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6)A去甲基化酶FTO调控BCL2 mRNA稳定性与翻译效率促进血小板前体形成
1
作者 夏文军 卢尧 +2 位作者 吴煌 文爱清 陈卫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9-530,共12页
目的探究下调m^(6)A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MEG-01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前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分别用1 nmol/L佛波迷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组(诱导组)和DMSO... 目的探究下调m^(6)A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MEG-01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前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分别用1 nmol/L佛波迷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组(诱导组)和DMSO组(对照组)处理MEG-01细胞72 h,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FTO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情况。②用靶向FTO的病毒液(sh-FTO)和阴性对照病毒液(sh-NC)感染MEG-01细胞,用1 nmol/L PMA诱导sh-NC组和sh-FTO组MEG-01细胞72 h后,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FTO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情况。碘化丙啶(propidium lodrde,PI)DNA染色检测细胞周期、CCK-8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CD41/CD61染色检测巨核细胞成熟情况,明场观察和CD61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前体形成情况,RT-q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BAD、BAK1、BCL2、MCL1)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验证BCL2蛋白变化情况,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筛选出数据集;使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基因组浏览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genome browser,UCSC)分析比对BCL2 mRNA上的甲基化测序峰;m^(6)A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m^(6)A RNA immunoprecipitation,m^(6)A-RIP)验证MEG-01巨核细胞BCL2 mRNA m^(6)A甲基化富集水平,检测sh-NC组和sh-FTO组BCL2 mRNA m^(6)A甲基化富集水平变化,以mRNA半衰期实验和多聚核糖体分离实验检测BCL2 mRNA翻译效率。结果①与DMSO组相比,PMA组FTO蛋白(P<0.05)和mRNA(P<0.01)表达水平升高;②与sh-NC组相比,sh-FTO组FTO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60.80±1.29)%vs(72.13±1.18)%,P<0.01],细胞活力明显降低[(1.17±0.03)%vs(0.69±0.05)%,P<0.05],Annexin V-FITC/PI阳性细胞占比升高[(12.87±0.83)%vs(17.45±1.58)%,P<0.01],TUNEL阳性细胞占比显著升高[(1.03±0.27)%vs(17.49±9.91)%,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D41+CD61+阳性率明显降低[(51.63±1.13)%vs(34.08±0.53)%,P<0.01],具有伪足的巨核细胞比率明显降低[(26.49±6.73)%vs(13.31±5.97)%,P<0.01]。③与sh-NC相比,sh-FTO组细胞抗凋亡分子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UCSC GEO测序显示BCL2 mRNA上有m^(6)A甲基化修饰位点,并经m^(6)ARIP实验在MEG-01巨核细胞验证:与GAPDH mRNA相比,BCL2 mRNA有明显的m^(6)A富集信号(P<0.01);与sh-NC相比,BCL2 mRNA上的m^(6)A甲基化修饰明显升高(P<0.01);BCL2 mRNA的稳定性显著降低,翻译效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m^(6)A去甲基化酶FTO调控BCL2 mRNA稳定性与翻译效率,促进血小板前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 血小板前体 m^(6)A甲基化修饰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在骨骼肌发育中的生物学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思琦 陈倩 +4 位作者 张贺春 陈红艳 马月辉 周胜花 赵倩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1521,共11页
N6-甲基腺苷修饰(N6-methyladenosine, m^(6)A),即RNA腺嘌呤A碱基的第6位氮原子发生甲基化,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最普遍和最丰富的RNA修饰。动态可逆的m^(6)A修饰由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及其辅助因子组成的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催化,脂肪质量... N6-甲基腺苷修饰(N6-methyladenosine, m^(6)A),即RNA腺嘌呤A碱基的第6位氮原子发生甲基化,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最普遍和最丰富的RNA修饰。动态可逆的m^(6)A修饰由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及其辅助因子组成的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催化,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TO)、ALKB同源基因5(ALKBH5)等去甲基化酶消除RNA甲基化修饰信号,并通过m^(6)A结合蛋白识别RNA m^(6)A修饰位点。m^(6)A修饰能够调控RNA的剪接、出核、翻译和稳定性等分子调节作用,已成为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骨骼肌是动物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育涉及成肌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融合形成肌管细胞,进而形成肌肉纤维等多个过程,受多种转录因子及表观遗传调控。其中,m^(6)A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肌肉干细胞的维持、成肌细胞增殖及分化。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由m^(6)A甲基化修饰介导的转录及转录后调控在骨骼肌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作者介绍了m^(6)A甲基化修饰酶的种类及作用,重点综述了m^(6)A甲基化修饰在骨骼肌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中的调控机制,为解析肌肉发育表观调控机制及发现潜在的骨骼肌疾病治疗靶点等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 m^(6)A甲基化修饰酶 骨骼肌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应激下湖羊卵巢颗粒细胞m^(6)A甲基化修饰差异研究
3
作者 李笑微 田微 +1 位作者 刘媛 李惠侠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2-1721,共10页
旨在研究高温应激对湖羊卵巢颗粒细胞中m^(6)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为揭示高温应激下m^(6)A甲基化修饰对湖羊卵巢颗粒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采集2岁龄左右湖羊母羊新鲜卵巢,收集卵巢表面3~5 mm卵泡中的颗粒细胞,随机分... 旨在研究高温应激对湖羊卵巢颗粒细胞中m^(6)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为揭示高温应激下m^(6)A甲基化修饰对湖羊卵巢颗粒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采集2岁龄左右湖羊母羊新鲜卵巢,收集卵巢表面3~5 mm卵泡中的颗粒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和高温应激组(42℃,每天2 h,连续3 d)。通过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测序(MeRIP-seq)鉴定m^(6)A峰,获得基因表达数据并进行分析。MeRIP-seq在对照组和高温应激组共有135个具有显著差异的m^(6)A峰,映射到130个差异甲基化基因,主要富集到PI3K-Akt信号通路、谷胱甘肽代谢和Wnt信号通路等。RNA-seq鉴定出359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类固醇合成、胆固醇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MeRIP-seq和RNA-seq数据联合分析结果显示,DTX3L、MAGEF1、MAN1C1、CCDC77、RAD51共计5个基因m^(6)A修饰和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富集在Notch信号通路等。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应激会改变湖羊卵巢颗粒细胞mRNA中m^(6)A修饰水平,最终可能影响细胞增殖、凋亡、雌激素合成等相关通路,为进一步探究m^(6)A修饰在高温应激下的具体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应激 卵巢颗粒细胞 湖羊 m^(6)A甲基化修饰 MeRIP-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在动物脂肪沉积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侯中一 徐茂胜 +4 位作者 张正杰 孟聖博 李明 李静 蔡含芳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3期54-60,共7页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一种在RNA中普遍存在且动态可逆的化学修饰,通过在转录后水平调控RNA的剪切、翻译和稳定性,进而发挥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命运等重要的功能。近年来发现,m^(6)A修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节脂肪细...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一种在RNA中普遍存在且动态可逆的化学修饰,通过在转录后水平调控RNA的剪切、翻译和稳定性,进而发挥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命运等重要的功能。近年来发现,m^(6)A修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节脂肪细胞的生长发育。该文对目前发现的与动物脂肪生成相关的m^(6)A修饰及其作用机制,包括甲基化酶(writers)、去甲基化酶(erasers)以及阅读蛋白(readers)在脂肪沉积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动物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修饰 表观遗传调控 脂肪生成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苓健骨方调节骨组织m^(6)A甲基化机制研究
5
作者 屈丽 谢丽华 +1 位作者 叶云金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3,共8页
目的利用表观转录组学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续苓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中骨组织mRNA的m^(6)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雌性SP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采用去卵巢法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治疗组以续苓... 目的利用表观转录组学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续苓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中骨组织mRNA的m^(6)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雌性SP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采用去卵巢法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治疗组以续苓健骨方药液进行灌胃给药,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运用MeRIP-qPCR和表观转录组学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2组大鼠骨组织中mRNA的m^(6)A甲基化和表达水平变化,并对这些mRNA进行GO和KEGG分析,基于检测结果选取6个差异甲基化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续苓组中差异表达的mRNA共有4479个,其中2298个上调,1497个下调;1215个基因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显著变化,其中592个高甲基化,623个低甲基化;联合分析发现,825个基因同时发生mRNA表达和m^(6)A修饰变化,433个m^(6)A高甲基化且mRNA表达上调,392个m^(6)A低甲基化且mRNA表达下调;GO和KEGG分析显示,m^(6)A高甲基化且表达上调的基因参与骨髓细胞分化、线粒体中释放细胞色素C、红细胞分化等过程;m^(6)A低甲基化且表达下调的基因参与甘油三酯分解代谢过程的调节、PPAR、磷脂酰肌醇、甲状腺激素、胆固醇代谢等信号通路;MeRIP-qPCR验证显示续苓组中Ggt1、Hps4、H1fx、Selp、Hras的相对m^(6)A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续苓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组织中m^(6)A甲基化修饰影响显著,其中Ggt1、Hps4、H1fx、Selp、Hras等基因的m^(6)A甲基化修饰变化可能是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m^(6)A甲基化修饰 续苓健骨方 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蜜蜂去甲基化酶ALKBH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模式及功能验证
6
作者 李一平 孙长露 +2 位作者 张伟 王妙 黄少康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7-420,共1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去甲基化酶AmALKBH基因对生长发育过程和mRNA甲基化的潜在调控作用,为深入开展AmALKBH的功能研究提供新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使用多种软件对5个AmALKBH基因(AmALKBH1,AmAL...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去甲基化酶AmALKBH基因对生长发育过程和mRNA甲基化的潜在调控作用,为深入开展AmALKBH的功能研究提供新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使用多种软件对5个AmALKBH基因(AmALKBH1,AmALKBH4,AmALKBH6,AmALKBH 7及AmALKBH 8)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多物种间的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利用qRT-PCR检测5个AmALKBH基因(AmALKBH1,AmALKBH4,AmALKBH6,AmALKBH 7及AmALKBH 8)在意大利蜜蜂不同发育阶段(卵、幼虫和蛹),1,7和18日龄成年工蜂脑中以及1日龄成年工蜂不同组织(触角、脑、咽下腺、蜜囊、中肠、回肠、直肠、脂肪体和毒腺)中的表达量。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HPLC-QqQ-MS/MS)检测意大利蜜蜂以上不同发育阶段以及1,7和18日龄成年工蜂脑样品中mRNA m^(6)A甲基化的水平。【结果】意大利蜜蜂的5个AmALKBH基因(AmALKBH1,AmALKBH4,AmALKBH6,AmALKBH 7和AmALKBH 8)分别编码311,297,229,228和585个氨基酸,具有共同的保守基序和结构域,均为亲水性的球形蛋白,5个AmALKBH蛋白之间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意大利蜜蜂的5个AmALKBHs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智人Homo sapiens、家鼠Mus musculus、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ALKBH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12.92%~46.46%,与东方蜜蜂A.cerana、黄脚胡蜂Vespa velutina和欧洲熊蜂Bombus terrestris的ALKBH亲缘关系最紧密。随着卵期的胚胎发育进程,AmALKBH4和AmALKBH7的表达量逐渐降低,而AmALKBH6的表达量逐渐增高,AmALKBH8的表达量在卵中期(产卵后36 h)最高而后下降,AmALKBH1不表达;在幼虫期和蛹期,5个AmALKBH基因的表达量随发育进程逐渐提高,在褐眼白蛹和褐眼浅色蛹时达到峰值,在羽化出房前有所下降;5个AmALKBH基因均显示出在意大利蜜蜂1日龄成年工蜂触角和脑中高表达;1日龄成年工蜂脑中AmALKBH6,AmALKBH 7和AmALKBH 8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7和18日龄成年工蜂中的。mRNA m^(6)A甲基化水平从卵前期到卵中期明显降低,在卵后期(产卵后60 h)显著提高;幼虫和蛹期mRNA m^(6)A甲基化水平呈现与基因表达量相似的变化趋势,不同的是在粉眼白蛹时就较早地出现峰值,而mRNA m^(6)A甲基化水平在1日龄成年工蜂脑中最高,在7和18日龄成虫年工蜂脑中降低。【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出ALKBH基因家族在各物种间的高度保守性,意大利蜜蜂的5个AmALKBH基因之间在序列特征、蛋白结构和表达模式上均存在差异,预示其各自具有功能特点。AmALKBH基因表达量和mRNA m^(6)A甲基化水平均随发育阶段出现动态变化,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表明AmALKBH基因对意大利蜜蜂生长发育具有潜在调控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为揭示AmALKBH基因调控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提升蜜蜂在基础研究和授粉应用中的价值提供全新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ALKBH基因家族 去甲基化酶 mRNA m^(6)A甲基 发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m^(6)A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7
作者 朱蒙芳 刘志航 +4 位作者 李依纯 薛启鑫 巩校东 谷守芹 刘玉卫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9,共8页
本研究针对前期筛选到的玉米大斑病菌中m^(6)A甲基转移酶METTL4的同源基因StMETTL4,对其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初步解析。以野生型菌株01-23的cDNA为模版克隆该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结构特征及病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利用qRT... 本研究针对前期筛选到的玉米大斑病菌中m^(6)A甲基转移酶METTL4的同源基因StMETTL4,对其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初步解析。以野生型菌株01-23的cDNA为模版克隆该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结构特征及病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其在病菌侵染玉米不同时期的表达量变化;构建StMETTL4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StMETTL4,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目标蛋白的表达,采用SDS-PAGE技术验证其表达情况;通过Ni柱亲和层析技术纯化StMETTL4蛋白,并测定其是否具有m^(6)A甲基转移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tMETTL4的CDS序列由1518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个包含506个氨基酸、具有典型MT-A70结构域的蛋白质;对StMETTL4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基因在病菌的芽管与侵入钉发育时期表达量显著上升,且侵染玉米过程中表达量显著提高,其中24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由此推测其可能在病菌侵染结构发育及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DS-PAGE结果显示该蛋白大小为72.85 kD;成功获得其纯化蛋白,且该蛋白具有m^(6)A甲基转移酶活性。该研究不仅明确了StMETTL4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在病菌生长发育及侵染寄主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也证实了StMETTL4蛋白具有m^(6)A甲基转移酶催化活性,为深入揭示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m^(6)A甲基转移酶 StMETTL4 原核表达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与脑缺血再灌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亚敏 阮晓迪 +2 位作者 吕转 高静(综述) 冯晓东(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9-1294,共6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脑部血管阻塞或供血不足致使脑组织损伤进而引起相应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疾病,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m^(6)A甲基化修饰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是RNA甲基化中最丰富的修饰,也是维持...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脑部血管阻塞或供血不足致使脑组织损伤进而引起相应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疾病,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m^(6)A甲基化修饰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是RNA甲基化中最丰富的修饰,也是维持神经元正常功能的关键因素,在调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概述m^(6)A甲基化的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RNA结合蛋白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探索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 脑缺血再灌注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TL3调控STAT1的m^(6)A甲基化探讨梅花生津饮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分子机制
9
作者 夏凯雨 李奇玮 +4 位作者 李泽光 李添 刘茜茜 张思宇 梁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76-1783,共8页
目的:探讨梅花生津饮对METTL3介导的STAT1的m^(6)A甲基化的影响,从而阐明其通过巨噬细胞极化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体外炎症模型,并给予梅花生津饮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分别采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梅花生津饮对METTL3介导的STAT1的m^(6)A甲基化的影响,从而阐明其通过巨噬细胞极化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体外炎症模型,并给予梅花生津饮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的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IL-6、IL-23和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STAT1、METTL3和糖酵解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采用斑点杂交实验检测STAT1的m^(6)A甲基化修饰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LPS诱导显著增加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和细胞培养液中IL-6、IL-23和TNF-α的含量,上调METTL3、STAT1、GP1、ALDOA mRNA和METTL3、STAT1蛋白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梅花生津饮能够显著降低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和细胞培养液中IL-6、IL-23和TNF-α的含量,下调METTL3、STAT1、GP1、ALDOA mRNA和METTL3、STAT1蛋白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此外,与空白组相比,LPS诱导显著增加STAT1的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梅花生津饮能够显著降低巨噬细胞中m^(6)A甲基化修饰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梅花生津饮抑制METTL3的表达降低STAT1的m^(6)A甲基化,从而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糖酵解水平抑制其M1极化,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m^(6)A甲基 梅花生津饮 METTL3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叶棣文 张炳杨 +2 位作者 张丹彤 马万山 逯素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目的:探讨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术中赘余皮下脂肪组织,以非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组织为对照,检测组间RNA m^(6)A水平。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构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 目的:探讨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术中赘余皮下脂肪组织,以非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组织为对照,检测组间RNA m^(6)A水平。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构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HFD组,n=5,60%高脂饲料喂养16周),对照组10%低脂饲料喂养16周(CD组,n=5)。模型构建成功后,取附睾周围脂肪组织行表观转录组学m^(6)A甲基化修饰芯片检测,并借助MeRIP-qPCR实验、RT-qPCR以及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测定(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RIP)实验验证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变化;进一步观察METTL3小分子抑制剂STM2457对高脂饮食诱导下小鼠胰岛素信号转导基因的影响。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和小鼠IR模型脂肪组织中总体m^(6)A修饰水平均升高(患者200 ng RNA t=-8.375,P<0.001;患者100 ng RNA t=-3.722,P=0.006;患者50 ng RNA t=-4.937;P=0.001;小鼠100 ng RNA t=-3.590,P=0.023;小鼠50 ng RNA t=-2.760,P=0.025)。表观转录组学检测证实IR的脂肪组织中1175个基因发生高m^(6)A修饰,55个基因发生低m^(6)A修饰,同时有182个基因呈现高m^(6)A修饰且低表达,包括AKT2、INSR、PIK3R1、ACACA、SREBF1等5个胰岛素信号转导关键基因,其中AKT2、INSR、ACACA、SREBF1等4个基因被确证并证实其与METTL3存在直接结合,其m^(6)A修饰水平受METTL3正向调控。STM2457作用下,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且AKT2、INSR、ACACA、SREBF1转录水平上调,提示IR表型改善明显。结论:高脂饮食通过METTL3诱导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基因AKT2、INSR、ACACA、SREBF1发生m^(6)A高甲基化修饰,诱导其低表达,阻滞胰岛素信号转导,进而参与诱发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胰岛素抵抗 RNA m^(6)A甲基化修饰 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及功能相关蛋白质在肝癌免疫和靶向治疗耐药中的作用
11
作者 张乐杰 秦琼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3-1521,共9页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患者通常因为耐药性产生而不能从新兴的免疫、靶向治疗中持续受益。研究表明,目前常用的单一生物标志物,例如甲胎蛋白、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患者通常因为耐药性产生而不能从新兴的免疫、靶向治疗中持续受益。研究表明,目前常用的单一生物标志物,例如甲胎蛋白、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等缺乏指示HCC免疫、靶向治疗效果的效力。为了进一步优化临床决策,寻找能够准确预测HCC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尤为重要。最近研究表明,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作为真核生物最普遍的RNA修饰方式之一,在HCC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m^(6)A修饰参与HCC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耐药的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并且阐述了m^(6)A修饰相关特征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对这两种新兴治疗方法疗效的预测作用,从m^(6)A修饰的角度提出改善HCC治疗效果及预测疗效的潜在方案,以期为临床治疗及有效决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修饰 肝癌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调控产热脂肪组织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樊艳艳 杜佳巍 +9 位作者 孙天昊 付绍印 何小龙 张林 达赖 特日格勒 王力伟 何江峰 刘永斌 王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02-4710,共9页
脂肪组织过度沉积会导致人体肥胖,并引发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畜禽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因此,如何调控脂肪组织沉积对于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改善动物产品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成为... 脂肪组织过度沉积会导致人体肥胖,并引发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畜禽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因此,如何调控脂肪组织沉积对于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改善动物产品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其可通过消耗葡萄糖、脂肪酸等能量物质对机体进行产热调节,从而达到维持机体能量平衡的目的。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作为RNA分子上的主要表观遗传标记,在棕色脂肪组织激活、脂肪组织棕色化及产热中发挥重要功能。作者概述了脂肪组织的产热机制及mRNA m^(6)A相关修饰蛋白,重点论述了mRNA m^(6)A甲基化修饰对产热脂肪组织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深入解析了其在能量平衡、产热脂肪激活及代谢性疾病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以期为研究产热脂肪的具体产热机制奠定基础,并为精准靶向调控动物脂肪产热机制进而调控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m^(6)A) 棕色脂肪组织 米色脂肪组织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在重度抑郁症中的作用
13
作者 曲智 段东晓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RNA中常见且可逆的mRNA修饰,属于表观遗传学修饰之一。在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及阅读蛋白的调控下,m^(6)A修饰通过介导RNA转录、剪接、翻译等过程来影响相关蛋白质的表达,调...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RNA中常见且可逆的mRNA修饰,属于表观遗传学修饰之一。在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及阅读蛋白的调控下,m^(6)A修饰通过介导RNA转录、剪接、翻译等过程来影响相关蛋白质的表达,调控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作为一种发病率高,治愈率低且极易复发的精神类疾病,其致病因素诸多,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学因素等,但其发病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期研究发现m^(6)A修饰与MDD发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逐渐成为研究MDD发病机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m^(6)A甲基化修饰过程及相关酶类在MD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及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重度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重度抑郁症 甲基 m^(6)A甲基转移酶 m^(6)a去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调控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周海霞 张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一种调控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最常见的修饰方式,影响RNA的剪接、降解、稳定性以及蛋白翻译等过程。研究表明m^(6)A甲基化修饰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肿瘤免疫应答的相关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一种调控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最常见的修饰方式,影响RNA的剪接、降解、稳定性以及蛋白翻译等过程。研究表明m^(6)A甲基化修饰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肿瘤免疫应答的相关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6)A修饰参与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以及相关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在肿瘤微环境中,m^(6)A修饰也可影响免疫细胞的募集、活化和极化等,从而促进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起到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通过靶向m^(6)A修饰来干预机体免疫系统,如通过小分子抑制剂靶向失调的m^(6)A调控因子、诱导免疫细胞重编程等,可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加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m^(6)A修饰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新方向,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文围绕m^(6)A甲基化修饰对免疫细胞及肿瘤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探讨其免疫治疗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 肿瘤免疫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郑楷 郭晓阳 +1 位作者 吴旺 李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53-1360,共8页
N6-甲基腺嘌呤修饰(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细胞中最常见的RNA修饰形式之一,属于表观遗传学修饰的范畴,涉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 N6-甲基腺嘌呤修饰(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细胞中最常见的RNA修饰形式之一,属于表观遗传学修饰的范畴,涉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m^(6)A修饰在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分子的表达异常导致m^(6)A修饰的失调,从而影响到肺癌的发展。这一现象提示m^(6)A修饰相关分子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或诊断标志物。因此,本文综述了m^(6A)修饰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了其与肺癌细胞生物行为及微环境的关系,并讨论了m^(6)A修饰与肺癌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深入理解m^(6)A甲基化在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对于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 肺癌 RNA修饰 信号通路 细胞生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RIP-qPCR技术检测RNA m^(6)A甲基化修饰对t(8;21)AML细胞中KDM4B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16
作者 李雨晴 邵杨柳 +2 位作者 李梦月 王莉莉 高晓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2-388,共7页
目的:通过MeRIP联合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证明WTAP介导的RNA m^(6)A修饰对伴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KDM4B基因的直接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靶向WTAP或KDM4B基因的短发夹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慢病毒载体沉默t... 目的:通过MeRIP联合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证明WTAP介导的RNA m^(6)A修饰对伴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KDM4B基因的直接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靶向WTAP或KDM4B基因的短发夹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慢病毒载体沉默t(8;21)AML细胞系Kasumi-1和SKNO-1中WTAP或KDM4B基因表达,以转染随机打乱序列(scramble)的shRNA的细胞为对照。用超纯RNA提取试剂盒(DNaseⅠ)提取细胞RNA,Magna MeRIP^(TM)m^(6)A Kit试剂盒富集甲基化修饰片段,并通过RT-qPCR检测m^(6)A甲基化修饰的RNA区域;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和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细胞中WTAP、KDM4B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结果:沉默Kasumi-1细胞中WTAP的表达后,m^(6)A甲基化修饰在KDM4B mRNA 3’UTR的富集程度显著下降(P<0.01),沉默Kasumi-1和SKNO-1细胞中WTAP的表达可显著抑制KDM4B蛋白(P<0.001)和mRNA表达水平(Kasumi-1:P<0.001;SKNO-1:P<0.01)、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下降(Kasumi-1:P<0.001;SKNO-1:P<0.01)。结论:t(8;21)AML细胞系中,WTAP通过调控KDM4B基因mRNA 3’UTR的m^(6)A修饰调控KDM4B的表达,沉默KDM4B表达可以抑制t(8;21)AML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IP-qPCR 急性髓系白血病 t(8 21)染色体易位 KDM4B RNA m^(6)A甲基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m^(6)A甲基化酶WTAP基因与F18大肠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叶懿 郜重丞 +2 位作者 包文斌 吴正常 吴圣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09-1716,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m 6A甲基化酶WTAP表达水平与大肠杆菌(E.coli)感染抗性的关系。选取35日龄苏太断奶仔猪(Sus scrofa)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个体各4头,采集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利用RT-qPCR检测WTAP在E.coli抗性型和敏感型个体十二指肠...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m 6A甲基化酶WTAP表达水平与大肠杆菌(E.coli)感染抗性的关系。选取35日龄苏太断奶仔猪(Sus scrofa)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个体各4头,采集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利用RT-qPCR检测WTAP在E.coli抗性型和敏感型个体十二指肠、空肠的表达差异,并分别利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18ab、F18ac)刺激和内毒素(LPS)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检测WTAP基因的表达变化。同时构建WTAP基因干扰载体并转染IPEC-J2细胞,通过菌毛定量、菌落计数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该基因沉默对大肠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中,WTAP基因在E.coli抗性型个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型个体(P<0.01);并且在F18ab和F18ac刺激后表达量显著下降,与LPS诱导6 h后结果相一致(P<0.01)。沉默WTAP基因后,大肠杆菌黏附能力极显著上升(P<0.01)。本研究在细胞和个体水平上验证发现,m 6A甲基转移酶WTAP的高表达可能有助于仔猪抗大肠杆菌感染,为进一步揭示仔猪抗大肠杆菌感染的RNA甲基化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m^(6)A) RNA甲基化酶 肾母细胞瘤1-相关蛋白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去甲基化酶FTO对猪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祖凤 顾浩 +1 位作者 胡康洪 毕延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77-2788,共12页
【目的】探究N^(6)-甲基腺苷(m^(6)A)去甲基化酶FTO表达水平对猪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表型猪FTO表达和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方法】收集分化第0、2和4天的猪肌卫星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FTO... 【目的】探究N^(6)-甲基腺苷(m^(6)A)去甲基化酶FTO表达水平对猪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表型猪FTO表达和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方法】收集分化第0、2和4天的猪肌卫星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FTO和肌球蛋白重链(MyHC)蛋白表达、肌分化因子(MyoD)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肌卫星细胞分化标志基因MyHC表达情况;采用Dot blotting检测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将过表达载体(OE-FTO)、空白对照(NC)和FTO基因干扰载体(siRNA-FTO)、阴性对照(siRNA-NC)分别转染猪肌卫星细胞并诱导分化,检测FTO、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以及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MyHC表达以及肌管形成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Dot blotting分别检测大白猪、宁乡猪不同组织中FTO蛋白表达情况以及m^(6)A甲基化修饰水平。【结果】在猪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与诱导分化第0天相比,第2和4天时FTO、MyHC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FTO、MyoD和MyoG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第4天时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NC组相比,OE-FTO组FTO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诱导分化的第0、1和2天,OE-FTO组FTO和MyHC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MyoD基因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在诱导分化的第1、2、3和4天,OE-FTO组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与siRNA-NC组相比,siRNA-FTO组FTO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诱导分化第0、1、2和3天,siRNA-FTO组FTO、MyHC基因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在诱导分化第0、2和3天,siRNA-FTO组MyoG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大白猪背最长肌中FTO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宁乡猪(P<0.05),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极显著低于宁乡猪(P<0.01)。【结论】FTO表达对猪肌卫星细胞分化过程有显著影响,m^(6)A甲基化修饰水平与猪肌卫星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干扰FTO会抑制猪肌卫星细胞分化,提高m^(6)A甲基化修饰水平;过表达FTO可以促进猪肌卫星细胞分化,降低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FTO在肌肉分化中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m^(6)A) FTO 猪肌卫星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酶METTL3和WTAP在牦牛组织及脂肪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永峰 顾亚荣 +1 位作者 马兰花 阎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m^(6)A RNA甲基化酶METTL3和WTAP在牦牛(Bos grunniens)不同组织、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mRNA m^(6)A的变化水平。采用qRT-PCR检测牦牛皮下脂肪、肌肉、心、肝、脾、肺、肾和皮... 本研究旨在探究m^(6)A RNA甲基化酶METTL3和WTAP在牦牛(Bos grunniens)不同组织、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mRNA m^(6)A的变化水平。采用qRT-PCR检测牦牛皮下脂肪、肌肉、心、肝、脾、肺、肾和皮下脂肪不同时期(18和30月龄)METTL3及WTAP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牦牛前体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和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检测建立牦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模型,以及qRTPCR检测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阶段METTL3和WTAP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肝脏组织中METTL3表达最高(P<0.05),皮下脂肪组织表达量最低(P<0.05);WTAP在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最为丰富,脾脏中的表达量最低(P<0.05)。30月龄皮下脂肪组织中METTL3和WTAP mRNA表达量高于18月龄。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12 d时,细胞中出现多而密的脂环,脂肪细胞分化特异性标志基因FABP4、C/EBPα和PPARγ第12天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第0天(P<0.05)。METTL3和WTAP的表达量在细胞增殖阶段(24、48和72 h)呈现“下降-上升”的表达趋势(P<0.05)。在牦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阶段(0、4、8和12 d),METTL3表达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WTAP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细胞分化阶段mRNA m^(6)A水平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分化12 d时细胞内RNA的m^(6)A丰度最高(P<0.05)。本研究获得METTL3和WTAP在牦牛不同组织和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阶段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分化过程中mRNA m^(6)A水平变化,初步揭示WTAP和METTL3对牦牛脂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m^(6)A RNA甲基化修饰 METTL3 WTAP 组织表达 前体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 m^(6)A甲基化修饰及其在家禽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艳 皮劲松 +5 位作者 张昊 蒲跃进 潘爱銮 黄涛 申杰 梁振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共9页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mRNA上含量最丰富的一种RNA修饰。近年来,随着m^(6)A甲基化修饰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m^(6)A甲基化修饰调控的生物学功能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文章综述了m^(6)A甲基化修饰的特点、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及...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mRNA上含量最丰富的一种RNA修饰。近年来,随着m^(6)A甲基化修饰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m^(6)A甲基化修饰调控的生物学功能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文章综述了m^(6)A甲基化修饰的特点、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解析m^(6)A甲基化修饰在家禽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修饰 m^(6)A 家禽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