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领域大宗商品定价权:测度及动态演进特征研究
1
作者 邵运文 周宇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67,共11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新能源领域大宗商品消费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相关原材料的定价话语权较低,因此研究大宗商品定价权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美26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首次从实证上综合考量了大宗商品定价权背后的商品属性、金融...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新能源领域大宗商品消费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相关原材料的定价话语权较低,因此研究大宗商品定价权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美26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首次从实证上综合考量了大宗商品定价权背后的商品属性、金融属性和政治属性,并进行各属性动态演进的测度分析。从结果来看,新能源领域大宗商品定价权受商品属性影响较大,金融属性次之。近年来中美两国相关商品的定价权均缓慢上升,我国新能源领域原材料定价权由商品属性主导,而美国相关商品定价权由政治属性主导。2021年后,我国相关商品的金融属性因期货交易量放大而骤然提升,促进了定价权发展。因而建议巩固我国定价权的商品属性,重点提升金融属性,扩大金融开放,促进新能源行业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双碳”目标 大宗商品交易 期货市场 定价权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权力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中性问题实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小娟 张飒 姜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68,共2页
运用合理预期下的货币中性假设模型对我国货币中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不论是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还是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显著的。因此,货币供给在推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利用预期的... 运用合理预期下的货币中性假设模型对我国货币中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不论是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还是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显著的。因此,货币供给在推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利用预期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得到了实证经验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中性 货币供给冲击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楚尔鸣 喻多娇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第3期26-30,共5页
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正确地认识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确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采用了中国1996—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货... 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正确地认识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确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采用了中国1996—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货币是否为中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不但在短期表现为非中性,在长期也是非中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中性 货币非中性 中性货币政策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中性理论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4
作者 甘小军 高珊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0,共3页
利用中国1994年以来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ARIMA模型和二阶段OLS模型对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中性理论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短期内中国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与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都有显著影响,且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影响更明... 利用中国1994年以来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ARIMA模型和二阶段OLS模型对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中性理论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短期内中国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与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都有显著影响,且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影响更明显;但从长期看,预期货币与非预期货币对产出的正负效应相互抵消,中国货币政策表现为长期渐近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中性 理性预期学派 凯恩期主义 ARI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长期中性实证研究——基于F-S方法的估计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国庆 林梦瑶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4,共5页
本文利用Fisher-Seater的货币长期中性检验模型对中国1997年第1季度—2009年第4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货币长期导数是发散的,表明货币在长期内是非中性的。基于这一结果我们认为,近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影响实际经济... 本文利用Fisher-Seater的货币长期中性检验模型对中国1997年第1季度—2009年第4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货币长期导数是发散的,表明货币在长期内是非中性的。基于这一结果我们认为,近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影响实际经济上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长期中性 F-S方法 单位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双支柱宏观调控体系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8
6
作者 潘敏 刘红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26,共8页
“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长期持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绿色转型既需要中央银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为其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也需要创新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转型风险。经济绿色转型对中... “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长期持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绿色转型既需要中央银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为其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也需要创新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转型风险。经济绿色转型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权衡、政策工具的优化和创新、政策传导渠道的疏通等提出了挑战;而转型风险的防范对宏观审慎监管中转型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等监管工具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双支柱宏观调控体系需要将气候目标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创新支持绿色转型的中长期货币政策工具,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大再融资合格抵押品范围,疏通绿色货币宽松向绿色信贷宽松的传导渠道,提升政策效果;宏观审慎政策方面,在构建转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的基础上,优化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等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实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防范转型风险的激励兼容。与此同时,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提升政策的可信度,将有利于提升双支柱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 转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流动性趋紧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怀 耿刚德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7,共6页
货币流动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金融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目前出现的"钱荒"背景是实际货币严重超发,从而增加了对其解释的难度。鉴于此,结合中国的国情,从经济与金融政策、国内金融市场、货币... 货币流动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金融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目前出现的"钱荒"背景是实际货币严重超发,从而增加了对其解释的难度。鉴于此,结合中国的国情,从经济与金融政策、国内金融市场、货币外流、经济形态、军费支出等视角,讨论了中国"钱荒"问题产生的根源,给出了消除"钱荒"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趋紧 货币中性 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无效的实证分析——基于2003~2008年的数据 被引量:1
8
作者 冯科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7,共6页
按狭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结合费舍尔的经济结构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和货币冲击识别等方法,对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无效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无效性。
关键词 无效性 货币中性 经济结构模型 货币冲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潜在产出测算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攀 刘子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7,共4页
产出缺口是判断经济形势,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并从供给和需求结合的视角对潜在产出赋予"可持续性"的内涵。新常态下,应将"货币中性"纳入对中国潜在产出测算的考量,引入信贷缺口... 产出缺口是判断经济形势,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并从供给和需求结合的视角对潜在产出赋予"可持续性"的内涵。新常态下,应将"货币中性"纳入对中国潜在产出测算的考量,引入信贷缺口、房地产价格缺口等指标,重视微观主体行为决策特征演变对经济内在驱动机制的影响,进而建立基于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提高潜在产出估计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货币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货币非中性探究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辉莉 《经济与管理》 2008年第5期16-20,共5页
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供给的变动最终不仅能影响名义价格与名义工资等名义变量,而且对实际产出等实际变量有影响。从货币非中性探究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建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发... 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供给的变动最终不仅能影响名义价格与名义工资等名义变量,而且对实际产出等实际变量有影响。从货币非中性探究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建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其有效性未完全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非中性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有效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货币中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建军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9-24,共6页
通过对我国2000-2005年内的季度数据分析可以验证:在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只能够影响到随后一段时期内的货币中性程度,并且影响程度随着货币政策的释放而逐渐减弱。因此,维持货币中性应该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核心,也是检验货... 通过对我国2000-2005年内的季度数据分析可以验证:在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只能够影响到随后一段时期内的货币中性程度,并且影响程度随着货币政策的释放而逐渐减弱。因此,维持货币中性应该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核心,也是检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中性 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评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旺霞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不同于凯恩斯等学派的货币产出关系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产出等真实经济决定货币变动而不是相反,货币只是纯粹的面纱。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关于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论述代表了货币政策调控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的新进展。这种观点从一种... 不同于凯恩斯等学派的货币产出关系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产出等真实经济决定货币变动而不是相反,货币只是纯粹的面纱。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关于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论述代表了货币政策调控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的新进展。这种观点从一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思路,对于我国在货币政策调控上应注重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政策相结合等颇具启发意义,但其假设前提及其政策无效论与现实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产出观 真实经济周期 货币中性 供给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3
作者 张帆 《技术经济》 2007年第6期65-68,共4页
通过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认为应该放弃“货币政策无所不能”的思想,对货币政策的效果期望不能过多,在战略上应“有所不为”,以稳定货币为目标;而在战术上则应“有所为”,实行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收益率曲线传导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哲 陈雷 陈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63,共15页
使用仿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将中国长期国债利率分解为风险中性利率和期限溢价,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中国短期政策利率对风险中性利率和期限溢价的影响机制,以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对收益率曲线传导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中国短期政... 使用仿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将中国长期国债利率分解为风险中性利率和期限溢价,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中国短期政策利率对风险中性利率和期限溢价的影响机制,以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对收益率曲线传导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中国短期政策利率既会正向影响风险中性利率,也会正向影响期限溢价;在较高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水平下,中国货币政策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政策预期渠道和资产组合渠道的传导效率均显著降低。建议在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过程中,除了培育合适的短期政策利率外,还要降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收益率曲线 风险中性利率 期限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