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LDPE/碳纤维网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石素宇 张学锋 +2 位作者 白雨 王利娜 辛长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1,108,共5页
为了提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将碳纤维(CF)梳理成均匀的碳纤维网,将其作为增强材料与LLDPE复合制备LLDPE/CF复合膜,综合利用热失重分析(TG)、扫描示差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分析碳... 为了提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将碳纤维(CF)梳理成均匀的碳纤维网,将其作为增强材料与LLDPE复合制备LLDPE/CF复合膜,综合利用热失重分析(TG)、扫描示差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分析碳纤维网含量对复合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LLDPE膜相比,LLDPE/CF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显著提高并随碳纤维网含量增加而增大,当碳纤维网质量分数仅为1%时,拉伸强度从10.6MPa提高到28.7MPa,提高了171%,杨氏模量由75MPa增大到1119MPa,约提高到原来的15倍;碳纤维网的引入有利于LLDPE/CF复合膜热稳定性能的提高,当碳纤维网含量仅为1%时,LLDPE/CF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与LLDPE相比分别提高了21℃和11℃;碳纤维网的引入促进了LLDPE分子链的结晶,使LLDPE/CF复合膜的结晶度增大,有利于拉伸强度和模量提高;SEM结果显示碳纤维网与LLDPE基体间的界面结合较强,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为高性能聚合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碳纤维网 复合膜 热压成型 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m-nZVI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欧红涛 薛琼 +5 位作者 杨军红 廖钰源 王柯梦 江小龙 王文广 魏珊珊 《包装学报》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克服脱氧剂小袋包装与食品混装带来的安全问题,采用硼氢化钾(KBH4)液相还原法制备了油酸钠(NaOl)改性纳米零价铁(m-nZVI),将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融共混后热压成膜,制备了包装用LDPE/m-nZVI阻氧复合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为克服脱氧剂小袋包装与食品混装带来的安全问题,采用硼氢化钾(KBH4)液相还原法制备了油酸钠(NaOl)改性纳米零价铁(m-nZVI),将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融共混后热压成膜,制备了包装用LDPE/m-nZVI阻氧复合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拉伸试验机和气体渗透仪对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m-nZVI和LDPE的复合是物理共混;加入m-nZVI后,LDPE的热稳定性基本不变;随着m-nZVI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m-nZVI质量分数为2%时,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达到最大,较LDPE膜分别提高了41.4%和23.4%;复合膜的氧气透过系数也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当m-nZVI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膜的氧气透过系数最小,较LDPE膜降低了40.9%。复合膜结晶过程中,m-nZVI起异相成核的作用,改善了复合膜的结晶行为,使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得到改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零价铁 阻氧性能 包装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13
3
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2 位作者 李志庭 王成 刘国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混改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共混熔体的假塑性随 LDPE/ LL DPE的增多而增强。共混熔体的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随LDPE/ LL DPE的增加而降低 ,对加工的敏感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Lldpe/ldpe 共混熔体 流变学 茂金属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侃社 闫兰英 +1 位作者 邵水源 赵晓玲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4,共4页
选用电导率、导热系数高的石墨(普通鳞片石墨FG、可膨胀石墨KP35、膨胀石墨EG35)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填充改性,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DZ101对石墨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石墨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制备出力学性能、导电、导热等综合... 选用电导率、导热系数高的石墨(普通鳞片石墨FG、可膨胀石墨KP35、膨胀石墨EG35)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填充改性,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DZ101对石墨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石墨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制备出力学性能、导电、导热等综合性能优良的LDPE/石墨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石墨的填充大大改善了聚乙烯的导电、导热和耐热性能,当石墨含量达20%时(文中的各种元素含量均指质量分数),LDPE/KP35的电导率达到1.91×10-7S/m,拉伸强度较LDPE有小幅提高,可作为导热抗静电材料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ldpe) 石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制备LLDPE的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Ti(OBu-n)_4/AlEt_3-[Me_2SiN^tBuInd]ZrCl_2/MAO 被引量:8
5
作者 柳忠阳 王军 +3 位作者 李秀华 贺大为 胡友良 闫卫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71-1273,共3页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lity of [Me 2SiN t BuInd]ZrCl 2/MAO to copolymerize ethylene with 1 butene. It was found that the dual functional catalytic system has high activity and get the good polymer with density ranging from 0.91-0.95 g/cm 3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齐聚催化剂 共聚催化剂 钛有机化合物 氯化锆 甲基铝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构对LLDPE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翟元明 杨伟 +2 位作者 王宇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通过动态流变行为测试,研究了一系列丁烯共聚和己烯共聚LLDPE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零切黏度和动态黏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个系列的LLDPE样品所得到的动态交点G_x随着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 通过动态流变行为测试,研究了一系列丁烯共聚和己烯共聚LLDPE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零切黏度和动态黏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个系列的LLDPE样品所得到的动态交点G_x随着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对应的频率越低;(2)两个系列的复数黏度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式不符合Raju的经验方程;(3)一定含量的长支链可以加剧剪切变稀的程度,而动态黏度在聚合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随着分子量分布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分子结构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CPE增容PVC/LDPE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培新 肖卫东 +2 位作者 邹从炎 程时远 李建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3-87,共5页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对聚氯乙烯(PVC)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PE的加入能明显改善PVC/LDPE共混体系...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对聚氯乙烯(PVC)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PE的加入能明显改善PVC/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且低温氯化制得的CPE的改善效果优于两段氯化制得的CPE。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增容剂增加了共混体系相间相互作用或相界面粘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物 增容剂 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对PBT/PC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佑习 黄政道 +1 位作者 张有勇 杨智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9-121,125,共4页
研究发现,在PBT/PC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熔体指数(MI)较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可以改善该共混体系的加工成型性能、外观及力学性能。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PBT/PC共混物的熔体指数增大;LDPE对共混体系... 研究发现,在PBT/PC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熔体指数(MI)较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可以改善该共混体系的加工成型性能、外观及力学性能。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PBT/PC共混物的熔体指数增大;LDPE对共混体系还可起增韧作用,LDPE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有明显的提高。另外,DSC研究发现,LDPE的引入对共混物中PBT组分的结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热失重(TG)分析表明,LDPE对共混体系的热降解行为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聚碳酸酯 共混物 性能 P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及VLDPE对LDPE\HDPE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辉 张学 +2 位作者 全唐涛 王建国 黄葆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4-85,共2页
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由于LLDPE或VLDPE的加入,改善了HDPE与LDPE间的相互作用,提高... 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由于LLDPE或VLDPE的加入,改善了HDPE与LDPE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HDPE\LDPE共混物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共混 拉伸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结晶潜热的LDPE微结构件注射成型模内温度场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炳炎 翁灿 +1 位作者 罗建华 杜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2-536,共5页
采用含有热源的各向同性物体的热传导处理方法,以及用热焓法处理相变中的结晶潜热问题,建立微注射成型冷却阶段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对结晶型材料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熔体初始温度分别为165,175和185℃,模温分别为35和55℃时应用有限... 采用含有热源的各向同性物体的热传导处理方法,以及用热焓法处理相变中的结晶潜热问题,建立微注射成型冷却阶段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对结晶型材料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熔体初始温度分别为165,175和185℃,模温分别为35和55℃时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热分析模块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模温相同而熔体初始温度不同时,熔体温度从熔点温度100℃降到60℃的冷却时间几乎相同;当熔体初始温度相同而模温不同时,模温为35℃时的冷却时间明显比模温为55℃时的少很多。模具温度对成型过程的影响较大,熔体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采用考虑结晶潜热的微结构件注射成型有限元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制品内部温度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注射成型 低密度聚乙烯 结晶潜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创新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友良 马志 吕英莹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从催化剂和聚合工艺的发展出发 ,概述了生产LLDPE的现状。介绍了原位共聚制备LLDPE的先进技术 。
关键词 Lldpe 发展现状 技术创新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原位共聚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接枝交联HDPE/LLDPE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俞强 林明德 +2 位作者 李锦春 王立志 傅廷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6-21,共6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高密度聚乙烯( H D P E) 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 L D P E) 的熔融共混以及与硅烷的接枝、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 H D P E 与 L L D P E 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少量 L L D P E ...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高密度聚乙烯( H D P E) 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 L D P E) 的熔融共混以及与硅烷的接枝、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 H D P E 与 L L D P E 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少量 L L D P E 的存在对 H D P E 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 L L D P E 在共混物中的配比对硅烷接枝反应有很大的 影响, 随 L L D P E 含量增加,硅烷的接枝率提高,同时接枝物的熔体流动性下降;此外引发剂或硅烷的用量都对硅烷的接枝反应有影响。 H D P E/ L L D P E 交联共混物的交联密度随 L L D P E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交联共混物的耐热性有所提高,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 硅烷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LDPE膜对平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文香 樊铭聪 +2 位作者 赵淑芳 孙亚男 胡欣蕾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6期6-11,共6页
为比较不同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对平菇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以0.015mm、0.030mm和0.045 mm 3种不同厚度的LDPE膜为包装材料,在模拟超市冷鲜货架温湿度条件(温度约14±1℃,贮藏环境相对湿度约85%)下,探讨了不同厚度LDPE膜对平... 为比较不同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对平菇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以0.015mm、0.030mm和0.045 mm 3种不同厚度的LDPE膜为包装材料,在模拟超市冷鲜货架温湿度条件(温度约14±1℃,贮藏环境相对湿度约85%)下,探讨了不同厚度LDPE膜对平菇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015mm膜和0.030mm膜相比,0.045 mm LDPE膜虽能显著提高平菇的失重率,保持包装内的较高的CO2体积分数和较低O2的体积分数(P<0.05);但在贮藏的第4天后,0.045mm LDPE膜对抑制平菇呼吸强度、维持细胞膜透性,提高平菇感官分值的效果显著低于0.030mm LDPE膜(P<0.05)。3种不同厚度的保鲜膜以0.030mm LDPE膜对平菇的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保鲜膜 保鲜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接枝LDPE膜的结晶行为和表面形态 被引量:3
14
作者 申屠宝卿 赵黎 +1 位作者 翁志学 喻景权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1-595,共5页
研究了空气气氛中 ,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对低密度聚乙烯 (L DPE)光接枝的影响及光接枝 L DPE的结晶行为和表面形态 .结果表明 ,与丙烯酰胺单体相比 ,L DPE接枝丙烯酸的聚合反应速度较快 ,有效接枝率较高 .与未接枝膜相比 ,光接枝 L DP... 研究了空气气氛中 ,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对低密度聚乙烯 (L DPE)光接枝的影响及光接枝 L DPE的结晶行为和表面形态 .结果表明 ,与丙烯酰胺单体相比 ,L DPE接枝丙烯酸的聚合反应速度较快 ,有效接枝率较高 .与未接枝膜相比 ,光接枝 L DPE膜对水的接触角显著降低 ,亲水性显著增强 .光敏剂二苯甲酮 (BP)与光敏促进剂 N,N-二甲基苯甲酸乙酯 (EDAB)的协同作用 ,有效地促进接枝反应的进行 ,使 L DPE的有效接枝率增加 .IR结果表明 ,L DPE膜表面已接枝了丙烯酸或丙烯酰胺 .DSC结果表明 ,L DPE的光接枝聚合反应主要发生在表面或无定形区 .SEM结果表明 ,随有效接枝率增加 ,L DPE表面粗糙度增加 ,进一步证明光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聚合物表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接枝ldpe 光接枝反应 结晶行为 表面形态 聚乙烯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增韧改性LDPE高发泡弹性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增祥 张华集 +1 位作者 张雯 庄江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4,111,共4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原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增韧材料,采用密炼塑化、双辊混炼、模压发泡方法制备高发泡弹性材料。用智能型发泡无转子硫化仪分析POE对LDPE正硫化时间、扭矩值、发泡气体压力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POE与LDP...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原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增韧材料,采用密炼塑化、双辊混炼、模压发泡方法制备高发泡弹性材料。用智能型发泡无转子硫化仪分析POE对LDPE正硫化时间、扭矩值、发泡气体压力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POE与LDPE之间的相结构以及发泡后泡孔孔径的影响,测试了LDPE/POE发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OE含量的增加,其复合材料正硫化时间延长,扭矩值和发泡气体压力增大;POE在LDPE材料中形成"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含40质量份POE的LDPE/POE发泡材料孔径均匀性较好,与LDPE发泡材料相比,拉伸强度提高67.2%,断裂伸长率提高82.3%,直角撕裂强度提高25.1%,回弹率提高8%,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e POE 增韧改性 模压发泡 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γ射线辐照的LLDPE与氢氧化铝体系冲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闻 肖望东 徐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研究了γ射线剂量率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氧化与降解的影响和LLDPE/γ-LLDPE/ATH(氢氧化铝)体系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剂量率越低,LLDPE氧化和降解的程度越高.γ-LLDPE的加入可明显改善LLDPE和ATH的相容性,提高LLDPE/... 研究了γ射线剂量率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氧化与降解的影响和LLDPE/γ-LLDPE/ATH(氢氧化铝)体系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剂量率越低,LLDPE氧化和降解的程度越高.γ-LLDPE的加入可明显改善LLDPE和ATH的相容性,提高LLDPE/ATH体系的冲击强度,改善ATH在LLDPE树脂相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氢氧化铝 冲击性能 Ll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MMT/PEG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晓明 徐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0-142,146,共4页
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物质,同层状纳米蒙脱土(MMT)进行插层复合,选择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LDPE-g-MAH)为增容剂在Brabender塑化机中同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熔融共混制备复合相变材料。采用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 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物质,同层状纳米蒙脱土(MMT)进行插层复合,选择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LDPE-g-MAH)为增容剂在Brabender塑化机中同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熔融共混制备复合相变材料。采用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LM)对LDPE/MMT/PEG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相变行为和结晶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DPE/MMT/PEG相变材料具有固-固相转变特性;共混物相变焓范围为20.58 J/g~88.76 J/g,相变温度范围为47.5℃~63.6℃,是一种具有较大发展前途的高分子相变储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蒙脱土 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EAA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相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胜清 刘卫东 +2 位作者 黄葆同 王新华 覃光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4,共4页
通过DMA、DSC、偏光显微镜(PLM)、WAX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体系的研究表明,LLDPE与EAA的非晶相可部分相容,结晶相不能形成共晶;共混... 通过DMA、DSC、偏光显微镜(PLM)、WAX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体系的研究表明,LLDPE与EAA的非晶相可部分相容,结晶相不能形成共晶;共混物结晶时,两组分相互影响,LLDPE的结晶速度高于EAA,两者结晶没有进入对方晶胞中.还发现LLDPE与EAA力学性能上相容.低含量EAA共混体系显示出较佳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EAA 共混物 结晶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ET/LLDP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明连 郑炳云 陈彰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9-132,共4页
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增韧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并分别比较了LLDPE与r-PET、MLLDPE与r-PET的相容性及其对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利用均苯四甲酸酐(PMDA)对r-PET进行扩链,探讨... 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增韧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并分别比较了LLDPE与r-PET、MLLDPE与r-PET的相容性及其对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利用均苯四甲酸酐(PMDA)对r-PET进行扩链,探讨其用量对r-PE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LLDPE相的表面张力小,在体系中分散均匀且粒径小,当质量分数为30%时,MLLDPE仍与r-PET有较好的相容性,此时r-PET/MLLDPE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为37.8 kJ/m2,比r-PET/LLDPE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高出5.6倍;PMDA能较大幅度提高PET的特性黏度,其最佳用量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相容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氯化聚乙烯对PVC/LLDPE共混体系性能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培新 黄鹤 +2 位作者 肖卫东 黄世强 程时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2-55,共4页
采用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对聚氯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VC/LLDPE)共混体系进行增容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PE对PVC/LLDPE共混体系具有很好的增... 采用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对聚氯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VC/LLDPE)共混体系进行增容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PE对PVC/LLDPE共混体系具有很好的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乙烯 共混物 固相法 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