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酯果胶-海藻酸钠复合凝胶体系凝胶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玮 毕金峰 +1 位作者 马有川 易建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7-114,共8页
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LG)和低酯果胶(low methoxyl pectin,LMP)作为原料,添加Ca^(2+)构建复合凝胶网络体系。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多糖,研究复配比例对凝胶体系凝胶强度、水分状态以及凝胶网络结构等凝胶特性的影响。当LMP∶ALG为... 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LG)和低酯果胶(low methoxyl pectin,LMP)作为原料,添加Ca^(2+)构建复合凝胶网络体系。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多糖,研究复配比例对凝胶体系凝胶强度、水分状态以及凝胶网络结构等凝胶特性的影响。当LMP∶ALG为3∶7时凝胶强度最大,达到0.545 N。此外,探讨了不同Ca^(2+)添加量对凝胶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强度随着Ca^(2+)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凝胶网络的微观结构呈现小而密的孔状结构。基于3种应变模型分析了复合凝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LMP-ALG复合凝胶体系中两种多糖分子在微观结构上属于互穿网络类型。本研究可为改善ALG和LMP凝胶特性、拓展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领域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低酯果胶 凝胶特性 质构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低酯果胶对乳液热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郑雅丹 盛媛媛 +2 位作者 陈慧 杨鹏 丁玉庭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9-415,共7页
针对油脂蛋白多糖多重乳液体系在热力杀菌过程中因发生乳清蛋白变性团聚而引起的乳液不稳定现象,通过精氨酸(Arg)和低酯果胶(LMP)对蛋白胶束表面电荷和胶束结构的修饰作用,形成相应的精氨酸乳清蛋白复合物(Arg-whey protein complex,AW... 针对油脂蛋白多糖多重乳液体系在热力杀菌过程中因发生乳清蛋白变性团聚而引起的乳液不稳定现象,通过精氨酸(Arg)和低酯果胶(LMP)对蛋白胶束表面电荷和胶束结构的修饰作用,形成相应的精氨酸乳清蛋白复合物(Arg-whey protein complex,AWPC)和精氨酸乳清蛋白低酯果胶复合物(Arg-whey protein-low methoxyl pectin complex,AWPPC)。研究结果表明:通过Arg复合修饰、热力杀菌(121℃,15 min)后油脂蛋白多糖多重乳液体系的平均粒径减小39.1%,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17.6%,乳化活性指数(EAI)提高18.7%,冻融和杀菌处理的冷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当Arg和LMP的最佳质量比为0.15∶0.70时,AWPPC溶液的EAI达到最大值6.10 m 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浓缩蛋白 低酯果胶 精氨酸 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机理及防止预凝胶形成的措施 被引量:22
3
作者 徐伟 马力 +3 位作者 袁永俊 熊华 朱秀灵 焦云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0-93,共4页
对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机理及影响胶凝的主要因素———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钙离子浓度进行了探讨 ,并针对低甲氧基果胶应用中产生的降低产品质量的预凝胶问题进行了讨论 ,为分析低甲氧基果胶应用中的问题提供了依据 ,并提出了一些... 对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机理及影响胶凝的主要因素———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钙离子浓度进行了探讨 ,并针对低甲氧基果胶应用中产生的降低产品质量的预凝胶问题进行了讨论 ,为分析低甲氧基果胶应用中的问题提供了依据 ,并提出了一些防止预凝胶形成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甲氧基果胶 胶凝机理 预凝胶 预防措施 PH值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辅助酶法制备低酯果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文婷 郭兴峰 +2 位作者 高林 胡小松 吴继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7-263,共7页
为明确超高压辅酶法在低酯果胶生产中的可行性,该研究以传统碱法为对照,研究了超高压(200、300 MPa)辅助果胶甲酯酶法对果胶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分布及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碱法相比,超高压辅酶法制备的低酯果胶的表观黏度、... 为明确超高压辅酶法在低酯果胶生产中的可行性,该研究以传统碱法为对照,研究了超高压(200、300 MPa)辅助果胶甲酯酶法对果胶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分布及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碱法相比,超高压辅酶法制备的低酯果胶的表观黏度、固有黏度及黏均分子量均显著大于碱法低酯果胶(P<0.05),而黏流活化能较低(P<0.05),说明其黏-温敏感性更低。通过尺寸排阻色谱分析,超高压辅酶法制备的低酯果胶与脱酯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该法对果胶分子无降解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超高压辅酶法(200、300 MPa)避免了传统碱法的果胶分子降解,该法制备的低酯果胶黏度更高,可作为一种制备低酯果胶的高效、环保的新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低酯果胶 超高压辅酶法 分子量分布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酯果胶的流变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汪海波 徐群英 汪芳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3-227,共5页
以商品低酯果胶为研究对象。以AR-500型动态流变仪为主要设备,考察低酯果胶溶液的流变学基本特性,以及温度、剪切速率、体系pH值、金属离子、糖等因素对其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酯果胶溶液是典型的剪切稀化型非牛顿流体,果胶... 以商品低酯果胶为研究对象。以AR-500型动态流变仪为主要设备,考察低酯果胶溶液的流变学基本特性,以及温度、剪切速率、体系pH值、金属离子、糖等因素对其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酯果胶溶液是典型的剪切稀化型非牛顿流体,果胶浓度越高,溶液剪切稀化现象越严重。同时其溶液流体行为受温度、剪切速率、pH值等因素的影响。体系温度和pH值的升高均可导致溶液黏度降低;剪切速率的影响与果胶浓度有关,在低浓度条件下(0.3%),低速率时(0~200s^-1)剪切稀化现象越严重,高速率(400~700s^-1)时转变为胀塑性流体;在高浓度(1%、2%)条件下,随着剪切速率增高,溶液流体逐渐趋向于理想状态的牛顿流体。金属二价离子对低酯果胶溶液有显著的增稠效应,其增稠效果与离子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酯果胶 流变学性能 温度 剪切速率 PH值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向日葵盘果胶的提取和基本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琨 华霄 +3 位作者 杨瑞金 康佳琪 张文斌 赵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5,共5页
研究向日葵盘果胶(SFHP)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酸化水、0.75%六偏磷酸钠、0.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草酸-草酸铵、0.5%草酸和0.5%草酸铵6种提取剂的提取效果,确定较优的提取剂种类。选择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固... 研究向日葵盘果胶(SFHP)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酸化水、0.75%六偏磷酸钠、0.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草酸-草酸铵、0.5%草酸和0.5%草酸铵6种提取剂的提取效果,确定较优的提取剂种类。选择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固液比为主要工艺参数,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较优的提取参数组合:pH3.50、提取时间45min、提取温度85℃、固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向日葵盘果胶得率为20.9%(以半乳糖醛酸计)。采用高效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HPSEC-MALLS)和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HPAEC-PAD)测定了向日葵盘果胶的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向日葵盘果胶的分子质量高于柑橘果胶,半乳糖醛酸为最主要单糖成分,占单糖总量的82.1%,鼠李糖为次要成分,仅占单糖总量的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盘 低甲氧基果胶 分子质量 单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低酯果胶凝胶流变特性及凝胶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曾瑞琪 苗钟化 +3 位作者 李苇舟 张甫生 赵欣 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8-114,共7页
为探究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ncarboxy methyl cellulose,CMC)在低酯果胶凝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低酯果胶为原料,在pH 5.5下加入不同用量的CMC,考察复配后果胶凝胶的流变学性能,并对其凝胶形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MC/低酯果胶... 为探究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ncarboxy methyl cellulose,CMC)在低酯果胶凝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低酯果胶为原料,在pH 5.5下加入不同用量的CMC,考察复配后果胶凝胶的流变学性能,并对其凝胶形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MC/低酯果胶复配体系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随着CMC添加量的增大,CMC/低酯果胶复配体系的黏度系数K增大,流体系数n减小。CMC的加入还能提高凝胶体系的黏性与弹性,当CMC的添加量为0.8%时,果胶凝胶体系的假塑性最强。同时,CMC还能提高凝胶形成速度,CMC添加量为0.8%时,SDR曲线和G'曲线明显上升,表现出较快的凝胶速度和较强的凝胶强度,当添加量大于0.8%时,凝胶形成速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低酯果胶 流变特性 凝胶形成速度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甲氧基果胶流体质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刚 雷激 +1 位作者 芮光伟 郑睿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3-255,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低甲氧基果胶流体质构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用质构仪观察测定不同果胶浓度、蔗糖含量、pH、钙离子含量、温度下果胶溶液的流体质构特性。结果:各因素对低甲氧基果胶流体质构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pH和钙离子浓度的... 目的:研究影响低甲氧基果胶流体质构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用质构仪观察测定不同果胶浓度、蔗糖含量、pH、钙离子含量、温度下果胶溶液的流体质构特性。结果:各因素对低甲氧基果胶流体质构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pH和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对流体质构变化尤为显著。结论:pH和钙离子含量是决定低甲氧基果胶产品体系质构形态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甲氧基果胶 流体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离子对豌豆淀粉/低酯果胶复配体系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郑炯 余彬彬 +1 位作者 曾瑞琪 张甫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1-108,共8页
以豌豆淀粉(pea starch, PS)和低酯果胶(low methoxyl pectin, LMP)为原料,将二者按质量比8.5∶1.5混合后形成豌豆淀粉/低酯果胶(PS/LMP)复配体系,考察在不同浓度(0.1、0.5、1.0 mol/L)及不同种类(NaCl、CaCl_2、KCl)的盐离子作用下,复... 以豌豆淀粉(pea starch, PS)和低酯果胶(low methoxyl pectin, LMP)为原料,将二者按质量比8.5∶1.5混合后形成豌豆淀粉/低酯果胶(PS/LMP)复配体系,考察在不同浓度(0.1、0.5、1.0 mol/L)及不同种类(NaCl、CaCl_2、KCl)的盐离子作用下,复配体系流变、质构、糊化等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盐离子均提高了复配体系的抗剪切性能,但未改变复配体系的非牛顿流体特征,复配体系的稠度系数K随盐浓度增大而增大,流体指数n变化较小。盐离子能降低复配体系的弹性性能,提高体系的黏性比例。K^+能显著增强复配体系的硬度,而Ca^(2+)对复配体系的黏着性与咀嚼性的影响较大。盐离子会影响复配体系的糊化特性,其中Ca^(2+)的影响最为显著,复配体系的峰值黏度和糊化温度在Ca^(2+)存在时大幅增加,崩解值也随之增加,而回生值则呈下降趋势。观察淀粉颗粒结构发现,盐离子抑制淀粉吸水膨胀,对淀粉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这种作用以二价离子更为显著。说明盐离子对PS/LMP复配体系的流变、质构、糊化等理化特性有较大影响,其影响程度总体表现为Ca^(2+)>K^+>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离子 豌豆淀粉 低酯果胶 流变特性 质构特性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川 单杨 李高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以酸橙皮渣为原料,在酸法提取果胶的基础上,向果胶提取液中加入外源性果胶酯酶,制备低甲氧基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确定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入经1000倍稀释的果胶酯酶5.39mL、反应50... 以酸橙皮渣为原料,在酸法提取果胶的基础上,向果胶提取液中加入外源性果胶酯酶,制备低甲氧基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确定酶法制备低甲氧基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入经1000倍稀释的果胶酯酶5.39mL、反应50min、42.71℃、pH4.61,在此条件下果胶酯化度由67.83%降低至4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酯酶 box-behnken 低甲氧基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制备西瓜皮低酯果胶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华 徐大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67-269,共3页
以西瓜皮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西瓜皮果胶,直接制备西瓜皮低酯果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制备低酯果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制备西瓜皮低酯果胶的工艺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0,处理时间3min,... 以西瓜皮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西瓜皮果胶,直接制备西瓜皮低酯果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制备低酯果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制备西瓜皮低酯果胶的工艺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0,处理时间3min,提取液pH 1.0,微波功率510W,脱酯pH12.0,脱酯时间40min,脱酯温度20℃。在此条件下西瓜皮低酯果胶提取率为3.16%,甲氧基含量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皮 微波辅助 低酯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酯果胶的凝胶质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汪海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3-129,共7页
以X-T21型质构仪为主要研究设备,重点研究了低酯果胶凝胶性能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低酯果胶浓度和体系pH、适当降低凝胶形成温度是增强凝胶质构性能的有效手段;在几种金属离子中,铜离子促进凝胶形成的能力最强,但其离子浓... 以X-T21型质构仪为主要研究设备,重点研究了低酯果胶凝胶性能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低酯果胶浓度和体系pH、适当降低凝胶形成温度是增强凝胶质构性能的有效手段;在几种金属离子中,铜离子促进凝胶形成的能力最强,但其离子浓度必需适中,否则过量的离子会对凝胶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低分子糖类成分并非低酯果胶凝胶形成的必备成分,但适量糖类的添加有助于凝胶性能的提高;加热及高速搅拌处理对已经形成的凝胶结构椲产生一定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酯果胶 凝胶性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果胶酯酶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焦云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6-127,137,共3页
黑曲霉(As3.3324)用高甲氧基果胶诱导,当接种量为3×103个孢子,30℃恒温培养,转速90r/min,液体培养4d时果胶酯酶的活力最大,为90.2U/mL培养基。该果胶酯酶能将高甲氧基果胶的酯化度从64.54%降低到45.70%。经果胶酯酶作用后低甲氧基... 黑曲霉(As3.3324)用高甲氧基果胶诱导,当接种量为3×103个孢子,30℃恒温培养,转速90r/min,液体培养4d时果胶酯酶的活力最大,为90.2U/mL培养基。该果胶酯酶能将高甲氧基果胶的酯化度从64.54%降低到45.70%。经果胶酯酶作用后低甲氧基果胶的粘度为0.006Pa·s,与同样条件处理的高甲氧基果胶的粘度0.007Pa·s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果胶酯酶 低甲氧基果胶 粘度 制备 脱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磷酸盐法预处理西瓜皮制备低酯果胶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华 曹玲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5-178,共4页
以西瓜皮为原料,研究复合磷酸盐法预处理西瓜皮制备低酯果胶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从西瓜皮中提取低酯果胶的最佳条件:质量分数2%的磷酸钠、质量分数0.9%的磷酸氢二钠、质量分数0.3%的焦磷酸钠、质量分数0.6%的六偏磷酸钠配比的复合... 以西瓜皮为原料,研究复合磷酸盐法预处理西瓜皮制备低酯果胶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从西瓜皮中提取低酯果胶的最佳条件:质量分数2%的磷酸钠、质量分数0.9%的磷酸氢二钠、质量分数0.3%的焦磷酸钠、质量分数0.6%的六偏磷酸钠配比的复合磷酸盐预处理,脱酯pH10、脱酯温度15℃、脱酯时间0.5h。在此条件下,低酯果胶得率5.07%,甲氧基含量4.49%,脱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皮 复合磷酸盐 低酯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酯果胶胶凝特性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旭东 郭绰 +4 位作者 袁凯 杨曦 王晓宇 孟永宏 郭玉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9-308,共10页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饮食意识不断增强,开发健康、营养、感官兼具的食品类型已成为食品领域的迫切任务。低酯果胶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即可形成凝胶,胶凝时无需添加蔗糖,对于开发低热量食品意义重大。该文首先综述了低...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饮食意识不断增强,开发健康、营养、感官兼具的食品类型已成为食品领域的迫切任务。低酯果胶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即可形成凝胶,胶凝时无需添加蔗糖,对于开发低热量食品意义重大。该文首先综述了低酯果胶的结构特点和胶凝机理,强调了各因素对低酯果胶胶凝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总结了低酯果胶在食品开发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低酯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酯果胶 胶凝机理 凝胶性质 蛋盒模型 食品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对低酯果胶/海藻酸钠复合凝胶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苗钟化 辛宜聪 +2 位作者 曾瑞琪 张甫生 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3,共6页
为探究Ca^(2+)离子对低酯果胶/海藻酸钠复合凝胶体系的影响,向总质量浓度为1 g/100 mL的复合凝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a Cl2溶液,研究复合凝胶的流变学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凝胶体系的剪切应力随着Ca^(2+)的加入有... 为探究Ca^(2+)离子对低酯果胶/海藻酸钠复合凝胶体系的影响,向总质量浓度为1 g/100 mL的复合凝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a Cl2溶液,研究复合凝胶的流变学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凝胶体系的剪切应力随着Ca^(2+)的加入有所下降,在9μmol/mL达到最小,继续添加Ca^(2+)又有所回升。复合凝胶体系的黏度则随着Ca^(2+)的加入持续升高,且复合凝胶表现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加入Ca^(2+)后复合凝胶体系的流体指数n均有所下降,稠度系数K在复合凝胶Ca^(2+)添加浓度达到最小为9μmol/mL。复合凝胶动态黏弹性会随着Ca^(2+)的加入量增加,出现明显变化,凝胶体系的储能模量随着Ca^(2+)的加入持续升高,损耗角正切逐渐减小,但Ca^(2+)浓度大于9μmol/mL时损耗角正切有所回升。微观结构观察表明,Ca^(2+)的加入有助于凝胶多孔的形成,在Ca^(2+)的加入量达到9μmol/mL时凝胶的网孔最多且最为致密,继续加入Ca^(2+)后凝胶的孔洞数量减少且凝胶网络不再明显,其扫描电镜观察图更类似未添加Ca^(2+)的复合凝胶电镜观察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酯果胶 海藻酸钠 复合凝胶 流变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低酯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体系流变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媛媛 王昱圭 +3 位作者 汤雪纤 赵欣 张甫生 郑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0,共6页
为研究pH值对低酯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体系流变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分别在不同酸性条件下(pH 3.0、3.5、4.0、4.5、5.0、5.5)对复合体系的静态剪切及动态黏弹流变特性、Zeta电位、粒径、浊度、微观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合体系流变特... 为研究pH值对低酯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体系流变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分别在不同酸性条件下(pH 3.0、3.5、4.0、4.5、5.0、5.5)对复合体系的静态剪切及动态黏弹流变特性、Zeta电位、粒径、浊度、微观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合体系流变特性呈两段式变化,在pH 3.0~4.0时,随pH值的增大,复合体系流体指数n和tanδ均增大,稠度系数K减少;在pH 4.5~5.5时,体系n和tanδ骤减后继续增加,且增加程度更大,K骤增后继续减少。复合体系Zeta电位值随着pH值的增大而降低。Zeta电位值在pH 3.0~4.0时为正,在pH 4.5~5.5时为负。复合体系粒径和浊度值均随着pH值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pH 4.5时达到最大。随着pH值的降低,复合体系微观结构由杂乱变得细密。在pH 3.0~4.0时,体系以低酯果胶附着在酪蛋白表面结构为主;在pH 4.5~5.5时,体系中低酯果胶的网状结构更明显。因此,pH值的变化会改变复合体系的流变及结构特性,从而影响体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酯果胶 酪蛋白酸钠 PH值 流变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酯果胶-咖啡酸交联物的构成机理及与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凡 艾连中 +4 位作者 吴艳 赖凤羲 张汇 谢凡 宋子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29,共11页
本研究采用绿色安全的漆酶催化法制备柑橘低酯果胶(citrus low-methoxyl pectin,CLP)和咖啡酸(caffeic acid,CaA)交联物,解析交联物的关键组成、光谱特征、核磁共振图谱特征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明确其交联机理、分子间键结模式,并归... 本研究采用绿色安全的漆酶催化法制备柑橘低酯果胶(citrus low-methoxyl pectin,CLP)和咖啡酸(caffeic acid,CaA)交联物,解析交联物的关键组成、光谱特征、核磁共振图谱特征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明确其交联机理、分子间键结模式,并归纳其贡献抗氧化活性的结构因素。化学成分组成与离子色谱分析结果显示,CLP含有51.99%(摩尔百分比,下同)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GalA)、30.95%半乳糖(galactose,Gal)、7.44%鼠李糖(rhamnose,Rha)和9.02%葡萄糖(glucose,Glc)及微量总酚(1.20 mg/g),酯化度为38.33%,CLP主要分子链段由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homogalacturonan,HG)和第一型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rhamnogalacturonan,RG-I)所组成,其中RG-I的中性糖侧链为聚半乳糖。CLP的重均分子质量(m_(w))为226.1 kDa。相较于CLP,CLP-CaA交联物的酯化度和总酚含量分别显著提高到46.93%和9.64 mg/g(P<0.05);m_(w)增加到271.4 kDa;紫外吸收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都呈现与CaA有关的特征吸收峰(分别在288 nm和1519 cm^(-1))。700 MHz ^(1)H和176 MHz ^(13)C核磁共振图谱清楚地显示了CLP的α-D-GalA、β-D-Gal和部分α-L-Rha糖基的共振尖峰,可推断其主要结构;而交联物CLP-CaA中CLP的糖基碳都有新共振尖峰,位移最大的是α-D-GalA的C1和C4,伴随C6羧基碳的尖峰位移到δ_(C) 175.12,且氢谱上出现CaA的特征尖峰(δ_(H) 6~8)。综上可知,CLP-CaA的交联机理为:漆酶催化CaA作用于CLP的α-D-GalA糖基C6羧基上形成酯基,且1分子CaA与1分子自由羧基结合。此交联作用促使CLP-CaA具有优越且多元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OH和O_(2)^(-)·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0.82、2.47、0.92 mg/mL和0.72 mg/mL。本研究发现了果胶与CaA的交联机理及其结构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可为新型改良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酯果胶 咖啡酸 漆酶 交联机理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胶体成膜预处理对扇贝柱热泵干燥动力学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智壮 张越翔 +3 位作者 刘静 吴小恬 赵亚 石启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60,共6页
为提高扇贝柱热泵干燥效率,改善干制品品质,研究了低甲氧基果胶(LMP)和壳聚糖(CTS)等2种成膜预处理对扇贝柱干燥动力学与品质特性(质构、复水比、收缩率、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柱含水率随干燥时间延长而降低,扇贝柱干燥过程处于... 为提高扇贝柱热泵干燥效率,改善干制品品质,研究了低甲氧基果胶(LMP)和壳聚糖(CTS)等2种成膜预处理对扇贝柱干燥动力学与品质特性(质构、复水比、收缩率、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柱含水率随干燥时间延长而降低,扇贝柱干燥过程处于降速干燥阶段,干燥进程受内部水分扩散控制;LMP和CTS处理均提高了扇贝柱干燥速率。相比于CK,LMP和CTS成膜处理使扇贝柱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提高了11.08%和26.73%。相比于CK,LMP处理可降低扇贝柱收缩率、色差、硬度和韧性,提高干制品复水率;CTS处理降低了扇贝柱收缩率,提高了扇贝柱复水率、韧性和硬度,但对扇贝柱色差无影响。采用8种数学模型拟合干燥动力学数据,Midilli et al.为描述扇贝柱热泵干燥过程的最适模型。亲水胶体成膜预处理在提高扇贝柱热泵干燥效率、改善干制品品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可为水产品的热泵干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柱 低甲氧基果胶 壳聚糖 成膜预处理 热泵 干燥动力学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媛媛 王昱圭 +2 位作者 汤雪纤 张甫生 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7-134,共8页
以酪蛋白酸钠为原料,在pH值为4.0,质量浓度为4 g/100mL的酪蛋白酸钠中分别添加0、0.3、0.6、0.9、1.2、1.5 g/100mL的低酯果胶,考察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溶液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溶液的流变特性有... 以酪蛋白酸钠为原料,在pH值为4.0,质量浓度为4 g/100mL的酪蛋白酸钠中分别添加0、0.3、0.6、0.9、1.2、1.5 g/100mL的低酯果胶,考察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溶液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溶液的流变特性有较大影响。随着低酯果胶添加量的增加,复合体系流体指数n下降,稠度系数K逐渐增大,表现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在1.5 g/100mL的添加量时,体系黏弹性表现为最佳。Zeta电位以及粒径大小的结果表明,随着果胶的加入体系多糖与蛋白质间静电吸引力增大,果胶吸附层厚度增大,复合物平均粒径增大。微观结构观察发现,体系结构随着果胶浓度的增大,从球形蛋白簇结构变成分支较细且致密的网状结构,当果胶加入量达到1.5 g/100mL时,体系固性特征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酯果胶 酪蛋白酸钠 流变特性 ZETA电位 粒径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