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闪蒸耦合旁路干燥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
1
作者 王峰 许勇毅 +2 位作者 刘艇安 吴小琴 董韦汝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63-668,共6页
某中水水源的2×350 MW燃煤机组采用“非软化低温闪蒸浓缩+高温旁路干燥”工艺实现废水零排放,零排放系统主要包括烟气换热单元、低温闪蒸浓缩单元、浓液干燥单元等。介绍了该工艺的技术原理和调试运行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结构简... 某中水水源的2×350 MW燃煤机组采用“非软化低温闪蒸浓缩+高温旁路干燥”工艺实现废水零排放,零排放系统主要包括烟气换热单元、低温闪蒸浓缩单元、浓液干燥单元等。介绍了该工艺的技术原理和调试运行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结构简单,无须预处理,能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可以满足小机组、大水量的零排放处理要求,废水投资成本为115万元/m^(3),处理成本约为25元/t,运行成本较低,具有推广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零排放 低温闪蒸 旁路干燥 副产物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粕低温脱溶工艺技术及综合效果比较
2
作者 高建银 陈维闯 +2 位作者 李龙成 王文昕 陈永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141,共6页
旨在为大豆低温粕产品质量的提高及生产成本的降低提供指导,对当前两种典型的大豆粕低温脱溶工艺(气流闪蒸脱溶和AB双筒脱溶)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从低温粕水溶性蛋白的损失、碎料的形成、粕料色泽、设备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周期、溶剂消耗... 旨在为大豆低温粕产品质量的提高及生产成本的降低提供指导,对当前两种典型的大豆粕低温脱溶工艺(气流闪蒸脱溶和AB双筒脱溶)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从低温粕水溶性蛋白的损失、碎料的形成、粕料色泽、设备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周期、溶剂消耗和蒸汽消耗等方面对两种大豆粕低温脱溶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相较于气流闪蒸脱溶工艺,AB双筒脱溶过程中水溶性蛋白的损失更低、粕料成型度更好、粕料色泽变化更小,有效地减轻了设备堵塞、磨损现象,延长了设备使用周期,减少了系统维护、检修费用,同时也间接地节省了溶剂和蒸汽消耗。综上,可优先选择AB双筒脱溶工艺对大豆粕进行低温脱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温粕 低温脱溶 气流闪蒸脱溶 AB双筒脱溶 水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油页岩快速热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军 梁杰 +2 位作者 王泽 林伟刚 宋文立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8,共4页
采用喷动载流床快速热解装置,研究桦甸大城子4层油页岩的低温快速热解特性.采用改变气速的方法使不同热解温度下气体的停留时间一致,探讨不同热解温度对油页岩热解的气、液、固三相产物的产率、组成以及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确定了... 采用喷动载流床快速热解装置,研究桦甸大城子4层油页岩的低温快速热解特性.采用改变气速的方法使不同热解温度下气体的停留时间一致,探讨不同热解温度对油页岩热解的气、液、固三相产物的产率、组成以及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确定了在以获得液体燃料为主要目的时,530℃为桦甸大城子4层油页岩低温快速热解的最适宜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低温 快速热解 喷动载流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低温分离工艺中汞的分布模拟 被引量:20
4
作者 蒋洪 刘支强 +1 位作者 严启团 苏德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0-84,115-116,共5页
掌握汞及其化合物在天然气处理过程中的分布规律对含汞气田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利用稳态流程模拟VMGSim软件模拟了某含汞气田天然气的低温分离处理工艺流程,研究了汞在天然气脱水脱烃工艺流程中的分布规律。结论指出:... 掌握汞及其化合物在天然气处理过程中的分布规律对含汞气田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利用稳态流程模拟VMGSim软件模拟了某含汞气田天然气的低温分离处理工艺流程,研究了汞在天然气脱水脱烃工艺流程中的分布规律。结论指出:含汞天然气经过低温分离后,汞可能进入乙二醇富液、外输干气、凝析油和三相分离器闪蒸气等物流中,各物流中汞浓度随原料气汞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依次减弱,乙二醇富液中汞含量增加趋势最显著,闪蒸气中汞含量增加趋势最弱;天然气低温分离工艺能有效降低外输干气的汞浓度,可使外输干气中的汞含量达标,从而提高外输干气在输送和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含汞天然气低温分离过程中,三相分离器闪蒸气、凝析油、乙二醇富液再生塔塔顶未凝气及污水中的汞含量偏高,需要加强防护和净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汞天然气 低温分离 汞分布 模拟 VMGSim软件 乙二醇富液 外输干气 闪蒸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发器热泵系统与单级压缩系统性能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桂兰 袁泉 梁平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7-451,共5页
文章建立了带闪发器前节流的涡旋压缩机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哈尔滨的气象参数为例,利用迭代算法,对带闪发器的热泵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比较了补气系统和单级压缩系统的性能,得出闪发器系统模式和普通单级压缩系统模式的最佳切换... 文章建立了带闪发器前节流的涡旋压缩机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哈尔滨的气象参数为例,利用迭代算法,对带闪发器的热泵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比较了补气系统和单级压缩系统的性能,得出闪发器系统模式和普通单级压缩系统模式的最佳切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系统 闪发器 单级压缩 涡旋压缩机 低温制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热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田禾 张于峰 +1 位作者 江菊元 崔明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6,共4页
针对间接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方法,综合多级闪蒸和低温多效两种系统的优点,设计制造了具有一效蒸发器的直热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试验装置,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试验,给出了系统在不同闪蒸压力、蒸发压力和最高海水温度下的产水量和性能系数。试验... 针对间接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方法,综合多级闪蒸和低温多效两种系统的优点,设计制造了具有一效蒸发器的直热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试验装置,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试验,给出了系统在不同闪蒸压力、蒸发压力和最高海水温度下的产水量和性能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高产水量和性能系数。在闪蒸压力0.009MPa,蒸发压力0.004MPa条件下,最高海水温度70℃,产水量达到56.38kg·d-1,性能系数为5.68。文中还对闪蒸压力、蒸发压力和最高海水温度对系统产水量和性能系数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太阳能 直接加热 多级闪蒸 低温多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可燃温度实验测量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可 孟现阳 +1 位作者 杨小莉 吴江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1,共4页
由于闪点不能完全准确表示液体可燃的最低温度,根据ASTM E1232-07标准,研制了一套测量可燃性物质最低可燃温度的实验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液体及固体的可燃性实验研究,实验测量的重复性与准确度均优于±0.5℃。对ASTM E1232-07标准中... 由于闪点不能完全准确表示液体可燃的最低温度,根据ASTM E1232-07标准,研制了一套测量可燃性物质最低可燃温度的实验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液体及固体的可燃性实验研究,实验测量的重复性与准确度均优于±0.5℃。对ASTM E1232-07标准中给出的两种可燃性物质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实验系统的准确性。利用新研制的实验系统对几种常见可燃性液体的最低可燃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将其与闪点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所研究的几种可燃性物质中,闪点与最低可燃温度的最大偏差达到了4℃,实验结果表明闪点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安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可燃温度 闪点 可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水条件下SF6/CF_(4)混合气体中的低温沿面放电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陶子林 郑宇 +1 位作者 周文俊 董旭柱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4,共8页
为了探究微水条件下SF_(6)/CF_(4)混合气体中的环氧树脂低温沿面闪络特性,开展0.2 MPa与0.4 MPa两个气压下50%SF_(6)/50%CF_(4)混合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微水含量条件下的环氧树脂沿面放电试验。文中利用板—板电极模拟切向电场为主的准均... 为了探究微水条件下SF_(6)/CF_(4)混合气体中的环氧树脂低温沿面闪络特性,开展0.2 MPa与0.4 MPa两个气压下50%SF_(6)/50%CF_(4)混合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微水含量条件下的环氧树脂沿面放电试验。文中利用板—板电极模拟切向电场为主的准均匀电场,通过计算和实验探究了微水含量的选取和控制方法,研究了温度和微水含量对50%SF_(6)/50%CF_(4)混合气体中准均匀电场沿面闪络的影响,研究发现:沿面闪络电压随温度降低呈先减小后稳定的变化规律,仅当试验气压为0.2 MPa且含水量为3000 ppm(1 ppm=1×10^(-6))时,沿面闪络电压随温度降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微水含量在300~3000 ppm范围内时,微水含量对气压为0.2 MPa和0.4 MPa的50%SF_(6)/50%CF_(4)混合气体中沿面闪络击穿场强的影响不大。试验可为低温下的GIS等设备的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CF_(4)混合气体 微水 低温 沿面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65管线钢管闪光焊接接头组织及低温冲击韧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房卫萍 高世一 +1 位作者 徐望辉 王海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7-40,45,共5页
针对石油天然气输送常用的X65管线钢管进行闪光焊接工艺试验,测试了闪光焊接接头各区域的低温冲击韧性。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闪光焊接热循环对X65管线钢接头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65管线钢管闪光焊接接头... 针对石油天然气输送常用的X65管线钢管进行闪光焊接工艺试验,测试了闪光焊接接头各区域的低温冲击韧性。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闪光焊接热循环对X65管线钢接头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65管线钢管闪光焊接接头焊缝成形良好。焊态下,接头各区域的-40℃低温冲击功较低,焊缝区冲击功仅为11.6J,只有母材的27%。经过焊后热处理,接头的冲击韧性有所改善,焊缝冲击功可以达到母材的55%。接头焊缝组织为粗大块状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层片状珠光体,热处理后晶粒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焊接 低温冲击韧性 X65管线钢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余热有机闪蒸循环回收方案及㶲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阎增范 张云贺 孙文强 《冶金能源》 2021年第5期48-52,共5页
工业过程产生的余热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回收潜力,高温余热利用技术相对成熟,低温余热利用较少。当前,包括有机闪蒸循环在内一些先进的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有机闪蒸循环的㶲性能及其最佳运行参数尚不清晰,有待进一... 工业过程产生的余热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回收潜力,高温余热利用技术相对成熟,低温余热利用较少。当前,包括有机闪蒸循环在内一些先进的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有机闪蒸循环的㶲性能及其最佳运行参数尚不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此,以工业低温烟气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闪蒸温度、冷凝温度和热源温度等因素对以R245fa、R113和R600a为工质的系统㶲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闪蒸循环 工业余热 㶲效率 余热回收 低温余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置换热器有机闪蒸循环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桂冬 张凇源 +4 位作者 葛众 解志勇 相华江 鄢银连 袁志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080-3090,共11页
构建了内置换热器有机闪蒸循环(internal heat exchanger organic flash cycle,IHE-OFC)系统模型,采用100~200℃地热水作为热源,以R600a、R600、R601a、R601、R236ea、R227ea、R245fa、R123作为循环工质。研究了IHE-OFC系统的热性能,并... 构建了内置换热器有机闪蒸循环(internal heat exchanger organic flash cycle,IHE-OFC)系统模型,采用100~200℃地热水作为热源,以R600a、R600、R601a、R601、R236ea、R227ea、R245fa、R123作为循环工质。研究了IHE-OFC系统的热性能,并以净输出功率为目标函数,对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热源温度≤160℃时,R601 IHE-OF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最大;当热源温度≥190℃时,R601传统OF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最大;当热源温度为170℃时,R601a IHE-OF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最大;当热源温度为180℃时,R601a传统OF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最大。此外,每一工质均存在一个特征温度,为工质的0.85Pcri所对应的温度与加热器夹点温差之和。且因工质特征温度的影响,IHE-OFC系统的最优闪蒸压力、IHE冷流体温升和系统效率随热源温度的升高而均呈先增大后不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闪蒸循环 内置换热器 中低温热能 热力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余热闪蒸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晋权 赵周明 张志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1-157,181,共8页
通过分析某电厂脱硫废水水质特性,提出了一种低温烟气余热闪蒸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通过建立求解工艺系统蒸发模型,确定了工艺系统主要参数,并建立了废水处理体积流量为15 m3/h的示范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通过分析某电厂脱硫废水水质特性,提出了一种低温烟气余热闪蒸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通过建立求解工艺系统蒸发模型,确定了工艺系统主要参数,并建立了废水处理体积流量为15 m3/h的示范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且运行费用低,回收水量高,无废水排放,达到了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处理后的废水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了GB/T 50050—201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低温多效闪蒸 烟气余热 零排放技术 自结晶 蒸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速烧结法制备SiOC陶瓷及其热稳定性能
13
作者 王力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29,34,共6页
以交联后的聚硅氧烷为前驱体,在不同温度(730~780℃)、外加电场强度(20~60 V·mm^(-1))和限流电流(0.5~2.0 A)下采用闪速烧结技术制备SiOC陶瓷,获得合适的工艺参数,并研究了陶瓷的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制... 以交联后的聚硅氧烷为前驱体,在不同温度(730~780℃)、外加电场强度(20~60 V·mm^(-1))和限流电流(0.5~2.0 A)下采用闪速烧结技术制备SiOC陶瓷,获得合适的工艺参数,并研究了陶瓷的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SiOC陶瓷的温度范围为740~780℃,限流电流范围为1.0~2.0 A,外加电场强度范围为30~60 V·mm^(-1),试验温度比1400℃传统热解温度低660~620℃,热解时间大大缩短。随着外加电场强度、试验温度或限流电流的增加,陶瓷中SiC含量增加,SiO2含量减少,陶瓷产率和体积密度降低,线变化率和显气孔率增大;与1400℃传统热解SiOC陶瓷相比,闪速烧结SiOC陶瓷的热稳定性温度提高了约112℃,且随着外加电场强度、试验温度或限流电流的增加,热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C陶瓷 外加电场 闪速烧结 低温热解 聚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塑料外饰件用新型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的性能验证研究
14
作者 许瑆琥 陈宝歌 曹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1,共5页
用于汽车外饰件的水性导电底漆在国内已有部分应用,但多应用于新建的外饰件涂装线,对溶剂型外饰件涂装线的底漆水性化改造研究甚少,传统水性导电底漆需要较大的脱水烘房,制约了溶剂型涂装线的改造空间,而新型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则可... 用于汽车外饰件的水性导电底漆在国内已有部分应用,但多应用于新建的外饰件涂装线,对溶剂型外饰件涂装线的底漆水性化改造研究甚少,传统水性导电底漆需要较大的脱水烘房,制约了溶剂型涂装线的改造空间,而新型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则可以较好地解决溶剂型涂装线的水性化改造难题,为验证新型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的漆膜性能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最佳的脱水条件,本文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性能验证实验和施工性验证实验,验证了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脱水窗口,结果表明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要求,且脱水温度和脱水时间的要求均大大低于传统水性底漆,对于老线的改造有很大的优势,且能降低水性化改造后的运营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涂料 塑料外饰件 水性 低温脱水 导电底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海水淡化工程现状分析
15
作者 罗祧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05-309,313,共6页
分析我国水资源概况及国内海水淡化工程现状,对比国内主要的几种海水淡化技术,包括反渗透法、低温多效蒸馏法、多级闪蒸法及电渗析法,概述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反渗透 低温多效蒸馏 多级闪蒸 电渗析 太阳能 海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