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许氏平鲉蛋白激酶B(SsAkt)基因的克隆及其mRNA在细菌胁迫后的表达规律
1
作者 李兆龙 王腾腾 +6 位作者 韩慧宗 陈钰臻 王斐 张明亮 孙硕 解维俊 姜海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9,共13页
为研究蛋白激酶B(Akt)在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应答细菌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PCR技术对许氏平鲉Akt基因(SsAkt)的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克隆和特征分析,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健康许氏平鲉各组织和细菌胁迫后肾脏... 为研究蛋白激酶B(Akt)在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应答细菌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PCR技术对许氏平鲉Akt基因(SsAkt)的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克隆和特征分析,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健康许氏平鲉各组织和细菌胁迫后肾脏、血液和肝脏中SsAktm RNA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SsAkt的开放阅读框(ORF)的长度为1440 bp,编码479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5.80 k Da,理论等电点(p I)为5.64。SMART分析显示,Ss Akt蛋白含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3个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和2个磷酸化位点。同源比对发现,Ss Akt与鱼类的同源性较高,与尖嘴鲈(Lates calcarifer)的相似度最高,为99.37%。组织表达分析显示,SsAkt在许氏平鲉健康组织(血液、鳃、肝脏、肌肉、肾脏、脾脏、肠、脑和心脏)中均有表达,在肾脏、脑和血液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许氏平鲉响应细菌胁迫的表达结果显示,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感染后,SsAkt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后,SsAkt在3种组织中呈现不同的表达趋势:在肾脏中,SsAkt的表达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再下降,而在血液和肝脏中的表达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以上研究表明,SsAkt响应了外源微生物对许氏平鲉的胁迫,在抵御外源微生物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许氏平鲉的免疫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蛋白激酶B AKT 基因克隆 表达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蜜蜂AmSTPKD3蛋白的分子特征与基因表达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舒楠 邹培缘 +8 位作者 任亚萍 杜丽婷 李坤泽 臧贺 邱剑丰 周彤 傅佳妮 陈大福 郭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6,共8页
[目的]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mSTPKD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定AmSTPKD3基因在西方蜜蜂工蜂的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为AmSTPKD3的功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AmSTPKD3... [目的]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mSTPKD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定AmSTPKD3基因在西方蜜蜂工蜂的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为AmSTPKD3的功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AmSTPKD3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特征,鉴定西方蜜蜂和其他物种(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欧洲雄蜂(Bombus terrestris)、大蜜蜂(Apis dorsata)、小蜜蜂(Apis florea)、田野熊蜂(Bombus pascuorum)、东方蜜蜂(Apis cerana)、美洲东部熊蜂(Bombus impatiens)和巴西无刺蜜蜂(Frieseomelitta varia))STPKD3的结构域和保守基序。通过Mega 11.0软件对西方蜜蜂和其他物种的STPKD3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RT-qPCR方法,检测AmSTPKD3在西方蜜蜂不同组织(触角、毒腺、脑、中肠、脂肪体、表皮和咽下腺)和发育阶段(卵、3日龄幼虫、7和8日龄预蛹、12日龄蛹及1,2,6,12,15和18日龄成虫)的相对表达量。[结果]AmSTPKD3包含3 269个核苷酸,可编码831个氨基酸。AmSTPKD3的分子式为C4141H6511N1155O1283S40,分子质量约为94.29 ku,脂溶系数为77.36,等电点为6.09,平均亲水系数为-0.510,有99个磷酸化位点,但不含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在西方蜜蜂和其他8种蜜蜂的STPKD3中均鉴定到4个相同结构域和5个相同保守基序。西方蜜蜂与东方蜜蜂的STPKD3在进化树上聚为一支。AmSTPKD3在西方蜜蜂工蜂的触角、毒腺、脑、中肠、脂肪体、表皮和咽下腺中差异表达,在咽下腺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脑、中肠、脂肪体和表皮;AmSTPKD3在卵、3日龄幼虫、7和8日龄预蛹及12日龄蛹中差异表达,在卵和8日龄预蛹中的表达量相近,且显著高于3日龄幼虫和12日龄蛹;AmSTPKD3在1,2,6和12日龄成虫体内差异表达,在1日龄成虫体内的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15和18日龄成虫。[结论]AmSTPKD3是潜在的亲水性蛋白和胞内蛋白,西方蜜蜂和其他9种蜂的STPKD3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西方蜜蜂与东方蜜蜂STPKD3的同源性最高,AmSTPKD3在西方蜜蜂工蜂的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呈现动态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理化性质 分子特征 系统进化 时空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对H22细胞膜HSP70蛋白及其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吴伟忠 刘康达 +5 位作者 汤钊猷 汤晓雷 吴厚生 胡新美 谢倩 高艳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研究不同热休克条件对H22小鼠肝癌细胞的HSP70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诱导条件.分别用MTT、RT-PCR、免疫荧光和FCM检测等方法观察不同热休克条件对鼠H22细胞的生存率、胞内HSP70mRNA转录水平及胞膜HSP70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 研究不同热休克条件对H22小鼠肝癌细胞的HSP70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诱导条件.分别用MTT、RT-PCR、免疫荧光和FCM检测等方法观察不同热休克条件对鼠H22细胞的生存率、胞内HSP70mRNA转录水平及胞膜HSP70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H22细胞经轻度热休克(42~43℃),细胞生存率无影响,而中重度热休克(44~45℃)则随休克时间的延长,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42℃热休克初期(0.5~4小时)胞内HSP70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休克后期(8~12小时)mRNA水平有所恢复并逐渐增高;不同时间热休克组H22细胞胞膜HSP70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O.005),其中非致死性热休克以12小时表达最高,42℃为59.5%,43℃为96.8%.因此适当热休克条件可引起H22细胞HSP7OmRNA的改变及膜上HSP70蛋白表达的增加,从而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细胞 HSP70 mrna转录 热休克蛋白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和吡虫啉对大豆蚜hsp70和hsc70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岚岚 朱明贺 +4 位作者 董天宇 赵奎军 曲忠诚 吕洋 韩晓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94,共8页
【目的】昆虫在高温或农药的胁迫下,通过高效表达热休克蛋白(HSP)等建立应激自我保护机制。本研究为从转录组水平上认识大豆蚜Aphis glycines在热应激和吡虫啉胁迫下hsp70和hsc70 mRNA表达分子机制,进而寻找自我保护应激反应中的薄弱环... 【目的】昆虫在高温或农药的胁迫下,通过高效表达热休克蛋白(HSP)等建立应激自我保护机制。本研究为从转录组水平上认识大豆蚜Aphis glycines在热应激和吡虫啉胁迫下hsp70和hsc70 mRNA表达分子机制,进而寻找自我保护应激反应中的薄弱环节,为大豆蚜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RAC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不同热激时间和热激后不同恢复时间及不同吡虫啉浓度对大豆蚜4龄若虫hsp70和hsc70的表达影响。【结果】37℃热激后,大豆蚜4龄若虫中hsp70表达量先上调,1 h时升至对照组的10.36倍(P<0.05),然后逐渐下降。同样热激后恢复时间的长短对大豆蚜若蚜中hsp70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热激处理后,大豆蚜若蚜中hsp70立即大量表达,表达量为对照组的8.78倍(P<0.05),随后表达量下降至对照组水平,而hsc70的表达量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大豆蚜若蚜受吡虫啉的胁迫时,其hsp70和hsc70的表达量受吡虫啉的浓度及胁迫的时间的影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具有明显的短期效应。【结论】吡虫啉诱导大豆蚜hsp70和hsc70表达量的上调;而热胁迫对hsp70和hsc70 mRNA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高温可以诱导hsp70的表达,但对hsc70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热休克蛋白 吡虫啉 热激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奶牛乳蛋白合成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季昀 庞学燕 +3 位作者 田青 王梦芝 王洪荣 敖长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8-20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对纯化后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4种处理,对照组采用无血清生长培养基,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对纯化后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4种处理,对照组采用无血清生长培养基,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GH(100 ng/mL)、IGF-Ⅰ(100 ng/mL)和GH(100 ng/mL)+IGF-Ⅰ(100 ng/mL)。培养24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测定κ-酪蛋白基因以及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量,并测定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可以表达GHR和IGF-ⅠRmRNA,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κ-酪蛋白(CSN3)mRNA表达量(P<0.05),但未发现GH和IGF-Ⅰ复合存在累积效应;与对照组相比,GH组有提高E74-样转录因子5(ELF5)mRNA表达量的趋势(P<0.10),而IGF-Ⅰ组显著提高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1(rpS6K1)mRNA表达量(P<0.05),GH+IGF-Ⅰ组未呈现加强作用。结果提示,GH和IGF-Ⅰ可能单独通过影响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来调节κ-酪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乳腺上皮细胞 乳蛋白 mrna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啶虫胺、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烟粉虱地中海隐种hsp70 mRNA的诱导表达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雅洁 梁沛 高希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8,共10页
为深入理解杀虫剂胁迫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适应逆境能力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LC25,LC50和LC753种浓度的烯啶虫胺、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分别处理对烟粉虱地中海隐种B.tabaci Mediterranean成虫体内热激蛋白hs... 为深入理解杀虫剂胁迫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适应逆境能力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LC25,LC50和LC753种浓度的烯啶虫胺、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分别处理对烟粉虱地中海隐种B.tabaci Mediterranean成虫体内热激蛋白hsp70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15℃)条件下,LC50和LC75的烯啶虫胺、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可显著诱导烟粉虱地中海隐种hsp70的表达量增加,此后随时间延长hsp70表达量逐渐下降,到72h时恢复到对照水平,但LC25的3种杀虫剂对hsp70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在常温(25℃)下,较高浓度(LC50和LC75)的烯啶虫胺、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处理24h同样可促进hsp70表达量的增加,然后hsp70表达量逐渐下降,到72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低浓度(LC25)的3种药剂处理后hsp70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到72h时达到最高;在高温(32℃)条件下,LC25和LC50的烯啶虫胺、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处理24h可显著增强hsp70的表达水平,此后随时间的延长hsp70表达恢复至正常水平。杀虫药剂诱导的hsp70表达量增加增强了烟粉虱地中海隐种对杀虫药剂和高温的耐受能力,这可能是导致其在我国快速扩张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地中海隐种 杀虫剂 热激蛋白 HSP70 mrna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肝胰脏cDNA文库的表达序列标签分析及Lb-Fabp mRNA的特征(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文波 刘黎黎 +1 位作者 李文笙 林浩然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6-384,共9页
本文构建了鲤鱼肝胰脏cDNA文库,共获得了1016条有效的表达序列标签。拼接组装成115个contigs和282个singletons。其中215个拼接序列在GenBank公共数据库中寻找到相对应的基因。对它们进行功能性分类和比较分析为鲤鱼肝胰脏的研究提供了... 本文构建了鲤鱼肝胰脏cDNA文库,共获得了1016条有效的表达序列标签。拼接组装成115个contigs和282个singletons。其中215个拼接序列在GenBank公共数据库中寻找到相对应的基因。对它们进行功能性分类和比较分析为鲤鱼肝胰脏的研究提供了基因表达信息的基础。文库中1016条表达序列标签有11条代表了鲤鱼肝基本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b-FABP)。通过序列比较我们获得了两个具有相同开放阅读框长度的Lb-Fabp cDNAs。开放阅读框全长381bp,编码126个氨基酸。半定量RT-PCR结合Southern blot技术研究了Lb-Fabp mRNA在成鱼不同组织以及早期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图式。结果表明,Lb-FabpmRNA在肝胰脏、中肠和后肠中表达量较高。同时在精巢和皮肤中有低水平的表达。脑、肌肉、卵巢、肾脏、脾脏、鳃和心脏等组织中其表达量更低。而在脂肪和前肠中则没有检测到Lb-FabpmRNA表达。Lb-FabpmRNA最早在胚体形成期检测到有低水平表达,随后的发育阶段中表达量逐渐升高。鲤鱼Lb-Fabp基因的表达图式提示在肝脏和肠等器官开始发育后,它可能在脂肪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CDNA文库 表达序列标签 脂肪酸结合蛋白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各组织器官内肌生成抑制素基因mRNA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锐 孙美榕 +5 位作者 张红莲 杨捷 黄燕 陈绍红 杜慧 欧阳红生 《中国兽药杂志》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用Trizol试剂法提取军牧一号猪的骨骼肌、心肌、肝、肾、肺、脾、胰、脂肪的总RNA做RT-PCR和嵌套PCR,结果在军牧一号猪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组织内检测到了肌生成抑制素mRNA的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未检测到。
关键词 组织器官 肌生成抑制素 基因表达 mrna 表达谱 肌肉生成 负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对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G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颜崇淮 沈晓明 +3 位作者 何稼敏 敖黎明 吴胜虎 吴圣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铅对神经信号传导的关键部位──细胞膜上G蛋白(G-proteins)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无血清培养方法,加入s不同浓度的氯化铅溶液,设立无铅暴露的空白对照组,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 目的研究铅对神经信号传导的关键部位──细胞膜上G蛋白(G-proteins)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无血清培养方法,加入s不同浓度的氯化铅溶液,设立无铅暴露的空白对照组,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测定G蛋白三种不同类型α亚基,包括Gs、Gi2和Golα亚基mRNA表达水平,然后对结果进行相关矩阵分析。结果随着铅暴露水平的提高,Gi2α、Go1α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GsαmRNA表达水平却无明显改变。结论铅暴露可干扰海马神经元G蛋白mRNA的表达,使G蛋白不同α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正常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毒性 神经元 G-蛋白 mrna表达 胚胎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鹅组织IGF-I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玲 董飚 +3 位作者 段修军 孙国波 袁旭红 李小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0-1334,共5页
为了探明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日粮对鹅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IGF-I)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科学配制肉鹅饲料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18%、20%日粮的28日龄苏牧白鹅的肝脏、腿肌和胸肌... 为了探明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日粮对鹅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IGF-I)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科学配制肉鹅饲料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18%、20%日粮的28日龄苏牧白鹅的肝脏、腿肌和胸肌组织的胰IGF-I mRNA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粗蛋白质水平下鹅的肝脏和胸肌组织中均能检测到IGF-I mRNA表达,而在腿肌中未能检测到该基因mRNA表达。在肝脏组织中,18%CP组IGF-I mRNA表达量低于16%CP组和20%CP组,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母鹅胸肌组织中,各组IGF-I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20%CP组公鹅的IGF-I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16%CP组。20%CP组公鹅IGF-I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母鹅,18%CP组、20%CP组公鹅肝脏组织IGF-I 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母鹅,其他组公母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粗蛋白质水平能影响鹅组织中IGF-I mRNA表达;在相同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和同性别条件下,IGF-I mRNA相对表达量肝脏大于胸肌,腿肌中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牧白鹅 粗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性肿瘤中p27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彬 丘钜世 李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 p27mRNA与蛋白在成骨性肿瘤中的表达状况 ,了解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非放射性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成骨性肿瘤中 p27蛋白和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 :骨瘤、骨母细胞瘤中 p27... 目的 :探讨 p27mRNA与蛋白在成骨性肿瘤中的表达状况 ,了解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非放射性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成骨性肿瘤中 p27蛋白和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 :骨瘤、骨母细胞瘤中 p27蛋白高表达 ,主要定位于胞核 (85.7 %、75 % ) ,骨肉瘤中低表达 ,胞核表达极低(4.7 % ) ,两者间差异显著 (P<0.01)。p2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复发和转移有关。原位杂交显示良、恶性成骨性肿瘤的 p27mRNA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且与骨肉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及生物学行为无关。结论 :p27蛋白表达在成骨性肿瘤中的改变具有特异性 ,可作为骨肉瘤的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指标。骨肉瘤中p27蛋白表达低下可能是由于转录后特异性的蛋白酶介导的降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性肿瘤 mrna P27基因 P27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及生长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松 杨其彬 +3 位作者 黄建华 林黑着 李晓兰 江世贵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4-252,共9页
研究了选育出的生长速度不同的9个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在蛋白含量为34%、38%和42%饲料的饲喂下,其生长、生长激素基因(GH)、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胰蛋白酶(Trypsin)等基因的表达量及生长和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 研究了选育出的生长速度不同的9个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在蛋白含量为34%、38%和42%饲料的饲喂下,其生长、生长激素基因(GH)、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胰蛋白酶(Trypsin)等基因的表达量及生长和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斑节对虾的生长、3种基因的表达量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2)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不同斑节对虾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和3种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减小,相同斑节对虾家系在不同蛋白含量饲料的饲喂下,其特定生长率和基因表达量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3)选育的9个家系斑节对虾的生长在家系和蛋白质含量这两个因素间没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P〉0.05),但是肝胰腺和肠道中3种基因的表达量在家系和蛋白质含量这两个因素间具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其中,饲料蛋白质含量因素对GH和Trypsin两个基因表达量的贡献率是家系因素的1.31-3.66倍,而饲料蛋白质含量因素对Cathepsin-L基因表达量的贡献率是家系因素的0.06-0.5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家系 生长 mrna表达 蛋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粕蛋白酶解物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消化、生长和胰蛋白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文斌 王恬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8-574,共7页
以棉粕蛋白为酶解底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酶解产物1.5%和3.0%两个梯度等量替代鱼饲料配方中棉粕,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喂养异育银鲫鱼种[体重为(30±2)g]65天。测定鱼的生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消化蛋白酶活性及... 以棉粕蛋白为酶解底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酶解产物1.5%和3.0%两个梯度等量替代鱼饲料配方中棉粕,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喂养异育银鲫鱼种[体重为(30±2)g]65天。测定鱼的生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消化蛋白酶活性及肝胰脏中胰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1.5%和3.0%棉粕酶解产物的鱼在饲养35天后的特定增长率(SGR)分别比对照组高32.5%和56.7%,且差异显著(P<0.05);在饲养65天后,两组特定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高8.0%和21.0%,且差异极显著(P<0.01),肝胰脏中胰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也随棉粕酶解产物添加梯度提高而相应提高,表明鱼的生长与消化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相关。同时棉粕蛋白酶解物对肠道蛋白酶的活性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都有促进作用,而棉粕蛋白酶解物对鱼肌肉成分并没有改变,这也表明棉粕蛋白酶解物在促进鱼生长、内源酶活性同时并未降低鱼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粕蛋白酶解物 异育银鲫 消化 生长 胰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纤维素合成酶(CesA/Csl)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分析
14
作者 柯智 张燕梅 +2 位作者 谌惠邦 周文钊 杨子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7-588,共12页
【目的】系统鉴定剑麻(Agave hybrid NO.11648) CesA/Csl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及组织表达模式,为揭示该基因家族在剑麻纤维发育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源比对与结构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剑麻CesA/Csl基因... 【目的】系统鉴定剑麻(Agave hybrid NO.11648) CesA/Csl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及组织表达模式,为揭示该基因家族在剑麻纤维发育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源比对与结构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剑麻CesA/Csl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分析其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基因和蛋白结构、保守结构域、染色体分布、共线性关系、顺式作用元件及组织表达模式。【结果】共鉴定出51个CesA/Csl成员,分为CesA和Csl两大类共5个亚族,蛋白主要定位于质膜。CesA亚族同时含有锌指(zinc finger)结构域和纤维素合成催化域(D…DxD/D…QxxRW),而Csl亚族仅保留催化域。该基因家族成员在17条染色体(含5条contig)上不均匀分布,检测到11对物种内重复基因。比较基因组分析显示,剑麻与拟南芥和水稻分别存在9对和25对同源基因。启动子分析揭示CesA/Csl基因家族启动子中富含多种激素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表达谱分析显示CesA/Csl基因家族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表达,CesA-A2和CslG成员在叶片中表达水平较高。【结论】CesA-A2和CslG成员可能负责叶部纤维和半纤维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纤维素合成酶 纤维素合酶类蛋白 基因功能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UV-B受体基因McUVR8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5
作者 康琴 汪霞 +6 位作者 谌明洋 徐静天 陈诗兰 廖平杨 许文志 吴卫 徐东北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5-266,共12页
【目的】紫外(UV-B)受体UVR8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探究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UV-B受体基因McUVR8的蛋白特性和表达特征,预测其互作蛋白,为后续探究McUVR8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RT-PCR... 【目的】紫外(UV-B)受体UVR8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探究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UV-B受体基因McUVR8的蛋白特性和表达特征,预测其互作蛋白,为后续探究McUVR8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RT-PCR技术获得McUVR8基因,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和亚细胞定位、互作蛋白进行分析预测。利用RT-qPCR分析McUVR8的组织、叶序表达模式及其在不同激素、胁迫下的表达变化。【结果】McUVR8全长1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具有保守的呈螺旋环状的RCC1核心结构域和C17、C27结构域,与同为唇形科的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SsUVR8、迷幻鼠尾草(Salvia divinorum)SdBUR8和西班牙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ShUVR8同源性较高。McUVR8在薄荷不同组织和叶序中均表达,并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在根中表达量最低,花中表达量最高,不同叶序中其表达在第一片叶中最高。此外,McUVR8基因在叶片和根中均响应MeJA、ABA以及干旱、NaCl和2种重金属和铝胁迫处理。最后,筛选并验证到McUVR8与McCOP1互作。【结论】McUVR8可能在调节薄荷的生长发育、响应激素或逆境信号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其可能通过与COP1、WRKY等蛋白互作,参与调控薄荷次生代谢、逆境响应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UV-B受体McUVR8 蛋白特征 蛋白互作 表达模式 生信分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阳虚大鼠脾失健运相关蛋白mRNA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佳 王彩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研究脾阳虚大鼠脾失健运相关蛋白mRNA表达差异。方法: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RT-PCR的实验方法,运用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大鼠回肠组织中与脾阳虚相关的2个蛋白,即结蛋白(Desmin)、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 phosphate dehydro... 目的:研究脾阳虚大鼠脾失健运相关蛋白mRNA表达差异。方法: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RT-PCR的实验方法,运用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大鼠回肠组织中与脾阳虚相关的2个蛋白,即结蛋白(Desmin)、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从基因水平检测蛋白质mRNA的差异性表达。结果:Desmin的mRNA表达在正常组和脾阳虚组没有明显差异,GAPDH的mRNA表达在正常组和脾阳虚组有明显差异。结论:GAPDH可作为脾阳虚证的辅助检测指标之一。用分子生物学RT-PCR检测方法检验了两个蛋白mRNA在转录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从结果中看到了蛋白组学筛选的GAPDH在转录过程中发生变化,充分证明了GAPDH与脾阳虚证有关。Desmin的mRNA表达在脾阳虚大鼠中与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阳虚 脾失健运 蛋白mrna 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NMPs)功能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郭晓丽 杨丹慧 +2 位作者 孙学文 宋威 温俊宝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9-696,共18页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 SNMPs)是一类在昆虫中特有的膜蛋白,一般具有2个典型的跨膜结构域,也是CD36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目前,昆虫SNMPs已扩展了5个亚家族类型,即SNMP1, SNMP2, SNMP3, SNMP4和SNMP5,分别...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 SNMPs)是一类在昆虫中特有的膜蛋白,一般具有2个典型的跨膜结构域,也是CD36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目前,昆虫SNMPs已扩展了5个亚家族类型,即SNMP1, SNMP2, SNMP3, SNMP4和SNMP5,分别在不同昆虫种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在昆虫触角和嗅觉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sensory neurons, OSNs)中表达的SNMP1亚家族基因被广泛研究,已在不同昆虫中证实SNMP1在昆虫信息素感知中发挥重要作用;SNMP2亚家族基因广泛的表达模式也暗示了其在嗅觉和味觉中发挥作用;在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中肠中特异性表达的SNMP3亚家族基因,可能在昆虫消化和免疫等方面发挥功能;对于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特有的SNMP4和SNMP5亚族基因,可能参与昆虫更多生命活动。过去几十年,尽管SNMPs在昆虫嗅觉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SNMP1与其他受体蛋白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此外,对于其他SNMPs亚家族成员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机制,尤其是在非模式昆虫中的研究仍然有限。本文总结和讨论了SNMPs各亚家族基因的多样化表达模式,SNMPs可能在昆虫生理活动中发挥的多种生理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异源细胞表达系统、酵母双杂交等方法和技术在当前昆虫SNMPs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为今后昆虫SNMPs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最后,提出了如下研究重点展望:(1)深入开展SNMP1与昆虫信息素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型信息素诱捕剂的应用;(2)未来利用人工智能和蛋白结构解析有助于揭示SNMPs与其他受体蛋白互作参与气味识别的机制;(3)进一步开展昆虫SNMPs其他亚家族在味觉、消化、免疫以及生存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昆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还可能为害虫管理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 表达模式 蛋白结构 气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疲劳对大鼠纹状体神经元GLUT_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龚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后大鼠纹状体神经元GLUT_3 mRNA和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方法:Wi-star大鼠40只,任选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采用多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疲劳模型,留其成功的20只为疲劳组;测试两组大鼠血糖、血乳酸、尿素氮及血... 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后大鼠纹状体神经元GLUT_3 mRNA和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方法:Wi-star大鼠40只,任选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采用多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疲劳模型,留其成功的20只为疲劳组;测试两组大鼠血糖、血乳酸、尿素氮及血清胰岛素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纹状体神经元GLUT_3 mRNA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法观测该部神经元GLUT_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力竭后即刻,实验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而血乳酸及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纹状体神经元GLUT_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大鼠显著上调(P<0.05)。结论:运动疲劳后大鼠能量基本耗竭,迫使机体以非胰岛素依赖方式上调纹状体神经元GLUT_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来应激,以此延搁由能量衰竭所引起的级联反应,从而形成一种适应性保护反应来减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纹状体神经元 GLUT3 mrna和蛋白表达 RT-PCR 免疫组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前列腺组织PSP mRNA的表达
19
作者 刘丽 刘建香 +7 位作者 刘庆鑫 刘立忠 王颖 孟岩 谢宝树 冷爱军 苏旭 刘树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用RT-PCR和cDNA序列测定法分析5名正常中国人前列腺组织中前列腺分泌蛋白(PSP)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在这5名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同时存在PSP94和PSP57cDNA,且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从前列腺癌和增... 用RT-PCR和cDNA序列测定法分析5名正常中国人前列腺组织中前列腺分泌蛋白(PSP)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在这5名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同时存在PSP94和PSP57cDNA,且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从前列腺癌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获得的完全一致。这可能对PSP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分泌蛋白 mrna 前列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曾钧 宋烈昌 +2 位作者 金行中 郭丹 林敬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研究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 1 (5 异喹啉磺酰基 ) 2 甲基哌嗪 (H 7)对肺纤维化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 .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腹腔注射H 7后 ,定量RT PCR方法检... 研究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 1 (5 异喹啉磺酰基 ) 2 甲基哌嗪 (H 7)对肺纤维化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 .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腹腔注射H 7后 ,定量RT PCR方法检测其对肺组织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组织匀浆内羟脯氨酸的含量 ,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数单核细胞 .结果发现 ,H 7能显著抑制大鼠肺纤维化组织MCP 1mRNA表达和单核细胞的聚集以及羟脯氨酸的含量 .结果表明 ,H 7通过抑制肺组织MCP 1mRNA的表达 ,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 基因表达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