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2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ice Analysis of Water Supply for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1
作者 QIU Zhong enProfessor, Design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 China Tan Chang liSenior Engineer, Design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 China ZHU Qin Engineer, Design Institute, Chan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9-32,共4页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ater supply price of a hydraulic project includ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policies. This paper thoroughly demonstrates the water pric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from ...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ater supply price of a hydraulic project includ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policies. This paper thoroughly demonstrates the water pric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from the viewpoint of economic polici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if the project is assigned as a profitable one and built depending on commercial loan from bank completely or mostly, the water price will be too high to be undertaken by users,and if the project places the public good at first while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its investment mainly relies on the state (national or local governments) appropriation and self-raised funds and a little from the bank loan on favorable terms, the pric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atisfying the cost and reasonable profit will be relatively lower and can be undertaken by the users in the North China where water shortage is serious. The problem of higher water price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to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can be tackled by taking measures such as "compensating agriculture by industry" according to foreign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CE of water supply water PRICE estimation FUND RAISING schemes water transfer cost Middle-Route project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Strategic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Western China
2
作者 WU Li gongEngineer, Design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33-36,共4页
Strategic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f Western China will transfer water from the Dadu river, the Yalong river, the Jinsha river, the Lancang river and the Nujiang river to the Daliushu project as head work of main canal... Strategic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f Western China will transfer water from the Dadu river, the Yalong river, the Jinsha river, the Lancang river and the Nujiang river to the Daliushu project as head work of main canal on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n,the water will be diverted to Neimongol and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s,with transfered annual volume of water 80 billion m\+3. The project possesses great comprehensive benefi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will not only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the whole Northwest China, but also open up a wide wa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basin water DIVERSION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NORTHWEST region S-N water transfer proj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输水系统水气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3
作者 陈文学 穆祥鹏 +1 位作者 崔巍 谭水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0,共10页
复杂输水系统通常由明流输水隧洞、暗涵、明渠、渡槽、倒虹吸、有压管道等建筑物构成。合理确定明流隧洞的洞顶余幅,是长距离明流输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鉴于输水工程中水流流速相对较低,水气界面清晰,水流流型通常为光滑分层流或波... 复杂输水系统通常由明流输水隧洞、暗涵、明渠、渡槽、倒虹吸、有压管道等建筑物构成。合理确定明流隧洞的洞顶余幅,是长距离明流输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鉴于输水工程中水流流速相对较低,水气界面清晰,水流流型通常为光滑分层流或波状分层流,利用一维水气两相流模型可以模拟分析复杂输水系统的水流运动特性和气流运动特性。本文以一维水气两相流控制方程为基础,提出了水气两相流耦合迭代算法,利用追赶法计算复杂输水系统内的水流和气流运动特性。案例分析表明,对于长距离输水隧洞而言,应考虑气流运动对水流运动的影响,设置通气孔,可改善隧洞内的水流运动特性。建议今后开展低流速输水隧洞洞顶余幅阈值研究,为低流速输水隧洞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输水系统 水气两相流 数学模型 通气量 洞顶余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流域调水多水源多目标水量调度模拟-优化双层耦合算法
4
作者 董远恒 徐斌 +4 位作者 张雨薇 薛煜婷 余莹莹 刘为锋 李江缘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6,共11页
跨流域调水系统的水量调度问题涉及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等,关系结构复杂,决策变量众多,传统单一模拟方法或优化方法难以兼顾求解效率与优化性能的需求。针对此,提出一种多水源调度模拟-优化双层耦合求解算法,上层算法基于近似最优原... 跨流域调水系统的水量调度问题涉及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等,关系结构复杂,决策变量众多,传统单一模拟方法或优化方法难以兼顾求解效率与优化性能的需求。针对此,提出一种多水源调度模拟-优化双层耦合求解算法,上层算法基于近似最优原则模拟本地水源调配,下层算法引入大系统分解协调优化外调水调配,能够在保障优化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及北延段为研究区域,以受水区用户加权缺水率平方和最小与源头调水总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水量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模拟-优化双层耦合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相较于直接优化,模拟-优化双层耦合算法优化效果近似,但平均耗时更短;算法将本地水与外调水的联合调配按优先次序进行模型分解,提高了多水源调度结果的可解释性;算法能够为求解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多水源多目标水量调度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多水源 多目标 模拟-优化 大系统分解协调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实践与对策建议
5
作者 田巍 陈庆伟 +1 位作者 吴险峰 梁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围绕水质监测、保护体系、风险防控、应急处置、科技支撑5个方面,综合分析南水北调一期工程通水10年来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取得的实践经验。在现状基础上对当前水质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围绕提升水质水生态监... 围绕水质监测、保护体系、风险防控、应急处置、科技支撑5个方面,综合分析南水北调一期工程通水10年来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取得的实践经验。在现状基础上对当前水质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围绕提升水质水生态监测监控能力、推进水质安全保障协同机制建设、加强沿线污染风险源动态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做好水质保护科技支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保障南水北调及后续工程水质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水质安全保障 水质监测 应急处置 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理与机理双驱的数字孪生冰期输水系统研发
6
作者 任秉枢 潘佳佳 +2 位作者 陈晖 郭新蕾 付辉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为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水网工程样板,采用原型观测、机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以水温数据驱动、热力-水动力、冰水耦合的水温冰情过程精细模拟等模型为核心引擎,综合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10年的水温冰情时空分布特征,构建数... 为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水网工程样板,采用原型观测、机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以水温数据驱动、热力-水动力、冰水耦合的水温冰情过程精细模拟等模型为核心引擎,综合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10年的水温冰情时空分布特征,构建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应用系统平台,支撑中线干渠冰水情的实时监测告警、水温冰情智能预报、凌汛风险预警、多场景冰凌生消预演和冬季防凌调度输水预案的智慧水利体系建设。系统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3—2024年冬季安全输水及冰凌洪水风险评估等冰期运行维护管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防凌减灾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数据驱动 机理模型 冰期输水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仿真预演系统在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中的开发及应用
7
作者 陈晓楠 顾起豪 +2 位作者 靳燕国 张召 刘巧银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输水调度全线输水线路长、控制口门多、运行工况复杂的特点和难点,建立每个闸门独有的参数反演模型,构建一维快速仿真模拟模型,同步探索典型建筑物局部三维精细化建模技术,开发水情数据智能清洗、一维水动力快速...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输水调度全线输水线路长、控制口门多、运行工况复杂的特点和难点,建立每个闸门独有的参数反演模型,构建一维快速仿真模拟模型,同步探索典型建筑物局部三维精细化建模技术,开发水情数据智能清洗、一维水动力快速精准仿真、自主学习训练、典型建筑物局部三维水力仿真等模型,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动态响应能力的总干渠输水调度数字孪生仿真预演系统。经多场景模拟验证,数字孪生仿真预演系统能够针对中线总干渠实现任意断面和渠段进行智能化仿真和精准预演,显著提升输水调度过程的安全性与决策的科学性,为深入推进输水调度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调度 仿真预演 数字孪生 南水北调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潜力分析
8
作者 刘为锋 郭旭宁 +3 位作者 李昕阳 刘婧 侯煜 李云玲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潜力,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之间的源汇关系、水源与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水源与计算单元之间的隶属关系以及输水通道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水量交换关系,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化调度模型,综合考虑...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潜力,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之间的源汇关系、水源与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水源与计算单元之间的隶属关系以及输水通道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水量交换关系,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化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东线工程在变化环境和极端水文事件不确定性增加情况下的调水潜力。设置了3种调水潜力分析情景,分别为沿线湖泊丰枯互补优化调度、抽江水优化调度、沿线湖泊丰枯互补与抽江水联合优化调度,分析东线工程调水潜力。结果表明:3种模式调水潜力不同,联合优化调度模式下多年平均调水潜力最大、抽江水优化调度次之、湖泊丰枯互补优化调度最小;3种模式在极端情况下调水潜力均较小,最大年调水潜力仅为0.2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可调水量 优化调度模型 调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
9
作者 徐章星 刘思媛 +2 位作者 李祎雯 蒋政 金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5,共15页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缓解了受水区缺水状况,但考虑到非农用水的“促进效应”和农业用水的“返还效应”,其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利用我国200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从规模和程度双重视角定量分...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缓解了受水区缺水状况,但考虑到非农用水的“促进效应”和农业用水的“返还效应”,其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利用我国200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从规模和程度双重视角定量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探究其累计效应。研究发现:南水北调工程通水显著提升受水区的非农用水规模和占比,且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非农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表水和其他水供给量的增加;与东线工程相比,工程通水的影响在中线工程地区更为显著;细分来看,工程通水促进了工业用水规模的增加,同时农业用水规模逐步减少;此外,通水对受水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分别体现在GDP增长、产业结构层次优化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变动率正向波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受水区 水资源非农化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受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10
作者 陈诺 徐帆 徐敏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3期124-130,共7页
为研究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受水区河流水生生态情况,在白河、唐河、沙河、[氵厥]水、漂水河与输水干渠交叉点下游500 m处设置了5处监测断面,监测和分析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分布、生物量以及地表水质理化性质,通过与同时期水质监测数... 为研究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受水区河流水生生态情况,在白河、唐河、沙河、[氵厥]水、漂水河与输水干渠交叉点下游500 m处设置了5处监测断面,监测和分析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分布、生物量以及地表水质理化性质,通过与同时期水质监测数据的对比,探讨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评价水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是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沿线受水区水域浮游植物的主要组成类群;浮游植物的密度范围为(14.2~4556.8)×10^(4)个/L;通过分析发现,受水区河流中现状浮游植物的密度已达到或超过汉江干流发生水华时的藻类密度,在此条件下河流总氮和总磷浓度的变化成为激发河流水华的关键机制,应当及时监测水体氮、磷含量,加强河流沿线氮、磷污染治理,防止水华发生;当沙河、[氵厥]水、漂水、白河4个监测断面中的一个监测断面呈现异常的水质情况时,其他断面也可能受到相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水质 水华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涉水工程对汉江兴隆水利枢纽下游近坝段河势影响分析
11
作者 杨阳 孙亚婷 邹振华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涉水工程的建设对河床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受多种涉水工程叠加影响的河段,其河床演变规律较天然情况更为复杂。以汉江兴隆水利枢纽下游近坝段为例,基于原型观测资料分析,研究在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汉江千吨级航道整治工程等... 涉水工程的建设对河床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受多种涉水工程叠加影响的河段,其河床演变规律较天然情况更为复杂。以汉江兴隆水利枢纽下游近坝段为例,基于原型观测资料分析,研究在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汉江千吨级航道整治工程等工程实施后河段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上游水利枢纽蓄水运用后,河段发生以冲刷为主的再造床过程;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水流逐渐归槽,总体河势趋于稳定;引江济汉工程实施后,汇流口下游局部易形成浅滩。研究成果可为汉江河段河道治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近坝段 引江济汉 兴隆水利枢纽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调水工程安全风险综合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江 叶伟 马福恒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以某跨流域、跨多省市的长距离调水工程为例,分析工程安全面临的各类风险事件,确定两座节制闸之间的运行调度渠段为风险评估单元,发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综合评估模型;以一梁式输水渡槽为例,阐释建筑物风险因子识别、风险事件分析和... 以某跨流域、跨多省市的长距离调水工程为例,分析工程安全面临的各类风险事件,确定两座节制闸之间的运行调度渠段为风险评估单元,发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综合评估模型;以一梁式输水渡槽为例,阐释建筑物风险因子识别、风险事件分析和风险等级标准划分的方法,描述风险评估过程;以该渡槽所在的运行调度渠段为评估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其余运行调度渠段进行风险综合评估,讨论造成较大风险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辨识出了较大风险的运行调度渠段,造成运行调度渠段工程安全风险综合评估结果为较大风险的因素可归结为左岸水库溃坝或超调水工程防洪标准泄洪导致的风险、交叉河道过流能力不足风险以及左排下游通道排水不畅风险等,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管控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长距离调水工程安全风险综合评估和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工程 风险评估 工程安全 层次分析法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演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媛媛 杨亚锋 +2 位作者 杨荣雪 刘艺欣 王红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574,共9页
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的演变态势,对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以及促进工程综合效益发挥有决策参考作用。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东线一期工程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 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的演变态势,对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以及促进工程综合效益发挥有决策参考作用。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东线一期工程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和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等方面的作用,进而结合层次分析法,从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2个方面,筛选构建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工程年供水量、水质改善度、生态补水量、地下水压采量、地下水水位、水域面积、绿地面积和涵养水源等,并采用Vls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VIKOR)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即2013-2022年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的10年以来,受水区的生态环境整体复苏效果明显,近3年排序值保持在0.8以上;受降水偏枯进而影响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水位等因素影响,2019年间接生态环境效益下降29.2%,之后迅速恢复并保持稳定。在分析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演变的基础上,从工程提质增效、提高工程水质状况以及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东线一期工程进一步促进受水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东线工程及受水区生态环境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决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生态环境效益 指标体系 VIK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水量调度
14
作者 何立新 高炳享 +3 位作者 夏浩顺 龙岩 王超 何中政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6-908,共13页
江水北调工程以向江苏境内工农业及城乡生活供水为主,同时保障改善洪泽湖、骆马湖生态,但工程运行现状存在运行成本高、湖泊弃水量大等不足。为此,采用模拟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供水缺额最小、湖泊水位超限制最小和泵站运行成本最... 江水北调工程以向江苏境内工农业及城乡生活供水为主,同时保障改善洪泽湖、骆马湖生态,但工程运行现状存在运行成本高、湖泊弃水量大等不足。为此,采用模拟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供水缺额最小、湖泊水位超限制最小和泵站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先级设定目标函数,构建江水北调工程年水量调度概化模型,开展不同水平年、不同补湖水位以及高水低用3种调度情景分析。结果表明:骆马湖调蓄库容小,调水运行期使得水位波动频繁,中运河泵站会同频开启补湖,且容易达到输水能力上限;适当降低洪泽湖补湖水位,可充分利用湖泊富余水量,使调水成本降低;完全禁止骆马湖高水低用会加重洪泽湖以下梯级线路供水任务的运行负担,同时增加骆马湖的弃水量,适当允许高水低用可使成本减小,减少泵站抽水任务。建立的模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江水北调工程调度运行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水北调 调水工程 水资源调度 湖泊调蓄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调水工程大口径FRPM管道研发与工程安全保障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铭江 胡少伟 +1 位作者 李江 孙奔博 《中国水利》 2024年第6期31-45,共15页
长距离输调水工程是中国新疆地区重要的基础生命线,其长久稳定运行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保障居民供水安全至关重要。新疆位居大陆中心,属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其长距离输调水工程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lass fib... 长距离输调水工程是中国新疆地区重要的基础生命线,其长久稳定运行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保障居民供水安全至关重要。新疆位居大陆中心,属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其长距离输调水工程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mortar pipes,FRPM)作为长距离输调水工程中重要的水工地下结构用材,凭借其优异的耐化学腐蚀、轻质高强、无二次污染、安装方便、综合造价低等诸多优良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新疆地区。然而,传统FRPM管生成工艺在铺层设计与生产自动化程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导致工程施工过程效率低下;同时,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也间接制约了其应用范围。此外,管道工程自动巡检技术与缺陷定量评价标准尚未统一,无法合理量化和准确评价整体工程质量。为此,依托北疆小洼槽供水工程,围绕长距离大口径FRPM管的管材铺层设计与制造工艺、工程设计、质量评定、自动巡检、运行监测与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持续15年攻关,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①引进吸收并创新了适合于长距离、高工作压力、以连续缠绕工艺为首选的FRPM管生产工艺,优化了大口径FRPM管材铺层设计方法,实现了供料—缠绕—固化—切割—检测全自动化控制,与国外同类产品标准相比,管道挠曲性能和轴向拉伸强度等提高了20%~50%;②提出了安全防护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立了长距离FRPM管不同缺陷类型危害性等级划分原则,创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长距离FRPM管道工程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③系统揭示了FRPM管质量缺陷产生机理,开发了FRPM管光固化片材局部修复工艺以及内衬聚乙烯(PE)的整体非开挖修复技术,提出了修复效果后评价方法,实现了对长距离FRPM管道工程运行安全的有效掌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调水工程 FRPM管 安全保障 安全监测 功能恢复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冰盖糙率观测分析
16
作者 段文刚 邢梦媛 +2 位作者 黄明海 杨金波 沙继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5,118,共9页
冰盖糙率是确定渠道冰期输水水位和流量关系的基础参数,一直是明渠冰工程研究的重点之一。鉴于当前大型混凝土渠道冰盖糙率研究成果相当匮乏,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石家庄以北唯一无输水建筑物的唐河节制闸—放水河节制闸渠段为研究区域... 冰盖糙率是确定渠道冰期输水水位和流量关系的基础参数,一直是明渠冰工程研究的重点之一。鉴于当前大型混凝土渠道冰盖糙率研究成果相当匮乏,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石家庄以北唯一无输水建筑物的唐河节制闸—放水河节制闸渠段为研究区域,依据全线通水以来唯一生成全渠段封冻冰盖的2016年1—2月逐日水位和流量实测数据,采用伯努利能量方程和谢才-曼宁公式推求渠道糙率,定性定量分析封冻前后渠道糙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渠段畅流期渠道糙率n b为0.0167,封冻期冰盖综合糙率n c为0.0146,冰盖下表面糙率n i为0.0118。②由于水力磨蚀作用,封冻期冰盖糙率随时间呈波动减小的趋势。③渠道一旦生成封冻冰盖,输水能力大幅降低,仅占渠道设计流量的66.7%。该研究给出了大型混凝土渠道封冻冰盖糙率和输水能力降低的确切数值,以期为冰期输水调度和类似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冰盖糙率 渠道糙率 输水能力 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
17
作者 王秀杰 马云鹏 +2 位作者 王玲 田福昌 苑希民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4-93,共10页
为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以缺水量最小、调水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受水区水量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 为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以缺水量最小、调水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受水区水量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模型求解。确定各受水区在经济最大化和缺水总量最小化条件下的供水量,制定符合农业、生态和城市应急等需求的精准调配方案。结果表明:平水年满足按需分配条件,做到满足最大需水量的同时也满足供水成本最低的目标;枯水年年供水保证率分别为57%、56%、55%、54%、53%、49%、46%、36%、34%和21%情况下的10组最优解作为水量优化配置方案,其中7个优化配置方案供水保证率大于规划调水量的供水保证率值38%。在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案下可高效完成受水区供需水任务的同时,有效提高供水保证率,同时保证调水成本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北延应急供水工程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典型泵站运行效率模拟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靖仁 王超 +1 位作者 雷晓辉 何中政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8-398,共11页
泵站机组运行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泵站运行理论效率与实际效率误差较大。针对泵站机组运行效率精准模拟难题,运用基于高价多项式回归、回归树、多元线性回归、向量机回归、高斯过程回归、神经网络的10个回归算法,建立泵站机组效率模拟... 泵站机组运行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泵站运行理论效率与实际效率误差较大。针对泵站机组运行效率精准模拟难题,运用基于高价多项式回归、回归树、多元线性回归、向量机回归、高斯过程回归、神经网络的10个回归算法,建立泵站机组效率模拟模型并开展对比分析,优选出有效的泵站运行效率模拟建模方法。讨论分析采用“上下游水位+流量”代替传统“扬程+流量”开展泵站运行模拟的效果。以南水北调东线邳州站和遂宁二站共8台机组的历史数据开展实例分析,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方法中,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模型在均方根误差(ERMS)、平均绝对误差(EMA)、均方误差(EMS)、决定系数(R2)和最大个体误差(EMI)指标上综合表现最佳,R2逼近0.95;使用站上、站下水位代替传统的扬程对模型进行训练,所有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整体有所改善。综合来看,使用GPR模型并使用上游、下游水位代替扬程进行模拟效率表现最好,以邳州站4号机为例,可将模拟效率的EMA和EMI分别从16.49%和20.40%减少至0.41%和2.30%,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可为我国调水工程泵站经济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高斯过程回归 泵站效率模拟 南水北调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情数据智能清洗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晓楠 顾起豪 +2 位作者 张召 靳燕国 顾沁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6-444,共9页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位、流量等实时水情数据受外界扰动、测量系统误差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病态水情数据将造成调度模型计算失真,甚至导致计算失败。为此,针对上下游流量数据空间上的逻辑错误和水位数据时间序列的跳变,分别建立基于粒...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位、流量等实时水情数据受外界扰动、测量系统误差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病态水情数据将造成调度模型计算失真,甚至导致计算失败。为此,针对上下游流量数据空间上的逻辑错误和水位数据时间序列的跳变,分别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水量平衡模型和指数加权滑动平均模型,对病态水情数据在空间、时间上实施横向、纵向清洗处理。以穿黄节制闸至漳河节制闸间的渠段为典型研究区间,利用模型自动识别流量倒挂点,并对该渠段涉及的12座节制闸、26处分水点的流量数据进行统一修正,实现了上下游逻辑上的合理性。同时,选取研究渠段内的闫河节制闸为代表,在48 h内运行基本稳定状态下,对每2 h的闸前水位数据序列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出跳变数据并进行合理修正。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自动识别病态水情数据并进行智能清洗,处理后的数据能够较好地满足输水调度分析决策的需要,因此该模型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数据清洗 输水调度 粒子群优化算法 指数加权滑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温度指数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冷暖冬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晓楠 李天毅 +1 位作者 郭新蕾 李景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0-820,共11页
选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邯郸、正定、涿州为代表地区,利用1979-2021年冬季逐日气温数据,分析各代表区气温序列统计频率分布与理论概率分布的拟合情况,提出标准化温度指数(standardized temperature index,STI),并据此建立新的冬季冷... 选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邯郸、正定、涿州为代表地区,利用1979-2021年冬季逐日气温数据,分析各代表区气温序列统计频率分布与理论概率分布的拟合情况,提出标准化温度指数(standardized temperature index,STI),并据此建立新的冬季冷暖量化评估模型。结果表明:STI方法与国标法的冬季冷暖评估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各代表区强冷冬和强暖冬划定上,STI评估得出的年份数量均少于国标法;各代表区以1月份气温计算得出的冷暖等级阈值对应的气温值均明显低于按整个冬季3个月计算结果。工程所在纬度越高,冬季冷暖等级阈值对应的气温值越低;根据STI评估结果,邯郸、正定、涿州发生强冷冬概率分别为7.14%、9.52%和4.76%,发生弱冷冬及以上的概率分别为38.09%、40.48%和38.09%,发生平冬的概率分别为21.43%、28.57%和21.43%,发生弱暖冬及以上的概率分别为40.48%、30.95%和40.48%,发生强暖冬的概率分别为4.76%、7.14%和2.38%。研究成果与基于正态分布的国标法相比,考虑了气温序列的偏态性概率分布特征,对相对冷暖的判别更科学,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标准化温度指数 冰期输水 冬季冷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