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塑性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参数分析
1
作者 吴成龙 宋海涛 +3 位作者 朱珍 俞浩 牟犇 邓维礼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83,共11页
根据人体骨关节仿生设计原则,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塑性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利用ABAQUS建立了9个人工塑性铰节点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在节点梁端施加低周往复荷载,研究轴压比、翼缘连接板厚度及抗剪耗能杆直径对节点承载能力、塑性变形... 根据人体骨关节仿生设计原则,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塑性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利用ABAQUS建立了9个人工塑性铰节点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在节点梁端施加低周往复荷载,研究轴压比、翼缘连接板厚度及抗剪耗能杆直径对节点承载能力、塑性变形、性能退化及能量耗散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影响下,人工塑性铰节点滞回曲线均较为饱满,能量耗散能力较强,且性能退化稳定;轴压比和抗剪耗能杆直径对人工塑性铰节点的承载能力、塑性变形及能量耗散等影响均较小,但对初始刚度有一定影响;翼缘连接板厚度对节点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大,但其对初始刚度的影响可忽略;过大的轴压比和翼缘连接板厚度会加剧节点核心区应力集中,增大抗剪耗能杆直径会减轻节点核心区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节点 装配式结构 人工塑性铰 低周往复荷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字型带竖缝的干连接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振宇 刘洪涛 杜修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1-583,共13页
相邻预制墙板之间的竖缝通过高强度螺栓和预埋连接钢板实现干法连接,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传力直接。为研究该竖缝干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片现浇墙和4片干连接预制墙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竖缝干连接试件的破坏模式、... 相邻预制墙板之间的竖缝通过高强度螺栓和预埋连接钢板实现干法连接,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传力直接。为研究该竖缝干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片现浇墙和4片干连接预制墙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竖缝干连接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刚度退化、耗能性能以及不同类型竖缝节点的连接特性。结果表明:竖缝干连接节点可以有效传递装配式剪力墙左、右墙肢剪力,使墙板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但预制墙板破坏形态与现浇墙有所不同,受竖缝节点影响其裂缝分布区域更广,墙板耗能能力增强,且随竖缝连接强度增强,墙板强度和刚度趋近于现浇整体墙。竖缝干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层间变形主要由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组成,墙板极限位移角均大于规范规定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120),且其位移延性系数介于5.1~7.4,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抗倒塌能力。另外,竖缝节点上移可以有效提高节点连接效率,改善墙板整体性和耗能能力,节约建设成本,因此在工程中建议节点布置在墙板中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剪力墙 竖向接缝 干连接节点 高强度螺栓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键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承载力设计方法
3
作者 涂庭婷 吴函恒 +2 位作者 王辰 党世杰 隋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12,共13页
为拓展开孔板(perfobond leiste,PBL)剪力连接键的应用范围,该文设计了1个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和4个PBL键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系统研究各试件的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剪力墙在水平荷载... 为拓展开孔板(perfobond leiste,PBL)剪力连接键的应用范围,该文设计了1个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和4个PBL键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系统研究各试件的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可分为弯曲破坏和弯剪破坏两类。墙体高宽比、钢芯板配置及PBL键的布置方式是影响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PBL键可确保钢芯板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完好,此外增设钢芯板可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剪力墙的承载力随高宽比的增大而减小,PBL键竖向布置优于PBL键横向布置。基于欧洲规范EN 1994-1-1:2004中建议的型钢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设计方法,提出了PBL键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压弯承载力设计公式。经过对比验证,设计公式可准确计算大高宽比试件的压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组合剪力墙 PBL剪力键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承载力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厅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支撑抗震性能研究
4
作者 高湛 李华 魏文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支撑结构是换流站阀厅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采用型钢混凝土制作的支撑具有良好的抗侧力和耐火性能,适合在阀厅结构中使用,目前对其鲜有研究。为探究不同形式型钢混凝土支撑的抗震性能,增加其在阀厅等结构中的使用,对典型的“K”型和“X... 支撑结构是换流站阀厅中重要的抗侧力构件,采用型钢混凝土制作的支撑具有良好的抗侧力和耐火性能,适合在阀厅结构中使用,目前对其鲜有研究。为探究不同形式型钢混凝土支撑的抗震性能,增加其在阀厅等结构中的使用,对典型的“K”型和“X”型支撑结构进行了低周往复试验,并对设置两种支撑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支撑均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加载后期支撑节点处均出现明显破坏,梁柱主体保持完好。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等效黏滞系数等指标显示,“X”型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优于“K”型的,但后者的延性耗能能力优于前者。整体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设置两种支撑对整体结构内力最不利,基底内力和柱顶位移的影响接近。故“K”型支撑是阀厅结构中更适宜的支撑形式,若对承载力有较高要求时可考虑采用“X”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厅结构 型钢混凝土支撑 低周往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EC柱-钢梁BRS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抗震试验研究
5
作者 方有珍 杨勇 +1 位作者 孙敏 孙国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8-896,共9页
为进一步研究新型PEC柱-钢梁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考虑预拉杆长度和新型PEC柱脚连接方式,设计制作3榀新型PEC柱-钢梁BRS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1∶2缩尺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基于试验观察和实测数据整理,分析了试件... 为进一步研究新型PEC柱-钢梁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考虑预拉杆长度和新型PEC柱脚连接方式,设计制作3榀新型PEC柱-钢梁BRS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1∶2缩尺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基于试验观察和实测数据整理,分析了试件滞回特性、抗侧刚度、自复位功效、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新型PEC柱-钢梁BRS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可通过连接T形件长圆孔尺寸设计以实现“设计地震水平实现基本复位,大震设计水平下自复位连接转变为承压型传力模式实现部分复位”的性态化设计目标;在设计地震作用下,试件主要利用辅助BRS耗能件耗能,且残余侧移不超过自复位结构侧移限值(0.3%)要求,而在大震作用阶段,试件通过辅助BRS耗能元件耗能与结构主体构件损伤耗能相结合,承载能力呈增长趋势,且卸载后实现了部分复位功效;预拉杆设置有限长度可消除梁端拉压相消而小幅度提高了试件整体性,而新型PEC柱脚铰接明显削弱了结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S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 新型PEC柱-钢梁组合框架 自复位功效 耗能能力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可更换人工塑性铰连接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成龙 尚育卿 +4 位作者 郑灵枫 王其辉 潘昊 赵飞 王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1,共8页
为提高装配式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基于仿生学设计,提出一种具有结构“保险丝”功能的可更换人工塑性铰连接构造,设计了9个不同参数的可更换人工塑性铰试件.利用Abaqus软件,对可更换人工塑性铰试件施加低周往复荷载,探究该构造的破坏模... 为提高装配式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基于仿生学设计,提出一种具有结构“保险丝”功能的可更换人工塑性铰连接构造,设计了9个不同参数的可更换人工塑性铰试件.利用Abaqus软件,对可更换人工塑性铰试件施加低周往复荷载,探究该构造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刚度退化等抗震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可更换人工塑性铰构造的破坏位置主要集中于翼缘屈曲可更换连接板处,破坏模式为翼缘屈曲可更换连接板屈曲变形和抗剪耗能杆的剪切变形破坏;梁端弯矩-层间位移角的滞回曲线饱满,且有螺栓滑移现象,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为0.30~0.45,延性系数为3.64~14.00,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变形和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铰 装配式 低周往复荷载 有限元分析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轴压比装配式夹芯剪力墙抗侧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欢 袁康 +2 位作者 张豪蕾 党冬冬 刘健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2-710,共9页
装配式夹芯剪力墙是结构保温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典型形式,在严寒地区及近零能耗建筑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于夹芯墙内外叶墙拉结的金属保温连接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1个现浇夹芯剪力墙试件和3个装配式夹芯剪力... 装配式夹芯剪力墙是结构保温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典型形式,在严寒地区及近零能耗建筑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于夹芯墙内外叶墙拉结的金属保温连接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1个现浇夹芯剪力墙试件和3个装配式夹芯剪力墙试件,并对其进行单调水平加载试验和单侧剪切试验,研究墙体在轴压比为0.1时底部连接方式、保温层厚度、连接件类型对装配式夹芯剪力墙抗侧性能的影响,并对连接件的工作机理和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灌浆套筒进行底部连接的夹芯剪力墙与现浇试件抗侧承载力相近,基本达到“等同现浇”;夹芯剪力墙保温层厚度和连接件类型会小幅影响外叶墙对内叶墙的刚度贡献,进而影响墙体承载力,但墙体承载力仍主要由内叶墙提供;低轴压比下装配式夹芯剪力墙延性较好,呈现出以弯曲为主的破坏模式;相较于FRP连接件,金属保温连接件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能够用于装配式夹芯剪力墙内外叶墙板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夹芯剪力墙 水平单调加载试验 单侧剪切试验 抗侧性能 低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站台现浇钢筋混凝土单柱雨棚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房胜兵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本文通过对铁路站台现浇钢筋混凝土单柱雨棚结构柱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分析和R-μ规律研究,分析单柱雨棚结构平面外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铁路站台现浇钢筋混凝土单柱雨棚结构按照当前规范标准体系进行抗震设计安全,并给出了兼顾安全... 本文通过对铁路站台现浇钢筋混凝土单柱雨棚结构柱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分析和R-μ规律研究,分析单柱雨棚结构平面外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铁路站台现浇钢筋混凝土单柱雨棚结构按照当前规范标准体系进行抗震设计安全,并给出了兼顾安全和经济的抗震设计宏观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台 单柱雨棚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加载 R-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山区民居木结构榫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杨春 王宇豪 +4 位作者 左志亮 陈庆军 吴轶 胡旭 胡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2-403,共12页
为研究截面参数和节点形式对有穿销直榫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以梁高、梁宽为研究参数,并与有穿销透榫节点作对比,共设计制作了4个足尺节点试件;然后,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不同参数下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 为研究截面参数和节点形式对有穿销直榫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以梁高、梁宽为研究参数,并与有穿销透榫节点作对比,共设计制作了4个足尺节点试件;然后,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不同参数下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强度和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性能;最后,推导有穿销直榫节点的弯矩-转角理论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主要破坏形态为柱内侧梁榫受拉边缘的顺纹拉裂破坏,伴随有柱内侧梁榫受压边缘的挤压变形和柱外侧梁榫的水平劈裂;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呈捏缩效应明显的反Z形;在试验设计参数范围内,有穿销直榫节点的转动刚度和抗弯承载力随着梁截面高度和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强度退化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的变化不明显;相比于有穿销透榫节点,有穿销直榫节点的正向抗弯承载力大62%,反向抗弯承载力大26%,且承载力下降更平缓,表明有穿销直榫节点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有穿销直榫节点理论公式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9%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民居 有穿销直榫 足尺节点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防火一体板自攻螺钉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熊刚 折志伟 +3 位作者 李环宇 石宇 刘宜丰 姜雪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开展冷弯薄壁型钢-结构防火一体板自攻螺钉连接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完成35个典型试件单调拉伸及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结构防火一体板厚度、螺钉直径、螺钉端距及加载角度等因素对其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载角度及螺钉端距的试... 开展冷弯薄壁型钢-结构防火一体板自攻螺钉连接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完成35个典型试件单调拉伸及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结构防火一体板厚度、螺钉直径、螺钉端距及加载角度等因素对其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载角度及螺钉端距的试件呈现不同的破坏模式,主要包括板材端部撕裂破坏、板材孔壁承压破坏、板材被拉断破坏等,且破坏时试件的自攻螺钉存在不同程度的倾斜。对于试验端分别采用直径为4.8、5.5 mm螺钉的试件,试件的峰值荷载及延性系数与螺钉直径无明显相关性,弹性刚度随着螺钉直径增大而显著提升;随着螺钉端距由15 mm增大至25 mm,试件的弹性刚度无明显变化,而峰值荷载和延性系数提高了约35%;随着板厚由12 mm增大到20 mm,试件的峰值荷载提高了约40%,弹性刚度提高了约90%,延性系数降低了约30%;与加载角度为0°的试件的特征参数相比,加载角度为45°时,试件弹性刚度提高了约100%,峰值荷载及延性系数无明显差别;加载角度为90°时,试件弹性刚度及峰值荷载无明显差别,延性系数降低了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 结构防火一体板 螺钉连接 抗剪性能 低周往复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顶层高强钢筋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李辉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82,116,共8页
研究目的:地铁车站顶板上方由于铺设管线需要,要求覆土较厚,造成顶板荷载较大,导致顶梁截面增大;由于城市路面宽度限制,需减小柱截面,以节约地下使用空间,形成“强梁弱柱”的结构形式,对结构抗震带来不利影响。为提高地铁车站顶节点抗... 研究目的:地铁车站顶板上方由于铺设管线需要,要求覆土较厚,造成顶板荷载较大,导致顶梁截面增大;由于城市路面宽度限制,需减小柱截面,以节约地下使用空间,形成“强梁弱柱”的结构形式,对结构抗震带来不利影响。为提高地铁车站顶节点抗震性能,本文以某地铁车站梁柱节点为研究对象,制作缩小尺寸(缩尺)模型试件,开展低周往复试验,研究柱中配置高强钢筋对顶节点破坏形态、承载能力、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结论:(1)柱中配置高强钢筋和普通钢筋的节点,均为强梁弱柱式的破坏形态,但配置高强纵筋能够减轻顶层梁节点处柱的破坏程度;(2)在柱中配置高强纵筋能够明显提升顶层梁柱节点的承载和变形能力,延缓刚度退化速率,提高耗能能力,从而改善节点抗震性能;(3)本研究成果可为以地铁为代表的复杂地下结构梁柱节点的设计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顶层梁柱节点 高强钢筋 低周往复荷载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布加固广府古建木结构残损箍头榫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2
作者 陈庆军 张雨圻 +2 位作者 雷浚 黄才茂 江少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2-649,659,共9页
采用不同方案的碳纤维(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布,对6个经过抗震性能试验的残损箍头榫节点试件进行加固,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加固后节点试件的峰值承载能力超越了加固前试件的峰值承载能力,加固后节点的... 采用不同方案的碳纤维(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布,对6个经过抗震性能试验的残损箍头榫节点试件进行加固,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加固后节点试件的峰值承载能力超越了加固前试件的峰值承载能力,加固后节点的峰值承载力主要与梁榫原始损伤程度及加固量直接相关.加固后节点的初始刚度明显大于加固前的节点,而加固后试件的极限转角普遍小于加固前,但大部分试件极限位移转角均能达到1/21以上,说明此方法加固的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变形能力.加固梁上侧与下侧的CFRP布,对受拉损伤的梁起了重要的补强作用.梁侧面CFRP布在节点区转角较大时退出工作,而L型CFRP布也随着节点转角的增大而逐步退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损木结构 箍头榫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加固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奇帆 朱杰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在国内外装配式节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钢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柱节点,为研究其抗震性能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中预制梁的型钢接头和纵筋焊接能有效传递二者间的应力;叠合梁-柱节点具有较好的整体... 在国内外装配式节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钢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柱节点,为研究其抗震性能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中预制梁的型钢接头和纵筋焊接能有效传递二者间的应力;叠合梁-柱节点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节点的塑性铰产生在梁的型钢接头和纵筋焊接部位附近,梁柱节点核心区域破坏较小;新型节点耗能能力较好;装配式节点比现浇节点有更高的承载力,但是延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梁柱节点 叠合梁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型阻尼器增强大头榫节点模型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杨旺 高永林 +2 位作者 陶忠 赵党书 苏何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534,共10页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破坏主要由榫卯节点松动、变形及拔榫引起.为解决榫卯节点容易松动、变形及拔榫破坏问题,引入节点阻尼器技术,在传统木结构建筑榫卯节点处安装扇形剪切型阻尼器.为研究传统木结构典型节点大头榫安装阻尼器后的抗震性...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破坏主要由榫卯节点松动、变形及拔榫引起.为解决榫卯节点容易松动、变形及拔榫破坏问题,引入节点阻尼器技术,在传统木结构建筑榫卯节点处安装扇形剪切型阻尼器.为研究传统木结构典型节点大头榫安装阻尼器后的抗震性能及增强效果,设计制作了6个大头榫足尺节点模型,其中3个榫卯节点未装阻尼器,3个榫卯节点安装阻尼器.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6个试验模型的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及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安装阻尼器可以有效控制节点的拔榫破坏;同时有效增强节点耗能、强度及刚度;安装阻尼器节点模型的极限承载力是未安装节点模型的1.5~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榫节点 抗震性能 阻尼器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抗震性能的神经网络优化预测
15
作者 陈娟 何俊杰 +2 位作者 黄志 周旺保 戚菁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205,共14页
为了能够精确预测出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采用麻雀搜索优化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模型(SSA-Elman)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进行了预测。通过5个标准测... 为了能够精确预测出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采用麻雀搜索优化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模型(SSA-Elman)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进行了预测。通过5个标准测试函数对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optimization algorithm,SSA)、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FA)进行了性能比较。对4根不同参数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得到了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并进行了分析。采用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数据对各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预测并对误差结果进行了分析。基于传统的能量损伤模型和Park模型,计算SSA-Elman模型预测数据的损伤值和试验数据损伤值,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试件SCC1和试件SCC2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的形状为弓形,试件SCC3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为反S形,试件SCC4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更加接近于梭形;通过5个标准测试函数对比得到SSA算法搜索性能优于PSO和FA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精度、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SSA-Elman模型对4个试件抗震性能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值均小于Elman、PSO-SVR和FA-BP模型,SSA算法能有效优化Elman模型的权值和阈值;SSA-Elman预测模型获得的损伤值与传统模型损伤值能够很好的吻合,验证了SSA-Elman模型用于预测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构柱 Elman模型 损伤预测 低周往复荷载 SSA算法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结构榫卯节点抗震性能及加固试验分析
16
作者 滕佳男 苏何先 +1 位作者 潘文 朱传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3-781,共9页
不同类型榫卯节点的加固方式应根据其具体破坏模式来选择,为探究不同加固方式与榫卯节点类型的适宜性,采用多阶屈曲阻尼器、伸臂式金属阻尼器、钢条分别对透榫节点、燕尾榫节点、半榫节点进行加固,通过开展加固与未加固榫卯节点低周反... 不同类型榫卯节点的加固方式应根据其具体破坏模式来选择,为探究不同加固方式与榫卯节点类型的适宜性,采用多阶屈曲阻尼器、伸臂式金属阻尼器、钢条分别对透榫节点、燕尾榫节点、半榫节点进行加固,通过开展加固与未加固榫卯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对比分析了榫卯节点的破坏特征、水平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各加固方式均能有效抑制节点拔榫、增加节点耗能、提升节点最大承载力和刚度等抗震性能指标,但各加固方式效率及对节点性能影响差异明显.其中,多阶屈曲阻尼器、伸臂式金属阻尼器和钢条加固节点的最大承载能力较未加固节点分别提高了46.7%、496%、203%;加固节点的初始刚度分别提高了14.5%、426%、221%;多阶屈曲阻尼器可显著增强透榫节点的耗能能力且对其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影响有限;伸臂式金属阻尼器可大幅提升燕尾榫节点的初始刚度和最大承载力,有效避免出现榫颈和榫角断裂;钢条加固方式在有效抑制半榫节点的拔榫的同时能有效提升节点刚度和承载力.可见,不同类型榫卯节点应根据性能需求选用适宜的加固方式并对加固参数进行合理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方式 卯榫节点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性能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式钢管混凝土T形件单边螺栓节点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玉芬 卜鸿凡 高嘉岐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0-351,共12页
T形件单边螺栓连接节点应用到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中可充分利用双层钢管的截面特点,传力性能好且抗震性能高。对5个节点试件进行柱端水平往复加载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试验中T形件因加肋方式不同出现了3种变形特征,而节点整体的破... T形件单边螺栓连接节点应用到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中可充分利用双层钢管的截面特点,传力性能好且抗震性能高。对5个节点试件进行柱端水平往复加载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试验中T形件因加肋方式不同出现了3种变形特征,而节点整体的破坏形态均为T形件屈服后钢梁塑性变形,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试验和有限元结果分析了节点传力构件的受力机理,提出T形件受拉模型,分别计算T形件翼缘和加劲肋提供的抗弯承载力,从而得到节点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与数值模拟结果也十分相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形件受拉模型计算的节点承载力公式适用于T形件与单边螺栓强度相匹配的情况,T形件加肋形式对节点极限承载力影响最大,其次为T形件翼缘厚度,T形件腹板厚度影响很小;此外随着T形件翼缘厚度的增加节点承载力提高越来越小,故得出了单边螺栓直径与T形件翼缘厚度的最大临界值和最佳匹配值,为该节点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钢管混凝土 T形件 单边螺栓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端削弱对模块化栓焊混合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樊明驰 袁维振 +4 位作者 辛柯萱 黄运昌 王修军 李兆龙 吴成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53,共11页
为了揭示不同梁端截面削弱构造对模块化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14个具有梁端截面削弱构造的新型梁柱节点模型,通过试验和参数分析验证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翼缘和腹板分别单独削弱时,能够... 为了揭示不同梁端截面削弱构造对模块化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14个具有梁端截面削弱构造的新型梁柱节点模型,通过试验和参数分析验证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翼缘和腹板分别单独削弱时,能够减小核心模块和柱端钢骨的应力,增大翼缘连接板处的应力集中。“梁端翼缘+腹板”同时削弱时,能够在梁端削弱截面位置处形成塑性铰,显著减小核心区模块的应力集中和翼缘连接板处的损伤,减小节点的整体变形并提高其耗能能力。研究结论为新型模块化栓焊混合连接节点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 钢混组合节点 梁端削弱构造 滞回性能 有限元分析 低周往复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地震作用下PP-ECC桥墩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毅 刘鹏曾 +2 位作者 柳其钱 王子浩 宋浩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23-3633,共11页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桥墩与普通混凝土桥墩在压弯荷载作用下承载力差异,本文通过拟静力试验对6个局部采用PP-ECC桥墩和2个普通混凝土桥墩的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合PP-ECC桥墩的破坏过程,确定PP-ECC桥墩的压弯破...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桥墩与普通混凝土桥墩在压弯荷载作用下承载力差异,本文通过拟静力试验对6个局部采用PP-ECC桥墩和2个普通混凝土桥墩的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合PP-ECC桥墩的破坏过程,确定PP-ECC桥墩的压弯破坏的特征点,之后基于PP-ECC材料的简化本构模型推导出PP-ECC桥墩的理论开裂、屈服和极限荷载公式。对PP-ECC材料进行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简化PP-ECC本构模型的特征参数,通过试验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并对比不同轴压比和PP-ECC区高度下桥墩的抗弯承载力、最大变形的差异。结果表明:PP-ECC桥墩在开裂之后,受拉区PP-ECC并未退出工作,而是协同受拉钢筋参与截面受力;PP-ECC桥墩在达到极限荷载时,裂缝稳态发展,没有出现普通混凝土桥墩保护层混凝土大面积剥落的情况;局部采用PP-ECC桥墩极限荷载时最大变形较普通混凝土桥墩有较大提升,且增加轴压比会降低桥墩的变形能力;在较高轴压比下增加PP-ECC区高度,桥墩的抗弯承载力提升了8.8%;使用简化本构模型计算PP-ECC桥墩特征点抗弯承载力时计算精度为0.86~1.13,且方差分析值偏小,具备良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 PP-ECC桥墩 抗弯性能 简化本构模型 低周反复水平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与腰梁及连续墙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20
作者 麦家儿 卢晓智 +1 位作者 何冠鸿 裴行凯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5,共7页
研究目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具有材料能耗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国内已逐步将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于地铁车站的建设当中。为适应广州地区常见的内支撑支护体系,广州地铁提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地铁车站形式,该地铁车站的临时支护结构将作为车... 研究目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具有材料能耗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国内已逐步将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于地铁车站的建设当中。为适应广州地区常见的内支撑支护体系,广州地铁提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地铁车站形式,该地铁车站的临时支护结构将作为车站的永久结构,采用“两墙合一”的设计,因此该工程对其地下连续墙-腰梁-支撑连接节点的连接精度及力学性能要求较高。本文基于该工程背景,针对连续墙-腰梁-支撑连接节点的足尺构件进行低周循环加载试验,探究在本工程中采用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两种连接方案的适用性及安全性,并对比两种足尺节点的抗震性能的差异。研究结论:(1)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连接方式的节点均能满足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设计抗震性能要求;(2)两个构件的破坏位置均为腰梁与支撑连接处界面,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加强该处的连接强度;(3)与钢筋接驳器连接的节点相比,钢板连接节点的强度退化小、刚度大、延性好、抗震性能更优,可优先作为该类装配式地铁车站的连接方式;(4)本研究成果可为装配式地铁车站节点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装配式结构 足尺试验 低周循环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