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加工图的AZ31与GW83镁合金热加工可成形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健 董帅 +3 位作者 王锋华 王甫霖 靳丽 董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4,共8页
为了研究传统商业牌号镁合金与稀土镁合金在热加工可成形性上的差异性,以传统商业牌号AZ31镁合金和高强韧GW83稀土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压缩温度300~4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开展了热压缩实验,得到了两种合金的真应力-... 为了研究传统商业牌号镁合金与稀土镁合金在热加工可成形性上的差异性,以传统商业牌号AZ31镁合金和高强韧GW83稀土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压缩温度300~4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开展了热压缩实验,得到了两种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关系曲线,对比分析了两种合金的热压缩变形特性。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失稳判据,分别建立了两种合金的三维加工图,预测了相应的安全区间和失稳区间,对比了两种合金的热加工可成形性。最后,以两种合金为原料,采用3组不同的工艺参数分别开展了针对同一规格薄壁管的反挤压成形实验。结果表明:与AZ31相比,GW83合金的安全区间较窄,失稳区间较宽,可成形性较差。以AZ31为原料反挤压成形的薄壁管外形较好且组织为细小的再结晶晶粒;而GW83合金在反挤压过程中成形困难,各组已成形薄壁管的边缘均发生了碎裂且组织中含有大量孪晶。验证了基于三维加工图实现不同材料可成形性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热加工 三维加工图 可成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热加工图的Mg-11Gd-4Y-1.5Zn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及试验验证
2
作者 曾健 赵涵博 +1 位作者 李明 董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7-194,共8页
为了研究Mg-11Gd-4Y-1.5Zn合金的热变形行为,通过热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变形条件下该类合金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并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失稳判据构建了可描述Mg-11Gd-4Y-1.5Zn合金可成形性的三维热加工图。三维热加工图显示... 为了研究Mg-11Gd-4Y-1.5Zn合金的热变形行为,通过热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变形条件下该类合金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并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失稳判据构建了可描述Mg-11Gd-4Y-1.5Zn合金可成形性的三维热加工图。三维热加工图显示,合金材料在高应变速率下大多发生了流变失稳,仅在较窄的温度区间具有良好的可成形性,并且随着成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呈现功率耗散系数增大、流变失稳现象减少的规律,初步确定了该种合金材料的可加工成形参数区间。基于得出的三维热加工图,使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开展了等温平面应变模锻数值模拟,以对材料在3组不同参数下的可成形性进行预测。模拟结果显示,材料在420℃/0.1 mm·s^(-1)和450℃/0.1 mm·s^(-1)工艺参数下的变形未发生破坏,但在370℃/1 mm·s^(-1)工艺参数下却发生了流变失稳。与数值模拟参数一致的平面应变模锻成形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微观组织观察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验证了所建立三维热加工图的正确性,确定了Mg-11Gd-4Y-1.5Zn合金的最佳成形工艺参数区间为:温度410~500℃、速度0.01~0.15 m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热变形行为 热加工图 可成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工图对AZ31与AZ91镁合金的热可加工性研究
3
作者 贾宜斌 李全安 +1 位作者 陈晓亚 曾健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59,共8页
以AZ31镁合金和AZ91镁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试验机、挤压机和光学显微镜等对比研究了AZ31和AZ91镁合金的热压缩行为、热挤压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等,并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失稳判据建立了合金的三维热加工图,... 以AZ31镁合金和AZ91镁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试验机、挤压机和光学显微镜等对比研究了AZ31和AZ91镁合金的热压缩行为、热挤压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等,并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失稳判据建立了合金的三维热加工图,预测了相应的安全区间和失稳区间。结果表明:AZ31与AZ91镁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表现为加工硬化、单峰、动态软化和稳态流动,属典型动态再结晶特征;AZ91镁合金的流变应力明显高于AZ31镁合金。AZ91镁合金较优的热加工窗口温度为300~425℃、应变速率为0.003~0.56 s^(-1)和温度为425~450℃、应变应变速率为0.001~1 s^(-1);AZ31镁合金较优的热加工窗口温度为360~450℃、速率为0.001~0.12 s^(-1)。AZ91镁合金挤压组织呈现细小再结晶组织,而AZ31镁合金挤压组织出现再结晶晶粒长大现象,且都基本符合三维加工图计算结果。验证了三维加工图的正确性以及基于三维加工图预测不同材料可成形性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三维热加工图 可成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组织及热变形行为研究
4
作者 高诗情 万元元 +5 位作者 王艳彬 刘鹏 李明 邢志辉 杜传航 夏祥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目的对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显微组织进行表征,通过镁锂合金单向热压缩实验,研究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建立合金的本构方程及加工图。方法采用SEM和EBS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挤压态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分... 目的对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显微组织进行表征,通过镁锂合金单向热压缩实验,研究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建立合金的本构方程及加工图。方法采用SEM和EBS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挤压态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开展单轴热压缩实验,实验条件如下:应变速率为0.001~1 s^(−1),压缩变形实验温度为200~350℃。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将功率耗散图和失稳图叠加获得热加工图,分析挤压态合金的加工性能随变形温度、速率、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主要相为β相,有少量细小的α相均匀分布在β相中。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该合金的流变曲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变形温度越低、应变速率越大,峰值应力越大;激活能为98 kJ/mol,应力指数n的值为3.3390。分析热加工图可知,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成形性能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增强,当应变为0.1和0.3时,加工图均存在一个失稳区域,这与合金变形不彻底有关;当应变为0.5、0.7、0.9时,不存在失稳区域,合金表现出优异的成形性能。结论综合考虑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实际加工条件,其合理加工区间为变形温度250~350℃,应变速率0.01~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热压缩 显微组织 本构方程 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对剩余污泥磷释放及MAP法磷回收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德秀 张艳 张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11-1618,共8页
探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添加对剩余污泥厌氧过程中磷释放及后续鸟粪石(MAP)法磷回收的影响.根据EDTA添加量对污泥上清液中总磷(TP)、蛋白质、多糖、DNA和SCOD的影响确定了最优释磷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RSM)构建MAP磷回收的二次多项式... 探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添加对剩余污泥厌氧过程中磷释放及后续鸟粪石(MAP)法磷回收的影响.根据EDTA添加量对污泥上清液中总磷(TP)、蛋白质、多糖、DNA和SCOD的影响确定了最优释磷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RSM)构建MAP磷回收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EDTA添加量为5mmol/L,厌氧5d时预处理效果最佳.污泥SCOD破解度(DD)和TP、DNA、蛋白质及多糖均有显著相关,其中TP相关性最强,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66.MAP磷回收的最佳工艺参数是:pH=9.5,n(Mg):n(P)=1.6,搅拌时间22min,此时磷回收率可达95.68%,形成晶体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MgNH_4PO_4×6H_2O),纯度为7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EDTA) 释磷 磷回收 鸟粪石(map)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锂合金热变为与超塑挤压成形研究
6
作者 吕云翔 董楹 +3 位作者 傅文亮 高诗情 夏祥生 卢振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9,共8页
目的通过塑性成形工艺实现镁锂合金构件的高性能成形制造。方法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铸态LAZ931镁锂合金不同温度与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行为,通过多向锻造技术制备镁锂合金锻坯,并通过等温超塑挤压成形。结果铸态镁锂合金具有较好的... 目的通过塑性成形工艺实现镁锂合金构件的高性能成形制造。方法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铸态LAZ931镁锂合金不同温度与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行为,通过多向锻造技术制备镁锂合金锻坯,并通过等温超塑挤压成形。结果铸态镁锂合金具有较好的热变形性能,它在低温高应变速率下易失稳,热加工失稳区随变形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多向锻造可通过动态再结晶显著细化其两相微观组织,使合金获得良好的超塑性变形能力,在300℃和应变速率5×10^(–4) s^(–1)条件下,锻态合金的延伸率和流变抗力分别达到200%以上和8 MPa左右;通过超塑性挤压成形实现了筒体构件的成形,成形后力学室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分别达到了163 MPa、197 MPa和22%左右,相比于铸态合金,分别提高了20.7%、19.4%和83%。结论通过热压缩变形研究了镁锂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其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通过超塑性等温挤压可制备出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镁锂合金筒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超塑成形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等轴晶高镁5XXX系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研究
7
作者 王经涛 孙宁 +7 位作者 孙有政 王永红 曾凡清 杜敏 王成见 张佼 韩延峰 麻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7,共6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喷射成型制备的全等轴晶高镁5XXX系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全等轴晶高镁5XXX系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50~50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同时,基于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模型、...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喷射成型制备的全等轴晶高镁5XXX系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全等轴晶高镁5XXX系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50~50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同时,基于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模型、动态材料模型及Prasad理论建立了全等轴晶高镁5XXX系铝合金的本构方程以及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喷射成型全等轴晶技术制备的高镁5XXX系铝合金与传统半连续铸造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基本相似,但存在比传统铸造合金更大区域的加工失稳区,并通过计算获得试验合金的热压缩变形激活能为201.548120 kJ/mol,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为457~477℃、0.175~1.872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轴晶 高镁铝合金 热变形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MAP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亚峰 杨严 张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目的确定混凝-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混凝药剂进行混凝试验;将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运用MAP法进行处理;以COD、NH4-N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研究表明:PFAC的投... 目的确定混凝-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混凝药剂进行混凝试验;将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运用MAP法进行处理;以COD、NH4-N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研究表明:PFAC的投加量为1 500 mg/L、PAM的投加量为5 mg/L、pH=5.5时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达到了较好效果;调节pH=8.5、n(Mg2+)∶n(NH4+)=0.9∶1、n(PO34-)∶n(NH4+)=1.2∶1、反应时间为25min,在此条件下NH4-N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结论运用混凝-MAP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COD与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2.3%与93.15%.为后续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混凝沉淀 map NH4-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5Zn-1Mn-0.5Nd-0.5Y镁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9
作者 田爱琴 孟祥剑 +1 位作者 孙晓红 金志逸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227,共10页
以Mg-5Zn-1Mn-0.5Nd-0.5Y镁合金为试验对象,在变形温度T为250~350℃、应变速率ε为0.001~1 s^(-1)、最大变形量为60%的条件下,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轴向压缩试验。通过研究该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预测... 以Mg-5Zn-1Mn-0.5Nd-0.5Y镁合金为试验对象,在变形温度T为250~350℃、应变速率ε为0.001~1 s^(-1)、最大变形量为60%的条件下,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轴向压缩试验。通过研究该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预测高温流变应力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Prasad失稳准则绘制出了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并结合显微组织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Mg-5Zn-1Mn-0.5Nd-0.5Y镁合金在T=250℃、ε=1 s^(-1)条件下变形时,热压缩试样沿轴向发生45°断裂,当其在T=350℃、ε=0.1 s^(-1)和T=350℃、ε=1 s^(-1)条件下变形时,热压缩试样呈放射状开裂并挤压成颗粒结合状;Mg-5Zn-1Mn-0.5Nd-0.5Y镁合金变形激活能Q=139.0314 kJmol^(-1);合金在0.2~0.8应变量下的最佳加工工艺区域为:变形温度为300~310℃,应变速率为0.001~0.005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5Zn-1Mn-0.5Nd-0.5Y镁合金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结晶法去除猪场废水中氮、磷元素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国平 张从良 王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8-272,共5页
以实际猪场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对磷酸铵镁(magnesiumammonium phosphate,MAP)结晶法去除猪场废水中氮、磷元素的3种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只调节pH工艺,最佳pH值范围为9.0-10.0;通... 以实际猪场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对磷酸铵镁(magnesiumammonium phosphate,MAP)结晶法去除猪场废水中氮、磷元素的3种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只调节pH工艺,最佳pH值范围为9.0-10.0;通过曝气可提高废水pH,曝气时间以60 min为宜,可提升废水pH值至8.9,铵态氮、磷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16.8%、78.4%、21.4%;补加镁源工艺可有效提高磷去除率,最佳pH范围为9.0-10.0,Mg∶P(摩尔比)为1.6,磷去除率为95.4%;同时补加镁源和磷源工艺,可获得较高的铵态氮去除率,最佳pH值为9.5,P∶N(摩尔比)为1.0,Mg∶N(摩尔比)为1.1,铵态氮去除率为87.4%,余磷质量浓度小于10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map结晶法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沼液絮凝预处理及MAP法磷回收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泉智 向连城 +2 位作者 宋永会 冯传平 钱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02-207,共6页
分别选用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铁〔Fe2(SO4)3〕,有机絮凝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畜禽粪便沼液进行预处理,考察各物质投加量对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PAM对SS... 分别选用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铁〔Fe2(SO4)3〕,有机絮凝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畜禽粪便沼液进行预处理,考察各物质投加量对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PAM对SS的去除效果最好,当沼液中的SS浓度为13500mg/L时,投加1.02g/L(210mL)的CPAM絮凝后,沼液中的SS浓度降为148mg/L,SS去除率达98.9%。对絮凝后的水样(PO43--P浓度为35mg/L左右)进行磷酸铵镁(MAP)结晶处理,结果发现,当Mg与P摩尔比为1:1,pH为9.5时PO43--P去除率最高;而当Mg与P摩尔比为1.5~2:1,pH为10.0时PO43--P去除率最高。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结晶产物为M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沼液 絮凝 磷回收 磷酸铵镁(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R-MAP-MBR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养殖废水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聂丽君 李德豪 +3 位作者 何京东 钟华文 林培喜 周如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22-2729,共8页
针对养殖废水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及高氨氮的特点,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磷酸铵镁沉淀/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BR-MAP-MBR)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考察生物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条件;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水温和溶解氧(DO)等运... 针对养殖废水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及高氨氮的特点,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磷酸铵镁沉淀/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BR-MAP-MBR)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考察生物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条件;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水温和溶解氧(DO)等运行参数对养殖场废水各阶段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MAP沉淀法对ABR厌氧出水的NH_4^+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阶梯负荷启动策略,60 d完成ABR反应器的启动,厌氧环节在HRT为24 h、水温25~35℃时COD去除率达73.5%;磷酸铵镁沉淀过程中选择氯化镁、磷酸三钠作为沉淀剂,控制Mg^(2+)∶NH_4^+∶PO_4^(3-)摩尔比为1.2∶1∶0.95,pH为8.5~9.0条件下处理ABR厌氧出水,COD、NH_4^+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28.2%、85.4%和89.7%;通过对A/O-MBR反应器HRT和DO的条件优化,该单元的COD、SS、NH_4^+和TN等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82.0%、95.2%、72.4%和67.7%(HRT=16 h,O区DO≥3.0 mg·L^(-1))。经过组合工艺的综合处理,系统出水各项主要指标(SS、COD、TN和TP等)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一级排放标准,表明该新工艺在规模化养殖场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废水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磷酸铵镁沉淀法 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修正Arrhenius模型的Mg-3Al-3Sn-0.3Mn合金热加工图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戴莉莉 周璟怡 +3 位作者 敬学锐 秦晨 佘加 汤爱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目的以Mg-3Al-3Sn-0.3Mn(ATM3303)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种使用少量基础实验数据,获得高精度低成本的热加工图的方法。方法利用少量热压缩实验获取ATM3303合金的真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应变修正的Arrhenius模型来分段拟合本构方程。根... 目的以Mg-3Al-3Sn-0.3Mn(ATM3303)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种使用少量基础实验数据,获得高精度低成本的热加工图的方法。方法利用少量热压缩实验获取ATM3303合金的真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应变修正的Arrhenius模型来分段拟合本构方程。根据本构方程可计算更多力学数据,以计算所得数据结合实验数据构建拓展的热加工图;将该拓展热加工图与基于实验数据的普通热加工图进行比较,通过验证实验判别2张热加工图的精度。结果相较于普通热加工图,经本构方程优化的拓展热加工图内,流变失稳区的面积有所减小。普通热加工图内的部分加工失稳窗口,在拓展热加工图内被预测为安全区。热挤压实验证实,ATM3303合金可在该工艺参数窗口下安全加工。在基础实验条件外,本构方程优化的热加工图预测了一个失稳区,实验显示,ATM33303合金在该失稳区进行热挤压会形成粗大晶粒,持续加工可能引发失效。结论经本构方程优化的拓展热加工图可较准确地指导ATM3303合金的热加工,数值计算结合实验是构建高精度低成本热加工图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流变行为 热压缩 热加工图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黄绿叶突变体ygl7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14
作者 连世超 韩康妮 +6 位作者 杜晓芬 王智兰 李禹欣 李颜方 成锴 张林义 王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8,共12页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C4光合途径及叶绿素代谢机制的理想材料。为了研究谷子黄绿叶突变的分子机制,为黄绿叶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叶绿素代谢的分子机制解析奠定基础,在长农35号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体库中鉴定到1份可稳定遗传的谷子黄绿叶突变...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C4光合途径及叶绿素代谢机制的理想材料。为了研究谷子黄绿叶突变的分子机制,为黄绿叶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叶绿素代谢的分子机制解析奠定基础,在长农35号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体库中鉴定到1份可稳定遗传的谷子黄绿叶突变体ygl7,并对突变体及野生型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参数测定、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同时对突变体叶色进行遗传分析,采用BSA法进行基因初定位,利用F_(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并根据功能注释结合RNA-Seq预测候选基因。采用qRT-PCR进行表达模式分析,采用酵母双杂交试验进行蛋白互作验证。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ygl7苗期、拔节期叶片呈明显黄绿色,抽穗期逐步转为浅绿色,ygl7整个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都显著低于野生型,且叶绿体结构出现异常。遗传分析表明,ygl7黄绿叶表型由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基因精细定位将黄绿叶基因定位于第Ⅶ染色体434.9 kb区间内,候选基因分析预测编码原卟啉Ⅸ镁鳌合酶Ⅰ亚基的Seita.7G290300为调控黄绿叶的候选基因。qRT-PCR结果显示,Seita.7G290300在叶片中高表达,且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量低于野生型;叶绿素合成途径(CHLD、CHLI)和光系统(LHCB1、LHCB6)相关基因在突变体中均下调表达。酵母双杂交试验表明,SiYGL7与MORF_(2)存在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黄绿叶突变体 精细定位 镁鳌合酶Ⅰ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AZ31B的高温塑性变形及加工图 被引量:53
15
作者 汪凌云 范永革 +1 位作者 黄光杰 黄光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采用加工图理论系统分析了AZ31B镁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加工图理论分析材料的高温变形行为能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材料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组织演变规律。分析加工图发现,AZ31B镁合金在300℃以上具有很好的塑性,但... 采用加工图理论系统分析了AZ31B镁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加工图理论分析材料的高温变形行为能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材料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组织演变规律。分析加工图发现,AZ31B镁合金在300℃以上具有很好的塑性,但是在变形温度为300~350℃时则需要采用较高的应变率,反之则会出现流变失稳现象,合金的塑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 加工图 流变失稳 高温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同时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汤琪 罗固源 +1 位作者 季铁军 许晓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探讨了pH值,物质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浓度,陈化时间,沉淀剂加入方式等因素对MAP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较佳值,并对各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兼顾处理液的含盐量尽量低,以及满足处理液中的磷含量... 探讨了pH值,物质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浓度,陈化时间,沉淀剂加入方式等因素对MAP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较佳值,并对各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兼顾处理液的含盐量尽量低,以及满足处理液中的磷含量<10mg/L,氨氮含量在20mg/L左右的条件下,优化出了处理氨氮浓度为0.1mol/L(1400mg/L)及磷酸盐为相应浓度的废水的最佳pH为9.5,最佳摩尔配比为n(Mg):n(P):n(N)=1.2:1.0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脱氮除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粪石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7
作者 佟娟 陈银广 顾国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6-530,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鸟粪石除磷工艺的研究现状、工艺控制因素及经济实用性,表明了该工艺可以在高效去除污水中磷的同时生成鸟粪石(磷酸氨镁,MAP)——一种优质肥料,同时对今后该工艺的发展前景与研究的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 鸟粪石(磷酸氨镁 map) 除磷 回收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6.3Zn-0.7Zr-0.9Y-0.3Nd合金高温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欢 王琪 +2 位作者 易丹青 王斌 臧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4,共8页
采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Mg-6.3Zn-0.7Zr-0.9Y-0.3Nd合金在变形温度T=623-773 K、应变速率=0.001-1 s-1时的变形行为,并根据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该合金的热加工图。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区间1(T=643-703 K,... 采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Mg-6.3Zn-0.7Zr-0.9Y-0.3Nd合金在变形温度T=623-773 K、应变速率=0.001-1 s-1时的变形行为,并根据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该合金的热加工图。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区间1(T=643-703 K,ε=0.001-0.1 s-1)以及区间2(T=703-773 K,ε=0.005-0.1 s-1)变形时,功率耗散效率均大于30%;区域内合金具有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组织,因而两区域对应的变形工艺为该合金的最佳热变形工艺;合金热变形的2个流变失稳区分别为:T=623-643 K,ε=0.1-1 s-1;T=703-760 K,ε=0.3-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高温变形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的中温流变失稳特征 被引量:16
19
作者 范永革 汪凌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02-1606,共5页
通过Gleeble高温热模拟实验,采用加工图理论分析了AZ31镁合金在中温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失稳特征。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250℃进行塑性变形时,应变速率不同将出现不同的变形组织,其规律与一般金属的存在显著差别;在低应变速率(小于0.15 s... 通过Gleeble高温热模拟实验,采用加工图理论分析了AZ31镁合金在中温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失稳特征。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250℃进行塑性变形时,应变速率不同将出现不同的变形组织,其规律与一般金属的存在显著差别;在低应变速率(小于0.15 s-1)条件下,显微组织出现大晶粒被细小晶粒包围的“项链”组织特征;当变形量足够大时,塑性变形协调机制不能满足,出现流变失稳,试样开裂;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由于孪生变形机制的激活,大晶粒产生孪生变形,使晶界处的应力集中得到缓解,塑性流变过程逐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加工图 塑性 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的变形行为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述利 张敏刚 +4 位作者 周俊琪 何文武 刘晓峰 孙刚 柴跃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90,共3页
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对AZ31镁合金在变形温度200~400℃、应变速率0.01~1 s^(-1)条件下进行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并获得了其变形的主要特征参数,建立了高温流变数学模型和功率耗散图。结果表明:热压缩时... 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对AZ31镁合金在变形温度200~400℃、应变速率0.01~1 s^(-1)条件下进行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并获得了其变形的主要特征参数,建立了高温流变数学模型和功率耗散图。结果表明:热压缩时,AZ31镁合金流变应力受温度和应变速率影响显著,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特征,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小,动态再结晶越容易发生;热变形过程受变形激活能控制,得到流变应力的关系式lnε=35.74+9.96ln[sinh(0.01σ)]-1.96×10~5/RT,耗散系数随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热变形 功率耗散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