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条件对青海湖区域典型粉砂土有机质含量影响研究
1
作者 易科鑫 张蕾 +1 位作者 徐锡铜 陈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75-379,共5页
青海湖地区海拔较高,区域内地基土的组分性质受光照条件影响较大。本工作选取青海湖区域典型粉砂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青海湖地区的环境特点,模拟自然光及紫外线光照射条件,进行粉砂土有机质含量受光照条件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连续... 青海湖地区海拔较高,区域内地基土的组分性质受光照条件影响较大。本工作选取青海湖区域典型粉砂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青海湖地区的环境特点,模拟自然光及紫外线光照射条件,进行粉砂土有机质含量受光照条件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的自然光和紫外线照射均能导致粉砂土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但两种光照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增幅均呈现先大后小,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其中紫外线照射条件下粉砂土有机质的增幅比自然光照射条件下的增幅大。基于试验数据,运用Python软件对两种光照条件下粉砂土有机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函数拟合,给出青海典型粉砂土在光照条件下有机质随时间变化的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土 光照条件 紫外线 自然光 有机质含量 函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有机肥对植烟红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攀宇 王勇 +3 位作者 陈玉蓝 徐强 李冰 蔡艳 《农学学报》 2025年第8期53-58,共6页
研究炭基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明确炭基有机肥在植烟红壤改良培肥及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四川攀西地区典型植烟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对照CK(T_(1))、单施生物炭(T_(2))、单施腐熟牛粪(T_(3))、... 研究炭基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明确炭基有机肥在植烟红壤改良培肥及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四川攀西地区典型植烟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对照CK(T_(1))、单施生物炭(T_(2))、单施腐熟牛粪(T_(3))、腐熟牛粪50%复配生物炭50%炭基有机肥(T_(4))、腐熟牛粪70%复配生物炭30%炭基有机肥(T_(5))5个处理,测定其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烤烟生育时期的推移,植烟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呈先升后降趋势,由<0.053 mm粒级团聚体向0.25~2 mm和0.053~0.25 mm粒级转化,并以0.25~2 mm粒级为主。在烤烟成熟期,T_(4)和T_(5)处理耕层土壤(0~20 cm)0.25~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比T_(2)、T_(3)增加1.99~4.19个百分点,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提升4.41%~19.67%,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提升4.67~17.57个百分点。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0.25~2 mm和0.053~0.25 mm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均显著正相关,是影响植烟红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综上,炭基有机肥能提高植烟红壤有机质含量,进而促进大团聚体形成,并提升团聚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炭基有机肥 团聚体稳定性 植烟土壤改良 有机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旅游开发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王建平 高照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61,共12页
荒漠草原旅游开发日益增多,但人类活动可能影响土壤,尤其是有机质与养分含量,进而影响草原生态稳定与可持续性。为了分析荒漠草原旅游开发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内蒙古京二线以西地区的荒漠草原区域为依托,测定了土壤中的有... 荒漠草原旅游开发日益增多,但人类活动可能影响土壤,尤其是有机质与养分含量,进而影响草原生态稳定与可持续性。为了分析荒漠草原旅游开发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内蒙古京二线以西地区的荒漠草原区域为依托,测定了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土壤的生物质有机质及胡敏素腐殖质有机质为正相关影响,碎屑有机质为负相关影响,土壤的氮养分含量为正相关影响,磷养分含量为负相关影响,钾养分含量则未有明显的影响关系。因此,在荒漠草原的旅游开发中,需要根据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关系,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开发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含量 荒漠草原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湖相沉积泥炭土参数测定与剪切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阮永芬 蔡斯 +3 位作者 李荣玉 程芸 乔文件 蔡龙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对泥炭及泥炭质土(简称泥炭土)的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影响都很大,但现有的规范、规程及标准对高有机质含量土的含水率(ω)及有机质含量(w u)测定标准不明确,各单位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为明确高有机质含量土的ω及w u测... 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对泥炭及泥炭质土(简称泥炭土)的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影响都很大,但现有的规范、规程及标准对高有机质含量土的含水率(ω)及有机质含量(w u)测定标准不明确,各单位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为明确高有机质含量土的ω及w u测定标准,开展不同灼烧温度及灼烧时间下的测试试验。滇池湖相沉积土的场地一般都有3~5层层状分布的泥炭土,现对不同埋深的5层泥炭土进行从低至高围压下的三轴固结不排水(CU)试验,探究不同埋深及围压下其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及演化机理。试验发现:泥炭土随围压增大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现“分层”现象,最大偏应力对应的应变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线型随围压和土样埋深而发生改变,孔隙压力系数总体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并提出CU试验泥炭土破坏应变控制标准。以上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泥炭土力学特性的认识,也为明确ω及w u的测定标准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及泥炭质土(简称泥炭土) 含水率 有机质含量 剪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长宁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低电阻率响应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程静 闫建平 +5 位作者 宋东江 廖茂杰 郭伟 丁明海 罗光东 刘延梅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
以川南长宁地区NX22井五峰组—龙马溪组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为例,利用岩心矿物组分、扫描电镜、总有机碳(TOC)含量、含水饱和度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确立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岩石体积物理模型,采用随机法构建了三维数字岩心模型,进而... 以川南长宁地区NX22井五峰组—龙马溪组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为例,利用岩心矿物组分、扫描电镜、总有机碳(TOC)含量、含水饱和度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确立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岩石体积物理模型,采用随机法构建了三维数字岩心模型,进而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计算各矿物组分含量、含水饱和度及有机质石墨化的电阻率响应特征,并分析其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岩石体积物理模型由骨架(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白云石等)、黏土矿物、黄铁矿、未石墨化有机质以及石墨化有机质、孔隙6个部分组成。(2)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长、宽、高分别为100×100×100像素,融入了上述物理模型中的6个部分,并采用不同的颜色对导电组分进行标识,可以显示不同方向上的切片,表征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组分特性。(3)黏土矿物含量、黄铁矿含量、含水饱和度以及有机质石墨化程度等4个参数增大都会造成页岩气储层的电阻率下降,而有机质的高石墨化程度(25%)和高含水饱和度(88.0%)使页岩气储层的电阻率从正常电阻率(大于15Ω·m)降到低阻甚至超低阻(小于5Ω·m),是导致研究区页岩气储层超低阻响应的2个核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 页岩气储层 数字岩心 有限元方法 导电因素 含水饱和度 有机质石墨化程度 黏土矿物 黄铁矿含量 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 川南长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冉 李精华 +5 位作者 林生威 解添杰 范平珊 王庆 李婷玉 王帅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为了研究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常规土壤理化分析和微生物分析方法,以在海南岛东方市实施的稻-稻-稻(RRR)连作和稻-豆-稻(RSR)轮作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水稻连作和稻豆轮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碳组分... 为了研究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常规土壤理化分析和微生物分析方法,以在海南岛东方市实施的稻-稻-稻(RRR)连作和稻-豆-稻(RSR)轮作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水稻连作和稻豆轮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碳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RSR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有效磷、速效钾、水稻产量,均高于RRR处理,说明稻豆轮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并降低了pH值;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RSR处理的土壤细菌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值比RRR处理提高了40.2%、40.3%、5.7%;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还表明,RSR处理的土壤真菌Shannon和Simpson指数比RRR处理提高了20.1%和16.5%。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说明,稻豆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产生了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pH、热水可提取碳(HWE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呈极显著(P<0.01)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稻豆轮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了有机质分解、提高了磷和速效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团聚体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机质含量及分解度的草炭土导热系数模型改进
7
作者 贺元源 何玟 +5 位作者 王力 王世梅 吕岩 徐燕 陈勇 张先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0-128,共9页
土壤导热系数是决定土层传热性能的主要参数,影响到地温分布、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高有机质土的导热系数受到有机质组分直接影响,而目前土壤导热系数模型缺乏对有机质含量及分解度的考虑。该研究采用稳态比较法测定了未冻结及冻结状态... 土壤导热系数是决定土层传热性能的主要参数,影响到地温分布、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高有机质土的导热系数受到有机质组分直接影响,而目前土壤导热系数模型缺乏对有机质含量及分解度的考虑。该研究采用稳态比较法测定了未冻结及冻结状态下的草炭土导热系数,分析了不同层位原状草炭土性质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对比了10余种土体导热系数计算模型对草炭土的适用性,并以此提出了改进模型。结果表明:1)各层位草炭土在未冻结状态下导热系数相近(0.51~0.66 W/(m·K)),而冻结后导热系数层间差异明显(1.00~1.62 W/(m·K)),表明冻结极大地改变了土体物质组成,而有机质含量及分解度显著影响着土体的传热性质;2)考虑了干密度及组分权重的土体导热系数模型对草炭土的预测适用性更佳,但准确度仍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3)基于土体性质的影响程度及计算模型的原理,引入草炭土有机质含量O_(c)及分解度D_(d)计算草炭土导热系数,建立了改进模型,提高了参数模型准确率(R^(2)>0.75)。研究成果可为季冻草炭土分布区的农业耕作及工程建设提供参数依据,同时可作为高有机质土体热物理性质研究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导热系数 有机质含量 分解度 草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砂质海涂土壤质量随围垦时间的演变
8
作者 闻秀娟 顾国平 +2 位作者 厉方桢 谢舻 章明奎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28-32,共5页
为了解围垦海涂土壤在利用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采样分析了杭州湾下沙大桥至嘉绍大桥段不同时期围垦的砂质海涂土壤肥力性状,探讨了砂质海涂土壤质量指标随围垦利用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砂质海涂土壤脱盐、脱钙较为迅速,围垦15~3... 为了解围垦海涂土壤在利用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采样分析了杭州湾下沙大桥至嘉绍大桥段不同时期围垦的砂质海涂土壤肥力性状,探讨了砂质海涂土壤质量指标随围垦利用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砂质海涂土壤脱盐、脱钙较为迅速,围垦15~30 a后,土壤盐分下降至1 g/kg以下,达到农作物安全范围;围垦100 a后表土已基本脱钙,下层土壤脱钙率也在50%以上。砂质海涂围垦后,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逐渐积累,钾素逐渐下降。围垦15~30 a后,表土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分别比围垦前高出111%、39%和33%;围垦100 a后表土全钾比围垦前下降了12%。随着围垦利用时间的增加,表土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钼含量逐渐下降,重金属含量有轻微增加的趋势。砂涂土壤中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很低,但其也可随围垦时间增加。总体上,围垦砂质海涂土壤质量随利用时间增加,逐步向有利于作物生长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海涂 杭州湾 围垦 土壤肥力质量 肥力性状 盐分 有机质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兰慧青 张婷婷 +6 位作者 梁俊梅 张君 李虹谕 安昊 侯建伟 郭雪娇 张诗雨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83-93,共11页
【目的】探究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区不同类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方法】设置施氮磷钾肥(NPK)、NPK+液体有机肥(NPK+LM)、NPK+颗粒有机肥(NPK+GM)、NPK+羊粪有机肥(NPK+SM)和NPK+生物有... 【目的】探究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区不同类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方法】设置施氮磷钾肥(NPK)、NPK+液体有机肥(NPK+LM)、NPK+颗粒有机肥(NPK+GM)、NPK+羊粪有机肥(NPK+SM)和NPK+生物有机肥(NPK+BM)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生长指标、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NPK+BM处理马铃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商品薯数、单薯重、商品薯率最高,分别为30.83 t/hm^(2)、20.34 t/hm^(2)、8.47万个/hm^(2)、162.86 g/个、65.96%;块茎膨大期马铃薯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最高,分别为82.89 cm和8.06,且与NPK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5);收获期马铃薯茎、叶、块茎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分别为75.51、67.36、145.81 g/株;收获期植株氮、磷、钾吸收量最高,分别为296.83、36.09和285.92 kg/hm^(2)。NPK+LM处理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28.95 kg/(hm^(2)·mm);NPK+BM处理次之,为113.87 kg/(hm^(2)·mm)。NPK+BM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137.33 mg/kg,土壤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含量较高,分别为25.53 mg/kg、88.68 mg/kg、22.95 g/kg。【结论】NPK+生物有机肥处理能有效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养分吸收效率、增加产量,对维持土壤健康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区较适宜的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生物有机肥 产量 干物质积累量 土壤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膨润土对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吉进 徐秋明 +2 位作者 倪小会 安文焕 刘广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1,共4页
通过田间条件下砂滤管试验 ,研究了不同膨润土施用量及有机物料对砂土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膨润土和有机物料能显著地提高砂土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 ,且二者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用膨润... 通过田间条件下砂滤管试验 ,研究了不同膨润土施用量及有机物料对砂土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膨润土和有机物料能显著地提高砂土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 ,且二者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用膨润土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累积量 ,说明在施用同样有机物料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有机物料 土壤含水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及pH的相关性 被引量:57
11
作者 李福燕 李许明 +3 位作者 吴鹏飞 陈柳燕 郭彬 漆智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3,共5页
研究了海南省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全省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2.99g/kg,各地区之间含量差异较大,土壤pH平均值为5.20;5种重金... 研究了海南省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全省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2.99g/kg,各地区之间含量差异较大,土壤pH平均值为5.20;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1995)二级标准限值。但研究区土壤中Hg、Cd、Cr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最大值均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并分别达到了1.63、0.64、586.70mg/kg;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性质间的关系复杂:有机质含量与Hg、Cd、C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b含量呈显著相关,而pH与Hg、Cr呈负相关,与Cd、Pb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PH 重金属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与小麦生产间的关系 被引量:31
12
作者 谢文军 张衍鹏 +3 位作者 张淼 李蕊 武兰芳 欧阳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1-466,共6页
为促进滨海区域粮食生产,以盐渍化麦田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土壤(0~20 cm)基本性质及小麦产量、生物量基础上,分析土壤肥力特征与小麦生产能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与小麦产量、地上部生物量(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为促进滨海区域粮食生产,以盐渍化麦田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土壤(0~20 cm)基本性质及小麦产量、生物量基础上,分析土壤肥力特征与小麦生产能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与小麦产量、地上部生物量(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关系符合三次函数方程。若以4 500 kg hm^-2作为最低目标产量,土壤含盐量应在3.1 g kg^-1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含盐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小麦产量、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能够降低盐渍化程度,促进小麦生产。将直接相连的下层(〉10~20 cm)与上(表)层(0~10 cm)土壤含盐量比值作为抑盐效率(E),来评价有机质的抑盐作用,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E符合二次函数方程,有机质含量超过19.1 g kg^-1时,抑盐效果显著,可以作为土壤肥力培育目标值。此外,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对小麦生产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对研究区域及相似地区进行土壤肥力培育和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小麦 含盐量 有机质 抑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灌丛草地土壤容重与水分特征对不同休牧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21
13
作者 曹文侠 徐长林 +2 位作者 张德罡 师尚礼 姚拓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5,共8页
以土壤容重与土壤水分特征为主要指标,研究了祁连山高寒杜鹃灌丛草地对全生长季休牧(分枯草期重牧与枯草期轻牧)和传统夏季休牧(重牧)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入,休牧杜鹃灌丛草地土壤呈容重增大、含水率减小、有机质含量降低的基... 以土壤容重与土壤水分特征为主要指标,研究了祁连山高寒杜鹃灌丛草地对全生长季休牧(分枯草期重牧与枯草期轻牧)和传统夏季休牧(重牧)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入,休牧杜鹃灌丛草地土壤呈容重增大、含水率减小、有机质含量降低的基本变化态势;休牧杜鹃灌丛土壤异质化明显,灌丛冠幅下土壤容重小于灌间土壤,土壤水分大于灌间;6月的土壤容重较8和10月的小,而土壤含水率高;高寒杜鹃灌丛草地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容重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间呈正相关关系;与传统夏季休牧相比,全生长季休牧的杜鹃灌丛草地灌间畜蹄践踏小径的宽度、深度和面积显著减少,土壤紧实度降低,土壤含水率升高,有效改善了土壤功能;枯草期的高强度放牧降低了全生长季休牧对杜鹃灌丛草地土壤状况的有效恢复;研究证实合理的休牧时期确定与利用强度控制是实现退化高寒杜鹃灌丛草地土壤功能修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灌丛草地 休牧 践踏 土壤容重 土壤水分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10年三江源区水土流失状况演变 被引量:20
14
作者 蒋冲 高艳妮 +3 位作者 李芬 王德旺 张林波 李岱青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9,共10页
为研究三江源区水土流失状况变化及其可能成因,基于1956—2010年三江源区水文、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遥感数据,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并采用双累积曲线、RUSLE(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分析了水土流失状况变化... 为研究三江源区水土流失状况变化及其可能成因,基于1956—2010年三江源区水文、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遥感数据,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并采用双累积曲线、RUSLE(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分析了水土流失状况变化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输沙量表现为黄河源区>长江源区>澜沧江源区,输沙量最大值均出现在6—8月,最小值均出现在12月—翌年1月.2各流域输沙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并且均以20世纪80年代为最大.2005—2010年黄河源区输沙量较多年平均值减少32.25%,而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分别相应增加24.76%和41.86%.黄河源区土壤水蚀量增加明显,长江源区不同河段各有增减,澜沧江源区土壤水蚀强度降低.3引起水土流失状况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生态工程两个方面.即1降雨量的增加导致降雨侵蚀力和径流量增加,使得土壤水蚀量和河流输沙量有所增加;2生态工程实施后,土壤中w(有机质)虽有所增加,但仍明显低于1980年的水平.尽管植被覆盖度有所提高,但对水土保持功能起重要作用的根系层恢复却较为缓慢,因此,土壤保持功能基本上未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水土流失 输沙量 径流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岸柳树表层根系生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兵 高甲荣 +3 位作者 陈琼 王舒 张栋 郭凯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29,42,共5页
对北京市怀柔琉璃河处5 a期的柳树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实验基地研究发现,柳树有在近水面的地方生发大量层状根系的特性,有较好的护岸作用。为了更好利用柳树的这种特性进行生态护岸,对3种柳树护岸形式中表层根系的生长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 对北京市怀柔琉璃河处5 a期的柳树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实验基地研究发现,柳树有在近水面的地方生发大量层状根系的特性,有较好的护岸作用。为了更好利用柳树的这种特性进行生态护岸,对3种柳树护岸形式中表层根系的生长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灌丛垫护岸形式比扦插和篱墙的护岸形式具有更好的提高和保持土壤含水量的作用;灌丛垫和篱墙的护岸形式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分数,其中灌丛垫最为明显;3种柳树护岸形式中灌丛垫的表层根系生发状况最好,篱墙要好于扦插;土壤含水量是柳树表层根系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当土壤含水量低于限制值(调查区为10%)的时候,柳树几乎不能生发表层根系;而当土壤含水量在大于限制值时,表层根系的生长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变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高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有利于表层根系生发。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柳树复合护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 生态护岸 土壤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城市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碳贮量特征 被引量:26
16
作者 高述超 田大伦 +3 位作者 闫文德 方晰 项文化 梁小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22,共7页
采用现场实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长沙市城市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碳贮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pH值为4.69;有机质含量为17.59 g.kg-1;全N、全P含量分别为0.99、0.38 g.kg-1,且有效率低,均为2%;全K含量为6.13 g.... 采用现场实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长沙市城市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碳贮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pH值为4.69;有机质含量为17.59 g.kg-1;全N、全P含量分别为0.99、0.38 g.kg-1,且有效率低,均为2%;全K含量为6.13 g.kg-1,属适量K型土壤;全Ca、全Mg含量分别为0.79、3.00 g.kg-1。(2)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依次排序为Fe〉Mn〉Zn〉Cu〉Pb〉Ni〉Co〉Cd,全Cu、全Zn、全Ni、全Pb均未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和三级标准,长沙市城市森林土壤可以作为农林地使用。(3)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07~19.34 g.kg-1,有机碳贮量为84.78 t.hm-2,均以土壤表层最多,并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研究结果可为长沙城市森林碳汇源功能的估算提供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城市森林 土壤理化性质 有机碳含量 有机碳贮量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星星草对盐碱草地土壤养分状况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范亚文 孙国荣 +1 位作者 阎秀峰 李晶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00-604,共5页
对人工种植在碱斑草地上的星星草在不同年份相同生育期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研究 ,并与天然状况的星星草地在各个生育期的土壤养分相比较。种植星星草后 ,随着星星草种植年限的增加 ,0~ 1 0cm土壤中 :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呈上升趋... 对人工种植在碱斑草地上的星星草在不同年份相同生育期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研究 ,并与天然状况的星星草地在各个生育期的土壤养分相比较。种植星星草后 ,随着星星草种植年限的增加 ,0~ 1 0cm土壤中 :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呈上升趋势 ,土壤全磷含量略有增加 ,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 ;而土壤全钠含量、全钙含量以及土壤全镁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草 盐碱土壤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全氮含量 土壤全磷含量 土壤养分 盐碱草地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彭杰 张杨珠 +1 位作者 庞新安 王家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0-746,共7页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影响土壤光谱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南疆地区的草甸土、灌淤土、盐土、水稻土、4种主要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与光谱测试,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影响土壤光谱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南疆地区的草甸土、灌淤土、盐土、水稻土、4种主要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与光谱测试,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光谱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去有机质后光谱反射率不管在全波段还是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都有明显的提高;反射率经不同形式的数学变换后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有所变化,其中倒数与对数变换后在360~520 nm波段经倒数变换后相关系数有所提高,而在520~1 072 nm波段相关系数反而有所降低,而一阶微分变换后相关系数变化起伏波动较大,缺乏规律性,最显著的效果是个别波段相关性得到增强;利用光谱反射率与反射率的一阶微分均能较好的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反射率在600.5 nm处预测有机质的精度为72.3%,反射率的一阶微分在539.2 nm处预测有机质的精度为8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质含量 光谱特征 光谱参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统去除法的南疆水稻土有机质含量预测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向红英 柳维扬 +3 位作者 彭杰 王家强 迟春明 牛建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9-394,共6页
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可为土壤肥力诊断及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对南疆191个水稻土样品的反射率数据进行连续统去除处理后,构建了有机质连续统去除光谱指数并提取了850 - 1 380、1 380 - 1 550、1 730 - ... 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可为土壤肥力诊断及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对南疆191个水稻土样品的反射率数据进行连续统去除处理后,构建了有机质连续统去除光谱指数并提取了850 - 1 380、1 380 - 1 550、1 730 - 2 150、2 150 - 2 380 nm 4个波段的吸收特征参数,据此建立了多种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经连续统去除后,有机质的吸收特征得到了有效放大,不同有机质含量的连续统去除曲线在850 - 1 380 nm,其有机质含量与连续统去除值呈正相关,与吸收面积呈负相关,而在1 730 - 2 150 nm波段则呈现相反的规律。反射率连续统去除值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要优于反射率与之的相关性,而反射率一阶微分与连续统去除一阶微分与有机质的相关性差异不明显。不同有机质光谱指数模型之间的建模参数与预测能力差异不大,但均只具备初略估测有机质的能力。吸收特征参数模型中,仅有850 - 1 380 nm 波段的面积归一化最大吸收深度(NMAD850-1380nm)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定量预测能力。以反射率、反射率连续统去除、反射率一阶微分、反射率连续统去除一阶微分所建的PLSR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相对分析误差均大于2.00。所有模型中,连续统去除一阶微分(CR′)模型的决定系数与相对分析误差最高,分别为0.91、2.58,均方根误差最低,其值为5.62,具有最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统去除 高光谱 水稻土 有机质含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典型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及近30年变化趋势 被引量:17
20
作者 胡瑞芝 王书伟 +1 位作者 林静慧 朱小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5-590,共6页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及实地调查和采样,对比研究了湖南省典型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及近30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湖南省典型农田当前0~20cm和20~100cm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43g/kg和11.91g/kg,全氮平均含量为1.79g/kg和0.82g/k...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及实地调查和采样,对比研究了湖南省典型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及近30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湖南省典型农田当前0~20cm和20~100cm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43g/kg和11.91g/kg,全氮平均含量为1.79g/kg和0.82g/kg,全磷平均含量为0.56g/kg和0.44g/kg,全钾平均含量为17.13g/kg和17.17g/蝇。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除20-100cm土壤层次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层次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指标呈显著增加趋势。0—20cm土壤有酸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有机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