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ition of Streamer, Corona and Glow Discharges in Needle-to-plan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 被引量:2
1
作者 YU Zhe YANG Haidong +3 位作者 DU Huan YAO Jing XU Shaojie ZHANG Zhita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53-2559,共7页
To discuss the mode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 between needle-to-plane electrodes in air,DBD is generated and observed on a needle-to-plane devic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Fast images of the DBD are take... To discuss the mode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 between needle-to-plane electrodes in air,DBD is generated and observed on a needle-to-plane devic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Fast images of the DBD are taken by using a charge couple device(CCD) cinema with a macro lens,while the electrical and photo-electricity waveforms of the DBD are recorded.The current waveforms show that under an applied voltage of 3 kV,there are numerous short current pulses in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half-periods of discharges.However,under 6 kV,there are still the numerous short current pulses in the positive half-periods,but only one wide current pulse in each negative half-period.This difference is also found in the photoelectric signals.The streamer,corona and glow discharges are observed from the images of the discharges at different applied voltages.The structure of glow discharge in the negative period is exact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low pressure glow discharge.However,in the positive period of discharge there is always a streamer.In the negative period of discharge,while the applied voltage increases,the transition from corona to glow discharge is observed.The progress of a transition between streamer and glow discharge at 6 kV during one period is analyzed.The glow discharge appearance is determined by two factors: the discharge current is limited to a certain extent by the dielectric layer; the charges deposited on the dielectric layer during the last half period enhance the intensity of the electric field.At an insufficient applied voltage,the cathode drop leads to no glow discharge,but Trichel pul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辉光放电 平面电极 流光 空气 电晕 电荷耦合器件 电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Dielectric Barrier Glow Discharge in Argon/Ammonia Mixture
2
作者 ZHANG Zenghui ZHANG Guanjun +2 位作者 SHAO Xianjun CHANG Zhengshi GU Chtmhui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54-2259,共6页
In this paper,the influence of ammonia admixture on argon discharge properties is investigated.Electrical measurements,as well as ten-nanoseconds-exposure photographs taken by an intensified charge-coupled device(ICCD... In this paper,the influence of ammonia admixture on argon discharge properties is investigated.Electrical measurements,as well as ten-nanoseconds-exposure photographs taken by an intensified charge-coupled device(ICCD)camera,are employed to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APGD)in Ar/NH3mixture.The breakdown voltage and transition voltage between APGD and filamentary discharge are studied at various ammonia concentr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a small amount of NH3can lead to APGD due to the Penning ionization of NH3molecules by metastable argon,and the breakdown voltage increases with the growth in NH3concentrations owing to the electronegative feature of NH3.Th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um of Ar/NH3APGD is analyzed.Besides,gas temperature is estimated at 327 K by the diagnoses of the OH(A-X)(0,0)band of the spect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辉光放电 混合物 氩气 介质阻挡 APGD 常压 电荷耦合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在骨科病室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刁攀 张波 +5 位作者 孙宇豪 赵航 许桂敏 石兴民 张冠军 李浩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 针对医院骨科病室环境的常态化消毒需求,研制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空气消毒机,探究其在骨科病室患者住院、家属陪同、医护治疗的动态环境中的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病室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 目的 针对医院骨科病室环境的常态化消毒需求,研制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空气消毒机,探究其在骨科病室患者住院、家属陪同、医护治疗的动态环境中的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病室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低温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进行病室空气消毒,利用安德森六级筛孔空气碰撞式微生物采样器对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浓度进行采样,分析低温等离子体消杀对病室空气中不同种类微生物的影响,揭示该技术对空气中悬浮微生物的消杀机制。结果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对病室环境进行间歇式消毒,能够保持室内臭氧浓度低至5 ppbv以内,消毒3 h后病室空气中自然菌的菌落总数减少至约150 CFU/m^(3),消亡率达92.35%;消杀2 h后马赛血杆菌的消亡率达100%;消杀3 h后人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霉菌、藤黄微球菌的消亡率分别为90.48%、80.90%、87.50%和92.82%。结论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的空气消毒机对病室动态环境进行间歇式消毒,室内臭氧浓度达到了一级国家标准线,在有效控制臭氧产生造成二次污染的同时,可高效杀灭空气中悬浮微生物,病室环境接近《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Ⅰ类环境标准。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消杀具有高效消毒和人机共存的技术优势,可以在保障病室内空气质量安全的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是辅助甚至替代现有物理化学手段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病室 动态环境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 空气消毒 自然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度对低温次大气压脉冲电场空气流注放电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朱博 马祥杰 +2 位作者 苏贺 魏新劳 韩稀木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164-4179,共16页
随着绿色低碳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动飞机成为空中交通运输业的一大关注点。为了研究电动飞机内部设备在高频电压下的空气放电机理,该文对高空环境下脉冲电场针-板间隙空气放电的现象进行分析。考虑不同海拔下的温度和气压、脉冲电场参数... 随着绿色低碳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动飞机成为空中交通运输业的一大关注点。为了研究电动飞机内部设备在高频电压下的空气放电机理,该文对高空环境下脉冲电场针-板间隙空气放电的现象进行分析。考虑不同海拔下的温度和气压、脉冲电场参数以及湿度,构建针-板电极流注放电的仿真模型,并搭建试验平台进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约化电场强度一致时,随着海拔的升高,击穿电压下降,流注的传播速度逐渐下降,电子密度逐渐减少;随着上升沿的延长,流注的生成时间延长,流注传播速度减慢。当在一个脉冲内未完成放电时,随着脉宽的逐渐增大,其放电的完成度逐渐升高;当在一个脉冲内可以完成放电时,脉宽的增长对放电的影响较小。随着湿度的增大,流注发展的速度增加,同一时刻电子密度的峰值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低温次大气压 流注放电 针-板电极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浸渣处理工艺研究
5
作者 陈晨 王俊娥 +3 位作者 匡晨 董凯伟 薛祥 吴星琳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为了优化钼冶炼二次氨浸渣处理工艺,提高生产效益,本文考察了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氧压碳酸钠浸出、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三种方案处理氨浸渣的浸出效果及经济效益,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氨浸渣中钼形态主要为6.73%的氧化钼、0... 为了优化钼冶炼二次氨浸渣处理工艺,提高生产效益,本文考察了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氧压碳酸钠浸出、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三种方案处理氨浸渣的浸出效果及经济效益,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氨浸渣中钼形态主要为6.73%的氧化钼、0.67%的钼酸盐、0.36%的硫化钼,采用氧压浸出可以缩短浸出时间,提高钼浸出率;三种方案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钼浸出率分别为91.70%、97.22%、94.21%,渣含钼分别为0.89%、0.265%、0.60%,氧压碳酸钠浸出方案指标最优;该方案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碳酸钠50 g/L、液固比L/S=4、温度210℃、氧压0.5 MPa、搅拌浸出时间1 h,此条件下,处理1 t氨浸渣运行成本为1 441元,利润为3.73万元,可以弥补与其他两种方案对比的设备投资成本差额。氧压碳酸钠浸出方案具有钼回收率高、药剂消耗少、浸出杂质低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为含钼氨浸渣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冶炼 氨浸渣 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 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 氧压碳酸钠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卢新培 罗婧怡 +33 位作者 聂兰兰 刘大伟 张冠军 刘定新 邵涛 方志 金珊珊 赵亚军 张远涛 邹亮 王晓龙 李和平 张宇 刘东平 杨德正 陈支通 黄青 程诚 吴淑群 刘巧珏 裴学凯 闫旭 程鹤 熊青 石琦 宋珂 曹颖光 陈宏翔 冯爱平 夏育民 白帆 杨春俊 杨润功 何光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55-3579,共25页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atmospheric pressure nonequilibrium plasma,APNP)能够在产生多种活性成分的同时保持较低甚至常温的气体温度,这使得它在生物医学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等离子体医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自1...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atmospheric pressure nonequilibrium plasma,APNP)能够在产生多种活性成分的同时保持较低甚至常温的气体温度,这使得它在生物医学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等离子体医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自1996年第一篇等离子体医学研究论文发表以来,等离子体医学领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核心科学问题亟需解决。文中对等离子体医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该领域面临的核心科学问题和等离子体的生物安全性。此外,还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医学在微生物消杀、伤口愈合、癌症治疗、经皮给药和皮肤病治疗等重要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于制定等离子体医学的标准和规范、建立第三方检测平台以及共享数据库和标准装置等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最后,对等离子体医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医学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源 等离子体诊断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低温成型磷酸镁水泥砂浆力学与抗冻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歆 刘文 +4 位作者 崔安琪 郑海涛 黄馨 杨文萃 葛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9-57,共9页
磷酸镁水泥(MPC)砂浆因其低温下卓越的强度发展潜力和免于蓄热保湿养护的特性,特别适用于高寒地区破损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工作。研究采用现场试验的办法,以成型温度、镁磷质量比、养护制度为变量,跟踪不同龄期下不同条件的磷酸镁水泥砂浆... 磷酸镁水泥(MPC)砂浆因其低温下卓越的强度发展潜力和免于蓄热保湿养护的特性,特别适用于高寒地区破损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工作。研究采用现场试验的办法,以成型温度、镁磷质量比、养护制度为变量,跟踪不同龄期下不同条件的磷酸镁水泥砂浆的抗折与抗压强度,厘清了高海拔地区低温成型磷酸镁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研究又以成型海拔、成型温度、镁磷质量比为变量,以气泡结构和水饱和度为中间指标,以单面盐冻中质量剥蚀和快速冻融循环中相对质量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为直接指标,剖析了高海拔地区低温成型磷酸镁水泥砂浆抗冻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养护相较恒定低温养护对早期强度发展有利,但对后期强度发展有不良影响。低温环境下成型有利于自然养护的磷酸镁水泥砂浆的后期强度。成型海拔、成型温度和镁磷质量比与砂浆的含气量呈负相关,与砂浆的气泡间距系数和水饱和度呈正相关。试验条件下,这三个变量的值越小,砂浆的抗冻性越好。-10℃成型,镁磷质量比为4对砂浆强度最有利;而-10℃成型,镁磷质量比为3对砂浆抗冻性最有利。这些研究成果为高寒地区磷酸镁水泥砂浆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建议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强度 气泡结构 抗冻性 低温 低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微波放电CO_(2)等离子体温度的发射光谱诊断
8
作者 李容毅 朱海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8-692,共5页
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因具有活性粒子密度高、气体温度高、能量转换效率高、可控性好等独特优势,在分解和转化二氧化碳治理环境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的二氧化碳分解与转化为应用背景,开展了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 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因具有活性粒子密度高、气体温度高、能量转换效率高、可控性好等独特优势,在分解和转化二氧化碳治理环境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的二氧化碳分解与转化为应用背景,开展了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与温度参数的测量和诊断研究。通过研究等离子体炬的放电形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大气压二氧化碳等离子体的放电特点;利用发射光谱的诊断方法,分析了二氧化碳放电区内产生的C_(2)分子的转动温度,得到了二氧化碳等离子体内不同位置在不同功率和不同气体流量下的放电形态以及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的放电形态呈现明亮的中心放电区和外围的余辉区,且这两个区域存在清晰的边界;放电区的长度随微波功率增加接近线性增长,受送气流量大小的影响微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结果显示,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主放电区中除了化学荧光连续谱外还存在很强的C_(2)分子的Swan谱带;基于这一谱带计算得到的主放电区等离子体温度约为6 000 K,且这一温度几乎不随功率和气流的变化;不同中心放电区位置,温度略有变化(±10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微波放电 等离子体 转动温度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大气压介质阻挡氦气/氮气放电温度特性的数值研究
9
作者 闵杰 齐宏松 霍伟刚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5-785,共11页
当气体温度(环境温度)低于一定值时,水蒸气、氮气和氧气会随着气体温度降低逐渐液化,进而导致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 DBD)出现独特物理特性。本文基于COMSOL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建立平板介质阻挡放电... 当气体温度(环境温度)低于一定值时,水蒸气、氮气和氧气会随着气体温度降低逐渐液化,进而导致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 DBD)出现独特物理特性。本文基于COMSOL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建立平板介质阻挡放电二维轴对称流体模型,利用该模型仿真分析了气体温度对低温大气压氦气/氮气DBD的电特性、放电模式、放电产生和发展等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随着气体温度的降低,低温大气压氦气/氮气DBD由柱状汤森逐渐转化为柱状辉光放电;击穿电压和柱放电中电子密度都逐渐增加;柱放电向电极径向中心移动。(2)放电先在瞬时阳极附近发生后向瞬时阴极发展;在气体温度较低时,柱状放电个数较少,但放电可以发展到瞬时阴极;不同径向位置的柱状放电不是同时发生的。模拟结果加深了对大气压DBD知识的理解,增加了大气压DBD等离子体的调控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 气体温度 汤森放电 辉光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催化及其在电力多元转换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天宇 孙静 +2 位作者 高钰婷 屈仲平 周仁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461-5481,共21页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已逐渐成为低碳转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够很好地兼容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通过在温和条件下利用...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已逐渐成为低碳转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够很好地兼容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通过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可再生电力产生等离子体直接驱动高值化产品的生产和减排,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文首先介绍了常见的等离子体放电类型,并结合实例阐述了等离子体与催化剂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协同效应;其次,对国内外在等离子体催化CO_(2)转化、等离子体催化固氮及等离子体催化CH_(4)重整三种典型研究实例的进展进行了概述;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等离子体催化应用在Power-to-X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等离子体催化的实验室研究与商业化实现提出了展望。总之,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催化技术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方面的重要应用,对于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减少碳排放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催化 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 协同效应 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辐射模型诊断大气压双频氩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二维分布
11
作者 曹琪璐 黄晓江 +2 位作者 肖希健 张娇娇 徐雨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86,共7页
利用发射光谱结合碰撞辐射模型(OES-CRM),探究大气压双频(2.00 MHz、13.56 MHz)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使用CCD相机结合带通滤波片拍摄特定波长(694.3 nm、750.0 nm)谱线强度的二维图像,通过碰撞辐射模型计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 利用发射光谱结合碰撞辐射模型(OES-CRM),探究大气压双频(2.00 MHz、13.56 MHz)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使用CCD相机结合带通滤波片拍摄特定波长(694.3 nm、750.0 nm)谱线强度的二维图像,通过碰撞辐射模型计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轴向分布和二维空间分布。试验中,分别改变低频电源和高频电源的功率,探究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对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频功率的增加,电子密度明显增加,且体区两端靠近鞘层处变化更明显,而电子温度略有升高;增加低频分量时,放电强度降低,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均略有降低,等离子体鞘层明显向体区扩张。总体上,高频分量主要影响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量,而低频分量主要影响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可见大气压双频放电能独立调控等离子体的参数值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双频放电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碰撞辐射模型 二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低气压、低温环境下的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浩 刘尚合 +2 位作者 曹鹤飞 樊高辉 王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8-583,共6页
为研究高空低气压、低温环境下的电晕放电特性,研制了由气压泵、气压计、温控箱、密闭气罐、高压静电源、动态电位测试仪等组成的低气压、低温环境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可实现10-2 Pa^100 k Pa范围内的气压调节和-60~20℃范围... 为研究高空低气压、低温环境下的电晕放电特性,研制了由气压泵、气压计、温控箱、密闭气罐、高压静电源、动态电位测试仪等组成的低气压、低温环境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可实现10-2 Pa^100 k Pa范围内的气压调节和-60~20℃范围内的温度调节,满足试验所需的气压和温度要求。并利用此系统进行了不同气压下的电晕放电试验,初步得到了电流波形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10~100 k Pa气压范围内,当温度、湿度等其他环境因素基本不变时,随着气压的降低,电晕放电电流脉冲上升沿及放电形成所需要的时间增加,而放电电流脉冲下降沿和持续时间基本不变,分别约为320 ns和600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 低气压 低温 电晕放电 电流脉冲 模拟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纳秒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邵涛 章程 +3 位作者 于洋 方志 徐蓉 严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5-1050,共6页
大气压空气中均匀介质阻挡放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现均匀放电是介质阻挡放电应用关键之一,因而利用上升沿40ns,脉宽70ns的重复频率纳秒脉冲电源激励在大气压空气中产生介质阻挡放电,介绍了纳秒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特性和放电图... 大气压空气中均匀介质阻挡放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现均匀放电是介质阻挡放电应用关键之一,因而利用上升沿40ns,脉宽70ns的重复频率纳秒脉冲电源激励在大气压空气中产生介质阻挡放电,介绍了纳秒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电特性和放电图像及放电发射光谱,获得了2ns曝光时间的高速摄影放电图像。发现空气中1mm气隙距离下可以实现均匀放电,气隙距离增加至4mm时放电转变为明显的丝状放电,通过观察发射光谱显示等离子体谱线主要是来自400nm以下的氮分子第二正系。结果证实了大气压空气中利用ns脉冲激励可以产生稳定介质阻挡放电,且能实现均匀放电,是典型非平衡态低温等离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脉冲 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均匀性 丝状放电 高速摄影 低温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大气压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生物诱变育种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7
14
作者 张雪 张晓菲 +5 位作者 王立言 张翀 陈韵亿 常海波 李和平 邢新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76-2684,共9页
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RF APGD)等离子体具有大气压下操作不需要真空系统、气体温度低、活性粒子浓度高、放电均匀性好、可控性强等特点,能够与各类生物分子发生作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团队将RF APGD等离子体射流... 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RF APGD)等离子体具有大气压下操作不需要真空系统、气体温度低、活性粒子浓度高、放电均匀性好、可控性强等特点,能够与各类生物分子发生作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团队将RF APGD等离子体射流引入生物诱变育种领域,对其物理特性及其与生物大分子和整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其开发成新一代高效诱变育种仪,命名为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仪。实践证明,ARTP诱变育种仪具有对操作者安全、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突变快速、突变率高、获得的突变体性状稳定等特点,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酵母、微藻等在内的四十余种微生物的诱变育种。本文将对ARTP生物育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ARTP快速生物突变技术在生物进化研究及工业生物菌种改造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诱变 生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低气压电晕放电特性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浩 刘尚合 +2 位作者 魏明 胡小锋 王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04-1708,共5页
电晕放电对飞行器的运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解高空低气压环境下电晕放电特性,建立了由真空泵、真空计、密闭气罐、高压静电源、动态电位测试仪等组成的高空低气压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采用针-板电极结构模型进行了低气压环境下... 电晕放电对飞行器的运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解高空低气压环境下电晕放电特性,建立了由真空泵、真空计、密闭气罐、高压静电源、动态电位测试仪等组成的高空低气压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采用针-板电极结构模型进行了低气压环境下电晕放电模拟试验,并结合气体放电理论,从微观粒子运动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5—30kPa范围内,随着气压的降低,起晕电压近似呈线性降低,Trichel脉冲幅值、上升沿时间以及重复频率逐渐增大,但脉冲持续时间基本不变,约为600ns。该研究结论可为研究飞行器的电晕放电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气压 针-板电极 电晕放电 起晕电压 Trichel脉冲 脉冲重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34
16
作者 戴栋 宁文军 邵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9,共9页
本文概述了2016年首届全国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学术会议。根据会议的学术报告,结合近年来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领域中经典的综述论文,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其中,理论研究主... 本文概述了2016年首届全国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学术会议。根据会议的学术报告,结合近年来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领域中经典的综述论文,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其中,理论研究主要从激励电源类型、等离子体装置、实验诊断技术和仿真方法等四个方面展开综述,实际应用则主要集中在生物医学、环境治理、流动控制和材料处理等领域。从会议相关情况来看,国内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理论和应用研究展现出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态势。理论研究需要解决等离子体的非线性现象、参数调控机制以及大面积均匀性等问题,而实际应用则聚焦于交叉领域的拓展、等离子体与样品作用机制、以及工业应用推广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 放电 高电压 脉冲功率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特性 被引量:29
17
作者 方志 刘源 蔡玲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13-1622,共10页
为了深入地理解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放电机理和优化其放电效率,通过对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的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等电气特性的测量及发射光谱和发光图像等光学特性诊断,研究了外电极距石英玻璃管口不同距离时,氩等离子体射流放... 为了深入地理解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放电机理和优化其放电效率,通过对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的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等电气特性的测量及发射光谱和发光图像等光学特性诊断,研究了外电极距石英玻璃管口不同距离时,氩等离子体射流放电的放电特性和演变规律。计算放电功率、传输电荷量、电子激发温度、分子振动温度和分子转动温度等主要放电参量后,研究了它们随外加电压增加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放电机理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氩等离子体射流主要产生的粒子有OH、N2、Ar和少量的O,随着外电极位置的不同,气体温度在317~395K之间变化,为典型的低温等离子体;外电极位置影响放电模式和放电起始电压,在氩射流阶段,电子激发温度在不同外电极位置条件下相差不大。当外电极距离管口40mm时,外加电压幅值达8kV时,放电功率和传输电荷最大,放电效果和发光强度也最强,由Penning效应产生的OH谱线强度也最强,因此,用于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等应用时,可以采用此运行参数,以达到更好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射流 大气压 放电特性 放电参量 演变规律 外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下直流正极性冰电极电晕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司马文霞 冯杰 +4 位作者 杨庆 赖向平 余德芬 M.Farzaneh 张建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13-18,共6页
覆冰将改变绝缘介质的放电过程,导致电力系统绝缘性能下降,为深入研究覆冰绝缘子串中空气间隙的电晕放电特性,基于冰棱–冰板电极系统,通过脉冲电流传感器和紫外线成像仪CoroCAMIV+揭示了气压对起晕电压、放电模式、放电波形及其幅值等... 覆冰将改变绝缘介质的放电过程,导致电力系统绝缘性能下降,为深入研究覆冰绝缘子串中空气间隙的电晕放电特性,基于冰棱–冰板电极系统,通过脉冲电流传感器和紫外线成像仪CoroCAMIV+揭示了气压对起晕电压、放电模式、放电波形及其幅值等的影响。通过数学分析提出表征不同大气压下不同间隙长度时起晕电压的修正公式,分析和讨论气压对放电脉冲及其幅值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随着气压的降低,覆冰空气间隙起晕电压呈幂函数或指数函数降低,特征指数同间隙长度相关。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进一步揭示了覆冰环境下电晕放电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低气压 覆冰 电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下电晕电离层离子运动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白敏菂 杨波 +2 位作者 周建纲 谷建龙 白希尧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1-314,共4页
对大气压下电晕电离层的离子运动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晕放电的流光或辉光放电区域,电离电场强度、注入功率密度、电离能密度等参量对等离子体输运项的影响程度仅在1个数量级内;在电离能密度达到0.4mJ.cm-3,气体速度从... 对大气压下电晕电离层的离子运动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晕放电的流光或辉光放电区域,电离电场强度、注入功率密度、电离能密度等参量对等离子体输运项的影响程度仅在1个数量级内;在电离能密度达到0.4mJ.cm-3,气体速度从1.5m.s-1提高到25m.s-1时,离子输运率相应从5.4×108cm-3.s-1增加到8×1010cm-3.s-1,提高了近2个数量级。带电粒子的动量对离子浓度及输运的影响远大于电离电场强度、注入功率密度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 电晕放电 气体电离 输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放电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憎水改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章程 许家雨 +3 位作者 邵涛 严萍 牛铮 周亦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7-152,共6页
基于自主研制的ns脉冲电源(上升沿约70ns,脉宽约100ns)激励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CF4气氛下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表面进行了憎水改性处理,测量了改性前后的薄膜表面的水接触角,给出了CF4气流量、放电电压、处理时... 基于自主研制的ns脉冲电源(上升沿约70ns,脉宽约100ns)激励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CF4气氛下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表面进行了憎水改性处理,测量了改性前后的薄膜表面的水接触角,给出了CF4气流量、放电电压、处理时间和CF4比例等参数对改性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气压ns脉冲DBD表面处理能够实现PET材料的憎水性,改性后的PET表面水接触角由66°提高到最大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纳秒脉冲 表面改性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