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振动能量的新型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研究
1
作者 杨贤 张庆龙 +3 位作者 吴初平 乔兰 郭旺 闫玉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0-673,共14页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的不足,分析单个周期内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转换规律,提出基于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KECV,并与单位体积压实功E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正向动能的变化特...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的不足,分析单个周期内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转换规律,提出基于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KECV,并与单位体积压实功E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正向动能的变化特性来反映压实期间的能量交换,利用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形式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此作为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判断填料的压实程度。分别建立KECV与路基粉土压实度K的相关关系及KECV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相对密度D_(r)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最大正向动能增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填料也由松散逐渐致密;KECV与K的相关系数比E与K的相关系数大,KECV与D_(r)的相关系数比E与D_(r)的相关系数大,表明所提出的KECV指标在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控制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压实质量控制 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 低液限粉土 水泥稳定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收缩性能试验 被引量:18
2
作者 于保阳 王宇 张丽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288,共6页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的方法,从提高半刚性基层材料抗裂角度出发,由集料级配组成和结合料剂量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龄期的收缩系数均呈现明显规律性,混...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的方法,从提高半刚性基层材料抗裂角度出发,由集料级配组成和结合料剂量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龄期的收缩系数均呈现明显规律性,混合料的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都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骨架型级配的混合料收缩应变小于连续型级配的.研究结论能有效地指导道路施工,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 路面基层 干缩试验 温缩试验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积沙掺量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良瑞 李百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1-1429,共9页
为了探讨风积沙替代细集料用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可行性,基于室内力学性能试验、干温缩变形试验、动水冲刷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和试验段跟踪检测,验证了不同风积沙掺量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力学强度、变形特性和耐久性能。... 为了探讨风积沙替代细集料用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可行性,基于室内力学性能试验、干温缩变形试验、动水冲刷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和试验段跟踪检测,验证了不同风积沙掺量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力学强度、变形特性和耐久性能。结果表明,掺加风积沙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弯拉强度、单轴压缩模量)、变形特性(温缩变形、干缩变形)、水稳定性和耐久性有显著劣化影响,风积沙掺量越大,其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性能的劣化影响程度越严重,综合考虑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温缩性能、干缩性能和抗冲刷性能及疲劳耐久性,推荐最大风积沙掺量为6%。工程实践表明,将6%风积沙等质量替代细集料应用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对修筑风积沙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风积沙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早强低收缩水泥稳定碎石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盛燕萍 贾海川 +4 位作者 孙仕伟 关博文 周辉丽 房建宏 刘清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15-3220,3228,共7页
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在高寒地区的适用性,研究了一种新型早强低收缩外加剂(ELA)在不同养护温度下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和收缩特性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测试对其早强抗收缩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加ELA后,在20℃养护条件下,早期(... 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在高寒地区的适用性,研究了一种新型早强低收缩外加剂(ELA)在不同养护温度下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和收缩特性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测试对其早强抗收缩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加ELA后,在20℃养护条件下,早期(1d,3d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提高了27%,劈裂强度平均提高了31%;在-5℃养护条件下,分别提高了33%和49%;在15^-5℃变温作用下,分别提高了32%和28%.在三种不同养护条件下,掺加ELA在提高基层早期强度的同时未对后期强度造成损失,并且降低了基层的收缩程度.通过XRD和SEM测试分析,也得出ELA不仅可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早期强度,还可以减少其因早强引起的收缩开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水泥稳定碎石 早强低收缩外加剂 路用性能 早强低收缩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泥掺质量的CBR室内外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大为 刘迪 李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196,共5页
为研究不同水泥掺量材料路基强度大小的问题,采用抚顺宝上线与新民叶苗线的两段试验路进行CBR值测试的方法,分别采用不添加水泥的级配碎石、质量分数3%低水泥剂量级配碎石、质量分数4%水泥含量的水泥稳定碎石3种不同水泥掺量的上基层分... 为研究不同水泥掺量材料路基强度大小的问题,采用抚顺宝上线与新民叶苗线的两段试验路进行CBR值测试的方法,分别采用不添加水泥的级配碎石、质量分数3%低水泥剂量级配碎石、质量分数4%水泥含量的水泥稳定碎石3种不同水泥掺量的上基层分别进行现场CBR试验和室内CBR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外相同材料的CBR值相差很多,不同水泥掺质量的CBR值与水泥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室内CBR试验 现场CBR试验 级配碎石 低水泥级配碎石 水泥稳定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基层水泥含量对反射裂缝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大为 焉妮 郝连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71-1376,共6页
为了解决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提出适合辽宁地区的抑制反射裂缝效果最佳的路面结构。以抚顺市某省级道路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温缩试验以及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其路基进行数值模... 为了解决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提出适合辽宁地区的抑制反射裂缝效果最佳的路面结构。以抚顺市某省级道路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温缩试验以及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其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力学性能,并进行试验路的铺筑,经对比研究后得出结论为采用级配碎石上基层结构来抑制反射裂缝效果较好。该结论可为道路设计、施工及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治理等工程人员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含量 反射裂缝 温缩试验 温度应力 级配碎石 低水泥稳定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技术的低水泥含量级配碎石基层材料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彬 张林江 +1 位作者 杨欢 石云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75-1278,共4页
为研究低水泥含量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采用医用CT扫描技术,对基层材料的试件断面进行扫描试验,获得低水泥含量级配碎石基层材料CT图像,并通过影像特征探究级配碎石的宏观力学破坏与内部细观变化规律,得出内部损伤与温度,孔结构与抗... 为研究低水泥含量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采用医用CT扫描技术,对基层材料的试件断面进行扫描试验,获得低水泥含量级配碎石基层材料CT图像,并通过影像特征探究级配碎石的宏观力学破坏与内部细观变化规律,得出内部损伤与温度,孔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低水泥含量级配碎石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利用CT扫描技术,发现对材料影响最大的温度阀值段为-15℃至-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泥含量级配碎石 基层材料 CT扫描技术 影像特征 宏观力学 内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道路水稳级配碎石基本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晓雪 张思雨 +2 位作者 刘君实 全洪珠 秦薇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47-52,共6页
使用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制备5种不同配合比的水稳级配碎石,对再生骨料水稳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选用0.075~31.5 mm粒径的再生骨料,通过标准击实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初步确定配合比;通过无侧限抗压... 使用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制备5种不同配合比的水稳级配碎石,对再生骨料水稳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选用0.075~31.5 mm粒径的再生骨料,通过标准击实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初步确定配合比;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抗冻融循环试验等进一步进行配合比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掺和水泥剂量超过3.5%情况下,再生骨料水稳级配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3.5 MPa,劈裂强度满足0.4~0.6 MPa且变异系数小于10%,1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率小于25%,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再生骨料可以替代天然骨料用于道路水稳层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级配碎石 水稳层 力学性能 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早强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士宾 高建强 +1 位作者 魏建慧 张晓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6-761,共6页
在低温环境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强度形成较为缓慢,同时材料的耐久性能也会受到严重的损伤。要使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能够满足施工阶段的早期强度要求,往往需要延长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养生时间。为了缩短低温环境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养生... 在低温环境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强度形成较为缓慢,同时材料的耐久性能也会受到严重的损伤。要使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能够满足施工阶段的早期强度要求,往往需要延长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养生时间。为了缩短低温环境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养生时间,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耐久性能,制备了早强剂分别为水泥剂量的0%,4%,8%,12%,16%五种掺量下的水泥稳定碎石试验试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不同低温环境下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冻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随着早强剂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会越来越大,在养生温度为0℃以下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后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也会越来越大。并且随着早强剂掺量的增加,冻融前后的质量损失率也降低,抗冻系数得到了提升。随着养生温度的升高,早强剂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无侧限抗压强度、冻融质量损失率和抗冻系数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环境 水泥稳定碎石 早强剂 无侧限抗压强度 抗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