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钛球团矿气基竖炉生产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1
作者 王海涛 李晓兵 +2 位作者 吕志敏 曹建学 秦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3,共7页
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但传统的高炉—转炉工艺在处理该矿时存在工艺流程长、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差、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工艺为钒钛磁铁矿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本文通过进行钒钛球团矿... 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但传统的高炉—转炉工艺在处理该矿时存在工艺流程长、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差、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工艺为钒钛磁铁矿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本文通过进行钒钛球团矿气基竖炉直接还原投笼试验,研究实际生产过程中钒钛球团矿的直接还原情况及球团品质,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结果表明:钒钛球团矿的抗压强度是影响气基竖炉生产的因素之一,其较高的低温还原粉化率和还原膨胀率,也是导致直接还原铁(DRI)粉化严重、外观形貌差的重要因素,这成为气基竖炉生产的限制性环节;由于钒钛球团矿的特殊矿物组成,其还原性较差,生产DRI的金属化率偏低;通过提高气基竖炉进口温度和改善还原气氛等措施调整气基竖炉的操作制度,可使得DRI的金属化率有所提升。投笼试验为改善钒钛球团矿的冶金性能提供了方向,未来应着重优化竖炉操作制度,进一步提高还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球团矿 气基竖炉 低温还原粉化 还原膨胀 金属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粉碎对3种食用菌风味特征及减盐增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班鑫荣 杨焱 +4 位作者 李文 吴迪 张忠 陈万超 李景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39,共11页
目的:优化食用菌的加工工艺,评估其作为风味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使用离子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的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等鲜浓度值来评估样品的鲜味;运用GC-MS、电子鼻和电子舌来检测样本中的挥发性... 目的:优化食用菌的加工工艺,评估其作为风味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使用离子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的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等鲜浓度值来评估样品的鲜味;运用GC-MS、电子鼻和电子舌来检测样本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观察纳米粉碎前后的微观结构,并进行增鲜减盐试验。结果:纳米粉碎后,大球盖菇和双孢蘑菇的鲜味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而纳米粉碎对草菇的风味成分影响较小;电子舌结果表明,经纳米粉碎的样品在鲜味和咸味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加入0.5%纳米粉碎双孢蘑菇后能够增加0.28%的盐浓度,同时其鲜味值提高了145%。结论:纳米粉碎技术能够提高食品的口感,在食品制造业中可以将纳米粉碎后的食用菌粉作为替代盐和风味增强剂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双孢蘑菇 草菇 纳米粉碎技术 风味 增鲜减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气化耦合绿氢制甲醇过程经济性和减碳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贺树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重点介绍了煤和绿氢耦合制甲醇替换煤制甲醇过程的经济效益和CO_(2)减排情况对比。使用光伏发电电解水生产绿氧、绿氢,绿氧用于煤气化,绿氢全部替代工艺变换产生的灰氢。在煤炭价格为500元/t、工业用电价格为0.86元/kWh时,煤制甲醇单位... 重点介绍了煤和绿氢耦合制甲醇替换煤制甲醇过程的经济效益和CO_(2)减排情况对比。使用光伏发电电解水生产绿氧、绿氢,绿氧用于煤气化,绿氢全部替代工艺变换产生的灰氢。在煤炭价格为500元/t、工业用电价格为0.86元/kWh时,煤制甲醇单位甲醇成本约为1 527.1元/t;当绿电成本为0.2元/kWh时,煤和绿氢耦合制甲醇生产成本约为1 669.7元/t。若煤和绿氢耦合制甲醇全部替换煤制甲醇,CO_(2)排放量将减少98.5%。大规模绿氢和绿电与煤化工的深度耦合可实现CO_(2)直接减排,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粉煤气化 甲醇合成 耦合 绿氢 CO_(2)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剂性球团低温还原粉化问题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英春 胡启晨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熔剂性球团的应用是实现高炉降本增铁的有效途径,研究熔剂性球团在高炉内的还原行为很有必要。本文重点探讨分析了两种企业熔剂性球团的低温粉化问题,经过试验检测,1#、2#球团的RDI>3.15 mm分别仅为75.59%与81.74%,两者粉化性能均较... 熔剂性球团的应用是实现高炉降本增铁的有效途径,研究熔剂性球团在高炉内的还原行为很有必要。本文重点探讨分析了两种企业熔剂性球团的低温粉化问题,经过试验检测,1#、2#球团的RDI>3.15 mm分别仅为75.59%与81.74%,两者粉化性能均较差。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两种球团内部孔隙占比分别为54.31%和56.46%,内部渣相较多,影响赤铁矿连晶;焙烧过程中渣相的开始熔化温度较低,分别为999.7℃和1046.8℃,同时产生渣量较大,分别达到了24.2 g和21.3 g,球团内部结构疏松,粉化性能差。生产中可以通过加强混料,调整脉石成分来控制渣相成因、渣相组分和渣相黏度,从而改善其低温还原粉化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剂性球团 低温还原粉化 SiO_(2) Factsage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镁铁精粉的烧结性能试验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春来 潘文 +2 位作者 辛越 杨志宇 贺道山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了拓展可用铁矿资源的来源途径,本文对一种含硼、镁的铁矿资源(丹东硼镁铁精粉)的烧结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开展相关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硼镁铁精粉的同化性能与杨迪粉接近,液相流动性能与PB粉接近;在现有烧结原料和工艺条件下,硼... 为了拓展可用铁矿资源的来源途径,本文对一种含硼、镁的铁矿资源(丹东硼镁铁精粉)的烧结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开展相关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硼镁铁精粉的同化性能与杨迪粉接近,液相流动性能与PB粉接近;在现有烧结原料和工艺条件下,硼镁铁精粉等比例替代地方磁精粉,有利于提高烧结矿的成品率,降低固体燃料消耗,改善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该铁精粉配比低于10%对提高烧结机利用系数和烧结矿转鼓强度有利,高于10%对上述两个指标有负面影响。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配加3%的硼镁铁精粉后,烧结矿的全铁品位略有降低,烧结矿中B_(2)O_(3)质量分数增加,达到0.56%;烧结矿的粒度组成得到优化,(5,10)mm和≤5 mm的粒级占比分别降低0.79%和1.29%,>40 mm的粒级占比增加3.01%;烧结机利用系数由1.60 t/(m^(2)·h)提高到1.62 t/(m^(2)·h),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2.22个百分点,低温还原粉化指数(>3.15 mm)由58.80%上升至60.29%,烧结矿产、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粉 烧结性能 同化性 液相流动性 低温还原粉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煤粉的细度对再燃还原NO的影响 被引量:71
6
作者 刘忠 阎维平 +2 位作者 高正阳 赵莉 王小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以烟煤和褐煤混煤的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用N2、O2、CO2、NO配制模拟烟气,在立式携带流反应器中进行了煤粉再燃还原NO的实验,研究了超细煤粉的细度对炉内1300℃高温烟气中再燃还原NO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超细煤粉在再燃区内最佳停留时间... 以烟煤和褐煤混煤的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用N2、O2、CO2、NO配制模拟烟气,在立式携带流反应器中进行了煤粉再燃还原NO的实验,研究了超细煤粉的细度对炉内1300℃高温烟气中再燃还原NO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超细煤粉在再燃区内最佳停留时间约为0.8s;② NO的还原效率随着超细煤粉细度提高而增大;③在再燃燃料比为20%~25%、再燃区的初始氧浓度为4%~6%的工况范围内,煤粉细度对NO还原效率的影响显著;④在保证一定的NO排放浓度水平的情况下,使用较细的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时,可以减少再燃燃料的投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料 超细煤粉 细度 一氧化氮 燃烧器 再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再燃过程中NO均相与异相还原反应相对贡献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彦 齐学义 +5 位作者 丁宁 罗丹 陈方 徐江荣 周俊虎 岑可法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6-949,955,共5页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分析各种因素对煤粉再燃NO还原过程均相与异相反应相对贡献的影响.在1 000℃和1 100℃下,利用模拟烟气对不同煤种的挥发分、煤焦、煤粉的再燃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广煤均相还原反应的贡献大于异相反应,但对于兖州...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分析各种因素对煤粉再燃NO还原过程均相与异相反应相对贡献的影响.在1 000℃和1 100℃下,利用模拟烟气对不同煤种的挥发分、煤焦、煤粉的再燃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广煤均相还原反应的贡献大于异相反应,但对于兖州煤和合山煤,异相还原反应的贡献大于均相反应,神木煤两者贡献相当.分析认为:除煤粉挥发分含量、焦的比表面积之外,煤灰中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尤其是CaO的含量,是决定NO异相还原反应贡献大小的主要因素;而反应温度的升高,使NO均相和异相还原效率均提高,但并未改变异相和均相反应贡献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再燃 NO还原 均相反应 异相反应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煤粉再燃技术降低NO_x排放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钟海卿 金晶 +1 位作者 樊俊杰 陈占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50,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超细煤粉再燃技术中影响NOx排放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煤种的主燃料,超细煤粉再燃均能起到显著降低NOx排放的作用,脱氮率在50%-70%之间;高挥发分的褐煤、烟煤是较好的再燃燃料;煤粉越细,对NOx的还原性越强... 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超细煤粉再燃技术中影响NOx排放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煤种的主燃料,超细煤粉再燃均能起到显著降低NOx排放的作用,脱氮率在50%-70%之间;高挥发分的褐煤、烟煤是较好的再燃燃料;煤粉越细,对NOx的还原性越强,同常规粒度煤粉再燃相比,使用超细煤粉,NOx脱除率增加了10%以上;随着再燃燃料比例的增加,各工况均呈现NOx排放量降低、脱氮率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煤粉 再燃 NOx脱除率 煤粉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配煤团块直接还原法制备铁粒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海峰 薛正良 +2 位作者 周继程 李小明 陈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25-127,188,共4页
根据我国现阶段直接还原状况及国内能源的结构特点,提出利用舍碳团块直接还原制备铁颗粒的技术思想;通过调整团矿的内配碳比、温度、碱度及添加剂配入量来优化渣铁的分离和提高铁粒质量,找到最佳的配比方案。铁的收得率达到90%以上... 根据我国现阶段直接还原状况及国内能源的结构特点,提出利用舍碳团块直接还原制备铁颗粒的技术思想;通过调整团矿的内配碳比、温度、碱度及添加剂配入量来优化渣铁的分离和提高铁粒质量,找到最佳的配比方案。铁的收得率达到90%以上,铁粒中wFe〉96%,ws=0.02%~0.05%,wc〈4.0%;分离出的铁粒可直接作为电炉炼钢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配煤铁矿团块 直接还原 渣铁分离 铁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种对超细煤粉再燃还原NO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忠 阎维平 +1 位作者 高正阳 赵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73-276,共4页
以三种煤质差异较大的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用N2、O2、CO2、NO配制模拟烟气,在立式管式携带炉中,研究了煤种对再燃降低NO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挥发分越大的煤种再燃还原NO效率越高;对于煤质差异较大,尤其是挥发分含量... 以三种煤质差异较大的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用N2、O2、CO2、NO配制模拟烟气,在立式管式携带炉中,研究了煤种对再燃降低NO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挥发分越大的煤种再燃还原NO效率越高;对于煤质差异较大,尤其是挥发分含量差别较大的超细煤粉,其含N量对再燃还原NO效率的影响将被挥发分的影响所掩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分 煤种 超细煤粉 还原 煤质 制模 燃料 再燃 烟气 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添加剂改善烧结矿质量的试验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丽群 夏登友 +2 位作者 李新 孙挺 李荻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3,共4页
为了提高烧结矿质量,抑制热烧结矿在降温过程中因正硅酸钙(2CaO·SiO2 )相变引起的粉化,作者就烧结配加硼酸添加剂进行了试验,并通过岩相分析法和X -射线衍射(XRD)图谱对硼酸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1吨烧结原料配加0 6~1... 为了提高烧结矿质量,抑制热烧结矿在降温过程中因正硅酸钙(2CaO·SiO2 )相变引起的粉化,作者就烧结配加硼酸添加剂进行了试验,并通过岩相分析法和X -射线衍射(XRD)图谱对硼酸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1吨烧结原料配加0 6~1 2kg硼酸,烧结矿粉化得到了抑制,还原性能、转鼓强度也得到提高,而且对烧结工艺无负面影响。B2 O3在较低的温度下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生成低熔点化合物(如:CaB6 ) ,从而加快烧结反应速度,促进铁酸钙的生成,减少正硅酸钙的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添加剂 烧结矿 粉化 还原性能 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技术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37
12
作者 纪任山 王乃继 +1 位作者 肖翠微 王永刚 《洁净煤技术》 CAS 2009年第5期52-56,共5页
综述了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技术在国外的产业化现状,国内技术的原理、特色、指标、业绩及在节能、污染物减排等方面的实际使用效果,与传统层燃锅炉、水煤浆锅炉及油气锅炉从技术经济角度做了对比。阐述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节能融资模式的... 综述了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技术在国外的产业化现状,国内技术的原理、特色、指标、业绩及在节能、污染物减排等方面的实际使用效果,与传统层燃锅炉、水煤浆锅炉及油气锅炉从技术经济角度做了对比。阐述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节能融资模式的具体内容及对高效工业煤粉锅炉推广应用的适应性。分析了高效工业煤粉锅炉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工业锅炉 节能减排 合同能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煤粉来再燃脱硝中金属氧化物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俊虎 温正城 +3 位作者 王智化 杨卫娟 刘建忠 岑可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通过对煤粉进行酸洗脱矿重新负载,并在一维沉降炉上对K2O,Na2O,CaO,Fe2O3金属氧化物的负载煤粉进行再燃试验研究,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对用煤粉来再燃脱硝效果有重要影响。煤灰中金属氧化物含量越高... 通过对煤粉进行酸洗脱矿重新负载,并在一维沉降炉上对K2O,Na2O,CaO,Fe2O3金属氧化物的负载煤粉进行再燃试验研究,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对用煤粉来再燃脱硝效果有重要影响。煤灰中金属氧化物含量越高,煤粉再燃脱硝效果越好。负载等质量金属氧化物的煤粉用来再燃脱硝的效果依次为:Na2O^Fe2O3>K2O>CaO;其中Na2O和CaO与再燃区气氛相关性较弱,而K2O与Fe2O3则随还原性气氛的增强,效果有显著提高,CaO负载过量后,反而有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选择有效的再燃用的煤粉添加剂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再燃 金属氧化物 脱硝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床粉煤气化技术在直接还原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彭宇慧 代正华 +3 位作者 龚欣 王亦飞 于广锁 刘海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8-533,共6页
提出了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流床粉煤气化技术与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直接还原铁(DRI)生产的工艺流程。应用AspenPlus对粉煤气化及合成气处理的工艺进行模拟,从而获得了适合于希尔萨工艺(HYL-Ⅲ)的还原气,然后利用该部分... 提出了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流床粉煤气化技术与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直接还原铁(DRI)生产的工艺流程。应用AspenPlus对粉煤气化及合成气处理的工艺进行模拟,从而获得了适合于希尔萨工艺(HYL-Ⅲ)的还原气,然后利用该部分还原气进行DRI的生产。通过对系统物料与能量的衡算,获得了本流程的主要原料消耗为:煤耗约为384kg/tDRI,氧耗约为251m3/tDRI;综合能耗约为10.18GJ/tDRI。与文献报道的煤制气直接还原炼铁工艺进行对比,本流程的综合能耗与文献中的指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床 粉煤气化 CO2输送 直接还原炼铁 希尔萨工艺(HYL-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煤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郭永红 孙保民 康志忠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2-426,共5页
为了验证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有效性,使用FLUENT软件对元宝山褐煤在燃烧试验研究装置中的进行了4个工况的数值模拟;1个为常规燃烧,3个为超细粉再燃工况.计算结果表明:超细粉再燃可以有效的降低NOx排放,与常规燃烧相比,脱除率为58.2%... 为了验证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有效性,使用FLUENT软件对元宝山褐煤在燃烧试验研究装置中的进行了4个工况的数值模拟;1个为常规燃烧,3个为超细粉再燃工况.计算结果表明:超细粉再燃可以有效的降低NOx排放,与常规燃烧相比,脱除率为58.2%~72.5%;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越小,越有利于NOx的还原;超细粉再燃工况中出口NOx排放量不仅与再燃区NOx的还原率有关,而且还与燃尽区新的NOx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燃料燃烧 超细粉再燃 数值模拟 NOx 还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粒度对超细煤粉再燃脱硝效率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6
作者 贾艳艳 毕明树 柳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96-1300,共5页
借助CFD计算软件Fluent 6.1,对全尺寸四角切圆锅炉超细煤粉再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以烟煤的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研究了NOx排放随再燃煤粉粒径、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及再燃量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不同再燃煤粉粒径工况下炉膛中心... 借助CFD计算软件Fluent 6.1,对全尺寸四角切圆锅炉超细煤粉再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以烟煤的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研究了NOx排放随再燃煤粉粒径、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及再燃量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不同再燃煤粉粒径工况下炉膛中心截面上NOx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粒度的再燃燃料,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存在同一最佳值,在0.8-0.9之间;脱氮率随着再燃量的增加而增大,最佳再燃量为20%;再燃煤粉越细,对NOx的还原作用越强,最佳再燃燃料平均粒径为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煤粉 再燃脱硝 数值模拟 全尺寸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欧阳刚 郭效德 +3 位作者 席海军 刘杰 韩华 李凤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9,共6页
采用HLG-50型粉碎机,成功制备了亚微米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运用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品的粒度分布、颗粒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光谱(Raman)、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及... 采用HLG-50型粉碎机,成功制备了亚微米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运用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品的粒度分布、颗粒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光谱(Raman)、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分析了产品的晶型和纯度;使用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分析其热分解特性,同时表征了产品的冲击波感度。研究结果表明:亚微米CL-20颗粒呈类球形,其平均粒径d50为210 nm,并保持着原料的ε晶型且纯度高;与原料相比,亚微米CL-20的热分解峰温度稍有提前,其冲击波感度下降了53.1%,降感效果明显,有利于CL-20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CL-20 机械粉碎 冲击波感度 降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再燃过程对煤焦异相还原NO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平 徐生荣 祝秀明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利用高温携带流反应装置,研究了煤种(包括褐煤、烟煤和贫煤)、再燃区内反应温度、煤粉粒径、一次燃烧区空气过量系数SR1和再燃区空气过量系数SR2对煤焦异相还原NO作用的影响,探讨了煤焦异相还原NO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R2和煤粉粒径的... 利用高温携带流反应装置,研究了煤种(包括褐煤、烟煤和贫煤)、再燃区内反应温度、煤粉粒径、一次燃烧区空气过量系数SR1和再燃区空气过量系数SR2对煤焦异相还原NO作用的影响,探讨了煤焦异相还原NO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R2和煤粉粒径的减小以及再燃区反应温度的提高,煤粉NO还原效率增加;在相同的SR2下,随着煤中挥发分含量的提高,煤粉粒径的增加和再燃区反应温度的降低,煤焦异相还原NO贡献上升;对于相同再燃燃料份额:SR1=1.0和SR1=1.2时煤焦异相还原NO的贡献均大于SR1=1.1时的异相还原NO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煤粉再燃 NO 异相还原 煤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煤资源清洁利用工程示范——现代煤粉工业锅炉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金华 王乃继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0,共6页
煤粉工业锅炉以煤粉浓相室式燃烧为技术基础,耦合先进成熟的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工艺,锅炉系统可实现高能效及超低排放运行。文章主要阐述了锅炉烟风系统的工艺原理,总结了煤粉安定储罐(塔)、无脉动浓相供料器、煤粉浓相着火及中心逆喷... 煤粉工业锅炉以煤粉浓相室式燃烧为技术基础,耦合先进成熟的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工艺,锅炉系统可实现高能效及超低排放运行。文章主要阐述了锅炉烟风系统的工艺原理,总结了煤粉安定储罐(塔)、无脉动浓相供料器、煤粉浓相着火及中心逆喷双锥燃烧器、锅炉本体、高倍率灰钙循环脱硫除尘一体化、低温炭基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等核心与关键单元技术(装置)的特征、技术指标。并以神东煤粉工业锅炉项目及天津津能集团示范项目为典型实例,介绍了示范工程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工业锅炉 污染物脱除 污染物排放 脱硫脱硝技术 节能减排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改进灰关联分析的双进双出钢球磨制粉出力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冯磊华 桂卫华 杨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62-2067,共6页
由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出力较难直接测量,且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将一种改进的灰关联分析用于双进双出钢球磨制粉系统中,得出了各辅助变量对制粉出力影响的灰关联度,忽略次要因素,建立了制粉系统出力的软测量模型,并实现了模... 由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出力较难直接测量,且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将一种改进的灰关联分析用于双进双出钢球磨制粉系统中,得出了各辅助变量对制粉出力影响的灰关联度,忽略次要因素,建立了制粉系统出力的软测量模型,并实现了模型的降维。仿真结果表明,降维后的软测量模型的学习速度和收敛速度均较好,为模型在制粉系统中的在线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分析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制粉出力 软测量模型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