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鲜枣中氟虫腈及代谢物 被引量:33
1
作者 林涛 樊建麟 +4 位作者 杨东顺 刘兴勇 邵金良 李彦刚 刘宏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0-1365,共6页
采用低温液液萃取技术,对鲜枣中的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进行提取和净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鲜枣样品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25℃低温液液萃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 采用低温液液萃取技术,对鲜枣中的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进行提取和净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鲜枣样品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25℃低温液液萃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02~1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5~0.02μg/kg,在不同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8.5%~9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6.9%。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适用于鲜枣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液液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鲜枣 氟虫腈及其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富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样中15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玉娥 魏远隆 +3 位作者 左海根 郭平 曾海龙 王风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低温冷冻条件下农药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达到新的传质平衡,建立了低温富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样中15种有机磷、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的方法。通过对样品前处理中的溶剂选择、冷冻温度及冷冻时间的优化,... 利用低温冷冻条件下农药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达到新的传质平衡,建立了低温富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样中15种有机磷、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的方法。通过对样品前处理中的溶剂选择、冷冻温度及冷冻时间的优化,最终确定的样品前处理条件为:萃取溶剂为甲苯2.0 mL;冷冻温度-40℃;冷冻时间1h。15种农药的检出限(3S/N)在0.005~0.02μg·L-1范围,测定下限(10S/N)为0.02~0.07μg·L-1。方法用于水样中农药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78.8%~12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0.9%~9.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低温富集 液液萃取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煤焦油中正十二烷-甲苯-苯酚的相平衡及分离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海永 刘潜 +3 位作者 刘兴坤 张香兰 解强 王永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479-3487,3764,共10页
低温煤焦油组分的分离对其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分别以正十二烷、甲苯和苯酚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实验和Aspen Plus模拟两种方法得到了低温煤焦油中脂肪烃-芳烃-酚类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关系,并模拟了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水溶液萃取... 低温煤焦油组分的分离对其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分别以正十二烷、甲苯和苯酚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实验和Aspen Plus模拟两种方法得到了低温煤焦油中脂肪烃-芳烃-酚类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关系,并模拟了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水溶液萃取分离该体系时的典型三元相图。结果表明,Aspen Plus采用UNIF-LL法模拟得到的三元相图与实验测定结果吻合较好。甲苯在正十二烷-甲苯-苯酚体系中作为共溶溶剂,促使三元体系成为均相。根据正十二烷、甲苯和苯酚在DMF中的溶解性差异,结合Hansen溶度参数理论,通过在DMF中添加不同含量的H_2O以调节萃取剂的极性,可使正十二烷和甲苯依次从均相体系中分离。通过对萃取温度、剂油比和萃取剂含水量进行优化,最终在303.15 K,剂油比为1.5时,以DMF对模型油进行单级萃取,可以得到纯度为93.2%的正十二烷;相分离后向萃取相中添加DMF量30%的H_2O,可分离出纯度为93.4%的甲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煤焦油 -液相平衡 ASPEN Plus 模拟 溶剂萃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4种杀菌剂残留量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柏林 谢继安 +1 位作者 赵紫微 单晓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3-1150,共8页
所分析的水果、蔬菜按照标准GB 2763-2016制备分析样品,并在-20℃下冷冻保存。称取样品5.000g,加入乙腈10mL及同位素内标混合溶液500μL,超声提取30min,高速离心5min,取上清液,于-40℃冷冻不少于30min,待乙腈与水相分层后,迅速取出上清... 所分析的水果、蔬菜按照标准GB 2763-2016制备分析样品,并在-20℃下冷冻保存。称取样品5.000g,加入乙腈10mL及同位素内标混合溶液500μL,超声提取30min,高速离心5min,取上清液,于-40℃冷冻不少于30min,待乙腈与水相分层后,迅速取出上清液1.0mL,用N-丙基乙二胺50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50mg、石墨化炭黑7.5mg和无水硫酸镁150mg作为混合吸附剂与上清液混匀并高速离心5min,进行净化处理。取上清液通过0.22μm滤膜过滤,滤液作为测定溶液供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色谱分离中用Waters Acquity^TM UPLC BEH 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为固定相,进样体积为2μL,流动相由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乙腈以不同比例混合组成。按梯度洗脱程序对样品中的4种杀菌剂(甲基硫菌灵、腈菌唑、异菌脲和吡唑醚菌酯以及它们的同位系内标)进行分离,并用质谱法测定。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方法中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解决了基质效应问题。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的质量浓度均在0.1~5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1~0.2μg·kg^-1之间。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79.1%~11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同位素内标 低温液-液萃取 杀菌剂 水果和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中多种有机锡化合物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金保 柳英霞 +1 位作者 李绪涛 郭岚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6,共7页
有机锡化合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及其生产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特别是食用植物油因甘油三酯(脂肪)含量较高,约占植物油的95%以上,给分析检测带来较大的基体干扰。本文采用低温冷冻提取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了高... 有机锡化合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及其生产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特别是食用植物油因甘油三酯(脂肪)含量较高,约占植物油的95%以上,给分析检测带来较大的基体干扰。本文采用低温冷冻提取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样品中二丁基二氯化锡、二苯基二氯化锡、三丁基氯化锡、三苯基氯化锡同时分析的方法。实验对比了甲醇、乙腈、乙醇三种有机萃取溶剂分别在低温冷冻提取和常规液液振荡提取条件下的提取效率,并考察了PSA、中性氧化铝、弗罗里硅土及活性炭四种净化材料对食用油提取液的净化效果。确定了食用油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净化方案为:以10 m L甲醇为提取溶剂在低温冷冻条件下充分提取两次,并通过50 mg活性炭净化提取液。为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对食用油样品进行三个不同水平的添加回收实验,各有机锡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4.2%~99.5%之间,接近或优于现行国标及相关研究(70%~120%),可应用于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及调和油等不同基质的食用植物油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食用植物油 低温冷冻提取 分散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冻液液萃取/GC-MS结合保留指数分析香蕉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琦 李春艳 +2 位作者 徐畅 魏远隆 王风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7-463,共7页
建立了低温冷冻液液萃取(LTF-LLE)/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香蕉果肉及果皮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采用低温冷冻液液萃取对香蕉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别鉴定出香蕉果肉及果皮中含有39种和32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酯类物... 建立了低温冷冻液液萃取(LTF-LLE)/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香蕉果肉及果皮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采用低温冷冻液液萃取对香蕉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别鉴定出香蕉果肉及果皮中含有39种和32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酯类物质。果肉果皮所含的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及相对含量上有一定差异,果肉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丙酸乙酯(11.88%)、乙酸异戊酯(9.45%)、棕榈酸(8.71%)、丁酸异戊酯(7.79%)、乙酸仲戊酯(5.29%),果皮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丁酸异戊酯(22.85%)、棕榈酸(15.91%)、硬脂酸(6.86%)、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酚(6.83%)、亚麻酸(6.34%),果肉果皮所共有的成分有异戊醇、乙酸异丁酯、丁酸、异戊酸、乙酸仲戊酯等19种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冻液液萃取(LTF-LL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保留指数 香蕉果肉 香蕉果皮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分配固液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菌中6-苄基腺嘌呤 被引量:1
7
作者 侯琨 渡边正树 +3 位作者 王大利 韩晶 李永路 霍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建立了低温分配固液萃取(SLE-LTP)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测定食用菌中6-苄基腺嘌呤(6-BA)的方法。食用菌样品经乙腈提取和低温分配,采用Hitachi LaChro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0.02 mol/L乙酸铵(含0.1... 建立了低温分配固液萃取(SLE-LTP)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测定食用菌中6-苄基腺嘌呤(6-BA)的方法。食用菌样品经乙腈提取和低温分配,采用Hitachi LaChro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0.02 mol/L乙酸铵(含0.1%(v/v)冰乙酸)-甲醇(6∶4,v/v)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苄基腺嘌呤在0.05~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1.000 0;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6 mg/kg和0.02 mg/kg。加标回收率试验显示在0.1 mg/kg和0.5mg/kg添加水平下6-苄基腺嘌呤的加标回收率为81.3%~93.7%,相对标准偏差为0.7%~2.4%。该法简单、准确、稳定,可用于食用菌中6-苄基腺嘌呤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低温分配固液萃取 6-苄基腺嘌呤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BP神经网络的超低温冻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汪恩良 田雨 +5 位作者 刘兴超 任志凤 胡胜博 于俊 刘承前 李宇昂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5-1153,I0006,共10页
为获得超低温冻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探究超低温状态下冻土的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的变化,对含水率19%,22%,25%和28%的低液限黏土土样进行−180℃~−10℃的单轴压缩强度试验,并测量−80℃~−10℃土样的未冻水含量,建立基于WOA-BP神经网络和BP... 为获得超低温冻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探究超低温状态下冻土的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的变化,对含水率19%,22%,25%和28%的低液限黏土土样进行−180℃~−10℃的单轴压缩强度试验,并测量−80℃~−10℃土样的未冻水含量,建立基于WOA-BP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探究含水率、温度、未冻水含量与超低温冻土抗压强度关系.预测结果表明:含水率、温度、未冻水含量与超低温冻土抗压强度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特别是在−180℃~−80℃区间内,现有的线性拟合公式已无法准确预测该区间内冻土抗压强度;基于WO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整体预测效果较好,其绝对误差平均值为1.167 MPa,相对误差平均值为7.62%,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8.462 MPa,相对误差平均值为47.99%.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误差明显小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线性拟合值,更接近实测值.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确度,能有效解决超低温冻土抗压强度与其影响因素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为人工冻结技术在地层应急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抗压强度 液氮 超低温 鲸鱼优化算法 BP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冻土区含砂低液限黏土冻融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新瑞 宋玲 +5 位作者 孙雯 陈鹏 刘沛凯 惠强 李鑫鑫 吴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225-234,242,共11页
为研究季节冻土区含砂低液限黏土在不同埋深地下水补给时的单向冻融过程,采用由箱体、制冷/热系统和地下水补给系统等构成的冻融系统装置,对大尺寸土体模型进行单向冻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冻融过程中,各土层平面的温度、含水率与冻... 为研究季节冻土区含砂低液限黏土在不同埋深地下水补给时的单向冻融过程,采用由箱体、制冷/热系统和地下水补给系统等构成的冻融系统装置,对大尺寸土体模型进行单向冻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冻融过程中,各土层平面的温度、含水率与冻融量均分布不均匀,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在地下水补给下,土体的冻胀量大于融沉量,且融沉时长小于冻胀时长;不同埋深地下水对冻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土体冻前初始含水率的影响,进而影响温度梯度和冻结锋面的变化,进一步影响未冻水的迁移、冻胀量和融沉量等发展,因此,冻融作用为温度场、水分场和位移场等复杂的多场耦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砂低液限 黏土 地下水补给 单向冻融 温度 含水率 冻结锋面 冻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冻结黏土单轴抗压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汪恩良 任志凤 +3 位作者 韩红卫 田雨 胡胜博 刘兴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51-1860,共10页
地下交通、煤炭开采等工程常遇砂土交错和地下水极为丰富的软弱地层施工难题,可利用液氮使土体处在超低温冻结状态以达到土层稳定和加固的目的,因此,探究超低温冻土的抗压强度对于工程施工的长期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超低温... 地下交通、煤炭开采等工程常遇砂土交错和地下水极为丰富的软弱地层施工难题,可利用液氮使土体处在超低温冻结状态以达到土层稳定和加固的目的,因此,探究超低温冻土的抗压强度对于工程施工的长期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超低温冻结黏土单轴抗压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对含水率为17%,20%,23%的土样进行-10℃~-180℃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冻土温度高于-80℃时,呈弹塑性破坏,低于-80℃时,呈脆性破坏;冻土抗压强度随温度降低,先呈线性增加,当温度低于-80℃后强度基本稳定,并对温度与冻土抗压强度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含水率在17%~23%,冻土抗压强度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大,冻土弹性模量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且含水率越高弹性模量越大。最后,对比分析了4种应力-应变方程对超低温冻土关系的适用性,发现幂函数和双曲线公式拟合超低温冻土应力-应变关系精度较低,拟合效果并不理想;复合幂指数模型对弹塑性破坏过程拟合精度较好,并能准确地描述该过程的屈服和破坏情况,但对于脆性破坏段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不适应,因此该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黏弹塑性方程对冻土应力-应变关系拟合精度最好,后引入温度函数,改进黏弹塑性方程,提出与冻土温度有关的复合型方程,该方程拟合精度更高,补充了超低温冻土应力应变方程理论,可以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超低温 冻土 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康矿区气煤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翠霞 刘伟 刘纪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96,共5页
为了研究阜康矿区瓦斯的储存情况与抽采可行性,采用压汞法和低温液氮吸附法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煤的孔隙结构参数及其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煤样中大孔和微孔占比较大,孔径较大的孔隙由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孔及四边开放的平行板孔组成,开... 为了研究阜康矿区瓦斯的储存情况与抽采可行性,采用压汞法和低温液氮吸附法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煤的孔隙结构参数及其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煤样中大孔和微孔占比较大,孔径较大的孔隙由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孔及四边开放的平行板孔组成,开放性好,有利于瓦斯抽采利用;气煤煤样总孔容大于高变质程度煤样,孔隙结构有利于瓦斯赋存和放散;气煤孔隙的比表面积虽然小于高变质程度煤样,但其孔隙结构中小孔的比表面积占比较大,小孔为瓦斯吸附提供了较大空间,所以阜康矿区气煤也具有一定的瓦斯吸附能力,煤层瓦斯可以抽采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气煤孔隙结构 压汞法 低温液氮吸附法 孔隙分布特征 孔容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