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价——以松花江流域中小河流为例
1
作者 李嘉聪 朱少石 +2 位作者 周毓彦 崔盈 刘莹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洪涝灾害是影响江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科学评价江河流域洪涝灾害损失程度,文章基于熵权-TOPSIS模型,选取了经济损失、受灾人口、农田受损面积等洪涝灾害损失指标,构建了松花江流域各水系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评价体... 洪涝灾害是影响江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科学评价江河流域洪涝灾害损失程度,文章基于熵权-TOPSIS模型,选取了经济损失、受灾人口、农田受损面积等洪涝灾害损失指标,构建了松花江流域各水系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评价体系。首先,通过熵权法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以此客观地量化不同损失指标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采用TOPSIS模型计算不同水系中小河流的综合损失值和相对接近度,进行损失排名。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洪涝灾害损失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水系的损失程度受经济发展水平、防洪能力和气候条件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经济损失和农作物受损面积是洪涝灾害损失评价中的关键指标。松花江吉林段,嫩江和松花江干流中小河流损失较为严重,其次是乌苏里江中小河流,而黑龙江干流、图们河、额尔古纳河以及绥芬河中小河流综合损失相对较少。基于评价结果,文章提出了针对损失严重区域加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分配及提升灾害预警与应急能力的建议,为松花江流域的防灾减灾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TOPSIS 洪涝灾害 损失评价 松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对30CrMnSiNiA腐蚀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游明锐 金平 +2 位作者 谭晓明 王德 苏玉玲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9期93-98,共6页
目的研究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失重法研究对比30CrMnSiNiA结构钢在不同氯离子浓度和温度下的腐蚀速率。结果 30CrMnSiNiA钢的腐蚀速率都经历了一个增大-减小-趋于稳定的过程,说明腐蚀机理并未发生改变。在温... 目的研究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失重法研究对比30CrMnSiNiA结构钢在不同氯离子浓度和温度下的腐蚀速率。结果 30CrMnSiNiA钢的腐蚀速率都经历了一个增大-减小-趋于稳定的过程,说明腐蚀机理并未发生改变。在温度较低和氯离子浓度较低的条件下,升高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将会提高腐蚀速率;当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很高时,继续升高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将会降低溶液中溶解氧的含量,使腐蚀速率降低,溶解氧的极限扩展速率将会成为限制腐蚀速率的关键因素。结论不同温度和氯离子浓度下金属腐蚀规律相同,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金属的腐蚀速率。当超过转化点后,提高温度和氯离子浓度会降低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法 腐蚀速率 氯离子浓度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SEUS构型翼身融合机体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与应用
3
作者 田瑞 王海燕 +3 位作者 聂小华 罗利龙 田宇 彭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827,共10页
针对翼身融合(BWB)布局机体结构承载效率低、结构增重以及高后置背撑发动机带来的大载荷和舱内噪声等问题,基于新型材料和新型高效承载结构(PRSEUS),开展以提高结构承载效率和轻量化为目标,兼顾气动、噪声、振动及工艺等多学科约束的非... 针对翼身融合(BWB)布局机体结构承载效率低、结构增重以及高后置背撑发动机带来的大载荷和舱内噪声等问题,基于新型材料和新型高效承载结构(PRSEUS),开展以提高结构承载效率和轻量化为目标,兼顾气动、噪声、振动及工艺等多学科约束的非常规圆截面机体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构建技术建立了机体结构气动、噪声子系统性能分析代理模型,实现了对机体结构气动载荷、噪声性能的预测,并将气动、噪声性能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几何尺寸及力学响应等约束条件,从而把多学科问题集成到一套有限元分析模型,配合高效数学规划法,解决了多学科高精度模型分析耗时问题,实现了翼身融合机体结构的多学科优化设计。通过机体结构有限元分析验证,在满足各学科约束条件前提下,结构的承载效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中央机体结构减质率达到了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融合 多学科优化设计 高效承载结构 代理模型 结构减质 数学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基-3-(1-环己胺)-丙烯Schiff碱缓蚀剂在盐酸溶液中对J55钢的缓蚀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晓君 卜晓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1,共7页
为改善酸化压裂施工造成的腐蚀问题,以肉桂醛和环己胺为原料合成了Schiff碱酸化缓蚀剂1-苯基-3-(1-环己胺)-丙烯(PCP),通过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阻抗谱、噪声)及分子动力学模... 为改善酸化压裂施工造成的腐蚀问题,以肉桂醛和环己胺为原料合成了Schiff碱酸化缓蚀剂1-苯基-3-(1-环己胺)-丙烯(PCP),通过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阻抗谱、噪声)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评价了PCP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即为目标产物PCP。在15%HCl、90℃的条件下,随着PCP浓度增加,J55钢的失重腐蚀速率及腐蚀电流密度显著减小,缓释率逐渐增大。不同PCP加量下的缓释率均可达到99%以上,缓蚀效果较好。在PCP加量达到0.15%时,腐蚀速率及缓释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整体变化不大,即缓蚀剂在J55钢表面的吸附浓度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吸附量不再发生变化。PCP同时抑制了阴极析氢和阳极溶解反应,为混合型缓蚀剂。随着PCP浓度的增加,容抗弧半径、极化电阻及噪声电阻由小到大的排序均为:空白﹤0.05%﹤0.10%﹤0.15%﹤0.20%;低频的白噪声水平在电流PSD图中随着PCP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即J55钢的腐蚀速率不断减小,与失重法及极化曲线反应的规律一致。当PCP分子与金属发生吸附并达到平衡时,整个缓蚀剂分子处于同一平面,平行吸附在J55钢表面,达到完全覆盖,从而有效减缓了腐蚀介质的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缓蚀剂 金属腐蚀 失重法 电化学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掺水系统能耗分析及评价指标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单国强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9期99-103,共5页
为提高掺水系统的用能质量和用能水平,根据流程走向,分析掺水系统的能耗现状和成因,建立了以能量损失率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推导出压能损失率和热能损失率的计算方法,并基于熵权法和综合影响因子对多参数影响下掺水泵和加热炉的用能... 为提高掺水系统的用能质量和用能水平,根据流程走向,分析掺水系统的能耗现状和成因,建立了以能量损失率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推导出压能损失率和热能损失率的计算方法,并基于熵权法和综合影响因子对多参数影响下掺水泵和加热炉的用能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能损失率与掺水压力呈正比,与掺水泵机组和电动机的综合效率呈反比;热能损失率与加热炉出口温度、热效率及加热炉进出口温差相关;掺水泵机组效率、加热炉热效率分别对掺水泵和加热炉的用能评价影响最大,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采用多种措施整改后,单个掺水系统每天可节约电费96~280元,燃料气费60~264元。研究结果可为地面集输系统的节能降耗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水系统能耗 评价指标 能量损失率 综合影响因子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内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试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荣幸 于全蕾 +2 位作者 刁朔 郭涛 王凌云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
轨道交通车辆内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内装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因此研究不同的VOC测试方法有利于更好地管控内装材料中的VOC,以改善车内的空气质量。结合轨道交通车辆用内装材料的特点,目前轨道交通行业采用加热失重... 轨道交通车辆内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内装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因此研究不同的VOC测试方法有利于更好地管控内装材料中的VOC,以改善车内的空气质量。结合轨道交通车辆用内装材料的特点,目前轨道交通行业采用加热失重法和袋式法来测试内装材料中的VOC。为了探讨不同测试方法的差异,选取了6种典型的轨道交通车辆用内装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加热失重法和袋式法分别测试这6种材料中释放的VOC。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这2种方法的特点、规律等,对比了这2种方法的区别。为研究轨道交通车辆内装材料中的VOC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根据需求选择方便快捷的测试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内装材料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加热失重法 袋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咪唑啉化合物在H_2S/CO_2共存条件下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30
7
作者 胡松青 胡建春 +3 位作者 范成成 米思奇 张军 郭文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63-2170,共8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咪唑啉化合物1-(2-氨基-硫脲乙基)-2-十五烷基-咪唑啉(IM-S),并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及扫描电镜等研究了IM-S在H2S/CO2共存条件下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探讨了其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IM-S具有较好的抗H2S、CO... 合成了一种新型咪唑啉化合物1-(2-氨基-硫脲乙基)-2-十五烷基-咪唑啉(IM-S),并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及扫描电镜等研究了IM-S在H2S/CO2共存条件下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探讨了其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IM-S具有较好的抗H2S、CO2腐蚀能力,能同时抑制碳钢腐蚀的阴、阳极反应过程,最高缓蚀效率可达92.74%.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呈单分子层吸附,属于以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吸附.最后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IM-S的缓蚀机理做了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失重法 电化学方法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对碳钢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姬鄂豫 李爱魁 +3 位作者 张银华 郭兴蓬 顾小曼 赵丽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4,67,共3页
为了研究原油对石油体系腐蚀行为的影响 ,正确评价和预测其腐蚀行为。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 ,评价了 7种不同产地的原油在 1%NaCl的饱和CO2 体系中对碳钢腐蚀速率的影响 ,探讨了原油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通过GC -MS联用 ,分析... 为了研究原油对石油体系腐蚀行为的影响 ,正确评价和预测其腐蚀行为。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 ,评价了 7种不同产地的原油在 1%NaCl的饱和CO2 体系中对碳钢腐蚀速率的影响 ,探讨了原油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通过GC -MS联用 ,分析了试片表面吸附物质的主要成分和组分 ,探讨了原油的组分与碳钢腐蚀行为的相关性。试验表明 ,原油对碳钢的CO2 腐蚀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缓蚀作用的机理主要是几何覆盖效应。原油中具有缓蚀作用的化合物吸附在金属表面 ,有利于生成更致密的腐蚀产物膜 ,在抑制表面腐蚀反应的活性点的同时阻碍了腐蚀性物质与腐蚀产物的传输 ,从而显著降低了碳钢的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腐蚀 原油组分 失重法 极化曲线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自盐酸溶液中在低碳钢表面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健 陈栋华 +1 位作者 杜光军 唐耿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1-54,共4页
用失重法研究硫脲对低碳钢表面在盐酸溶液中的吸附特性及缓蚀作用。应用吸附理论和Frumkin等温式及Flory Huggins等温式处理实验数据 ,发现低浓度的硫脲自 2mol·L-1盐酸中在低碳钢表面上产生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取代吸附过程 ,而且是... 用失重法研究硫脲对低碳钢表面在盐酸溶液中的吸附特性及缓蚀作用。应用吸附理论和Frumkin等温式及Flory Huggins等温式处理实验数据 ,发现低浓度的硫脲自 2mol·L-1盐酸中在低碳钢表面上产生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取代吸附过程 ,而且是一个熵增过程。尤其应该注意侧向作用力和被吸附的硫脲分子所代替的水分子数 ,其表面覆盖度随温度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并认为这种吸附是产生缓蚀作用的重要原因。实验结果还表明 :在 3 0℃时 ,吸附过程中侧向作用力影响较大 ,并遵循Frumkin等温式 ,其吸附分子垂直地吸附在金属表面 ;在 3 5℃— 5 0℃时 ,吸附分子在金属表面水平吸附 ,其侧向作用力可忽略 ,遵循Flory Huggins等温式。根据这些结果计算出吸附自由能、吸附焓、吸附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法 吸附 硫脲自盐酸溶液 低碳钢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蓄冷空调系统中乙二醇的缓蚀剂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瑾 沈小彬 +2 位作者 梁志 陈子良 沈瑶瑶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采用静态失重法研究了钼酸钠和硼砂的复配缓蚀剂对冰蓄冷系统中所用的乙二醇溶液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单一的钼酸钠或硼砂缓蚀剂虽有效果,但所需剂量均偏大,质量浓度在600mg/L时缓蚀率分别为61.6%和74.8%.复配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减... 采用静态失重法研究了钼酸钠和硼砂的复配缓蚀剂对冰蓄冷系统中所用的乙二醇溶液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单一的钼酸钠或硼砂缓蚀剂虽有效果,但所需剂量均偏大,质量浓度在600mg/L时缓蚀率分别为61.6%和74.8%.复配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减少缓蚀剂用量.600mg/L的复配缓蚀剂的缓蚀率可达到80%以上,投加量仅占溶液总质量的0.05%,并且得到本实验钼酸钠和硼砂质量浓度的最佳配比为1∶4,缓蚀率达到了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冷剂 乙二醇 缓蚀剂 失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钢在芽孢杆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娟 李松梅 +1 位作者 刘建华 于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7-1534,共8页
采用表面分析技术、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A3钢在芽孢杆菌(Bacillus)作用下的腐蚀行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浸泡7d时,芽孢杆菌会在A3钢表面形成致密的生物膜,有效阻隔了溶液对基体的腐蚀,抑制了腐蚀过程.电化学交... 采用表面分析技术、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A3钢在芽孢杆菌(Bacillus)作用下的腐蚀行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浸泡7d时,芽孢杆菌会在A3钢表面形成致密的生物膜,有效阻隔了溶液对基体的腐蚀,抑制了腐蚀过程.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含菌体系中的试样表面经历了2个时间常数→3个时间常数→2个时间常数的变化过程.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芽孢杆菌的细菌活性对生物膜的保护作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微生物活性下降,生物膜的保护能力也会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芽孢杆菌 微生物腐蚀 表面分析技术 失重法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BS与HA缓蚀剂复配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松青 于立军 +3 位作者 燕友果 张军 任振甲 提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5-280,共6页
通过静态失重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六亚甲基四胺(HA)在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协同缓蚀效应,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从缓蚀剂膜抑制腐蚀粒子扩散的角度对其缓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DBS和HA单独使用时,最高缓蚀效率分别为82.... 通过静态失重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六亚甲基四胺(HA)在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协同缓蚀效应,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从缓蚀剂膜抑制腐蚀粒子扩散的角度对其缓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DBS和HA单独使用时,最高缓蚀效率分别为82.82%和79.46%,复配后最高缓蚀效率可达到92.78%;与两种缓蚀剂单独使用时相比,SDBS与HA复配后缓蚀剂膜体系中的自由空间明显下降,削弱了膜内缓蚀剂分子的自扩散能力,腐蚀粒子在缓蚀剂膜携带下的被动迁移也随之减弱;SDBS与HA复配能更有效抑制腐蚀粒子在缓蚀剂膜中的扩散,也就是说复配后的缓蚀剂具有更好的缓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六亚甲基四胺 失重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基烷基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制备、缓蚀性能及其机理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光华 王腾飞 +2 位作者 孙卫玲 董惟昕 费菲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3,58,共4页
过去,就咪唑啉类化合物引入硫脲基后对钢材缓蚀性能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以有机酸(戊酸、羊蜡酸、油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和硫脲为原料,合成了3种硫脲基烷基咪唑啉类季铵盐化合物。将Q235碳钢全浸在80℃的1 mol/L HCl溶液中,利用静... 过去,就咪唑啉类化合物引入硫脲基后对钢材缓蚀性能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以有机酸(戊酸、羊蜡酸、油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和硫脲为原料,合成了3种硫脲基烷基咪唑啉类季铵盐化合物。将Q235碳钢全浸在80℃的1 mol/L HCl溶液中,利用静态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型季铵盐的缓蚀性能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化合物是一种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其中,硫脲基羊蜡酸咪唑啉型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明显优于其他2种,缓蚀率可达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 Q235碳钢 缓蚀率 静态失重法 极化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高速流动环境中13Cr不锈钢冲刷腐蚀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崔璐 康文泉 +3 位作者 吴鹏 黄少璞 程嘉瑞 李臻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6,103,共6页
以油井管13Cr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基于分离变量法控制实验参数,利用高速气固射流实验装置,测量冲刷速率;在2%NaCl射流液体中,测量材料表面电化学腐蚀速率;在2%NaCl液固两相流中,测量冲刷腐蚀速率。分别对3种实验中的试样进行表征,根据结... 以油井管13Cr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基于分离变量法控制实验参数,利用高速气固射流实验装置,测量冲刷速率;在2%NaCl射流液体中,测量材料表面电化学腐蚀速率;在2%NaCl液固两相流中,测量冲刷腐蚀速率。分别对3种实验中的试样进行表征,根据结果对材料冲刷与腐蚀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流速的增加,13Cr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增大,材料表面出现点蚀坑;颗粒冲刷速度的增大显著加速材料的损失,使材料表面出现片状划痕;在液固两相流动溶液中,冲刷速率远大于电化学腐蚀速率,并且两者相互促进,材料表面同时出现点蚀坑和片状划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腐蚀 13Cr不锈钢 失重法 电化学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灰色算法对304不锈钢腐蚀行为的预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瑞成 王彬 张天云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共4页
采用灰色理论模型,用MATLAB语言编程,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失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检验,进而预测出未来时段的腐蚀量.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测定值非常接近,说明灰色预测方法可以真实地反映腐蚀失重的实际情况.... 采用灰色理论模型,用MATLAB语言编程,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失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检验,进而预测出未来时段的腐蚀量.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测定值非常接近,说明灰色预测方法可以真实地反映腐蚀失重的实际情况.该方法可进一步预测试样的腐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GM(1 1)模型 MATLAB 失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尼希碱的缓蚀行为和缓蚀机理 被引量:55
16
作者 王江 张卫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酮类、甲醛和有机胺为原料合成了曼尼希碱 ,用失重法评价了产物在 1 5%盐酸中对 A3钢片的缓蚀性能。研究表明 ,曼尼希碱与铁原子 (离子 )络合吸附成膜 ,通过覆盖效应起到缓蚀作用。在介质温度为 90℃ ,腐蚀时间 4 h,缓蚀剂加量 1 %的... 以酮类、甲醛和有机胺为原料合成了曼尼希碱 ,用失重法评价了产物在 1 5%盐酸中对 A3钢片的缓蚀性能。研究表明 ,曼尼希碱与铁原子 (离子 )络合吸附成膜 ,通过覆盖效应起到缓蚀作用。在介质温度为 90℃ ,腐蚀时间 4 h,缓蚀剂加量 1 %的腐蚀试验中 ,用苯乙酮合成产物的缓蚀效果优于用丙酮合成的产物 ,以环己胺、苄胺和乙二胺与苯乙酮合成产物的缓蚀效果最佳 ,腐蚀速度小于 3 .0 g/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尼希碱 缓蚀剂 失重法 盐酸液 碳钢 缓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失重法研究二氧化碳环境中的电偶腐蚀 被引量:6
17
作者 艾俊哲 梅平 郭兴蓬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2,共3页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二氧化碳腐蚀环境中碳钢/不锈钢(N80/S31803)电偶对在高温高压下的电偶腐蚀行为,探讨了温度、压力及面积比对电偶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下,随着温度的升高,CO2腐蚀环境中电偶对阳极(N80钢)的腐蚀速率有一个极大值;...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二氧化碳腐蚀环境中碳钢/不锈钢(N80/S31803)电偶对在高温高压下的电偶腐蚀行为,探讨了温度、压力及面积比对电偶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下,随着温度的升高,CO2腐蚀环境中电偶对阳极(N80钢)的腐蚀速率有一个极大值;腐蚀速率的对数值与面积比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CO2分压为2.5MPa、阴阳极面积比≤4时,电偶对阳极(N80钢)的腐蚀速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存在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腐蚀速率都随着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法 电偶腐蚀 二氧化碳 高温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缩合希夫碱耐温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晓静 高秋英 +1 位作者 石鑫 刘冬梅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47-158,共12页
为了解决原油开采中酸液腐蚀的问题,采用溶剂法合成出2种双缩合希夫碱缓蚀剂XFJ-1、XFJ-2。针对90℃、15%(质量分数)HCl的环境,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等方法评价了其缓蚀性能,并采用模拟手段从分子层面解释了二者的缓蚀机理。结果... 为了解决原油开采中酸液腐蚀的问题,采用溶剂法合成出2种双缩合希夫碱缓蚀剂XFJ-1、XFJ-2。针对90℃、15%(质量分数)HCl的环境,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等方法评价了其缓蚀性能,并采用模拟手段从分子层面解释了二者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2种缓蚀剂在质量分数分别为1.0%时缓蚀效率分别可以达到82.90%和99.46%;并能同时抑制N80钢的阴、阳极反应;吸附形式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模拟结果说明2种缓蚀剂分子主要通过苯环及C=N双键来接受或提供电子,XFJ-2缓蚀剂的反应活性以及吸附能均大于XFJ-1,表明XJF-2的缓蚀效果比XJF-1好,与试验数据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夫碱缓蚀剂 失重法 极化曲线 交流阻抗谱 模拟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温抗酸含磺酸基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宗学 梁灵 +3 位作者 何毅 李飞 陈映晓 马静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0,38,共5页
为提高咪唑啉类缓蚀剂的抗酸抗温性能,用3-氯-2-羟基丙磺酸钠对羟基月桂酸咪唑啉进行改性,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含磺酸基的抗温抗酸型咪唑啉缓蚀剂。采用红外光谱仪及核磁共振仪分析缓蚀剂及其合成中间体的结构;采用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 为提高咪唑啉类缓蚀剂的抗酸抗温性能,用3-氯-2-羟基丙磺酸钠对羟基月桂酸咪唑啉进行改性,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含磺酸基的抗温抗酸型咪唑啉缓蚀剂。采用红外光谱仪及核磁共振仪分析缓蚀剂及其合成中间体的结构;采用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缓蚀剂在1 mol/L HCl中对P110钢的抗温抗酸性能,并探讨了其在P110钢表面的吸附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观察P110钢表面腐蚀形貌,采用能谱仪分析腐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缓蚀剂在HCl中对P110钢有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效率均在90%以上;在相同缓蚀剂浓度下,缓蚀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出良好的抗温性能;缓蚀剂在P110钢表面的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且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存的混合吸附类型,且呈现出很强的化学吸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缓蚀剂 磺酸基 抗酸抗温性能 失重 电化学 吸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甲基化改性的苯并咪唑对盐酸中N80钢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铁军 李克华 +2 位作者 石东坡 罗运柏 习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93,11-12,共6页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研究了1-(1-苯胺基-3-苯基-2-丙烯基)-2,3-二氢苯并咪唑(APPB)在5.0 mol·L-1盐酸介质中对N80钢的缓蚀行为,并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缓蚀剂与Fe(001)表面的吸附行为。失重法结果表明:APPB缓蚀剂对...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研究了1-(1-苯胺基-3-苯基-2-丙烯基)-2,3-二氢苯并咪唑(APPB)在5.0 mol·L-1盐酸介质中对N80钢的缓蚀行为,并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缓蚀剂与Fe(001)表面的吸附行为。失重法结果表明:APPB缓蚀剂对盐酸介质中的N80钢有明显的缓蚀作用;在0.03~0.20 mmol·L-1浓度范围内,加入缓蚀剂APPB后,提高了腐蚀反应的活化能,而且 APPB与N80钢表面的吸附行为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APPB与Fe(001)表面的吸附能为663.51 kJ/mol,远大于水分子与Fe(001)表面的吸附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APPB N80钢 失重法 电化学测试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