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营养因子假说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娜 黄芹 +2 位作者 鲍天昊 罗诚 周莉 《四川精神卫生》 2019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前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研究尚不明确,当前研究多聚焦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前体(proBDNF)和成熟体(mBDNF)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多个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proBDNF蛋白水平升高,而mBDNF蛋白水平降低。随着对神经... 目前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研究尚不明确,当前研究多聚焦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前体(proBDNF)和成熟体(mBDNF)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多个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proBDNF蛋白水平升高,而mBDNF蛋白水平降低。随着对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研究的深入,有研究发现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可通过促使proBDNF向mBDNF转化而缓解抑郁症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可抑制tPA的表达,PAI-1在抑郁症患者中的表达增加。本文对BDNF、proBDNF、mBDNF、tPA及PAI-1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成熟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新生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少突胶质细胞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董万亮 张塬坤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1-3,13,共4页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新生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少突胶质细胞存活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分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采用WB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及其受体分拣蛋白与神经营养素受体的表达水平...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新生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少突胶质细胞存活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分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采用WB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及其受体分拣蛋白与神经营养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将浓度为1 μg·L-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设置为A组,10 μg·L-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设置为B组,100 μg·L-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设置为C组,空白对照组为100 μg·L-1牛血清白蛋白;每组设置6个平行副孔.采用β-tublin和结晶紫进行染色,观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细胞形态,评估不同浓度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生产情况的影响.结果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及其受体分拣蛋白与神经营养素受体在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中的表达均呈现阳性;A组、B组、C组中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数量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C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突起显著减少,且面积显著缩小,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可以内源性的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F以及其受体,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的浓度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营养素受体-分拣蛋白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小鼠 脊髓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少突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