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蜜蜂对磁场的利用及电磁污染对蜜蜂的影响
1
作者 陆亦澄 解彦玲 郑火青 《中国蜂业》 2025年第2期51-56,共6页
蜜蜂具备感知地磁场的能力,可借助地磁场进行导航定位,同时蜜蜂携带的正电位在传播花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讯、输电等设备产生的复杂电磁场污染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环境污染之一。蜜蜂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和授粉昆虫,更频繁的暴... 蜜蜂具备感知地磁场的能力,可借助地磁场进行导航定位,同时蜜蜂携带的正电位在传播花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讯、输电等设备产生的复杂电磁场污染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环境污染之一。蜜蜂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和授粉昆虫,更频繁的暴露于电磁污染环境中。本文介绍蜜蜂对磁场的利用,综述电磁污染的来源与危害、对蜜蜂的亚致死效应、与其它压力源的共同作用,同时展现蜜蜂作为模式生物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价值,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以蜜蜂作为模式生物在电磁污染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污染 西方蜜蜂 东方蜜蜂 极低频电磁场 数字化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天线的低频电场量子精密测量和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杜艺杰 吕子瑶 +4 位作者 胡伟东 何军 刘志慧 董涛 金世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1-712,共12页
基于原子系综的量子精密测量体系具有高准确和高稳定的特点,是未来先进测量体系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测量具有高灵敏、超宽带以及优异的电气隔离等特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当前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量子精... 基于原子系综的量子精密测量体系具有高准确和高稳定的特点,是未来先进测量体系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测量具有高灵敏、超宽带以及优异的电气隔离等特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当前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多集中于微波频段,GHz以下的低频电场测量研究较少。鉴于DC~MHz频段电场的高灵敏探测在地球物理、生物传感、国防通信、太空探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梳理了DC~MHz频段的新型天线研究进展,综述了近年来原子天线技术的发展趋势,概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低频电场测量原理,并分析讨论了原子天线在灵敏度、瞬时带宽等关键性能指标方面的提升方案及在未来低频探测领域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精密测量 里德堡原子 原子天线 低频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中电偶极源极低频电磁场的分布与传播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桥 唐新功 胡文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7-1545,共19页
利用层状大地中偶极源响应的正演算法,计算地中电偶极源激发的极低频地震电磁场并分析其在地球环境下的传播特征.设计了多个水平层状地球模型,分别模拟和展示了深埋地中的电偶极源的响应和空间分布特征.重点分析了含地壳波导+LAI波导模... 利用层状大地中偶极源响应的正演算法,计算地中电偶极源激发的极低频地震电磁场并分析其在地球环境下的传播特征.设计了多个水平层状地球模型,分别模拟和展示了深埋地中的电偶极源的响应和空间分布特征.重点分析了含地壳波导+LAI波导模型的高阻大地中,倾斜电偶极源激励响应随观测点的偏移距和垂直位置、激励源深度、地壳波导结构和参数变化时各场量响应的幅频特征.研究表明,用倾斜电偶极源模拟和分析高阻大地中孕震电磁辐射的响应及在大地电磁系统中的传播特性是可行的;模拟的高阻大地中的电磁辐射在地壳波导和LAI波导中均表现有慢衰减或幅值增强特性,但两个波导效应具有不同的频率选择性;高阻大地中的电磁辐射在波导的高阻介质中具有幅值强、衰减慢的特点.建议在高阻地层出露的地表、井中或海底的高阻岩层中以及大气层中布设测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模型 地中电偶极源 极低频电磁场传播特征 岩石圈波导 LAI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潜艇极低频电磁场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
4
作者 付鸿宇 潘孟春 +7 位作者 张琦 胡佳飞 管峰 徐昱静 黄博 李海滨 陈棣湘 刘中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50,共10页
潜艇极低频电磁场作为目标探测的关键特征,其形成机制复杂多样,平台工况以及在水下所处位置都会对其产生很大影响。有效操控以降低潜艇的磁特征对于提升其磁隐身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各种因素对电磁场影响程度的研究尚不充分... 潜艇极低频电磁场作为目标探测的关键特征,其形成机制复杂多样,平台工况以及在水下所处位置都会对其产生很大影响。有效操控以降低潜艇的磁特征对于提升其磁隐身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各种因素对电磁场影响程度的研究尚不充分。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贡献率评估方法,旨在为有效操控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深入分析潜艇极低频电磁场的威胁成因,并建立相应的威胁层次结构模型。其次,通过仿真手段获取由不同成因产生的电磁场信号特征,并构建威胁矩阵和特征矩阵。最后,计算得到不同成因电磁场对总电磁场的贡献率,在尾部测线上,尾流磁场的贡献率占比最高,达到0.7649;径向测线上轴频磁场贡献率占比最高,并逐渐衰减,最终在150 m处低于尾流电磁场,并保持在占比0.5左右。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潜艇极低频电磁场的综合主动控制策略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贡献率评估 层次分析模型(AHP)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超低频电磁场日夜交替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曹宝 秦其明 +2 位作者 李百寿 张泽勋 张自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7-901,共5页
利用北京大学研制的BD-6型超低频电磁探测仪,在北京地热119井按不同时段和方位对天然场源超低频电磁信号进行观测,经数据处理得到不同时段和不同方位的电压-深度曲线和差分视电阻率-深度曲线,经分析与解译发现: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影... 利用北京大学研制的BD-6型超低频电磁探测仪,在北京地热119井按不同时段和方位对天然场源超低频电磁信号进行观测,经数据处理得到不同时段和不同方位的电压-深度曲线和差分视电阻率-深度曲线,经分析与解译发现: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然场源超低频电磁信号的强度,但太阳辐射对其稳定性影响程度不大;天然源超低频电磁信号强度存在明显的方向性,磁北方向信号最强,随仪器探头方向与磁北方向夹角的增大信号强度降低;实验表明超低频电磁信号的差分视电阻率-深度法明显优于电压-深度法的反演与解译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电磁场 超低频 极低频 电磁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监测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新试验 被引量:31
6
作者 赵国泽 王立凤 +13 位作者 汤吉 陈小斌 詹艳 肖骑彬 王继军 蔡军涛 徐光晶 万战生 汪晓 杨静 董泽义 范晔 张继红 高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9-486,共8页
2009年利用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在位于华北、华南、东北、西北和西南的12个地震台站和几个流动观测点进行了连续30天新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SELF技术可以在1700 km之外测量到人工源电磁场信号,计算得到的电、磁场功... 2009年利用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在位于华北、华南、东北、西北和西南的12个地震台站和几个流动观测点进行了连续30天新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SELF技术可以在1700 km之外测量到人工源电磁场信号,计算得到的电、磁场功率谱密度和视电阻率与天然源信号相比,抗干扰能力更强,观测信号更稳定,特别有利于识别和捕捉地震等诱发的电磁异常现象,在地震预测监测中具有很大的研究应用潜力.试验还发现,各地震台站和流动测点观测的CSELF信号的强度,与台站或者测量的电、磁场分量相对于发射源的距离、方位有明显的关系;发现在离开发射源的相对近区,场强随距离的衰减,比在相对远区更快;发现接收磁场信号比电场信号较易获得更高信噪比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 电磁场 视电阻率 固体潮 地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输电线环境电磁场暴露健康效应的原初作用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琴 苏海峰 +2 位作者 包家立 李宇波 朱朝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3-200,共8页
高压输电线环境电磁场暴露健康效应的原初作用机制是阐述电磁健康的环节,是制修订我国环境电磁标准的重要基础。为此,对220kV的高压输电线环境电磁场进行了现场监测,将SD大鼠海马神经元暴露在瑞士IT’IS系统中,观察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 高压输电线环境电磁场暴露健康效应的原初作用机制是阐述电磁健康的环节,是制修订我国环境电磁标准的重要基础。为此,对220kV的高压输电线环境电磁场进行了现场监测,将SD大鼠海马神经元暴露在瑞士IT’IS系统中,观察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钙离子(Ca2+)和线粒体膜电位(MMP)对磁感应强度为0.1mT、0.5mT和1.0mT的极低频电磁场的生物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电场强度≤1kV/m,磁场磁感应强度≤1.5μT;神经元胞内活性氧自由基、钙离子、线粒体膜电位对磁感应强度≥0.1mT的磁场有生物反应。因此,电场能量密度和磁场能量密度可作为电磁健康效应的评价参数;ROS是电磁因果链原初作用中连接物理和生物解释的一个重要标志物;足够强度的电磁场才能对健康产生影响,笼统说"电磁场对健康有影响"会误导公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 电磁环境标准 极低频电磁场 原初作用 环境电场系数 环境磁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磁波吸收的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宝民 郭志强 +2 位作者 韩瑜 LAI Fook Chuan 张婷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39-1243,1248,共6页
采用弓形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MWCNTs掺量为0.6%(质量分数)时,厚度为25mm的试样在2.9GHz处获得最强吸收峰值-28dB,并能够在2~8GHz范围内对出现在吸收峰值附近的电磁波进行充... 采用弓形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MWCNTs掺量为0.6%(质量分数)时,厚度为25mm的试样在2.9GHz处获得最强吸收峰值-28dB,并能够在2~8GHz范围内对出现在吸收峰值附近的电磁波进行充分吸收;厚度为35mm的试样在8~18GHz表现出良好的宽频吸波性能。当MWCNTs掺量为0.9%(质量分数)时,水泥基复合材料在8~18GHz低于-10dB的带宽达到7.1GHz。力学强度测试结果表明MWCNTs在一定掺量范围内改善了水泥基材料的力学强度,但掺量的继续增大会导致力学强度的下降。MWCNTs掺量为0.9%(质量分数)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为60.2MPa,抗折强度为10.2MPa,虽然较空白试样有所下降,但仍有较高的力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水泥基复合材料 反射率 吸波性能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极低频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赵龙宇 陶育纯 +12 位作者 李波 梁冰 贺梦子 孔德娟 易贺庆 信瑞 徐慧英 李菁菁 刘兵 梁楠 马淑梅 刘晓冬 刘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2-376,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工作场所中极低频电磁场的暴露水平,分析工作场所中极低频电磁辐射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使用EFA-300工频电磁场场强测试仪测量某工厂的2个不同车间(对照组与暴露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同时使用AWA5610D型... 目的:通过调查工作场所中极低频电磁场的暴露水平,分析工作场所中极低频电磁辐射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使用EFA-300工频电磁场场强测试仪测量某工厂的2个不同车间(对照组与暴露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同时使用AWA5610D型积分声级计测量噪声。通过多中心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3名对照组和521名暴露组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2组人员的个人职业信息、家居信息及健康状况,采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监测结果显示,暴露组车间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车间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作业人员脱发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听力减退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频电磁辐射暴露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极低频电磁场 神经系统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鲑鱼降钙素及物理疗法联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法章 韩雪松 +2 位作者 苏凤荣 陶树清 陶天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Calcitonin,CT)和低频脉冲电磁场(lowfrequency transduction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治疗联合作用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中的效果,比较联合作用与单纯应用药物所产生的效果的异同...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Calcitonin,CT)和低频脉冲电磁场(lowfrequency transduction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治疗联合作用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中的效果,比较联合作用与单纯应用药物所产生的效果的异同。方法将存在骨质疏松性骨痛同时经DEXA骨密度仪(BMD machines)检测T值低于标准值2.0以下的老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6人随机分为两组:①单纯应用鲑鱼降钙素组(36人);②联合应用药物及低频电磁场组(36人),两组同时每日给予钙而奇D600片1粒,CT按每日肌肉注射50IU,10d后改为隔日肌注50IU连续应用2个月,低频电磁场治疗采用天津金希统公司生产的XT2000B型OP治疗仪,频率为20~40Hz,每天治疗20min,共治疗30d,6个月后复查骨密度。结果两组均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分别为84%和97%),同时骨密度均有所增加。结论联合治疗能够更进一步增加腰椎骨密度,在镇痛方面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鲑鱼降钙素 低频电磁场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骨质疏松组合方案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燕 闫国霞 +5 位作者 石翠霞 崔彩虹 刘瑾 侯彦雪 胡卫华 杨信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组合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响。方法 14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固定,对照组给予淫羊藿总黄酮治疗,治疗组给予淫羊藿总...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组合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响。方法 14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固定,对照组给予淫羊藿总黄酮治疗,治疗组给予淫羊藿总黄酮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治疗为期6个月,观察治疗后桡骨骨密度、骨代谢指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及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两组患者双侧桡骨远端BM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代谢,增加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治疗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低频脉冲电磁场 骨质疏松症 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结合脉冲电磁场治疗脊髓损伤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展翅 李晓强 +2 位作者 马隽 石新峰 栾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1-1194,1260,共5页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脊髓损伤所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脊髓损伤致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降钙素组(n=30)、电磁场组(n=30)及联合治疗组(n=30)。降钙素...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脊髓损伤所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脊髓损伤致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降钙素组(n=30)、电磁场组(n=30)及联合治疗组(n=30)。降钙素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电磁场组给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共3个月。测定治疗不同时间段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及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3个月及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降钙素组及电磁场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降钙素组及电磁场组(P<0.05);联合治疗组PTH、BGP均显著低于降钙素组及电磁场组(P<0.05),1,25-(OH)2D3显著高于降钙素组及电磁场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鲑鱼降钙素可有效减轻脊髓损伤所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性疼痛程度,提升患者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低频脉冲电磁场 鲑鱼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频电磁场曝露对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肖 左红艳 +3 位作者 王德文 彭瑞云 王水明 徐新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6-162,共7页
为明确极低频电磁场(ELF-EMFs)的神经生物效应,研究了ELF-EMFs曝露对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首先将雄性Wistar大鼠放在ELF-EMFs(50Hz、400μT、<1V/m)中连续曝露60d,实验期间,每周记录大鼠的体质量。终止曝露后,采用Morri... 为明确极低频电磁场(ELF-EMFs)的神经生物效应,研究了ELF-EMFs曝露对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首先将雄性Wistar大鼠放在ELF-EMFs(50Hz、400μT、<1V/m)中连续曝露60d,实验期间,每周记录大鼠的体质量。终止曝露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最后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结构,并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和图像分析检测尼氏体含量。结果表明:大鼠体质量的增长速度于曝露期间显著延缓,终止曝露2周后恢复;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于终止曝露后即刻显著延长(P<0.01),7d后恢复。终止曝露后即刻可观察到部分海马神经元发生变性、早期凋亡、突触结构破坏,尼氏体含量减少(P<0.05);终止曝露后15d,上述病变改善,30d后恢复。以上结果表明,极低频电磁场曝露(50Hz,400μT,60d)会导致大鼠体质量增长速度延缓、认知功能障碍、海马结构损伤及尼氏体含量减少;以上影响主要发生于终止曝露后早期,并具有持续时间较短暂且可恢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ELF-EMFs) 海马神经元 认知功能 形态结构 尼氏体含量 神经突触 大鼠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磁铸造细化铝合金组织的机理 被引量:15
14
作者 左玉波 赵志浩 +1 位作者 朱庆丰 崔建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了了解电磁场对组织细化作用的机理,采用低频电磁铸造方法制备直径200 mm Al-Zn-Mg-Cu-Zr合金铸锭,并对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施加磁场产生的强制对流使得温度场均匀且低于液相线约6℃。结晶器中熔体温度场的变化显... 为了了解电磁场对组织细化作用的机理,采用低频电磁铸造方法制备直径200 mm Al-Zn-Mg-Cu-Zr合金铸锭,并对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施加磁场产生的强制对流使得温度场均匀且低于液相线约6℃。结晶器中熔体温度场的变化显著改变了熔体从开始浇注到完全凝固的热历史,从而有效促进了异质形核,显著减少晶核的重熔,使更多晶核能够生存下来,并最终促进形成均匀、细小的微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合金 低频电磁铸造 温度场 晶粒细化 细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磁场下原位合成Al-Zr-O系复合材料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桂荣 王宏明 +3 位作者 赵玉涛 陈刚 戴起勋 程晓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8-162,共5页
为研究低频电磁场下铝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合成机制,以A356-Zr(CO3)2反应组元制备出Al-Z-O系复合材料,在低频旋转电磁场条件下原位合成了微米级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当感应线圈内输入电流150A,频率4Hz时,对应磁场强度为0... 为研究低频电磁场下铝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合成机制,以A356-Zr(CO3)2反应组元制备出Al-Z-O系复合材料,在低频旋转电磁场条件下原位合成了微米级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当感应线圈内输入电流150A,频率4Hz时,对应磁场强度为0.25T,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基体中增强相为Al3Zr和Al2O3;SEM观察该条件下合成的复合材料凝固组织发现,生成的增强颗粒细小,粒径1-2μm,而且在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对原位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分析表明:反应的关键环节是高温铝液和ZrO2固液相间反应,电磁场力作用加大了反应体系的混合对流运动,提高了传热传质和物质扩散速度,并促进了颗粒在基体中的弥散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低频旋转电磁场 磁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扰动下的细胞系统鲁棒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郑秀秀 包家立 朱朝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37-3845,共9页
生物鲁棒性是生物系统抵抗外界扰动或内部参数摄动引起系统行为变化的一种能力。电磁场是一种外界物理因素,可以对生物体产生影响。为了建立一种电磁场扰动下生物系统稳定鲁棒性的研究方法,以Lyapunov理论为基础,用电磁场细胞暴露系统... 生物鲁棒性是生物系统抵抗外界扰动或内部参数摄动引起系统行为变化的一种能力。电磁场是一种外界物理因素,可以对生物体产生影响。为了建立一种电磁场扰动下生物系统稳定鲁棒性的研究方法,以Lyapunov理论为基础,用电磁场细胞暴露系统实时记录了在磁感应强度B为0、0.09、0.38、0.76、7.33、14.78 m T的电磁场暴露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和钙离子(Ca2+)的含量,分析了电磁场扰动前的细胞状态稳态点和稳定域,以及电磁场扰动后的状态转移和稳定鲁棒域。结果表明:(1)细胞无扰时ROS的稳态点是46.157~120.913,Ca2+的稳态点是25.430~55.686,ROS的稳定域半径是1.688~10.278,Ca2+的稳定域半径是2.782~13.345;(2)B〈7.33 m T的电磁场扰动没有提高胞内ROS含量,B为14.78 m T的电磁场扰动可阶跃性提高胞内ROS含量,B为0和0.09 m T的电磁场扰动没有提高胞内Ca2+含量,B为0.38 m T的电磁场扰动可持续性提高胞内Ca2+含量。结论是:(1)无电磁场扰动时,细胞内ROS和Ca2+状态可以保持稳定;(2)电磁场扰动在较高水平(如B为14.78 m T)时,才能改变细胞内ROS和Ca2+的状态;(3)细胞的鲁棒域与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ELF-EMFs 生物鲁棒性 细胞 LYAPUNOV稳定性 钙离子 活性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磁场对水平半连续铸造7075铝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志浩 崔建忠 +1 位作者 左玉波 张海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低频电磁场对水平半连续铸造铝合金的表面质量及铸态组织的影响·将使用传统水平半连续铸造生产出的铸锭与低频电磁水平半连续铸造生产的铸锭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频电磁场可有效地减少铸锭的表面... 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低频电磁场对水平半连续铸造铝合金的表面质量及铸态组织的影响·将使用传统水平半连续铸造生产出的铸锭与低频电磁水平半连续铸造生产的铸锭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频电磁场可有效地减少铸锭的表面缺陷并显著改善铸锭的微观组织·此外,提高磁场的强度或适当降低磁场的频率均有利于对铸锭质量的改善·实验所采用的安匝数及频率范围中,最优的条件分别为10000,30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连续铸造 低频电磁场 铝合金 表面质量 铸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关联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新元 方文攀 +1 位作者 林晨 陈光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83-1389,共7页
随着现代化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家用电器的普及,环境极低频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越来越高,因此,公众日益关注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为此,主要对近年来有关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 随着现代化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家用电器的普及,环境极低频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越来越高,因此,公众日益关注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为此,主要对近年来有关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目前研究集中于高压输电线路及视频显示终端来源的极低频电磁场对出生体质量、流产、早产及出生缺陷。有限研究提示妊娠期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与低出生体质量、流产发生存在相关性,但是剂量-反应关系尚不明确,结果有待验证;研究结果未支持极低频电磁场与早产和出身缺陷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对极低频电磁场是否能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没有得到一致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低出生体质量 流产 早产 出生缺陷 流行病学研究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岩对井间电磁测井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新娟 刘迪仁 +3 位作者 蔡明 虞兵 许巍 郑占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4-656,667+499-500,共3页
本文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基于非均质套管井井间低频电磁场,建立包括井眼泥浆、套管、水泥环、围岩、目的地层等的非均质套管井井间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围岩对井间电磁测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频电磁场情况下,目的层厚度越薄,围岩... 本文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基于非均质套管井井间低频电磁场,建立包括井眼泥浆、套管、水泥环、围岩、目的地层等的非均质套管井井间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围岩对井间电磁测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频电磁场情况下,目的层厚度越薄,围岩的影响越大;围岩电阻率越低,电动势变化越大。该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可为井间电磁测井中围岩校正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井 井间电磁测井 低频电磁场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磁场对水平连铸2024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庆丰 赵志浩 +1 位作者 崔建忠 王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98-1001,共4页
研究了低频电磁水平连铸铝合金铸锭与普通水平连续铸造铝合金铸锭的铸态组织和宏观偏析情况.采用低频电磁水平连续铸造技术和普通水平连续铸造技术生产了2024变形铝合金铸锭,铸锭规格为40 mm×200 mm扁锭.对两种铸造方法得到的铝合... 研究了低频电磁水平连铸铝合金铸锭与普通水平连续铸造铝合金铸锭的铸态组织和宏观偏析情况.采用低频电磁水平连续铸造技术和普通水平连续铸造技术生产了2024变形铝合金铸锭,铸锭规格为40 mm×200 mm扁锭.对两种铸造方法得到的铝合金铸锭分别取样进行光学显微组织分析,并分别在横截面上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低频电磁场可以显著地改善铸锭的微观组织,使铸锭的微观组织得到明显细化;低频电磁场还可以减少Cu元素在横截面上的宏观偏析,使Cu元素在横截面上的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连续铸造 低频电磁场 2024铝合金 铸态组织 宏观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