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TA对剩余污泥磷释放及MAP法磷回收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德秀 张艳 张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11-1618,共8页
探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添加对剩余污泥厌氧过程中磷释放及后续鸟粪石(MAP)法磷回收的影响.根据EDTA添加量对污泥上清液中总磷(TP)、蛋白质、多糖、DNA和SCOD的影响确定了最优释磷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RSM)构建MAP磷回收的二次多项式... 探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添加对剩余污泥厌氧过程中磷释放及后续鸟粪石(MAP)法磷回收的影响.根据EDTA添加量对污泥上清液中总磷(TP)、蛋白质、多糖、DNA和SCOD的影响确定了最优释磷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RSM)构建MAP磷回收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EDTA添加量为5mmol/L,厌氧5d时预处理效果最佳.污泥SCOD破解度(DD)和TP、DNA、蛋白质及多糖均有显著相关,其中TP相关性最强,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66.MAP磷回收的最佳工艺参数是:pH=9.5,n(Mg):n(P)=1.6,搅拌时间22min,此时磷回收率可达95.68%,形成晶体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MgNH_4PO_4×6H_2O),纯度为7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EDTA) 释磷 磷回收 鸟粪石(map)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法中镁沉淀药剂的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鹏 周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25,共3页
采用MAP法处理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磷酸根离子由Na2HPO4提供,镁沉淀剂选用MgSO4、MgCl2和MgO,并将海水作为新型的镁沉淀剂的替代品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综合考察与探讨了四种镁沉淀剂对氨氮的去除率、出水磷的残余量的影响,并对... 采用MAP法处理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磷酸根离子由Na2HPO4提供,镁沉淀剂选用MgSO4、MgCl2和MgO,并将海水作为新型的镁沉淀剂的替代品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综合考察与探讨了四种镁沉淀剂对氨氮的去除率、出水磷的残余量的影响,并对药品进行了成本分析。结果表明MgCl2的处理效果最好,而海水作为镁沉淀剂也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 镁沉淀剂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MAP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峰 杨严 张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目的确定混凝-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混凝药剂进行混凝试验;将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运用MAP法进行处理;以COD、NH4-N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研究表明:PFAC的投... 目的确定混凝-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混凝药剂进行混凝试验;将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运用MAP法进行处理;以COD、NH4-N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研究表明:PFAC的投加量为1 500 mg/L、PAM的投加量为5 mg/L、pH=5.5时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达到了较好效果;调节pH=8.5、n(Mg2+)∶n(NH4+)=0.9∶1、n(PO34-)∶n(NH4+)=1.2∶1、反应时间为25min,在此条件下NH4-N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结论运用混凝-MAP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COD与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2.3%与93.15%.为后续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混凝沉淀 map NH4-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结晶法去除猪场废水中氮、磷元素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国平 张从良 王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8-272,共5页
以实际猪场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对磷酸铵镁(magnesiumammonium phosphate,MAP)结晶法去除猪场废水中氮、磷元素的3种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只调节pH工艺,最佳pH值范围为9.0-10.0;通... 以实际猪场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对磷酸铵镁(magnesiumammonium phosphate,MAP)结晶法去除猪场废水中氮、磷元素的3种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只调节pH工艺,最佳pH值范围为9.0-10.0;通过曝气可提高废水pH,曝气时间以60 min为宜,可提升废水pH值至8.9,铵态氮、磷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16.8%、78.4%、21.4%;补加镁源工艺可有效提高磷去除率,最佳pH范围为9.0-10.0,Mg∶P(摩尔比)为1.6,磷去除率为95.4%;同时补加镁源和磷源工艺,可获得较高的铵态氮去除率,最佳pH值为9.5,P∶N(摩尔比)为1.0,Mg∶N(摩尔比)为1.1,铵态氮去除率为87.4%,余磷质量浓度小于10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map结晶法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沼液絮凝预处理及MAP法磷回收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泉智 向连城 +2 位作者 宋永会 冯传平 钱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02-207,共6页
分别选用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铁〔Fe2(SO4)3〕,有机絮凝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畜禽粪便沼液进行预处理,考察各物质投加量对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PAM对SS... 分别选用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铁〔Fe2(SO4)3〕,有机絮凝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畜禽粪便沼液进行预处理,考察各物质投加量对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PAM对SS的去除效果最好,当沼液中的SS浓度为13500mg/L时,投加1.02g/L(210mL)的CPAM絮凝后,沼液中的SS浓度降为148mg/L,SS去除率达98.9%。对絮凝后的水样(PO43--P浓度为35mg/L左右)进行磷酸铵镁(MAP)结晶处理,结果发现,当Mg与P摩尔比为1:1,pH为9.5时PO43--P去除率最高;而当Mg与P摩尔比为1.5~2:1,pH为10.0时PO43--P去除率最高。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结晶产物为M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沼液 絮凝 磷回收 磷酸铵镁(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法+臭氧处理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武宏宇 齐晓丹 +2 位作者 张立勇 刘俊良 张铁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100,共6页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可生化性差、碳氮比失衡的废水,处理难度大,若不经过严格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MAP法在pH=10、n(Mg^(2+)):n(NH_(4)^(+)):n(PO_(4)^(3-))为1.3:1:1条件下能够去除垃圾渗滤液中93.75%的氨氮,并且能够去除部分COD...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可生化性差、碳氮比失衡的废水,处理难度大,若不经过严格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MAP法在pH=10、n(Mg^(2+)):n(NH_(4)^(+)):n(PO_(4)^(3-))为1.3:1:1条件下能够去除垃圾渗滤液中93.75%的氨氮,并且能够去除部分COD,然后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臭氧流量、反应时间、垃圾渗滤液pH以及H2O2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臭氧浓度75 mg/L、臭氧流量0.7 L/min、反应时间20 min、pH为8.9、n(Η_(2)Ο_(2))/n(Ο_(3))为0.5,出水水质为COD为543 mg/L、BOD5为225 mg/L、BOD5/COD为0.414,、氨氮质量浓度为10.2 mg/L、总氮质量浓度为66.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臭氧高级氧化 过氧化氢 磷酸氨镁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R-MAP-MBR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养殖废水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聂丽君 李德豪 +3 位作者 何京东 钟华文 林培喜 周如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22-2729,共8页
针对养殖废水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及高氨氮的特点,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磷酸铵镁沉淀/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BR-MAP-MBR)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考察生物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条件;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水温和溶解氧(DO)等运... 针对养殖废水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及高氨氮的特点,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磷酸铵镁沉淀/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BR-MAP-MBR)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考察生物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条件;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水温和溶解氧(DO)等运行参数对养殖场废水各阶段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MAP沉淀法对ABR厌氧出水的NH_4^+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阶梯负荷启动策略,60 d完成ABR反应器的启动,厌氧环节在HRT为24 h、水温25~35℃时COD去除率达73.5%;磷酸铵镁沉淀过程中选择氯化镁、磷酸三钠作为沉淀剂,控制Mg^(2+)∶NH_4^+∶PO_4^(3-)摩尔比为1.2∶1∶0.95,pH为8.5~9.0条件下处理ABR厌氧出水,COD、NH_4^+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28.2%、85.4%和89.7%;通过对A/O-MBR反应器HRT和DO的条件优化,该单元的COD、SS、NH_4^+和TN等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82.0%、95.2%、72.4%和67.7%(HRT=16 h,O区DO≥3.0 mg·L^(-1))。经过组合工艺的综合处理,系统出水各项主要指标(SS、COD、TN和TP等)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一级排放标准,表明该新工艺在规模化养殖场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废水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磷酸铵镁沉淀法 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铜-氨-硫代硫酸盐浸金尾液中的氨氮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清 字富庭 +4 位作者 陈树梁 胡显智 林玥 李鑫容 赵莉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1,共7页
硫代硫酸盐法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希望取代氰化法的提金方法,但浸金尾液中残留的大量氨氮具有潜在环境风险,成为该法产业化应用瓶颈之一。研究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对硫代硫酸盐浸金尾液中氨氮的去除效果,考察了n(Mg)∶n(N)∶n(P)、pH值、时间... 硫代硫酸盐法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希望取代氰化法的提金方法,但浸金尾液中残留的大量氨氮具有潜在环境风险,成为该法产业化应用瓶颈之一。研究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对硫代硫酸盐浸金尾液中氨氮的去除效果,考察了n(Mg)∶n(N)∶n(P)、pH值、时间、硫代硫酸根和铜离子浓度对铜氨脱除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磷酸铵镁热解中NaOH投加量、热解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及热解产物循环除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常温、pH=10,n(Mg)∶n(N)∶n(P)=0.9∶l∶0.9、反应时间为45 min条件下,硫代硫酸盐浸金尾液中的氨氮去除率可达95.28%,所得沉淀物在120℃、n(NH_(4)^(+))∶n(NaOH)=1∶2的条件下进行3 h热解反应可脱除99.80%的氨氮,该热解产物具有良好的循环除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沉淀 氨氮 硫代硫酸盐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4种热处理产物中磷的化学提取-沉淀回收性能
9
作者 张芷晗 罗欣宜 +3 位作者 张艾嘉 杨应举 刘晶 乔瑜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磷含量较高,对磷进行回收能有效实现磷资源的二次利用。采用磷酸铵镁(MAP)回收法分别对污泥4种热处理产物阴燃灰、掺烧灰、焚烧灰和热解焦的酸浸出液进行磷回收试验,重点分析了各热处理产物在酸浸出-MAP路线下的磷回收... 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磷含量较高,对磷进行回收能有效实现磷资源的二次利用。采用磷酸铵镁(MAP)回收法分别对污泥4种热处理产物阴燃灰、掺烧灰、焚烧灰和热解焦的酸浸出液进行磷回收试验,重点分析了各热处理产物在酸浸出-MAP路线下的磷回收性能,包括磷沉淀率、产物中磷和杂质含量,并进一步探究了沉淀产物的环境安全性。结果表明,通过酸浸出-MAP回收法,单位质量沉淀产物磷质量分数达19.82~31.71 mg/g,原污泥中磷回收率达49.25%~65.81%。磷回收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焚烧灰、热解焦、阴燃灰、掺烧灰。酸浸出-MAP回收产物中含有大量Ca、Fe、Al和Si杂质,且含有一定量Zn、Pb、Cr、Cu、Cd、As和Ni,其中Zn含量远高于其他重金属含量。产物纯度和环境安全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焚烧灰、掺烧灰、热解焦、阴燃灰。在沉淀产物的环境安全性方面,阴燃灰、焚烧灰和热解焦的酸浸出-MAP回收产物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GB/T 23349—2009《肥料中砷、镉、铅、汞生态指标》和GB 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掺烧灰的酸浸出-MAP回收产物中Cd质量分数为3.20 mg/kg,超过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3.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热处理 磷回收 酸浸出-磷酸铵镁回收法 磷沉淀率 杂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0
10
作者 黄稳水 王继徽 +2 位作者 刘小澜 刘大鹏 蒋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34-36,共3页
磷酸铵镁(MAP)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原理,以Na2HPO4和MgSO4为化学沉淀剂,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NH4+生成MAP的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氨氮的去除率>95%,余磷<6mg/L,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磷酸铵镁法 预处理 高浓度氨氮废水 化学沉淀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徐志高 黄倩 +3 位作者 张建东 吴延科 张力 王力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4,共4页
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反应沉淀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MgNH4PO4·6H2O(MAP)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9.0—10.5时水溶液中溶解态的磷主要以HPO4^2-的形式存在,... 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反应沉淀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MgNH4PO4·6H2O(MAP)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9.0—10.5时水溶液中溶解态的磷主要以HPO4^2-的形式存在,并与Mg^2+和NH4^+一起发生沉淀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氨氮;pH对高浓度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及磷的残余的影响最大,其次是n(P):n(N),而n(Mg):n(N)和初始氨氮浓度的影响较小,优化的工艺条件为pH=9.5,n(Mg):n(N):n(P)=1.2:1:O.9,25℃下反应20min,静置30min。该工艺条件下,对初始氨氮为3880mg/L的锆铪分离中试车间的废水进行处理,其氨氮的去除率〉95%,磷的残留约1.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氨氮 磷酸铵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NH_3-N的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晏波 胡成生 +1 位作者 朱凡 韦朝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5-689,共5页
针对NH3N浓度为200—1000mg·l-1的废水,以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NH3N,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磷酸铵镁沉淀反应的因素依次为:pH值,PO3-4∶NH+4,Mg2+∶NH+4和反应时间;最优反应条件分别为pH=8,Mg2+∶PO3-4∶NH+4=1.4∶1.2∶1,反应时间10m... 针对NH3N浓度为200—1000mg·l-1的废水,以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NH3N,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磷酸铵镁沉淀反应的因素依次为:pH值,PO3-4∶NH+4,Mg2+∶NH+4和反应时间;最优反应条件分别为pH=8,Mg2+∶PO3-4∶NH+4=1.4∶1.2∶1,反应时间10min,分别考察pH值,PO34投加量,Mg2+投加量和NH3N初始浓度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NH3N的效率及出水NH3N和TP浓度的影响,对养猪场废水和焦化废水中NH3N的处理,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81.01%和73.63%,同时,两种废水相应的COD和色度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81.33%、72.97%和50.27%、2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化学沉淀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同时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汤琪 罗固源 +1 位作者 季铁军 许晓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探讨了pH值,物质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浓度,陈化时间,沉淀剂加入方式等因素对MAP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较佳值,并对各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兼顾处理液的含盐量尽量低,以及满足处理液中的磷含量... 探讨了pH值,物质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浓度,陈化时间,沉淀剂加入方式等因素对MAP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较佳值,并对各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兼顾处理液的含盐量尽量低,以及满足处理液中的磷含量<10mg/L,氨氮含量在20mg/L左右的条件下,优化出了处理氨氮浓度为0.1mol/L(1400mg/L)及磷酸盐为相应浓度的废水的最佳pH为9.5,最佳摩尔配比为n(Mg):n(P):n(N)=1.2:1.0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脱氮除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及沉淀剂的回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徉 陈英文 +1 位作者 彭慧 沈树宝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在pH为8.5、反应时间为20 min、n(PO_4^(3-)):n(Mg^(2+):n(NH_4^+)= 1.2:1.1:1的最佳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97.6%。采用加入足量饱和Ca(OH)_2溶液的方法,可使上层清液中多余的Mg^(2+)与PO_4^(3-)形成Mg(OH)_... 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在pH为8.5、反应时间为20 min、n(PO_4^(3-)):n(Mg^(2+):n(NH_4^+)= 1.2:1.1:1的最佳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97.6%。采用加入足量饱和Ca(OH)_2溶液的方法,可使上层清液中多余的Mg^(2+)与PO_4^(3-)形成Mg(OH)_2和Ca_3(PO_4)_2沉淀,离心后再用浓硫酸溶解,可达到回用的目的,而处理后上层清液中剩余磷酸盐质量浓度低于1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二类污染物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所得MgNH_4PO_4沉淀用加热碱溶方法回用,MgNH_4PO_4沉淀的回用次数小于6时,氨氮去除率在80%左右;所得MgNH_4PO_4沉淀用加酸溶解方法回用,氨氮去除率最高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化学沉淀法 磷酸铵镁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粪石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佟娟 陈银广 顾国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6-530,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鸟粪石除磷工艺的研究现状、工艺控制因素及经济实用性,表明了该工艺可以在高效去除污水中磷的同时生成鸟粪石(磷酸氨镁,MAP)——一种优质肥料,同时对今后该工艺的发展前景与研究的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 鸟粪石(磷酸氨镁 map) 除磷 回收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汤琪 罗固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磷酸铵镁(MAP)技术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高浓度氨氮和高浓度磷酸盐的技术。本文介绍了MAP技术的应用研究概况。评述和探讨了MAP技术的影响因素:pH值、物质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浓度、搅拌速度、陈化时间、沉淀剂加入方式... 磷酸铵镁(MAP)技术是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高浓度氨氮和高浓度磷酸盐的技术。本文介绍了MAP技术的应用研究概况。评述和探讨了MAP技术的影响因素:pH值、物质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浓度、搅拌速度、陈化时间、沉淀剂加入方式。指出了MAP技术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沉淀 影响因素 氨氮 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废水中有机物对磷酸铵镁结晶法去除氨氮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学伟 靳松望 +2 位作者 王亚冰 夏丽娟 张雅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57-1962,共6页
研究了杂环类(吡啶、喹啉)和酚类(间甲酚、二甲酚、苯酚)有机物对磷酸铵镁结晶法(MAP,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处理废水中氨氮的影响.研究表明,杂环和酚类有机物均对MAP法的除氮效果产生抑制作用,杂环类有机物的抑制作用大于酚类... 研究了杂环类(吡啶、喹啉)和酚类(间甲酚、二甲酚、苯酚)有机物对磷酸铵镁结晶法(MAP,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处理废水中氨氮的影响.研究表明,杂环和酚类有机物均对MAP法的除氮效果产生抑制作用,杂环类有机物的抑制作用大于酚类有机物,其中加入吡啶、喹啉、间甲酚、二甲酚、苯酚相比于对照组(21 mg·L-1),氨氮残余浓度分别升高45.17、56.66、43.01、50.68、49.72 mg·L-1.因为络合作用和吸附作用,多组分体系MAP晶体产生的抑制作用强于单一组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类有机物 酚类有机物 map 氨氮 煤气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张道斌 吕玉娟 张晖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采用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或MgSO4和Na2HPO4·12H2O使NH3-N生成磷酸铵镁的化学沉淀法,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药剂选用,药剂配比以及分步沉淀工艺等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反应时... 采用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或MgSO4和Na2HPO4·12H2O使NH3-N生成磷酸铵镁的化学沉淀法,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药剂选用,药剂配比以及分步沉淀工艺等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反应时间为25min,采用分步沉淀工艺,当药剂配比为:n(N)∶n(Mg)∶n(P)=1·5∶1∶1·5时,垃圾渗滤液中NH3-N,沉淀降低到28·54mg·l-1,去除率达9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氨氮 沉淀 磷酸铵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平衡条件溶度积相关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大琦 陆斌 +3 位作者 王彪 徐竟成 杨宏奕 黄海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0,44,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较少研究磷酸铵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溶解度变化情况,探讨了磷酸铵镁条件溶度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对磷酸铵镁条件溶度积影响显著,温度、盐度、有机物和有机酸含量等仅在一定范围内对磷酸铵镁条件溶度积产生明显... 针对目前国内较少研究磷酸铵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溶解度变化情况,探讨了磷酸铵镁条件溶度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对磷酸铵镁条件溶度积影响显著,温度、盐度、有机物和有机酸含量等仅在一定范围内对磷酸铵镁条件溶度积产生明显影响。基于技术经济可行性,建议磷酸铵镁结晶法的pH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磷回收 磷酸铵镁 条件溶度积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废水中回收磷的主要方法和常见工艺 被引量:10
20
作者 方海峰 黄颖 林金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磷污染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磷资源紧缺是我们即将面对的事实,同时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办法就是必须从含磷废水中回收磷。文章叙述从废水中回收磷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并介绍常见工艺流程。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磷回收 化学沉淀法 磷酸铵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