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双季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连阴雨灾害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乾聪 段里成 +1 位作者 郭瑞鸽 蔡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4-79,共6页
基于江西省82个国家气象站点1961—202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研究了江西省双季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连阴雨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1961—2023年江西省早稻播种育秧期平均气温以0.379℃/10 a的速度升高,日照时数呈先减后增趋势;不同等级低温... 基于江西省82个国家气象站点1961—202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研究了江西省双季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连阴雨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1961—2023年江西省早稻播种育秧期平均气温以0.379℃/10 a的速度升高,日照时数呈先减后增趋势;不同等级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天数均呈先增后减趋势,高频区发生在1980s、1990s,2000年以后则发生较少;2001—2023年的整体发生频率比1961—2000年的低,但高频区向赣西北转移,赣东北和赣中有所减弱;综合风险等级显示,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抚州市、吉安市、萍乡市、宜春市、南昌市和九江市,中风险区主要包括赣南北部和赣东北地区,低风险区以赣南南部地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连阴雨 灾害 双季早稻 风险分析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分析及农技推广应对策略
2
作者 余文畅 张本俊 +3 位作者 陈振华 陈进 刘克荣 张治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44-46,共3页
分析了宜昌市2008年初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成因,既有极端自然因子的影响,又有区域规划严格执行不够、主推品种措施落实不够、标准化生产技术到位不够、常规技术掌握不够、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不够等人为因子的影响。提出了坚持农技推广... 分析了宜昌市2008年初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成因,既有极端自然因子的影响,又有区域规划严格执行不够、主推品种措施落实不够、标准化生产技术到位不够、常规技术掌握不够、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不够等人为因子的影响。提出了坚持农技推广法定原则、加大种子管理规范工作力度、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积极完善基层农技推广公益性服务体系的应对策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灾害成因 农技推广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贵州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润琼 刘艳雯 +3 位作者 姚刚 赵群剑 黄天福 钟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9-323,334,共6页
2008年1月下半月到2月上半月,贵州所遭遇的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具有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冰冻灾害重等特点。文中分析了这次灾害的可能成因及其影响。分析表明,2007年8月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所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 2008年1月下半月到2月上半月,贵州所遭遇的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具有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冰冻灾害重等特点。文中分析了这次灾害的可能成因及其影响。分析表明,2007年8月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所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贵州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乌拉尔山地区环流场偏高,中亚至蒙古国西部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偏低的环流异常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偏北及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槽异常稳定活跃,有利于暖湿气流不断向云贵高原输送,为贵州雨(雪)天气提供更充足的水汽来源。分析还表明,逆温层的长时间维持是贵州大范围冻雨持续出现的主要原因。这场低温冰冻灾害给贵州春运、能源电力、农业、林业、居民生活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冰冻灾害 成因 影响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能力的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景贵 李云先 郭志鸣 《江西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26-27,41,共3页
通过观察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的受损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湿地松品种特性、树龄树径的大小、山场海拔高度、坡度、栽植密度和人工采脂作业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条件下的生存因素,提出相应... 通过观察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的受损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湿地松品种特性、树龄树径的大小、山场海拔高度、坡度、栽植密度和人工采脂作业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条件下的生存因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抗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初新余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
5
作者 袁春 马尚芹 黄建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1016-11018,共3页
2008年初,新余和我国南方大部地区一起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在此对此次天气气候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冻天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冰冻灾害强度大,表现为过程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创... 2008年初,新余和我国南方大部地区一起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在此对此次天气气候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冻天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冰冻灾害强度大,表现为过程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创历史新低;持续时间长,表现为连续低温日数和连续冰冻日数均为新余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的;冰冻灾害对电力、交通运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尤其对新余市电力运行造成灾难性影响。2007年8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所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我国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就新余而言,超历史低温和长时间的低温、冰冻(雨凇)天气是致灾的主要原因;承灾体的变化、各行各业对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预期低估,也是这次灾害损失巨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冰冻 灾害 影响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