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erarchical Distributed Control Design for Multi-agent Systems Using Approximate Simula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TANG Yu-Tao HONG Yi-Gua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8-874,共7页
在这份报纸,我们基于近似模拟为多代理人系统考虑一个层次控制图案。到还原剂复杂性,我们首先构造一个简单抽象系统指导代理人,然后,我们讨论在抽象系统和多重代理人之间的模拟关系。在这个抽象系统的帮助下,分布式的层次控制被建... 在这份报纸,我们基于近似模拟为多代理人系统考虑一个层次控制图案。到还原剂复杂性,我们首先构造一个简单抽象系统指导代理人,然后,我们讨论在抽象系统和多重代理人之间的模拟关系。在这个抽象系统的帮助下,分布式的层次控制被建议完成一项协作任务。由普通 Lyapunov 功能的优点,我们与考虑到模拟功能交换多代理人拓扑学分析集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理系统 分层分布式 控制设计 近似模拟 共同LYAPUNOV函数 模拟关系 分层控制 仿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rete decision model and multi-agent simulation of the Liang Zong two-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in a complex project
2
作者 MAI Qiang ZHAO Yueqiang AN S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Different from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complex projects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Liang Zong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complex projects in China has two different chains, the chief-engineer chain an... Different from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complex projects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Liang Zong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complex projects in China has two different chains, the chief-engineer chain and the general-director chain,to handle the trade-off between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However, previous works on organization search have mainly focused on the single-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in which all decisions are regarded as homogeneous. The heterogeneity and the interdependency between technical decisions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have been neglected. A two-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mapped from a real complex project is constructed. Then, a discrete decision model for a Liang Zong two-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in an NK model framework is proposed. This model proves that this kind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search space by a large amount and that the search process should reach a final stable state more quickly. For a more complicated decision mechanism, a multi-agent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NK model is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two-chai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n the speed,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earch process. The results provide three insights into how,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the two-chain organization can improve the search process: it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efficiently; the search is more stable because the search space is a smoother hill-like fitness landscape; in general, the search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However, when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s very complicated, the performance of a two-chain organization is inferior to that of a single-chain organization. These findings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the unique Chinese-styl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an be used to guide organization design for complex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project two-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discrete decision model multi-agent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erarch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 systems 被引量:8
3
作者 Tianran Zhou Huagang Xiong Zhen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5期780-787,共8页
Recently the 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 (IMA) architecture which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resource partitioning becomes popular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federated architecture. A novel hierarchical app... Recently the 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 (IMA) architecture which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resource partitioning becomes popular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federated architecture. A novel hierarchical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for IMA systems in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 Firstly, the worst case response time of tasks with arbitrary deadlines is analyzed for the two-level scheduler. Then, the hierarch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approach is presented in two levels. At the platform level, a task assignment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GSA) is proposed to assign a set of pre-defined tasks to different processing nodes in the form of task groups, so that resources can be allocated as partitions and mapped to task groups. While yielding to all the resource con- straints, the algorithm tries to find an optimal task assignment with minimized communication costs and balanced work load. At the node level, partition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so that the computational resource can be allocated further. An example is shown to illustrate the hierarchal resource allocation approach and manifest the validity. Simulation results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GSA with that of traditional genetic algorithms are presented in the context of task assignment in IMA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ionics system engineering 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 (IMA) resource allocation hierarchical scheduling genetic algorithm (GA)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variable Adaptive Decoupling Controller Using Hierarchical Multiple Models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昕 李少远 岳恒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3-230,共8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such as too many models, long computing time and so on, a hierarchical multiple models direct adaptive decoupling controller is designed. It consists of multiple levels. In the upper level, the be... To solve the problem such as too many models, long computing time and so on, a hierarchical multiple models direct adaptive decoupling controller is designed. It consists of multiple levels. In the upper level, the best model is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switching index. Then multiple fixed models are constructed on line to cover the region which the above chosen fixed model lies in.In the last level, one free-running and one re-initialized adaptive model are added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and improve the transient response. By selection of the weighting polynomial matrix, it not only eliminates the steady output error and places the poles of the closed loop system arbitrarily, but also decouples the system dynamically. At last, for this multiple models switching system, global convergence is obtained under common assumption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ultiple models adaptive controller, it reduces the number of the fixed models greatly. If the same number of the fixed models is used, the system transient response and decoupling result are improved. The simulation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power of the derived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递阶 多模型 自适应控制器 解耦 电极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erarchical Control for Large-Scale Systems
5
作者 钱富才 李琦 刘丁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4期41-45,共5页
A class of large-scale systems, where the overall objective function is a nonlinear function of performance index of each subsystem,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is type of large-scale control problem is non-separ... A class of large-scale systems, where the overall objective function is a nonlinear function of performance index of each subsystem,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is type of large-scale control problem is non-separable in the sense of conventional hierarchical control. Hierarchical control is extended in the paper to large-scale non-separable control problems, wher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s used as separation strategy. The large-scale non-separable control problem is embedd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to a family of the weighted Lagrangian formulation. The weighted Lagrangian formulation is separable with respect to subsystems and can be effectively solved using the interaction balance approach at the two lower levels in the proposed three-level solution structure. At the third level, the weighting vector for the weighted Lagrangian formulation is adjusted iteratively to search the optimal weighting vector with which the optimal of the original large-scale non-separable control problem is obtained. Theoretical base of th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S Computer simulation hierarchical systems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OPTIMIZATION Problem solv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AC算法的冷源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璇 莫浩华 闫军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中央空调冷源设备台数与运行参数的优化是一类离散与连续变量的协同优化问题,而经典强化学习算法难以优化此类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选项-评论者与演员-评论者框架的中央空调冷源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分层演员-评论... 中央空调冷源设备台数与运行参数的优化是一类离散与连续变量的协同优化问题,而经典强化学习算法难以优化此类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选项-评论者与演员-评论者框架的中央空调冷源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分层演员-评论者(H-AC)算法分层优化设备台数与运行参数,且高层和底层模型共用Q网络评估状态价值,以解决多时间尺度下的优化难题;然后,在智能体架构、策略与网络更新方式等方面对H-AC算法进行改进,以加速智能体的收敛;最后,以夏热冬暖地区某科研办公建筑中央空调冷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冷源系统TRNSYS仿真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室内舒适时间占比分别增加14.08、11.23、29.70、9.07个百分比的前提下,基于改进H-AC算法的系统能耗分别比其他4种常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减少了32.28%、28.55%、28.63%、11.53%;虽然基于改进H-AC算法的系统能耗比基于选项-评论者框架的算法增加了0.27%,但获得了更平稳的学习过程且平均室内舒适时间占比增加了4.8个百分点。该文算法可为各类建筑中央空调冷源系统节能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助力建筑“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源系统 TRNSYS仿真平台 深度分层强化学习 选项-评论者框架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间尺度分层协同的电力系统开放式推演框架
7
作者 孔宇 张恒旭 +2 位作者 施啸寒 肖晋宇 侯金鸣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63-2077,共15页
演化推演是研究未来电网特征、把握演化规律的重要工具,但建模涉及主体类型繁多、时间尺度差异大、不确定性因素强等诸多挑战。通过开放式架构设计,使系统可考虑用户指定的边界条件、成本代价等变化因素,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构建了涵盖... 演化推演是研究未来电网特征、把握演化规律的重要工具,但建模涉及主体类型繁多、时间尺度差异大、不确定性因素强等诸多挑战。通过开放式架构设计,使系统可考虑用户指定的边界条件、成本代价等变化因素,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构建了涵盖设计、规划与运行的多尺度分层模拟协同演化框架,并通过模块化建模保持演化框架开放性。从资源禀赋、负荷增长、技术进步、能源政策等方面构建电网演化驱动因素模型,融合优化理论进行远景设计模拟生成长期发展目标。构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生长模型、网源储协同规划模型和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模型,开发实现各演化阶段源、网、储协同演化模拟。最后以某省级电网为例,演示基于分层协同模拟的区域电力系统演化过程及特征,验证所提方法的分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模拟 多时间尺度 电力系统 分层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FAU分子筛介孔-微孔协同扩散机制研究
8
作者 范雨舟 袁家敏 +3 位作者 刘志强 王久江 赵红娟 郑安民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7,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介孔特性(包括孔径、分散度、形状和连通性)对多级孔FAU分子筛扩散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介孔的孔径和连通性对扩散性能的影响较大,而分散度和形状对扩散性能的影响较小;随着介孔孔径的增大,分子...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介孔特性(包括孔径、分散度、形状和连通性)对多级孔FAU分子筛扩散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介孔的孔径和连通性对扩散性能的影响较大,而分散度和形状对扩散性能的影响较小;随着介孔孔径的增大,分子进入介孔的数目增加;随着介孔连通性的增加,分子在连通方向的扩散距离变长,体系的扩散性能显著提高,为多级孔分子筛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域扩散 分子动力学模拟 多级孔分子筛 介孔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层并行的无线电引信回波仿真计算方法
9
作者 陈潭辉 霍力君 李喆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为提高无线电引信回波仿真处理大规模数据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平台的分层并行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有高效数据处理能力的无线电引信仿真平台。该平台采用了三层并行计算方法,任务级实现了分布式节点并行计算,线程级实现了多核CPU... 为提高无线电引信回波仿真处理大规模数据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平台的分层并行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有高效数据处理能力的无线电引信仿真平台。该平台采用了三层并行计算方法,任务级实现了分布式节点并行计算,线程级实现了多核CPU多线程并行计算、数据级采用CUDA技术实现了GPU并行计算,同时设计相应的负载均衡策略,有效提高了分布式仿真平台的计算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仿真计算表明,与传统单机串行计算方法相比,该计算方法的并行加速比可达到6.8~7.2倍,可有效缩短仿真时间,并且具有更好的可拓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并行计算 分层并行 无线电引信 回波信号模拟 目标近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与AHP气吸式微型薯排种器排种过程仿真优化与试验
10
作者 付锦 段宏兵 +2 位作者 韩明兴 蔡兴奎 董汝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8-298,共11页
针对现有气吸式微型薯排种器作业时所需负压高、功耗大、漏播严重等问题,依据微型薯的曲率半径,设计环槽型排种盘,增加微型薯贴附排种盘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合格指数。运用EDEM与Fluent软件构建气吸式微型薯排种器耦合仿真模型,并... 针对现有气吸式微型薯排种器作业时所需负压高、功耗大、漏播严重等问题,依据微型薯的曲率半径,设计环槽型排种盘,增加微型薯贴附排种盘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合格指数。运用EDEM与Fluent软件构建气吸式微型薯排种器耦合仿真模型,并以运行参数(真空度、排种盘转速)、结构参数(吸孔直径、吸孔数)为影响因素,以合格指数、漏播指数、重播指数、功率消耗为性能指标设计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通过耦合仿真获得各影响因素对排种器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集,对结果集采用非支配排序算法(NSGA-Ⅱ)进行多目标求解,获取Pareto最优解集;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最优解集进行权重分配后,得到最优的排种器结构与运行参数。结果显示:最优参数值为负压值-5 060 Pa、排种盘转速35 r/min、吸孔数10个、吸孔直径10 mm时,排种器的合格指数为94.18%,漏播指数为3.14%,重播指数为2.68%,功率消耗为11.2 kW。台架试验结果显示:台架试验结果与仿真优化后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相对误差为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马铃薯 排种器 耦合仿真 多目标优化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动态过程与多情景模拟——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庆阳 程久苗 +1 位作者 程超 吴九兴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9,198,共13页
[目的]探讨土地利用冲突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成变化机制,为促进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缓解、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时空动态过程,从景观格局视角构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模型,诊断芜湖市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土... [目的]探讨土地利用冲突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成变化机制,为促进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缓解、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时空动态过程,从景观格局视角构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模型,诊断芜湖市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土地利用冲突状况。基于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和最优化地理探测器构建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动态过程形成机制框架,识别芜湖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动态过程及形成机制。结合PLUS模型对芜湖市2030年土地利用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结果](1)研究期内,芜湖市土地利用冲突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土地利用冲突空间格局主要呈现“南高北低,以长江为轴线不断扩展”,其局部变化热点分布集中于城乡交错区以及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交互区。(2)高程、坡度、距道路距离以及距水系距离等因素是芜湖市土地利用冲突格局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而GDP和人口分布对于土地利用冲突形成的解释力度相对较小。(3)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格局仍将延续前期变化,其中耕地保育和生态保护情景可以有效缓解土地利用冲突的形成,需在管理过程中维护农业、生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结论]芜湖市土地利用冲突呈现不断强化态势,其中社会发展对其影响程度不断深化,未来仍需因地制宜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升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冲突 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 最优化地理探测器 多情景模拟 安徽省芜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观-微观层次化仿真模型的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方法
12
作者 谢旭 马雨晴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8-1864,共17页
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宏观-微观层次化仿真模型的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方法。这种仿真方法可以使来自真实系统的观测数据逐次影响到宏观仿真和微观仿真,实现宏观仿真和微观仿真的协同演进,从而既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真实系统宏观层面的演化趋势... 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宏观-微观层次化仿真模型的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方法。这种仿真方法可以使来自真实系统的观测数据逐次影响到宏观仿真和微观仿真,实现宏观仿真和微观仿真的协同演进,从而既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真实系统宏观层面的演化趋势预测,为辅助决策提供依据,又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与真实系统相似的微观仿真试验台,支撑策略的仿真推演和量化评估。建立了该方法的形式化描述,设计了适用于宏观-微观层次化仿真模型的数据同化方法;设计了一个疫情爆发和传播的仿真实验场景,采用identical-twin仿真实验方法,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据驱动仿真 宏观-微观层次化仿真 数据同化 传染病传播 仿真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级引领与图匹配的UUV编队控制技术研究
13
作者 赵子皓 耿令波 张少泽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178,共6页
UUV编队任务在水下协同控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是多UUV协同作业的基础保障。传统的UUV编队控制方法主要基于领航-跟随法、虚拟结构法或一致性控制等方法,存在队形控制依赖特定领航者,或是依赖精确大地位置坐标的问题,缺乏鲁棒性和适应性... UUV编队任务在水下协同控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是多UUV协同作业的基础保障。传统的UUV编队控制方法主要基于领航-跟随法、虚拟结构法或一致性控制等方法,存在队形控制依赖特定领航者,或是依赖精确大地位置坐标的问题,缺乏鲁棒性和适应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层级引领式的编队控制策略,群体内事先选定最高领航节点,并基于最短距离和最短通信时延标准招募最优邻居节点作为次一级领航节点,直至群体形成最终的引领关系图,采用节点图匹配的方式确定集群内个体的目标占位点,从而灵活地控制编队的形成与变化。通过仿真结果分析,所提方法可以在绝对位置信息拒止的条件下实现分布式编队控制,对低成本UUV编队场景的实践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控制 层级引领策略 群体共识 位置拒止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列车超材料吸能结构设计及特性研究
14
作者 何晓蕾 张雷 +3 位作者 张庆刚 于尧 尹剑飞 李佳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9-2742,共14页
针对轨道列车碰撞安全防护中传统铝合金蜂窝结构存在的初始峰值应力高、吸能效率低及力学性能优化受限等问题,基于仿生学原理与力学超材料设计理念,提出一种新型层级蜂窝超材料复合吸能结构。该结构以AlSi10Mg铝合金层级蜂窝框架为基础... 针对轨道列车碰撞安全防护中传统铝合金蜂窝结构存在的初始峰值应力高、吸能效率低及力学性能优化受限等问题,基于仿生学原理与力学超材料设计理念,提出一种新型层级蜂窝超材料复合吸能结构。该结构以AlSi10Mg铝合金层级蜂窝框架为基础,内部填充碳纤维增强塑料环与软弹性高阻尼橡胶环,通过多材料协同作用与几何构型优化,在轻量化的前提下实现吸能量的明显提升以及冲击载荷的平稳化。采用显式动力学软件LS-DYNA建立精细化仿真模型,设置吸能结构轴向冲击刚性墙工况,系统对比传统铝蜂窝、层级蜂窝及填充碳纤维增强塑料环-橡胶环的层级蜂窝3种结构的耐冲击性能差异,并分析蜂窝壁厚与CFRP环厚度对层级蜂窝超材料复合吸能结构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填充碳纤维增强塑料环-橡胶环的新型层级蜂窝超材料复合吸能结构较传统铝蜂窝和层级蜂窝,吸能量分别提升40%和16.7%,比吸能与耐冲击平稳性指标均远超后者,变形模式稳定可控,应力分布均匀,无明显应力集中区域。同时,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外层层级蜂窝壁厚与内层碳纤维增强塑料环填充材料厚度的最优参数组合。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在该壁厚组合下,新型层级蜂窝超材料复合吸能结构的比吸能相较于原模型提升了119%。研究突破了采用单一材料的传统吸能结构性能瓶颈,为轨道列车轻量化及耐撞性设计提供了兼具高吸能效率与可控变形模式的新型解决方案,对提升轨道列车被动安全性、降低碰撞事故伤亡率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列车 吸能结构 超材料 层级蜂窝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分布式驱动电动车ACC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沈子鉴 李刚 曾庆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1,共7页
为实现分布式驱动电动车的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功能,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ACC控制策略,采用分层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上层控制器,根据目标车辆运动状态信息分别计算巡航和跟车模式下的期望加速度,然后根据不同模式间的切换逻辑和下层控... 为实现分布式驱动电动车的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功能,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ACC控制策略,采用分层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上层控制器,根据目标车辆运动状态信息分别计算巡航和跟车模式下的期望加速度,然后根据不同模式间的切换逻辑和下层控制器,计算对应模式下的四轮驱动力矩和制动压力,最后通过Car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进行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在巡航和跟车结合的综合工况下实现良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 自适应巡航 联合仿真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员-评论家框架的层次化多智能体协同决策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妍芳 雷凯麟 +5 位作者 魏佳宁 曹子建 杨博 王炜 孙泽龙 李秦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85-3396,共12页
针对复杂作战环境下多智能体协同决策中出现的任务分配不合理、决策一致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演员-评论家(Actor-Critic,AC)框架的层次化多智能体协同决策方法。通过将决策过程分为不同层次,并使用AC框架来实现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 针对复杂作战环境下多智能体协同决策中出现的任务分配不合理、决策一致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演员-评论家(Actor-Critic,AC)框架的层次化多智能体协同决策方法。通过将决策过程分为不同层次,并使用AC框架来实现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决策协同,以提高决策效率和战斗力。在高层次,顶层智能体制定任务决策,将总任务分解并分配给底层智能体。在低层次,底层智能体根据子任务进行动作决策,并将结果反馈给高层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种作战仿真场景下均取得了较好的性能,展现了其在提升军事作战协同决策能力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层次化多智能体 信息共享 智能兵棋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ZSM-5分子筛中油酸甲酯催化裂解吸附和扩散行为模拟研究
17
作者 秦晗淞 李国梁 +4 位作者 闫昊 冯翔 刘熠斌 陈小博 杨朝合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0-1881,共12页
多级孔ZSM-5分子筛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其独特的微-介复合孔道结构可显著促进油酸甲酯(OAME)等大分子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分子层面上的促进机制及构-效关系仍不明晰。本工作采用Monte Carlo模拟(MC)结合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OAME催... 多级孔ZSM-5分子筛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其独特的微-介复合孔道结构可显著促进油酸甲酯(OAME)等大分子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分子层面上的促进机制及构-效关系仍不明晰。本工作采用Monte Carlo模拟(MC)结合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OAME催化裂解反应中反应物和5种产物分子(丙烯、丁烯、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多级孔分子筛上的吸附和扩散行为。通过分析吸附等温线、吸附密度图和反应物种的扩散系数,发现升温不利于OAME的吸附,从而抑制了反应的发生,这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直孔道和多级孔道这两种吸附位点在催化裂解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截然不同:直孔道提供芳构化反应活性中心,而多级孔道则主要促进BTX主产物分子的传质扩散。这种多孔道的协同催化作用使得多级孔分子筛相较于微孔分子筛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此外,发现多级孔ZSM-5分子筛能提高芳烃收率的主要原因是其能够加速BTX向介孔的快速扩散。以上模拟结果不仅有助于从微观角度优化脂肪酸酯催化裂解反应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丰富了对多级孔分子筛能多产芳烃微观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分子筛 扩散 吸附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WLAN的分布式分层并行仿真方法
18
作者 贾雯斐 杨懋 +1 位作者 闫中江 李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5-902,共8页
针对采用分布式并行方法仿真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场景时存在的随终端节点个数增加而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WLAN的分布式分层并行仿真方法。基于WLAN的星状网络拓扑结构,令仿真接入节点的进程为主进程,负责WLAN全... 针对采用分布式并行方法仿真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场景时存在的随终端节点个数增加而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WLAN的分布式分层并行仿真方法。基于WLAN的星状网络拓扑结构,令仿真接入节点的进程为主进程,负责WLAN全网中其他仿真节点的时间同步;将所有仿真终端节点的进程均匀分为若干组,由组长负责该组内进程的同步。在主进程广播仿真开始事件后,组长进程先收集本组组员终端节点推进结束消息,当收齐后再向主进程汇报。形成“主进程-组长进程-组员进程”的3层分层结构。在不同计算负荷下,仿真分析并得到了分层仿真方法的时间增益因子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不分层的仿真方法相比,当平均计算负荷为1.2倍单位时长、节点个数为100时,所提分层仿真方法的增益可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LAN 分层算法 并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表面波滤波器温度敏感性仿真研究
19
作者 王吉芳 郑露 +7 位作者 陈平静 潘虹芝 杜雪松 董加和 陆川 陈正林 吴浩东 马晋毅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4,共5页
针对不同温度场情况下任意复杂膜系结构和电路拓扑结构的声表面波(SAW)滤波器的温度敏感性精确计算问题,首先将温度场以热应力、热应变的方式耦合声/电本征方程并考虑封装模型的电磁因素,再结合分层级联算法和全波仿真技术,计算任意复... 针对不同温度场情况下任意复杂膜系结构和电路拓扑结构的声表面波(SAW)滤波器的温度敏感性精确计算问题,首先将温度场以热应力、热应变的方式耦合声/电本征方程并考虑封装模型的电磁因素,再结合分层级联算法和全波仿真技术,计算任意复杂膜系结构和电路拓扑结构的SAW滤波器的温度敏感性,实现不同温度作用下SAW滤波器频率响应曲线、频率温度系数(TCF)值、损耗、带宽及带外抑制等性能的综合分析。通过41°Y-X LiNbO_(3)/SiO_(2)/Si_poly/Si(111)复合衬底SAW滤波器的优化设计与研制,其设计优化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敏感性 声表面波(SAW)滤波器 分层级联 全波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设计 被引量:13
20
作者 左文娟 宁萌 +3 位作者 王琨 陈海卫 盛卫锋 崔旭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以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问题,设计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机器人工程专业物理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室深度融合,学生可不受物... 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以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问题,设计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机器人工程专业物理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室深度融合,学生可不受物理设备、时间和空间限制开展实验,增强了实验安全性,完成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虚拟仿真 递阶式 机器人 实践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