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吸随动支撑夹具的薄壁件镜像铣削振动抑制技术
1
作者 田雨 肖聚亮 +3 位作者 刘思江 毛颖熙 王云鹏 刘海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4-105,共12页
针对飞机蒙皮在减薄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提出基于磁吸随动支撑夹具的薄壁件镜像铣削振动抑制技术。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铣削条件下工件的频响函数与振动幅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镜像铣削振动抑制技术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 针对飞机蒙皮在减薄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提出基于磁吸随动支撑夹具的薄壁件镜像铣削振动抑制技术。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铣削条件下工件的频响函数与振动幅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镜像铣削振动抑制技术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磁吸随动支撑夹具;然后,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夹具的应用,建立考虑夹具俯仰夹角的轴向磁力数学模型,重点探究滚珠未与工件接触时铣削点处的动态响应,并确定最优支撑气压;最后,制得夹具实物并开展不同加工参数下的飞机蒙皮铣削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当夹具夹紧工件且同时施加0.1 MPa的支撑气压时,工件的振动幅值显著减少,验证了所提抑振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蒙皮 镜像铣削 磁吸随动支撑夹具 加工振动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耦PID的磁电混合悬浮带式输送机支承系统交叉耦合协同控制
2
作者 胡坤 蒋浩 +2 位作者 陈卓 牛杰 许刚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9-1424,共16页
磁电混合悬浮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新型低阻力、低能耗连续运输设备,其支承系统受输送带及其与悬浮系统连接产生的动力学特性影响,悬浮支承同步往往存在未知建模误差、耦合干扰等问题,导致系统的稳定性难以保证。通过改进磁路法建立悬浮支... 磁电混合悬浮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新型低阻力、低能耗连续运输设备,其支承系统受输送带及其与悬浮系统连接产生的动力学特性影响,悬浮支承同步往往存在未知建模误差、耦合干扰等问题,导致系统的稳定性难以保证。通过改进磁路法建立悬浮支承系统电磁模型,以悬链线等效及截面稳定假设等依据构建支承系统动力学方程,基于自耦PID控制技术,结合交叉耦合策略实现悬浮协同。首先,考虑磁电混合悬浮系统气隙磁场分布及其磁路差异,通过改进磁路公式描述系统中电磁力变化,综合机电关系获得混合悬浮系统电磁控制方程;根据输送带—混合悬浮系统结构,整机输送带等效为若干支承点作用下的悬链线,假设物料稳定充满输送带内并形成稳定截面,对输送机支承系统进行简化,构建一种由刚体与弦组合等效的支承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动力学模型耦合问题及支承系统协同运行工况条件得出协同控制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自耦PID控制的交叉耦合协同控制策略,分别对系统跟踪控制和协同控制设计了自适应速度因子,并证明了协同控制方法的稳定性。仿真过程中采用30 mm作为设定气隙值,并模拟了在侧向与横向及其不同干扰条件下的系统响应。仿真结果表明,支承系统能够在设定时间内实现稳定悬浮,且在控制输出和气隙输入受到干扰时,协同误差的最大波动值分别为0.0005 mm和1 mm。实验研究通过悬浮实验装置,验证了在静态悬浮和气隙及物料加载干扰下系统的动态性能,结果显示在对应条件下,气隙波动和协同误差的最大值均为1 mm。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在实际整机大载荷物料的气隙波动干扰下,具有协同稳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无托辊 磁电混合悬浮 自耦PID 自适应速度因子 交叉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R模体的MRI设备空间分辨力自动测量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禹 尹红霞 +6 位作者 刘雅文 任鹏玲 胡艳军 程天馨 杨正汉 王振常 徐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5-600,606,共7页
目的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标准模体,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自动测量MRI设备质控检测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并探究该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测量速度。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8台MRI设备71例ACR模体的MR... 目的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标准模体,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自动测量MRI设备质控检测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并探究该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测量速度。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8台MRI设备71例ACR模体的MRI设备质控检测图像。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和感兴趣区提取等预处理,使用支持向量机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类,构建用于分析行、列方向点阵的空间分辨力分类模型。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测试集计算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并与传统手动测量方法进行比较,验证其可行性和准确性。记录自动测量空间分辨力所用时间。结果本研究提出的使用支持向量机自动测量ACR模体测试图像空间分辨力方法的准确率高,所用时间短。行方向的点阵空间分辨力分类准确率达到95%,精确度为100%;列方向的点阵空间分辨力分类准确率达到97%,精确度为100%。在测试集中,14例数据中13例数据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结果一致。自动测量测试图像空间分辨力平均每例用时0.158 s。结论本研究成功实现了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基于ACR模体的MRI设备空间分辨力的自动测量。该方法准确率高、测量速度快,对于未来快速进行MRI设备质控稳定性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质量控制 支持向量机 空间分辨力 自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解耦的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转子径向磁悬浮逆系统控制
4
作者 林佳泷 周扬忠 +1 位作者 陈东远 梁彤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34-4546,共13页
针对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特性,该文提出一种转子径向磁悬浮解耦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悬浮力模型中的耦合电磁力部分进行拟合补偿,实现悬浮系统初步解耦;然后,验证悬浮系统可逆性,并按照... 针对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特性,该文提出一种转子径向磁悬浮解耦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悬浮力模型中的耦合电磁力部分进行拟合补偿,实现悬浮系统初步解耦;然后,验证悬浮系统可逆性,并按照逆系统理论设计伪线性复合悬浮系统,进一步实现了悬浮系统的线性化解耦;最后,对解耦后的悬浮系统设计闭环控制器,对悬浮闭环系统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实现了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悬浮系统的动态解耦,提升了悬浮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 逆系统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径向磁悬浮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记忆PE全包覆抽油杆SVM应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先军 彭煜轩 +3 位作者 刘瑾 刘延峰 杨勇 王瑞琦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为探测PE全包覆防腐层抽油杆的应力区域,解决抽油杆状态评估中的技术难点。采集预制点腐蚀、面腐蚀和沟槽腐蚀的PE全包覆防腐层抽油杆的磁记忆信号,并用支持向量机(SVM)研究信号特征值与缺陷应力值,以及应力状态之间的关系,建立应力状... 为探测PE全包覆防腐层抽油杆的应力区域,解决抽油杆状态评估中的技术难点。采集预制点腐蚀、面腐蚀和沟槽腐蚀的PE全包覆防腐层抽油杆的磁记忆信号,并用支持向量机(SVM)研究信号特征值与缺陷应力值,以及应力状态之间的关系,建立应力状态预测模型,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SVM模型参数。通过优化,用该模型预测抽油杆应力状态的平均误差仅为3.638%。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7种磁记忆信号特征量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准确率较高,适用于PE全包覆防腐层抽油杆的应力状态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全包覆防腐层抽油杆 支持向量机 金属磁记忆 信号特征量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型干摩擦阻尼器-双转子系统支承结构外传振动的主动控制
6
作者 张鹏 蒋明宏 +1 位作者 高象宏 祝长生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06-2114,共9页
利用一种电磁型主控式干摩擦阻尼器(active magnetic dry friction damper,AMDFD)来改变支承的阻尼,以实现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支承结构外传振动的有效控制。在传统的双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能够表征支承外传振动的AMDFD-... 利用一种电磁型主控式干摩擦阻尼器(active magnetic dry friction damper,AMDFD)来改变支承的阻尼,以实现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支承结构外传振动的有效控制。在传统的双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能够表征支承外传振动的AMDFD-双转子-轴承座动力学模型;采用转速区间开关控制器和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对AMDFD抑制转子支承结构外传振动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阐明了AMDFD抑制支承结构外传振动的内在机理。在搭建的AMDFD-双转子系统试验台上,进行了双转子系统加速通过多阶临界转速区时支承结构外传振动的主动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转速区间的开关控制器和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AMDFD能够有效地降低各支承位置在各阶临界转速区的外传振动,降低幅度均超过了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外传振动 电磁型主控式干摩擦阻尼器 双转子系统 开关控制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磁场永磁电动机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建模与实验
7
作者 杨公德 陈宗孝 乐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2,共6页
针对轴向磁场永磁电动机磁热耦合优化设计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建模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依据电磁有限元模型和集总参数热网络模型获得磁热耦合数据,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对轴... 针对轴向磁场永磁电动机磁热耦合优化设计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建模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依据电磁有限元模型和集总参数热网络模型获得磁热耦合数据,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对轴向磁场永磁电动机多目标优化设计,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磁热耦合直接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建模方法降低建模难度,提高电动机优化设计效率,且计算精度高于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场永磁电动机 磁热耦合 优化设计 支持向量机 替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脑活动及功能连接特征分类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 被引量:1
8
作者 冯云 郭莉莉 +2 位作者 鲍艺文 黄伟 柏根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静息态脑活动及功能连接特征在分类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化疗患者基线期(P0期)40人,治疗结束后一周(P1期)33人,治疗结束后半年(P2期)19人以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 目的探讨静息态脑活动及功能连接特征在分类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化疗患者基线期(P0期)40人,治疗结束后一周(P1期)33人,治疗结束后半年(P2期)19人以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44人,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和神经精神学量表评估。功能图像经DPARSF和PRoNTo软件处理后得到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低频振幅比率(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海马功能连接四种数据特征集,利用PRoNTo 2.1工具箱将四种数据特征分别作为机器学习算法的输入,使用二分类法建模。基线期临床数据指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随访组组内采用单因素ANOVA。结果与化疗前相比,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一周在中文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抑郁及焦虑评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四组数据特征中,分类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准确率最高的数据特征为fALFF。对模型具有显著贡献的脑区为:右侧枕上回、右额中上回、右侧后扣带回及楔前叶周围。在HC组与BC组以及BC组内各期分类中,准确率最高的为P0期vs.HC组(准确率86.90%,P<0.001),在P0、P1、P2组间,P0与P1组分类准确率高于其他两组(准确率76.27%,P<0.001),在fALFF数据特征分类中,基于决策函数的权值图的分布大部分覆盖了基于体素分析的统计学差异显著的脑区。结论基于rs-fMRI数据特征的机器学习法可以有效区分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患者,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认知障碍 支持向量机 功能连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置磁力搅拌器磁悬浮支承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9
作者 吴华春 彭秋阳 朱生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0,共7页
针对顶置磁力搅拌器陶瓷轴承内部结构复杂,存在接触摩擦和润滑,且不利于在位清洗和在位灭菌的问题,对磁力搅拌器的载荷组成及搅拌轴支承布局进行分析,采用磁悬浮支承技术,增大主动磁轴承转子的轴向长度,确保转子在产生轴向位移时能被稳... 针对顶置磁力搅拌器陶瓷轴承内部结构复杂,存在接触摩擦和润滑,且不利于在位清洗和在位灭菌的问题,对磁力搅拌器的载荷组成及搅拌轴支承布局进行分析,采用磁悬浮支承技术,增大主动磁轴承转子的轴向长度,确保转子在产生轴向位移时能被稳定支承;不考虑被动磁轴承与磁力联轴器因不对中产生的径向力,建立搅拌器转子的四自由度支承刚性转子模型,研究不同外部载荷对搅拌器转子的动态响应和线圈控制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载荷越大,外部载荷在长悬臂结构上的力矩作用效果越明显,主动磁轴承需提供的电磁力越大,对磁轴承功率放大器的要求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搅拌器 转子 支承结构 电流 位移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弛豫特性的油茶籽油支持向量机掺伪鉴别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晓浪 傅利斌 王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7,共9页
油茶籽油商业价值高,有必要开发快速准确的油茶籽油掺伪鉴别方法。本实验研究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弛豫特性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鉴别油茶籽油掺伪的可行性。在比较了油茶... 油茶籽油商业价值高,有必要开发快速准确的油茶籽油掺伪鉴别方法。本实验研究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弛豫特性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鉴别油茶籽油掺伪的可行性。在比较了油茶籽油、3种其他种类的正常/氧化的食用油及多种二元掺兑油样的LF-NMR弛豫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设计了具有二叉树结构的SVM多分类器,采用ReliefF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建立并验证了油茶籽油掺伪的SVM鉴别模型。研究表明,油脂种类、氧化程度及掺兑比例均会影响油样的LF-NMR弛豫特性。当特征数为9时,SVM多分类模型性能最佳,准确率可达90.77%,对油茶籽油、掺兑类型及比例的平均召回率为90.87%、精确率为90.83%、F1分数为0.90。这表明基于LF-NMR弛豫特性的SVM模型可用于油茶籽油的掺伪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掺伪鉴别 低场核磁共振 支持向量机 主成分分析 RELIEFF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信号检测高温合金内外壁缺陷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炜韬 胡博 +4 位作者 石文泽 王少飞 陈宇 樊梦 程虹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为区分高温合金内外壁缺陷,采用高精度弱磁传感器对高温合金人工槽型缺陷进行检测。从有缺陷的一面检测为正面(即外壁缺陷),从另一面检测为反面(相当于内壁缺陷),发现单侧表面缺陷检测信号出现极性相反的情况,无法通过极性相反这一特征... 为区分高温合金内外壁缺陷,采用高精度弱磁传感器对高温合金人工槽型缺陷进行检测。从有缺陷的一面检测为正面(即外壁缺陷),从另一面检测为反面(相当于内壁缺陷),发现单侧表面缺陷检测信号出现极性相反的情况,无法通过极性相反这一特征区分内外壁缺陷。针对这一现象,基于支持向量机中的分类功能,对采集到的弱磁信号进行特征提取获得面积、幅值和占宽3种特征量建立分类数据库,进行内外壁缺陷分类识别,并采用不同的核函数建立分类模型进行比较,最终发现径向基核函数分类模型正确率最高,为84.37%,且经过样本库外的试件验证后正确率仍有81.25%。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对高温合金缺陷信号进行分析和辨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磁检测 高温合金 支持向量机 内外壁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LS-SVM逆系统的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解耦控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熀秋 沈良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7-2046,I0032,共11页
为了实现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outer rotor coreless bearingles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ORC-BPMSG)的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 为了实现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outer rotor coreless bearingles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ORC-BPMSG)的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逆系统的解耦控制策略。首先,基于ORC-BPMSG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推导其数学模型,并分析其可逆性。其次,建立LS-SVM回归方程,并采用IGA优化LS-SVM的性能参数,从而训练得到逆系统。然后,将逆系统与原系统串接,形成伪线性系统,实现了ORC-BPMSG的线性化和解耦。最后,将提出的控制方法与传统LS-SVM逆系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较好地实现ORC-BPMSG输出电压和悬浮力、以及悬浮力之间的解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逆系统 改进遗传算法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Fe_(3)O_(4)的制备及其对水中乳液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文杰 申婧 +2 位作者 董晓娜 杜志平 王淑军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6-384,共9页
煤矿液压支架乳液在使用的过程汇入矿井水中,大幅度增加了处理难度。粉末活性炭(AC)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含乳液矿井水的处理中,但存在吸附后固液分离难以及AC再生回用难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AC、FeCl_(3)... 煤矿液压支架乳液在使用的过程汇入矿井水中,大幅度增加了处理难度。粉末活性炭(AC)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含乳液矿井水的处理中,但存在吸附后固液分离难以及AC再生回用难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AC、FeCl_(3)·6H_(2)O、FeCl_(2)·4H_(2)O为原料,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Fe_(3)O_(4)复合材料(AC@Fe_(3)O_(4)),并应用于液压乳液废水的吸附处理。结果表明,磁性活性炭对乳液的吸附在9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当乳液的初始体积分数为0.5%,温度为25℃,振荡速度为200 r/min时,对乳液的吸附量为1.07 mL/g。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磁性活性炭对乳液的吸附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其对乳液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磁性活性炭吸附乳液的拟合度较高,通过拟合计算得到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51 mL/g,而实验中优化吸附量也达到1.07 mL/g。吸附平衡后分离出的AC@Fe_(3)O_(4)在甲醇中乳液的脱附率可以达到90%以上,吸附剂可以重复利用,经过5次循环仍能保持良好的吸脱附性能,并且在外加磁力的作用下可实现液固分离,回收利用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活性炭 液压支架乳液 吸附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模式分析的飞行学员脑功能连接的识别研究
14
作者 叶露 刘孟轩 +2 位作者 闫东峰 陈曦 马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基于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MVPA)对飞行学员和健康的普通人的大脑功能连接进行有效识别。材料与方法采集了40名已经取得执照的飞行专业在校学生与39名地面专业在校学生的功能磁共振数据。通过网络功能连接... 目的基于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MVPA)对飞行学员和健康的普通人的大脑功能连接进行有效识别。材料与方法采集了40名已经取得执照的飞行专业在校学生与39名地面专业在校学生的功能磁共振数据。通过网络功能连接分析得到功能连接矩阵作为特征,分别通过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与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特征降维。使用不同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训练和预测,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进行模型性能评估,最终根据训练后SVM模型中的权重定位对应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结果使用LASSO特征筛选的线性(linear)核SVM模型准确率为81.82%,敏感度82.05%,特异度81.58%,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核函数对模型准确率的影响不大。模型中右侧中央旁小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顶下缘角回、右侧梭状回、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顶上回、右侧眶部额下回有较高的权重,模型中的权重集中在感觉运动网络(somatomotor network,SMN)与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分别占用所有权重的25.62%和25.27%。结论结合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的SVM可以对飞行学员大脑进行有效识别,并且有更好的可解释性和更小的过拟合。模型权重信息反映了飞行学员主要在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有别于普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学员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直驱风机的小信号建模及动态频率支撑策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健维 孟建辉 +3 位作者 王毅 杨坚 汤义勤 王东旭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8,共11页
针对传统构网型直驱风机在大扰动下的频率和功率振荡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频率支撑策略。首先对构网型直驱风机进行了详细的小信号建模。其次,通过主导特征根轨迹分析有功频率控制以及交流电压控制环节中参数对频率变化特性的影响,... 针对传统构网型直驱风机在大扰动下的频率和功率振荡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频率支撑策略。首先对构网型直驱风机进行了详细的小信号建模。其次,通过主导特征根轨迹分析有功频率控制以及交流电压控制环节中参数对频率变化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灵活改变控制参数的动态频率支撑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小信号建模的正确性和所提策略的有效性,表明所提策略能有效减小动态过程中的频率和功率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永磁直驱风机 小信号建模 主导特征根 动态频率支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默认模式网络变化及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素红 武红利 +1 位作者 王弈 王安琴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1-448,共8页
目的: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默认模式网络(DMN)功能连接(FC)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神经精神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85例健康志愿者(HC... 目的: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默认模式网络(DMN)功能连接(FC)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神经精神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85例健康志愿者(HC组)纳入本研究。对每例被试采用统一肝豆状核变性评分量表(UWDRS)进行评估,包括神经功能症状(UWDRS-N)和精神症状(UWDRS-P)评分,并根据UWDRS评分将患者分为神经精神症状重度组(>10分)和轻度组(≤10分)。使用3.0T磁共振BOLD序列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采用ICA方法提取DMN内各体素的FC值,并在HC组与WD组之间进行比较,对有差异脑区的FC值与临床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DMN内所有体素的FC值为特征变量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构建分类模型,包括正常组与WD组以及轻度与重度WD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WD组的DMN内表现出广泛的FC值减低,包括前默认模式网络(aDMN)内的左内侧前额叶皮层(L_MPFC)和左侧前扣带回(L_ACC),以及后DMN(pDMN)内的左侧角回(L_ANG)、楔前叶(PCUN)、左侧顶下小叶(L_IPG)和左侧后扣带回(L_PCC)。aDMN内的L_MPFC、L_ACC和pDMN内的PCUN的FC值与UWDRS-N评分呈负相关,aDMN内的L_MPFC、L_PCC和pDMN内的L_IPG的FC值与UWDRS-P评分呈负相关。采用SVM构建的二分类器,在鉴别WD与HC组时的符合率为80.23%,AUC为0.865;在鉴别轻度与重度WD组的符合率为70.89%,AUC为0.723。结论:WD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中存在广泛的功能连接减低,其可能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高阶认知障碍)的潜在神经病理机制。基于DMN的FC值构建的SVM分类器可提高对WD疾病及其病情转归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豆状核变性 默认模式网络 独立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磁体支撑结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志勇 李正宏 +2 位作者 黄洪文 曾和荣 王少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4-269,共6页
磁体支撑结构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重要部件,对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研究是确保整个反应堆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对磁体支撑结构各工况下的强度、刚度的数值分析,给出了磁体支撑结构对应工况下各零部件的应力分布及变形量;分... 磁体支撑结构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重要部件,对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研究是确保整个反应堆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对磁体支撑结构各工况下的强度、刚度的数值分析,给出了磁体支撑结构对应工况下各零部件的应力分布及变形量;分析结果表明磁体支撑结构各零部件的最大应力值均小于许用应力,满足强度要求,各零部件变形合理,不会出现脱开失稳现象。通过数值分析,为国际热核反应堆磁体支撑结构提供了理论设计数据,提升了磁体支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核反应堆 磁体支撑结构 有限元分析 强度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匹配法的接触刚度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梓豪 李春华 +2 位作者 王之琢 王海静 屈化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78,共8页
提出一种间接测量平面接触刚度的方法,准确量化粗糙表面的接触刚度,使得整个支架系统的固有频率模拟与测试结果得到良好的匹配。基于接触刚度模型、ANSYS有限元模拟方法以及模态测试方法,以地脚螺栓固定方式的测试件为例,验证了间接测... 提出一种间接测量平面接触刚度的方法,准确量化粗糙表面的接触刚度,使得整个支架系统的固有频率模拟与测试结果得到良好的匹配。基于接触刚度模型、ANSYS有限元模拟方法以及模态测试方法,以地脚螺栓固定方式的测试件为例,验证了间接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使接触刚度得到准确量化。该方法可以为提高加速器磁铁支架系统的整体刚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支架 接触刚度 模态测试 ANSYS有限元分析 模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性亲和载体的制备及其对溶菌酶的吸附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捷 薛博 白姝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对兼具亲和作用和磁分离优点的磁性亲和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 .采用氧化沉淀法制备强磁响应性纳米级磁流体 ,并通过聚乙烯醇包埋 ,获得磁性高分子载体 .经 Na BH4还原和活性色素辛巴蓝修饰 ,使载体具有特异性亲和吸附能力 .通过透射电镜... 对兼具亲和作用和磁分离优点的磁性亲和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 .采用氧化沉淀法制备强磁响应性纳米级磁流体 ,并通过聚乙烯醇包埋 ,获得磁性高分子载体 .经 Na BH4还原和活性色素辛巴蓝修饰 ,使载体具有特异性亲和吸附能力 .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磁化率测定等手段对载体物性进行表征 .以溶菌酶为目标蛋白 ,考察了吸附时间及温度对载体吸附性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磁性亲和载体 溶菌酶 亲和吸附 磁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光源储存环磁铁支架隔振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卜令山 赵振堂 +2 位作者 殷立新 刘桂民 杜涵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7年第3期220-223,共4页
利用隔振原理,为磁铁支架设计了一种使用弹簧阻尼隔振器的隔振支撑方案,并在支架样机上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与刚性支撑方案对比,该支撑方式能有效地隔离垂向7 Hz以上,径向4 Hz以上的地面振动。由于低频的地面振动被放大,所以1~10... 利用隔振原理,为磁铁支架设计了一种使用弹簧阻尼隔振器的隔振支撑方案,并在支架样机上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与刚性支撑方案对比,该支撑方式能有效地隔离垂向7 Hz以上,径向4 Hz以上的地面振动。由于低频的地面振动被放大,所以1~100 Hz总的振动幅度没有减小。因此,此支撑方案在实用前需要进一步研究采用主动控制的方法抑止低频振动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环 磁铁 支架 隔振 振动测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