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结合形状上下文分析的Laplace谱匹配算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俊 王年 +2 位作者 梁栋 范益政 贾兆红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4345-4350,共6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形状上下文分析的Laplace谱匹配算法。工作主要侧重于如何提高Laplace谱匹配算法对点的位置随机抖动的鲁棒性。首先,使用Laplace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以及双随机矩阵的方法计算初始匹配概率。然后,借助于概率松弛算法,... 提出了一种结合形状上下文分析的Laplace谱匹配算法。工作主要侧重于如何提高Laplace谱匹配算法对点的位置随机抖动的鲁棒性。首先,使用Laplace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以及双随机矩阵的方法计算初始匹配概率。然后,借助于概率松弛算法,将用形状上下文表示的局部相似性融入Laplace谱匹配算法以优化谱匹配的结果。对真实和合成数据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比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LACE谱 点模式匹配 双随机矩阵 形状上下文 概率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使用TPS变形模型的Laplace谱匹配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唐俊 王年 +2 位作者 梁栋 范益政 贾兆红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2-866,90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图的Laplace谱的点模式匹配算法。该方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利用Laplace矩阵的特征向量和双随机矩阵计算点之间的匹配概率,然后求解已知匹配点之间的TPS(thin plate spline)变换关系,再利用获得的TPS变换参数使待匹配点集相... 提出一种基于图的Laplace谱的点模式匹配算法。该方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利用Laplace矩阵的特征向量和双随机矩阵计算点之间的匹配概率,然后求解已知匹配点之间的TPS(thin plate spline)变换关系,再利用获得的TPS变换参数使待匹配点集相互逼近。随着点集的接近,由Laplace谱分析方法获得的匹配精度也随之提高。对真实和合成数据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LACE谱 点匹配 双随机矩阵 T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与双随机矩阵的图像数字水印方案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庆梅 汪春生 刘凤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27-1133,共7页
在水印的嵌入与检测过程中用到了 3个密钥 ,双随机矩阵和嵌入尺度作为秘密钥保证了水印嵌入的安全性 ,DCT系数矩阵之和则作为公开钥用于水印信息的部分认证 文中算法实现了将图像作为水印信息隐藏到载体图像中 ;把水印信息的每一点都通... 在水印的嵌入与检测过程中用到了 3个密钥 ,双随机矩阵和嵌入尺度作为秘密钥保证了水印嵌入的安全性 ,DCT系数矩阵之和则作为公开钥用于水印信息的部分认证 文中算法实现了将图像作为水印信息隐藏到载体图像中 ;把水印信息的每一点都通过某种方式嵌入到载体图像的多个点上 ;使得攻击者在不知道秘密钥的情况下无法删除或改变水印信息 通过实验对嵌入和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T 图像数字水印 双随机矩阵 嵌入算法 Zigzag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矩阵的范数 被引量:3
4
作者 任芳国 高莹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利用随机矩阵的特性及不等式的性质,讨论了n阶随机矩阵的范数,获得了随机矩阵1-范数,2-范数,∞-范数及p-范数的不等式,且给出了1-范数,2-范数及p-范数达到界值的充分必要条件,为随机矩阵的应用奠定了数学基础.
关键词 随机矩阵 双随机矩阵 1-范数 2-范数 p-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与复杂网络的拉普拉斯谱(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娅红 潘荣英 张晓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36-1244,共9页
总结了图与复杂网络(包括随机图与小世界网络)的拉普拉斯谱的最新的结果和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给定度序列的拉普拉斯谱半径、拉普拉斯系数、代数连通度、双随机矩阵和随机图与小世界网络的谱的性质.并且提出了可能进一步研究的一些相... 总结了图与复杂网络(包括随机图与小世界网络)的拉普拉斯谱的最新的结果和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给定度序列的拉普拉斯谱半径、拉普拉斯系数、代数连通度、双随机矩阵和随机图与小世界网络的谱的性质.并且提出了可能进一步研究的一些相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拉普拉斯 度序列 双随机矩阵 随机图 小世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优化的低秩双随机分解聚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涛 胡恩良 余景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5-357,共3页
低秩双随机矩阵分解聚类(low-rank doubly stochastic matrix decomposition for cluster analysis,DCD)通过最小化KL(Kullback-Leibler)散度准则:KL(A,S),从图关联矩阵S中获得一个非负低秩双随机矩阵分解:A=UUT(U≥0),并以U作为类标签... 低秩双随机矩阵分解聚类(low-rank doubly stochastic matrix decomposition for cluster analysis,DCD)通过最小化KL(Kullback-Leibler)散度准则:KL(A,S),从图关联矩阵S中获得一个非负低秩双随机矩阵分解:A=UUT(U≥0),并以U作为类标签矩阵进行聚类。在DCD方法中,因矩阵S是固定不可变的,故S初始取值选取的好坏对聚类结果有极大影响,这导致了它缺乏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优化的DCD方法,将图关联矩阵S和DCD的优化集成在统一框架中,这改进和拓展了原始的DCD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DCD方法相比,图优化的DCD方法具有更好的聚类精确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双随机矩阵分解 图优化 稳定性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双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尚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对给定的实或复n-重Λ={λ1,…,λn},决定是否存在以Λ为谱的非负方阵的问题称为非负矩阵逆特征值问题,这一直是非负矩阵理论中尚未完全解决的一个研究热点.决定是否存在以Λ为谱的双随机矩阵的问题称为双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这是既... 对给定的实或复n-重Λ={λ1,…,λn},决定是否存在以Λ为谱的非负方阵的问题称为非负矩阵逆特征值问题,这一直是非负矩阵理论中尚未完全解决的一个研究热点.决定是否存在以Λ为谱的双随机矩阵的问题称为双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这是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一类非负矩阵逆特征值问题,目前正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论文主要研究n(n∈{2,3,4,5})阶双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有解的充分条件,其中给定的Λ={λ1,…,λn}是一般的复n-重,它的全部元素或一部分元素可以是实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随机矩阵 逆特征值问题 不可约 酉矩阵 单位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论中的图论匹配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丽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571-573,共3页
G.Birkhoff用代数的方法证明了如果一个矩阵是双随机矩阵,则它能表示成置换矩阵的凸线性组合.设G是具有两分类(X,Y)的二部图,则G中含有饱和X中的所有顶点的匹配M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对S■X,有dG(S)≥|S|.文章借助上述二部图的匹配思想,... G.Birkhoff用代数的方法证明了如果一个矩阵是双随机矩阵,则它能表示成置换矩阵的凸线性组合.设G是具有两分类(X,Y)的二部图,则G中含有饱和X中的所有顶点的匹配M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对S■X,有dG(S)≥|S|.文章借助上述二部图的匹配思想,给出这一结论的图论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随机矩阵 置换矩阵 二部图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双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尚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研究一种特殊的非负矩阵(对称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即对给定的实n-重Λ={λ1,…,λn},求在什么条件下存在的以Λ的谱的对称随机矩阵问题.
关键词 逆特征值问题 对称双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 特殊正交矩阵 置换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随机循环矩阵中的素元
10
作者 周积团 卢琳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5-138,共4页
正矩阵半环中素元的分类在控制与系统论中有重要的应用.已经知道在正矩阵、双随机矩阵和双随机循环矩阵中素元分类的一些结果。将应用任一n阶双随机循环矩阵都可被唯一地表示为移位的n-1次一元多项式这一事实,提出了把双随机循环矩阵... 正矩阵半环中素元的分类在控制与系统论中有重要的应用.已经知道在正矩阵、双随机矩阵和双随机循环矩阵中素元分类的一些结果。将应用任一n阶双随机循环矩阵都可被唯一地表示为移位的n-1次一元多项式这一事实,提出了把双随机循环矩阵中的素元分类问题简化为解双随机循环矩阵上的一个方程的方法.由此,进一步给出了判别具有更大位数的n阶双随机循环矩阵是否是素元的一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随机循环矩阵 移位 素元 Hurwitz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谱确定的双随机矩阵
11
作者 雷英杰 徐玉霞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46,共6页
求由谱确定的双随机矩阵A:对任意可逆矩阵X和某个置换矩阵P,确定与A相似的所有双随机矩阵X^(-1)AX是否都是P^TAP形式;证明了n阶对称双随机情形下关于由谱确定的矩阵的猜想其逆命题不成立;刻画了n=3时,由谱确定的双随机矩阵的特征;通过... 求由谱确定的双随机矩阵A:对任意可逆矩阵X和某个置换矩阵P,确定与A相似的所有双随机矩阵X^(-1)AX是否都是P^TAP形式;证明了n阶对称双随机情形下关于由谱确定的矩阵的猜想其逆命题不成立;刻画了n=3时,由谱确定的双随机矩阵的特征;通过分析置换矩阵的特点及其与两种双随机矩阵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这两种双随机矩阵都是由谱确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随机矩阵 置换矩阵 由谱确定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随机情形下的完全正矩阵
12
作者 徐常青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一个实方阵A称为双非负矩阵 ,若A为元素非负的半正定矩阵 ;A称为完全正的 ,若有 (不必方的 )n×m的非负矩阵B ,满足A=BB′.B的最小可能的列数m称为矩阵A的分解指数 .已知任何一个不可约双非负矩阵都具有双随机型 .因此一个双非负矩... 一个实方阵A称为双非负矩阵 ,若A为元素非负的半正定矩阵 ;A称为完全正的 ,若有 (不必方的 )n×m的非负矩阵B ,满足A=BB′.B的最小可能的列数m称为矩阵A的分解指数 .已知任何一个不可约双非负矩阵都具有双随机型 .因此一个双非负矩阵的完全正性等价于其对应的双随机矩阵的完全正性 .本文研究双随机矩阵的完全正 ,并给出了几类特殊的双随机矩阵为完全正的充要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随机矩阵 完全正矩阵 分解指数 半正定矩阵 协正矩阵 置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幂等情形下的双随机及亚随机矩阵
13
作者 徐常青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3期9-17,共9页
本文从广义幂等的角度得出了双随机矩阵与亚随机矩阵的一些重要性质,给出双随机矩阵广义幂等的充要条件,并考察了它们的收敛情况。
关键词 广义幂等 双随机矩阵 亚随机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对称双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的通解
14
作者 杨尚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共8页
对给定的实或复n-重Λ={λ1,…,λn},决定是否存在以Λ为谱的非负(随机)矩阵的问题称为非负(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这一直是非负矩阵理论中尚未完全解决的一个研究热点.作者曾对n∈{2,3,4,5},研究n阶双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有解的充分... 对给定的实或复n-重Λ={λ1,…,λn},决定是否存在以Λ为谱的非负(随机)矩阵的问题称为非负(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这一直是非负矩阵理论中尚未完全解决的一个研究热点.作者曾对n∈{2,3,4,5},研究n阶双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有解的充分条件并给出相应解的公式.最近,又对任意正整数n,先给出行和为常数的对称矩阵的逆特征值问题的充要条件和解的公式,后给出对称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有解的两种充分条件和解的公式.论文在提出任意阶对称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通解的概念和3阶对称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完全通解的概念之后,首先给出3阶对称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存在完全通解的充要条件和完全通解的公式;其次给出3阶对称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存在通解的充要条件和通解的公式;最后给出4阶对称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有解的几种充分条件和相应解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特征值问题的通解 对称双随机矩阵逆特征值问题 特殊正交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M-矩阵的最小特征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楼嫏嬛 吴保卫 任林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讨论了不可约M 矩阵的最小特征值问题,得出若A,B∈Rn×n是不可约M 矩阵,则存在正对角矩阵D1=diag(d1,…,dn)与D2=diag( d1,…, dn),使得D1A-1D2是双随机矩阵且 dk bkk,其中B-1=[ bij].以此结论为工具对某已有结果作出改进;并研究了d... 讨论了不可约M 矩阵的最小特征值问题,得出若A,B∈Rn×n是不可约M 矩阵,则存在正对角矩阵D1=diag(d1,…,dn)与D2=diag( d1,…, dn),使得D1A-1D2是双随机矩阵且 dk bkk,其中B-1=[ bij].以此结论为工具对某已有结果作出改进;并研究了dkl(A B-1)>min1≤k≤nM 矩阵A的Hadamard幂A r,在r取奇数时,得出lr(A)≤l(A r);还讨论了M 矩阵A的主子矩阵 A,得出l( A)≥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矩阵 最小特征值 双随机矩阵 HADAMARD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用户侧分布式电源P2P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勇 喻洁 +3 位作者 张新森 钱斌 王岩 张彤彤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58-1368,共11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UPIoT)基于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环节的广泛互联,其可为分布式电源(DG)的调度大量接入提供技术支撑.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背景下,基于将P2P技术的思想用于建立分布式电源的去中心化调... 泛在电力物联网(UPIoT)基于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环节的广泛互联,其可为分布式电源(DG)的调度大量接入提供技术支撑.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背景下,基于将P2P技术的思想用于建立分布式电源的去中心化调度架构,使分布式电源之间基于通信进行信息交互完成P2P优化调度.建立的分布式电源P2P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分布式次梯度算法,在各分布式电源之间进行交互迭代寻优求解,并依据算法收敛性要求构造各节点之间的双随机特性联接矩阵.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讨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中可能存在的信息中断、信息误码等情况对P2P优化调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P2P优化调度 双随机矩阵 分布式次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Birkhoff定理的一个注记
17
作者 张文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1-12,共2页
主要对非负矩阵理论中的一个著名的Birkhoff定理的证明方法作了改进研究,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证明方法。
关键词 随机矩阵 Birkhoff定理 非负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