制三种噪声的组合滤波方法,该方法结合了rlowess法、高斯高通滤波器以及环形rloess法,并采用Hilbert包络集中了损伤信号能量;最后,使用包含不同噪声的实验漏磁信号,对该组合滤波降噪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将该方法与其他组合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滤波方法得到的信号降噪效果显著,可获得最高的信噪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损伤信号峰值特征,有利于起重机钢丝绳损伤的特征提取与定量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钢丝绳 漏磁检测 组合滤波降噪法 离群值检测 轴向rlowess法 高斯高通滤波器 环形rloes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断丝漏磁场分布规律三维动态仿真分析
14
作者 魏明江 战卫侠 +2 位作者 尚允坤 刘继兵 刘耀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4,162,共8页
目前钢丝绳断丝漏磁场分布规律的仿真研究主要使用有限元静态磁场仿真模型,该模型中钢丝绳与损伤检测仪器之间是相对静止状态,而现场检测时钢丝绳与损伤检测仪器之间有相对运动,导致仿真获得的漏磁场与现场检测的漏磁场存在偏差。针对... 目前钢丝绳断丝漏磁场分布规律的仿真研究主要使用有限元静态磁场仿真模型,该模型中钢丝绳与损伤检测仪器之间是相对静止状态,而现场检测时钢丝绳与损伤检测仪器之间有相对运动,导致仿真获得的漏磁场与现场检测的漏磁场存在偏差。针对上述问题,采用Ansoft 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建立了钢丝绳三维动态磁场仿真模型,仿真钢丝绳与损伤检测仪器之间相对运动状态下的断丝漏磁场,分析了不同断口宽度、断丝数量及提离值对断丝轴向漏磁场峰峰值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三维动态磁场仿真模型可以模拟钢丝绳与损伤检测仪器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仿真计算的漏磁场含有断丝漏磁场和钢丝绳绳股漏磁场,更接近实际漏磁场;断丝轴向漏磁场峰峰值随着断口宽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断丝轴向漏磁场峰峰值变化与断丝数量呈正相关、与提离值呈负相关。通过建立三维磁偶极子模型对断丝轴向漏磁场峰峰值进行分析,验证了三维动态磁场仿真模型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断丝 漏磁检测 漏磁场 三维动态磁场 断丝数量 断口宽度 提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端口盘式永磁电机气隙漏磁及空载气隙磁密
15
作者 樊溢国 刘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544,共9页
针对传统电机输出端口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多端口盘式永磁电机(multi-port disk permanent magnet motor,MDPMM)。首先,介绍该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其次,针对该电机环形弧线定子周向端部使其漏磁和磁场分布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入磁... 针对传统电机输出端口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多端口盘式永磁电机(multi-port disk permanent magnet motor,MDPMM)。首先,介绍该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其次,针对该电机环形弧线定子周向端部使其漏磁和磁场分布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入磁通分布系数,对受环形弧线定子端部影响的区域建立等效磁网络模型,计算各等效磁阻,解析该区域漏磁系数表达式;最后,考虑永磁体电流密度等效,建立环形弧线定子及对应盘式转子区域的分区域解析模型,运用等效磁化强度法推导该区域气隙磁场解析式,并采用许−克变换分析定子齿槽结构对气隙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机可以同时实现双盘式转子和行星轮转子多自由度动力输出;受环形弧线定子端部截面影响和未受影响的2种磁路的气隙漏磁系数计算值分别为1.263、1.167,有限元仿真值分别为1.375、1.222,计算值和仿真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15%、4.50%;2种磁路的平均气隙磁密计算值分别为0.481、0.492,有限元仿真值分别为0.497、0.503,计算值和仿真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22%、2.19%,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盘式电机 磁通分布系数 等效磁网络 漏磁系数 等效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计算三维不规则缺陷磁荷分布的方法
16
作者 茹黎爽 韩文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0,共7页
漏磁检测技术在铁磁性材料缺陷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磁偶极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从结构缺陷中预测漏磁的数学方法。磁偶极子法多用于规则缺陷的漏磁信号预测,对于复杂缺陷,已有的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可以预测其漏磁信号,但... 漏磁检测技术在铁磁性材料缺陷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磁偶极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从结构缺陷中预测漏磁的数学方法。磁偶极子法多用于规则缺陷的漏磁信号预测,对于复杂缺陷,已有的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可以预测其漏磁信号,但是由于模型计算所需的复杂缺陷磁荷密度未知,且其分布不均匀,计算复杂。因此,提出了离散化磁荷密度场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计算三维不规则缺陷的磁荷密度,结合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直接进行漏磁信号预测,以降低计算复杂度,迅速而准确地获取三维不规则缺陷的漏磁信号。将该方法用于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得到的预测信号与COMSOL软件仿真信号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的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相比于原模型预测性能明显提升,预测误差最大减少90.08%,计算时间减少97.43%,为三维不规则缺陷的磁荷分布计算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检测 单元磁偶极带叠加模型 离散化磁荷密度场 三维不规则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罐底部平板裂纹漏磁涡流复合检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张彦杰 任思齐 +5 位作者 董亦翔 李佳东 何赟泽 邬宇 焦少妮 张开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4-82,共9页
漏磁检测MFL(magnetic flux leakage)在储罐底部平板裂纹检测中需将平板磁化至近饱和状态才能获得较好的裂纹漏磁检测效果,在未达到饱和时检测效果不佳,检测精度较低。该文采用涡流检测ECT(eddy current testing)结合MFL的方式设计一种... 漏磁检测MFL(magnetic flux leakage)在储罐底部平板裂纹检测中需将平板磁化至近饱和状态才能获得较好的裂纹漏磁检测效果,在未达到饱和时检测效果不佳,检测精度较低。该文采用涡流检测ECT(eddy current testing)结合MFL的方式设计一种针对储罐底部平板裂纹的漏磁涡流复合检测方法。推导上述复合检测的控制方程,同时分别对MFL、ECT和复合检测三种不同检测方式下储罐底部平板裂纹检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检测在MFL检测的基础上结合ECT检测,相较于单一的MFL检测,对于表面以及近表面的内部的裂纹检测能力均有所提高。最后推导得出:检测的裂纹特征与实际的裂纹特征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能够通过拟合的线性关系推测裂纹的长度特征。这种新型的面向储罐裂纹的复合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对于提高储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检测 涡流检测 裂纹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的油气管道漏磁检测缺陷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18
作者 李春晖 吕岩 +2 位作者 孟祥来 李玲慧 蒲晓晨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4,共8页
油气管道漏磁检测是评估管道完整性的重要手段,但传统人工分析方法存在效率低、误判率高等问题,故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深度学习算法的油气管道漏磁检测智能识别方法,实现管道缺陷的自动化检测。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一套基于人工标注经... 油气管道漏磁检测是评估管道完整性的重要手段,但传统人工分析方法存在效率低、误判率高等问题,故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深度学习算法的油气管道漏磁检测智能识别方法,实现管道缺陷的自动化检测。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一套基于人工标注经验的自动化训练数据集生成方法,有效继承了专家领域知识,显著提升了数据集构建效率。通过对漏磁信号进行预处理和图像增强,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标准化灰度图像,并采用自适应图像增强策略,有效提升了图像质量和目标特征的可区分性。从实际工程项目中采集并生成36 098张高质量漏磁图像,其中3 403张含缺陷图像用作训练集。缺陷在管道轴向-周向平面上呈现相对均匀分布,在焊缝位置存在局部高密度区域,尺寸主要集中在较小范围内并呈现长尾分布特征,为模型训练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训练过程中,模型的精确率P和召回率R指标分别稳定在0.66和0.60,mAP@0.5指标稳定于0.57,而mAP@[0.5∶0.95]达到0.27。在实际工程数据测试中,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达到63.17%、65.24%和64.19%,验证了YOLOv8模型在管道检测任务中的可行性和优异的检测性能。该方法不仅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判断偏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识别方法在油气管道漏磁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漏磁检测 深度学习 YOLOv8 目标检测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管道漏磁缺陷检测与量化
19
作者 石晴 张国山 +3 位作者 刚蓓 李志华 胡家铖 刘思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7,共9页
油气管道的缺陷尺寸量化是管道检测的关键问题和最终目标。传统的缺陷检测方法往往停留在缺陷分类的阶段,数据处理不具体给后续结果分析增加了难度;智能识别方法又对漏磁数据的质量有更高要求。因此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随机森林(... 油气管道的缺陷尺寸量化是管道检测的关键问题和最终目标。传统的缺陷检测方法往往停留在缺陷分类的阶段,数据处理不具体给后续结果分析增加了难度;智能识别方法又对漏磁数据的质量有更高要求。因此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随机森林(PSO-RF),实现管道缺陷长、宽、深的自动量化。首先对一组缺陷漏磁数据进行多维度的特征提取,然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回归预测;针对随机森林算法最佳参数不宜获得的难点,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超参数调优,最终获得比较准确的缺陷长、宽、深预测数据。将PSO-RF算法与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回归(PSO-SVR)训练算法进行对比,对长、宽、深的量化精度分别提高了28%、32%、68%,验证了PSO-RF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最后使用一组带标签的管道缺陷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长、宽、深量化误差在20%以内的数据分别达到80.3%、88.5%和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检测 特征提取 随机森林 粒子群优化 缺陷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漏磁通干扰及全方位传能特性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
20
作者 冯天旭 彭宇翔 +2 位作者 史可 蒋金橙 王佩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822-4832,I0025,共12页
针对传统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漏磁通干扰强以及抗位置和角度偏移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低漏磁通干扰及全方位传能特性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发射机构由三相螺线管线圈组成,接收机构缠绕在无人机起落架上。首先,通过COMSOL仿真对比... 针对传统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漏磁通干扰强以及抗位置和角度偏移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低漏磁通干扰及全方位传能特性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发射机构由三相螺线管线圈组成,接收机构缠绕在无人机起落架上。首先,通过COMSOL仿真对比分析提出的三相螺线管线圈与传统圆形线圈在无人机机身处产生的磁场强度,从三相螺线管线圈主要产生水平磁场分布及圆形线圈主要产生竖直磁场分布的角度揭示漏磁通干扰抑制原理;然后,分析三相螺线管线圈在120°激励电流相位差下的磁场分布特性,从旋转磁场的角度揭示全方位无线传能机制;随后,构建基于三相半桥逆变及LCC-S谐振补偿网络的系统电路模型,推导系统输出功率与等效互感的关系;最后,搭建实验装置以验证提出的系统具有低漏磁通干扰及全方位传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线充电 全方位无线电能传输 漏磁通干扰 旋转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