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二代像增强器信噪比提高方法研究
1
作者 曾进能 王乙瑾 +11 位作者 李晓君 杨琼连 吴佩遥 邱祥彪 李廷涛 宋奇庚 孙正社 朱世聪 崔万兵 伏兵 王婷 褚祝军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1-688,共8页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验验证,研究了影响超二代像增强器信噪比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光电阴极灵敏度、亮度增益,MCP的开口面积比、电子首次碰撞时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及斜切角都会影响超二代像增强器的信噪比。信噪比随灵敏度的增加而...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验验证,研究了影响超二代像增强器信噪比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光电阴极灵敏度、亮度增益,MCP的开口面积比、电子首次碰撞时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及斜切角都会影响超二代像增强器的信噪比。信噪比随灵敏度的增加而增加,灵敏度由356μA/lm提高至1013μA/lm,信噪比提高了49.6%。信噪比随亮度增益的增加而减小,亮度增益由5000 cd×m^(-2)×lx^(-1)增加至20000 cd×m^(-2)×lx^(-1),信噪比下降了12.3%。信噪比与MCP噪声因子呈负相关,MCP开口面积比越大、电子首次碰撞时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越高,其噪声因子越小。而随着MCP斜切角增加,噪声因子先减小、后增大。结合上述规律,在灵敏度和亮度增益相当的条件下,确定了MCP开口面积比、电子首次碰撞时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和斜切角的最佳状态,新状态与普通状态的超二代像增强器相比,MCP噪声因子降低了38.0%,信噪比提升了26.9%。本工作将为进一步提高超二代像增强器的信噪比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微通道板 噪声因子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门控电源对像增强器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亚情 杨壮 +11 位作者 高天礼 周盛涛 李晓露 宝元喜 杜培德 戴靖昊 何俊 张立昀 宋奇庚 王光凡 许灵吉 张旭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1-428,共8页
为探索自动门控电源阴极脉冲、MCP电压、阳极屏板电压分别对像增强器信噪比、成像清晰度、亮度稳定性的影响及自动门控电源对像增强器动态范围的扩展情况,基于两款自动门控电源的差异,开展配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低照下阴极门宽全开能... 为探索自动门控电源阴极脉冲、MCP电压、阳极屏板电压分别对像增强器信噪比、成像清晰度、亮度稳定性的影响及自动门控电源对像增强器动态范围的扩展情况,基于两款自动门控电源的差异,开展配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低照下阴极门宽全开能够有效提升像增强器的信噪比;降低MCP电压中间值,能够一定程度提高像增强器极限分辨力和调制传递函数;阳极悬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像增强器亮度稳定性,其中不同照度下的亮度最大随机起伏、稳态漂移量和饱和照度下的最大稳态值偏差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传统门控电源和新型门控电源配像增强器后最高工作照度均超过1×10^(4)lx,且新型自动门控电源还能够进一步拓展像增强器工作的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自动门控电源 信噪比 传递函数 极限分辨力 亮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系数与Harris角点的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测试方法
3
作者 刘峰阁 苏天宁 +7 位作者 刘倍宏 成帅 朱荣胜 姬明 肖杰 赵航 张理淞 常乐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4-1161,共8页
为了弥补信噪比无法在二维空间上准确定位分析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的不足,本文针对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离散系数与Harris角点检测的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测试方法。本方法采用基于Gsense400BSI 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帧频... 为了弥补信噪比无法在二维空间上准确定位分析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的不足,本文针对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离散系数与Harris角点检测的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测试方法。本方法采用基于Gsense400BSI 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帧频图像采集系统实现与像增强器荧光屏余晖时间相匹配的闪烁噪声图像采集。通过对连续多帧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像素级离散系数计算,热点图实现可视化,与Harris角点检测算法能够准确分析像增强器荧光屏各区域内的闪烁噪声情况并准确标记荧光屏上的高亮噪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的二维分析与定位,从而为像增强器性能优化以及噪声特性测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闪烁噪声 离散系数 角点检测 噪声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像增强器在航空发动机燃烧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马俊卉 王岭雪 +4 位作者 胡婧玲 郑德智 闻浩诚 王兵 蔡毅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7-1118,共12页
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中,OH^(*)、NO^(*)、NH^(*)等激发态自由基伴随着紫外波段的微弱自发光,且随燃烧的进程而快速变化。紫外像增强器最高具有百万倍电子增益、纳秒量级快门,可以实现紫外波段燃烧流场瞬态结构的捕获,为定量化测量、阐释... 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中,OH^(*)、NO^(*)、NH^(*)等激发态自由基伴随着紫外波段的微弱自发光,且随燃烧的进程而快速变化。紫外像增强器最高具有百万倍电子增益、纳秒量级快门,可以实现紫外波段燃烧流场瞬态结构的捕获,为定量化测量、阐释燃烧特性随多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奠定基础。本文总结紫外像增强器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光学诊断中的应用,包括针对OH^(*)自发光进行成像的被动光学诊断技术、利用激光激发OH成像的主动光学诊断技术等。最后,结合新型航空发动机高时空分辨探测的要求,指出紫外像增强器在燃烧诊断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像增强器 航空发动机光学诊断 紫外燃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耦增强型CMOS相机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亚情 李晗艳 +7 位作者 张立昀 陈旭华 李晓露 邱永生 何俊 高天礼 杜培德 周盛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706,721,共9页
直耦增强型CMOS(intensifie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ICMOS)相机通过将像增强器输出窗与CMOS直接耦合而成,具备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光谱范围可调等特点。本文根据ICMOS的组成结构,分析了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C... 直耦增强型CMOS(intensifie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ICMOS)相机通过将像增强器输出窗与CMOS直接耦合而成,具备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光谱范围可调等特点。本文根据ICMOS的组成结构,分析了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CMOS等各组成部件对直耦ICMOS成像性能的影响,提出ICMOS用像增强器、CMOS成像器件的选型依据,并结合公司对像增强器的加工优势,基于18 mm NVT-7像增强器和1英寸CMOS开展了实际微光成像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直耦方式的ICMOS相机能够在5×10^(-4)lx条件下清晰成像,分辨力达到16 lp/mm。此外,用于ICMOS耦合的像增强器增益不宜过高,4000 cd/(m^(2)·lx)比较适宜,另外,在增益适宜的条件下,荧光屏输出亮度对其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光锥 直耦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像增强器光晕消失时间测试方法
6
作者 吴梦雪 钱芸生 +2 位作者 王璐子 杨淑宁 张琴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2-658,共7页
光晕(halo)效应对微光像增强器探测的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且不可避免。微光像增强器的光晕消失时间缺乏测试方法,因此提出了基于数字目视的光晕消失时间测试系统。该系统通过开关电源给LED光源提供频率为25 Hz、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利... 光晕(halo)效应对微光像增强器探测的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且不可避免。微光像增强器的光晕消失时间缺乏测试方法,因此提出了基于数字目视的光晕消失时间测试系统。该系统通过开关电源给LED光源提供频率为25 Hz、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利用高帧率相机连续采集1500张像增强器经直径为3.5 mm小孔后的图像,其中包含若干个完整的明暗周期。通过重复计算标准差,去除偏离平均值的周期序列来优化周期信息,获得亮暗周期内光源熄灭的图片索引,同理可获得光晕消失的图片数量,从而计算得到光晕消失时间。编号为GZ318118A的像增强器光晕消失时间为3.33 ms。测试结果表明,测量装置的重复性为0.863%,可以对光晕消失时间进行有效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测量 光晕消失时间 微光像增强器 光晕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测量技术
7
作者 拜晓锋 张磊 +6 位作者 闫士君 钱芸生 张琴 苏悦 程宏昌 成伟 李琦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2-1307,共6页
为了实现对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准确测量,建立了信噪比测量装置。首先,基于紫外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已有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方法,测算了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所需要的入射辐射功率;其次,从紫外波段参数测量的量值传递性出发... 为了实现对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准确测量,建立了信噪比测量装置。首先,基于紫外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已有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方法,测算了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所需要的入射辐射功率;其次,从紫外波段参数测量的量值传递性出发,提出了基于测算辐射强度小光点成像探测的紫外像增强器输出信噪比测试方法;然后,基于确定辐射强度小光点成像探测方法建立了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装置,并分析了该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最后,利用校准后的测试装置测量了某型紫外像增强器的信噪比,得到了较高的测量重复性。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确定辐射强度小光点成像探测方法的紫外像增强器输出信噪比测试装置的不确定度为13.3%,利用该装置测试得到的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结果为15.3,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偏差为2.86%,满足了紫外告警等应用场景对高信噪比紫外像增强器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 日盲紫外 像增强器 信噪比 光电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D算法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方法
8
作者 丁习文 程宏昌 +1 位作者 袁渊 苏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0-4363,共14页
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是影响器件成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视场瑕疵样本数量少和视场图像显示差异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数据增强策略,并在单发多框检测(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算法的基础上,添加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 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是影响器件成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视场瑕疵样本数量少和视场图像显示差异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数据增强策略,并在单发多框检测(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算法的基础上,添加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以解决多尺度特征难以有效识别与融合的问题。同时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去进一步加强网络对小瑕疵目标信息的关注,并抑制噪声干扰。试验结果表明:在自建的数据集上,添加了FPN和CBAM的SSD(Feature Pyramid Network-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FPN-CBAM-SSD)算法在视场瑕疵实际检测效果方面更优于SSD算法。对于亮点、暗斑、条纹状、亮斑和暗点这5类瑕疵,其平均精准度分别提高了19.76%、22.84%、29.56%、34.55%和38.14%。FPN-CBAM-SSD算法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适应更加复杂的视场情况,可视为一种有效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新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像增强器 视场瑕疵检测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GAN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片的生成
9
作者 丁习文 程宏昌 +3 位作者 苏悦 闫磊 杨晔 党小刚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8-616,共9页
传统数据增强方法容易过拟合,为了解决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数据集样本不平衡的问题,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的条纹状瑕疵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CGAN)的紫外像... 传统数据增强方法容易过拟合,为了解决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数据集样本不平衡的问题,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的条纹状瑕疵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CGAN)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生成方法。通过对DCGAN进行损失函数的改进以及添加卷积注意力机制的优化,建立了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生成模型,成功实现了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的生成。随后,利用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以及瑕疵检测模型来验证生成图像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生成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将生成图像融合到真实图像中再输入瑕疵检测模型可提高其检测精度。这一研究成果为三代微光像增强器和紫外像增强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视场瑕疵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像增强器 视场瑕疵检测 深度学习 图像生成 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0
作者 丁习文 程宏昌 +4 位作者 袁渊 张若愚 杨书宁 杨晔 党小刚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紫外像增强器是一种对紫外辐射敏感的成像器件,视场瑕疵是其成像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视场瑕疵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人工和机器视觉两种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视场瑕疵的定义和检测标准。接着从瑕疵交叠靠近、大小和数量特性的角度,分... 紫外像增强器是一种对紫外辐射敏感的成像器件,视场瑕疵是其成像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视场瑕疵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人工和机器视觉两种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视场瑕疵的定义和检测标准。接着从瑕疵交叠靠近、大小和数量特性的角度,分析了视场瑕疵检测的难点。随后,重点介绍了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当前的检测需求和不足,调研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其他领域的瑕疵检测效果。最后,从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视场瑕疵检测的思路,旨在为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其向着更加实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视场瑕疵检测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分析
11
作者 程宏昌 党小刚 +9 位作者 冯丹青 苏悦 左治伪 拜晓锋 李周奎 师宏立 闫磊 侯志鹏 姚泽 石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9-1410,共12页
微光夜视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部队在夜间的作战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国外军事强国为了实现夜间“单向透明”到“独享黑夜”的飞跃提升,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微光夜视装备。本文回顾了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历程与技术进步,重点对近... 微光夜视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部队在夜间的作战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国外军事强国为了实现夜间“单向透明”到“独享黑夜”的飞跃提升,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微光夜视装备。本文回顾了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历程与技术进步,重点对近年来美国、俄罗斯、法国这3个国家微光夜视装备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微光夜视装备研发中的具体投入、技术创新路径以及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各国在微光夜视装备技术上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微光夜视装备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分析可见,微光夜视技术在提升夜间作战能力和安全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 微光夜视装备 三代微光像增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子束参数测量的高速分幅相机 被引量:18
12
作者 江孝国 郭宝平 +4 位作者 邓建军 牛憨笨 单宝忠 张开志 石金水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103,共5页
具有时间分辨能力的高能强流电子束束流参数测量需要高速的分幅相机,其幅间间隔时间要求达到10ns的水平,每幅曝光时间不大于5ns。针对这种难度较大的应用要求,结合快速电子技术、图像增强技术、光学分光技术等多门学科的成果,成功研制... 具有时间分辨能力的高能强流电子束束流参数测量需要高速的分幅相机,其幅间间隔时间要求达到10ns的水平,每幅曝光时间不大于5ns。针对这种难度较大的应用要求,结合快速电子技术、图像增强技术、光学分光技术等多门学科的成果,成功研制了一台可用于高能强流电子束束流参数的时间分辨测量的高速分幅相机,图像幅间间隔时间最快到达10ns,最小的曝光时间为3ns,一次可以拍摄8幅图像,图像分辨率为1376×1035,标准幅面可以达到Φ80mm,完全满足了目前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相机 分光锥 图像增强器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光成像的BCCD,ICCD,EBCCD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左昉 刘广荣 +1 位作者 高稚允 周立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研究 BCCD,ICCD,EBCCD 3种微光器件的基本性能 .通过实验测量了器件在各种照度下的极限分辨力及MTF,并分析了影响器件信噪比的各种因素 .研究表明 BCCD有一定的微光成像能力和很强的紫外探测能力 ,在中等微光照度下 ,其性能优于目前使... 研究 BCCD,ICCD,EBCCD 3种微光器件的基本性能 .通过实验测量了器件在各种照度下的极限分辨力及MTF,并分析了影响器件信噪比的各种因素 .研究表明 BCCD有一定的微光成像能力和很强的紫外探测能力 ,在中等微光照度下 ,其性能优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 ICCD;而 EBCCD在各种照度下 ,其性能都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成像 背照明 像增强器 电子轰击 电荷耦合器件 性能分析 BCCD ICCD EBCCD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探测紫外ICCD相机图像噪声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58
14
作者 闫丰 于子江 +3 位作者 于晓 娄洪伟 隋永新 杨怀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9-713,共5页
分析了日盲电晕探测中探测器紫外ICCD相机噪声的构成特性,利用试验方法统计了PROXITRONIC公司第二代紫外ICCD相机不同增益下的光电阴极暗电子发射散粒噪声水平,提出了基于统计数据的阴极噪声的抑制方法,实现了对紫外ICCD相机散粒噪声的... 分析了日盲电晕探测中探测器紫外ICCD相机噪声的构成特性,利用试验方法统计了PROXITRONIC公司第二代紫外ICCD相机不同增益下的光电阴极暗电子发射散粒噪声水平,提出了基于统计数据的阴极噪声的抑制方法,实现了对紫外ICCD相机散粒噪声的抑制。将此方法应用到电晕探测过程,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对图像噪声的抑制有效,保持了相机的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探测 像增强电荷耦合器件 电晕探测 散粒噪声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参数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程耀进 石峰 +2 位作者 郭晖 朱宇峰 袁晓曼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2-296,共5页
为了全面分析微通道板(MCP)参数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利用电子散射理论分析了MCP输出电子横向散射和MCP非开口面的电子散射情况,得到了MCP通道间距、输出电极结构和开口面积比等参数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分析结果指出:... 为了全面分析微通道板(MCP)参数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利用电子散射理论分析了MCP输出电子横向散射和MCP非开口面的电子散射情况,得到了MCP通道间距、输出电极结构和开口面积比等参数对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分析结果指出:通过减小通道间距、采用MCP输出面镀多层电极或增加MCP输出端电极深度实现减小MCP输出电子横向扩散、增加开口面积比等,提高整个微光像增强器的分辨力。试验证明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微光像增强器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图像环状伪影校正方法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俊江 胡少兴 +1 位作者 李保磊 杨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78-1382,共5页
CT图像环状伪影是由探测器像元响应不理想等因素造成的,它导致CT重建图像的降质,影响了图像的后续处理和量化分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算法完成CT伪影校正:基于探测器像元通道响应不一致性的校正,通过偏置和增益校正对硬件响应不一致性进... CT图像环状伪影是由探测器像元响应不理想等因素造成的,它导致CT重建图像的降质,影响了图像的后续处理和量化分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算法完成CT伪影校正:基于探测器像元通道响应不一致性的校正,通过偏置和增益校正对硬件响应不一致性进行补偿;基于投影正弦图的校正,通过数字滤波提取正弦图上残余的线状伪影,属于CT图像重建前的一种预处理校正方法;基于重建图像的校正,通过坐标变换将直角坐标系中的环状伪影变为极坐标系中的线状伪影进行处理,属于一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这些算法已经用于基于YX-LON XRS232 9″图像增强器的CT重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环状伪影得到有效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器 计算机层析成像 环状伪影 正弦图 响应不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X射线像增强器分辨率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潘俊杰 赵宝升 +1 位作者 赛小锋 王俊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6-1118,共3页
对采用双近贴聚焦成像结构的MCP(Micro Channel Plate)-X射线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其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影响X射线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因素主要有X射线源焦斑的大小和X射线像增强器自身的分辨率,而影响... 对采用双近贴聚焦成像结构的MCP(Micro Channel Plate)-X射线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其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影响X射线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因素主要有X射线源焦斑的大小和X射线像增强器自身的分辨率,而影响X射线像增强器分辨率的因素主要有MCP输出面到荧光屏之间的距离、MCP输出面与荧光屏之间的电压差以及MCP自身的分辨率.通过对两种具有不同参量的X射线像增强器分辨率的理论计算及分辨率测试实验,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测试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分辨率计算公式及影响分辨率因素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像增强器 空间分辨率 M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成像不均匀性的分析与校正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伟 赵宝升 +1 位作者 赵菲菲 曹希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53-1357,共5页
分析了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响应不一致性的产生机理,对每个像元建立了光电响应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点校正算法.该算法将对数曲线模型转化为线性响应模型,通过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两点拟合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分析了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响应不一致性的产生机理,对每个像元建立了光电响应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点校正算法.该算法将对数曲线模型转化为线性响应模型,通过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两点拟合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对比分析了校正前后图像的背景标准差及灰度分布曲线,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成像 X射线像增强器 图像不均匀性 不一致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通式象增强器的新型导电基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佳 庞其昌 +3 位作者 彭文达 李宏云 阎国安 高春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9期861-864,共4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光刻技术制备的一种新型的导电基底 ,它的面电阻≤ 1 0Ω,透过率约为 89% .在该基底上研制出的选通式象增强器 ,可实现选通时间在 ns级以上的高速选通 ,适用于微光、瞬时多通道高速光谱分析系统和高速摄影系统 .
关键词 导电基底 光刻 象增强器 选通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成像检测技术 被引量:61
20
作者 靳贵平 庞其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4-297,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紫外成像检测系统 .此系统利用紫外增强技术和紫外滤光技术观察和检测紫外光信号 .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关键技术 :紫外镜头、紫外“日盲”滤光技术、紫外增强技术和光谱转换技术 ,给出了紫外成像检测系统的研制实例 ,以及用... 提出一种新型的紫外成像检测系统 .此系统利用紫外增强技术和紫外滤光技术观察和检测紫外光信号 .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关键技术 :紫外镜头、紫外“日盲”滤光技术、紫外增强技术和光谱转换技术 ,给出了紫外成像检测系统的研制实例 ,以及用该系统得到的实验结果 .此系统在公安、电力、森林火灾等领域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成像 紫外检测 紫外光滤光片 像增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