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ultrafine cement on cement-soil in peat soil environment of Dianchi Lake
1
作者 CAO Jing SUN Huafeng +5 位作者 HUANG Siyang KONG Cheng LIU Fangyi LIU Fuhua TIAN Lin ZHU Weiming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Treatment of peat soil foundation in Yunnan surrounding Dianchi and Erhai Lakes poses complex problems for engineering projects.It is insufficient to rely on ordinary cement to reinforce peat soil.In order to make the... Treatment of peat soil foundation in Yunnan surrounding Dianchi and Erhai Lakes poses complex problems for engineering projects.It is insufficient to rely on ordinary cement to reinforce peat soil.In order to make the reinforcement reliable,this experiment mixed(ultrafine cement)UFC into ordinary cement to form a composite solidify agent.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UFC proportion on the strength of cement-soil in the peat soil environment.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UCS)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tests were conducted on samples soaked for 28 and 90 days,respectively.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Humic Acid(HA)and Fulvic Acid(FA),incorporating UFC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UCS of cement-soil.The rapid hydration of the fine particles generates a large number of cementitious products,improves the cohesion of the soil skeleton,and fills the pores.However,when the proportion of UFC increases,the aggregate structure formed by a larger quantity of fine particles reduces the hydration rate and degree of cement hydration,making the UCS growth rate of cement-soil insignificant.In the peat soil environment,HA significantly weakened the UCS of cement-soil in bo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aspects.However,UFC can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 of HA on cement-soil by its small particle size,high surface energy,and solid binding ability.In addition,FA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UCS of cement-soil soaked for 28 days and 90 days.The UFC addition could promote the enhancement effect of FA on cement-soil UCS.SEM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UFC proportion,and cementation between hydration products and soil particles was enhanced.The size and connectivity of cement-soil por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thereby improving cement-soil structural integ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t soil environment ultrafine cement(UFC) cement-soil strength test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Stress Screen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被引量:1
2
作者 Li Fang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HUST, Wuhan 430074, P. R. China Zhu Cheng & Wang Wei Dept.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1期29-33,共5页
Environmental stress screening (ESS) is a technological process to reduce the costly early field failur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is paper builds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ESS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obtain the... Environmental stress screening (ESS) is a technological process to reduce the costly early field failur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is paper builds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ESS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obtain the optimal ESS duration. The failure phenomena of ESS are modeled by mixed distribution, and optimal ESS duration is defined by maximizing life-cycle cost saving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eeting reliability requi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fields environmental testing Failure analysis Life cycle Mathematical models OPTIMIZATION RELI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线隧系统的环境振动预测评估方法及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磊 胡逸宁 +4 位作者 朱光楠 刘向明 刘虎兵 龙辉 黄厚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7-1187,共11页
针对与日益稠密的城市地铁网相伴而生的地铁车致环境振动问题,基于车辆-轨道-隧道空间耦合时变动力学模型,引入环评经验预测公式,发展了高效的车致环境振动预测和评估方法,研究行车速度、扣件和减振垫刚度阻尼参数组合策略对隧道壁分频... 针对与日益稠密的城市地铁网相伴而生的地铁车致环境振动问题,基于车辆-轨道-隧道空间耦合时变动力学模型,引入环评经验预测公式,发展了高效的车致环境振动预测和评估方法,研究行车速度、扣件和减振垫刚度阻尼参数组合策略对隧道壁分频振级和地表Z振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加,频谱幅值增大,隧道壁Z振级先增大,而后Z振级因峰值频率向高频偏移出计权范围而减小。选用扣件参数时需兼顾行车性能和环境振动的影响,扣件刚度超过60 kN/mm后减振效果不明显;轮重减载率会随扣件刚度的增大而增大,扣件阻尼宜选择26(kN·s)/m以下可满足限值要求。减振垫对隧道壁振动影响幅度较扣件显著,阻尼小于600(kN·s)/m^(3)时隧道壁Z振级随着减振垫刚度阻尼的增大而增大,隧道壁Z振级在隔振频率20Hz、阻尼600(kN·s)/m^(3)达到最大值。此外,基于规范给出了不同类型建筑距线路中心的达标范围,设计车速80 km/h及以下时,居民、文教建筑应距地铁线路中心20 m以上,商业、工业建筑应距地铁线路中心10m以上;20~1000(kN·s)/m^(3)减振垫阻尼以及5~24Hz隔振频率对应室内振级都能满足商业、工业建筑的要求,采用600(kN·s)/m^(3)以上的阻尼需要居民、文教建筑距线路中心10m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地铁线路结构减振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隧道动力相互作用 实测验证 地表振级分布 参数组合分析 环境振动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死亡徳氏大羚羊病例报告
4
作者 王运盛 王昕 +7 位作者 朱云芸 范昕琳 国欣欣 胥哲 焦思敏 赵岩 普天春 赵素芬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2-668,共7页
依据临床病理变化、组织病理学观察、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1只死亡的雌性徳氏大羚羊(Tragelaphus derbianus)进行诊断。结果显示:德氏大羚羊出现心内膜大面积出血,右心室质软,肺充血,肠黏膜脱落、出血,以及瘤胃浆膜面多脓肿;组织... 依据临床病理变化、组织病理学观察、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1只死亡的雌性徳氏大羚羊(Tragelaphus derbianus)进行诊断。结果显示:德氏大羚羊出现心内膜大面积出血,右心室质软,肺充血,肠黏膜脱落、出血,以及瘤胃浆膜面多脓肿;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德氏大羚羊有出血性心肌炎、急性间质性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脾出血、胰腺炎与出血性肠炎;肺组织中分离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结合临床病理变化和病原菌鉴定结果,分析德氏大羚羊疑似感染蜡样芽孢杆菌导致瘤胃浆膜面慢性感染和消化道病变,使其抵抗力降低,在极寒天气因素刺激下引发败血症,重要实质器官均出现急性出血,最后死亡。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复方新诺明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恩诺沙星可作为二线用药。本研究结果可为牛科(Bo⁃vidae)动物诊断和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徳氏大羚羊 组织病理学观察 蜡样芽孢杆菌 药敏试验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碳酸钠脱除煤中硫的反应参数优化及机理研究
5
作者 高飞 张子琪 +1 位作者 贾喆 张芸鸣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79-1986,共8页
为寻找一种适用于煤炭脱硫的高效、环保型氧化剂,研究对过碳酸钠的脱硫效果、最佳反应条件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离子色谱等测试揭示了过碳酸钠脱硫反应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 为寻找一种适用于煤炭脱硫的高效、环保型氧化剂,研究对过碳酸钠的脱硫效果、最佳反应条件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离子色谱等测试揭示了过碳酸钠脱硫反应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过碳酸钠可以有效降低煤的全硫质量分数,较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其脱硫效果更显著。随着过碳酸钠浓度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脱硫率均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当过碳酸钠反应浓度为0.4 mol/L、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脱硫率最高可达22.98%。过碳酸钠不仅能脱除煤中无机硫分,还能使煤中含硫键断裂,从而有效脱除煤中的有机硫。脱硫后煤中硫铁矿的含量有所下降,硫醇、硫醚含量显著减少,(亚)砜含量显著增加,且溶液中检测到了硫酸根离子,表明过碳酸钠能将硫铁矿等无机硫氧化成可溶性硫酸盐硫,将硫醇、硫醚、噻吩等有机硫氧化成(亚)砜、硫酸盐等高价态产物。研究结果为氧化脱硫法的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煤炭脱硫 过碳酸钠 单因素试验法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新型阻尼隔振结构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祥秋 冯天俊 张火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可能对邻近建筑物安全与稳定产生重大危害,研发新型隔振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基于一种新型黏滞阻尼材料构筑阻尼填充墙及其与PVC管、钢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等组合而成的4种新型隔振结构,通过室内隔振减振模型...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可能对邻近建筑物安全与稳定产生重大危害,研发新型隔振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基于一种新型黏滞阻尼材料构筑阻尼填充墙及其与PVC管、钢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等组合而成的4种新型隔振结构,通过室内隔振减振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空沟隔振与4种新型阻尼隔振结构对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填充墙及其组合隔振结构对铅垂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可达13.5%,对水平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可达12.7%;而空沟隔振对铅垂向与水平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则分别为10.2%和2.8%。阻尼填充墙及其组合隔振结构对频率为20~30 Hz的水平向振动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而空沟隔振对该频域范围内水平向振动的减振效果不明显。空沟隔振与新型阻尼隔振结构对振动频率低于50 Hz的铅垂向振动均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但对振动频率超过50 Hz的铅垂向振动的减振效果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阻尼隔振结构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 模型试验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能源效率的影响
7
作者 高建刚 徐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7,33,共7页
为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能源效率的影响以及内在影响机制,依据2011—2021年黄河流域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能源效率,采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解释变量,以能源效率为被解释变量... 为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能源效率的影响以及内在影响机制,依据2011—2021年黄河流域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能源效率,采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解释变量,以能源效率为被解释变量,以金融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政府财政支出、科技支出水平、城镇化水平为控制变量,以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环境规制强度为中介变量,以经济发展水平为调节变量,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能源效率具有先抑后促的U形影响,当前黄河流域的数字经济发展还处于对能源效率的抑制期;2)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经济发展水平在数字经济发展与能源效率之间的U形关系中有负向调节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弱化;4)数字经济发展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当前上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城市相对较多、中游次之、下游相对较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能源效率的U形影响较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更为明显。文末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环境规制 实证检验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圳 袁华荣 +4 位作者 冯雪 陈钰祥 舒黎明 陈丕茂 余景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6-1955,共10页
【目的】探究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为南海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伶仃岛设置10个调查站点,分别于2020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温度、盐度和p... 【目的】探究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为南海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伶仃岛设置10个调查站点,分别于2020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温度、盐度和pH分别采用温度计、盐度计和pH计现场测定,溶解氧浓度使用碘量滴定法现场测定。溶解无机氮浓度采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镉柱还原法测定,磷酸盐浓度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采用全片计数法进行定量计数并结合水体体积换算得到浮游植物密度,以个体数表示浮游动物密度。渔业资源调查采用底拖网单拖渔船进行。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对环境因子进行共线性检验,剔除高共线性变量,并进行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和模型评价,分析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结果】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盐度、温度和溶解氧浓度VIF>10,存在严重共线性,最终保留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浓度、深度、pH、溶解无机氮浓度、磷酸盐浓度、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密度用于构建GAM模型。影响因子筛选结果显示,溶解氧浓度是影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最主要因子,贡献率为25.3%,其次为叶绿素a浓度(24.5%)和浮游动物密度(16.3%),深度对CPUE的贡献率最低(6.3%)。GAM分析结果显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溶解氧浓度6.700~8.100 mg/L,叶绿素a浓度0.500~1.200 mg/m^(3),浮游动物密度230.000~450.000 pcs/m^(3),深度6.500~10.000 m的海域。CPUE随溶解氧浓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CPUE随叶绿素a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CPUE随浮游动物密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CPUE随深度升高逐渐降低。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在春季和秋季渔业资源空间分布均表现出一定规律性,主要集中在岛礁东部与南部海域,且秋季的CPUE高于春季。春季渔业资源主要分布于外伶仃岛近岸南部和东部海域。秋季渔业资源则更多集中在近岸东部海域,该区域的CPUE水平较高。【结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受各项环境因子的协同调控,溶解氧浓度是最关键的驱动因子,其次为叶绿素a浓度、浮游动物密度和深度。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在秋季高于春季,主要聚集于岛礁东部与南部海域。渔业资源存在季节性变化趋势,伏季休渔制度对牧场生态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伶仃海洋牧场 渔业资源 环境效应 广义可加模型(GAM) 共线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兼议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和平 周桂明 李国民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3-1730,共18页
基于2014~202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维度衡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同时测度考虑了数据要素投入和多种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探究两者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各省域产业数字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 基于2014~202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维度衡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同时测度考虑了数据要素投入和多种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探究两者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各省域产业数字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布局.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表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区域多级分化现象逐步改善;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中国省域产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影响效应呈现出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特征;在传导路径上,各省域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主要通过降低资本与劳动力错配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公众环境关注度高和工业化程度较低的省域,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相对较高;产业数字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随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呈现出单一门槛特征,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激励性环境规制强度的门槛值分别为0.4582和0.0096.因此,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与市场策略,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进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机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10
作者 于巧玲 刘成宝 +4 位作者 郑磊之 陈丰 邱永斌 孟宪荣 陈志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2,共11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电化学传感性能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环境、生物医药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开发复合材料传感器的重要性,以期为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拓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 食品安全检测 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采矿沉积物羽流静水扩散特性试验研究
11
作者 刘泽霖 陈时平 +2 位作者 郑皓 吴翔 饶秋华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8,76,共7页
采用Fluent软件建立深海采矿车行走对海底沉积物扰动作用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海底沉积物羽流产生机理,并开展海底沉积物羽流静水扩散的大型水槽试验,探明不同初始质量浓度下沉积物羽流扩散的形态特征和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底沉... 采用Fluent软件建立深海采矿车行走对海底沉积物扰动作用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海底沉积物羽流产生机理,并开展海底沉积物羽流静水扩散的大型水槽试验,探明不同初始质量浓度下沉积物羽流扩散的形态特征和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底沉积物羽流主要由采矿车行走对海底沉积物扰动作用所致;不同排放质量浓度下沉积物羽流扩散的整体形态特征大致相同,可分为初始排放、初次沉降和扩散、反弹再沉降扩散3个阶段,而羽流扩散浓度经历了快速上升、快速下降、缓慢下降至稳定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环境保护 采矿车 海底沉积物 悬浮物 羽流 大型水槽 静水试验 扩散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纳滤波信号传输畸变补偿方法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高原 秦风 +1 位作者 肖天 陈超婵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3,共7页
研究表明,基于维纳滤波的信号同轴电缆传输畸变补偿方法对于多种不同类型的脉冲信号均表现出优异的补偿性能和补偿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脉冲信号同轴电缆传输畸变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尚未对影响该方法补偿效果的因素进行分... 研究表明,基于维纳滤波的信号同轴电缆传输畸变补偿方法对于多种不同类型的脉冲信号均表现出优异的补偿性能和补偿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脉冲信号同轴电缆传输畸变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尚未对影响该方法补偿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也未明确其最佳应用条件或参数设置。深入分析了影响基于维纳滤波信号传输畸变补偿方法补偿性能的因素,确定主要影响因素为输出信号信噪比SNR、同轴电缆S21曲线测量步长Δf以及功率谱估计方法。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开展了同轴电缆信号传输畸变补偿试验,结果表明:当SNR小于25dB时,SNR越低,补偿方法补偿性能越差,而当SNR大于25dB时,随着SNR的增大,补偿性能趋于稳定不变;对于S21参数测量频率步长Δf,当Δf较小时,补偿性能几乎保持不变,当Δf较大时,随着Δf的增大,补偿精度缓慢降低;而对于功率谱估计方法,常用的三种功率谱估计方法(周期图法、Welch法和Burg法)中,Burg法补偿性能最佳。研究结果可为维纳滤波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脉冲环境测试 维纳滤波 信号畸变补偿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模型因子结构同质性检验与企业投资环境评估
13
作者 黎娇龙 杨继生 李美臻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60,共15页
不同群组受到的政策环境冲击是否相同,是破除隐性壁垒优化政策环境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渐进弱因子思想,提出因子同质异质性(FHH)检验来识别不同群组冲击因子之间是否具有同质性。该检验的基本思想为,若两组因子同质,则将一组因子用另... 不同群组受到的政策环境冲击是否相同,是破除隐性壁垒优化政策环境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渐进弱因子思想,提出因子同质异质性(FHH)检验来识别不同群组冲击因子之间是否具有同质性。该检验的基本思想为,若两组因子同质,则将一组因子用另一组因子进行替换后,残差中因子个数为0的概率趋于1;反之,残差中因子个数为0的概率趋于0。蒙特卡洛仿真实验表明,FHH检验可以有效识别不同群组因子之间的同质与异质性,并适用于扰动项存在异方差、自相关或弱截面相关等情形。将FHH检验应用于企业宏观投资环境的评估,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企业受到的主要环境冲击趋势是一致的,均在2011年后呈现下行趋势;但高新技术企业还受到特有的、持续上行的环境冲击。本文为识别因子的分组结构及评估群组间政策环境冲击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弱因子 同质性检验 投资环境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伏板密度对光伏阵列光热环境影响研究
14
作者 瞿文卉 鲍恩财 +3 位作者 杨晨 许桂俊 王琪 夏礼如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300,共8页
针对传统100%光伏板密度的光伏阵列对作物的遮荫影响导致作物生长与光伏发电存在“争光”矛盾,致使土地非农化、农光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在苏南地区的光伏农业园区中,以100%光伏板密度的光伏阵列为基础进行结构改造,形成75%光伏板密度、... 针对传统100%光伏板密度的光伏阵列对作物的遮荫影响导致作物生长与光伏发电存在“争光”矛盾,致使土地非农化、农光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在苏南地区的光伏农业园区中,以100%光伏板密度的光伏阵列为基础进行结构改造,形成75%光伏板密度、50%光伏板密度的光伏阵列。基于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逐时变化,搭建环境监测系统,在跨度为6.8 m的单跨阵列中取南区、中区、北区进行光伏阵列内外的光热环境测试,分析探索不同光伏板密度对光伏阵列的光热环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光伏板密度对光伏阵列下方光热环境影响明显,不同光伏板密度的光伏阵列的太阳辐射强度、气温、土壤温度关系为:50%光伏板密度>75%光伏板密度>100%光伏板密度。随着光伏板密度的减少,不同密度光伏阵列的太阳辐射强度随之增加,呈现中区大于南北两区的特点。不同密度光伏板在夏季白天对内部空气起到降温作用,光伏板密度越高,降温效果越好,在夜晚对内部空气起到保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阵列 环境测试 光伏板密度 温度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桥段高铁与地铁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下地面振动特性实测研究
15
作者 陈娟 宋耀 +2 位作者 高广运 邱大鹏 毕俊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7-105,共9页
为了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架桥段高铁与地铁列车共同通过时地面振动特性的变化,在常州北站附近京沪高架桥与常州地铁1号线交会处布置测点,实测高架桥段单向、双向列车通过和高铁与地铁列车相继通过产生的地面振动响应,并对比分析了不同... 为了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架桥段高铁与地铁列车共同通过时地面振动特性的变化,在常州北站附近京沪高架桥与常州地铁1号线交会处布置测点,实测高架桥段单向、双向列车通过和高铁与地铁列车相继通过产生的地面振动响应,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通过工况下的地面时频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进出站列车相向运行会引起地面振动持时变长、振幅变大,沿轨道方向振动放大现象更明显,且振动放大现象主要发生在主频附近,个别频段存在振动减小现象;当地铁和高铁相继通过时,在距离轨道中心线的5.5 m范围地面振动主要由高铁作用引起,而在5.5 m范围外呈现地铁高铁共同作用引起振动放大的现象,较高铁单独作用时振级增量达18.2 dB。测试结果可为多振源共同作用引起的环境振动研究及数值验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现场实测 双线列车 常州地铁 多源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T3铝合金环境友好型脱氧工艺研究
16
作者 刘泽恩 马建强 +2 位作者 王梅丰 童子航 张昊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针对2024-T3铝合金传统三酸脱氧液中Cr~(6+)存在严重危害环境问题,研究开发了2024-T3铝合金环保碱性脱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对该工艺脱氧处理后的铝合金表面形貌、粗糙度进行分析,得到最佳碱性脱氧工艺参数为:碳酸钠80 g/L、表面活性剂0... 针对2024-T3铝合金传统三酸脱氧液中Cr~(6+)存在严重危害环境问题,研究开发了2024-T3铝合金环保碱性脱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对该工艺脱氧处理后的铝合金表面形貌、粗糙度进行分析,得到最佳碱性脱氧工艺参数为:碳酸钠80 g/L、表面活性剂0.2 g/L、缓蚀剂15 g/L、整平剂10 g/L、温度60℃、脱氧时间2 min。对该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及沸水封闭处理,膜层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容抗弧的容抗直径为120 306?·cm^(2),中性盐雾试验超过5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无铬脱氧 2024-T3铝合金 盐雾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提升城市环境绩效了吗?——来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证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向仙虹 赵佳佳 +1 位作者 邹志雁 杨国歌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不仅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的重要制度设计,更是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探索,对推动贸易数字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不仅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的重要制度设计,更是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探索,对推动贸易数字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跨境电商综试区对城市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综试区设立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环境绩效,考虑了倾向得分匹配、剔除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效果对胡焕庸线以东、城市规模相对较大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的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综试区设立主要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和优化营商环境来提升城市环境绩效;综试区设立对试点城市的污染减排和经济发展均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实现了降污增长协同发展效应。研究结论为发展数字贸易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城市环境绩效 跨境电商综试区 多期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振动对高梁古桥影响分析
18
作者 王宇 马蒙 李万博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3,共7页
以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新建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高梁古桥为背景,对高梁古桥现况环境振动进行测试分析,建立隧道-地层-桥梁三维耦合有限元模型预测地铁开通运营后的振动影响,考虑路面交通与地铁列车运行共同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研... 以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新建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高梁古桥为背景,对高梁古桥现况环境振动进行测试分析,建立隧道-地层-桥梁三维耦合有限元模型预测地铁开通运营后的振动影响,考虑路面交通与地铁列车运行共同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研究表明:现场测试得到古桥前3阶自振频率分别为9.5、10.1和10.7 Hz;现况交通环境下振动速度峰值满足标准0.20 mm/s限值,表明目前交通环境振动下古桥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良好。预测得到新建地铁双线同时通行时对桥梁振动影响最大,最大振动速度为0.141 mm/s;叠加现况路面交通振动后,最大振动速度为0.137mm/s,均小于限值0.20 mm/s,即未来新建地铁线路开通后复杂交通荷载引起的振动响应不会对古桥安全性和完整性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地铁 古建筑 振动响应 现场测试 振动预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
19
作者 张朋兴 金笛 杨帆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0-871,共12页
以滇中五大高原湖泊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功能—稳定—胁迫”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了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质量指数(EQI),综合采用Theil-Sen斜率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1—2021年长时间序列滇中... 以滇中五大高原湖泊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功能—稳定—胁迫”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了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质量指数(EQI),综合采用Theil-Sen斜率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1—2021年长时间序列滇中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滇中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质量2001—2011年呈缓慢波动下降趋势,EQI由0.569降至0.549,2011年以后提升较为明显,至2021年EOI升至最高点0.577,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该区自2007年以来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搬迁、修复有关。2)五大湖泊中,阳宗海与抚仙湖流域2001—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其中阳宗海流域EQI由0.615上升至0.668,抚仙湖流域EQI由0.621上升至0.671;滇池流域2001—2021年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2001年与2021年EQI均为0.562;星云湖与杞麓湖流域2001—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显著,2个流域EQI分别由0.553、0.534降至0.549、0.518。五大湖泊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且显著上升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海拔较高的流域边界附近,而质量较差且显著下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湖盆区。3)生态功能指数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最大,人口密度为第二主导因素,由于独特的地形条件及GDP分布,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是坡度与国内生产总值;耕地转换为林草地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上升,而建设用地快速侵占耕地与林草地,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显著下降。研究结果可为滇中湖泊流域开发管理和生态保护治理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流域 生态质量指数 生态环境评价 趋势检验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特高压输电塔自动贝叶斯模态识别
20
作者 卫思彤 苏有华 +4 位作者 朱彦名 赵超 柳劲京 杨磊 孙清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1-49,共9页
特高压输电塔对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研究其动力特性以确保安全运行。以某干字型1 000 kV特高压角钢输电塔为例,采用环境激励法进行原位试验和采集响应数据。为了减少噪声干扰,将相干-聚类理论和传统贝叶斯方法... 特高压输电塔对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研究其动力特性以确保安全运行。以某干字型1 000 kV特高压角钢输电塔为例,采用环境激励法进行原位试验和采集响应数据。为了减少噪声干扰,将相干-聚类理论和传统贝叶斯方法相结合,提出了自动贝叶斯模态识别方法。采用数值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和量化了模态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干扰并适用于特高压输电塔的自动模态识别。1 000 kV特高压角钢输电塔的基频为1.39 Hz,对应的阻尼比为3.30%;前6阶振型为平行横担弯曲、垂直横担弯曲和扭转依次出现。识别结果中阻尼比的不确定性显著高于振型和频率,说明阻尼比的离散性更大。研究成果为特高压输电塔的结构健康监测和动力分析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塔 自动贝叶斯模态识别 全尺寸现场试验 环境激励 不确定性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