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4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mproved Scene-based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Algorithm for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 Using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2
1
作者 隋婧 金伟其 +2 位作者 董立泉 王霞 郭宏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The improved scene-based adaptiv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NUC) algorithms using a neural network (NNT) approach for infrared image sequences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The retina-like neural networks using steepest... The improved scene-based adaptiv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NUC) algorithms using a neural network (NNT) approach for infrared image sequences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The retina-like neural networks using steepest descent model was the first proposed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 (IRFPA) nonuniformity compensation method,which can perform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the sensors over time on a frame by frame basis. To increase the strength and the robustness of the NNT algorithm and to avoid the presence of ghosting artifacts,some optimization techniques,including momentum term,regularization factor and adaptive learning rate,were executed in the parameter learn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the local median filtering result of AX^U_ ij (n) is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value of desired network output of neuron X_ ij (n),denoted as T_ ij (n),which is the local spatial average of AX^U_ ij (n) in traditional NNT methods. Noticeably,the NUC algorithm is inter-frame adaptive in nature and does not rely on any statistical assumptions on the scene data in the image sequence. Applications of this algorithm to the simulated video sequences and real infrared data taken with PV320 show that the correction results of image sequence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using original NNT approach,especially for the short-time image sequences (several hundred frames) subjected to the dense impulse noises with a number of dead or saturated pix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 焦面位移排列 神经系统 图像系统 光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for IRFPA sensor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framework
2
作者 Junqi Bai Hongyi Hou +2 位作者 Chunguang Zhao Ning Sun Xianya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4期618-624,共7页
For infrared focal plane graded during signal acquisition array sensors, imagery is departicularly nonuniformity. In this paper, an adaptiv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technique is proposed which simultaneously estimate... For infrared focal plane graded during signal acquisition array sensors, imagery is departicularly nonuniformity. In this paper, an adaptive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technique is proposed which simultaneously estimates detector-level and readout- channel-level correction parameters using neural network approaches. Firstly, an improved neural network framework is designed to compute the desired output. Secondly, an adaptive learning rate rule is used in the gain and offset parameter estimation proces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achieve a faster convergence speed and better stability, remove nonuniformity and track parameters drift effectively, and present a good adaptability to scene changes and nonuniformity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neural network (NN) least mean square (L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band-贝叶斯优化-LSTM网络的高旋尾控修正弹修正能力研究
3
作者 周杰 王良明 +2 位作者 傅健 王彦钦 郭首邑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258,共11页
为快速准确地解算出高旋尾控修正弹的修正指令,针对其能力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yperband算法-贝叶斯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Hyperband algorithm-Bayesian optimization-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HBBO-LSTM)的修正能力预测模型... 为快速准确地解算出高旋尾控修正弹的修正指令,针对其能力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yperband算法-贝叶斯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Hyperband algorithm-Bayesian optimization-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HBBO-LSTM)的修正能力预测模型。建立高旋尾控修正弹的7自由度弹道模型,并使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仿真,生成大量样本数据;通过对数据集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拉马努金近似公式的预处理方式,对原始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获得空间分布均匀的样本数据。构建HBBO-LSTM网络预测模型,通过训练得到模型的最佳结构参数。提出一种融合带重启机制的余弦退火衰减和指数衰减的学习率下降策略,保证训练过程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将所述模型与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模型和反向传播网络模型在同一测试集下进行仿真实验,并与4自由度修正质点弹道方程数值积分法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HBBO-LSTM网络模型的综合均方误差为0.17 m^(2),综合平均绝对误差为0.33 m,预测精度优于其他模型;且解算时间和预测精度均优于数值积分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能力 弹道修正弹 尾控弹 长短期记忆网络 Hyperband算法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进度分析与系统实现
4
作者 李昊翔 侯公羽 +3 位作者 陈钦煌 王丹丹 邵耀华 陶志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5-1276,1292,共13页
为了便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进度分析与管理,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进度分析方法.根据装配式建造的特点,改进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并引入基于结构矩阵求解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改进算法(SM-A1).通过确定系统变量、构建因果关系回路... 为了便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进度分析与管理,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进度分析方法.根据装配式建造的特点,改进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并引入基于结构矩阵求解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改进算法(SM-A1).通过确定系统变量、构建因果关系回路图和混合图、确定变量间的数学关系等过程,建立适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单项作业进度模拟系统动力学模型(S-SD),并验证S-SD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将SM-A1与S-SD相结合,构建装配式建筑项目进度分析系统(PCPSAS)框架,设计系统的数据格式、核心模块及界面,生成可执行程序,并通过实例验证PCPSAS的有效性.结果表明,PCPSAS可快速准确地计算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和识别关键工作,且能有效地分析不同纠偏策略对项目进度和成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项目 结构矩阵 双代号网络 系统动力学 纠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刚性变换与非线性改正的机载LiDAR测深航带平差
5
作者 高兴国 闫豆豆 +5 位作者 常增亮 尤超帅 来浩杰 杨安秀 宿殿鹏 阳凡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71,共13页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测量过程中存在控制点布设困难、校准误差残余等问题,同时由于水下测点精度不一致导致机载LiDAR测深航带间出现高程不一致现象。鉴于此,提出一种无控制条件下联合刚性变换与非线性改正的...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测量过程中存在控制点布设困难、校准误差残余等问题,同时由于水下测点精度不一致导致机载LiDAR测深航带间出现高程不一致现象。鉴于此,提出一种无控制条件下联合刚性变换与非线性改正的航带平差方法。首先,基于八邻域提取航带间重叠区域,限定点面匹配范围;然后,通过构建三角不规则网络(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与相邻航带点匹配确定近似同名点,建立航带间的联系,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优化匹配,构建区域网航带平差模型,求解航带最佳变换矩阵;最后,利用多项式曲面表达复杂地形,并根据点面匹配距离和最小求解多项式系数,计算各点改正值予以改正。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ALB系统Mapper 20KU采集数据开展实验,并以陆地RTK点和船载单波束测深点为基准评定平差前后的数据精度。ALB航带平差后陆地和水下测量偏差分别减小8.8 cm和7.5 cm,处理后数据测深精度为24.0 cm,满足国际海道测量标准IHO S-44(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IHO)Standards for Hydrographic Surveys(S-44))特级标准,为ALB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测深 无控制条件 区域网航带平差 非线性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天地”同步测量的卫星遥感影像大气校正实验方案设计
6
作者 崔建勇 张旺辰 +3 位作者 侯舒航 任鹏 刘善伟 宿新元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共11页
针对卫星遥感影像大气校正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协同的“空天地”逐级校正方案。该研究以青岛市唐岛湾水域为实验区,结合卫星、高光谱无人机及地面光谱仪同步观测数据,设计多平台协同校正方案。首先通过逐像素匹配法... 针对卫星遥感影像大气校正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协同的“空天地”逐级校正方案。该研究以青岛市唐岛湾水域为实验区,结合卫星、高光谱无人机及地面光谱仪同步观测数据,设计多平台协同校正方案。首先通过逐像素匹配法(MPP)与经验线法(ELM)融合消除低空大气干扰;再利用指数三角优化算法(ETO)改进BP神经网络,建立卫星与无人机数据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空天地”逐级校正后卫星影像地表反射率与实测光谱的决定系数(R^(2))达0.92;叶绿素a(Chl-a)反演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至1.21μg/L,反演精度较校正前提升42%。研究表明,该实验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卫星影像的大气校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校正 多源数据 水色遥感 高光谱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泡沫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
7
作者 孙磊 唐倩 +3 位作者 廖一鹏 廖玉华 董则希 何建军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9-1626,共18页
浮选现场环境恶劣、光照条件复杂多变,针对现场采集的浮选图像易出现曝光不足、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方法。首先,将低照度图像从RGB转换至HSV空间,针对明度(V)分量,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 浮选现场环境恶劣、光照条件复杂多变,针对现场采集的浮选图像易出现曝光不足、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方法。首先,将低照度图像从RGB转换至HSV空间,针对明度(V)分量,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进行多尺度分解;其次,提出基于全局空间模块的色彩编解码网络,通过挤压提取、色彩编码、色彩解码、颜色校正构建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网络模型,对色度(H)、饱和度(S)分量进行颜色校正;然后,采用自适应模糊集增强V分量的低频子带图像,利用尺度相关系数有效滤除V分量中各高频子带的噪声成分,同时使用非线性增益函数对高频边缘系数进行显著增强处理;最后,对增强后的V分量各子带图像作NSST反变换重构,并将重构后的V分量与校正后的H分量、S分量融合转换回RGB空间。通过实验验证,与当前的主流方法相比,本文方法CIEDE平均降低14.8358,PSNR平均提高8.48 dB,结构相似度平均提高31.32%,连续边缘像素比保持在91%以上。本文方法显著改善了图像的亮度,提升了对比度、清晰度和信息熵,使图像颜色更接近真实色彩,保留了更多纹理细节,并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同时,实现了边缘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泡沫 低照度图像 颜色校正 颜色深度编解码网络 多尺度增强与去噪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与读数校正方法
8
作者 朱均超 张明惠 +2 位作者 韩芳芳 王玉军 宋思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6,共7页
为了实现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精准读数,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与读数校正的方法。针对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读数,首先,采用YOLOv5模型和U-Net模型进行仪表的检测及指针与刻度线信息的分割;随后利用PP... 为了实现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精准读数,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与读数校正的方法。针对不同量程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读数,首先,采用YOLOv5模型和U-Net模型进行仪表的检测及指针与刻度线信息的分割;随后利用PP-OCRv3模型读取量程信息,实现对不同量程的仪表信息提取;最后将读取的量程信息代入夹角占比公式计算出仪表读数。针对倾斜仪表读数不准确的问题,构建BP神经网络拟合出检测读数与实际读数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对不同倾斜角度的指针式仪表检测读数的校正。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出不同量程的精准读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2.6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针式仪表 深度学习 BP神经网络 读数校正 自动读数 OC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分解、LSTM-ELM和误差修正的空气质量指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建国 秦远 周路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2-334,共13页
精准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AQI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并结合了二次分解(Secondary Decomposition,SD)、优化算法、双尺度预测和误差修正的方法... 精准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AQI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并结合了二次分解(Secondary Decomposition,SD)、优化算法、双尺度预测和误差修正的方法。首先,采用改良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ICEEMDAN)和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对原始AQI序列进行分解并重构,获得高频、中频和低频3个频率分量。其次,利用经过北方苍鹰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高频分量进行二次分解,进一步降低其复杂度。再次,引入向量加权平均算法(Weighed Mean of Vectors Algorithm,INFO)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同时利用INFO-LSTM预测高频分量分解后的子序列,进而利用INFO-ELM分别预测中、低频分量,并将所得预测结果进行线性叠加。最后,利用NGO-VMD和INFO-ELM对误差序列进行分解和预测,并对初次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AQI预测值。研究选取北京、上海和成都3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比了7个对照试验,发现基于二次分解、LSTM-ELM和误差修正的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该模型可为治理空气污染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空气质量指数预测 二次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极限学习机 向量加权平均算法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海上饲料称重研究
10
作者 林华建 刘孔瑞 +2 位作者 杨斌 俞文胜 潘柏霖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共8页
为了提高下料装置在海上摇摆、颠簸工况下的饲料称重精度,提出了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称重误差修正算法。基于传感技术,建立配置有称重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的密闭式试验装置,在近海养殖场测取不同配重下0~20°倾斜范围内的饲料称重... 为了提高下料装置在海上摇摆、颠簸工况下的饲料称重精度,提出了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称重误差修正算法。基于传感技术,建立配置有称重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的密闭式试验装置,在近海养殖场测取不同配重下0~20°倾斜范围内的饲料称重与姿态数据,在确定修正系数后,引入BP神经网络算法获取称重预测值。结果显示:真实质量分别为8.06 kg与12.40 kg的测试样本中,相较于直接测量法,BP神经网络算法修正后的称重数据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减小4.32%与4.36%;相较于BP神经网络算法,PSO-BP神经网络算法修正后的称重数据,其最大相对误差分别降低0.39%与0.33%。研究表明,对于海上网箱养殖业的饲料称重,运用PSO-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误差修正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称重 网箱养殖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主汛期5—8月降水过程延伸期智能预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玲玲 谭桂容 +3 位作者 赵辉 张祎 黄超 费麒铭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8,共13页
延伸期预报(提前10~30 d的天气预报)是目前尚未解决而又亟需解决的预报问题之一。本文利用2005—2022年湖南省97站逐日降水资料以及次季节至季节(subseasonal-to-seasonal,S2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延伸期预报(提前10~30 d的天气预报)是目前尚未解决而又亟需解决的预报问题之一。本文利用2005—2022年湖南省97站逐日降水资料以及次季节至季节(subseasonal-to-seasonal,S2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两种模式预报产品,并分别以2005—2018年和2019—2022年为训练验证和独立预测年。基于模式的降水与环流预报产品,首先采用分级累积概率匹配和低频阈值法,对模式降水预报进行订正;然后通过分析大尺度环流特征与降水场的耦合关系,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技术,分别构建基于ECMWF和NCEP动态预报产品的降水预测模型;最后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集成,优化预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订正的两种模式延伸期降水预报的准确性均有显著提升,其中NCEP模式预报技巧的改进大于ECMWF模式。具体而言,订正后的NCEP模式单站降水预报TS评分提升38.5%,区域降水评分提升43.9%;ECMWF模式的TS评分提升14.0%,区域降水评分提升24.2%。独立预测表明,ECMWF模式预报的准确性要优于NCEP模式,特别是15 d预报时效前。CNN模型在15~30 d预报中展现出超越单一数值模式的预测能力,基于动力模式和CNN模型优势的集成预测在整个延伸期预报时效内均展现出较高的预报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差订正 卷积神经网络 延伸期预报 最优集成方法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残差修正的优化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博 廖梦洁 张健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39,共5页
为提高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文章提出基于组合残差修正的优化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麻雀搜索算法对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以避免预测精度降低;其次,引入IOWA算子求解神经网络模型的加权向量,以避免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在不同时点... 为提高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文章提出基于组合残差修正的优化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麻雀搜索算法对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以避免预测精度降低;其次,引入IOWA算子求解神经网络模型的加权向量,以避免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在不同时点时高时低;最后,对回声状态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北京市猪肉月度价格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与9个单一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单一预测模型,所提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可以对其他类似特征的农产品价格进行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WA算子 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残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加权趋势损失的风速订正方法
13
作者 刘旭 杨昊 +4 位作者 梁潇云 陈静 李巧萍 李如清 陈敏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该文旨在改进风速订正模型,以提高第6代跨学科气候研究模式(Model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Climate Version 6,MIROC6)历史时期10 m风速的模拟准确性。研究基于Informer模型,结合多层感知机,构造了非平稳Informer(Ns-Informe... 该文旨在改进风速订正模型,以提高第6代跨学科气候研究模式(Model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Climate Version 6,MIROC6)历史时期10 m风速的模拟准确性。研究基于Informer模型,结合多层感知机,构造了非平稳Informer(Ns-Informer)10 m风速订正模型。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趋势均方误差损失函数,以优化模型在高风速条件下的订正性能,选取北京站、拐子湖站、茫崖站、吉安站4个代表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s-Informer在月尺度和年代际尺度上均能还原风速时间分布特征,订正后10 m风速的均方根误差降低20%~50%,在风速超过5 m·s^(-1)时表现最佳。Ns-Informer订正后的月平均10 m风速演变趋势与观测吻合度提高。在夏季和秋季订正效果显著,月平均10 m风速均方根误差降低25%以上。年代际变化趋势的订正表明Ns-Informer能矫正MIROC6对风速长期变化趋势的偏差,订正后的风速序列捕获了不同站点风速长期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未来情景检验进一步表明:Ns-Informer能在SSP1-2.6情景下对高风速阈值的订正稳定性优于MIROC6。Ns-Informer可以有效降低MIROC6的系统偏差,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风速的精确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风速偏差订正 集合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通风率标准棒修正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史占东 杨荣超 +9 位作者 曾波 王松 沈俊祎 张鹏飞 于千源 范黎 张凯 李栋 张勍 苗芊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为了解决通风率标准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过程中通风率发生偏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不同环境条件下通风率标准棒的修正方法。通过品牌1、品牌2各3个不同规格的通风率标准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测试数据,分别构建了BP神... 为了解决通风率标准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过程中通风率发生偏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不同环境条件下通风率标准棒的修正方法。通过品牌1、品牌2各3个不同规格的通风率标准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测试数据,分别构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对模型在不同品牌间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基于品牌1通风率标准棒的测试数据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BP)、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OBP)均能逐步收敛,相应的验证样本均方误差分别为2.5E-06、3.2E-06和3.5 E-06,测试样本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平均值分别为0.09%、0.02%、0.03%,3种神经网络模型均能较好的实现通风率标准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修正。②基于品牌2通风率标准棒的测试数据作为测试样本,BP、PSOBP和GAOBP 3种模型RE平均值分别为-1.72%、-1.45%、-0.67%,四分位值间距(IQR)分别为7.88%、19.14%、4.81%,说明神经网络模型在不同品牌通风率标准棒的应用过程中,GAOBP模型修正结果优于PSOBP和BP模型。该研究可为提高实际环境条件下通风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率 通风率标准棒 BP神经网络 校准值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误差修正的工况环境污染物动态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丽 申超 韩院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8-415,共8页
为提高工况环境污染物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构建联合误差修正的工况环境污染物动态预测模型。利用自适应白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对时间序列进行分解,计算各分量样本熵进行聚合;对高频分量利用变分模态分解进行二次分解,采用长短时记忆... 为提高工况环境污染物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构建联合误差修正的工况环境污染物动态预测模型。利用自适应白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对时间序列进行分解,计算各分量样本熵进行聚合;对高频分量利用变分模态分解进行二次分解,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进行预测。为保证模型的长期预测精度,引入动态误差修正策略,构建ELM误差分析模型提取误差特征,实时调整误差分析模型实现动态预测。通过实例分析,该模型提升了污染物排放浓度的预测精度,进一步保障了企业生产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分解 样本熵 长短时记忆网络 误差修正 动态预测 工况污染物 完备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激光振镜复合控制
16
作者 刘太贝 刘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194,共9页
激光振镜扫描系统作为扫描成像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其扫描范围、精度和频率直接影响激光雷达成像的性能。振镜电机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部干扰和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尤其在高精度要求下,扰动和参数变化对... 激光振镜扫描系统作为扫描成像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其扫描范围、精度和频率直接影响激光雷达成像的性能。振镜电机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部干扰和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尤其在高精度要求下,扰动和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更为显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降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激光振镜复合滑模控制的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振镜电机的物理结构和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设计传统的全阶扩张状态观测器,由于振镜电机的角度信息可得,提出降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并引入相位超前网络,进一步减少了观测器在估计外部扰动时的相位滞后,提高了扰动估计的精度。其次,将估计出的外部扰动补偿到滑模控制的控制律中,提升了系统的精度、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改进后的控制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滑模控制中的高频抖振问题,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全行程1%的阶跃响应实验中,上升时间为548μs,稳态误差减少4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振镜 扩张状态观测器 滑模控制 校正网络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约束和CNN-GRU网络的井震自动标定
17
作者 李钦昭 刘洋 +2 位作者 席念旭 张浩然 邸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4-575,共12页
井震标定是地震资料解释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传统的井震标定方法是用测井数据与提取的地震子波合成地震记录,通过拖拽的方式与井旁地震道匹配,这种方法有较大的人为因素,而且非常耗时且容易造成过度拉伸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 井震标定是地震资料解释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传统的井震标定方法是用测井数据与提取的地震子波合成地震记录,通过拖拽的方式与井旁地震道匹配,这种方法有较大的人为因素,而且非常耗时且容易造成过度拉伸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实现井震自动标定。首先,用典型模型合成地震记录,引入时间校正量对井旁地震道记录进行校正;然后,通过训练搭建的CNN-GRU网络建立两条地震道与时间校正量之间的联系,以两条地震道的相关系数作为约束条件,用合成地震记录和井旁地震道直接预测时间校正量;最后,采用30口井的实际数据测试神经网络,与手动标定结果对比,分别计算标定后合成地震记录和井旁地震道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①25口井网络自动标定的相关系数大于或等于手动标定,其余5口井两者基本一致;②手动标定30口井大概需要30 min,网络标定只需要5 s。因此,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井震标定中精度和效率都更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标定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时间校正量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残差修正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季亮 李浩冉 +3 位作者 李博通 洪启腾 俞正嘉 郭玥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8,共9页
针对配电网规模扩大、结构与潮流愈发复杂所导致的有限传感装置与数据传输延时、传统故障定位精度受影响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残差修正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搭建IEEE 33节点配电网数字孪生模型,融合μPMU与智能电表的数据,进行... 针对配电网规模扩大、结构与潮流愈发复杂所导致的有限传感装置与数据传输延时、传统故障定位精度受影响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残差修正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搭建IEEE 33节点配电网数字孪生模型,融合μPMU与智能电表的数据,进行实时状态估计并修正系统参数,提升模型准确性。其次,对比故障后数字孪生与配电网各节点残差,利用集成卡尔曼残差分析算法定位故障区段。再次,在故障区段设虚拟故障位置,比对加权测量残差实现精确故障定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不同故障类型、位置及高阻接地等场景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数字孪生 故障定位 集成卡尔曼滤波 残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掠射角声线修正及微分迭代的深海UUV免时钟同步定位方法
19
作者 康玉柱 申晓红 +2 位作者 王海燕 闫永胜 董海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8,共13页
水声传感器网络深海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主要根据几何原理进行水声定位。水下声速不均匀会导致声线传播发生弯曲,用恒定声速来计算节点和UUV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同时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使水下节点和... 水声传感器网络深海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主要根据几何原理进行水声定位。水下声速不均匀会导致声线传播发生弯曲,用恒定声速来计算节点和UUV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同时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使水下节点和UUV之间很难做到精确的时钟同步,且维持时钟同步的成本很高。针对节点、UUV间时钟异步和声线弯曲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掠射角声线修正及微分迭代的深海UUV免时钟同步定位方法。该方法在声速剖面和节点接收端掠射角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比较精确的节点和UUV间水平距离,采用微分迭代方法提高UUV定位精度。通过Matlab仿真和Bellhop模拟实验进行了性能验证,结果表明传统声线修正方法已经不适用节点、UUV时钟异步情况,文中所提基于掠射角声线修正及微分迭代的深海UUV免时钟同步定位方法在掠射角估计误差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明显提高UUV的定位精度。此外,在掠射角估计误差存在情况下仿真了基于掠射角的声线修正效果,对节点深度的设置和通信范围内节点的选择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传感器网络 深海UUV水声定位 免时钟同步 声线修正 微分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和DQN的预测-校正再入制导方法
20
作者 王宽 闫循良 +2 位作者 洪蓓 南汶江 王培臣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1,共11页
针对传统数值预测-校正制导算法计算效率低、难以在线应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网络和深度Q学习网络(DQN)的预测-校正制导方法。该方法采用纵、侧向制导解耦设计思想,在纵向制导方面,构建并训练了剩余航程预测BP网络,利用预测航程偏... 针对传统数值预测-校正制导算法计算效率低、难以在线应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网络和深度Q学习网络(DQN)的预测-校正制导方法。该方法采用纵、侧向制导解耦设计思想,在纵向制导方面,构建并训练了剩余航程预测BP网络,利用预测航程偏差校正倾侧角幅值剖面参数;在侧向制导方面,针对再入制导问题构建强化学习所需的状态、动作空间;确定决策点并设计考虑综合性能的奖励函数;构建强化学习训练网络,进而通过学习网络实现倾侧反转决策。以CAV-H再入滑翔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数值预测-校正方法相比,所提基于BP网络的纵向制导方法具有相当的终端精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与传统基于航向角走廊的侧向制导方法相比,所提基于DQN的侧向制导方法具有相当的计算精度以及更少的反转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滑翔制导 预测-校正 BP网络 强化学习 深度Q学习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