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avitation bubble collapse on hydraulic oil temperature 被引量:2
1
作者 沈伟 张健 +2 位作者 孙毅 张迪嘉 姜继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657-1668,共12页
Cavitation bubble collaps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emperature of hydraulic oil. Herein, cone-type throttle valv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of cavitation. First, the process... Cavitation bubble collaps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emperature of hydraulic oil. Herein, cone-type throttle valv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of cavitation. First, the processes of growth and collapse are analysed,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ydraulic oil temperature and bubble growth and collapse are deduce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is then considered on the hydraulic oil viscosity and saturated vapour pressure. Additionally, an improved form of the Rayleigh–Plesset equation is developed. The effect of cavitation on the hydraulic oil temperature i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and the effects of cavitation bubble collapse in the hydraulic system are summarised. Using the cone-type throttle valve as an example, a method to suppress cavitation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ATION bubble collapse hydraulic oil temperature Rayleigh-Plesset equation cone-type throttle val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型陆相页岩油储层压裂裂缝扩展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柴妮娜 李嘉瑞 +3 位作者 张力文 王俊杰 刘亚鹏 朱伦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了一套泥页岩及细粒砂质岩,具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勘探开发评估资源量合计达十几亿吨。但页岩油储层可动性差、地层埋深浅,水平段层理、断缝、断层发育,裂缝扩展形态未知,体积压裂改造难度大。针对长7段井下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了一套泥页岩及细粒砂质岩,具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勘探开发评估资源量合计达十几亿吨。但页岩油储层可动性差、地层埋深浅,水平段层理、断缝、断层发育,裂缝扩展形态未知,体积压裂改造难度大。针对长7段井下储层获取的全直径致密砂泥岩岩心和页岩岩心,利用水泥包裹岩心方法开展真三轴室内压裂物模实验,获取水力裂缝形态,揭示弱应力场下页岩油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实验发现,页岩油储层层状结构较密集,岩石颗粒之间胶结性较弱,压裂液容易沿着层理渗滤,在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差小于2 MPa时,水力裂缝形态多为水平缝,压裂液主要沿层理或水平的天然裂缝渗滤;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差增加到7 MPa时,会出现垂向穿层缝,形成局部台阶,最后被弱胶结层理面捕获后,沿层理渗滤延展。因此,压裂施工时,优选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值较大的区域进行施工(井口位于山顶),有利于水力裂缝垂向延展,增加储层的体积压裂效果,提高页岩油产量和增大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型页岩油储层 水力压裂实验 最大水平主应力 水力裂缝形态 天然裂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压裂现场实验室的致密砾岩人工缝网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覃建华 鲜成钢 +6 位作者 张景 梁天博 王文中 李思远 张津宁 张阳 周福建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8,共12页
为明确玛湖致密砾岩储层水力压裂后缝网发育特征,借鉴北美水力压裂试验场的成功经验,在玛131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二段(T1b2)和三段(T1b3)建立水力压裂现场实验室,共实施12口水平井和1口大斜度取心井,根据取心井MaJ02岩心裂缝CT扫描、成... 为明确玛湖致密砾岩储层水力压裂后缝网发育特征,借鉴北美水力压裂试验场的成功经验,在玛131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二段(T1b2)和三段(T1b3)建立水力压裂现场实验室,共实施12口水平井和1口大斜度取心井,根据取心井MaJ02岩心裂缝CT扫描、成像测井以及岩心直接观测结果,结合示踪剂监测资料,研究水力压裂缝产状、连通情况、扩展规律和主控因素。研究表明:①水力压裂形成张性和剪切两种性质的裂缝,张性缝近似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自井筒射孔簇最远可延伸50 m;剪切缝分布于张性缝之间,大部分受缝间诱导应力场影响呈走滑剪切模式,部分呈共轭成对出现,整体上压裂缝呈先张后剪、张剪相间、剪切为主的特征。②示踪剂监测结果表明,生产早期井间普遍存在连通,随着生产的进行,缝内静压力逐渐降低,井间连通性下降。③岩性和压裂参数影响水力裂缝密度,泥岩夹层水力裂缝密度低于砾岩,并限制裂缝的扩展;更大的改造规模、更小的簇间距可提高裂缝密度,是提高单井产量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砾岩 致密油 水力压裂现场实验室 大斜度井取心 张性缝 剪切缝 缝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层对页岩力学性质的影响及其对水力压裂的启示
4
作者 王小琼 钟毅 +7 位作者 万有余 温野群 吴珊 张木杨 申颍浩 葛洪魁 鲜成钢 陈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英雄岭页岩油纵向层系厚,具有高频旋回沉积特征,主要发育纹层状和层状页岩,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甜点识别难度大。以英雄岭干柴沟组纹层状页岩和层状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力学试验,结合现场水力压裂微震及施工曲线分析,得到纹层对页... 英雄岭页岩油纵向层系厚,具有高频旋回沉积特征,主要发育纹层状和层状页岩,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甜点识别难度大。以英雄岭干柴沟组纹层状页岩和层状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力学试验,结合现场水力压裂微震及施工曲线分析,得到纹层对页岩力学性质及裂缝扩展的影响,并提出压裂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相较于层状页岩,纹层状页岩天然微裂隙更发育;纹层状页岩抗压强度更低,破裂后产生的裂隙体积应变要小于层状页岩,主要是纹层状页岩形成的裂缝开度小,与现场压裂施工曲线上没有明显的破裂压力降结果一致;纹层状页岩压裂裂缝易沿纹层结构扩展,形成数量更多更为复杂的裂缝网络;纹层状页岩裂缝数量多,复杂度高,裂缝比表面积大,见油速度快,是更优的工程甜点;对于纹层状页岩建议采用“冻胶+滑溜水”复合压裂工艺,先以高黏冻胶撑开纹层的小开度裂缝,携砂支撑,增加裂缝有效性,再以滑溜水促进复杂裂缝网络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英雄岭 岩石力学 纹层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纳米乳液渗吸规律及应用
5
作者 梁星原 韩国庆 +3 位作者 周福建 梁天博 岳震铎 杨凯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针对矿场尺度下致密储层纳米乳液渗吸规律不清楚的问题,基于数值模拟方法,从实验室尺度和矿场尺度2个方面对纳米乳液渗吸采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尺度下,随着渗透率的增加,渗吸采收率增至47%后保持稳定;随着毛细管压... 针对矿场尺度下致密储层纳米乳液渗吸规律不清楚的问题,基于数值模拟方法,从实验室尺度和矿场尺度2个方面对纳米乳液渗吸采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尺度下,随着渗透率的增加,渗吸采收率增至47%后保持稳定;随着毛细管压力的增加,渗吸采收率逐渐增至61%;随着临界吸附量逐渐增加,渗吸采收率先稳定在28%,后降至2%。矿场尺度下,随着渗透率、毛细管压力和扩散系数的增加,渗吸采收率分别增至38%、35%、11%;随着临界吸附量逐渐增加,渗吸采收率逐渐降低至5%。矿场尺度的渗吸采收率影响因素变化规律与实验室尺度有所不同,主要原因为实验室尺度下基质体积小,岩心与压裂液接触面积大,压裂液能够进入岩心所有孔隙,与实际现场不符。该研究对致密油藏的压裂液参数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纳米乳液 低渗储层 水力压裂 表面活性剂 润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液力驱动无杆采油系统运行规律研究
6
作者 刘洋 钱钦 +4 位作者 智勤功 朱泽军 颜廷俊 储章森 黄庭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93,共8页
目前针对液力驱动无杆采油系统的动态特性和井下动力缸运动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此,以液力驱动无杆采油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AMESim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得到不同动力液黏度、体积弹性模量下的系统运行压力曲线和井下动力缸活塞位移、... 目前针对液力驱动无杆采油系统的动态特性和井下动力缸运动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此,以液力驱动无杆采油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AMESim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得到不同动力液黏度、体积弹性模量下的系统运行压力曲线和井下动力缸活塞位移、速度曲线,明确井下动力缸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井下动力缸运行周期中大部分时间用来完成井下动力缸能量积蓄以及填补被压缩的动力液体积,若要提高井下机组冲次需增加输入流量;随着动力液黏度的增加、体积弹性模量的减小,井下动力缸的运行周期增大,系统效率降低,建议选择黏度小、弹性模量大的流体作为该系统的动力液。研究结论可为液力驱动无杆采油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为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驱动无杆采油系统 AMESim仿真模型 影响因素 井下动力缸 动力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监测技术进展
7
作者 张士诚 李建民 +5 位作者 许江文 谢勃勃 王明星 吕振虎 李嘉成 杨鹏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4,共15页
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水力压裂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储层改造体积有限、油气采出程度低和开发成本高等挑战,亟需明确地下储层水力裂缝展布形态,解决水力压裂优化设计难题。为此,在系统总结北美非常规储层水力... 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水力压裂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储层改造体积有限、油气采出程度低和开发成本高等挑战,亟需明确地下储层水力裂缝展布形态,解决水力压裂优化设计难题。为此,在系统总结北美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监测试验关键认识的基础上,聚焦玛湖凹陷致密砾岩油藏和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藏开展的水力压裂现场监测试验,系统梳理井下鹰眼监测、DAS管外光纤监测和大斜度取心试验的结果,揭示了非常规油气储层增产改造机制,为国内非常规储层压裂优化设计和裂缝监测解释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储层非均质性增强导致水平井段内各簇孔眼冲蚀程度差异更加明显,多簇裂缝扩展形态非均衡程度更强;②提升排量能够有效促进多簇裂缝均匀改造,而差异化布孔和段内暂堵压裂不能完全解决多裂缝非均衡扩展问题;③玛湖砾岩井下取心结果显示水力裂缝空间分布不均匀,人工裂缝数量远大于射孔簇数;④储层中穿砾裂缝数量是绕砾裂缝的2倍左右,两类水力裂缝均以高角度为主,裂缝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⑤支撑剂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10~23 m内,垂向上主要集中在20~25 m范围内;⑥砾石颗粒越大、砾石排列方向与裂缝扩展方向夹角越大,水力裂缝越容易穿过砾石。结论认为:压裂结束后段簇间的产液贡献能力存在动态变化,储层综合品质、压裂改造程度与压后产能的联系仍需进一步研究;现场系统监测结果对完善非常规油气藏压裂优化设计、推动水力压裂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技术体系还需整体谋划和系统推进水力压裂试验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砾岩油藏 吉木萨尔页岩油 水力压裂现场监测试验 井下鹰眼监测 分布式光纤监测 大斜度井取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仁及其粕中油脂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国王 祁岩龙 +3 位作者 杨忠强 孙俪娜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木丽得尔·叶尔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压冷榨提取核桃仁中核桃油的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粕中核桃油的工艺。比较分析了液压冷榨未脱种衣核桃仁(DPM)、液压冷榨脱种衣核桃仁(QPM)、超临界CO_(2)萃取...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压冷榨提取核桃仁中核桃油的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粕中核桃油的工艺。比较分析了液压冷榨未脱种衣核桃仁(DPM)、液压冷榨脱种衣核桃仁(QPM)、超临界CO_(2)萃取脱种衣核桃粕(QPC)制取的核桃油品质。结果表明:液压冷榨最佳工艺条件为压榨压力50.0 MPa、压榨时间120 min、进料量10.0 kg,在此条件下核桃油出油率为61.53%±0.15%;超临界CO_(2)萃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0℃、萃取时间5.0 h、萃取压力30.0 MPa,在此条件下核桃油萃取率为33.33%±0.25%。对比分析可知,3种处理条件下的核桃油品质均符合国家标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液压冷榨 超临界CO_(2)萃取 品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高湿环境下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性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冰清 李晓暄 +3 位作者 彭旭东 李运堂 陈源 金杰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宽温高湿环境下液压油受水污染而使密封处于油包水两相润滑状态,建立油包水流型下油水两相液压杆封热弹流混合润滑模型,探究宽温环境和含水率对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静力学特性、密封行为及密封性能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宽温高湿环境下液压油受水污染而使密封处于油包水两相润滑状态,建立油包水流型下油水两相液压杆封热弹流混合润滑模型,探究宽温环境和含水率对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静力学特性、密封行为及密封性能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油包水流型下,含水率增大时,油水混合物黏度略增大,流体动压效应增强,净泄漏率减小,摩擦力减小,密封润滑特性及性能均提升;低温环境下,密封挤压变形小,液膜黏度大,流体动压效应强,净泄漏率虽小但摩擦力大;高温环境下,密封挤压变形大,诱发局部应力集中,液膜黏度小,流体动压效应弱,净泄漏率大;环境温度对密封性能影响十分显著,特别是高温高速或高温高压工况下,净泄漏率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杆封 油水两相流 液压系统 宽温高湿环境 密封性能 静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缸上不同减摩润滑结构油膜性能的对比分析
10
作者 马丽楠 王伟 +2 位作者 陈峙 马占江 安高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103,共15页
通过设计不同的减摩润滑结构并比较油膜特性,研究不同的减摩润滑结构对伺服液压缸克服径向载荷、减小摩擦的影响,得出减摩润滑结构的最佳形状结构,并进行试验验证。在减摩润滑矩形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字形结构和梯形结构,并对其进行... 通过设计不同的减摩润滑结构并比较油膜特性,研究不同的减摩润滑结构对伺服液压缸克服径向载荷、减小摩擦的影响,得出减摩润滑结构的最佳形状结构,并进行试验验证。在减摩润滑矩形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字形结构和梯形结构,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和流场模拟,得到了不同减摩润滑结构的压力分布和承载能力特性曲线。梯形的减摩润滑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承载能力,油膜温升更小,该减摩润滑结构能有效克服活塞杆上的径向载荷,降低伺服液压缸的摩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减摩润滑结构的油膜特性不同,克服偏载能力不同,均能不同程度降低伺服液压缸的摩擦,提高伺服液压缸的控制精度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载荷 静压支承 摩擦 油膜 液压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油介质下常规离心泵有效增压供液的适应性分析
11
作者 陈吉庆 冀宏 +3 位作者 李晨 孙飞 王素燕 汤荣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为了探明常规离心泵采用液压油介质的增压供液性能,首先搭建了常规离心泵油液适应性试验系统,获得油介质下离心泵的流量、压力等参数,并通过可视化油箱观测油液内气泡分布;然后通过PumpLinx建立了离心泵全空化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水和... 为了探明常规离心泵采用液压油介质的增压供液性能,首先搭建了常规离心泵油液适应性试验系统,获得油介质下离心泵的流量、压力等参数,并通过可视化油箱观测油液内气泡分布;然后通过PumpLinx建立了离心泵全空化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水和油介质下的空化特性;最后,从离心泵的抗气蚀性能角度对叶轮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离心泵发生明显空化现象的临界转速为1550 r/min;在3000 r/min运行时,离心泵在液压油介质下的扬程较水介质降低了64%;离心泵在液压油介质下空化程度更剧烈,空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叶片压力面及叶片根部。优化后的离心泵旋转域气体体积分数降低了46%,对运用于高转速液压泵的吸油增压离心泵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液压油 增压供液 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基复合材料油润滑下往复摩擦学行为
12
作者 张航 李国一 +4 位作者 窦志伟 肖风亮 吕晓仁 熊文杰 王勇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8-175,共8页
在液压系统中,聚四氟乙烯(PTFE)及其填充物组成的密封件与金属活塞杆件发生摩擦磨损时,对摩副之间将发生材料的转移及相互的刮擦,其磨损机制尚不清晰;同时在摩擦过程中液压油变色的原因也亟待探究。以15#航空液压油为润滑介质,选用镀铬... 在液压系统中,聚四氟乙烯(PTFE)及其填充物组成的密封件与金属活塞杆件发生摩擦磨损时,对摩副之间将发生材料的转移及相互的刮擦,其磨损机制尚不清晰;同时在摩擦过程中液压油变色的原因也亟待探究。以15#航空液压油为润滑介质,选用镀铬和超音速火焰喷涂WC-10Co-4Cr的钢为对摩副,利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填充改性的PTFE基复合材料开展摩擦学行为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损表面进行分析,并对液压油中的金属颗粒进行分析,探究复合材料密封件磨损失效机制和油液变色原因。结果表明:PEEK/PTFE复合材料与镀铬表面、碳纤维/PTFE复合材料与WC-10Co-4Cr表面配副时性能最好;镀铬表面粗糙度的降低,使得PTFE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下降;液压油颜色变黑的原因是由磨损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离子和微小颗粒导致的;与镀铬涂层相比,陶瓷涂层表面与PTFE复合材料摩擦时不容易形成剪切润滑膜,造成PTFE材料磨损较大,产生的PTFE磨屑容易进入润滑油形成油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往复摩擦 复合材料 液压油 磨损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高压下旋转接头间隙密封泄漏量变化规律研究
13
作者 张景 赵秀栩 +1 位作者 汤海乐 孙少杰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0,43,共6页
温度是航空液压旋转接头重要工作参数,会影响液压油黏度和间隙密封间隙量。综合考虑温度对液压油黏度和间隙密封间隙量的影响,利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分别在21、28、35 MPa高压、-55~135℃温度范围内,对旋转接头间隙密封泄漏量进行仿真... 温度是航空液压旋转接头重要工作参数,会影响液压油黏度和间隙密封间隙量。综合考虑温度对液压油黏度和间隙密封间隙量的影响,利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分别在21、28、35 MPa高压、-55~135℃温度范围内,对旋转接头间隙密封泄漏量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温度和压力均会影响液压旋转接头间隙密封泄漏量,不同压力下间隙密封泄漏量随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压力增大泄漏量呈线性增大;相同压力和不同温度范围内泄漏量变化规律不同,以入口压力35 MPa为例,在-55~20℃区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泄漏量不断增加,在20~110℃区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泄漏量不断减少,温度大于110℃时泄漏量随温度上升而减少的趋势越来越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密封 航空液压旋转接头 泄漏量 液压油 黏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城页岩油水力压裂试验场大斜度取心井裂缝描述与认识
14
作者 曹炜 马永宁 +6 位作者 孟浩 拜杰 张同伍 鲜晟 徐荣利 赵国翔 涂志勇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5,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夹层型页岩油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低,两向应力差较大,前期微地震认识表明双翼缝特征明显,裂缝形态较为单一。为进一步认识压后缝网形态与空间展布,在庆城页岩油水力压裂试验场开展了压裂井间大斜度...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夹层型页岩油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低,两向应力差较大,前期微地震认识表明双翼缝特征明显,裂缝形态较为单一。为进一步认识压后缝网形态与空间展布,在庆城页岩油水力压裂试验场开展了压裂井间大斜度井取心研究。通过CT扫描、人工观察、显微镜成像和测井响应等多种手段,精细描述裂缝产状、缝面形态、充填特征等,对裂缝分类判别,同时结合染色支撑剂、泥浆示踪剂和空间距离与分布规律对压裂缝进行对应回归并开展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裂缝特征存在差异,天然构造缝占比低,层理缝和压裂缝特征显著且二者占比高;压裂缝呈集群式分布且数量远超邻近压裂井对应段簇,同时存在局部扩展差异,但在应力差和方位影响下仍沿主应力方向延伸;压裂缝面明显支撑较少但岩屑支撑剂分布广泛且小粒径占比更高;示踪剂分析下各段对应的压裂缝条数是产油贡献的关键。本文通过综合多方法集成得到的裂缝识别、分类与回归方法可被其他非常规油气藏储层压后取心裂缝分析借鉴参考,取得的裂缝认识对下一步压裂优化具备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力压裂试验场 大斜度取心井 压裂缝 集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变压器柱塞副润滑特性正交试验研究
15
作者 霍瑞龙 沈伟 +1 位作者 张广成 马琛俊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2,共8页
由于液压变压器自身结构原因,其柱塞副运行过程更加复杂。为防止液压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出现卡死或容积效率不高等问题,针对液压变压器柱塞副润滑特性开展了研究。推导了液压变压器变压比和柱塞副油膜雷诺方程,并使用ANSYS求解。结果表明... 由于液压变压器自身结构原因,其柱塞副运行过程更加复杂。为防止液压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出现卡死或容积效率不高等问题,针对液压变压器柱塞副润滑特性开展了研究。推导了液压变压器变压比和柱塞副油膜雷诺方程,并使用ANSYS求解。结果表明:受到液压变压器结构的影响,柱塞副油膜压力、泄漏量和轴向黏性摩擦力变化复杂,与柱塞运动速度、柱塞腔压力和转速等因素有关。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影响柱塞副润滑特性的主要因素是配合间隙和A口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变压器 柱塞副 油膜计算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AT的印刷油路板油道性能研究及优化
16
作者 穆俊齐 吴怀超 +1 位作者 聂龙 潘克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84,共5页
基于某重型AT液压系统原理图,为了设计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印刷油路板,更好提高重型AT的工作效率。从一般油道的特性着手,通过搭建液压系统某一段油路的AMESim仿真模型,得到油路的进出口油压,并通过三维软件NX12.0构建不同的三维几何模型... 基于某重型AT液压系统原理图,为了设计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印刷油路板,更好提高重型AT的工作效率。从一般油道的特性着手,通过搭建液压系统某一段油路的AMESim仿真模型,得到油路的进出口油压,并通过三维软件NX12.0构建不同的三维几何模型,导入Fluent软件中进行仿真模拟。将AMESim软件的仿真结果作为Fluent软件仿真的边界条件,分别分析了不同弯度、不同孔径、不同转角半径与孔径比值对一般油道的影响。总结出各个参数的选用规律,为重型AT印刷油路板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并设计一块重型AT印刷油路板,通过Fluent软件中Adjoint求解器对部分油路进行优化,使优化后的油道进出口压降、速度波动等一系列参数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AT液压系统 印刷油路板 油道 Fluen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卡式液压千斤顶往复密封摩擦生热分析
17
作者 刘新锋 王俊超 +4 位作者 尚廷东 刘威 张钰松 刘旭玲 李松晶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针对千斤顶内油膜摩擦生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卡式液压千斤顶内活塞往复密封摩擦生热分析方法。首先,在摩擦生热热源条件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计算规则,根据活塞往复运动方程进行了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编程;然后,结合油液黏... 针对千斤顶内油膜摩擦生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卡式液压千斤顶内活塞往复密封摩擦生热分析方法。首先,在摩擦生热热源条件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计算规则,根据活塞往复运动方程进行了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编程;然后,结合油液黏温特性建立了千斤顶往复密封摩擦生热仿真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千斤顶活塞往复运动油膜摩擦生热建模分析方法;最后,分析了千斤顶油缸内摩擦阻力,并对千斤顶摩擦生热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千斤顶内温度场分布,并把关键点温度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卡式液压千斤顶进行多次张拉工作时,其温度上升趋势和理论分析以及仿真数据基本吻合,在初次张拉工作时,温度上升速度较快;但是在张拉15次后,温度达到29℃左右时,后续温度上升趋势基本相同。前卡式液压千斤顶内温度场分布规律可以为液压千斤顶密封材料选取、结构改进和张拉系统油压表温度补偿提供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卡式液压千斤顶 往复密封 油膜摩擦生热 仿真计算模型 温度场分布规律 油液黏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震源机制和空间距离约束的单井单震相微地震事件定位
18
作者 刘磊 郭念民 +4 位作者 张辉 王志民 尹国庆 宋维琪 周新波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3-574,共12页
单井观测条件下,常规微地震事件定位是通过利用纵、横波(P波和S波)走时差和校正后P波来分别确定事件与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和方位来实现的。实际水力压裂监测数据中常含有很多单S波震相微地震事件,而S波一般不能用于方位角的计算,给单S波... 单井观测条件下,常规微地震事件定位是通过利用纵、横波(P波和S波)走时差和校正后P波来分别确定事件与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和方位来实现的。实际水力压裂监测数据中常含有很多单S波震相微地震事件,而S波一般不能用于方位角的计算,给单S波震相事件的定位带来了困难。然而,震源机制反演研究表明,微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与位置密切相关,这为单井单S波震相事件的定位提供了可能。针对水力压裂单井微地震监测数据中单S波震相事件难以定位问题,在射线追踪定位和单井震源机制反演基础上,经过对比所有可行位置解与其空间距离最近的双震相事件震源机制所表征的走向角是否满足相近或正交条件作为约束来解决。理论数据测试表明,利用震源机制和空间距离约束的单井单S波震相事件定位的误差虽大于双震相事件定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实际资料应用结果显示,微地震事件空间分布与区域构造应力方向一致,反演震源机制表明,岩石破裂面走向多沿着最大或最小水平应力方向,多为高角度裂缝,说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非常规油气储层 微地震事件 单井观测 射线追踪 定位方法 震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龙2井区致密油藏井间压窜识别及分析
19
作者 黄后传 曹晓璐 +3 位作者 李宁 加玉锋 吴国龙 巨世昌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7,共7页
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中拐凸起金龙2井区致密油藏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缝网开采,受大规模加密井和储集层断裂带影响,井间压窜现象频发,极大地影响生产效率。通过调研和探讨多段压裂水平井井间压窜监测识别方法的适用性,结合金龙2井区现场压... 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中拐凸起金龙2井区致密油藏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缝网开采,受大规模加密井和储集层断裂带影响,井间压窜现象频发,极大地影响生产效率。通过调研和探讨多段压裂水平井井间压窜监测识别方法的适用性,结合金龙2井区现场压裂施工监测和生产资料,建立了一套综合考虑生产动态、压裂施工和微地震特征的井间压窜识别流程,并对研究区井间压窜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表明:金龙2井区井间压窜现象严重,不仅存在同层位和同断块压窜,也存在跨层位和跨断块压窜;金龙2井区水平井井距较小和储集层断层发育,会诱发井间压窜,应避免在大规模断裂区域加密布井,也应适当减小加密井压裂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部隆起 中拐凸起 上乌尔禾组 致密油藏 水平井 水力压裂 井间压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状态下液压油抗磨损性能分析
20
作者 闫志勇 王建虎 +2 位作者 魏傲 冯伟 于彦博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4,共7页
为选择合适的液压油,避免仅考虑品牌、质量等级、黏度等级,忽略液压油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后的抗磨损性能变化,开展污染状态下液压油抗磨损性能研究。通过统计计算,分析液压油中常见污染物,如水分、SiO_(2)、铜的界限值,并通过单一... 为选择合适的液压油,避免仅考虑品牌、质量等级、黏度等级,忽略液压油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后的抗磨损性能变化,开展污染状态下液压油抗磨损性能研究。通过统计计算,分析液压油中常见污染物,如水分、SiO_(2)、铜的界限值,并通过单一污染物油样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40℃运动黏度、污染度等级、Fe元素含量、摩擦因数作为评价参数,以选定各参数的有效试验水平;使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多种污染物摩擦磨损试验,分析影响液压油抗磨损性能的主次因素,并通过铁谱分析验证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SiO_(2)是影响液压油抗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其次是Cu,水分含量影响最小。应用正交试验中得出3种污染物的最佳试验配比,可用于不同品牌液压油抗磨性能的评价,从而选择污染状态下性能更优的液压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 液压系统 污染 正交试验 抗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