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冷时间对低碳高合金马氏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何金 杨彬 +3 位作者 王迎春 迟宏宵 周健 程兴旺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4,共7页
为了控制残余奥氏体含量以获得更高性能的航空轴承钢,优化深冷处理工艺是有效的途径。研究深冷时间对经淬火、-75℃下深冷和回火处理后的低碳Co-Cr-Mo-Ni-W高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深冷回火后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 为了控制残余奥氏体含量以获得更高性能的航空轴承钢,优化深冷处理工艺是有效的途径。研究深冷时间对经淬火、-75℃下深冷和回火处理后的低碳Co-Cr-Mo-Ni-W高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深冷回火后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同时还有一定量残余奥氏体和细小均匀分布在基体上的纳米碳化物;在2~6 h范围内,随着深冷时间延长,由于残余奥氏体含量降低,回火马氏体板条细化,位错密度提高,纳米级碳化物数量增加且分布均匀化,强度显著提高,塑性逐渐降低;深冷时间超过6 h后,残余奥氏体含量继续减小,位错密度增加,纳米碳化物尺寸长大,数量减少,强度和塑性均变化不大;试验条件下,深冷时间为6~10 h时,获得了超高强度和良好的强塑性匹配,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690 MPa和~1940 MPa,延伸率为~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高合金钢 深冷处理 残余奥氏体 纳米碳化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碳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
2
作者 李宁 王传奇 +2 位作者 孙振淋 张春艳 赵成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为了研究超低碳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内对合金钢进行了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该合金钢峰值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钢的峰值... 为了研究超低碳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内对合金钢进行了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该合金钢峰值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钢的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基于峰值应力建立了该合金钢的Arrhenius型本构方程,并通过数学方法证明所建立的本构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微合金钢 热变形行为 显微组织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e对低碳微合金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祝英杰 孟祥超 +3 位作者 刘香军 杨昌桥 王婷 杨吉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为了提高低碳微合金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SEM、EBSD、电化学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稀土Ce含量的试验钢在3.5%NaCl溶液模拟的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稀土C... 为了提高低碳微合金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SEM、EBSD、电化学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稀土Ce含量的试验钢在3.5%NaCl溶液模拟的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稀土Ce可以细化晶粒,减小夹杂物的尺寸,将试验钢中Al_(2)O_(3)、MnS、Al_(2)O_(3)+MnS夹杂物改性为MnS+CeAlO_(3)、Ce_(2)O_(3)夹杂物,并且改性后的夹杂物应力明显降低,减小了微孔洞、裂纹萌生的概率。另外,稀土Ce的加入可以降低试验钢的腐蚀电流密度,提高腐蚀电压,使得腐蚀产物中γ-FeOOH的含量减少,同时α-FeOOH和Fe_(3)O_(4)含量增多,可降低反应活性,提高锈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因此,相对于未添加稀土Ce的低碳微合金钢,添加稀土Ce的低碳微合金钢表现出更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稀土Ce 夹杂物 海洋环境 耐腐蚀性能 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低碳Fe-Mn-Si-Al高强钢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飞越 李兵 +2 位作者 张鹏 张红霞 邢俊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198,共9页
目的对低碳Fe-Mn-Si-Al高强钢进行不同回火温度研究,以探究适宜的回火温度,避免产生第一类、第二类回火脆性的问题,从而获得性能优良的低碳高强钢。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对试样进行淬火处理,随后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 目的对低碳Fe-Mn-Si-Al高强钢进行不同回火温度研究,以探究适宜的回火温度,避免产生第一类、第二类回火脆性的问题,从而获得性能优良的低碳高强钢。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对试样进行淬火处理,随后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拉伸试验及硬度测试等方法,系统研究低碳Fe-Mn-Si-Al高强钢在200~600℃下的组织转变和力学性能。结果与初始试样相比,试验钢在200~400℃范围内回火时,微观组织类型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回火温度上升,铁素体晶界逐渐清晰,并在400℃时在铁素体晶界上析出θ-碳化物(Fe_(3)C);当回火温度在500~600℃时,铁素体发生再结晶现象,晶粒过度长大,导致晶界轮廓模糊。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其试样的抗拉强度逐渐下降,初始试样的抗拉强度为1206.0 MPa,回火600℃时,试样抗拉强度为878.8 MPa。材料的强塑积在回火300、400和600℃时较高,分别为32.8、32.5和33.5 GPa%,而200℃和500℃时较低,分别仅为27.3 GPa%和26.9 GPa%,且200℃是试验钢的第一类回火脆性温度,500℃是试验钢的第二类回火脆性温度。试样的硬度在500℃达到最高,为271.3HV。试样的回火拉伸断口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且都存有明显的韧窝状花样。结论系统分析了不同回火温度对低碳Fe-Mn-Si-Al高强钢组织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回火工艺和不同回火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对于此类钢,应避免在200℃和500℃的工作环境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高强钢 回火温度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回火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参数下Q235低碳钢组织演变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喜望 李昊 刘延辉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2-537,共6页
为探究Q235低碳钢的不同微观组织形貌对其性能的影响,利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研究了Q235低碳钢在不同拉伸工艺参数下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应力作用下,晶粒沿着变形方向逐渐被拉长,低碳钢内部微观组织由等轴晶逐渐... 为探究Q235低碳钢的不同微观组织形貌对其性能的影响,利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研究了Q235低碳钢在不同拉伸工艺参数下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应力作用下,晶粒沿着变形方向逐渐被拉长,低碳钢内部微观组织由等轴晶逐渐向纤维状转变;同时由于变形产生了大量的位错和滑移带,导致强度提高的同时塑性下降。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变形温度增加到750℃以上时,屈服强度的增加趋势有所减缓;当变形温度为800℃,应变速率为0.001 s^(-1)时,组织呈现出大量细小的等轴再结晶晶粒,Q235低碳钢的塑性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高温拉伸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高铌微合金钢的析出行为 被引量:7
6
作者 文建华 孙新军 +2 位作者 刘清友 阴树标 项金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25,共3页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轧后保温时间和变形温度对低碳高铌微合金钢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后适宜的保温可使Nb(C,N)在奥氏体中大量应变诱导析出,相应地降低了固溶铌含量,使固溶铌降低γ→α相变温度的作用大大削...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轧后保温时间和变形温度对低碳高铌微合金钢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后适宜的保温可使Nb(C,N)在奥氏体中大量应变诱导析出,相应地降低了固溶铌含量,使固溶铌降低γ→α相变温度的作用大大削弱;而适当降低变形温度可使Nb(C,N)在铁素体中大量析出,在条件适宜时还可发生相间析出,从而使析出相发挥重要的析出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高铌微合金钢 析出行为 Nb(C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对低碳微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壮飞 唐帅 +1 位作者 刘振宇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7-1119,共3页
结合膨胀法和金相观察绘制了无Nb和添加质量分数0.042%Nb的实验钢的动态CCT曲线,阐明了Nb对低碳微合金钢相变行为和相变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Nb可显著细化铁素体晶粒,抑制铁素体形成,促进贝氏体形成,使CCT曲线移向右下方,缩小... 结合膨胀法和金相观察绘制了无Nb和添加质量分数0.042%Nb的实验钢的动态CCT曲线,阐明了Nb对低碳微合金钢相变行为和相变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Nb可显著细化铁素体晶粒,抑制铁素体形成,促进贝氏体形成,使CCT曲线移向右下方,缩小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变区,显著扩大贝氏体相变区.此外,添加Nb可显著增强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相变强化效果,使实验钢维氏硬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微合金钢 NB CCT曲线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海洋平台用钢E40-Z35的研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狄国标 刘振宇 +1 位作者 刘相华 麻庆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82-1585,共4页
通过实验室热模拟实验确定工艺参数,开发了连铸坯生产海洋平台用钢E40-Z35的控轧控冷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工业试制.结果表明:采取低碳(w(C)≈0.08%)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利用Ca球化处理MnS夹杂物,以及轧制过程中进行高温慢速大压下,未再结晶... 通过实验室热模拟实验确定工艺参数,开发了连铸坯生产海洋平台用钢E40-Z35的控轧控冷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工业试制.结果表明:采取低碳(w(C)≈0.08%)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利用Ca球化处理MnS夹杂物,以及轧制过程中进行高温慢速大压下,未再结晶区开轧温度为900℃,终轧温度为800℃,终冷温度为640℃左右.热轧后产品的-40℃常规冲击和时效冲击吸收功高于200J,厚度方向断面收缩率高于45%,具有良好的抗层状撕裂性能,满足船级社对海洋平台用钢E40-Z3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用钢 低碳钢板 微合金 热轧工艺 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碳微合金管线钢的热变形行为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武 李红英 +2 位作者 曾翠婷 宾杰 魏冬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0-947,共8页
采用MMS-200热力模拟实验机进行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一种低碳微合金管线钢在应变速率为0.1,1.0和5.0s-1,变形温度为800~11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特征,利用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高温压缩变形后的组织,采用Zener-Hollomon... 采用MMS-200热力模拟实验机进行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一种低碳微合金管线钢在应变速率为0.1,1.0和5.0s-1,变形温度为800~11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特征,利用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高温压缩变形后的组织,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来描述实验钢的热变形流变应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实验钢在高温压缩过程中存在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2种软化机制,在较高变形温度和较低应变速率条件下,才发生动态再结晶;在获得的流变应力解析式中,结构因子A、应力水平参数α和应力指数n分别为2.6×1018s-1,0.012MPa-1和5.73,热变形激活能为518.7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热变形 流变应力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微合金管线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红英 林武 +2 位作者 宾杰 魏冬冬 曾翠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23-929,共7页
利用膨胀法和差热分析法结合金相-硬度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测定一种低碳微合金管线钢以不同速度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DSC曲线和金相组织分析,确定该钢的临界温度及相变温度,获得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图),研究该钢连... 利用膨胀法和差热分析法结合金相-硬度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测定一种低碳微合金管线钢以不同速度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DSC曲线和金相组织分析,确定该钢的临界温度及相变温度,获得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图),研究该钢连续冷却时的奥氏体转变。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21%Mo起到抑制铁素体和珠光体作用,促进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形成,实验钢在5.0~20.0℃/s的较宽冷却速度范围内连续冷却都能得到需要的针状铁素体组织,表明低碳Mn-Nb-Mo微合金管线钢容易得到管线钢工程所需要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管线钢 连续冷却 相变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铌微合金低碳钢的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 被引量:13
11
作者 衣海龙 杜林秀 +1 位作者 王国栋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3-746,共4页
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实验机研究了含铌微合金低碳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规律,利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建立了静态和动态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分析了变形参数对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高温变形促进了珠光体相变,在950... 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实验机研究了含铌微合金低碳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规律,利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建立了静态和动态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分析了变形参数对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高温变形促进了珠光体相变,在950℃以上,变形温度的升高导致铁素体转变区减少;从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看,950℃变形促进了贝氏体相变;在相同变形温度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先共析铁素体的量增多,贝氏体量减少;在900℃以下变形促进了高温等轴铁素体的形成,抑制了贝氏体的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微合金低碳钢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热膨胀法 贝氏体 先共析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CT80钢级连续油管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12
作者 毕宗岳 井晓天 +1 位作者 张万鹏 薛磊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60,64,共4页
设计了碳-硅-锰-铬-钼-铌合金钢,开发出了以粒状贝氏体组织为主的高强度低碳微合金CT80钢级热轧卷板,通过ERW制管和热处理技术,研制出了31.75 mm×3.175 mm的CT80钢级连续油管,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体组织... 设计了碳-硅-锰-铬-钼-铌合金钢,开发出了以粒状贝氏体组织为主的高强度低碳微合金CT80钢级热轧卷板,通过ERW制管和热处理技术,研制出了31.75 mm×3.175 mm的CT80钢级连续油管,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体组织以多边形铁素体为主,辅以针状铁素体、细小的珠光体和M-A岛;管体纵向屈服强度583 MPa,抗拉强度703 MPa,伸长率29.3%;管体内压为34.47 MPa时疲劳寿命达到了634次;管体及焊缝具有良好的的抗HIC和SSCC性能;该连续油管性能指标达到了API 5C7和API 5ST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连续油管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含钒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阎启 黄子阳 +1 位作者 陈思孝 华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39,共3页
研究了含钒低碳微合金钢经过不同温度回火的性能和组织的变化关系。数据表明,回火温度对钢的组织有一定的影响,在630℃左右回火显微组织较佳,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其强度和硬度随之降低,但在600~630℃回火因有细小碳(氮)化钒析出,使其... 研究了含钒低碳微合金钢经过不同温度回火的性能和组织的变化关系。数据表明,回火温度对钢的组织有一定的影响,在630℃左右回火显微组织较佳,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其强度和硬度随之降低,但在600~630℃回火因有细小碳(氮)化钒析出,使其强度、硬度和冲击韧度都有一定的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陶瓷颗粒细化低碳微合金钢晶粒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忠东 牛建平 +1 位作者 才庆魁 王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97-1000,共4页
真空条件下,在低碳微合金钢中加入微米级ZrC陶瓷颗粒,使其成为钢在热轧时奥氏体的形变核心及其形变诱导铁素体的再结晶核心以细化晶粒.研究了添加不同体积分数ZrC粒子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本实验研究出的... 真空条件下,在低碳微合金钢中加入微米级ZrC陶瓷颗粒,使其成为钢在热轧时奥氏体的形变核心及其形变诱导铁素体的再结晶核心以细化晶粒.研究了添加不同体积分数ZrC粒子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本实验研究出的颗粒外加方式可使ZrC颗粒有效分散于钢中,对钢的组织产生明显的细化作用,可使钢的晶粒细化到5.5μm,钢的强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当加入ZrC颗粒的体积分数为1.1%时,可获得最佳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微米级ZrC颗粒 热轧 晶粒细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对腐蚀条件下低碳高合金钢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晓东 丁厚福 +2 位作者 吴凯 王凯 郭亮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540,共6页
在冲击、腐蚀磨损条件下,对不同碳含量的新型衬板用低碳高合金钢的磨损行为进行比较,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合金组织、其亚表层金相组织及冲击腐蚀磨损表面形貌,对合金组织和在腐蚀环境下的冲击磨损机制... 在冲击、腐蚀磨损条件下,对不同碳含量的新型衬板用低碳高合金钢的磨损行为进行比较,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合金组织、其亚表层金相组织及冲击腐蚀磨损表面形貌,对合金组织和在腐蚀环境下的冲击磨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与含碳量为0.16%、0.25%的低碳高合金钢相比,碳含量为0.21%的低碳高合金钢在腐蚀环境下具有最佳的抗冲击磨损性能,其磨损机制以疲劳剥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量 冲击磨损 低碳高合金钢 衬板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微米ZrC颗粒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忠东 牛建平 +1 位作者 才庆魁 黄文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7-640,683,共5页
本文研究了ZrC颗粒加入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验钢进行了各种力学性能的测试,并用金相显微镜和TEM观察了试验钢的微观组织,用SEM观察了ZrC颗粒的分布状态及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加入ZrC颗粒后,试验钢的晶粒都... 本文研究了ZrC颗粒加入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验钢进行了各种力学性能的测试,并用金相显微镜和TEM观察了试验钢的微观组织,用SEM观察了ZrC颗粒的分布状态及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加入ZrC颗粒后,试验钢的晶粒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细化,当加入ZrC颗粒体积含量为1.1%时,晶粒被细化到5.5μm,此时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635MPa、517.5MPa、20.66%、215.0J/cm2和214 Hv5,获得了最佳综合力学性能;添加ZrC颗粒后,试验钢的组织仍为铁素体,拉伸断口仍为韧窝状;轧制态试验钢中ZrC颗粒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微米级ZrC颗粒 晶粒细化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含铌微合金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及显微组织 被引量:5
17
作者 宗云 赵莉萍 +2 位作者 麻永林 王宝峰 宋海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34,38,共5页
利用Gleeble-1500D型热/力模拟试验机,采用热膨胀法测定了不同铌含量低碳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冷速下的相变点,研究了奥氏体连续冷却时的相变行为及铌含量和冷却速率对该钢相变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铌含量和冷速的提高,γ→α... 利用Gleeble-1500D型热/力模拟试验机,采用热膨胀法测定了不同铌含量低碳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冷速下的相变点,研究了奥氏体连续冷却时的相变行为及铌含量和冷却速率对该钢相变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铌含量和冷速的提高,γ→α相变温度降低,相变组织变得复杂,显微硬度升高;铌含量较低(小于0.024%,质量分数)的钢在冷速较低(3℃·s^(-1))时,显微组织为较粗大的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冷速提高后主要是由尖角形、多边形铁素体和贝氏体组成的混合组织;铌含量较高(0.06%)的钢在高冷速(50℃·s^(-1))下出现了针状铁素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低碳含铌微合金钢 冷却速率 铌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高碳钢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朝磊 邵珠浩 +2 位作者 李戬 王文军 蒋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02-5106,共5页
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国发展已逾40年,其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一直集中在以板材为主的低碳钢领域。以长材为主的中高碳钢具有碳含量高、工艺流程长且复杂、基础强度高、性能要求特殊且多样等特点,使得铌在低碳钢中的一些突出作用在其中难以... 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国发展已逾40年,其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一直集中在以板材为主的低碳钢领域。以长材为主的中高碳钢具有碳含量高、工艺流程长且复杂、基础强度高、性能要求特殊且多样等特点,使得铌在低碳钢中的一些突出作用在其中难以有效发挥。一方面,中高碳钢的碳含量对铌的固溶能力存在影响,但是国内外研究结果差别较大,且一些结论与传统认识和大多数实验研究结果也不一致。因此,目前对于铌在中高碳钢中的固溶能力存在较大争议,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加以分析。这导致在中高碳钢中添加多少铌才经济有效存在争议。另一方面,在中高碳钢中,铌的存在状态特别是对纳米级的析出相的表征一直存在困难。不均匀分布的大尺寸含铌第二相粒子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其如何消除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概述了铌微合金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中高碳钢的自身特点。从铌的固溶能力,主要作用与在非调质钢、弹簧钢、硬线和轴承钢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综述了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高碳钢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指出,必须摒弃传统思路,研究铌在中高碳钢中的共性科学问题,特别是采用新技术多尺度表征铌的状态,从而推动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高碳钢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技术 特殊钢 中高碳钢 固溶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含量对衬板用低碳高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国栋 刘长华 +1 位作者 杜晓东 丁厚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4,共4页
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衍射仪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锰含量对衬板用低碳高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锰含量由2.0%增加到3.0%时,合金的退火态组织由上贝氏体+屈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淬火回火后均为单相板条马氏体组织。随锰含量的增加... 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衍射仪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锰含量对衬板用低碳高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锰含量由2.0%增加到3.0%时,合金的退火态组织由上贝氏体+屈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淬火回火后均为单相板条马氏体组织。随锰含量的增加,硬度稍有增大,冲击韧度下降,均匀耐腐蚀性有所降低。含锰量为2%的低碳高合金钢达到了矿山用衬板的使用要求,从成本考虑,是更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含量 低碳高合金钢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690CFD低碳贝氏体高强钢的焊接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董现春 张熹 +2 位作者 张立英 陈延清 许良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71,共4页
用药芯焊丝和实心焊丝对Q690CFD低碳贝氏体高强钢进行了CO_2气体保护焊焊接,采用斜Y裂纹敏感性试验、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对该钢进行了冷裂敏感性评价,通过冲击试验探讨了从800℃冷却到500℃(t_(8/5))时焊接粗晶区的韧性;通过光学... 用药芯焊丝和实心焊丝对Q690CFD低碳贝氏体高强钢进行了CO_2气体保护焊焊接,采用斜Y裂纹敏感性试验、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对该钢进行了冷裂敏感性评价,通过冲击试验探讨了从800℃冷却到500℃(t_(8/5))时焊接粗晶区的韧性;通过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硬度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评价了该钢的焊接工艺性。结果表明:该钢板在14℃、不预热条件下焊接将有一定的淬硬倾向;t_(8/5)大于40 s后,粗晶区韧性显著降低;用药芯焊丝当预热温度为80℃(厚25 mm)和100℃(厚30 mm)时或者采用实心焊丝不预热时均可避免裂纹出现,焊接粗晶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贝氏体,焊接接头性能良好,焊后550℃×2 h消除应力热处理对热影响区和母材的拉伸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CFD钢 低碳贝氏体高强钢板 焊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