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of Target Genes in Viable Bacteria and Extracellular DNA Using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1
作者 YANG Qianqian ZHANG Xuzhi +5 位作者 JIANG Xiaoyu LI Yang ZHAO Jun HAO Zhihui WANG Pingping QU Keming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0,共10页
When th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assay is used for detecting target genes,DNA extraction is unnecessary in many cases.Simple pretreatment(e.g.heating)is enough to obtain rather sensitive responses.... When th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assay is used for detecting target genes,DNA extraction is unnecessary in many cases.Simple pretreatment(e.g.heating)is enough to obtain rather sensitive responses.Even test samples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 can be used as template.This feature suggests that LAMP is superior to PCR in developing point-of-care test strategies.In this study,using Stx1 gene from E.coli as model,we verified that viable cells,dead cells and extracellular DNA could function as template in the LAMP assay.In the incubation at 63℃,viable bacteria in the LAMP reaction mixture lysed completely within 2 min,providing DNA template for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The Stx1 gene in diluted culture medium,spiked tap water,spiked seawater and real seawater all could be detected,with or without the step of DNA extraction.We found that the complex substances in real sample(e.g.natural seawater)exhibited considerable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LAMP assay.These outcomes are meaningful for building a point-of-care strategy by employing the LAMP assay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bio-resource surveys,food safety,etc.in particular thos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DNA extraction-free Direct gene detection Viable cell Extracellular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a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 for Rice Bacterial Leaf Brown Spot Disease
2
作者 Zhang Jun-hua Wang Liang +8 位作者 Zhang Yao Ni Zhe Xu Xiao-feng Yang Ming-xiu Peng Li-li Yang Xin Wang Yi-han Jiang Xiao-jiao Haseeb Younis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3年第1期13-19,共7页
Rice bacterial leaf brown spot disease caused by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Pss)is a major disease on rice.In recent years,Pss has emerged worldwide,seriously affecting rice producti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 Rice bacterial leaf brown spot disease caused by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Pss)is a major disease on rice.In recent years,Pss has emerged worldwide,seriously affecting rice producti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of Pss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this disease.In order to robust and accurately diagnose the rice bacterial leaf brown spot disease in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an assay system for the Pss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and the specific sequence of hrcN was used as the target,based 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The best detection system was MgSO 48 mmol·L^(-1),Bst DNA polymerase 8 U,dNTP 1.4 mmol·L^(-1),the ratio of internal and outer primers was 2:1,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63℃,the reaction time was 45 min,and the lowest sensitivity was 104 CFU·mL^(-1).This results provided an accurate and robust method for laboratory and field diagnosis of bacterial leaf brown spot disease of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牛病毒性腹泻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娴 陈文钦 +5 位作者 王雯熙 孙智武 张苗苗 郭妮妮 宋先荣 吴修竹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5期41-46,共6页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研究1种快速、灵敏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为牛病毒性腹泻的快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enBank上BVDV序列,...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研究1种快速、灵敏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为牛病毒性腹泻的快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enBank上BVDV序列,依据BVDV的结构蛋白5'-UTR保守序列设计出多组引物探针,从中优选出1组扩增效果最佳的引物探针,经过优化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建立BVD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了评估,并应用该检测方法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所建立的LAMP方法展现出高度特异性,仅对BVDV产生扩增信号,与牛常见病原(如口蹄疫、沙门氏菌等)无交叉反应;通过梯度稀释重组质粒验证,其检测灵敏度为102 copies/μL,较常规PCR提升10倍;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PCR法完全一致(符合率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BVDV LAMP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临床诊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廖怡雯 叶景芬 +4 位作者 武绍碧 陈世雄 杨婉 罗雪 杨琦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1631,共11页
本文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LAMP技术以其高效、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LAMP检测方... 本文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LAMP技术以其高效、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LAMP检测方法外,本文还对一些新型LAMP技术,如IMS-LAMP、LAMP与CRISPR/Cas系统的联用、LAMP与Argonaute系统的联用、LAMP传感器以及LAMP与微流控芯片的结合等做了介绍。针对耐药基因的检测中,LAMP技术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快速、准确地检测耐药基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恒温扩增 快速扩增 检测方法 耐药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产生菌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陈晨 陶泽 +5 位作者 王可 李晴晴 安红玉 卢增慧 李拖平 李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进行设计,对其建立并优化LAMP体系。结果显示,该文所建立的方法针对aflR、omt-1、ver-1基因设计的引物,黄曲霉菌DNA的检出限分别是1.0×10^(-2)、1.0×10^(-3)、1.0×10^(-4) ng/μL。此体系与黄曲霉及寄生曲霉反应成阳性,与其他菌体反应皆为阴性,该方法耗时短、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或根据显色剂颜色变化可在6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黄曲霉毒素产生菌,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高效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产生菌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 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 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柠檬酸杆菌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公翠萍 娄剑锋 +3 位作者 孙威 郭梦雅 胡大雁 刘晓丹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诊断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的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根据Omp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套LAMP特异性检测引物,以弗氏柠檬酸杆菌DNA为模板、羟基萘酚蓝为...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诊断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的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根据Omp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套LAMP特异性检测引物,以弗氏柠檬酸杆菌DNA为模板、羟基萘酚蓝为显色剂,建立弗氏柠檬酸杆菌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并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均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量为1.43×10^(2) copies。为了进一步缩短检测该菌的过程,将HNB染料添加到LAMP反应体系中建立可视化弗氏柠檬酸杆菌LAMP检测方法,55 min内在可见光下通过肉眼直接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及灵敏性高,对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氏柠檬酸杆菌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足目虹彩病毒1 RAA-LFD快检方法建立与应用
7
作者 田飞焱 吴众怡 +6 位作者 徐节华 黄海莉 裴建明 孟霞 刘文珍 周文华 谢世红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现场检测十足目虹彩病毒1(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DIV1)的方法,利用DIV1 ATPase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RAA-nfo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结合侧向流试纸条(LFD)技术,通过优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建立了可现场检测DIV1的...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现场检测十足目虹彩病毒1(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DIV1)的方法,利用DIV1 ATPase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RAA-nfo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结合侧向流试纸条(LFD)技术,通过优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建立了可现场检测DIV1的RAA-LFD方法。该方法能够在37℃下恒温反应20 min,并在LFD显色5 min后判读结果;对嗜水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虾肝肠胞虫(EHP)以及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副溶血弧菌(Vp_(AHPND))等虾类病原无交叉反应,仅对DIV1检测呈阳性;最低检测限为5.25×10^(1) copies/反应;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结果良好。使用该方法与已报道的套式PCR和qPCR方法对采集的60份克氏原螯虾样品进行平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套式PCR一致,与qPCR方法相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100%。结果表明,该方法反应快速、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信度,适用于临床样品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足目虹彩病毒1 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 侧流层析技术 恒温扩增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内卡病毒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田瑶 李琛 +10 位作者 杨莹 李佳昕 王硕 时建立 彭喆 徐绍建 吴晓燕 刘畅 韩红 韩先杰 李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
为建立塞内卡病毒(SVA)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在SVA高度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5对特异性LAMP引物,并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以及临床样本检测,建立了一种经济、特异、敏感的SVA检测方法。在62℃水浴55 min扩增出大于220... 为建立塞内卡病毒(SVA)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在SVA高度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5对特异性LAMP引物,并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以及临床样本检测,建立了一种经济、特异、敏感的SVA检测方法。在62℃水浴55 min扩增出大于220 bp的特异性阶梯状条带,以质粒为模板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5.1 copies/μL时仍可以检测出SVA,比普通PCR敏感1000倍。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猪肺炎支原体(MPH)、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增病毒(PRRSV)均无交叉反应,应用该方法检测72例临床疑似病料,阳性率为33%(24例)。与普通PCR相比较,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经济,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更适于临床检测的SVA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卡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通用型RT-RA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寇美玲 谢佳芮 +5 位作者 李占鸿 张振兴 苏晓航 王轶男 宋建领 苗海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6期97-102,共6页
为建立一种操作简便、有效的口蹄疫病毒(FMDV)核酸通用型检测方法,以FMDV 3D基因为靶基因,设计标记引物及探针,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FMDV的反转录-重组酶介导链置换核酸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检测(RT-RAA-LFD)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 为建立一种操作简便、有效的口蹄疫病毒(FMDV)核酸通用型检测方法,以FMDV 3D基因为靶基因,设计标记引物及探针,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FMDV的反转录-重组酶介导链置换核酸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检测(RT-RAA-LFD)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40℃35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通过肉眼观察可判定结果;具有较好的覆盖面,能够检出我国O型、A型FMDV主要流行拓扑型病毒,与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等其他猪病病原无交叉反应;对RNA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为10^(-7)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利用建立的FMDV RT-RAA-LFD方法对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FMDVRT-RAA-LFD方法具有快速、直观、特异强、重复性好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兽医防疫部门和养殖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重组酶介导链置换核酸扩增 侧流层析试纸 恒温扩增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分型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芮 黄艳梅 +5 位作者 童晓钰 山珊 刘成伟 谭俣宬 陈芳 刘道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0,I0005,I0006,共10页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研究立足DEC目前流行率高、基层分型困难的现状,建立了快速分型5种DEC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研究立足DEC目前流行率高、基层分型困难的现状,建立了快速分型5种DEC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DEC的8段特征性毒力基因pic、aggR、lt、st、stx 1、stx2、escV、invE及大肠埃希氏菌属特异性基因uidA设计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并对方法的分析性能及临床菌株分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对pic和escV的检出限是1 ng/μL,对aggR、stx 1、invE和uidA的检出限是100 pg/μL,对lt、st和stx 2的检出限是10 pg/μL,该方法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100%,DEC型别间无交叉反应,对临床菌株的分型与实际结果完全一致。方法快速简便、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可在4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DEC及其致病类型,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毒力基因 分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roofman-LMTIA技术双重检测当归和东当归
11
作者 张尧轩 肖付刚 +1 位作者 张国治 王德国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4,共6页
通过梯型熔解温度核酸等温扩增技术(Ladder-shape melting temperature nucleic ac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MTIA)与校对酶介导探针(Proofreading enzyme-mediated probe cleavage,Proofman)联合的方法对当归和东当归进行双重检测... 通过梯型熔解温度核酸等温扩增技术(Ladder-shape melting temperature nucleic aci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MTIA)与校对酶介导探针(Proofreading enzyme-mediated probe cleavage,Proofman)联合的方法对当归和东当归进行双重检测。以ddH2O为阴性模板,当归和东当归基因组DNA为阳性模板,测定当归和东当归引物的最适温度、灵敏度及稳定性,并进行了真实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应用Proofman-LMTIA双重检测当归和东当归,引物测定的最适温度为62℃,当归引物灵敏度低至10 pg/μL,东当归引物灵敏度低至1 pg/μL,具有良好的稳定性。7份市售当归样品经检测均为当归。该研究可为当归和东当归的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型熔解温度核酸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当归 东当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亚型禽流感病毒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婷婷 李孟 +9 位作者 谢芝勋 李丹 谢丽基 罗思思 张民秀 王盛 谢志勤 范晴 阮志华 粟永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以H1亚型AIV的HA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组聚合酶核酸等温扩增技术(RPA),通过RT-PCR方法优选出1套引物,进而优化体系的反应温度、最佳探针及引物浓度,使用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并探索该方法能达到的最短反应时间... 以H1亚型AIV的HA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组聚合酶核酸等温扩增技术(RPA),通过RT-PCR方法优选出1套引物,进而优化体系的反应温度、最佳探针及引物浓度,使用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并探索该方法能达到的最短反应时间,利用侧向流动免疫(LFD)试纸条观测反应后的结果,最终建立检测H1亚型AIV的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在探针工作浓度为0.14 mmol/L,37℃条件下反应20 min,可最低检测到1.5×10^(2)copies/反应的H1亚型AIV RNA,其他常见家禽病原体未见阳性反应。该方法与RT-PCR及鸡胚分离鉴定测序结果完全一致,可满足H1亚型AIV临床快速鉴别诊断的需求,为基层兽医现场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亚型AIV 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RT-RPA-L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大洲 郭天笑 +2 位作者 郑实 商颖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61,共13页
等温扩增技术在近20多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依靠其等温反应的优势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体外扩增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lo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其已经在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食品安全等不同领域中的发挥着重要作... 等温扩增技术在近20多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依靠其等温反应的优势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体外扩增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lo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其已经在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食品安全等不同领域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致病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测中。将选取10余种关注度较高的等温扩增技术,主要针对其反应原理、优缺点以及发展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和对比,最后展望了等温扩增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 微生物 核酸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LAMP检测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彩霞 梁成珠 +3 位作者 徐彪 高宏伟 林超 孙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5-309,共5页
将环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应用于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检测。针对抗草甘膦Roundup Ready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外源基因EPSPS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成功建立起定性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的LAMP检测方法。优化LAMP反应条件,反应温度... 将环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应用于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检测。针对抗草甘膦Roundup Ready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外源基因EPSPS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成功建立起定性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的LAMP检测方法。优化LAMP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h。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快速、灵敏、有效地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中整合的EPSPS基因,检测限为0.01%,低于国际现行最低检测量0.5%的要求。检测EPSPS基因操作简单,成本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LAMP检测结果可信,稳定性好,可对目前批准的抗草甘膦RoundupReady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进行定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 快速检测 抗草甘膦转基因 EPSP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椰毒假单胞菌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晓燕 张蕴哲 +3 位作者 王羽 刘哲 王晓丽 张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1-324,共4页
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椰毒假单胞菌的方法。根据公布的椰毒假单胞菌16S~23Sr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在此基础上检测了蜡样芽孢杆菌菌液和人工污染蜡样芽孢杆菌的银耳样品,并将LAMP法与PCR法进行比较... 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椰毒假单胞菌的方法。根据公布的椰毒假单胞菌16S~23Sr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在此基础上检测了蜡样芽孢杆菌菌液和人工污染蜡样芽孢杆菌的银耳样品,并将LAMP法与PC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AMP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椰毒假单胞菌的检出限为5.4CFU/mL,是PCR方法检测灵敏度的1000倍,人工污染银耳样品中的椰毒假单胞菌的检出限为76CFU/g,样品中椰毒假单胞菌的检测过程(包括DNA提取、LAMP和电泳)可在2h内完成,因此LAMP可以简便快速有效地检测食品中的椰毒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椰毒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LAMP检测鸡蛋污染致病菌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军 陈泽平 +2 位作者 李桢 宋小宁 李玉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0,116,共5页
为快速检测污染鸡蛋的致病菌,实验从鸡蛋蛋体表面得到2株菌X1、X2,结合16S r RNA克隆及质粒测序分子方法对2株菌分类分析,发现2株菌X1和X2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NC7401(AP00720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 为快速检测污染鸡蛋的致病菌,实验从鸡蛋蛋体表面得到2株菌X1、X2,结合16S r RNA克隆及质粒测序分子方法对2株菌分类分析,发现2株菌X1和X2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NC7401(AP00720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P003088)。针对两种菌的nhe、nuc基因具有较强的保守性,设计2套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先进行反应体系优化,得到25μL LAMP反应体系最适温度为60℃、最适Mg SO4添加量为1.5μL,引物最适量为2.0μL。再进行二重LAMP鉴定2株污染鸡蛋的致病菌,发现目的菌X1和X2的特异性扩增结果为阳性,其他9株非目的菌扩增结果为阴性,其灵敏度检测限达10 fg/μL。此二重LAMP检测法有快速、特异、灵敏的特点,可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致病菌 16S RRNA 环介岛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黄淮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的病原菌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曾丹丹 张海峰 +3 位作者 田擎 许苗 王源超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7-953,共7页
[目的]通过对黄淮地区大豆种子带菌的快速检测,了解该地区大豆种子携带病原菌的情况。[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黄淮地区29个大豆主栽品种种子上平头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尖镰孢... [目的]通过对黄淮地区大豆种子带菌的快速检测,了解该地区大豆种子携带病原菌的情况。[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黄淮地区29个大豆主栽品种种子上平头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尖镰孢菌、木贼镰孢菌、层出镰孢菌、黄色镰孢菌、禾谷镰孢菌、茄腐镰孢菌、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立枯丝核菌、大豆炭腐病菌、冬青丽赤壳菌、大豆疫霉病菌等大豆主要病原菌的携带情况。[结果]供试的29个品种中有20个品种的种子样本检出携带上述病原菌,分别携带所检测的13种病原菌中的7种,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头炭疽菌、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木贼镰孢菌、黄色镰孢菌、尖镰孢菌、胶孢炭疽菌和层出镰孢菌,但不同大豆品种种子携带病原菌的种类及数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品种‘漯39001’检出的病原菌多达6种。[结论]本研究为大豆种子带菌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并揭示了黄淮地区大豆种子携带病原菌的状况,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子带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新城疫病毒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孔令辰 侯佳蕾 +4 位作者 蒋文泓 聂飞 敖艳华 廖明 任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78,共4页
参考新城疫病毒融合基因(fusion gene,F gene)序列,设计了2对能够特异性地识别F基因上的6个区域的引物,并以此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RT-LAMP)方法检测NDV.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时短(2 h内完成)、特异性好... 参考新城疫病毒融合基因(fusion gene,F gene)序列,设计了2对能够特异性地识别F基因上的6个区域的引物,并以此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RT-LAMP)方法检测NDV.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时短(2 h内完成)、特异性好而且灵敏度高,最小检测限可达100 pg;对人工发病样品进行鸡胚分离和RT-LAMP检测,二者的阳性符合率高达93.5%;同时采用镁离子沉淀对检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方便利用肉眼直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技术 新城疫病毒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tuf基因为靶标的5种16SrⅠ组植原体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圣洁 王胜坤 +5 位作者 林彩丽 于少帅 汪来发 朴春根 郭民伟 田国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4-63,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特异性检测和鉴定16SrⅠ组植原体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实现16SrⅠ组植原体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植原体tuf基因作为靶标,通过序列比对,设计多组具有特异性的LAMP引物组,筛选出一套适用于16SrⅠ组植原体的特异性...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特异性检测和鉴定16SrⅠ组植原体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实现16SrⅠ组植原体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植原体tuf基因作为靶标,通过序列比对,设计多组具有特异性的LAMP引物组,筛选出一套适用于16SrⅠ组植原体的特异性检测体系。以16SrⅡ组、16SrⅤ组、16SrⅩⅨ组植原体样品按照此检测体系进行反应,来验证其特异性;同时将稀释后的感病组织样品同步进行PCR和LAMP检测,以确定其检测灵敏度。对来自不同省市的6份田间样品以及9份组培样品进行检测,以验证其检测的稳定性。【结果】16SrⅠ-LAMP在恒温63℃条件下40 min内完成扩增,能检测5种分别引起泡桐丛枝、苦楝丛枝、桑树萎缩、莴苣黄化和长春花绿变病的16SrⅠ组植原体,不能检测其他组植原体包括16SrⅡ组的花生丛枝、甘薯丛枝、臭矢菜丛枝、16SrⅤ组的枣疯病、红花槐丛枝、樱桃致死黄化和16SrⅩⅨ组的板栗黄化皱缩植原体。通过在反应液中加入钙黄绿素肉眼判断绿色为阳性结果,褐色为阴性结果,与用荧光定量设备进行判读扩增曲线的结果一致。相比于PCR检测,16SrⅠ-LAMP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8倍;16SrⅠ-LAMP能够快速检测出来自不同区域的田间泡桐发病样品、感病泡桐组培苗和嫁接传病脱毒苗。【结论】以tuf基因作为靶标,建立能同时检测5种16SrⅠ组植原体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具有高效、特异、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及成本较低等优点,适合于基层和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原体 环介导恒温扩增 tuf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逸民 邹国秋 +6 位作者 张得玉 罗玉均 曹宗喜 何冉娅 秦宏阳 孔留五 张桂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0,共4页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便捷、灵敏而又特异的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LAMP)基因检测技术,该技术分别使用特异对应于靶序列中2对特殊引物,并在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靶序列进行等温核酸扩增反应。本研究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表...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便捷、灵敏而又特异的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LAMP)基因检测技术,该技术分别使用特异对应于靶序列中2对特殊引物,并在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靶序列进行等温核酸扩增反应。本研究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PCV-2 LAMP在63℃1 h内能够成功的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表明,本研究能够特异的检测PCV-2并且其敏感度可以达到10个拷贝的DNA分子,初步研究LAMP的阳性检出率与PCR的阳性检出率比较结果为94%符合。以上结果证明,LAMP扩增技术是一种检测程序简便、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基因检测手段,在猪圆环病毒2型的快速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敏感性 特异性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