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O活性对MgO-SiO2-H2O胶凝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倩 武志红 +2 位作者 张国丽 胡亚茹 张路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1-777,共7页
通过在900℃保温煅烧不同时间来制备活性不同的MgO,研究了MgO与硅灰(SF)所制备胶凝材料(MgO-SF)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和pH值,采用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DSC-TG-DTG)、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了MgO对MgO-SF水化产物和水化... 通过在900℃保温煅烧不同时间来制备活性不同的MgO,研究了MgO与硅灰(SF)所制备胶凝材料(MgO-SF)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和pH值,采用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DSC-TG-DTG)、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了MgO对MgO-SF水化产物和水化硅酸镁(MgO-SiO2-H2O,M-S-H)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缩短,MgO衍射峰强度减弱,峰宽增大,晶粒尺寸减小,活性增强;高活性MgO制备的MgO-SF净浆和砂浆流动性较差,初凝和终凝时间较短,强度较高;采用保温时间为2.0h的MgO所制备的MgO-SF浆体流动性最好,凝结时间最长,力学性能最好;MgO-SF净浆试样养护3d时M-S-H中Mg(OH)2的含量达到最高,随后降低,在28d时Mg(OH)2含量小幅度增加并出现强度倒缩现象;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M-S-H含量逐渐增加且其硅酸盐网络结构聚合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镁 水化产物 mGO 硅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硅酸镁(M-S-H)凝胶的制备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焦文秀 刘状壮 +1 位作者 卢永伟 韩振强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86,共6页
为深入了解水化硅酸镁凝胶(M-S-H)的性质,本研究以MgO、H2_O,硅灰和稻壳灰为原材料,制备MgO-SF、MgO-RHA浆体,在室内合成M-S-H凝胶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研究了MgO-SF、MgO-RHA浆体在不同的... 为深入了解水化硅酸镁凝胶(M-S-H)的性质,本研究以MgO、H2_O,硅灰和稻壳灰为原材料,制备MgO-SF、MgO-RHA浆体,在室内合成M-S-H凝胶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研究了MgO-SF、MgO-RHA浆体在不同的养护温度、养护周期和SiO_2掺量情况下,对水化生成M-S-H凝胶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养护温度和养护周期的增长,M-S-H凝胶的生成量逐渐增多。试验表明,养护温度为40℃,养护周期为28 d时,生成的M-S-H凝胶最多。硅灰和稻壳灰均可作为水泥基原材料制备M-S-H凝胶。当MgO与SiO_2掺量的摩尔比为1∶1.5时,两者可以完全反应,比两者摩尔比为1∶1时生成的M-S-H凝胶多。相同条件下,MgO-RHA浆体中的M-S-H凝胶含量比MgO-SF浆体中略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化学合成 水化硅酸镁(m-s-h) 影响因素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S-H凝胶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冉耀 周楚淮 +3 位作者 高宇 蒋兴 黄祯尹 李顺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978-13982,共5页
为解决普通喷射混凝土凝结时间长、早期强度低和抗渗性能差等问题,通过外掺纳米水化硅酸钙(calcium-silicate-hydrate,C-S-H)凝胶的方式对其进行性能提升。研究纳米C-S-H凝胶对喷射混凝土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及抗渗等性能的影响,并采用... 为解决普通喷射混凝土凝结时间长、早期强度低和抗渗性能差等问题,通过外掺纳米水化硅酸钙(calcium-silicate-hydrate,C-S-H)凝胶的方式对其进行性能提升。研究纳米C-S-H凝胶对喷射混凝土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及抗渗等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水化热测试、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技术探究纳米C-S-H凝胶提升喷射混凝土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纳米C-S-H凝胶可明显缩短掺速凝剂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与基准组相比,掺2%纳米C-S-H凝胶的喷射混凝土1 d抗压强度可提高19.0%,渗水深度降低31.4%。机理分析表明,纳米C-S-H凝胶的晶核和填充效应能够促进水泥水化且可以致密混凝土内部结构,从而提升喷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水化硅酸钙(C-s-h)凝胶 喷射混凝土 凝结时间 抗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S-H-PCE对沿海地铁管片用C50免蒸养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鹏刚 付华 +4 位作者 李格格 王缘 金祖权 田砾 赵铁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4-262,共9页
针对蒸汽养护造成的混凝土热损伤问题,利用纳米C-S-H-PCE制备了沿海地铁管片用C50免蒸养混凝土,并采用电导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研究了纳米C-S-H-PCE对水泥净浆水化、混凝土抗压强度、耐久性性能和自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S-... 针对蒸汽养护造成的混凝土热损伤问题,利用纳米C-S-H-PCE制备了沿海地铁管片用C50免蒸养混凝土,并采用电导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研究了纳米C-S-H-PCE对水泥净浆水化、混凝土抗压强度、耐久性性能和自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S-H-PCE能够为水化硅酸钙凝胶的形成提供晶核,降低水化硅酸钙凝胶成核的离子临界浓度,促进水化硅酸钙凝胶的形成和Ca^(2+)、SiO_(4)^(2-)的继续溶出,进而缩短水泥水化的诱导期;促进水泥浆体中水化硅酸钙凝胶的聚合,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提升程度可达312%,但对后期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掺入纳米C-S-H-PCE后,混凝土抗氯离子能力提高了2%~28%,抗碳化能力提高了10%~40%,自收缩变形降低,抗冻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s-h-PCE 免蒸汽养护 C50混凝土 水化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温度对MgO/SiO_2体系水化产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肖建敏 胡亚茹 宋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1-876,885,共7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固体魔角核磁共振硅谱(^(29)Si MAS NMR)技术,研究了不同养护温度下MgO/SiO_2体系水化产物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死烧MgO比轻烧MgO衍射峰强度更大;水化硅酸镁(M-S-H)凝胶呈结晶性较差、短程有序的层状硅酸盐结构;M-...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固体魔角核磁共振硅谱(^(29)Si MAS NMR)技术,研究了不同养护温度下MgO/SiO_2体系水化产物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死烧MgO比轻烧MgO衍射峰强度更大;水化硅酸镁(M-S-H)凝胶呈结晶性较差、短程有序的层状硅酸盐结构;M-S-H含量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而增多,相同养护温度下M-S-H的含量随着龄期的延长而增多,50℃下养护28d的试样M-S-H含量最多;养护温度过高会抑制M-S-H的生成;高温养护有利于Q^1向Q^2、Q^2向Q^3转化,使得M-S-H硅氧四面体聚合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siO2体系 水化硅酸镁 养护温度 聚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过程中C-S-H平均链长演变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潘钢华 鲍丙峰 王宇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0-435,共6页
为了研究碳化过程中水化硅酸钙凝胶(C-S-H)平均链长的演变规律,采用29Si NMR技术对不同水灰比、不同碳化时间的水泥净浆试样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碳化后试样的氢氧化钙(CH)和CaCO3质量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加速碳化条件下试样的C-S-H... 为了研究碳化过程中水化硅酸钙凝胶(C-S-H)平均链长的演变规律,采用29Si NMR技术对不同水灰比、不同碳化时间的水泥净浆试样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碳化后试样的氢氧化钙(CH)和CaCO3质量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加速碳化条件下试样的C-S-H平均链长增加,相同水灰比试样的碳化时间越长,其C-S-H平均链长越长;相同碳化时间的试样,水灰比越大,其C-S-H平均链长越长;碳化28d之后,0.53水灰比(质量比,下同)试样的C-S-H已基本完全碳化,0.35水灰比试样的C-S-H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而0.23水灰比试样的C-S-H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另外,0.53水灰比试样的C-S-H碳化不是在CH完全反应后才开始的,碳化至7d时CH和C-S-H都发生了碳化反应且都没有完全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凝胶(C-s-h) 核磁共振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C-S-H)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7
作者 刘新 冯攀 +5 位作者 沈叙言 王浩川 赵立晓 穆松 冉千平 缪昌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57-9167,共11页
水化硅酸钙(C-S-H)作为水泥基材料的主要水化产物,决定着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发展、收缩、徐变和结构的服役寿命,被称为水泥基材料的"基因"。对C-S-H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充分认识有助于理解水泥基材料微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而对其... 水化硅酸钙(C-S-H)作为水泥基材料的主要水化产物,决定着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发展、收缩、徐变和结构的服役寿命,被称为水泥基材料的"基因"。对C-S-H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充分认识有助于理解水泥基材料微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而对其性能进行自下而上的设计和调控。近年来先进测试和分析技术的发展为C-S-H基本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C-S-H的成核生长理论、力学性能提升以及形貌调控等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已取得重要进展。学者们大多采用合成的方法制备体系纯净且具有一定结晶度的C-S-H,并以此研究水泥体系中无定形C-S-H凝胶的基本性能。研究发现,双分解合成C-S-H的成核生长过程中存在球形中间体,其最终转化为箔片状形貌的产物,遵循非经典的成核生长方式。在亚粒子尺度,越来越多的结构信息表明,与尖乃石相比,C-S-H的结构与托贝莫来石更为接近;在粒子尺度上,CM凝胶系列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解释C-S-H比表面积等物理参数以及水泥基材料收缩徐变的机理。C-S-H的Ca/Si、含水量、硅链聚合程度以及形貌等微纳结构的广泛研究为建立C-S-H微纳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对C-S-H进行本征结构调控有望从根本上改善水泥基材料韧性差的力学特征,许多学者试图从孔结构调控、有机和无机复合材料构建以及纳米材料改性等方面提升C-S-H的力学性能,取得了一定突破。本文系统总结了C-S-H的合成方法、成核生长理论、结构模型;主要从Ca/Si、含水量、硅链聚合程度以及形貌四个方面综述了C-S-H的微纳结构;围绕形貌和力学性能介绍了C-S-H的调控和设计方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研究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全面认识C-S-H以及水泥基材料的性能调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C-s-h) 成核生长 模型 微纳结构 力学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水化硅酸钙的蠕变性能
8
作者 李云丽 张学林 吴文平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6-2045,共10页
水化硅酸钙(C-S-H)是水泥基材料最主要的水化产物,其内部存在凝胶孔。C-S-H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其在微观结构层面的蠕变变形机制,本文基于C-S-H凝胶分子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C-S-H在不同单轴加载方向和含不... 水化硅酸钙(C-S-H)是水泥基材料最主要的水化产物,其内部存在凝胶孔。C-S-H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其在微观结构层面的蠕变变形机制,本文基于C-S-H凝胶分子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C-S-H在不同单轴加载方向和含不同尺寸凝胶孔缺陷情况下的蠕变性能。结果表明:C-S-H在钙硅层面上抗蠕变性能更好,而在垂直于钙硅层方向上抗蠕变性能较差;在蠕变过程中,Ca—O离子键和Si—O共价键抗蠕变性能强于氢键网络结构,且C-S-H的抗压缩蠕变性能优于抗拉伸蠕变性能。微结构的分析表明,C-S-H的蠕变主要起源于层间部分,变形主要由层间原子的位移引起,其中水分子对蠕变变形贡献最为显著。此外,凝胶孔缺陷会降低C-S-H的抗蠕变性能,并显著影响初始蠕变阶段的蠕变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C-s-h) 蠕变性能 分子动力学模拟 微观机制 凝胶孔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活性对新型水化硅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凌峰 林旭健 王威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5,共9页
通过对原料轻烧氧化镁粉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二次恒温煅烧1.5 h制备不同活性MgO,研究了不同活性MgO与硅灰(SF)和磷酸氢二钾(K 2HPO 4)所制备的新型水化硅酸镁水泥胶凝材料(又称水化磷硅酸镁水泥,MSPHC)的凝结时间、流动度、抗压强度、反应... 通过对原料轻烧氧化镁粉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二次恒温煅烧1.5 h制备不同活性MgO,研究了不同活性MgO与硅灰(SF)和磷酸氢二钾(K 2HPO 4)所制备的新型水化硅酸镁水泥胶凝材料(又称水化磷硅酸镁水泥,MSPHC)的凝结时间、流动度、抗压强度、反应溶液pH值。结合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D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手段,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MgO衍射峰强度增大,MgO活性降低;活性越高的MgO制备的MSPHC净浆凝结时间越短且流动性越差,而活性适中MgO制备的MSPHC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MSPHC最主要的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镁(M-S-H)凝胶,另外还有Mg(OH)2和MgKPO 4·6H 2O(MKP)生成,原料轻烧氧化镁粉中的MgCO 3成分不参与体系反应。活性适中的MgO制备的MSPHC在28 d龄期内的水化产物M-S-H凝胶生成量最多,因此硬化体抗压强度最高。活性越高的MgO在MSPHC反应体系中溶解的速度越快,体系水化反应进程速度也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镁(m-s-h) mgO活性 磷酸氢二钾(K 2hPO 4) 力学性能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_2SiO_4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的水化作用(英文)
10
作者 胡秀兰 柳泽和道 +1 位作者 恩田步武 梶芳浩二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6-91,共6页
首先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β Ca2SiO4,并在具有搅拌装置且自动产生蒸汽压的不锈钢 反应釜中,在高温混合法和低温混合法两种条件下进行了水化反应。反应温度从150℃到 400℃,反应时间从数小时到5天。XRD和SEM结果表明有7种不同的钙... 首先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β Ca2SiO4,并在具有搅拌装置且自动产生蒸汽压的不锈钢 反应釜中,在高温混合法和低温混合法两种条件下进行了水化反应。反应温度从150℃到 400℃,反应时间从数小时到5天。XRD和SEM结果表明有7种不同的钙硅酸盐水合物(C S H)能在此不同的水热条件下形成,其中与前驱物β Ca2SiO4具有相同C/S摩尔比的化合物 是(硅酸二钙水合物(Ca2(SiO3OH)(OH))和羟硅钙石(Ca6(SiO4)(Si2O7)(OH)2),大于前驱 物中C/S摩尔比的化合物是佳羟硅钙石(Ca6(Si2O7)(OH)6)和莱粒硅钙石(Ca5(SiO4)2 (OH)2),小于前驱物中C/S摩尔比的化合物是钙硅酸盐(Ca8(SiO4)2(Si3O10))、斜方硅钙石 (Ca6(SiO4)(Si3O10))和变针硅钙石(Ca4(Si3O9)(OH))。作者讨论了不同水热条件对钙硅酸 盐水合物形成的影响、不同钙硅酸盐水合物的结构与形成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水合物的稳定 性和合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2siO4 水热反应 水化作用 钙硅酸盐水合物 高温混合法 低温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硅酸钙的形貌调控及其在水泥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婷 周盛江 +2 位作者 邓最亮 李林华 易红玲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70,共7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无定形、球状、针状、层状等不同形貌的水化硅酸钙(C-S-H),探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C-S-H形貌和结构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形貌的C-S-H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发现当...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无定形、球状、针状、层状等不同形貌的水化硅酸钙(C-S-H),探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C-S-H形貌和结构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形貌的C-S-H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发现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水泥水化热与水泥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C-S-H形貌设计得到不同微观形貌的水泥制品,其增强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无定形、球状、针状、层状。该实验结果对于普通水泥的性能改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C-s-h) 胶束形貌 水泥水化 透射电镜 表面活性剂 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侵蚀作用下纳米碳酸钙对海砂混凝土结合氯离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逸辉 孙丛涛 +2 位作者 孙明 张余果 刘俊阳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7,共9页
考虑氯盐侵蚀时间和纳米碳酸钙(NC)的影响,研究了氯盐侵蚀作用下海砂混凝土结合氯离子性能。结果表明:随氯盐侵蚀时间增加,海砂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含量和结合氯离子含量均逐渐增加,掺入NC能够进一步提高海砂混凝土中结合氯离子含量;随... 考虑氯盐侵蚀时间和纳米碳酸钙(NC)的影响,研究了氯盐侵蚀作用下海砂混凝土结合氯离子性能。结果表明:随氯盐侵蚀时间增加,海砂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含量和结合氯离子含量均逐渐增加,掺入NC能够进一步提高海砂混凝土中结合氯离子含量;随氯盐侵蚀时间增加,海砂混凝土中Friedel's盐和水化硅酸钙(C-S-H)含量及C-S-H中钙硅物质的量比(Ca/Si比)逐渐提高;氯盐侵蚀14 d,掺NC海砂混凝土中Friedel's盐含量明显下降,其中掺1%NC使Friedel's盐含量减少最明显;海砂混凝土中掺入NC越多,C-S-H含量及C-S-H中Ca/Si比增大越明显,这有助于海砂混凝土中物理吸附氯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混凝土 结合氯离子性能 Friedel's 水化硅酸钙(C-s-h) 纳米碳酸钙(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作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石宗利 应俊 高章韵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60,共5页
研究了添加剂(促凝剂和碱性激发剂)对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对材料的水化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添加2%促凝剂和2%碱性激发剂时,形成的复合胶凝材料的强度和耐水性等宏观物理性能较佳.... 研究了添加剂(促凝剂和碱性激发剂)对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对材料的水化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添加2%促凝剂和2%碱性激发剂时,形成的复合胶凝材料的强度和耐水性等宏观物理性能较佳.XRD物相分析表明,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有二水石膏(CaSO4·2H2O)和硅酸钙凝胶(C-S-H)以及少量的钙矾石(AFt)和硬硅钙石(Ca6Si6O17(OH)2).微观结构研究表明,硬化体中的二水石膏和钙矾结构骨架越致密,C-S-H凝胶含量越高,材料的强度等物理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复合胶凝材料 促凝剂 碱性激发剂 硅酸钙凝胶(C-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硅酸钙对氯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21
14
作者 勾密峰 管学茂 孙倩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3-368,共6页
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了水化硅酸钙(C-S-H)吸附氯离子的能力;通过核磁共振法和拉曼光谱法测定了水化硅酸钙的结构.结果表明:水化硅酸钙吸附氯离子的能力与其结构密切相关,水化硅酸钙平均链长约为4时,其吸附氯离子的能力最强;氯盐阳离子促... 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了水化硅酸钙(C-S-H)吸附氯离子的能力;通过核磁共振法和拉曼光谱法测定了水化硅酸钙的结构.结果表明:水化硅酸钙吸附氯离子的能力与其结构密切相关,水化硅酸钙平均链长约为4时,其吸附氯离子的能力最强;氯盐阳离子促进了水化硅酸钙链长的增加,使其吸附氯离子的能力增强;与钠离子相比,钙离子更能促进水化硅酸钙链长的增加,从而使其吸附更多的氯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 吸附 氯离子 核磁共振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碳化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何娟 杨长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5-1229,共5页
介绍了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碳化反应和碳化过程,分析了Ca(OH)2与水化硅酸钙(C-S-H)的碳化作用。Ca(OH)2发生碳化反应的同时,C-S-H也会发生碳化反应;Ca(OH)2的碳化产物是方解石,而C-S-H碳化后会转变成无定形硅胶,可能形成稳定性差、结晶... 介绍了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碳化反应和碳化过程,分析了Ca(OH)2与水化硅酸钙(C-S-H)的碳化作用。Ca(OH)2发生碳化反应的同时,C-S-H也会发生碳化反应;Ca(OH)2的碳化产物是方解石,而C-S-H碳化后会转变成无定形硅胶,可能形成稳定性差、结晶度差的球霰石、文石,其分解温度低于方解石的分解温度;C/S低、结晶度差的C-S-H凝胶易于碳化;水泥浆体孔隙溶液中的碱含量越高,碳化速度越快,深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碳化 氢氧化钙 水化硅酸钙(C-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X射线显微术及其在水泥水化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亮 蒋诗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0-62,91,共4页
与其它显微术相比 ,软X射线显微术具有许多独特优势。本文通过对软X射线显微术成像原理和特点的介绍 ,说明了其除了在生物学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外 ,在其它领域也有广泛用途。在此主要介绍软X射线显微术在水泥碱骨料反应机理研究以及水... 与其它显微术相比 ,软X射线显微术具有许多独特优势。本文通过对软X射线显微术成像原理和特点的介绍 ,说明了其除了在生物学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外 ,在其它领域也有广泛用途。在此主要介绍软X射线显微术在水泥碱骨料反应机理研究以及水泥中钙分布分析的优势。最后简要介绍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NSRL)软X射线显微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射线显微术 水泥 水化 成像 碱骨料 硅酸钙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对水化硅酸镁水泥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梓涵 毕万利 +2 位作者 房卉 张婷婷 滕莹雪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将偏高岭土引入水化硅酸镁水泥中并测定其抗压强度、pH值,同时研究其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偏高岭土掺量小于10%时,可以提高水化硅酸镁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其中偏高岭土掺量为8%时,水化硅酸镁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60.9%;偏... 将偏高岭土引入水化硅酸镁水泥中并测定其抗压强度、pH值,同时研究其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偏高岭土掺量小于10%时,可以提高水化硅酸镁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其中偏高岭土掺量为8%时,水化硅酸镁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60.9%;偏高岭土中的Al_(2)O_(3)参与了反应,导致体系的水化程度增大,偏高岭土掺量为8%时体系的水化程度最大,质量损失比空白组高3.08%;偏高岭土会导致水化硅酸镁水泥体系的pH值升高,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硅灰溶解量减少,影响了水化硅酸镁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高岭土 水化硅酸镁水泥 微观结构 水化硅酸镁 水化硅酸镁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镁硅摩尔比下水化硅酸镁凝胶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8
18
作者 肖建敏 胡亚茹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1-1138,共8页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29)Si固体核磁共振(^(29)SiSSNMR)技术,对不同镁硅摩尔比下氧化镁/硅灰(MgO/SF)试样的水化产物进行了微观结构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成的水化硅酸镁凝胶(M⁃S⁃H)聚合度较高,结构复杂,M⁃S⁃H的形成离不开...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29)Si固体核磁共振(^(29)SiSSNMR)技术,对不同镁硅摩尔比下氧化镁/硅灰(MgO/SF)试样的水化产物进行了微观结构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成的水化硅酸镁凝胶(M⁃S⁃H)聚合度较高,结构复杂,M⁃S⁃H的形成离不开氢氧化镁(MH)的形成和解离,二者在Mg^(2+)的争夺方面存在竞争关系;MgO/SF试样水化反应早期主要生成MH,后期主要生成M⁃S⁃H凝胶,龄期的延长有助于M⁃S⁃H的聚合,长龄期养护有利于Q^(1)向Q^(2)、Q^(2)向Q^(3)的转化;富镁条件促进了M⁃S⁃H的生成,长龄期下Mg^(2+)起拆网作用,支链硅氧四面体含量增多;贫镁条件下试样中剩余大量SF未参与反应,长龄期下Mg^(2+)起补网作用,用于构建层状硅酸盐骨架;M⁃S⁃H凝胶是以层状硅氧四面体为主体、包含端链和支链硅氧四面体的复杂非晶相无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硅摩尔比 水化硅酸镁凝胶 微观结构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温度对AZT802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范晓伟 张丁非 +3 位作者 冯靖凯 蒋璐瑶 胥钧耀 潘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5-99,106,共6页
将铸态AZT802合金分别在350℃、380℃和400℃下挤压,随后进行T5时效处理,研究不同挤压温度对AZT802镁合金挤压态和时效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挤压温度为350℃时,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同时观察到大块的条状第二相沿挤压方向析... 将铸态AZT802合金分别在350℃、380℃和400℃下挤压,随后进行T5时效处理,研究不同挤压温度对AZT802镁合金挤压态和时效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挤压温度为350℃时,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同时观察到大块的条状第二相沿挤压方向析出。当挤压温度高于350℃时,挤压态合金获得均匀等轴晶粒,第二相以颗粒状形貌沿晶界均匀分布。经T5时效处理后,颗粒状Mg_2Sn相均匀分布于基体中,Mg_(17)Al_(12)相以连续相和非连续相析出,非连续析出相随时效前挤压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多。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ZT802合金在380℃下挤压,并进行175℃(3h)T5时效处理后,获得最佳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挤压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淬高钛高炉渣制备C40全固废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杜惠惠 倪文 高广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4055-24060,共6页
为了提高低活性水淬高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率,采用多固废协同激发的技术路线制备胶凝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水淬高钛高炉渣-钢渣-石膏基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并以原状水淬高钛高炉渣颗粒为骨料制备全固废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胶凝材料... 为了提高低活性水淬高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率,采用多固废协同激发的技术路线制备胶凝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水淬高钛高炉渣-钢渣-石膏基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并以原状水淬高钛高炉渣颗粒为骨料制备全固废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方为:水淬高钛高炉渣和钢渣质量比为2∶1、脱硫石膏掺量为16%、减水剂掺量为0.28%、水胶比为0.24。当胶砂比为1∶1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全固废混凝土试块28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40 MPa以上,符合C40混凝土强度要求。XRD、TG-DTA和SEM-EDS分析表明,在脱硫石膏的激发下,水淬高钛高炉渣与钢渣相互促进,协同水化,水化产物以针棒状的钙矾石(AFt)和无定形的C-S-H凝胶为主。随水化龄期延长,水化产物不断增多,钙矾石晶型趋于稳定,网状C-S-H凝胶与钙矾石穿插形成的致密结构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淬高钛高炉渣 全固废混凝土 钙矾石(AFt) 水化硅酸钙凝胶(C-s-h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