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1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ctive Current Alloca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mprovement of Low Voltage Ride Though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Wind Turbine Generation System 被引量:36
1
作者 LI Hui FU Bo +2 位作者 YANG Chao ZHAO Bin TANG Xianh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04-I0004,22,共1页
为满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测试要求及其电气模型一致性评估需要,提出考虑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的控制策略。在阐述风电机组LVRT测试要求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双馈发电机(doubly... 为满足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的测试要求及其电气模型一致性评估需要,提出考虑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的控制策略。在阐述风电机组LVRT测试要求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双馈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定子侧及网侧变流器输出无功电流极限表达式,研究电网电压跌落深度和发电机总输出有功功率对其无功电流极限值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DFIG在LVRT期间的无功电流分配算法和改进的有功、无功功率控制策略。最后,以某实际2 MW双馈风电机组为例,分别对风速为5和12 m/s、电网电压对称跌落至20%和50%工况下的LVRT运行性能进行仿真比较和样机测试。与传统LVRT控制方法的对比表明,所提改进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满足风电机组LVRT的测试要求。样机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改进控制策略和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涡轮机 发电系统 控制策略 无功电流 分配算法 低电压 异步 双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LVRT能力的逆变器多电能质量优化预测控制
2
作者 汪海宁 冯博文 +3 位作者 耿将 谢缔 汪亮亮 张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2,共12页
提出一种适应三电平逆变器低电压穿越(LVRT)的多目标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无需电流正负序分离和滤波电网电压前馈,在跌落过程中不会出现过电流;给出αβ轴下功率/电流质量优化的指令电流计算通式,通过调整修正系数矩阵,实现功率波动、... 提出一种适应三电平逆变器低电压穿越(LVRT)的多目标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无需电流正负序分离和滤波电网电压前馈,在跌落过程中不会出现过电流;给出αβ轴下功率/电流质量优化的指令电流计算通式,通过调整修正系数矩阵,实现功率波动、负序电流和谐波电流之间的协调控制,提高逆变器在LVRT过程中的动态响应及多电能质量优化能力。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动态响应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 逆变器 模型预测控制 电能质量 电压跌落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LVRT特性的新能源送端系统功角稳定与电压稳定交互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学萍 黄文婷 +4 位作者 郭金鹏 刘瑛琳 郝婧 雍成立 梁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1,共8页
新能源机组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维持电压稳定的重要保证,同时LVRT期间新能源机组的功率特性将进一步影响同步发电机的功角稳定性。为分析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功角稳定与电压稳定的耦合机理,以风电为例,推导了... 新能源机组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维持电压稳定的重要保证,同时LVRT期间新能源机组的功率特性将进一步影响同步发电机的功角稳定性。为分析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功角稳定与电压稳定的耦合机理,以风电为例,推导了LVRT期间风电机组的有功-无功耦合关系;以含风电的送端系统为例,推导了故障前、故障期间以及故障后同步发电机的机械功率和电磁功率。分析了受扰后系统功角与电压的失稳形态,揭示了含风电送端系统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的交互影响。基于PSASP平台,仿真分析了风电初始出力水平以及LVRT参数对电力系统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演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低电压穿越 功角稳定 电压稳定 极限切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LPower:一个实时动态电压调节低功耗系统
4
作者 易会战 杨学军 刘喆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7期101-102,118,共3页
功耗问题是计算机系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硬件和软件在解决功耗问题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尽管有许多工具可用于低功耗硬件的开发,但支持软件技术开发的低功耗工具并不多见。我们基于ARM的指令集开发了一个实时动态电压调节低功耗系统RTLP... 功耗问题是计算机系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硬件和软件在解决功耗问题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尽管有许多工具可用于低功耗硬件的开发,但支持软件技术开发的低功耗工具并不多见。我们基于ARM的指令集开发了一个实时动态电压调节低功耗系统RTLPower。RTLPower综合了编译指导的动态电压调节和程序的性能功耗模拟,该系统能够有效支持编译指导的动态电压调节技术的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 编译 实时 动态电压调节 RTL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s on Corona Discharge Under AC and DC Composite Voltage 被引量:1
5
作者 ZHU Zhengyi LI Ruihai +3 位作者 WANG Guoli CHEN Can JIA Zhidong GUAN Zhiche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01-2007,共7页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射频信号 放电量 高电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配电台区移动柔性互联:可行性分析、应用场景及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璐 陈雪寒 +1 位作者 唐巍 张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共12页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低压柔性互联技术可以实现台区间的功率互济与灵活转移,从而提升负荷承载与分布式发电消纳能力。然而,受功率周期性变化影响,当前固定式柔性互联方案仅在部分时段作用效果明显,导致台区柔性互联设备利用率较低。为解决...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低压柔性互联技术可以实现台区间的功率互济与灵活转移,从而提升负荷承载与分布式发电消纳能力。然而,受功率周期性变化影响,当前固定式柔性互联方案仅在部分时段作用效果明显,导致台区柔性互联设备利用率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移动式智能软开关(MSOP)柔性互联理念。首先,根据工程经验,总结现有低压柔性互联技术面临的挑战,从施工条件和MSOP的体积、重量及合解环策略等方面分析了低压台区移动柔性互联的可行性。其次,建立了低压移动柔性互联的成本-效益模型,分析了移动距离、移动次数对移动柔性互联效果的影响,探讨了移动柔性互联的临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移动柔性互联的应用场景。最后,对MSOP在低压配电网柔性互联领域的潜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低压配电台区 智能软开关 优化调度 成本效益分析 电力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功穿越响应特性差异的光伏电站动态等值方法
7
作者 李雪 杨迪 +2 位作者 刘先超 姜涛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9-119,共11页
准确构建可刻画光伏电站动态响应特性的等值模型是分析光伏电站涉网性能与规模化光伏接入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有功穿越响应特性差异的光伏电站动态等值方法。首先,分析光伏发电单元的低电压穿越动态响应曲线,并归纳... 准确构建可刻画光伏电站动态响应特性的等值模型是分析光伏电站涉网性能与规模化光伏接入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有功穿越响应特性差异的光伏电站动态等值方法。首先,分析光伏发电单元的低电压穿越动态响应曲线,并归纳出3类典型有功响应。然后,解析3类有功响应特性进而推导其通用分群边界函数,识别到光伏发电单元故障前初始有功功率和故障持续电压是影响其有功响应类别的主导因素;并以此构建分群指标,借助光伏组件工程模型及网络图论理论近似求解分群指标,以克服实际电站单元级运行参数难以获取的难题,从而有效划分出有功动态不同的3个光伏集群。进一步,聚合同群光伏发电单元及集电网络,采取两段式斜率恢复函数表征有功斜坡恢复集群等值模型的有功电流指令,以拟合实际电站有功功率的降斜率恢复特性。最后,以某实际光伏电站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证明了所提动态等值方法精度高、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低电压穿越 分群 有功功率响应 动态等值方法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灰数据的知识-数据驱动低压有源配电网潮流计算
8
作者 刘斯亮 郑泽南 +2 位作者 张勇军 羿应棋 池玉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共9页
低压配电网拓扑和线路参数不准确使得传统的潮流计算方法失效,采用数据驱动方法能减少对物理参数的依赖,但缺乏可解释性。为此,提出一种融合物理知识与数据驱动的潮流计算方法。基于DistFlow模型构造了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输出特征向量,... 低压配电网拓扑和线路参数不准确使得传统的潮流计算方法失效,采用数据驱动方法能减少对物理参数的依赖,但缺乏可解释性。为此,提出一种融合物理知识与数据驱动的潮流计算方法。基于DistFlow模型构造了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输出特征向量,以低压配电台区的首端节点电压、用户节点光伏出力及负荷功率作为输入特征,用户节点电压幅值作为输出特征。结合三相线性潮流模型设计多通道卷积网络,通过独立通道处理电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利用电阻、电抗参数初始化卷积核权重。最后,针对灰数据(含有量测误差和异常值的数据)用于训练会影响模型性能的问题,提出改进降噪自编码器筛选并剔除异常样本。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准确性和泛化性能上优于传统数据驱动方法,同时显著降低了灰数据对模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潮流计算 知识-数据融合 多通道卷积 灰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路由器的“源-网-荷”一体化运行模拟实验平台设计
9
作者 胡波 王汉卿 +1 位作者 季韵秋 李锐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能源结构转型对电力系统用能方式和用电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将用户侧用电需求自适应接入配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实现“源-网-荷”互联,均衡地域间能源供需差异,该文面向低压配电网互联应用,设计了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和功率... 能源结构转型对电力系统用能方式和用电负荷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将用户侧用电需求自适应接入配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实现“源-网-荷”互联,均衡地域间能源供需差异,该文面向低压配电网互联应用,设计了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和功率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多端口能量路由器能够实现不同端口之间的功率互济与平衡控制,为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实现“源-网-荷”一体化运行提供了模拟实验平台,可为低压配电网就地消纳新能源和稳定运行提供实验数据,以提升未来电网适应灵活性与多样性的新型供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能量路由器 功率协调控制 新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配电网的改进重合闸方案
10
作者 戴志辉 张宇 +4 位作者 吴桐 许东瑞 柳梅元 李恒泽 石浚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3-112,共10页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低电压穿越运行时向故障点持续注入电流导致自动重合闸重合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隔离IIDG与故障点的重合闸改进方案。根据IIDG的低电压穿越运行策略分析其对...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低电压穿越运行时向故障点持续注入电流导致自动重合闸重合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隔离IIDG与故障点的重合闸改进方案。根据IIDG的低电压穿越运行策略分析其对自动重合闸的影响。线路断路器配置合理的谐波电流保护,将重合闸因低电压穿越运行而重合失败的必要条件作为IIDG注入谐波电流的启动条件。在此基础上,IIDG在满足启动判据时注入谐波电流,谐波电流保护跳开IIDG与故障点间的断路器,IIDG不再向故障点注入电流,故障点自熄弧且自动重合闸重合成功。该方法不需要安装检无压装置或延长重合闸时间,不依赖于通信网络,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有很好的适应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合闸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谐波电流保护 有源配电网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机柔直接入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11
作者 崔学深 刘勇鑫 +2 位作者 刘其辉 申旭辉 汤海雁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5,共12页
在全直流风电场中单台大容量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中压直流汇集网的应用背景下,为确保DFIG在直流汇集系统电压跌落后持续可控并网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网两端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 在全直流风电场中单台大容量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中压直流汇集网的应用背景下,为确保DFIG在直流汇集系统电压跌落后持续可控并网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网两端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交流并网时电压跌落后频率的刚性不可调是定子磁链出现暂态直流分量以及定转子绕组产生过电流的主要原因,进而充分利用单机接入柔直电网的DFIG系统内部交流电压与频率柔性可调的特点,通过定子电压与频率的机网协调控制避免定子磁链暂态直流分量的产生,从而消除在交流并网时难以解决的定转子瞬态过电流现象,保障DFIG系统持续可控运行。同时,采用加装直流卸荷电路的方法解决转子侧换流器直流电压升高的问题。最后,通过单台5MW交流并网和柔直并网的DFIG系统仿真对比,验证基于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压穿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直流汇集 单机柔性直流接入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直流低电压穿越 压频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压穿越快速恢复与对微网频率影响研究
12
作者 颜湘武 杨若嘉 +1 位作者 沈钟毓 贾焦心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3-400,共8页
提出一种改进MPPT低电压穿越控制,除考虑无功对电压恢复的影响外,还从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频率恢复角度分析功率变化对微网频率的影响。该策略对MPPT控制进行解耦,使得光伏组件在故障恢复后快速追踪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值,更快达到最大输... 提出一种改进MPPT低电压穿越控制,除考虑无功对电压恢复的影响外,还从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频率恢复角度分析功率变化对微网频率的影响。该策略对MPPT控制进行解耦,使得光伏组件在故障恢复后快速追踪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值,更快达到最大输出功率,进而有助于电网频率的快速恢复。通过实验对比分析采用改进MPPT策略和基于FPPT减载控制下低电压穿越过程在恢复过程中光伏输出电压和逆变器功率输出以及弱电网下频率的变化,表明改进策略对于频率支撑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逆变器 光伏发电 频率稳定 低电压穿越 暂态稳定性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暂态功角稳定的VSG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13
作者 李斌 高康佳 +2 位作者 焦琳峰 贾浩洋 龚祥祥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8,共11页
为了同时解决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在电网电压暂降时面临的暂态功角失稳与过电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调整的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策略。以电压跌落系数作为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的信号,一方面通过电压和阻抗自适应地调整有功功... 为了同时解决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在电网电压暂降时面临的暂态功角失稳与过电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调整的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策略。以电压跌落系数作为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的信号,一方面通过电压和阻抗自适应地调整有功功率指令,另一方面结合电压跌落系数、角频率变化率和角频率偏差自适应地调整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以控制VSG稳定并快速恢复至稳定工作点,运用等面积定则分析VSG功角特性,从大信号角度验证策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相较于现有方法,本策略创新性考虑了虚拟阻抗对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抑制过电流同时借助参数自主调节实现动态快速恢复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引入不同策略对VSG的影响,结果验证了所提低电压穿越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自适应策略 低电压穿越 虚拟阻抗 暂态功角稳定 过电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能质量因素的理论线损率计算方法
14
作者 周群 刘海波 +3 位作者 冷敏瑞 刘雪山 黄晶 陈灿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8,共10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额外线损增加。为提高理论线损率计算的准确性,应考虑电能质量因素。考虑包括电能质量因素在内的所有影响理论线损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对理论线损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额外线损增加。为提高理论线损率计算的准确性,应考虑电能质量因素。考虑包括电能质量因素在内的所有影响理论线损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对理论线损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在筛选过程中对各个维度进行交叉验证以找出最佳维度,并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基于上述数据分别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理论线损计算,对比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最终选取随机森林算法作为计算模型。以某地区的样本为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台区 电气特征参数 理论线损计算 灰色关联分析 随机森林算法 电能质量 最佳维度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混合有源滤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标 罗永驹 +3 位作者 陈勇 吴宏远 康方睿 卓放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5,共10页
随着“光储直柔”的推进建设,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中的纹波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相较于交流系统,直流系统的特点是电源及负载分散性更强、电力电子设备占比更高及接口变换器引起的交直流耦合作用强,因此直流系统中纹波问题表现出低频和高... 随着“光储直柔”的推进建设,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中的纹波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相较于交流系统,直流系统的特点是电源及负载分散性更强、电力电子设备占比更高及接口变换器引起的交直流耦合作用强,因此直流系统中纹波问题表现出低频和高频纹波峰峰值都可能较高的特征,进而不能完全适用交流系统中经典的谐波分析和治理方法。为此,进行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主要纹波来源分析,揭示了直流源荷引起直流母线电压纹波问题的机理和特征,并针对具有宽频纹波且纹波来源分散的直流系统提出1种混合有源滤波技术,实现对扰动位置不确定、高低频混合情况下的电压纹波问题治理,提升了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水平。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 宽频纹波 混合有源滤波 直流母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Hz和50Hz电压下XLPE电缆局部放电比对试验 被引量:24
16
作者 罗俊华 付丽玮 +1 位作者 陶士利 李文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00-2004,共5页
试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结果证实,局部放电试验能够及时地发现电力电缆绝缘缺陷,推荐作为电力电缆绝缘品质现场或在线评价的必要手段。受现场试验设备的容量、体积和质量限制,超低频(VLF)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试验、振荡波(OW)电压下的局部放电... 试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结果证实,局部放电试验能够及时地发现电力电缆绝缘缺陷,推荐作为电力电缆绝缘品质现场或在线评价的必要手段。受现场试验设备的容量、体积和质量限制,超低频(VLF)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试验、振荡波(OW)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试验和工频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试验在电缆线路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同存并举,运行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但是,由于3种试验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以及放电量存在数值上的差异,其表征的绝缘缺陷特征直接影响到有效地发现绝缘缺陷的概率。时至今日,人们对电力电缆线路在VLF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如何等效到工频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试验的有效性和等效性尚在探讨之中。为此,结合现场试验和试验室试验研究积累的试验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比对、分析和讨论VLF(0.1Hz)电压下局部放电试验与工频(50Hz)电压下局部放电试验之间的等效关系,研究VLF(0.1Hz)电压下局部放电试验有效性和判据。研究结果表明:VLF(0.1Hz)电压下电缆试品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值和熄灭电压值与工频(50Hz)电压下电缆试品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值和熄灭电压值之差值约为-31%~69%;槡3U0的VLF(0.1Hz)电压下电缆试品的局部放电量均小于槡3U0的工频(50Hz)电压下电缆试品的局部放电量;两种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之间的数值差异与绝缘缺陷的类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VLF)电压 电力电缆 工频电压 局部放电(PD) 比对试验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永磁风力发电LVRT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启明 黄伟 +2 位作者 程尹曼 徐聪 郭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59-2066,共8页
风电系统在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的持续能力直接影响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和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其低电压穿越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永磁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背靠背电压型脉宽调制变换器存在直流大电容,在电压突降时会引起变换器的... 风电系统在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的持续能力直接影响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和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其低电压穿越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永磁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背靠背电压型脉宽调制变换器存在直流大电容,在电压突降时会引起变换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升高的情况,提出了采用双级矩阵变换器取代背靠背电压型脉宽调制变换器的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在分析双级矩阵变换器已有控制方式不稳定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加入修正项的新型控制方法,并采用根轨迹法证明其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比已有方法具有更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实际硬件电路实验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矩阵变换器 风力发电 低电压穿越 稳定性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owbar的双馈风机LVRT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丁明 胡腾华 +2 位作者 韩平平 杨淑英 王冬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0-415,497,共7页
文章从变流器、风电机组安全和风力发电系统快速平稳恢复稳定角度出发,讨论了Crowbar电阻和Crowbar电路投入运行持续时间选取原则,搭建了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仿真模型,模拟了电网电压跌落故障情况下,不同Crowbar阻值对低电压穿越功... 文章从变流器、风电机组安全和风力发电系统快速平稳恢复稳定角度出发,讨论了Crowbar电阻和Crowbar电路投入运行持续时间选取原则,搭建了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仿真模型,模拟了电网电压跌落故障情况下,不同Crowbar阻值对低电压穿越功能的影响,从电网故障期间是否考虑双馈风电机组无功功率补偿能力方面,研究了Crowbar电路投入运行持续时间对低电压穿越功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Crowbar电阻取值和投入运行持续时间可以提高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有利于风力发电系统快速平稳地恢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暂态特性 低电压穿越 CROWBAR电路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R在风电机组LVRT中的应用及其无功补偿能力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伟煌 胡书举 +1 位作者 付勋波 许洪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3,共7页
针对动态电压补偿器(DVR)在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VRT)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为了提高DVR的动态响应能力,设计了双闭环控制策略,并引入电网电压前馈项,以避免补偿电压的过冲;电压外环采用了谐振控制器,可在静止坐标系下实现无静差跟踪,省略... 针对动态电压补偿器(DVR)在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VRT)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为了提高DVR的动态响应能力,设计了双闭环控制策略,并引入电网电压前馈项,以避免补偿电压的过冲;电压外环采用了谐振控制器,可在静止坐标系下实现无静差跟踪,省略了坐标变换以及锁相环节。同时详细分析了DVR在正常运行与跌落情况下无功补偿能力,通过对其补偿方式的分类与比较,指出了其无功补偿能力受到限制的原因。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迅速精准地补偿定子电压,减小了定子电流冲击,平稳地实现了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最后在110 kW的电机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动态电压补偿器 低电压穿越 谐振控制器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场反演的自供能型线路电压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
20
作者 许晨进 王维 +4 位作者 汪鹤 季振亚 任翰林 段名荣 胡敏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6-857,I0004,共13页
电网电压波动是威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力系统中传统电压测量装置存在绝缘要求高、装置体积大、制造成本高、无可靠外接电源和需停电安装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场反演的高压线路电压感知技术,通... 电网电压波动是威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力系统中传统电压测量装置存在绝缘要求高、装置体积大、制造成本高、无可靠外接电源和需停电安装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场反演的高压线路电压感知技术,通过监测电容电压抬升时间实现线路电压逆问题求解。首先,介绍自供能型线路电压逆问题求解原理;其次,对自供能型线路电压测量结构进行仿真论证及测量精度分析;最后,该文提出电容充电时间数据高精度捕获、信号处理与传输等多目标综合实现的超低功耗能量控制策略,并搭建试验平台验证电压反演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超低功耗能量控制模式下的电容充电时间监测精度控制在0.5%之内,电压测量精度控制在0.86%之内,结合线路电压逆问题求解策略能够有效实现线路电压的去电池化高精度感知与无线通信传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电压测量 电场反演 自供能 超低功耗 能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