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几何误差建模与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勇 杨江帆 +3 位作者 寿康力 詹晨 胡火根 黄明玖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9,共8页
为提高芯片塑封精度,文章以一种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度分析和误差分配方法。介绍了多点并联驱动压力机的拓扑结构,采用低序列阵列法描述了压力机传动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并联关系,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变换... 为提高芯片塑封精度,文章以一种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度分析和误差分配方法。介绍了多点并联驱动压力机的拓扑结构,采用低序列阵列法描述了压力机传动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并联关系,并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变换法构建了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的位置误差传递模型和角度误差传递模型;以一阶敏感度函数为理论基础,建立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的误差灵敏度分析模型,对求出的误差传递模型中各项误差进行灵敏度分析,找到了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的主要误差源并计算出各项几何误差的灵敏度系数,以此为依据为整机的精度分配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并联驱动精密压力机 多体系统理论 误差传递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典型风险情景的驾驶人潜在风险感知能力评估
2
作者 徐磊 崔雄博 +2 位作者 赵刘昌 任超宇 彭金栓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88,共8页
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组织实车试验,研究熟练驾驶人和非熟练驾驶人在动态跟随摩托车和平行超车2种典型风险情景下的潜在风险感知能力差异;采用可穿戴式眼动仪采集驾驶人的动态视觉参数,分析驾驶人在不同情景下的视觉特性。结果表明:熟练... 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组织实车试验,研究熟练驾驶人和非熟练驾驶人在动态跟随摩托车和平行超车2种典型风险情景下的潜在风险感知能力差异;采用可穿戴式眼动仪采集驾驶人的动态视觉参数,分析驾驶人在不同情景下的视觉特性。结果表明:熟练驾驶人相比非熟练驾驶人在2种场景下的风险感知能力显著性更强,尤其在动态跟随摩托车场景中,熟练驾驶人表现出更高的前方远处注视概率,能够更好地预测前方交通状况;在平行超车场景中,熟练驾驶人的注视时间更短,且其水平搜索广度和垂直搜索深度更大。此外,对后视镜的注视时间占比显著高于非熟练驾驶人,具有更高的视觉搜索效率和更强的后方交通监控能力。基于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评估结果,熟练驾驶人的危险感知能力得分显著高于非熟练驾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 潜在风险感知能力 驾驶安全 动态跟随摩托车 平行超车 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IGBT并联开关特性的差压异步驱动技术
3
作者 黄先进 潘嘉琪 +2 位作者 贾静雯 白洪超 禹金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47-4557,共11页
动态均流是限制多IGBT模块并联应用的关键问题。开通电流时刻,电流上升率和电流峰值等过程变量形式影响多支路IGBT开关过程的一致性。基于并联支路IGBT驱动控制回路的固有参数差异,该文提出并联IGBT差压异步驱动技术,通过调节驱动脉冲... 动态均流是限制多IGBT模块并联应用的关键问题。开通电流时刻,电流上升率和电流峰值等过程变量形式影响多支路IGBT开关过程的一致性。基于并联支路IGBT驱动控制回路的固有参数差异,该文提出并联IGBT差压异步驱动技术,通过调节驱动脉冲异步间隙和改变驱动电压幅值与持续时间,协调控制不同支路的IGBT门极脉冲,驱动各支路IGBT开关过程电流一致。研究开关过程中驱动信号异步间隙、驱动差压与电压调整时间对动态电流斜率不均衡度的影响,分析控制参数耦合关系,优化参数设定方法。基于实际IGBT模块参数,建立器件工作特性数学模型,进行IGBT并联开关仿真分析,开展应用该方法的驱动实际工况测试,结果表明,所选优化设计参数可以明显改善IGBT模块并联开关动态均流特性,验证了差压异步驱动控制优化参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并联 均流特性 驱动差压 异步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电驱底盘与角模块的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
4
作者 高镇海 张汉英 韩宗志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4-1414,共11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底盘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底盘线控技术的最佳平台。针对分布式电驱底盘扩展运动功能和模块化设计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方法。通过底盘运动功能分析,将悬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2R1T并联...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底盘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底盘线控技术的最佳平台。针对分布式电驱底盘扩展运动功能和模块化设计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方法。通过底盘运动功能分析,将悬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2R1T并联机构型综合问题;采用子群与子流形概念建立了悬架系统各维度支链运动功能与拓扑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统筹考虑机构的约束特性、位姿能力、机构的模块化与可重构性,以及输入输出运动解耦完成了悬架的拓扑结构优选。最后,从机构运动学和车辆动力学两方面开展了性能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并联机构的悬架系统在位姿空间内运动平滑无突变,不存在奇异位形,具有良好的传递效能和灵巧度;悬架运动学性能和平顺性相比基于传统悬架的角模块构型获得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底盘 角模块 变结构悬架 并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数字化装配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刘文平 祁若龙 +1 位作者 李论 赵吉宾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1,36,共5页
针对飞机大部件装配周期长,精度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4-PPPS冗余并联机构的数字化装配对接方法。首先,基于旋量理论建立支链的运动学模型,得到支链运动学参数,进而推导出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其次,应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机构的动... 针对飞机大部件装配周期长,精度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4-PPPS冗余并联机构的数字化装配对接方法。首先,基于旋量理论建立支链的运动学模型,得到支链运动学参数,进而推导出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其次,应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虚功原理和范数最小原则,得到机构最优驱动力。通过比较动平台和驱动力的理论值与仿真值,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飞机中后部件对接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旋量理论 运动学 动力学 驱动力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励并励对初级异步同轴电磁线圈加速器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谢仪 王晖 +3 位作者 朱彬瑜 蔡彬 熊玲 刘鑫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58,共7页
异步式加速器的驱动线圈绕组连接,其线圈结构和连接方式直接影响磁场的耦合效果。通过数值分析,对于驱动线圈的不同连接方式分别建立串励和并励2种数理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总结了在加速过程中驱动线圈连接方式对最终效果的影响,并且进... 异步式加速器的驱动线圈绕组连接,其线圈结构和连接方式直接影响磁场的耦合效果。通过数值分析,对于驱动线圈的不同连接方式分别建立串励和并励2种数理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总结了在加速过程中驱动线圈连接方式对最终效果的影响,并且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对串励和并励的耦合效果进行研究,并同时对串、并励中2种模式下线圈的连接方式进行细化研究,分别建立瞬态模型进行仿真,总结了加速过程中不同连接方式下驱动线圈的特点。发现了不同模式下驱动线圈的电流分布不同,并励模式下的线圈电流干扰多于串励模式,导致并励模式下线圈的驱动效果弱于串励模式,电感反接模式的磁场强度高于正接模式并且加速器内磁场分布也更加广泛,导致正接条件下电枢所受推力峰值不及反接模式。基于研究内容得出串励模式下的驱动线圈对电枢的加速效果要远强于并励模式的结论,其中串励反接模式下加速器性能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感应线圈加速器 有限元仿真 串励 并励 驱动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林地与草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3
7
作者 白金明 王继山 +4 位作者 许莹 王丹彤 和霞 张健嵩 王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7,共12页
根据三江并流区199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集,以人类活动中的人口、耕地和建设用地为社会驱动因素,国民生产总值(GDP)为经济驱动因素,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海拔、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为自然驱动因素,景观格局指数为评价指标,... 根据三江并流区199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集,以人类活动中的人口、耕地和建设用地为社会驱动因素,国民生产总值(GDP)为经济驱动因素,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海拔、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为自然驱动因素,景观格局指数为评价指标,通过ArcGIS软件,提取1995—2020年林地与草地的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驱动因子的数据,分析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两大驱动因子对三江并流区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江并流区以林地与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有林地为主要优势景观;林地与草地总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7.97%,整体上呈增加趋势,累计增加1145 km^(2)。(2)整体景观异质性呈下降趋势,草地景观破碎化增加,景观连通性降低并且形状变得更加复杂;林地景观相对于草地景观更具聚集性,而草地景观的分布相对较为分散。(3)林地和草地景观指数与海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与地形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自然、经济及社会驱动因素共同影响研究区林地和草地景观变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时空动态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5自由度并联驱动机构动力学性能分析
8
作者 刘宏飞 张金柱 +3 位作者 熊晓燕 史汉卿 刘晟骧 张明泽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1,共8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5自由度并联驱动机构,根据该机构特点,将机构划分为驱动机构与执行机构。基于拉格朗日法,通过选取多套局部广义坐标,分别建立了驱动机构与执行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广义坐标的映射关系得到了整机动力学模型;基于虚功原... 介绍了一种新型5自由度并联驱动机构,根据该机构特点,将机构划分为驱动机构与执行机构。基于拉格朗日法,通过选取多套局部广义坐标,分别建立了驱动机构与执行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广义坐标的映射关系得到了整机动力学模型;基于虚功原理和速度雅可比矩阵得到了驱动力求解方程。定义了驱动功率接近系数和能量传递效率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实例绘制了驱动功率接近系数变化曲线和能量传递效率性能图谱,系统分析了机构末端位置对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规律。该研究为5自由度并联驱动机构的动力学性能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其轨迹规划及控制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驱动机构 动力学 性能评价 驱动功率 能量传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森林植被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博文 刘凤莲 陈洪敏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25,共18页
研究三江并流地区的森林植被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可为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及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地理空间分析对三江并流地区森林植被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探究,并从“自然-社会经济”2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选取14... 研究三江并流地区的森林植被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可为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及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地理空间分析对三江并流地区森林植被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探究,并从“自然-社会经济”2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选取14项具体评价指标(高程、坡度和年降水量等)测度研究区各植被型面积变化的驱动力。结果如下,1)研究区主要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3种森林植被型,其中常绿针叶林占据森林植被的84%以上;2)研究区有稳定型、突变型和波动型3种变化轨迹,其中稳定型占据80.35%的变化面积;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冷热点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常绿针叶林的热点分布呈现出冷点包围热点的态势;3)因子探测表现出各因子对常绿阔叶林的影响大于其他2个植被型,对于常绿针叶林的解释强度较小。三江并流区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高程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研究区森林植被影响力较单因子探测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地理探测器 时空变化 驱动力 三江并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主驱动系统多源汇流均载特性
10
作者 姚狄炀 胡玉梅 +2 位作者 赵瑾楠 许立新 龙斌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7-1117,共11页
为了探明直径13 m级大型岩石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s,TBM)主驱动传动齿轮系统在掘进工况载荷下多源(含10组动力源)汇流的均载特性,该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TBM主驱动系统瞬态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主轴承游隙、主动驱动小齿轮... 为了探明直径13 m级大型岩石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s,TBM)主驱动传动齿轮系统在掘进工况载荷下多源(含10组动力源)汇流的均载特性,该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TBM主驱动系统瞬态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主轴承游隙、主动驱动小齿轮在不同位置情况下各齿轮啮合接触力大小以及齿轮均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主轴承游隙以及主动驱动小齿轮位置调整,可以大幅提升TBM主驱动系统多源汇流的均载性以及同步性。同时,可以通过提升制造、安装精度以及大齿轮刚度的方式来减小齿轮啮合接触力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主驱动系统 齿轮传动 有限元仿真 多源并联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混合驱动机构运动学和传递性能分析
11
作者 赵星宇 赵铁石 +2 位作者 许博 刘相权 秦宇飞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8-1739,1748,共13页
为拓展并联机构的应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可实现高-中-低频混合驱动的3-RPRR(PRRRP)RS并联机构,基于旋量理论分析了其输入合理性。通过驱动锁定方法得到了一组可实现混合驱动的位姿解模型,基于广义旋量建立混合驱动单元的运动描述,进而推... 为拓展并联机构的应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可实现高-中-低频混合驱动的3-RPRR(PRRRP)RS并联机构,基于旋量理论分析了其输入合理性。通过驱动锁定方法得到了一组可实现混合驱动的位姿解模型,基于广义旋量建立混合驱动单元的运动描述,进而推导出机构的一阶影响系数矩阵,再用一组数值算例进行理论和仿真的相互验证。阐明了机构在混合驱动下的全域传递性能指标,基于遗传算法进行了尺寸优化,结果表明,机构在低频、中频和高频驱动下的全域传递性能分别提高了11.78%、9.94%、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低频混合驱动 并联机构 旋量理论 广义运动旋量 全域传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双向移动平台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12
作者 赛开阳 王明武 +2 位作者 梁应选 陈伟恒 李奥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6-753,共8页
针对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多轴并联驱动系统的轨迹跟踪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双向移动平台轨迹跟踪方法。首先,基于运动学分析研究的结果,建立了包含位置、速度和角速度等参数的状态空间方程;然后,综合考虑跟踪精度和... 针对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多轴并联驱动系统的轨迹跟踪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双向移动平台轨迹跟踪方法。首先,基于运动学分析研究的结果,建立了包含位置、速度和角速度等参数的状态空间方程;然后,综合考虑跟踪精度和控制增量,建立了速度与角速度的极限值和变化率约束条件,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带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求解;采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了双向移动平台的模型,并将该模型导入到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分别比较了速度20 mm/s、30 mm/s工况下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和MPC算法的跟踪轨迹,以及数据误差;最后,给出了实验台硬件组成和原理框图,进一步地使用LabVIEW软件开发出了运动控制程序的人机界面,并在实验台上对两种算法进行了实际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PC控制器的轨迹跟踪精度明显优于LQR控制算法,最大跟踪误差不超过0.05 mm,能够满足双向移动平台的高精度控制要求。该方法有效提升了运动控制系统的跟踪精度,可为高性能数控加工中的复杂轨迹跟踪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数控加工 并联驱动双向移动平台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精度 轨迹跟踪控制器 MATLAB/SIMULINK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并联柔性脚踝康复机构分析及康复效果仿真
13
作者 李贤玉 王海芳 +1 位作者 黄鹏 程继兵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4,20,共6页
为提高患者在踝关节康复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提出了一种以柔性同步带驱动的三自由度串并联式踝关节康复机构。首先,根据踝关节的运动特点对串并联机构进行了设计,使机构的转动中心与踝关节转动中心重合,保证了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安全... 为提高患者在踝关节康复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提出了一种以柔性同步带驱动的三自由度串并联式踝关节康复机构。首先,根据踝关节的运动特点对串并联机构进行了设计,使机构的转动中心与踝关节转动中心重合,保证了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使用柔性同步带作为驱动元件,大大减小了机构运动时的冲击;其次,利用螺旋理论计算了机构的自由度,利用牛顿迭代法和闭环矢量法分析了机构的位置正反解,求解了机构的工作空间以及对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最后,使用AnyBody进行康复过程仿真,对机构的康复效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并联机构 踝关节 康复 柔性驱动 AnyBo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模式的多重面相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构前景
14
作者 王春玺 杨忠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大势所趋。拷问与借鉴世界主要现代化模式即英美模式、莱茵模式、北欧模式,对总结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及超越之处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逻辑,坚持内生驱动的现代...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大势所趋。拷问与借鉴世界主要现代化模式即英美模式、莱茵模式、北欧模式,对总结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及超越之处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逻辑,坚持内生驱动的现代发展逻辑,摆正资本位置的驾驭资本逻辑。在新征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克服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悖论,坚持走“并联式”发展的道路,以世界眼光利用国外现代化因素中的积极方面,以超前的姿态赶超先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模式 内在逻辑 内生驱动 并联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对比研究
15
作者 郝亮亮 刘小娟 +1 位作者 简阔 李彦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09,共4页
为了改善应用于高精度磨床的冗余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精度,对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展开其冗余驱动力位混合控制策略的对比研究。首先,基于虚功原理并根据几何特性构建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仿... 为了改善应用于高精度磨床的冗余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精度,对2-UPR/2-RPU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展开其冗余驱动力位混合控制策略的对比研究。首先,基于虚功原理并根据几何特性构建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其次,在分析传统力位混合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驱动力协调方法控制下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最后,基于Simulink在并联机器人的两种力位混合控制策略下进行跟踪曲线误差和驱动力偏差实例仿真对比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控制策略的跟踪误差相同,基于驱动力协调方法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对并联机器人具有协调位控关节驱动力的作用,其驱动力分配更均衡,可实现2-UPR/2-RPU并联机器人的快速响应和高精度控制,有效降低了曲面打磨的跟踪曲线误差,为并联机器人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冗余驱动 动力学 力位混合控制策略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NUMERIK ONE的同轴多台直驱电机电气并联控制研究及实例应用
16
作者 赵雷鸣 刘义强 +3 位作者 王长瑜 王坤 杨丽敏 于双双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五轴联动加工是实现复杂平滑曲面加工的重要技术,更是机床行业先进技术集成的核心方向。其中,A/C复合摆台作为关键的机床部件,是五轴联动加工机床的核心功能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机床的整体性能。在同轴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无传动链、... 五轴联动加工是实现复杂平滑曲面加工的重要技术,更是机床行业先进技术集成的核心方向。其中,A/C复合摆台作为关键的机床部件,是五轴联动加工机床的核心功能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机床的整体性能。在同轴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无传动链、减速机构的直驱式A/C复合摆台,采用由一个伺服驱动器控制两个或多个直驱电机的电气并联控制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机械传动刚性不足、间隙及磨损等问题,并进一步降低了机床的成本。通过研究分析、实例应用及测试验证,该摆台A轴速度可达40 r/min,动态精度达到2"。结果表明,同轴多台直驱电机电气并联控制同样可以实现高精、高速同步控制,且在成本及结构优化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复合摆台 直驱控制 力矩电机 电气并联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3-■RS parallel manipulator with flexible links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善增 余跃庆 +2 位作者 朱真才 苏丽颖 刘庆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23-331,共9页
The dynamic modeling and solution of the 3-RRS spatial parallel manipulators with flexible links were investigated. Firstly, a new model of spatial flexible beam element was proposed, and 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elem... The dynamic modeling and solution of the 3-RRS spatial parallel manipulators with flexible links were investigated. Firstly, a new model of spatial flexible beam element was proposed, and 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elements and branches of the parallel manipulator were derive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kinematic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ving platform and flexible links, the kinematic constraints of the flexible parallel manipulator were proposed. Thirdly, using the kinematic constraint equations and dynamic model of the moving platform, the overall system dynamic equations of the parallel manipulator were obtained by assembling 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branches. FtLrthermore, a few commonly used effective solutions of second-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 system with variable coefficients were discussed. Newmark numerical method was used to solve 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the flexible parallel manipulator. Finally,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moving platform and driving torques of the 3-RRS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flexible links were analyz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analysis of dynamic performance, dynamics optimization design, dynamic sim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3-RRS flexible parallel manipul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robot parallel manipulator dynamic analysis kineto-elastodynamics analysis driving tor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测试的认知自动驾驶智能架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晓 张翔宇 +4 位作者 周锐 田永林 王建功 陈龙 孙长银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6-371,共16页
在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自动驾驶的感知智能在近年来得到显著的提升与发展.然而,与人类驾驶过程中隐含的以自我目的实现为引导的自探索性和自主性相比,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主要以辅助驾驶功能为主,还... 在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自动驾驶的感知智能在近年来得到显著的提升与发展.然而,与人类驾驶过程中隐含的以自我目的实现为引导的自探索性和自主性相比,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主要以辅助驾驶功能为主,还停留在以被动感知、规划与控制为主的初级智能自动驾驶阶段.为实现车辆智能从数据驱动的环境感知、辅助决策、被动规划到知识驱动的场景认知、推理决策、主动规划的提升,亟需增强车辆自身对复杂外界信息归纳提炼、推理决策、评价估计等类人能力.首先回顾自动驾驶关键技术演化及其应用发展历程;随后分析测试对车辆智能评估的效用;然后基于平行测试理论,提出自动驾驶车辆认知智能训练、测试与评估空间的构建方法,并设计基于平行测试的认知自动驾驶智能训练框架.该项研究工作预期能为推动自动驾驶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的升级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撑与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自动驾驶 平行测试 平行驾驶 车辆认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stres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19
作者 陈修龙 李文彬 +1 位作者 邓昱 李云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676-2684,共9页
In order to grasp the dynamic behaviors of 4-UPS-UPU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the stress of driving limb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parallel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flexible multi-body dyn... In order to grasp the dynamic behaviors of 4-UPS-UPU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the stress of driving limb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parallel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flexible multi-body dynamics theory, the dynamics model of 4-UPS-UPU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without considering geometric nonlinearity was derived. The stress of driving limb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4-UPS-UPU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specific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parallel mechanism and its dynamic behaviors, such as stress of driving limb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parallel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are relatively sensitive to the section parameters of driving limbs,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material on driving limbs, and the mass of moving platform. The researches can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e of the analysis of dynamic behaviors and optimal design for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STRESS NATURAL frequency driving LIMB dynamic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sorless Vector Control of Parallel-Connected Multiple Induction Motors Fed by a Single Inverter 被引量:1
20
作者 松濑贡规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1-7,共7页
A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multiple-motor drive system fed by a 3-leg single inverter has been devised that employs the averages and differences of estimated parameters for field-oriented control. The para... A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multiple-motor drive system fed by a 3-leg single inverter has been devised that employs the averages and differences of estimated parameters for field-oriented control. The parameters of each motor (stator current, rotor flux, and speed) are estimated using adaptive rotor flux observers to achieve sensorless control. The validity and effectiv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hrough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变换机 矢量控制 并联 可调速度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