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其对鸡胸肉抑菌作用
1
作者 潘顺圆 陈麒百 +4 位作者 王宏月 孔祥宇 庞申雨 高东阳 宋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7,共9页
目的:以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对鸡胸肉的抑菌作用。方法:以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测定噬菌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一步生长曲... 目的:以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对鸡胸肉的抑菌作用。方法:以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测定噬菌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一步生长曲线和噬菌体稳定性;通过点斑法测定噬菌体宿主范围;提取噬菌体基因组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平板计数法评价噬菌体对生物被膜清除能力;采用平板计数法评价噬菌体对不同材料上生物被膜清除效果,以及测定4℃和25℃条件下噬菌体对鸡胸肉的抑菌能力。结果:分离获得一株长尾奇异变形杆菌噬菌体vB_PMC-PL1;全基因组分析该噬菌体属于Demerecviridae家族Novosibvirus属,未发现与毒力、抗生素耐药性和整合酶相关的基因;vB_PMC-PL1最佳MOI为0.1、潜伏期为20 min、裂解量为106 PFU/cell;在pH 3~11、4~50℃条件下活性稳定;宿主范围显示,vB_PMC-PL1不但能裂解奇异变形杆菌,还能裂解普通变形杆菌;平板计数结果显示vB_PMC-PL1能有效清除不锈钢和高密度聚乙烯上形成的细菌生物被膜。在4℃条件下vB_PMC-PL1处理6 h后,鸡胸肉中细菌数量分别减少0.95(lg(CFU/g))(MOI=1 000)和1.01(lg(CFU/g))(MOI=10 000);在25℃条件下vB_PMC-PL1处理9 h后细菌数量分别减少1.50(lg(CFU/g))(MOI=1 000)和1.67(lg(CFU/g))(MOI=10 000)。结论:vB_PMC-PL1能够裂解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并对奇异变形杆菌生物被膜具有良好的裂解活性和清除作用,这不仅丰富了变形杆菌噬菌体资源库,而且为变形杆菌噬菌体鸡尾酒的开发与食品生物防控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裂解性噬菌体 食源性致病菌 生物被膜 鸡胸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兔源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2
作者 屈平平 王一鸣 +2 位作者 解红梅 温华梅 李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为了筛选高效裂解兔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宽谱噬菌体,用滴定法和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出1株噬菌体vB-EcoS-tE10,用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其头部呈20面体,长径约为52.5 nm,横径约为5... 为了筛选高效裂解兔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宽谱噬菌体,用滴定法和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出1株噬菌体vB-EcoS-tE10,用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透射电镜下其头部呈20面体,长径约为52.5 nm,横径约为51.6 nm,尾部长约86.9 nm,有明显的颈部。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为20 min,暴发期为80 min,裂解量为608 PFU/cell,在30~60℃作用0.5~1 h,其活性不受影响,在pH为6~9可保持很高的效价,能裂解9株兔源大肠埃希氏菌、1株鸡源大肠埃希氏菌和1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K99,属于高效裂解性宽谱噬菌体,在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及裂解酶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裂解性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2
3
作者 包红朵 张鹏禹 +4 位作者 周艳 张莉莉 张辉 陶明煊 王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136,共6页
从家禽屠宰场污水中,以肠炎沙门氏菌ATCC13076和禽沙门氏菌CVCC2184为宿主菌,分离到两株裂解性沙门氏菌噬菌体,分别命名为v B_Sen M-PA13076(简称PA13076)和v B_Sen M-PC2184(简称PC2184)。同时对这两株噬菌体进行了噬菌斑、噬菌谱系(... 从家禽屠宰场污水中,以肠炎沙门氏菌ATCC13076和禽沙门氏菌CVCC2184为宿主菌,分离到两株裂解性沙门氏菌噬菌体,分别命名为v B_Sen M-PA13076(简称PA13076)和v B_Sen M-PC2184(简称PC2184)。同时对这两株噬菌体进行了噬菌斑、噬菌谱系(含耐药菌)、形态学(透射电镜)、遗传物质、酸碱及热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株噬菌体的裂解空斑均透亮清晰;除对本身宿主菌产生强裂解作用,还裂解其他沙门氏菌,为宽噬菌谱,其中PA13076能强裂解一株耐氨苄青霉素ATCC13076转化菌株(A+13076),PC2184则能裂解另一株耐氨苄青霉素CVCC2184转化菌株(A+2184);电镜观察这两株噬菌体均为肌尾病毒科;遗传物质为ds DNA;p H值和温度耐受能力较好;PA13076、PC2184最佳感染复数分别为0.01、10,潜伏期分别为20、30 min,爆发期分别为70、60 min,平均爆发量分别为2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裂解性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VpJYP2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江艳华 王联珠 +4 位作者 李风铃 曲梦 郭莹莹 翟毓秀 姚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6-152,共7页
对1株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VpJYP2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探讨VpJYP2对生三文鱼片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噬菌体VpJYP2的噬菌斑透明,直径为1~2 mm,外有晕圈;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其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结构,直径约64 nm,尾部... 对1株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VpJYP2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探讨VpJYP2对生三文鱼片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噬菌体VpJYP2的噬菌斑透明,直径为1~2 mm,外有晕圈;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其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结构,直径约64 nm,尾部长约70 nm,尾鞘带宽约20 nm,属于肌尾病毒科(Myoviridae);VpJYP2基因组全长25 363 bp,含有45个开放阅读框,推定为已知功能的有13个;VpJYP2在40~50℃稳定,在pH 4~11稳定,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为5 min,裂解期约为55 min,裂解量约为45。VpJYP2能显著降低生三文鱼片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含量。结果表明,VpJYP2具有作为副溶血性弧菌生物杀菌剂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裂解性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杀菌作用 生三文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对小鼠的防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影 刘秀侠 +2 位作者 李金敏 徐海燕 谷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4-241,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双层平板法从鸡粪中分离鼠伤寒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电镜观察、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和在小鼠上的防制效果试验对噬菌体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从鸡粪中成功分离出一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 本研究旨在通过双层平板法从鸡粪中分离鼠伤寒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电镜观察、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和在小鼠上的防制效果试验对噬菌体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从鸡粪中成功分离出一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ФBLCC8-0050-3),该噬菌体有一个正多面体立体对称的头部,头径直径约65nm,无尾部结构,应属于盖噬菌体科(Tectiviridae)烈性噬菌体;噬菌斑成圆形空斑,周围有晕环,直径为2~3mm;温度耐受范围是30~50℃;pH耐受范围为3~10。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0001时,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按照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潜伏期为20 min左右,爆发时间为180 min左右,爆发量为43 333PFU/cell;从噬菌体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制效果来看,处理14d后,阳性对照组小鼠存活率为0,噬菌体预防组小鼠存活率为90%,噬菌体治疗组小鼠存活率为70%。说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预防组和治疗组都对小鼠抵抗沙门氏菌感染有一定的作用。结果表明,ΦBLCC8-0050-3是一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噬菌体,可作为一种生物抑菌剂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裂解性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防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裂解性奶牛乳房炎源屎肠球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倩 于会举 +6 位作者 孙耀强 张湘莉兰 张培生 刘鸽 屈勇刚 童贻刚 李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6-713,共8页
从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粪样中分离裂解性屎肠球菌噬菌体,对其进行纯化及生物学特性分析,为治疗和控制细菌性感染提供基础。利用双层平板培养法从奶牛粪样中分离、纯化噬菌体,并观察噬菌斑特征,将纯化后的噬菌体浓缩液用磷钨酸负染,通过... 从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粪样中分离裂解性屎肠球菌噬菌体,对其进行纯化及生物学特性分析,为治疗和控制细菌性感染提供基础。利用双层平板培养法从奶牛粪样中分离、纯化噬菌体,并观察噬菌斑特征,将纯化后的噬菌体浓缩液用磷钨酸负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对该噬菌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用双层平板培养法测定其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结果如下:分离并纯化出一株裂解性屎肠球菌噬菌体,命名为vB_EfaM_XJ3,其噬菌斑圆形透明、无晕环且边缘整齐,直径1.2~1.5mm;电镜观察其头部呈廿面体,头长约53.15nm,尾长约14.42nm×199.62nm;核酸类型为dsDNA,基因组全长为157.189kb,GC含量为50.27%;其基因序列与沙门菌噬菌体SKML-39的相似性高达98%。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vB_EfaM_XJ3目前只裂解其宿主菌;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潜伏期为15min,爆发期为175min,裂解量约为84;能耐受50℃左右高温,在pH 5.0~11.0范围内效价稳定。分离鉴定出一株裂解性肌尾科屎肠球菌噬菌体,对它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亲缘性分析,为沙门菌和屎肠球菌抑菌剂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屎肠球菌 裂解性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汪祥燕 辛国芹 +2 位作者 董佩佩 刘元香 徐海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75-2581,共7页
本研究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现代化肉鸡养殖场采集的粪便、污水和垫料样品中分离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谱分析、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分离纯化的噬菌体进行... 本研究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现代化肉鸡养殖场采集的粪便、污水和垫料样品中分离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谱分析、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分离纯化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纯化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命名STP98-a。该噬菌体噬菌斑直径4~5mm,圆形透明,无晕圈,其头部偏椭圆形,长径约61nm,横径约67nm,尾长约112nm,直径约10nm,属于长尾噬菌体科;能裂解不同血清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肠亚种,噬菌谱宽;在30~60℃保持高活性;在pH 3.0~12.0稳定;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感染宿主菌潜伏期为5min,裂解期为135min,裂解量为93。综上所述,STP98-a为一株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可用于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制剂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 宽噬菌谱 分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8
作者 汪祥燕 辛国芹 赵学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36,共5页
为探究1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STP98-a的液体发酵条件及噬菌体发酵液的后处理工艺,本试验在100 mL液体增殖体系下,通过对STP98-a培养时间、噬菌体与宿主菌接种比例及起始宿主菌活菌数进行优化,确定STP98-a的液体发酵工艺;发酵液离心后收... 为探究1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STP98-a的液体发酵条件及噬菌体发酵液的后处理工艺,本试验在100 mL液体增殖体系下,通过对STP98-a培养时间、噬菌体与宿主菌接种比例及起始宿主菌活菌数进行优化,确定STP98-a的液体发酵工艺;发酵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以0.22μm滤膜过滤后加不同冻干保护剂,以冷冻干燥法制备噬菌体冻干粉,通过测定冻干粉效价,计算噬菌体存活率,确定STP98-a的最优冻干保护剂;并将确定的STP98-a最优发酵工艺及发酵液后处理工艺应用于20 L发酵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当噬菌体与宿主菌接种比例0.001,起始宿主菌活菌数10^(9)CFU/mL,37℃、180 r/min发酵2 h时,STP98-a效价最高,达2.00×10^(10)PFU/mL。(2)冻干保护剂筛选结果显示,在复合冻干保护剂(脱脂奶粉20%、海藻糖1%、蔗糖2%)下冻干效果最好,噬菌体STP98-a存活率为86%。(3)在20 L发酵体系下,STP98-a发酵液效价达1.50×10^(11)PFU/mL,冻干粉效价达2.72×10^(11)PFU/g。综上,噬菌体发酵工艺及后处理工艺的确定使发酵罐大批量生产噬菌体这一技术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 发酵工艺 冻干保护剂 发酵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裂解性短尾沙门氏菌噬菌体T139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牛奶和牛肉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聂若男 李晚宁 +2 位作者 杨其乐 王小红 王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30-136,共7页
采用双层平板的方法以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13311)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T139,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牛奶和牛肉样品中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噬菌体T139的噬菌斑透亮清晰;能裂解宿主菌及其他沙门氏菌,为宽... 采用双层平板的方法以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13311)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T139,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牛奶和牛肉样品中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噬菌体T139的噬菌斑透亮清晰;能裂解宿主菌及其他沙门氏菌,为宽宿主谱;电镜观察噬菌体T139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头部直径为(43±1)nm,尾部长(11±0.6)nm;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001;最佳吸附速率为66%;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潜伏期为5 min,爆发期为60 min,平均裂解量为54.54 PFU/cell;在30~50℃和pH 4~12条件下稳定且对体外培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有良好的裂解效果。噬菌体T139对牛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为:在4℃无显著效果,在25℃条件下MOI=10和MOI=100时抑菌效果极其显著,宿主菌数量分别下降4.32(lg(CFU/mL))和4.27(lg(CFU/mL));噬菌体T139对牛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为:在4℃条件下,MOI=10时无显著效果,在MOI=100时宿主菌数量下降0.66(lg(CFU/mL)),在25℃条件下MOI=10和MOI=100时宿主菌数量分别下降了0.77(lg(CFU/mL))和1.16(lg(CFU/mL)),表明噬菌体T139对牛奶和牛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有良好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裂解性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腐蛋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晓文 张庆 +7 位作者 宋新慧 骆延波 胡明 李璐璐 齐静 张印 赵效南 刘玉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56-1763,共8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孵化过程中造成腐蛋的主要病原菌,拟尝试用裂解性噬菌体防治。选用腐蛋中筛选的铜绿假单胞菌PA-MH12,以此为宿主从河水中筛选到1株裂解性噬菌体MH12-Q,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体外进行了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腐蛋的防控... 铜绿假单胞菌是孵化过程中造成腐蛋的主要病原菌,拟尝试用裂解性噬菌体防治。选用腐蛋中筛选的铜绿假单胞菌PA-MH12,以此为宿主从河水中筛选到1株裂解性噬菌体MH12-Q,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体外进行了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腐蛋的防控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噬菌体MH12-Q属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效价可达到1013pfu·mL-1,完全裂解效价(CLC)为1010pfu·mL-1,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稳定性好,最适pH为6~8,且其在pH4~10的效价都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最佳感染复数(OMOI)为0.001,感染宿主的潜伏期为30 min,爆发期为70 min。噬菌体MH12-Q可使高浓度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从70%降低到40%。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MH12-Q的生物学性质适合生产应用,对孵化场腐蛋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能够提高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鸡胚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腐蛋 裂解性噬菌体 生物学性质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烈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依蓉 张奕杰 +3 位作者 杨伟 陈晓聪 张家翔 陈培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3-771,共9页
旨在分离鼠伤寒沙门菌烈性噬菌体,为控制该病原菌感染或污染提供生物制剂。以1株从市售散装牛奶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性鼠伤寒沙门菌为宿主菌,采用人工诱导方法,连续1周每日给3只试验鸡饲喂宿主菌悬液,7 d后,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试验鸡... 旨在分离鼠伤寒沙门菌烈性噬菌体,为控制该病原菌感染或污染提供生物制剂。以1株从市售散装牛奶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性鼠伤寒沙门菌为宿主菌,采用人工诱导方法,连续1周每日给3只试验鸡饲喂宿主菌悬液,7 d后,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试验鸡粪便中分离培养噬菌体,并对其效价、核酸类型、宿主谱、热稳定性与酸碱耐受性以及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鼠伤寒沙门菌噬菌体,命名为KM104。该病毒在体外高效裂解同源宿主菌株及另1株受试鼠伤寒沙门菌,形成清晰透明、直径约1 mm圆形噬菌斑,核酸类型为DNA,基因组约为28 kb,最佳感染比(MOI)为1∶10,对宿主菌感染的潜伏期约为6 min,70 min时效价最高,达4.6×10^(8) PFU·mL^(-1),在20~60℃、pH2.0~8.0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并有效减轻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小鼠十二指肠组织损伤。结果提示,噬菌体KM104能在体内外高效裂解鼠伤寒沙门菌,且增殖迅速,对环境适应性强,其耐酸特性利于抵御胃酸的分解,具有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烈性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源链球菌裂解噬菌体的分离鉴定
12
作者 吴子文 王辉翔 +6 位作者 张琪 屈勇刚 梁晏 常军帅 易鹏 俞佳辉 梁成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7,共5页
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产业的影响严重,传统抗菌疗法面临细菌耐药和药物残留的问题,因此急需研发一种能解决现有抗菌药物弊端与危害的新型疗法。论文以奶牛乳房炎源链球菌为宿主菌,分离获得裂解性噬菌体,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为奶牛乳房... 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产业的影响严重,传统抗菌疗法面临细菌耐药和药物残留的问题,因此急需研发一种能解决现有抗菌药物弊端与危害的新型疗法。论文以奶牛乳房炎源链球菌为宿主菌,分离获得裂解性噬菌体,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为奶牛乳房炎无抗防治提供生物学材料。试验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纯化噬菌体,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法观察噬菌斑的形态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噬菌体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分离出一株裂解性链球菌噬菌体,将其命名为SM-P21,噬菌斑呈无色透明的圆形,SM-P21头部为20面体,呈蝌蚪形,具有尾鞘等结构,核酸类型为双链DNA。噬菌谱检测结果显示,该噬菌体只对宿主菌株具备裂解能力而对其他菌株无裂解能力。SM-P21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0、潜伏期约15 min、暴发期为95 min、裂解量约为249 PFU/cell。在60℃环境下,SM-P21滴度大幅度下降。SM-P21对pH的耐受范围较广,在pH 4.0~11.0之间其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噬菌体SM-P21裂解性能较强,适应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性噬菌体 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奶牛乳房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