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平台企业优势地位形成原因及其跨界动机——基于用户资源竞争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朝辉 刘继元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型平台企业不仅在主营业务领域占据了优势地位,还凭借用户资源优势频繁进入其他业务领域跨界竞争。从用户资源竞争视角分析了用户作为关键性资源的角色定位和特殊属性,解析了大型平台企业优势地位形成原因及其跨界动机...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型平台企业不仅在主营业务领域占据了优势地位,还凭借用户资源优势频繁进入其他业务领域跨界竞争。从用户资源竞争视角分析了用户作为关键性资源的角色定位和特殊属性,解析了大型平台企业优势地位形成原因及其跨界动机,并据此提出了用户资源锁定下的小型平台企业破局之道。研究结果表明:(1)用户既是平台企业市场竞争中争夺对象,也是其经营活动、创新活动都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资源;(2)平台企业的业务扩张和衰退都是围绕用户资源竞争进行的,用户规模变化决定了平台企业发展;(3)基于独特定位的差异化战略是小型平台企业在大型平台企业用户资源锁定下加入市场竞争并取得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用户资源竞争 优势地位 跨界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光伏清洁机器人转运系统研究
2
作者 张白 丁启翔 孔德超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15,共7页
针对光伏清洁机器人在沙戈荒地区中因运输不便导致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光伏清洁机器人空中转运系统。首先设计一种近红外光源引导标志,采用OPENMV模块进行图像识别,利用阈值分割法与边缘识别法构建引导标识... 针对光伏清洁机器人在沙戈荒地区中因运输不便导致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光伏清洁机器人空中转运系统。首先设计一种近红外光源引导标志,采用OPENMV模块进行图像识别,利用阈值分割法与边缘识别法构建引导标识识别算法,提高引导标志的定位精度与抗干扰性。其次设计锥形吸附式对接结构与平行对称式归中对接结构,实现倾斜条件下光伏清洁机器人与无人机的对接问题。最后研制了无人机与两种对接平台样机,并开展了无人机视觉定位精度实验以及对接平台转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视觉定位误差在10 cm内,能够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对识别效果的干扰。两种对接平台能够适应光伏板架设倾角40°以内的对接作业需求,且对接成功率稳定在90%以上,满足对接稳固和脱离简单的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清洁机器人 无人机 视觉定位 电磁吸附 对接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杠杆-复桥式3D压电微定位平台设计与分析
3
作者 金俊杰 王硕 +3 位作者 孙凤 郝岩松 徐方超 张晓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目的】针对目前微定位平台体积大、小行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杠杆-复桥式的新型位移放大机构,设计了可实现大行程运动的三自由度压电微定位平台。【方法】首先,提出压电微定位平台的结构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压电驱动器产生初始位移,... 【目的】针对目前微定位平台体积大、小行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杠杆-复桥式的新型位移放大机构,设计了可实现大行程运动的三自由度压电微定位平台。【方法】首先,提出压电微定位平台的结构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压电驱动器产生初始位移,该位移先被复桥结构放大,再通过杠杆机构进行二次放大,将最终放大的位移输出到动平台。其次,设计并优化杠杆位移放大机构和复桥位移放大机构,根据静力学、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建立杠杆位移放大机构和复桥位移放大机构的刚度模型和位移放大比数学模型。根据理论模型对杠杆位移放大器和复桥位移放大器的尺寸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总体放大倍数为20.6。再次,对柔性铰链进行结构优化,针对4种典型的切口形状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在分析4种柔性铰链输出位移与输入力的关系后确定采用直梁型柔性铰链。对整体压电驱动微定位平台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压电陶瓷制动器变形放大后的位移输出性能和绕x轴、y轴的转动输出性能。最后,对所设计的压电驱动微定位平台进行输出测试,并对位移放大器的z轴方向位移输出性能和绕x轴、y轴的转动输出性能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有限元仿真结果显示,压电驱动微定位平台的动平台在z轴方向的输出位移最大约为740μm,仿真放大倍数为15,绕x轴、y轴的最大输出转动角度分别为0.83°和0.86°。压电驱动微定位平台的输出测试结果显示升压曲线与降压曲线不重合,具有迟滞现象,z方向的最大输出位移为706μm,当电压为30 V时,迟滞位移最大为65μm。绕x轴方向最大输出角度为0.8°,绕y轴方向最大输出角度为0.79°。当电压为30 V时,绕x轴方向迟滞角度最大为0.062°;当加载电压为45 V时,绕y轴方向迟滞角度最大为0.047°。与仿真结果对比,沿z轴方向移动以及绕x轴和y轴方向旋转的最大误差分别为34μm、0.03°和0.07°,其对应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6%、3.6%和8.1%。【结论】基于杠杆-复桥式新型位移放大机构的压电微定位平台能有效解决压电陶瓷输出位移小的问题,实现了大行程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定位平台 小行程 三自由度 柔性铰链 杠杆机构 复桥机构 有限元 最大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遥测信号多站时差测量定位技术
4
作者 张旭 杨峻巍 +1 位作者 卢得龙 金素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3-549,共7页
针对海上靶场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基于遥测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遥测信号测量的多站时差定位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了海上多站测量定位系统各环节主要误差因素,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解及统计;最后,探... 针对海上靶场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基于遥测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遥测信号测量的多站时差定位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了海上多站测量定位系统各环节主要误差因素,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解及统计;最后,探讨了海上动平台环境下多站时差定位需攻克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海上靶场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海上多站时差定位系统定位性能满足海上靶场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时差定位 海上动平台 站间同步 遥测信号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运行线路多岗位联动平台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见见 姜辉 +2 位作者 郭凝 曾彬 阎国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8-192,198,共6页
[目的]为展示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各运行场景,帮助调度人员和多职能队伍进行相关岗位联动培训,分析制定各种故障情形和应急场景的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必要对全自动运行线路多岗位联动平台进行研究。... [目的]为展示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各运行场景,帮助调度人员和多职能队伍进行相关岗位联动培训,分析制定各种故障情形和应急场景的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必要对全自动运行线路多岗位联动平台进行研究。[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为例,对中央调度、车站控制及列车运行进行建模和仿真,在此基础上构建全自动仿真运行平台,并进行场景联动仿真,实现多职能队伍的联合培训和故障应急处置。[结果及结论]所构建的多岗位联动平台,能够对实际全自动运行场景进行展示和分析,适用于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学及轨道交通多职能队伍的联合应急处置演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线路 多职能队伍 多岗位联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检测维护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霖 马飞越 +2 位作者 佃松宜 杨家勇 范智霖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3,共7页
针对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腔体设备故障检测与异物清理的实际需求,研制了一种将柔性臂与轮式移动平台结合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检测维护机器人。在该机器人基础上,设计了以微处理器STM32与计算模块Jetson Xavier N... 针对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腔体设备故障检测与异物清理的实际需求,研制了一种将柔性臂与轮式移动平台结合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检测维护机器人。在该机器人基础上,设计了以微处理器STM32与计算模块Jetson Xavier NX为核心,多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机器人的实时远程视频检测、运动控制等功能,并且结合异物检测定位算法,实现了柔性臂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案。最终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机器人在GIS腔体环境下平稳运行并实现故障检测与异物清理,具备良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柔性臂 轮式移动平台 异物检测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定位海洋平台-立管刚柔多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大朋 白勇 +3 位作者 张仡 严谨 张一宁 吴宗铎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63,共21页
全面概述动力定位海洋平台-立管刚柔多体系统领域的研究现状,突出分析系统设计、控制算法、刚柔多体系统和工程应用等核心方面。介绍了动力定位海洋平台-立管刚柔多体系统的系统设计,探讨了各类控制算法在该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刚柔多体... 全面概述动力定位海洋平台-立管刚柔多体系统领域的研究现状,突出分析系统设计、控制算法、刚柔多体系统和工程应用等核心方面。介绍了动力定位海洋平台-立管刚柔多体系统的系统设计,探讨了各类控制算法在该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刚柔多体系统在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在这些关键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技术发展、系统设计和控制算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当前领域研究的亮点和系统设计和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动力定位海洋平台-立管刚柔多体系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定位 海洋平台 刚柔多体系统 控制算法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二维精密定位平台设计及分析
8
作者 杜健 祝锡晶 李婧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为解决柔性精密定位平台位移放大倍数小、输出刚度低以及运动耦合位移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二维精密定位平台。首先,利用模块法、弹性梁理论及柔度矩阵法对精密定位平台进行了静力学建模,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其进... 为解决柔性精密定位平台位移放大倍数小、输出刚度低以及运动耦合位移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二维精密定位平台。首先,利用模块法、弹性梁理论及柔度矩阵法对精密定位平台进行了静力学建模,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然后,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精密定位平台的位移放大倍数、输出刚度、耦合位移和固有频率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最后,通过搭建精密定位平台实验装置来测试其性能参数,并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精密定位平台静力学模型及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表明所设计的精密定位平台具有位移放大倍数大、输出刚度高及解耦性能强的优点。研究结果为柔性精密定位平台实现大行程位移输出和良好的解耦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定位平台 有限元仿真 固有频率 输出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动态场景下的GNSS接收机定位性能评估
9
作者 郑广 纪兵 +1 位作者 高奥 边少锋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共5页
随着我国北斗三号和GNSS全球导航系统的蓬勃发展,星载GNSS接收机已成为低轨卫星平台的标准载荷之一。为探究GNSS接收机在机载、海洋浮标等高动态场景下的定位性能,基于星载GNSS平台的伪距和相位数据展开定位算法和定位性能评估,利用高... 随着我国北斗三号和GNSS全球导航系统的蓬勃发展,星载GNSS接收机已成为低轨卫星平台的标准载荷之一。为探究GNSS接收机在机载、海洋浮标等高动态场景下的定位性能,基于星载GNSS平台的伪距和相位数据展开定位算法和定位性能评估,利用高动态场景的星载GNSS平台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实现和精度评估,选用轨道高度在500 km的重力卫星GRACE-FO卫星和海洋测高Jason-3卫星搭载的双频GPS接收机分析了定位性能。实测结果表明,利用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的相位浮点解三维定位结果与官方精密产品互比精度优于4 cm,其中GRACE-FO相位定位精度在3.3 cm,Jason-3的相位定位精度在3.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低轨卫星平台 双频载波相位 厘米级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目视觉定位与UWB技术融合的育苗温室移动平台定位方法研究
10
作者 张岳阳 王宇珂 +3 位作者 吕宝轩 周林凡 甄军全 王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56,共11页
【目的】研究一种单目视觉定位与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融合的育苗温室移动平台定位方法,为育苗温室移动作业平台的高精度定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首先定义一种可用于单目视觉定位的视觉信标编码规则,并制作一套视觉信标;... 【目的】研究一种单目视觉定位与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融合的育苗温室移动平台定位方法,为育苗温室移动作业平台的高精度定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首先定义一种可用于单目视觉定位的视觉信标编码规则,并制作一套视觉信标;然后依据测定视觉信标2个顶点的像素距离以及相机像平面与视觉信标之间的实际距离,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单目视觉测距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二维定位模型;之后采用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将单目视觉定位与UWB技术融合,构建育苗温室移动平台定位系统,并对该定位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对视觉信标中2个顶点的像素距离以及相机像平面与视觉信标之间的实际距离进行拟合,得到的测距函数拟合度为0.999;随机选取8个位置对测距函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大测距绝对误差为6.8 cm,平均测距绝对误差为3.3 cm,信标与相机之间的距离越远,测距误差越大。选取15个位置进行的静态定位试验表明,最大绝对误差为10.5 cm,最小绝对误差为4.6 cm,平均绝对误差为6.5 cm。单目视觉定位与UWB技术融合后,定位系统平均漂移绝对误差从融合前的6.2 cm降低至3.0 cm,降低了51.6%。【结论】基于单目视觉定位与UWB技术融合的定位方法明显提高了育苗温室移动平台的定位精度,可将该技术应用于温室设施农业机器人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温室 移动平台定位 单目视觉 超宽带 视觉信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抽采智能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张增辉 邓飞 黄友胜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0,共8页
针对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在瓦斯抽采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抽采工作面分散、人工巡检数据不能溯源、抽采计量数据或统计计算数据不能在线实时分析等难题,基于智慧矿山理念研究与设计了一套瓦斯抽采智能管控平台,介绍了该管控平台总体设计,详细... 针对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在瓦斯抽采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抽采工作面分散、人工巡检数据不能溯源、抽采计量数据或统计计算数据不能在线实时分析等难题,基于智慧矿山理念研究与设计了一套瓦斯抽采智能管控平台,介绍了该管控平台总体设计,详细阐述了该管控平台关键技术。通过在保德煤矿进行实际应用表明,该管控平台能够实现电池供电、无线采集、无线定位、无线传输、融合分析、智能管控等功能,瓦斯抽采在线计量精准、数据溯源准确、效果评判实时、过程管控智能、安装维护方便,能够显著提高煤矿瓦斯抽采水平,降低瓦斯事故风险,有效保障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智能管控平台 无线采集 无线定位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珠丝杠副精密运动平台全行程定位精度预测及补偿
12
作者 唐勉志 唐皓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8-1199,共12页
定位精度是衡量精密运动平台运动准确度的关键指标。该文通过分析高精度精密运动平台滚珠丝杠副的误差源,揭示定位精度传递规律,提出了一种以滚珠丝杠副为主要研究对象,覆盖宏(10 mm)、小(1 mm)、微(0.1 mm)行程尺度下的精密运动平台全... 定位精度是衡量精密运动平台运动准确度的关键指标。该文通过分析高精度精密运动平台滚珠丝杠副的误差源,揭示定位精度传递规律,提出了一种以滚珠丝杠副为主要研究对象,覆盖宏(10 mm)、小(1 mm)、微(0.1 mm)行程尺度下的精密运动平台全行程定位误差预测及补偿方法。首先,分析精密运动平台滚珠丝杠副的机械结构特点,提炼误差源信息。其次,分别分析滚珠丝杠副安装误差、装配误差和导程误差的形成特点,解耦各误差项信息,建立以滚珠丝杠副为对象的精密运动平台综合定位误差模型。最后,基于滚珠丝杠副-定位误差模型,分析宏、小、微行程下精密运动平台定位误差成因机理,揭示不同行程下滚珠丝杠副误差参数与精密运动平台定位误差的映射规律,形成全行程定位精度预测与补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该误差模型,分别对20、2、0.2 mm行程下精密运动平台定位误差进行补偿,结果分别从13.7、7.9、4.6μm下降到2.0、1.5、1.0μm以下,精度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运动平台 全行程定位精度 滚珠丝杠副 误差预测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定位平台动态迟滞不确定性建模及H_(∞)鲁棒控制
13
作者 刘浩天 张桂林 周克敏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7-1236,共10页
本文为提高压电定位平台的跟踪精度及扰动抑制的能力,首先,在Prandtl-Ishlinskii模型建模及逆补偿的基础上,利用伪随机二值信号及相关函数计算方法辨识出伪线性动态系统的频率响应模型及标称模型.其次,在频域内对简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本文为提高压电定位平台的跟踪精度及扰动抑制的能力,首先,在Prandtl-Ishlinskii模型建模及逆补偿的基础上,利用伪随机二值信号及相关函数计算方法辨识出伪线性动态系统的频率响应模型及标称模型.其次,在频域内对简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然后,考虑模型的加性不确定性、外界扰动及测量噪声的影响,设计H_(∞)鲁棒控制器保证闭环鲁棒性,根据标称模型设计前馈控制器保证系统的跟踪精度.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压电定位平台在H_(∞)鲁棒控制器及前馈控制器作用下,可以有效地跟踪1~100 Hz频率范围内的多幅值及复合频率位移轨迹.对于多幅值位移轨迹,相对误差低于5.74%,均方根误差低于0.7174μm.对于复合频率位移轨迹,相对误差低于1.31%,均方根误差低于0.137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定位平台 伪随机二值信号 频率响应模型 模型不确定性 H_(∞)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连接臂瞬态分析及优化设计
14
作者 张璐凡 孙贺贺 +4 位作者 闫恒 张鹏启 李兴冲 李奥楠 席政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0,共5页
对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柔性定位平台的连接臂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寿命。在SolidWorks中构建三维模型,将模型进行参数化后导入Workbench中,通过静力分析得到最大总变形云图和等效应力云图,通过nCode模块得到疲劳... 对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柔性定位平台的连接臂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寿命。在SolidWorks中构建三维模型,将模型进行参数化后导入Workbench中,通过静力分析得到最大总变形云图和等效应力云图,通过nCode模块得到疲劳寿命云图,从而得到连接臂的危险部位;对危险部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响应面优化法选择优化参数和优化目标;最后,从优化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大总变形降低1.1%,优化后的连接臂等效应力降低16.3%,疲劳寿命提高30.4%。通过响应面优化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超精密定位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 瞬态动力学 超精密定位 响应面优化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自我优待的反垄断规制困境与优化进路 被引量:23
15
作者 孙晋 马姗姗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平台企业为开拓商业疆土,通过数据垄断、流量封锁等方式优待下游市场的自营业务,实现竞争优势乃至垄断地位的跨市场传导。从本质上来看,竞争优势的传导超越一定限度即可能构成滥用,不属于合法竞争的范围。平台自我优待由于符合杠杆理论... 平台企业为开拓商业疆土,通过数据垄断、流量封锁等方式优待下游市场的自营业务,实现竞争优势乃至垄断地位的跨市场传导。从本质上来看,竞争优势的传导超越一定限度即可能构成滥用,不属于合法竞争的范围。平台自我优待由于符合杠杆理论对滥用行为的共同要求,应当被纳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围。然而,鉴于我国当前该行为违法性统一认定标准缺失、反竞争效果难以判定、正当性抗辩理由滥用三项因素模糊了自我优待的反垄断规制边界,故在重塑分析框架基础上对其有针对性展开优化,明确平台自治的合理限度,以期为规制指明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自我优待 杠杆理论 支配地位滥用 反垄断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自由度转台的全向空间单目视觉室内定位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军 王豪爽 +3 位作者 单腾飞 郭润夏 张晓瑜 陈玖圣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5-616,共12页
针对传统单目视觉测量系统测量视场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自由度旋转平台的全向空间单目视觉测量方法。首先,对双自由度旋转平台的转轴参数进行标定,用副相机拍摄固定在双自由度转台上的棋盘格标定板,提取棋盘格角点的位置坐标... 针对传统单目视觉测量系统测量视场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自由度旋转平台的全向空间单目视觉测量方法。首先,对双自由度旋转平台的转轴参数进行标定,用副相机拍摄固定在双自由度转台上的棋盘格标定板,提取棋盘格角点的位置坐标,并将其转化到同一相机坐标系下。利用PCA(主成分分析)平面拟合得到初始位置转轴参数中的方向向量,使用空间最小二乘圆拟合方法得到初始位置下转轴参数中的位置参数。然后,通过转台转动的角度以及罗德里格斯公式将不同位置下相机获取的数据进行坐标系统一,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全向空间下的目标测量。最后,通过高精度激光测距仪验证了本方法的测量精度,并通过与双目视觉测量系统、wMPS测量系统进行比对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全向空间测量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测量精度基本达到双目视觉测量系统水平,但测量范围远大于双目视觉测量,可以满足全向空间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自由度转台 单目视觉 全向空间测量 室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自升式钻井平台加装推进系统适用性计算分析
17
作者 冯明 常双利 +2 位作者 黄聪聪 韩伟 吕会敏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17,共5页
分析对比适用于自升式平台推进系统的优缺点,并对3种不同船型的自升式平台进行水动力计算,设计推进系统布置方案。推进系统校核结果表明,各平台推进器布置方案均能满足给定海况条件下DP 1级动力定位要求,平台可实现短距离助航和辅助就... 分析对比适用于自升式平台推进系统的优缺点,并对3种不同船型的自升式平台进行水动力计算,设计推进系统布置方案。推进系统校核结果表明,各平台推进器布置方案均能满足给定海况条件下DP 1级动力定位要求,平台可实现短距离助航和辅助就位。结合平台实际使用情况,设计推进器共享方案,以提高平台加装推进器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平台 推进器 水动力 动力定位 推进器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半潜式平台运动性能研究
18
作者 余杨 张鹏辉 +2 位作者 成司元 张文豪 余建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6,共9页
南海海域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半潜式平台在该海域工作时常常面临着系泊失效这一重大危险情况。该研究以一艘装配有悬链式系泊系统和DP-3动力定位系统的半潜式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AQWA软件开展系泊失效前后半潜式平台运动性能研究。同时,... 南海海域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半潜式平台在该海域工作时常常面临着系泊失效这一重大危险情况。该研究以一艘装配有悬链式系泊系统和DP-3动力定位系统的半潜式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AQWA软件开展系泊失效前后半潜式平台运动性能研究。同时,借助于AQWA软件二次开发功能,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作为动力定位系统控制理论,以研究半潜式平台系泊失效后运动性能恢复。数值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作为动力定位系统控制理论的半潜式平台能很好地恢复系泊失效后的运动性能,有效地减小系泊失效带来的危害;基于偏格式动态线性化和全格式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比基于紧格式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能让半潜式平台更快地恢复运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系泊失效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动力定位系统 运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定位平台的虚拟仿真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綦志刚 杨帆 李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0,96,共5页
针对船舶动力定位平台控制方式和推力分配纯数字仿真可信度低,难以直观感受动力定位平台航行效果等问题,基于虚拟引擎构建了一套动力定位虚拟仿真平台。平台由虚拟仿真子平台、数值仿真子平台和数据管理系统组成。虚拟仿真子平台实现环... 针对船舶动力定位平台控制方式和推力分配纯数字仿真可信度低,难以直观感受动力定位平台航行效果等问题,基于虚拟引擎构建了一套动力定位虚拟仿真平台。平台由虚拟仿真子平台、数值仿真子平台和数据管理系统组成。虚拟仿真子平台实现环境和人机交互、数值仿真子平台实现控制方式和推力分配算法仿真,数据管理系统传输数据驱动虚拟仿真平台,并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动力定位平台的可视化。仿真结果表明,平台可有效地验证航行效果并能合理分配推力,对实验虚拟仿真的可视化设计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定位平台 虚拟仿真 推力分配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自由度大行程无耦合压电粘滑定位平台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彤 杨依领 +2 位作者 吴高华 崔玉国 魏燕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2,共11页
针对微操作与微装配任务对多维大范围精密定位运动的需求,采用粘滑驱动原理并结合压电柔顺机构设计二自由度、大行程、无耦合并联定位平台。利用桥式机构对内置压电驱动器进行位移放大,并与复合解耦结构配合构成二维柔顺驱动机构。交叉... 针对微操作与微装配任务对多维大范围精密定位运动的需求,采用粘滑驱动原理并结合压电柔顺机构设计二自由度、大行程、无耦合并联定位平台。利用桥式机构对内置压电驱动器进行位移放大,并与复合解耦结构配合构成二维柔顺驱动机构。交叉滚柱导轨则连接移动台与驱动机构,并通过预紧螺钉调整接触摩擦力,进而获得良好的粘滑运动特性。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定位平台的静力学模型,并对位移放大倍数、应力和固有频率进行仿真分析。最后,搭建实验测试系统验证定位平台的输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扫描驱动模式下,驱动电压为150 V时,平台x和y向的输出位移分别为63.84μm和62.61μm,耦合比为0.52%和0.59%,分辨率为6.5 nm和7.2 nm;在步进驱动模式下,驱动电压为120 V时,平台在x和y向的单步位移分别为47.31μm和47.20μm,耦合比为0.69%和0.73%,x正向、x反向、y正向和y反向的运动分辨率分别为0.49,0.47,0.47和0.42μm,最大垂直负载为50 N,设计的压电粘滑定位平台满足所需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 桥式机构 粘滑运动 定位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