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娜 田云龙 +3 位作者 张蕾 王胜涛 朱昌雄 李红娜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化肥是当代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但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出台的系列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和政策、国家统计年鉴数据和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结果表明:我国的化肥减量增效... 化肥是当代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但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出台的系列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和政策、国家统计年鉴数据和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结果表明:我国的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已初具成效,表现为2015—2022年的8年间,化肥用量减少15.7%,而粮食增产3.9%;化肥施用结构趋向合理化,表现为氮肥用量持续减少,复合肥用量持续增加;我国的化肥施用强度也有所下降,2022年化肥施用强度(298.8 kg·hm^(-2))比2015年减少62.2 kg·hm^(-2),但施肥强度仍有进一步减量空间;化肥减量、养分利用、元素循环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有望为提高化肥利用率、推进减量增效行动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本文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科学的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提出政策和管理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的现状和未来的行动方针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氮肥利用率 减量增效 有机肥替代 施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秸秆替代部分化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刘晓阳 陈检锋 +7 位作者 付利波 王志远 陈华 王伟 杨艳鲜 张庆 杨济达 尹梅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148,共7页
本研究聚焦云南辣椒产业中化肥过量施用引发的作物品质下降问题,致力于探寻科学合理的化肥配施方案以提高辣椒产量与品质。以云南市场中常见的二荆条辣椒为试验对象,设置化肥配施不同比例绿肥秸秆处理以及100%施加化肥的对照处理(CK),... 本研究聚焦云南辣椒产业中化肥过量施用引发的作物品质下降问题,致力于探寻科学合理的化肥配施方案以提高辣椒产量与品质。以云南市场中常见的二荆条辣椒为试验对象,设置化肥配施不同比例绿肥秸秆处理以及100%施加化肥的对照处理(CK),确保各处理小区氮、磷、钾养分总量恒定。在辣椒成熟期与关键生长阶段,测定辣椒产量、叶绿素含量、果实形态、营养成分及硝酸盐含量等关键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化肥配施30%的绿肥秸秆后辣椒产量显著提升了22.29%,辣椒结果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提升了7.47%,辣椒果实形态更符合市场需求;果实品质方面,氮、磷、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含量分别显著提升了5.63%、9.48%、9.96%和25.96%,有害物质硝酸盐含量也显著降低了20.5%。化肥配施绿肥秸秆不仅能显著提高辣椒产量,还能改善果实形态指标、提高营养成分含量并降低有害物质含量。其中,70%化肥+30%绿肥(SF3处理)的效果最佳,为云南辣椒种植的化肥减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化肥减量 绿肥秸秆 配施方案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光温及养分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鸣腾 曾冲 +8 位作者 杨东霞 李帅 王梓萌 周明远 秦丁 王宜伦 盛开 李刚 李岚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8-979,共12页
为探究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光温生理及养分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于2023年6—10月在河南省原阳县布置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自然堆肥+化肥(T2)、水调控槽式堆肥... 为探究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光温生理及养分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于2023年6—10月在河南省原阳县布置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自然堆肥+化肥(T2)、水调控槽式堆肥+化肥(T3)、酸调控槽式堆肥+化肥(T4)和槽式堆肥+化肥(T5)六个处理,于夏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并分别在大喇叭口期、吐丝期与灌浆期测定叶片SPAD值、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及冠层温度,分析植株养分转运分配及养分吸收积累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可提高夏玉米产量,T4处理最高,与T1相比,产量显著增加15.71%,较T2、T3和T5相比产量平均增幅为7.07%。此外,T4处理显著增强了各生育时期夏玉米光温利用性能,叶片SPAD值、冠层光合有效辐射较其他有机肥处理分别平均增加2.39、3.10、3.23个SPAD单位和10.65%、7.94%、5.23%,冠层温度则平均降低5.42%、4.08%和6.54%。T4处理明显增加了夏玉米地上部植株氮磷钾积累量,提高其花前钾素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贡献率和花后氮、磷素转运量以及花后氮、磷素对籽粒贡献率。Logistics回归方程拟合结果显示,氮、磷、钾素吸收总量和平均吸收速率均以T4最佳,较T1分别提高了42.09%、40.76%、33.01%和0.45、0.23、0.75 kg·hm^(-2)·d^(-1)。本试验条件下采用酸调控槽式堆肥配施化肥(25%∶75%)模式可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增强冠层光温利用效率,促进夏玉米养分吸收以及籽粒转移效率,可以在豫北砂质潮土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产量 发酵方式 有机肥配施化肥 光温生理特性 养分转运与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复垦耕地土壤团聚体构成及稻田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王一梓 宋文杰 +5 位作者 张欢 李天鹏 毛伟 杨洪建 赵海涛 居静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为促进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的快速培肥与水稻产量的协同提升,基于持续4年(2019—2022年)有机肥配施化肥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N)肥(T0)、100%化肥N(T1)、40%鸡粪肥N+60%化肥N(T2)、40%蚯蚓粪肥N+60%化肥N(T3)、40%菜籽饼肥N+... 为促进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的快速培肥与水稻产量的协同提升,基于持续4年(2019—2022年)有机肥配施化肥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N)肥(T0)、100%化肥N(T1)、40%鸡粪肥N+60%化肥N(T2)、40%蚯蚓粪肥N+60%化肥N(T3)、40%菜籽饼肥N+60%化肥N(T4),测定水稻产量、不同粒径团聚体的含量及其有机碳(OC)、全氮(TN)含量,并评估团聚体稳定性。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各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均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幅为3.15%~9.93%。同时,各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还促进了土壤团聚体从微团聚体(<0.25 mm)向中团聚体(0.25~2 mm)转变。此外,这些处理还提高了全土及>2和0.25~2 mm粒径团聚体OC、TN含量,增幅分别为6.95%~24.68%及4.03%~58.28%和23.38%~57.14%(OC)、10.00%~31.85%及19.14%~78.95%和28.44%~71.25%(TN)。相关分析表明,0.25~2 mm粒径团聚体的比例以及>2和0.25~2 mm粒径团聚体OC和TN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越强。相关和冗余分析表明,>2和0.25~2 mm粒径团聚体的OC和TN与水稻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而<0.25 mm粒径团聚体的OC、TN与水稻产量相关性则相对较弱。综上所述,在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上,采用40%有机肥N+60%化肥N不仅有助于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还能提升水稻产量,在3种有机肥中,蚯蚓粪和菜籽饼肥的效果优于鸡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配施化肥 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土壤 土壤团聚体 土壤碳氮含量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DC模型的气候变化下长期施肥对紫色土区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分析
5
作者 宋健鸿 李天阳 +4 位作者 卢佳怡 何丙辉 张高宁 李清藐 徐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2-882,共11页
农田土壤有机碳(soilorganic carbon,SOC)储量的动态变化与施肥策略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探究气候变化下增产固碳的施肥策略,以紫色土区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利用长期定位监测试验对反硝化-分解模型(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DN... 农田土壤有机碳(soilorganic carbon,SOC)储量的动态变化与施肥策略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探究气候变化下增产固碳的施肥策略,以紫色土区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利用长期定位监测试验对反硝化-分解模型(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DNDC)进行校正与验证,并利用校正后的DNDC模型与CMIP6模式未来情景气候数据结合,分析了基准、SSP2-4.5和SSP5-8.53种情景下无施肥对照(CK)、有机肥和化肥配施(T1)、常规单施化肥(T2)和单施化肥增量(T3)4种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和SOC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在两种SSP情景下降水量和温度随时间推移均呈上升趋势,且SSP5-8.5情景降水量和温度的上升趋势更明显。各处理玉米产量和表层SOC含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平均偏差误差(MBE)表现良好,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为0.07~0.19,决定系数(R^(2))为0.74~0.98,校正后的DNDC模型模拟效果较好,能够用于紫色土区玉米产量和SOC储量的模拟。在T1处理下,各未来情景下SOC储量在大多数年代下无显著差异,气候变化对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措施下的玉米产量和SOC储量影响较小;与基准情景相比,SSP2-4.5和SSP5-8.5情景能够显著提高无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但会显著减少常规单施化肥处理的玉米产量。CK、T2和T3处理下各情景SOC储量随时间推移均呈降低趋势,T1处理下各情景SOC储量随时间推移均呈升高趋势;2100年各处理SOC储量表现为T1>T3≈T2>CK。不同施肥措施下,2100年SSP5-8.5情景的SOC损失量均高于SSP2-4.5情景,高排放情景会导致更多SOC损失。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常规施肥模式虽然能够保证作物稳产,但不利于农田固碳,而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是紫色土耕地实现固碳增产较为适宜的施肥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分解模型(DNDC) CMIP6 气候变化 未来情景 长期施肥 有机无机肥配施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土壤理化特性及NH_(3)挥发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鸣腾 曾冲 +8 位作者 李帅 蔡迦铭 楚静雅 周明远 王宜伦 苗玉红 李刚 刘雪峰 李岚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2-1505,共14页
研究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稳定性、酶活性和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可为华北平原农田玉米合理施肥及土壤培肥与地力提升提供支撑。2023年于河南省原阳县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布... 研究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稳定性、酶活性和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可为华北平原农田玉米合理施肥及土壤培肥与地力提升提供支撑。2023年于河南省原阳县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布置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田间试验(有机肥∶化肥=25%∶75%),共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自然堆肥+化肥(T2)、水调控槽式堆肥+化肥(T3)、酸调控槽式堆肥+化肥(T4)和槽式堆肥+化肥(T5)6个处理。分别于夏玉米播种前、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测试分析土壤pH,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容重,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团聚体分布特征和碳氮比,NH_(3)挥发动态与累积效应,并于夏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计算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与CK和T1相比,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可提高夏玉米产量,处理间以T4最高,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9.90%和15.71%;此外,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均可有效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及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及容重,且以T4效果最佳。与T1相比,T4处理成熟期0.25~2 mm、≥2 mm土壤团聚体分布比例及各粒级团聚体碳氮比分别平均增加45.40%、67.11%和26.47%。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以T4最高,较T1于各时期平均增幅分别为26.77%、24.89%和26.15%。此外,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可有效降低土壤NH_(3)挥发通量峰值与累积量,且以T4减排效应最佳,比T1分别平均降低29.66%和40.18%。与T1相比,T4处理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17.28%、56.64%和25.19%。综上所述,酸调控槽式堆肥与化肥以25%∶75%比例配施可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及碳氮比,增强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氮素挥发损失,提高肥料利用水平。该结果可为华北平原化肥减施增效及土壤地力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猪粪堆肥 发酵方式 猪粪堆肥配施化肥 土壤理化性质 团聚体 酶活性 NH_(3)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雪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7
作者 王飞 秦方锦 +4 位作者 章余 车春华 胡伋 黄郑宸 郑振浩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3,共6页
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雪菜的产量和生产效益,以期提炼合理施肥模式,为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提供参考。采用配方施肥、缓控释肥应用、有机无机配合施肥等技术路线,各设3个处理,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CK),减少总养分28.7%~42.7%(均指折纯养... 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雪菜的产量和生产效益,以期提炼合理施肥模式,为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提供参考。采用配方施肥、缓控释肥应用、有机无机配合施肥等技术路线,各设3个处理,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CK),减少总养分28.7%~42.7%(均指折纯养分量,下同)。结果显示,当地主推的配方施肥模式(基肥20-15-10配方肥、尿素提苗、春发肥21-6-13配方肥)较CK化肥减量37.7%,雪菜显著增产12.0%,每公顷增加效益10465.5元;缓控释肥模式(24-12-12缓释肥作基肥、高氮低磷配方肥作春发肥,不施提苗肥)较CK化肥减量33.8%,雪菜增产2.7%,每公顷增加效益4947元;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模式(每公顷施用商品有机肥7500 kg,与当地主推配方肥配合施用)较CK化肥减量36.1%,雪菜显著增产11.0%,每公顷增加效益5290.5元。综上所述,配方施肥模式减肥节本增收效果佳,推广应用价值最大;缓控释肥模式有助于实现轻简化施肥,但新肥料大面积应用需经过田间试验验证;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模式增产显著,需进一步探索适宜的有机肥用量以及化肥减量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菜 化肥减量增效 配方施肥 缓控释肥 有机无机配合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土壤质量、百合植株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何震 何雨辉 +1 位作者 刘铭钰 周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4,共8页
本研究于2021—2022年连续2年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玉山镇七彩百合园开展试验。试验选取东方百合品种‘索邦’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减量20%与有机肥配施(MNPK)、化肥减量20%与生物有机肥配施(BNPK)共4个处理,研... 本研究于2021—2022年连续2年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玉山镇七彩百合园开展试验。试验选取东方百合品种‘索邦’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减量20%与有机肥配施(MNPK)、化肥减量20%与生物有机肥配施(BNPK)共4个处理,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百合植株养分吸收、产量和土壤肥力及CO_(2)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及NPK处理相比,MNPK和BNPK处理均有利于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土壤CO_(2)排放速率在不同处理下随百合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以7月份最高;各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表现为BNPK>MNPK>NPK>CK,与NPK处理相比,MNPK和BNPK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18.47%和22.57%。施肥处理百合各器官N、P、K养分含量均高于CK。2021和2022年,MNPK、BNPK处理的百合产量较NPK处理分别显著增加26.60%、21.96%和36.02%、30.05%;与NPK相比,2021年MNPK和BNPK处理的肥料贡献率显著增加50.50%和63.64%,2022年显著增加37.08%和47.58%。此外,BNPK处理的产量和肥料贡献率总体上高于MNPK处理,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有机肥在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CO_(2)排放及提高百合植株各器官养分吸收和产量方面具有替代部分化肥的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化肥减量提质增效和百合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 土壤质量 土壤CO_(2)排放 养分吸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蚯蚓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网纹瓜生长及土壤的影响
9
作者 黄剑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53-59,共7页
为优化网纹瓜施肥策略,2024年于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网纹瓜种植区内开展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蚯蚓粪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田间试验,研究蚯蚓粪有机肥料对网纹瓜生长、产量、品质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蚯蚓粪有机肥... 为优化网纹瓜施肥策略,2024年于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网纹瓜种植区内开展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蚯蚓粪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田间试验,研究蚯蚓粪有机肥料对网纹瓜生长、产量、品质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蚯蚓粪有机肥50%替代化肥的处理不仅对网纹瓜的产量和品质提升效果显著,还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及酶活性产生积极影响。相较于对照组(CK)相比,产量提高了6.84%,平均单瓜质量增加4.40%,果实纵横径分别增长3.29%和5.73%;在品质指标方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6.06%,可溶性糖含量升高6.26%,有机酸含量降低10.11%,维生素C含量升高8.47%,多酚含量提升8.52%。综合分析表明,基施发酵蚯蚓粪有机肥以50%替代化肥的处理方式,相较于其他处理,在提高网纹瓜果实产量和品质方面表现突出,同时能有效改良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 有机肥 化肥 网纹瓜 施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10
作者 杜永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5期169-170,173,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潜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设置了包括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及不同比例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在内的7个处理。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M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春小麦的产量,相较于单... 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潜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设置了包括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及不同比例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在内的7个处理。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M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春小麦的产量,相较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处理,NM处理的产量达到了634.23 kg/667 m^(2),增产效果较为显著(P<0.05)。同时,化肥与有机肥配施还显著改善了春小麦的农艺性状(株高和穗长显著增加),有助于提升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养分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化肥 有机肥 配施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农药减施对牟定县油菜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滕莉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为研究化肥农药减施对牟定县油菜产量的影响,以常规施肥施药为对照,设置3个化肥农药减施处理,分别为化肥农药减施10%、20%和30%,研究油菜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施肥施药量的减少,油菜的株高、分支数、... 为研究化肥农药减施对牟定县油菜产量的影响,以常规施肥施药为对照,设置3个化肥农药减施处理,分别为化肥农药减施10%、20%和30%,研究油菜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施肥施药量的减少,油菜的株高、分支数、有效角果数、千粒质量、产量以及土壤养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农药化肥减施10%处理下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化肥农药减施10%以内对油菜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小,能够保障生产收益,还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是当地油菜高效种植的最佳施肥施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化肥减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木薯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韦卓文 刘沁雲 +4 位作者 欧文军 魏云霞 喻珊 陆小静 蔡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7-2106,共10页
为了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木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产量的影响,采用Illumina Nova 6000测序平台,对未施肥(CK)、有机肥(T_(1))、常规施肥+有机肥(T_(2))和化肥减施+有机肥(T_(3))等施肥方式处理下的华南12号木薯根际土... 为了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木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产量的影响,采用Illumina Nova 6000测序平台,对未施肥(CK)、有机肥(T_(1))、常规施肥+有机肥(T_(2))和化肥减施+有机肥(T_(3))等施肥方式处理下的华南12号木薯根际土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T_(3)处理不仅能显著增加木薯株高和茎粗,还能提高木薯产量。在相似水平为97%下聚类分析得到木薯根际土壤OTUs,分别为3603个(CK)、1688个(T_(1))、1276个(T_(2))和3317个(T_(3))。不同施肥方式改变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其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CK>T_(3)>T_(1)>T_(2)。基于土壤细菌群落的PCoA和聚类分析,CK和T_(3)细菌群落结构组成较为相似,T_(1)与T_(2)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相似。不同施肥处理下木薯根际土壤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增加了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冗余性分析结果表明速效钾是影响木薯根际土壤菌群的主要效应因子。研究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不仅能增加木薯的产量,还能改变木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为发展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木薯产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化肥减量 有机肥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施铃肥对化学封顶棉花光合特性、秋桃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浩然 段松江 +3 位作者 张承洁 吴一帆 张巨松 郭仁松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7,共9页
化学封顶会加快棉花衰老进程,造成棉花养分供应不足,影响顶部棉铃正常发育,导致棉花顶部不结铃、结铃少、铃质量低,最终影响产量。为解决该问题,以J206-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2个铃期增施尿素处理[0 kg/hm^(2)(N0)和150... 化学封顶会加快棉花衰老进程,造成棉花养分供应不足,影响顶部棉铃正常发育,导致棉花顶部不结铃、结铃少、铃质量低,最终影响产量。为解决该问题,以J206-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2个铃期增施尿素处理[0 kg/hm^(2)(N0)和150 kg/hm^(2)(N1)],副区设置4种铃期叶面肥喷施处理[不喷施叶面肥(F0)和喷施1%硫酸钾(F1)、0.1%硼酸盐(F2)、0.3%磷酸二氢钾(F3)],共8个处理,探究化学封顶条件下增施铃肥对棉花光合能力、秋桃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功能叶SPAD值在增施铃肥后21 d达到峰值,所有处理中以N1F3处理SPAD值最高,较N0F0提高15.02%。增施铃肥后21 d,N0水平下F3、F1、F2处理净光合速率(Pn)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20.72%、17.71%和14.42%,N1水平下,F3、F1处理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20.00%、11.81%。增施铃肥处理的秋桃棉铃长度、体积均高于N0F0处理,其中除N0F2处理外,各处理秋桃棉铃长度均与N0F0处理差异显著。在同一氮肥水平下,F1—F3处理秋桃棉籽与纤维干质量均高于F0处理;N0水平下,F1与F3处理棉籽、纤维干质量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31.43%、25.53%与38.57%、35.46%;N1水平下,F1—F3处理棉籽干质量较F0处理显著提高32.92%、17.39%、37.89%,F1与F3处理的纤维干质量分别较F0处理提高23.81%与32.65%。增施铃肥各处理的秋桃单铃质量与籽棉产量均高于N0F0处理,其中N1F3处理秋桃单铃质量最大(6.18 g),较N0F0处理显著提高14.44%;除N0F2、N1F0、N1F2处理外,各处理籽棉产量均显著高于N0F0处理,其中N1F3处理籽棉产量最高,达7 273.35 kg/hm^(2),较N0F0处理显著提高30.20%。综上所述,基于棉花化学封顶且纯氮施用量为南疆常规水平300~375 kg/hm^(2)条件下,建议于棉花铃期增施尿素150kg/hm^(2)配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可提升棉花光合能力,利于秋桃生物量的积累,增加棉花秋桃数量及单铃质量,进而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封顶 增施铃肥 秋桃发育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麦后复种娃娃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成明 史嘉莉 +1 位作者 马栋 于若飞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40,共9页
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娃娃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麦后复种娃娃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以娃娃菜品种春玉黄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化肥减量增施不同比例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等7个处理,测定娃娃菜株高、地上部和地... 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娃娃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麦后复种娃娃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以娃娃菜品种春玉黄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化肥减量增施不同比例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等7个处理,测定娃娃菜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鲜菜产量、净菜产量、净菜率以及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矿物质元素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处理对麦后复种娃娃菜生长、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施并增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娃娃菜植株的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鲜菜产量和净菜产量;适量减少化肥并配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娃娃菜生长并获得高产,同时能显著提高娃娃菜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Ca、Fe、Zn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提升娃娃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各处理均可以提高娃娃菜的品质和产量,其中以JF4处理(化肥减施40%+增施有机肥7500 kg·hm^(-2)+微生物菌剂75 kg·hm^(-2))效果最佳,可作为该区域麦后复种娃娃菜的优化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配施 麦后复种 娃娃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5期22-25,共4页
为深入探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土壤质量的综合效应,从而为当地小麦生产制订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在实现化肥减量的同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本试验设置了5种不同的处理方案:空白对照组(CK)、常规化肥单独施用... 为深入探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土壤质量的综合效应,从而为当地小麦生产制订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在实现化肥减量的同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本试验设置了5种不同的处理方案:空白对照组(CK)、常规化肥单独施用组、化肥用量减少20%并配合有机肥施用组、化肥用量减少40%并配合有机肥施用组,以及化肥用量减少60%并配合有机肥施用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方式对小麦植株生长特性、最终产量表现及土壤性质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当化肥用量减少20%并配施有机肥的处理条件下,小麦的产量达到较优水平(8910 kg/hm^(2))。相较于单一使用化肥的情况,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配施不仅能够明显促进小麦的生长与高产,还能有效地改善和优化土壤质量,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 产量 土壤质量 化肥减量 耕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贺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189-190,共2页
为了探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设置了6个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处理B(140 kg/hm^(2)尿素+40 kg/hm^(2)有机肥+70 kg/hm^(2)硫酸钾+50 kg/hm^(2)过磷酸钙)的有机... 为了探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设置了6个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处理B(140 kg/hm^(2)尿素+40 kg/hm^(2)有机肥+70 kg/hm^(2)硫酸钾+50 kg/hm^(2)过磷酸钙)的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量最有利于促进大豆产量、品质及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配施 大豆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州市南浔区单季稻施肥方式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佳泉 孙莉 +2 位作者 姚梦雅 张金卫 陈宇眺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840-2844,共5页
为了解浙北地区单季稻生产过程中的施肥情况,以进一步推广化肥高效利用技术,于2022年10—11月,在湖州市南浔区调查单季稻种植大户45户。数据表明,以南浔为代表的浙北地区,常规稻种植户的平均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28.0、63.0、93.0 kg... 为了解浙北地区单季稻生产过程中的施肥情况,以进一步推广化肥高效利用技术,于2022年10—11月,在湖州市南浔区调查单季稻种植大户45户。数据表明,以南浔为代表的浙北地区,常规稻种植户的平均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28.0、63.0、93.0 kg·hm^(-2),杂交稻种植户的平均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58.0、75.0、96.0 kg·hm^(-2)。杂交稻和常规稻种植户的化肥用量已趋于优化,但磷肥和钾肥施用量在不同农户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幅。所调查农户中,施肥次数在2次以上的农户超过总调查数的50%,此外有43户采用配方肥,采用传统复合肥的仅有2户,表明分次施肥、施用配方肥等技术已逐渐被农户所接受。但数据同时表明,绝大多数农户在施肥时,仍采用撒施的方式,仅有2户采用侧深施肥的肥料高效施用技术,且多数农户并未依照测土配方技术来施用配方肥,未来需针对上述问题加强推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调查 水稻 化肥 肥料利用率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顺县推进茶园“绿色双减技术”工作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碎典 黄海辉 孙淑娟 《中国茶叶》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近年来,浙江省泰顺县开展茶园“绿色双减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实施了“数字化色板诱集技术+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诱杀技术+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技术”防控模式,取得诸多成效和亮点。然而,实践中仍存在技术广泛推广困难、推广缺乏长效... 近年来,浙江省泰顺县开展茶园“绿色双减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实施了“数字化色板诱集技术+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诱杀技术+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技术”防控模式,取得诸多成效和亮点。然而,实践中仍存在技术广泛推广困难、推广缺乏长效机制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和政策引导,加强认证管理和监管执法,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以及推进产学研合作等发展建议,以期为提高泰顺县茶产业的科技支撑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顺县 茶园 绿色防控 绿色双减技术 化肥减施 农药减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农田肥料投入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19
作者 李文西 毛伟 +3 位作者 苏胜 陈明 陈欣 王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为精准评估扬州市主要农作物肥料投入量,摸清其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平衡施肥的丰产对策。基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扬州市各县(市、区)氮、磷、钾肥投入量变化、各县(市、区)化肥和有机肥施... 为精准评估扬州市主要农作物肥料投入量,摸清其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平衡施肥的丰产对策。基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扬州市各县(市、区)氮、磷、钾肥投入量变化、各县(市、区)化肥和有机肥施用总量(氮、磷、钾肥总量)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扬州各县(市、区)肥料施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机肥施用量以2017年为转折点,呈先逐年增加后下降趋势。宝应县平均有机肥施用量最高,广陵区平均有机肥施用量最低。化肥施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广陵区化肥平均施用量最低,江都区化肥平均施用量最高。整体上扬州市氮肥施用总量呈逐年下降,磷和钾肥施用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扬州市当前存在的化学肥料比例偏高、化肥氮肥总量投入居高不下、肥料运筹简单化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施肥结构,充分利用有机肥;调整施肥比例,合理平衡施肥;科学研判墒情,提高施肥效率等化肥使用的建议,以确保“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有机肥 氮磷钾比例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6
20
作者 李燕青 林治安 +3 位作者 温延臣 车升国 孙文彦 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3-1522,共10页
【目的】综合分析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籽粒、面粉、面团品质指标的影响,为提升小麦品质提供有机肥科学施用基础。【方法】以鸡粪、猪粪和牛粪为供试有机肥料,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供试作物进行了田间试验。在施N 225 kg/hm^2... 【目的】综合分析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籽粒、面粉、面团品质指标的影响,为提升小麦品质提供有机肥科学施用基础。【方法】以鸡粪、猪粪和牛粪为供试有机肥料,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供试作物进行了田间试验。在施N 225 kg/hm^2前提下,设单施化肥(尿素)、鸡粪、猪粪、牛粪处理,及三种有机肥各自分别以25%、50%和75%配合75%、50%、25%的化肥处理,以及化肥、鸡粪、猪粪、牛粪施肥料量加倍处理,共18个处理。小麦收获后,分析了3个籽粒品质指标、5个面粉品质指标、7个面团品质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了三种有机肥的不同利用方式和用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施N 225 kg/hm^2条件下,单施鸡粪、猪粪对小麦各品质指标的提升作用与单施化肥处理相当,明显优于牛粪;与单施牛粪处理相比,单施鸡粪、猪粪、化肥处理的平均面团形成时间延长了50.85%,平均粉质指数提高了25.75%,平均湿面筋含量提升了19.71%,平均沉淀值提升了18.17%,平均粗蛋白含量提升了14.37%,面团拉伸比降低了36.84%。增加肥料用量一倍对小麦品质指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常量处理中,25%有机肥+75%化肥最有利于籽粒蛋白含量的提高。将15个品质指标分为3个主成分组,以湿面筋为代表的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占到60.2%,代表了大部分的数据信息。根据各施肥处理对品质指标影响的相似性,将18种施肥方式聚为四类:1)不施肥;2)单施常量、加倍牛粪处理;3)常量鸡粪、猪粪、化肥单施及常量配施处理;4)加倍化肥、加倍鸡粪和加倍猪粪处理,从1)至4)小麦多数品质指标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结论】以常规施氮量(225 kg/hm^2)为前提,鸡粪、猪粪配施少量或者不配施化肥,牛粪配施75%化肥都可以显著提升小麦品质,单施牛粪提升小麦品质作用不显著。因此,在有机肥源充足的条件下,在总施氮量不增加的前提下,鸡粪、猪粪氮的施用比例可提高至75%,牛粪的实用比例控制在25%,以获得优质的小麦籽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类型 化肥 有机无机配施 冬小麦品质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