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人体生理指标敏感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孙佳琳 冯国会 +1 位作者 臧艳 李兆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确定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试验得出各项生理参数的极限值,分析环境参数与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对各生理参... 确定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试验得出各项生理参数的极限值,分析环境参数与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敏感程度,对各生理参数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工况下,各项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敏感性生理指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排序为:疲劳症状、心率、皮肤温度、热感觉、耳道温度,对相对湿度的敏感程度排序为:热感觉、疲劳症状、心率、耳道温度、皮肤温度;提出了人体生理综合评价指标。基于小样本试验得出了耳道温度、心率、皮肤温度、热感觉以及疲劳症状为敏感性生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 热应激 敏感性生理参数 生理综合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胁迫对类植物乳植杆菌L-ZS9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袁露 宋云龙 +5 位作者 刘蕾 杨耀 张成毅 黎小丽 龙海祺 饶瑜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95-201,共7页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缓解乳糖不耐症等诸多益生功能,但其产生在工业应用以及在人体胃肠道系统中都会面临多种环境胁迫,包括pH、胆盐、低温等,从而导致胞外多糖产率及经济效益较低。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胆盐...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缓解乳糖不耐症等诸多益生功能,但其产生在工业应用以及在人体胃肠道系统中都会面临多种环境胁迫,包括pH、胆盐、低温等,从而导致胞外多糖产率及经济效益较低。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胆盐、低温及超高压胁迫条件对乳酸菌产胞外多糖能力的影响,旨在通过各种环境胁迫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扩大其应用。结果表明,在酸胁迫下,随着pH的降低,类植物乳植杆菌L-ZS9(Lactiplantibacillus paraplantarum L-ZS9)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能力升高,在pH 3.0的酸胁迫下,L-ZS9产EPS能力最强;在胆盐胁迫下,L-ZS9产EPS的能力均得到提高,当胆盐质量浓度为1 g/L时,单个菌落产EPS能力最强。但在pH值为2.0或胆盐质量浓度为5 g/L的胁迫环境下,L-ZS9菌株均死亡,说明酸和胆盐可以促进L-ZS9产生EPS,但不能超过菌株承受胁迫的限度;在低温胁迫下,L-ZS9产EPS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在超高压胁迫下,随着压力的增大,L-ZS9产EPS能力提高,其中,300 MPa条件下单个菌落产EPS能力最强。因此,环境胁迫有利于提高L-ZS9产胞外多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植物乳植杆菌 胞外多糖 酸胁迫 胆盐胁迫 低温胁迫 超高压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高温胁迫对尾巨桉幼苗光合特征和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周雪梦 周晓果 +6 位作者 温远光 吴衍霖 杨婷 邓少虹 高惠 黄勇杰 陈秋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74-80,87,共8页
[目的]探讨极端气候对桉树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在低温(5℃/0℃)和高温(40℃/36℃)(昼/夜)环境下,探讨了广西八桂种苗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G)和其他苗圃(NBG)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 [目的]探讨极端气候对桉树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在低温(5℃/0℃)和高温(40℃/36℃)(昼/夜)环境下,探讨了广西八桂种苗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G)和其他苗圃(NBG)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29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对低温和高温胁迫的响应。[结果]常温时,BG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NBG幼苗;在低温和高温胁迫下,BG和NBG生产的尾巨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率均显著下降,但BG幼苗的光合作用参数显著高于NBG幼苗。BG幼苗的冷、热害指数分别为0~1和2~3级,NBG的冷热害指数分别为1~2和3~4级。[结论]在正常温度环境中,BG幼苗比NBG幼苗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在极端气候胁迫时也具有更强的抗性和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幼苗 低温胁迫 高温胁迫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温驯化对温度胁迫下大黄鱼幼鱼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永红 王武卿 +4 位作者 曾霖 张成林 谢正丽 黄伟卿 宋炜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9-607,共9页
为研究升温驯化对温度胁迫下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大黄鱼幼鱼的养殖水体温度从18.5℃升至24℃,驯养7 d后进行高温(31℃)和低温(9℃)胁迫,将鱼分为升温驯化+高温组和升温驯化+低温组;未经高温驯化... 为研究升温驯化对温度胁迫下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大黄鱼幼鱼的养殖水体温度从18.5℃升至24℃,驯养7 d后进行高温(31℃)和低温(9℃)胁迫,将鱼分为升温驯化+高温组和升温驯化+低温组;未经高温驯化的鱼分为对照组(18.5℃)、高温组[(31±0.5)℃]和低温组[(9±0.5)℃]。分别在胁迫6、12和24 h后取肝脏样本,测定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ATP合成酶(F-ATP)、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及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α)等能量代谢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大黄鱼在6、12和24 h时PK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MDH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表明高温胁迫下大黄鱼幼鱼以糖酵解供能为主;与高温组相比,升温驯化+高温组大黄鱼在6、12和24 h时PK、SDH和MDH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12和24 h时ATP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升温驯化加快了大黄鱼对高温胁迫的适应速度,机体对能量增加的需求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低温组大黄鱼在6、12和24 h时MDH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6和12 h时SDH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6 h时ATP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大黄鱼在低温胁迫初始阶段主要通过提高糖酵解来满足其对增加的能量需求;与低温组相比,升温驯化+低温组大黄鱼在6、12和24 h时ATP含量、SDH和PK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表明升温驯化改善了低温胁迫下大黄鱼幼鱼的能量代谢。AMPKα基因表达与其他能量代谢酶基因表达成正相关,表明AMPKα参与了能量代谢酶基因表达的调控。结果表明,升温驯化降低了高温胁迫下大黄鱼机体对能量的需求,改善了低温胁迫下大黄鱼的能量代谢效率。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升温驯化对温度胁迫下大黄鱼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大黄鱼健康养殖的水温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高温胁迫 低温胁迫 能量代谢 升温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低缩型聚酯工业丝凝聚态结构与应用特性的关联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卫婷 陈瑞 +3 位作者 汤方明 张烨 张玥 张玉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高模低缩(HMLS)型聚酯工业丝的凝聚态结构对其在特定应力和受热条件下应用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对3种HMLS聚酯工业丝的蠕变、应力松弛、热收缩等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凝聚态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结晶度、晶区和非晶区... 高模低缩(HMLS)型聚酯工业丝的凝聚态结构对其在特定应力和受热条件下应用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对3种HMLS聚酯工业丝的蠕变、应力松弛、热收缩等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凝聚态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结晶度、晶区和非晶区取向以及晶粒尺寸等参数与HMLS聚酯工业丝应用特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结晶度和非晶区取向度的协同作用对HMLS聚酯工业丝的蠕变、应力松弛和热收缩性能有重要影响。HMLS2的高结晶度抑制了应力作用和热收缩过程中分子链的滑移,适中的非晶区取向度减少了分子链的收缩解取向。HMLS2在60%的平均断裂载荷作用下蠕变回复率高达83.98%,60 s的应力松弛率为14.65%,195℃热处理后强度损失仅为8%,抗蠕变和热稳定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工业丝 高模低缩 凝聚态结构 蠕变 应力松弛 热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胶乳复合垫片蠕变松弛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子玉 李遇贤 +2 位作者 刘美红 张静全 张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螺栓法兰接头的垫片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会发生蠕变松弛。垫片的蠕变松弛会导致接头内部流体泄漏,因此建立一种预测密封垫片蠕变和应力松弛的方法尤为重要。利用三参量开尔文流体模型建立一种预测垫片高温蠕变残余应力随时间变化的解析模... 螺栓法兰接头的垫片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会发生蠕变松弛。垫片的蠕变松弛会导致接头内部流体泄漏,因此建立一种预测密封垫片蠕变和应力松弛的方法尤为重要。利用三参量开尔文流体模型建立一种预测垫片高温蠕变残余应力随时间变化的解析模型,并对胶乳复合垫片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应力载荷的蠕变松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胶乳复合垫片在相同应力载荷下温度越高残余应力整体下降越明显,且应力载荷越大,损失的应力越多,随时间的推移,残余应力下降逐渐平缓;垫片的高温蠕变松弛行为会导致垫片质量和厚度下降,但随着垫片应力载荷的继续增加,垫片质量和厚度下降的趋势会有所减缓,而随温度的增加,质量和厚度持续降低,且下降趋势不会变缓。三参量开尔文流体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数据非常接近,最大误差为4.104%,该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垫片的力学行为以及垫片由于蠕变松弛引起的应力载荷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 垫片 高温蠕变松弛 解析模型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输温度边界确定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秦远智 张瀚文 +2 位作者 尹然 熊建华 黄启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75-5485,共11页
随着国内油田逐渐进入开采后期,本文提出黏壁温度作为综合含水率70%~90%的高含水低温集油的评价指标已进入推广阶段且效果显著,但在现场降温试验中发现含水率90%以上的特高含水期原油管线实际运行温度与黏壁温度预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误... 随着国内油田逐渐进入开采后期,本文提出黏壁温度作为综合含水率70%~90%的高含水低温集油的评价指标已进入推广阶段且效果显著,但在现场降温试验中发现含水率90%以上的特高含水期原油管线实际运行温度与黏壁温度预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因此,针对特高含水期原油开展低温集输温度边界条件研究,对完善油田低温集输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环道实验装置进行了特高含水期原油黏壁凝油冲刷实验,对特高含水期原油油水两相流动特性和油相黏壁特性进行分析,确定了屈服应力是阻碍黏壁凝油在管道内被冲刷剥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编制了特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油温度预测软件,利用油田单井集油管线的现场降温试验进行了验证,误差在2℃范围内,满足工程运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原油 黏壁凝油 低温集输 温度边界条件 冲刷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固封式大容量高频变压器温度-应力场分布与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卫国 陈镔浩 +3 位作者 赵国亮 乔光尧 靳艳娇 徐云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78-3987,共10页
环氧固封式高频变压器采用环氧材料实现设备整体绝缘,可大幅降低设备体积,有效提高功率密度。大容量高频变压器内部温度分布不均,环氧树脂热应力分布集中致使整机开裂,导致绝缘失效。文中以10 kV高压大容量环氧固封式高频变压器为研究对... 环氧固封式高频变压器采用环氧材料实现设备整体绝缘,可大幅降低设备体积,有效提高功率密度。大容量高频变压器内部温度分布不均,环氧树脂热应力分布集中致使整机开裂,导致绝缘失效。文中以10 kV高压大容量环氧固封式高频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温度仿真模型和应力计算模型;获得了在额定运行工况下高频变压器热应力分布,其热应力主要集中在铁芯和绕组之间的环氧层;提出了降低局部热应力方法:通过材料改性提升环氧树脂导热系数降低高频变压器热点温度,可降低铁芯和绕组之间环氧树脂应力,安全系数由0.965提高至1.035;通过添加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应力缓冲层双重措施,可大幅度降低应力集中区域材料弹性模量,降低内部最大应力,安全系数由1.035提高至2.691。研制了10 kV/200 kVA样机,通过–30~120℃高低温冲击试验,验证了其抗开裂性能和降低热应力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环氧树脂 应力分布 弹性模量 高低温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级高强钢丝高温蠕变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绅 陈伟 +4 位作者 叶继红 姜健 邹威 张宗星 许丽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2,共9页
随着大跨结构的跨度不断提升,材料强度接近或超过2000MPa的超高强钢丝的应用日益增多,有关其蠕变性能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文章对直径5mm的1960级高强钢丝开展30个持时4h的高温蠕变试验工况。以插拔高温引伸计的方式测得在200~600℃、0.06... 随着大跨结构的跨度不断提升,材料强度接近或超过2000MPa的超高强钢丝的应用日益增多,有关其蠕变性能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文章对直径5mm的1960级高强钢丝开展30个持时4h的高温蠕变试验工况。以插拔高温引伸计的方式测得在200~600℃、0.06~0.95应力比下的全过程蠕变应变曲线,蠕变应变最大测试值为50.67%。对比公称抗拉强度在1670~1960MPa的5种高强钢丝(钢绞线)的高温蠕变曲线,表明不同等级高强钢丝高温蠕变特性差异明显。给出1960级钢丝稳态蠕变速率与高温蠕变断裂临界应力比,其中350~450℃时,蠕变断裂临界应力比随温度升高下降速度急剧加快,需特别注意450℃时已下降至0.25;此外,基于Filed&Filed模型建立了1960级钢丝高温蠕变预测模型,提出蠕变模型的终止时间表达式,由此较为保守地预测1960级钢丝的高温蠕变发展,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60级高强钢丝 高温 全过程蠕变 蠕变断裂临界应力比 蠕变模型终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R试验对不同老化程度高黏沥青高温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奚晨晨 严守靖 +2 位作者 魏金涛 孙团伟 张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基于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研究3种高黏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蠕变恢复率及不可恢复柔量评价不同老化条件下高黏沥青高温抵抗外界荷载作用能力,并分析高黏沥青的应力敏感性。研究表明:经短期老化与长期老化后... 基于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研究3种高黏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蠕变恢复率及不可恢复柔量评价不同老化条件下高黏沥青高温抵抗外界荷载作用能力,并分析高黏沥青的应力敏感性。研究表明:经短期老化与长期老化后,高黏沥青老化后变得更坚硬,且Ⅰ型高黏沥青在不同应力和不同老化条件下抗变形能力最优。不同老化条件下,Ⅰ型与Ⅱ型高黏沥青的平均蠕变恢复率均高于SBS改性沥青,平均不可恢复柔量均小于SBS改性沥青,表明添加高黏改性剂对提高沥青的弹性恢复性能与高温抗流动变形能力具有明显作用。3种高黏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应力敏感性大小为Ⅱ型<Ⅰ型<SBS改性沥青,与其蠕变恢复率大小顺序相反,说明应力敏感性与平均蠕变恢复率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结果表明: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考虑不同老化条件下高黏改性沥青的高温黏弹特性,采用平均蠕变恢复率、平均不可恢复柔量和应力敏感系数指标,对全面评价高黏改性沥青的不同老化程度下高温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沥青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 老化程度 高温性能 蠕变恢复率 应力敏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胁迫下郑麦0943的耐低氮高温特性研究
11
作者 齐学礼 王永霞 +5 位作者 陈鹏 杜习军 王信 赵明忠 张煜 董海滨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4,共8页
【目的】阐明小麦品种郑麦0943耐低氮高温的生理机制,为培育高产高效小麦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周麦18和矮抗58为对照,研究了正常、低氮、高温、低氮高温共同处理,对试验材料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抗... 【目的】阐明小麦品种郑麦0943耐低氮高温的生理机制,为培育高产高效小麦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周麦18和矮抗58为对照,研究了正常、低氮、高温、低氮高温共同处理,对试验材料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类物质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低氮对小麦光合生理的影响显著大于高温,不同小麦品种的耐低氮高温特性存在显著差异。3种逆境处理下,郑麦0943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Ⅰ活性均显著高于周麦18和矮抗58,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周麦18和矮抗58,表现出较好的耐低氮高温特性。郑麦0943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结论】低氮对小麦光合生理的影响显著大于高温,郑麦0943较2个对照品种具有更好的耐低氮高温特性,在逆境下具有较高的氮代谢相关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化学和碳同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郑麦0943 低氮高温 光合作用 氮代谢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裂性能的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蠕变试验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晓娟 韩森 +2 位作者 贾志清 吕晓霞 陈亚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6,159,共6页
采用KLM70#、KLM90#、KLM110#和科氏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及AC-13、JW-13、Sup-13三种级配的混合料,分别进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评价指标为蠕变速率、应力水平,研究了老化及不同油石比对弯... 采用KLM70#、KLM90#、KLM110#和科氏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及AC-13、JW-13、Sup-13三种级配的混合料,分别进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评价指标为蠕变速率、应力水平,研究了老化及不同油石比对弯曲蠕变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抗裂性而言,大标号沥青优于小标号沥青;细型密级配混合料优于粗型密级配混合料;加大油石比可提高抗裂性,但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温度裂缝 低温弯曲蠕变试验 蠕变速率 应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三轴应力下气煤蠕变特征及本构模型 被引量:18
13
作者 周长冰 万志军 +2 位作者 张源 刘渝 张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20-2025,共6页
采用中国矿业大学研制的"600℃20 MN伺服控制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对尺寸为200 mm×400 mm的山东兴隆庄气煤进行了200℃和400℃两个温度点的三轴应力下的蠕变实验。实验表明:200℃时,气煤蠕变具有明显的第1,2阶段,但... 采用中国矿业大学研制的"600℃20 MN伺服控制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对尺寸为200 mm×400 mm的山东兴隆庄气煤进行了200℃和400℃两个温度点的三轴应力下的蠕变实验。实验表明:200℃时,气煤蠕变具有明显的第1,2阶段,但未出现加速蠕变阶段,而400℃时,气煤在很短时间内就进入加速蠕变阶段;在温度和应力共同作用下,气煤在加载瞬间及后续变形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显著的塑性变形,煤体变形为典型的黏弹塑性变形。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气煤的渗透率和孔隙率的分析,初步判断300℃是气煤蠕变特征发生变化的临界温度。根据气煤高温蠕变特征,引入一种新型的非线性黏壶,构建了气煤的高温蠕变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轴向蠕变的理论曲线和实验曲线吻合较好,表明该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高温下气煤的蠕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煤 蠕变特征 高温 三轴应力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高俊锋 汪海年 +2 位作者 尤占平 陈曦 姜鑫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30,共7页
通过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及温度下生物沥青的PG高温分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蠕变恢复率和应力敏感性,对比分析了基于AASHTO MP 19标准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分级,并采用车辙试验验证了生物沥青混... 通过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及温度下生物沥青的PG高温分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蠕变恢复率和应力敏感性,对比分析了基于AASHTO MP 19标准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分级,并采用车辙试验验证了生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结果表明:综合等车辙因子临界温度对生物沥青的原样沥青的等级划分效果明显;生物沥青的恢复率较基质沥青和S100沥青大,蠕变柔量较基质沥青和S100沥青小;生物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和蠕变恢复率应力敏感性随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变化不呈现明显规律,但应力敏感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4℃可作为低掺量生物沥青高温分级的基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沥青 高温性能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应力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三维应力下鲁灰花岗岩蠕变本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宁 赵阳升 +2 位作者 万志军 董付科 冯子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57-1762,共6页
采用中国矿业大学的20 MN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进行了高温三维应力下大尺寸Φ200 mm×400 mm鲁灰花岗岩蠕变特性的实验研究,温度最高达到了600℃,轴向应力最高达到了175 MPa。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温三维应力条件下静水应... 采用中国矿业大学的20 MN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进行了高温三维应力下大尺寸Φ200 mm×400 mm鲁灰花岗岩蠕变特性的实验研究,温度最高达到了600℃,轴向应力最高达到了175 MPa。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温三维应力条件下静水应力引发鲁灰花岗岩发生蠕变变形,提出了考虑静水应力作用时稳态蠕变率的本构方程,得到了鲁灰花岗岩蠕变本构方程的参数A1,A2,?Q,m,n。研究还发现静水应力下的蠕变和差应力下的蠕变曲线特征相同,同样可以划分为初始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三个阶段,鲁灰花岗岩的蠕变变形是温度,差应力和静水应力的函数,温度、差应力和静水应力的升高都会加速鲁灰花岗岩的蠕变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蠕变 静水应力 本构方程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水分胁迫下玉米的交叉适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永福 黄鹤平 +4 位作者 银立新 牛燕芬 莫丽玲 陈泽斌 杨桂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揭示高、低温及干旱交替对玉米植株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机制,以会单2号幼苗为试材,分别经高温(36℃、40℃)、低温(4℃、8℃)、室温(25℃,CK)预处理72 h,然后进行无土栽培,待苗长至50 cm左右时在营养液中加入15%聚乙二醇(PEG-60... 为了揭示高、低温及干旱交替对玉米植株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机制,以会单2号幼苗为试材,分别经高温(36℃、40℃)、低温(4℃、8℃)、室温(25℃,CK)预处理72 h,然后进行无土栽培,待苗长至50 cm左右时在营养液中加入15%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模拟干旱处理。结果表明,高、低温预处理对玉米苗的生长影响较大,其中高温预处理抑制玉米苗在干旱胁迫前的生长,降低生物量积累,但干旱胁迫后高温(36℃、40℃)预处理的玉米苗保持较快的生长速率,株高较干旱胁迫前分别增长了46.7、44.0 cm,生物量分别增长了41.0、37.4 g;而低温预处理却显著促进了玉米苗在干旱胁迫前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但在干旱胁迫过程中表现不明显。高、低温预处理可显著减小玉米根、茎、叶相对含水率和总相对含水量的降幅,显著增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氮、钾的含量。干旱胁迫结束时,40℃预处理的玉米植株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氮、钾含量分别达到1 286.31μg/g、75.76 mg/g、11.43 mg/g、32.80 mg/g、12.19 mg/g,显著高于低温处理和CK。因此,低温预处理可促进玉米苗的生长,而高温预处理则抑制其生长,这种作用在干旱胁迫下则逆转。高、低温预处理可诱导玉米植株对干旱胁迫的交叉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与渗透调节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低温胁迫 交叉适应性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1770级φ~P5钢丝蠕变及应力松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昊宇 郑文忠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3,共7页
鉴于高温下预应力钢丝蠕变、应力松弛及温度膨胀性能是影响预应力结构抗火性能的重要因素,以1770级低松弛预应力钢丝为对象开展了研究工作。完成了25个钢丝试件的高温蠕变试验,得到钢丝高温蠕变应变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建立起钢丝高温蠕... 鉴于高温下预应力钢丝蠕变、应力松弛及温度膨胀性能是影响预应力结构抗火性能的重要因素,以1770级低松弛预应力钢丝为对象开展了研究工作。完成了25个钢丝试件的高温蠕变试验,得到钢丝高温蠕变应变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建立起钢丝高温蠕变应变计算公式,揭示出蠕变应变随温度升高、应力水平增长及蠕变时间延长而增大的规律;提出考虑高温蠕变影响的钢丝持久极限强度计算公式,揭示了高温下钢丝持久强度与高温下极限强度的差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规律。完成了26个钢丝试件的高温下应力松弛试验,得到高温下钢丝应力松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建立高温下钢丝应力松弛的计算公式,揭示了钢丝初应力越大,所受温度越高,松弛时间越长,应力松弛值越大的规律。完成1个钢丝试件的高温下温度膨胀试验,得到钢丝膨胀应变随温度升高而增长的规律,初步提出钢丝高温膨胀应变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丝 高温 蠕变 应力松弛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主蒸汽管线应力应变的有限元分析及其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鲍俊涛 巩建鸣 +1 位作者 姜勇 涂善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9-33,共5页
高温主蒸汽管线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由于外载、热膨胀及蠕变的作用,容易产生大变形,从而导致服役管线的应力状态与设计状态不同。该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对某电厂高温服役的主蒸汽管线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综合考虑了外载、热膨... 高温主蒸汽管线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由于外载、热膨胀及蠕变的作用,容易产生大变形,从而导致服役管线的应力状态与设计状态不同。该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对某电厂高温服役的主蒸汽管线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综合考虑了外载、热膨胀和蠕变对管线变形的影响, 得到管线服役时的应力状态和Y方向的位移分布图,并找出了导致该主蒸汽管线产生较大变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该管线进行优化设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管线变形得到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高温 主蒸汽管线 蠕变 有限元 应力应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36
19
作者 郭咏梅 许丽 +1 位作者 吴亮 沈新元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应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对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和高强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与应力敏感性指标Jnr-diff进行了分析,依据AASHTO MP19-10标准对3种改性沥青进行了交通分级,并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三轴动态蠕变... 应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对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和高强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与应力敏感性指标Jnr-diff进行了分析,依据AASHTO MP19-10标准对3种改性沥青进行了交通分级,并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三轴动态蠕变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非线性范围内应力和温度对改性沥青抗永久变形能力的影响具有等效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线性范围逐渐变窄,应力敏感性更为显著;胶粉改性沥青在低应力区间的高温性能优秀,但是其线性范围很小,当应力或温度提高时胶粉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迅速进入非线性范围,高温性能急剧衰减;不同应力和温度下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排序发生改变,基于AASHTO MP19-10标准的交通分级能够反映改性沥青的这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 应力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试管苗中四倍体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郭启高 宋明 +1 位作者 杨天秀 梁国鲁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261-263,F003,共4页
比较了在西瓜子叶组织培养所产生试管苗中鉴定出四倍体的 3种方法。实验表明 :增殖系数法、高温胁迫法和低温胁迫法的平均倍性符合程度分别为 88% ,90 %和 80 % ,是快捷高效的四倍体鉴定方法。
关键词 西瓜 四倍体 鉴定 增殖系数 温度胁迫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