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A、D对肉鸡血清钙结合蛋白浓度与胫骨和十二指肠组织中钙结合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晓宇 闫素梅 +2 位作者 史彬林 方丽惠 冯永淼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1-578,共8页
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的维生素A、D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对肉鸡血清钙结合蛋白(CaBP)浓度与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8日龄健康AA雄性肉鸡384只按体重一致的原则分为16个日粮组,每组3个重... 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的维生素A、D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对肉鸡血清钙结合蛋白(CaBP)浓度与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8日龄健康AA雄性肉鸡384只按体重一致的原则分为16个日粮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5周。维生素A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500、3000、15000和45000IU/kg,维生素D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500、1250、2500和5000IU/kg。结果表明:1)随着日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肉鸡血清CaBP含量、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mRNA表达量均呈现一次线性降低趋势(P=0.091,P=0.012,P=0.110),其中以45000IU/kg维生素A组最低;2)随着日粮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增加,肉鸡血清CaBP含量和十二指肠组织中CaBP mRNA的表达呈现一次线性增加趋势(P=0.310,P=0.140),其中以5000IU/kg维生素D组最高;3)维生素A、D相互作用对肉鸡血清CaBP浓度与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 mRNA的表达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试验结果提示,过量维生素A引起肉鸡骨骼代谢异常的机理是过量维生素A抑制了肉鸡组织的CaBP mRNA表达,尤其对十二指肠组织的CaBP 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引起血清CaBP浓度的降低,进而引起钙磷代谢发生紊乱。过量维生素A对肉鸡组织CaBP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过量维生素A对维生素D的拮抗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D 肉鸡 钙结合蛋白 基因表达 钙结合蛋白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蜇糖蛋白对小鼠脾脏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国艳 邵征 +6 位作者 曹力 曹利 张凡 郭金英 樊金玲 陈秀金 赵瑞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05-308,共4页
研究海蜇糖蛋白(JGP-III)对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JGP-Ⅲ对小鼠的免疫调节机理。选用54只BALB/c小鼠(18-22g,SPF级),随机分为6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旋咪唑25mg/(kg·d),... 研究海蜇糖蛋白(JGP-III)对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JGP-Ⅲ对小鼠的免疫调节机理。选用54只BALB/c小鼠(18-22g,SPF级),随机分为6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旋咪唑25mg/(kg·d),以体质量计)、低剂量组(JGP-Ⅲ10mg/(kg·d))、中剂量组(JGP-Ⅲ50mg/(kg·d))和高剂量组(JGP-Ⅲ100mg/(kg·d)),每组9只。饲养21d后,无菌取脾脏,分离淋巴细胞,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分析其细胞因子IL-2、IL-12、IFN-γ、IL-4、IL-6和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通过3个剂量组和3个对照组中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对比,得出海蜇糖蛋白JGP-III能够促进细胞因子IL-2、IL-12、IFN-γ的mRNA表达水平,而抑制IL-4、IL-6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进而推测JGP-Ⅲ可能是通过调节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蛋白 细胞因子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及逆转过程中膜性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游绍莉 赵景民 +3 位作者 辛绍杰 王松山 刘平 尹铁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7-409,F003,共4页
应用原位杂交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 (MT1 MMP)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及逆转过程中的动态表达。采用CCl4 皮下注射Wistar大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并让其自然恢复以使纤维化逆转。结果显示 ,MT1 MMPmRNA主要表达在间质细胞 (肝星状细胞等 ) ,部... 应用原位杂交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 (MT1 MMP)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及逆转过程中的动态表达。采用CCl4 皮下注射Wistar大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并让其自然恢复以使纤维化逆转。结果显示 ,MT1 MMPmRNA主要表达在间质细胞 (肝星状细胞等 ) ,部分肝细胞也有表达 ;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 ,MT1 MMPmRNA表达逐渐增强 ;而在肝纤维化的逆转过程中 ,MT1 MMPmRNA表达逐渐减弱。提示M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 肝纤维化 基因表达 mrna MT1-M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奶牛乳蛋白合成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季昀 庞学燕 +3 位作者 田青 王梦芝 王洪荣 敖长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8-20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对纯化后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4种处理,对照组采用无血清生长培养基,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对纯化后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4种处理,对照组采用无血清生长培养基,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GH(100 ng/mL)、IGF-Ⅰ(100 ng/mL)和GH(100 ng/mL)+IGF-Ⅰ(100 ng/mL)。培养24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测定κ-酪蛋白基因以及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量,并测定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可以表达GHR和IGF-ⅠRmRNA,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κ-酪蛋白(CSN3)mRNA表达量(P<0.05),但未发现GH和IGF-Ⅰ复合存在累积效应;与对照组相比,GH组有提高E74-样转录因子5(ELF5)mRNA表达量的趋势(P<0.10),而IGF-Ⅰ组显著提高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1(rpS6K1)mRNA表达量(P<0.05),GH+IGF-Ⅰ组未呈现加强作用。结果提示,GH和IGF-Ⅰ可能单独通过影响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来调节κ-酪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乳腺上皮细胞 蛋白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主动脉基膜粘连蛋白B_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强翔 王彩云 +4 位作者 欧玉兰 贺金莲 朱飞跃 张卓 钟惠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883-887,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主动脉基膜粘连蛋白B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主动脉基膜粘连蛋白B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BS)、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分离主动脉,HE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主动脉内膜基膜粘连蛋白B1mRNA表达。结果造模2组大鼠均出现血脂异常及主动脉病理形态改变;葛根素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低密度脂蛋白(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P<0.05);降低主动脉基膜粘连蛋白B1mRNA表达(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确切的主动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糖尿病模型 血脂 主动脉 基膜粘连蛋白B1 mrn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仔猪小肠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 mRNA表达变化及饲粮添加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帅 刘婷婷 +3 位作者 周琳 陈安国 洪奇华 杨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3-99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谷氨酰胺是否对SGLT1和GLuT2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9头,断奶当天屠宰3头...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谷氨酰胺是否对SGLT1和GLuT2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9头,断奶当天屠宰3头猪,其余6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谷氨酰胺),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谷氨酰胺。断奶后第3、5、7、14天每组分别屠宰3头。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样品,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SGLT1和GLUT2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SGLT1和GLUT2 mRNA的表达量在不同肠段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十二指肠、空肠中SGLT1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先降低,断奶后第3天开始升高,第14天达峰值,回肠SGLT1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先升高,断奶后第7天较低,第14天为峰值;GLUT2 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表达量从断奶后第3~7天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第7天达峰值,但在第14天降至断奶当天水平,回肠GLUT2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逐渐升高,第5天达峰值,而后逐渐回落至断奶当天水平。3)饲粮添加1%谷氨酰胺对SGLT1和GLUT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SGLT1和GLUT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均随断奶后的时间而变化,谷氨酰胺对SGLT1和GLUT2在转录水平上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mrna表达 小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烧伤后急性期蛋白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夏照帆 方勇 +2 位作者 陈玉林 葛绳德 方之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48,共3页
分析了不同烧伤程度大鼠肝、脾、肾和骨骼肌内4种急性期蛋白(APR),即α1-酸性糖蛋白(AGP)、α1-抗胰蛋白酶(AT)、白蛋白(Alb)和转铁蛋白(Trf)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肝脏是合成各种A... 分析了不同烧伤程度大鼠肝、脾、肾和骨骼肌内4种急性期蛋白(APR),即α1-酸性糖蛋白(AGP)、α1-抗胰蛋白酶(AT)、白蛋白(Alb)和转铁蛋白(Trf)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肝脏是合成各种APR的主要场所;②即使是小面积的烧伤也可以诱发急性期反应,除了Trf外,其余APR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烧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加;③烧伤后血清Alb水平下降是急性期反应的特征,但在mRNA水平上并不下降而是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mrna APR AGP AT 急性期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对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G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颜崇淮 沈晓明 +3 位作者 何稼敏 敖黎明 吴胜虎 吴圣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铅对神经信号传导的关键部位──细胞膜上G蛋白(G-proteins)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无血清培养方法,加入s不同浓度的氯化铅溶液,设立无铅暴露的空白对照组,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 目的研究铅对神经信号传导的关键部位──细胞膜上G蛋白(G-proteins)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无血清培养方法,加入s不同浓度的氯化铅溶液,设立无铅暴露的空白对照组,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测定G蛋白三种不同类型α亚基,包括Gs、Gi2和Golα亚基mRNA表达水平,然后对结果进行相关矩阵分析。结果随着铅暴露水平的提高,Gi2α、Go1α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GsαmRNA表达水平却无明显改变。结论铅暴露可干扰海马神经元G蛋白mRNA的表达,使G蛋白不同α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正常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毒性 神经元 G-蛋白 mrna表达 胚胎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转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RNA的表达 被引量:7
9
作者 金丹 曾位森 +4 位作者 裴国献 齐凤菊 魏宽海 王珂 陈滨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hBMP-7)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检测经逆转录病毒介导基因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MSCs)mRNA的表达。方法构建hBMP-7逆转录病毒载体后利...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hBMP-7)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检测经逆转录病毒介导基因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MSCs)mRNA的表达。方法构建hBMP-7逆转录病毒载体后利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转染包装细胞PT67,制备含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液并感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原位杂交、RT-PCR检测hBMP-7mRNA在MSCs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hBMP-7逆转录病毒载体,经hBMP-7基因转染的MSCs可表达外源性BMP-7mRNA。结论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方法可以将hBMP-7转染至MSCs中并表达外源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表达 组织工程 mrna HBMP-7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人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晓峰 丁修敬 +4 位作者 杨倍 包敏伟 朱军 王海峰 徐志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71-476,共6页
背景与目的钙黏蛋白在维持正常上皮细胞的连接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皮钙黏蛋白是钙黏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其表达降低可能与人类癌症的侵袭和去分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拟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NSCLC病理分级和临... 背景与目的钙黏蛋白在维持正常上皮细胞的连接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皮钙黏蛋白是钙黏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其表达降低可能与人类癌症的侵袭和去分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拟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NSCLC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53例NSCLC标本、46例癌旁肺组织、5例肺部良性结节性病变组织中表皮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手术、病理和影像学结果判断有无转移并确定分期,分析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皮钙黏蛋白mRNA在NSCLC和癌旁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3%(24/53)和45.7%(21/46),P>0.05;低分化、晚期、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NSCLC,其表皮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表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5个月和46个月,其表达量与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cadherin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分化及病理分期有关,但无证据表明其能影响NSCL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钙黏蛋白基因 mrna表达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鹅组织IGF-I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玲 董飚 +3 位作者 段修军 孙国波 袁旭红 李小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0-1334,共5页
为了探明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日粮对鹅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IGF-I)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科学配制肉鹅饲料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18%、20%日粮的28日龄苏牧白鹅的肝脏、腿肌和胸肌... 为了探明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日粮对鹅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IGF-I)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科学配制肉鹅饲料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18%、20%日粮的28日龄苏牧白鹅的肝脏、腿肌和胸肌组织的胰IGF-I mRNA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粗蛋白质水平下鹅的肝脏和胸肌组织中均能检测到IGF-I mRNA表达,而在腿肌中未能检测到该基因mRNA表达。在肝脏组织中,18%CP组IGF-I mRNA表达量低于16%CP组和20%CP组,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母鹅胸肌组织中,各组IGF-I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20%CP组公鹅的IGF-I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16%CP组。20%CP组公鹅IGF-I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母鹅,18%CP组、20%CP组公鹅肝脏组织IGF-I 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母鹅,其他组公母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粗蛋白质水平能影响鹅组织中IGF-I mRNA表达;在相同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和同性别条件下,IGF-I mRNA相对表达量肝脏大于胸肌,腿肌中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牧白鹅 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粕蛋白酶解物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消化、生长和胰蛋白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文斌 王恬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8-574,共7页
以棉粕蛋白为酶解底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酶解产物1.5%和3.0%两个梯度等量替代鱼饲料配方中棉粕,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喂养异育银鲫鱼种[体重为(30±2)g]65天。测定鱼的生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消化蛋白酶活性及... 以棉粕蛋白为酶解底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酶解产物1.5%和3.0%两个梯度等量替代鱼饲料配方中棉粕,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喂养异育银鲫鱼种[体重为(30±2)g]65天。测定鱼的生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消化蛋白酶活性及肝胰脏中胰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1.5%和3.0%棉粕酶解产物的鱼在饲养35天后的特定增长率(SGR)分别比对照组高32.5%和56.7%,且差异显著(P<0.05);在饲养65天后,两组特定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高8.0%和21.0%,且差异极显著(P<0.01),肝胰脏中胰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也随棉粕酶解产物添加梯度提高而相应提高,表明鱼的生长与消化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相关。同时棉粕蛋白酶解物对肠道蛋白酶的活性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都有促进作用,而棉粕蛋白酶解物对鱼肌肉成分并没有改变,这也表明棉粕蛋白酶解物在促进鱼生长、内源酶活性同时并未降低鱼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粕蛋白酶解物 异育银鲫 消化 生长 蛋白mrna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相关蛋白及其mRNA在大鼠损伤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斐 崔学芝 顾晓松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1-214,共4页
为了研究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远侧端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 (GAP-4 3 )及其 m RNA的表达 ,采用正常 SD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损伤的模型 ,于术后不同时间取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 ,以 Western Blot和 RT-PCR法检测 GAP-4 3及其 m RNA的表达。RT-PCR... 为了研究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远侧端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 (GAP-4 3 )及其 m RNA的表达 ,采用正常 SD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损伤的模型 ,于术后不同时间取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 ,以 Western Blot和 RT-PCR法检测 GAP-4 3及其 m RNA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 ,正常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 GAP-4 3 m RNA表达量较低 ,而损伤坐骨神经的远侧段 GAP-4 3 m 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于损伤第 2周时达高峰。用抗 GAP-4 3抗体进行 Western Blot检测 ,结果表明 ,正常坐骨神经 43 k Da处出现弱阳性反应的蛋白区带 ,而损伤后坐骨神经远侧段 43 k Da处阳性反应条带着色明显加深 ,损伤后第 3周时阳性反应着色最强。本研究结果提示 ,GAP-4 3及其 m RNA在大鼠损伤坐骨神经远侧段组织中表达增强 ,其 m RNA表达上调高峰在神经损伤后的第 2周 ;而其蛋白合成增加最为明显的时间是在神经损伤后的第 3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相关蛋白 mrna 大鼠 表达 坐骨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G蛋白α亚基mRNA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朝晖 罗国春 +2 位作者 潘长玉 窦京涛 巴建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为研究G蛋白α亚基 (Ga)mRNA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收集手术切除 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TPC)及 6例无功能甲状腺腺瘤 (NFTA)组织 ,利用RT PCR技术观察Gs和Giα亚基的表达。结果发现 ,GsamRNA在TPC的表达较正常甲状腺 (NT)和NFTA明显增... 为研究G蛋白α亚基 (Ga)mRNA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收集手术切除 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TPC)及 6例无功能甲状腺腺瘤 (NFTA)组织 ,利用RT PCR技术观察Gs和Giα亚基的表达。结果发现 ,GsamRNA在TPC的表达较正常甲状腺 (NT)和NFTA明显增高 (P <0 0 5 ) ,NFTAGsa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与NT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Gia 3mRNA在NFTA的表达明显高于NT(P <0 0 5 ) ,两种甲状腺肿瘤组织中 3种Gi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研究表明Gsa和G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异源三聚体 GTP结合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傅海青 鞠桂芝 +1 位作者 苏旭 傅士波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2,118,共5页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 Northern blot法检测了不同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后 ,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 p53基因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2 .0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 ,小鼠胸腺细胞 p53阳性细胞百分数与对照相比 ,在照后 1h开始升高 ,8h...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 Northern blot法检测了不同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后 ,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 p53基因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2 .0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 ,小鼠胸腺细胞 p53阳性细胞百分数与对照相比 ,在照后 1h开始升高 ,8h达最高 ,以后逐渐下降。不同剂量 X射线照射后 ,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 p53基因 m RNA水平的观测结果表明 ,75m Gy及 2 .0 Gy全身照射后 1~ 4 8h,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 p53m RNA水平均未见明显的变化 ;0 .5~ 6.0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 4 h,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 p53m RNA水平亦未见明显的改变。结果提示 ,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淋巴细胞 p53蛋白表达 ,其 p53蛋白表达增加是通过转录后机制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电离辐射 胸腺细胞 脾细胞 P53基因 mrna 蛋白表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锌转运体1和金属硫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海宏 沈慧 +1 位作者 王福俤 郭俊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锌对锌转运体 1 (zinc transporter1 ,Zn T- 1 ) m RNA和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MT) 1、2m RNA表达的影响 ,旨在探讨神经元锌内稳态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锌 (0、5 0、1 0 0、1 2 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锌对锌转运体 1 (zinc transporter1 ,Zn T- 1 ) m RNA和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MT) 1、2m RNA表达的影响 ,旨在探讨神经元锌内稳态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锌 (0、5 0、1 0 0、1 2 5、1 5 0、1 75、2 0 0 μm ol/ L)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 ;用实时荧光定量 RT- PCR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锌 (0、5 0、75、1 0 0、1 2 5、1 5 0 μmol/ L)对 Zn T- 1、MT1、MT2的 m RNA表达的影响 ,检测 1 0 0 μm ol/ L 锌暴露不同时间点 (0、2、4、6、8h)对 Zn T- 1、MT1、MT2的 m 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培养基锌浓度大于 1 2 5 μmol/ L 时 ,海马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 ;锌浓度大于 75μm ol/ L 时 ,Zn T- 1 m RNA表达成线性上升 (P<0 .0 5 ) ,MT m RNA表达同样明显上升 (P<0 .0 5 ) ,但在 1 0 0 μm ol/ L 后进入平台期 ;在 1 0 0 μm ol/ L 锌浓度条件下 ,Zn T- 1 m RNA表达在 2 h内达到峰值 ,MT m RNA在 6 h达到其峰值。结论 :虽然神经元可通过增加 Zn T- 1和 MT的表达来应对高锌冲击 ,但两者的保护作用不同 ,Zn T- 1外排作用发生在前且具有持续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 海马神经元 锌转运体1 金属硫蛋白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及生长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松 杨其彬 +3 位作者 黄建华 林黑着 李晓兰 江世贵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4-252,共9页
研究了选育出的生长速度不同的9个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在蛋白含量为34%、38%和42%饲料的饲喂下,其生长、生长激素基因(GH)、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胰蛋白酶(Trypsin)等基因的表达量及生长和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 研究了选育出的生长速度不同的9个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在蛋白含量为34%、38%和42%饲料的饲喂下,其生长、生长激素基因(GH)、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胰蛋白酶(Trypsin)等基因的表达量及生长和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斑节对虾的生长、3种基因的表达量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2)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不同斑节对虾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和3种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减小,相同斑节对虾家系在不同蛋白含量饲料的饲喂下,其特定生长率和基因表达量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3)选育的9个家系斑节对虾的生长在家系和蛋白质含量这两个因素间没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P〉0.05),但是肝胰腺和肠道中3种基因的表达量在家系和蛋白质含量这两个因素间具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其中,饲料蛋白质含量因素对GH和Trypsin两个基因表达量的贡献率是家系因素的1.31-3.66倍,而饲料蛋白质含量因素对Cathepsin-L基因表达量的贡献率是家系因素的0.06-0.5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家系 生长 mrna表达 蛋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成肌细胞对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及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卫宏图 陈世益 +3 位作者 李云霞 陈疾忤 张鹏 李宏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右下肢腓肠肌中段内侧实施急性钝挫伤后,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和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挫伤后第3天,对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损伤局部分别注射等量单纯成肌细胞和转基因成肌细胞,并于损伤后第1、5、10、2 0、30天取材。检测不同时间点MHC -Ⅱb和VimentinmRNA表达水平,观察比较各组骨骼肌修复情况。结果:(1)在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3组小鼠骨骼肌MHC -ⅡbmRNA均明显升高,第2 0天达到峰值。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MHC -Ⅱb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2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VimentinmRNA的表达水平始终在3组中表达最低。结论: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注射转基因成肌细胞能提高损伤后MHC -IIbmR NA表达水平,促进肌纤维的增生,加速骨骼肌愈合进程。同时,损伤局部注射转hIGF -Ⅰ基因的成肌细胞后,使得损伤局部VimentinmRNA表达低于另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 波形蛋白 成肌细胞 修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转基因成肌细胞 骨骼肌钝挫伤 肌球蛋白重链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郑澜 陆爱云 周志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9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及低氧、超低氧两种不同程度的递增低氧刺激,在运动中和运动后... 目的:探讨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9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及低氧、超低氧两种不同程度的递增低氧刺激,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给予低氧处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HIF-1α、VEGFmRNA在骨骼肌组织中的定位及含量。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低氧训练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对骨骼肌VEGF转录的促进作用。结果与结论:低氧和运动训练可增加骨骼肌组织HIF-1α蛋白和VEGFmRNA含量,低氧训练骨骼肌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的增加对VEGF基因转录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低氧训练 mrna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HIF-1Α蛋白 骨骼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图像分析 蛋白表达 RNA含量 基因表达 SD大鼠 递增负荷 低氧刺激 不同程度 原位杂交 相关分析 运动训练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性肿瘤中p27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文彬 丘钜世 李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 p27mRNA与蛋白在成骨性肿瘤中的表达状况 ,了解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非放射性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成骨性肿瘤中 p27蛋白和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 :骨瘤、骨母细胞瘤中 p27... 目的 :探讨 p27mRNA与蛋白在成骨性肿瘤中的表达状况 ,了解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非放射性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成骨性肿瘤中 p27蛋白和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 :骨瘤、骨母细胞瘤中 p27蛋白高表达 ,主要定位于胞核 (85.7 %、75 % ) ,骨肉瘤中低表达 ,胞核表达极低(4.7 % ) ,两者间差异显著 (P<0.01)。p2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复发和转移有关。原位杂交显示良、恶性成骨性肿瘤的 p27mRNA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且与骨肉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及生物学行为无关。结论 :p27蛋白表达在成骨性肿瘤中的改变具有特异性 ,可作为骨肉瘤的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指标。骨肉瘤中p27蛋白表达低下可能是由于转录后特异性的蛋白酶介导的降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性肿瘤 mrna P27基因 P27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