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5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PET/CT and combination with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for predicting progression 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after surgery
1
作者 LI Yingci WU Dongbo GONG Feifei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4-1198,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deep learning(DL)model based on PET/CT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for predicting progressive disease(PD)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deep learning(DL)model based on PET/CT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for predicting progressive disease(PD)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fter surgery.Methods The clinical,PET/CT and 5-year follow-up data of 250 patients with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PD or not,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PD group(n=71)and non-PD group(n=179).The basic data and PET/CT findings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among which the quantitative variables being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were transformed to categorical variables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and corresponding cut-off value.Multivariant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was used to select independent predicting factors of PD 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fter surgery.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aining,validation and test sets at the ratio of 6∶2∶2,and PET/CT data in training set and validation set were used to train model and tuning parameters to build the PET/CT DL model,and the combination model was built in serial connection of DL model and the predictive factors.In test set,the efficacy of each model for predicting PD 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fter surgery was assessed and compared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Results Patients'gender and smoking status,as well as the long diameter,SUV max and SUV mean of lesions measured on PET images,the long diameter,short diameter and type of lesions showed on CT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all P<0.05).Smoking(HR=1.787[1.053,3.031],P=0.031)and lesion SUV max>4.15(HR=5.249[1.062,25.945],P=0.042)were both predictors of PD 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fter surgery.In test set,the AUC of PET/CT DL model for predicting PD was 0.847,of the combination model was 0.890,of the latter was higher than of the former(P=0.036).Conclusion DL model based on PET/CT had high efficacy for predicting PD of lung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ithin 5 years after surgery.Combining with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could further improve its predicting effic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carcinoma of lung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deep learning disease pro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istin contributes to lung adenocarcinoma progression by TLR4/EGFR/PI3K/NF-KB pathway
2
作者 GONG Wei-jing YIN Ji-ye +4 位作者 LI Xiang-ping XIAO Di CUI Jia-jia LI Xi LIU Zhao-qia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2-1072,共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resisti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progression and its mechanism.METHODS The effect of resistin on A549 cells proliferation was detected by MTS assay.Wound-healing and transwell assays w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resisti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progression and its mechanism.METHODS The effect of resistin on A549 cells proliferation was detected by MTS assay.Wound-healing and transwell assay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resistin on A549 migration and invasion.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NF-k B translocation was evalua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The expression of resistin in tumor tissue was assay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RESULTS Compared with para-carcinoma tissues,resistin was overexpressed in tumor tissues.Resistin didn′t significantly affect A549 proliferation,but induced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A549.TLR4was the functional receptor of resistin in A549 cells,and resistin can bind to the second domain of TLR4.Resistin could increase p-EGFR by TLR4,induce PI3K/Akt phosphorylation and NF-k B translocation to nuclear.High resistin expressio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tissues wa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metastasis.Resistin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overall survival.CONCLUSION Resistin promoted A549 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TLR4/EGFR/NF-k B pathway.Resistin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is predictor of lung adeno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STIN lung adenocarcinoma migration SURVI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M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韵 舒扬 +3 位作者 武晓白 郭若楠 黄汉鹏 向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探究Nucleophosmin3(NPM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系H292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肺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CGA分析NPM3基因在肺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究Nucleophosmin3(NPM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系H292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肺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CGA分析NPM3基因在肺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基因干扰技术构建敲低NPM3的细胞模型(si-NPM3-H292),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干扰效率;通过CCK-8及平板克隆实验检测敲低NPM3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运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NPM3对H29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运用qRT-PCR法和Westernblot检测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指标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NPM3在肺腺癌中高表达且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高表达NPM3的肺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显著差于低表达NPM3的患者(P<0.05)。成功构建敲低NPM3的细胞模型;敲低NPM3的表达降低了H29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si-NPM3-H292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N-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si-NPM3-H292细胞中Akt及PI3K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其磷酸化水平降低,而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上升(均P<0.05)。结论NPM3在肺腺癌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NPM3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M3 肺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理组织切片的肺腺癌肿瘤突变预测模型
4
作者 关昕 杨雪永 +1 位作者 杨啸林 孟祥福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1-98,共8页
肿瘤突变负荷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疗效呈正相关,在临床实践中一般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来测量肿瘤突变负荷。然而,全外显子组测序操作复杂耗时、价格昂贵,导致大多数医院无法使用。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周期短、准确率高的基于... 肿瘤突变负荷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疗效呈正相关,在临床实践中一般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来测量肿瘤突变负荷。然而,全外显子组测序操作复杂耗时、价格昂贵,导致大多数医院无法使用。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周期短、准确率高的基于病理组织切片预测肺腺癌肿瘤突变负荷的深度学习模型DBFormer。首先,颜色反卷积结构将输入模型的数字病理图像的RGB和HED图像信息相结合,丰富输入的病理图像信息,使模型更加适合医学任务分类;其次,图像通过四层金字塔结构,每层都包括一个最大池化层和一个DBFormer块,最大池化层减小图像尺寸、提升特征矩阵维度,DBFormer块包含归一化层和双重路由注意力机制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处理;最后,从公开数据集TCGA-LUAD中随机选取337张和200张肺癌组织病理图像,分别构建二分类和三分类数据集进行实验。在二分类数据集上DBFormer模型的AUC,F1-Score,Precision,Recall,分别达到了99.7%,97.3%,97.6%,97.2%;在三分类数据集上DBFormer的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Score分别达到了97.3%,97.0%,97.0%,97.1%。实验结果表明,DBFormer模型相较于经典深度学习模型,在基于数字病理图像预测肺腺癌肿瘤突变负荷任务上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突变负荷预测 肺腺癌 组织病理图像 深度学习模型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SRP在肺腺癌中的调控作用:JAK1/STAT3通路的关键角色
5
作者 马超楠 王梦瑶 +2 位作者 张飒 李丽 韦海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探究KHSRP靶向调控JAK1/STAT3信号轴对肺腺癌(LUAD)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淮河医院确诊的64例LUAD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及临床病例资料。免疫组化法对比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HSRP的表达情况。qR... 目的探究KHSRP靶向调控JAK1/STAT3信号轴对肺腺癌(LUAD)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淮河医院确诊的64例LUAD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及临床病例资料。免疫组化法对比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HSRP的表达情况。qRT-PCR法检测肺腺癌细胞系(SPC-A1、H1975、CL1-5、PC-9、Calu-3、H446)与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NHBE)中KHSRP的表达差异。慢病毒转染改变肺腺癌细胞系SPC-A1、H1975、PC-9、Calu-3中的KHSRP表达情况;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Transwell实验测定KHSR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异种移植肿瘤模型检测敲降和过表达KHSRP在活体动物体内的作用。Western blot实验验证KHSRP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Rescue实验验证KHSRP是否通过调节JAK1/STAT3信号通路促进LUAD细胞的恶性进程。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KHSRP在LUAD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细胞功能实验分析显示,KHSRP过表达在体外显著促进LUAD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KHSRP在裸鼠体内具有促进LUAD细胞移植瘤生长与肺结节转移的作用(P<0.01)。在敲降KHSRP后,JAK/STAT信号通路中JAK1、p-JAK1、STAT3水平明显降低,过表达KHSRP后情况则反之(P<0.05)。Rescue实验显示,KHSRP可以逆转敲降JAK1/STAT3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KHSRP靶向JAK1/STAT3信号通路在肺腺癌中发挥致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KHSRP JAK1/STAT3 恶性进展 细胞增殖 侵袭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SP26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6
作者 罗锋珩 吴敏 +2 位作者 周珊 肖亚南 占志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8-745,共8页
目的:探究双特异性磷酸酶26(DUSP26)在肺腺癌(LUAD)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检索肿瘤数据库GEPIA2网站DUSP26表达数据,分析DUSP26在LUAD患者和正常人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 目的:探究双特异性磷酸酶26(DUSP26)在肺腺癌(LUAD)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检索肿瘤数据库GEPIA2网站DUSP26表达数据,分析DUSP26在LUAD患者和正常人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萍乡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12例LUAD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WB法检测DUSP26在LUAD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通过WB法检测DUSP26在4种LUAD细胞(A549、SK-LU-1、Calu-3、H1299)和2种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HBEC)中的表达差异。利用慢病毒转染细胞的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DUSP26(DUSP26-OE)及阴性对照(DUSP26-OENC)的A549细胞,通过克隆形成、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DUSP26过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1/SMAD2/3通路、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Ki-67、cyclin D1表达水平。加入TGF-β1重组蛋白进行回复实验。构建A549细胞裸鼠荷瘤模型,观察DUSP26过表达对移植瘤体内生长的影响,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TGF-β1/SMAD2/3通路、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Ki-67、cyclin D1表达水平。结果:DUSP26在LUAD组织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或P<0.0001)。与DUSP26-OENC组相比,DUSP26-OE组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01),TGF-β1、p-SMAD2/3、vimentin、N-cadherin、snail、Ki-67、cyclin D1表达均降低(P<0.01或P<0.001或P<0.0001),E-cadherin表达升高(P<0.0001)。加入5 ng/mL TGF-β1重组蛋白后,可部分逆转在体外实验中由DUSP26过表达导致的结果。成功构建裸鼠A549细胞荷瘤模型,DUSP26-OE组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缓慢,体积和质量均减小(均P<0.001),移植瘤组织中TGF-β1、p-SMAD2/3、vimentin、N-cadherin、snail、Ki-67、cyclin D1表达均降低(P<0.01或P<0.001),E-cadherin表达升高(P<0.0001)。结论:DUSP26在LUAD组织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状态,上调DUSP26的表达水平能够通过抑制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磷酸酶26 肺腺癌 A549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TGF-β1/SMAD2/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的肺腺癌气腔播散预测与不同瘤周扩展区域的比较
7
作者 马政霄 卓越 +3 位作者 黄超 石磊 鲍真 苏丹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2-400,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气腔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的价值,并确定最佳瘤周分析区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气腔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的价值,并确定最佳瘤周分析区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378例LUAD患者资料,构建肿瘤边缘外扩0、3、6、9、12 mm区域的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和XGBoost模型。结果:6 mm区域的XGB模型在测试集上表现最佳,其次为AUC-ROC达0.855(95%CI:0.756~0.950),9 mm区域的XGB模型。DCA分析显示6 mm和9 mm区域XGB模型临床净收益较高。特征分析显示部分小波变换特征对STAS预测贡献较大。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基于CT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对预测STA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基于6 mm瘤周区域的XGB模型表现最优,有望辅助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气腔播散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LAT1/miR-876-5p/FOXM1轴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曌 刘钟 +4 位作者 彭静 胡荣毅 吴娟 黄琴斯 王飞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2-588,594,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lncRNA MALAT1)/miR-876-5p/叉头框蛋白质M1(FOXM1)轴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Ct组、Model组、si-NC组、si-MALAT1组、mimic NC组、miR-...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lncRNA MALAT1)/miR-876-5p/叉头框蛋白质M1(FOXM1)轴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Ct组、Model组、si-NC组、si-MALAT1组、mimic NC组、miR-876-5p mimic组、si-MALAT1+inhibitor NC组、si-MALAT1+miR-876-5p inhibitor组,除Ct组外,其余组细胞均需用25μg/L TNF-α处理以诱导银屑病体外细胞模型,TNF-α诱导24 h后再转染对应的转染物48 h,用于后续实验。qRT-PCR检测细胞中MALAT1、miR-876-5p表达;CCK-8、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OXM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ALAT1与miR-876-5p、miR-876-5p与FOXM1的关系;RNA pull down实验验证MALAT1与miR-876-5p的关系。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MALAT1、FOXM1蛋白表达增加,miR-876-5p表达下降(P<0.05);相较于Ct组,Model组HaCaT细胞中MALAT1表达、FOXM1蛋白表达、A450值、EdU阳性率、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IL-1β水平、PCNA、Bcl-2蛋白表达升高,miR-876-5p表达、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沉默MALAT1或过表达miR-876-5p可抑制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凋亡;miR-876-5p inhibitor恢复了MALAT1敲低对TNF-α刺激的HaCaT细胞凋亡、增殖及炎症反应的作用;MALAT1靶向下调miR-876-5p,miR-876-5p靶向下调FOXM1。结论:敲低MALAT1可能通过提高miR-876-5p表达来下调FOXM1表达,进而促进TNF-α刺激的HaCaT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并降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 miR-876-5p 叉头框蛋白质M1 细胞增殖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黏液成分异质性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9
作者 迟凯文 孙巍 +5 位作者 杨欣 王海月 刘欣迎 蒋昱萌 黄小征 林冬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9-725,共7页
目的探讨WHO(2021)肺腺癌分类中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vasive non-mucinous adenocarcinoma,INMA)和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IMA)的黏液表型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22例肺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INMA ... 目的探讨WHO(2021)肺腺癌分类中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vasive non-mucinous adenocarcinoma,INMA)和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IMA)的黏液表型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22例肺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INMA 425例(伴黏液分泌166例,不伴黏液分泌259例),IMA 97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伴黏液分泌的腺癌中TTF-1、HNF4α、MUC1、MUC4、MUC5AC、MUC5B、MUC6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无监督聚类分析。结果522例肺腺癌患者的年龄范围32~83岁,中位年龄61岁,男性251例(48.1%),女性271例(51.9%)。聚类分析将肺腺癌分为两大组,呈TTF-1^(-)/HNF4α^(+)及胃型黏蛋白MUC5AC^(+)/MUC6^(+)表型的主要为IMA,以TTF-1^(+)/HNF4α^(-)/MUC4^(+)为表型特点的大部分为INMA。TTF-1、HNF4α与MUC6的免疫组化组合区分两者的AUC值为0.957(95%CI:0.928~0.986),约登指数为0.860。进一步将INMA进行聚类分析显示4个表型亚组。预后分析显示,中晚期伴黏液分泌INMA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均明显短于不伴黏液分泌的INMA(5年OS:伴黏液INMA组为57.1%,不伴黏液INMA组为81.8%,P=0.004;3年PFS:伴黏液INMA组为40.9%,不伴黏液INMA组为62.4%,P=0.004)。INMA的不同黏液成分比例组的OS和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病理分期、坏死、KRAS基因突变、TTF-1阴性是伴黏液分泌INMA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鉴别IMA与伴黏液分泌INMA的推荐免疫组合是TTF-1、HNF4α与MUC6;黏液成分在中晚期INMA中具有明显的不良预后提示作用,坏死、KRAS基因突变、TTF-1阴性是伴黏液分泌INMA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浸润性非黏液腺癌 浸润性黏液腺癌 黏蛋白 驱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Fl甲基化和甲基转移酶SETDB1表达在肺腺癌中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郭超 韩晓丽 +3 位作者 黄景涛 杨悦 孙光蕊 梁宗英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究SET结构域分支型1(SET domain bifurcated 1,SETDB1)表达与三叶因子1(trefoil factor 1,TFF1)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55例肺腺癌患者的肺腺癌及远癌组织,焦磷酸测序法检测T... 目的:探究SET结构域分支型1(SET domain bifurcated 1,SETDB1)表达与三叶因子1(trefoil factor 1,TFF1)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55例肺腺癌患者的肺腺癌及远癌组织,焦磷酸测序法检测TFF1基因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FF1 mRNA相对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FF1和SETDB1蛋白表达。统计分析TFF1甲基化水平与SETDB1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SETDB1 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转染至肺腺癌A549细胞,应用qRT-PCR和Wesrern blot检测SETD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焦磷酸测序检测各组TFF1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肺腺癌组织和远癌组织中TFF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70.16±6.32)%和(12.48±2.22)%;TFF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0.17和1.56±0.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09%(16/55)和65.45%(36/55);SETDB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5%(41/55)和23.64%(13/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ETDB1在癌组织中表达为(72.89±5.27)%,高于远癌组织(24.27±2.37)%;TFF1在癌组织中表达为(15.38±2.33)%,低于远癌组织(72.72±4.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腺癌组织中TFF1甲基化和SETDB1表达具有相关性(r=0.486,P<0.05);TFF1甲基化和SETDB1与肿瘤TNM分期、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下调SETDB1后,TFF1基因甲基化率上升(P<0.05)。结论:在肺腺癌病变进程中,SETDB1的表达与TFF1基因甲基化水平有相关性,SETDB1高表达可能是TFF1基因甲基化的催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TFF1 基因 甲基化 SETDB1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相关tsRNA的筛选和验证
11
作者 陆春利 单亦凡 +6 位作者 谢薇佳 夏婷婷 向颖 邬娜 吴龙 白莉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目的通过分析tsRNA在肺腺癌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筛选并验证肺腺癌相关tsRNA,以了解其在肺腺癌发生和进展中的相关机制。方法基于计算医学中心数据库筛选出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tsRNA;基... 目的通过分析tsRNA在肺腺癌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筛选并验证肺腺癌相关tsRNA,以了解其在肺腺癌发生和进展中的相关机制。方法基于计算医学中心数据库筛选出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tsRNA;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tsRNA表达水平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基于TRFtarget2.0和tRFTar数据库预测靶基因;基于DAVID、KOBA KEGG在线网站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基于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门户(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CANcer data analysis Portal,UALCAN)分析靶基因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增殖实验、迁移实验、侵袭实验验证tRF-19-69M8LOJX在肺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tRF-19-69M8LOJX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log2FC=4.28,FDR<0.05)。高表达水平的tRF-19-69M8LOJX预示着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HR=1.565,95%CI=1.142~2.145,P=0.005);过表达tRF-19-69M8LOJX促进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P<0.001)和侵袭(P=0.009);COL1A1(P=0.002)和VCAN(P=0.022)在tRF-19-69M8LOJX过表达细胞模型中显著上调。结论tRF-19-69M8LOJX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上调,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能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RNA衍生的小RNA 肺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癌自身抗体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孙琳歌 苏皎 +3 位作者 刘艳君 代丽萍 陈瑞英 欧阳松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2,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验证组(66例)。Cox回归分析训练组患者影响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效能。结果训练组客观缓解率为35.71%,疾病控制率为7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8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66.23%,无进展生存率为42.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骨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治疗后p53、p53差值、治疗后癌症抗原基因(CAGE)、CAGE差值均与PFS相关(P<0.05)。LASSO回归筛选出4个预测变量,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NLR、p53差值、CAGE差值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29,P=0.351);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组列线图模型预测靶向治疗效果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3%,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验证组灵敏度为74.08%,特异度为71.43%,AUC为0.835。结论肺癌自身抗体p53差值、CAGE差值及TNM分期、NLR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基于p53、CAGE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自身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晚期肺腺癌 靶向治疗 列线图模型 EGFR-T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骨转移癌痛患者外周血转录组学分析及其初步验证
13
作者 赵洋 林世清 +2 位作者 陈兰兰 窦云凌 林中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7-435,共9页
目的分析并初步验证肺腺癌骨转移癌痛(MBP)患者外周血转录组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以探究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例肺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设为MBP... 目的分析并初步验证肺腺癌骨转移癌痛(MBP)患者外周血转录组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以探究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例肺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设为MBP组),5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分(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进行mRNA测序,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并获得关键蛋白表达模块和关键基因。通过Targetscan和lncBase数据库预测调控关键基因的miRNA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将得到的lncRNA、miRNA及mRNA三者的调控关系进行可视化,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对得到的ceRNA网络节点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共获得DEGs 1466个,其中表达上调666个,表达下调800个;CXCR3(趋化因子受体3)、POMC(促阿片-黑素细胞皮质素原)、NMUR1(神经调节肽U受体1)、CCL2(趋化因子配体2)和CNR1(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为肺腺癌MBP的关键基因。DEGs主要富集于破骨细胞分化、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凋亡/自噬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β通路。根据ceRNA调控理论,筛选出MALAT1-hsa-miR-124-3p.2-CCL2和NEAT1-hsa-miR-325-3pCXCR3两条关键基因的调控网络。qPCR检测结果显示,MBP组中CCL2、CXCR3、MALAT1、NEAT1和hsa-miR-325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XCR3、POMC、NMUR1、CCL2和CNR1可能为MBP发生的关键基因,可作为MBP的重要调控靶点;肺腺癌MBP的发生可能与MALAT1-hsa-miR-124-3p.2-CCL2和NEAT1-hsa-miR-325-3p-CXCR3网络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骨转移癌痛 转录组学 竞争性内源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上肿瘤-胸膜位置关系预测肺腺癌患者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郝沁敏 贾亦真 +3 位作者 李海 俞同福 徐海 袁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70,共8页
目的:基于肺腺癌原发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构建肺腺癌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9年行手术治疗和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为有/无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多... 目的:基于肺腺癌原发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构建肺腺癌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9年行手术治疗和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为有/无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多个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多个CT特征的影像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在最终纳入的780例肺腺癌伴大小正常的淋巴结患者中,14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大小、轴向位置、结节性质、形态学特征、胸膜牵拉征、胸膜毗邻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大小(OR=1.019,95%CI:1.002~1.036,P=0.028)、结节性质(OR=0.361,95%CI:0.202~0.646,P=0.001)、胸膜牵拉(OR=1.835,95%CI:1.152~2.924,P=0.011)和纵隔胸膜毗邻(OR=1.796,95%CI:1.106~2.919,P=0.018)是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预测因子建立的影像学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5,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53.1%。结论:基于胸部CT平扫建立的影像学特征模型,在预测肺腺癌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上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生的无创性术前决策及手术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胸膜关系 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NSUN2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YAP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邵爽 李睿 +2 位作者 孟玮 金丹 郭纪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调控NOL1/NOP2/Sun域家族成员2(NSUN2)表达对肺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Y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pcDNA3.1+shNC,NSUN2组转染pcDNA3.1-NSUN2+shNC,shYAP组转染pcD... 目的:探讨调控NOL1/NOP2/Sun域家族成员2(NSUN2)表达对肺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Y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pcDNA3.1+shNC,NSUN2组转染pcDNA3.1-NSUN2+shNC,shYAP组转染pcDNA3.1+shYAP,NSUN2+shYAP组转染pcDNA3.1-NSUN2+shYAP。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SUN2、YAP、E-cadherin、Vimen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RNA免疫沉淀和RNA Pulldown实验验证A549细胞中内源性NSUN2蛋白与YAP mRNA的相互作用。结果:上调NSUN2表达,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提高,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表达升高(P<0.05);下调YAP表达,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E-cadherin表达提高,Vimentin表达降低(P<0.05);两者具有拮抗作用(P<0.05)。结论:NSUN2通过上调YAP表达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UN2 YAP 肺腺癌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a介导双氢青蒿素对肺腺癌B7H3分子调控
16
作者 朱亚玉 凌惠娟 +2 位作者 牛可 唐静 陈礼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4-610,共7页
目的探究microRNA-29a(miR-29a)介导双氢青蒿素(DHA)对肺腺癌(LUAD)免疫检查点分子B7H3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B7H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和预后意义。采用小干扰RNA(siRNA)敲减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HCC827中B7H3分子,CCK-8法... 目的探究microRNA-29a(miR-29a)介导双氢青蒿素(DHA)对肺腺癌(LUAD)免疫检查点分子B7H3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B7H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和预后意义。采用小干扰RNA(siRNA)敲减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HCC827中B7H3分子,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将梯度浓度的DHA(0、5、10、25、50、100μmol/L)处理A549与HCC827细胞48 h,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以IC_(50)浓度DHA处理A549和HCC827细胞1、2、3 d,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miR-29a inhibitor转染A549、HCC827细胞,DHA处理后RT-qPCR检测miR-29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7H3表达水平。结果B7H3在肺腺癌中过度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敲低B7H3后A549、HCC827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均P<0.001)。DH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形式抑制A549、HCC827细胞增殖,IC_(50)分别是30.16μmol/L和7.50μmol/L。DHA上调A549、HCC827细胞miR-29a表达(P<0.001,P<0.01),同时下调B7H3表达(P<0.01,P<0.001)。A549、HCC827细胞转染miR-29a inhibitor后,B7H3表达上调,并且部分逆转DHA对B7H3的下调作用。结论miR-29a介导DHA对肺腺癌B7H3分子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双氢青蒿素 B7H3 miR-29a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量参数预测同时多原发肺腺癌与肺腺癌伴肺内转移的癌灶浸润性和淋巴管生成
17
作者 马泽腾 刘乐 +1 位作者 吕元基 赵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0-555,共6页
目的:探讨CT定量参数在预测同时多原发肺腺癌与肺腺癌伴肺内转移的癌灶浸润性和淋巴管生成的价值,为肺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接受CT检查并确诊为肺腺癌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 目的:探讨CT定量参数在预测同时多原发肺腺癌与肺腺癌伴肺内转移的癌灶浸润性和淋巴管生成的价值,为肺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接受CT检查并确诊为肺腺癌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腺癌的分布情况分为同时多原发肺腺癌组(原发组50例)和肺腺癌伴肺内转移组(转移组48例)。通过CT检查和图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主病灶与伴随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差异,并进行病理学组织评价和淋巴管生成的评估。结果:研究发现原发组与转移组在影像学定性特征和定量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包括有磨玻璃成分、毛刺、胸膜牵拉、贴邻胸膜、平均CT值和病灶大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像学特征中有磨玻璃成分、平均CT值以及病灶大小均是肺腺癌浸润性的风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有磨玻璃成分、平均CT值以及病灶大小的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95%CI 0.573~0.796)、0.813(95%CI 0.726~0.901)以及0.893(95%CI 0.834~0.953)。此外,患者的CT征象具有棘突征、毛刺征以及分叶征的情况时肺腺癌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数量显著高于无棘突征、毛刺征以及分叶征的患者,并且平均CT值>-550HU的患者的LMVD的数量也显著高于平均CT值<-550HU的患者(P<0.05)。结论:CT定量参数可以作为预测肺腺癌浸润性和淋巴管生成的潜在影像学标志物,有助于鉴别同时多原发肺腺癌与肺腺癌伴肺内转移,对肺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构建肺腺癌患者免疫相关基因生存预后模型的比较研究
18
作者 任月 秦阳 +4 位作者 兰宁 张永超 刘毅蓉 赵晋芳 罗天娥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多组学数据和免疫相关基因构建不同深度学习模型对肺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并比较其预测性能。方法从TCGA数据库肺腺癌多组学数据提取免疫基因后分别用原始数据及单因素Cox回归过滤法、方差过滤法和弹性网络(elastic net,... 目的探讨使用多组学数据和免疫相关基因构建不同深度学习模型对肺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并比较其预测性能。方法从TCGA数据库肺腺癌多组学数据提取免疫基因后分别用原始数据及单因素Cox回归过滤法、方差过滤法和弹性网络(elastic net,EN)方法降维后的数据构建DeepOmix、Nnet-survival、Cox-nnet和Deepsurv预后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和时间依赖性RO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比较多组学模型C指数、3年AUC和5年AUC值结果显示:DeepOmix模型结合生物信号通路信息采用不同降维方法构建的肺腺癌预后预测模型与DeepOmix、Nnet-survival、Cox-nnet和Deepsurv模型相比预测性能最好(C指数在0.83以上,3年AUC在0.89以上,5年AUC在0.94以上)。在筛选变量构建预后预测模型中EN降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度。DeepOmix模型能显著区分高、低风险组患者,且高风险组预后较差(P<0.001)。结论DeepOmix模型结合生物信号通路以及EN降维可以分析高维低样本量数据,构建的肺腺癌预后预测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预测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Omix 深度学习 预后预测 生存分析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浸润性肺腺癌气腔播散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分析
19
作者 徐凤 李琦 +2 位作者 李娴 霍继文 吴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2-859,共8页
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肺腺癌(ILADC)的临床及CT特征在预测气腔播散(STAS)中的价值,旨在寻找一种术前预测STAS的无创性方法,同时探明与STAS高度相关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69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Ⅱ期ILADC患者,根据STAS状态分为... 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肺腺癌(ILADC)的临床及CT特征在预测气腔播散(STAS)中的价值,旨在寻找一种术前预测STAS的无创性方法,同时探明与STAS高度相关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69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Ⅱ期ILADC患者,根据STAS状态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及CT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AS阳性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比较两组的病理特征。结果:临床特征比较:癌胚抗原升高多见于STAS阳性患者(P<0.05)。CT特征比较:STAS阳性组肿瘤更大,实性密度、肿瘤实性成分占比(CTR)>50%、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瘤周纤维化及卫星结节的发生率更高,而STAS阴性组肿瘤以上叶多见且充气支气管征发生率更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临床及CT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下叶分布、实性密度、CTR>50%、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瘤周纤维化及卫星结节为STAS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7、74.8%、74.8%及70.3%。病理特征比较:STAS阳性组含实体或微乳头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为Ⅱ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STAS状态的早期ILADC具有不同的临床、CT及病理特征,熟悉这些特征的差异有助于STAS术前无创预测,从而辅助临床选择最优治疗决策,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气腔播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PⅠ对肺腺癌H1650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20
作者 李晓甜 吴启飞 +3 位作者 何慧洁 牛海英 刘静怡 张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1-436,共6页
目的探讨人着丝粒蛋白Ⅰ(CENPⅠ)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研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4种肺腺癌细胞及人正常肺泡上皮细胞... 目的探讨人着丝粒蛋白Ⅰ(CENPⅠ)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研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4种肺腺癌细胞及人正常肺泡上皮细胞中CENPⅠ的表达水平。用siRNA技术敲低H1650细胞中CENPⅠ的表达,检测转染效率。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CENPⅠ对H1650细胞周期、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Ki-67、cyclin D1、Bcl-2、PI3K、AKT、mTOR、p-PI3K、p-AKT、p-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CENPⅠ在肺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敲低CENPⅠ后,H1650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细胞数增加,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下降(P<0.01);与NC组相比,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vinmentin、Ki-67、cyclin D1、Bcl-2、p-PI3K、p-AKT、p-mTOR表达下调(P<0.05);加入通路激活剂IGF-1后,与si-CENPⅠ组相比,si-CENPⅠ+IGF-1组p-PI3K、p-AKT、p-mTOR表达上调(P<0.05)。结论CENPⅠ在肺腺癌中高表达,可促进肺腺癌H1650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EMT过程,抑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人着丝粒蛋白Ⅰ 上皮-间质转化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