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分离式斜腹板双箱梁大跨单肋拱桥颤振临界风速分析
1
作者 张静 詹刚毅 汪斌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1,共7页
为研究低扭弯频率比大跨度桥梁的颤振性能,以某主跨180 m的半分离式斜腹板双箱梁大跨单肋拱桥为背景(主梁扭弯频率比接近1.0),进行颤振临界风速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该桥动力特性,计算桥梁颤振稳定性;对比《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 为研究低扭弯频率比大跨度桥梁的颤振性能,以某主跨180 m的半分离式斜腹板双箱梁大跨单肋拱桥为背景(主梁扭弯频率比接近1.0),进行颤振临界风速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该桥动力特性,计算桥梁颤振稳定性;对比《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018)推荐的3组理想平板颤振临界风速估算公式,基于Scanlan半逆解法的理想平板颤振临界风速,考虑主梁形状与攻角修正系数确定颤振临界风速范围;采用强迫振动数值模拟识别颤振导数,获得精确颤振临界风速,进一步计算半分离式斜腹板双箱梁的形状和攻角系数。结果表明:该桥主梁扭弯频率比较低,颤振稳定性低于500 m级大跨度双肋拱桥;规范推荐的理想平板颤振临界风速估算公式在小扭弯频率比时差异较大;半分离式斜腹板双箱梁形状修正系数小于分离式双箱梁而大于P-K梁、带斜腹板箱梁,攻角修正系数略大于这3种形式主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拱桥 单肋式拱桥 半分离式斜腹板双箱梁 颤振临界风速 形状修正系数 攻角修正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海中悬索桥主缆施工测量技术
2
作者 罗友华 黄文学 侯金焕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0-294,共5页
悬索桥具有跨越能力强的特点,在现代超大跨度跨江、跨海桥梁建设中广泛选择该桥型,本文针对大跨径海中悬索桥主缆施工测量难题,阐述了依托项目的施工测量技术要点。对海中悬索桥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单向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塔锚联测... 悬索桥具有跨越能力强的特点,在现代超大跨度跨江、跨海桥梁建设中广泛选择该桥型,本文针对大跨径海中悬索桥主缆施工测量难题,阐述了依托项目的施工测量技术要点。对海中悬索桥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单向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塔锚联测、悬索桥主缆基准索股和一般索股调整等测量技术做了实践应用分析,确保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测量数据,使得调索后主缆线形符合设计要求,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悬索桥 海洋环境 主缆施工 塔锚联测 空缆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地区大跨双层高架桥减隔震技术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张国忠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1,共9页
以某大跨径双层高架桥为背景,针对高烈度地区大跨径双层连续梁抗震设计存在的难题,提出了铅芯橡胶支座与黏滞阻尼器的组合减隔震技术方案和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方案,研究了2种方案的优劣性。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该桥的减隔... 以某大跨径双层高架桥为背景,针对高烈度地区大跨径双层连续梁抗震设计存在的难题,提出了铅芯橡胶支座与黏滞阻尼器的组合减隔震技术方案和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方案,研究了2种方案的优劣性。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该桥的减隔震设计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抗震方案,2种减隔震方案中墩的墩底弯矩减震率分别为65%~75%和69%~72%,中墩墩底剪力减震率分别为68%~73%和56%~71%,且墩梁间相对变形得到释放,桥墩处于弹性阶段。减隔震技术方案均能有效降低E1、E2地震作用下桥墩的内力响应,通过对比2种减隔震方案的优缺点,结合双层连续梁高架桥的结构特点,宜优先选择摩擦摆支座隔震体系进行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双层连续梁桥 抗震设计 减隔震技术 摩擦摆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结构变形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朱志辉 闫铭铭 +3 位作者 李晓光 盛兴旺 郜永杰 喻泽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4,共9页
以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上铺设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大跨度斜拉桥为例,采用非线性阻力模型模拟扣件阻力、凸型挡台咬合力、隔离层摩擦阻力,基于有限元法建立无砟轨道—桥梁空间精细化非线性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列车竖向荷载和温度荷载... 以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上铺设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大跨度斜拉桥为例,采用非线性阻力模型模拟扣件阻力、凸型挡台咬合力、隔离层摩擦阻力,基于有限元法建立无砟轨道—桥梁空间精细化非线性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列车竖向荷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和桥面板的竖向变形曲率、无砟轨道层间压缩量和梁端转角,分析无砟轨道与大跨度斜拉桥间的变形适应性。结果表明:列车竖向荷载在斜拉桥中跨时会引起各构件产生较大的竖向变形曲率;同一工况下轨道结构和桥面板竖向变形曲率的分布规律相同、数值大小相近;相比于列车竖向荷载,温度荷载作用下各结构竖向变形曲率较小,但分布更为复杂;除整体升温、整体降温作用下结合段无砟轨道出现局部层间脱空外,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层间基本处于受压状态;梁端转角均未超过规范限值,具有较高安全富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大跨度斜拉桥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梁轨相互作用 变形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台阵振动台的多塔斜拉桥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房贞政 张超 +2 位作者 陈永健 郑则群 许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5-29,共5页
多塔长跨斜拉桥受力复杂,结构地震响应十分复杂。本文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设计振动台试验模型并开展三台阵振动台试验,探讨三塔长跨结合梁斜拉桥在一致激励及多点激励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动力特性分析表明此桥型中塔纵弯刚度较... 多塔长跨斜拉桥受力复杂,结构地震响应十分复杂。本文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设计振动台试验模型并开展三台阵振动台试验,探讨三塔长跨结合梁斜拉桥在一致激励及多点激励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动力特性分析表明此桥型中塔纵弯刚度较小;一致激励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主塔塔顶和主梁具有较大的地震响应;多点激励试验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长跨斜拉桥 振动台试验 多点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双目标控制施工监控体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谢明志 杨永清 +3 位作者 卜一之 赵灿晖 张克跃 王学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4-252,321,共10页
为确保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施工监控的高效性、高精度以及安全性,以鄂东大桥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计算,在充分考虑结构非线性效应,并结合现场实际及工程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了特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施工监控理念、监控方法... 为确保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施工监控的高效性、高精度以及安全性,以鄂东大桥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计算,在充分考虑结构非线性效应,并结合现场实际及工程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了特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施工监控理念、监控方法及监控内容研究,构建了适用于该复杂结构的监控体系.首先,根据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基于几何控制理论,构建了双目标监控体系;其次,根据双目标控制系统关键问题,重点针对初始无应力状态量的确定、关键构件计算分析、制造浇筑及安装控制、施工期安全稳定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其计算分析及安装控制方法;最后,利用建立的监控体系,对鄂东桥进行了全过程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监控系统,制造阶段误差梁顶最大为16 mm,轴线误差2.7 mm,累计梁长误差10.8 mm;非线性稳定安全系数最小2.5,满足要求;边跨混凝土线形最大误差11 mm,中跨钢箱梁最大误差157 mm;塔偏相对误差为L/12 434,混凝土梁单根拉索索力最大误差为4.50%,钢梁索力最大为6.30%,全桥应力合理,监控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合梁斜拉桥 几何控制 双目标控制 特大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桥塔结构偏心距增大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苑仁安 傅战工 +2 位作者 郑清刚 许磊平 马润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3,共7页
针对采用既有规范经验公式计算超高桥塔偏心距增大系数过于保守的问题,对超高桥塔偏心距增大系数的合理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稳定屈曲理论,推导基于铰接杆、悬臂杆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解析表达式;结合桥塔力学行为和偏心距影响系数α,提... 针对采用既有规范经验公式计算超高桥塔偏心距增大系数过于保守的问题,对超高桥塔偏心距增大系数的合理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稳定屈曲理论,推导基于铰接杆、悬臂杆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解析表达式;结合桥塔力学行为和偏心距影响系数α,提出更适用于超高桥塔结构的公式算法。依据桥塔的弹性屈曲模态和施工控制精度,构建了桥塔各节点初始缺陷坐标函数,提出了考虑初始缺陷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有限元计算方法。以常泰长江大桥为例,对比有限元算法、所提出的公式算法和规范算法下的偏心距增大系数,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效应是偏心距增大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规范算法数值偏大,过于保守;所提出的公式算法与有限元算法吻合度较高,可用于超高桥塔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度桥梁 超高桥塔结构 偏心距增大系数 稳定屈曲 初始缺陷 公式算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区多跨长联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 被引量:24
8
作者 赵人达 贾毅 +4 位作者 占玉林 王永宝 廖平 李福海 庞立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6-895,共10页
为了给高烈度地区多跨长联连续梁桥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以一座(55+4×90+55)m的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全桥分析模型,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研究结构采用双曲面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器和速度锁定装置3种减隔震装... 为了给高烈度地区多跨长联连续梁桥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以一座(55+4×90+55)m的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全桥分析模型,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研究结构采用双曲面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器和速度锁定装置3种减隔震装置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形成了完整的滞回环,每个阻尼器耗能能力明显;采用双曲面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器和速度锁定装置时,结构的地震响应相对于传统抗震体系都有一定程度地降低,固定墩内力相对减震率分别为63.44%、6.90%、42.32%,位移相对减震率为65.70%、9.34%、43.77%;采用双曲面摩擦摆支座作为减隔震措施时,墩底内力和墩顶位移远小于黏滞阻尼器和速度锁定装置2种减隔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多跨长联连续梁桥 非线性时程分析法 双曲面摩擦摆支座 黏滞阻尼器 速度锁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裸塔抖振性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乐东 曹映泓 +1 位作者 丁泉顺 徐建英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0-884,共5页
通过气弹全模型试验对斜风作用下湛江海湾大桥裸塔抖振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风偏角的增加,该桥裸塔抖振响应呈非单调变化,顺桥向和横桥向抖振位移响应在30°风偏角附近达到最小值,在0°或90°附近达到最大值;... 通过气弹全模型试验对斜风作用下湛江海湾大桥裸塔抖振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风偏角的增加,该桥裸塔抖振响应呈非单调变化,顺桥向和横桥向抖振位移响应在30°风偏角附近达到最小值,在0°或90°附近达到最大值;从总体上看,桥塔抖振位移响应随风速的增加近似地按两次曲线增加;对于桥塔顺桥向、横桥向和扭转抖振响应,峰值因子有所不同,试验平均值分别为2.72,3.38和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裸塔 斜风 抖振 峰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悬索桥塔和锚碇的合理设计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杰 钱冬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22,共3页
先寻找构件传力途径 ,次拟定截面尺寸 ,再用计算机仿真法进行应力分布的分析 ;然后修订尺寸 ,重新分析 。
关键词 悬索桥 长跨塔 锚碇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纵向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聂利英 张雷 李硕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7,共7页
地震作用下结构破坏模式研究是合理保证结构震后安全性的基础,而目前对大跨度悬索桥破坏模式的研究还很少。在大跨度悬索桥中,主缆、加劲梁、吊索等构件组成柔性悬吊体系一般采用钢结构,而主塔为核心支撑构件,且目前在我国修建的大跨度... 地震作用下结构破坏模式研究是合理保证结构震后安全性的基础,而目前对大跨度悬索桥破坏模式的研究还很少。在大跨度悬索桥中,主缆、加劲梁、吊索等构件组成柔性悬吊体系一般采用钢结构,而主塔为核心支撑构件,且目前在我国修建的大跨度悬索桥中,基本都是门式或框架式的钢筋混凝土桥塔。因此,地震破坏模式的研究重点为大跨度悬索桥的钢筋混凝土桥塔。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以润扬大跨度悬索桥的设计方案为背景,对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纵向破坏模式及其特征展开探讨,发现其桥塔地震破坏模式为具有同时性特征的双塑性铰破坏模式,此失效模式表明此时塑性铰依次形成机制不存在,其屈服后的塑性性能是否能如中小桥梁一样被大幅利用以及如何利用,应由桥塔的塑性动力稳定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大跨度悬索桥 破坏模式 具有同时性的双塑性铰 塑性动力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三塔悬索桥弹塑性软钢阻尼器减震控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玉平 王浩 +2 位作者 邹仲钦 陶天友 郑文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26-233,共8页
大跨度三塔悬索桥是一种具有超大跨越能力的新型多塔悬索桥结构,其抗震特性备受关注。软钢阻尼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中,但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并不多见,为此,以泰州大桥为例,开展了软钢阻尼器应用于大跨度三塔悬索桥的减震... 大跨度三塔悬索桥是一种具有超大跨越能力的新型多塔悬索桥结构,其抗震特性备受关注。软钢阻尼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中,但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并不多见,为此,以泰州大桥为例,开展了软钢阻尼器应用于大跨度三塔悬索桥的减震控制研究;首先对软钢阻尼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获得最优控制参数,据此分别研究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下软钢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并重点分析视波速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软钢阻尼器可有效减小塔梁相对位移,但会使中塔底剪力和部分视波速下边塔底内力有所增大;在一定范围内的低视波速下近震源端结构内力减震效果优于远震源端,但在高视波速下远震源端减震效果明显大于近震源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三塔悬索桥 弹塑性软钢阻尼器 行波效应 减震控制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桥试验的双塔斜拉桥纵向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许莉 张超 +2 位作者 郑俊浩 林进军 黄辰翔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83,共11页
为克服振动台进行小比例大跨度斜拉桥模型试验的局限性,以一座主跨为680m的对称大跨双塔斜拉桥为原型,设计缩尺比为1∶40的混凝土斜拉桥的半桥模型。采用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纵向一致地震激励下半桥模型替代对称双塔斜拉桥的可行性。首... 为克服振动台进行小比例大跨度斜拉桥模型试验的局限性,以一座主跨为680m的对称大跨双塔斜拉桥为原型,设计缩尺比为1∶40的混凝土斜拉桥的半桥模型。采用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纵向一致地震激励下半桥模型替代对称双塔斜拉桥的可行性。首先,基于动力学基本理论,提出双塔斜拉桥简化为等效半桥模型的边界条件,并通过两种模型的动力特性对比验证所提出的等效边界的合理性。其次,设计纵向地震作用下对称边界的实现方式,开展不同结构体系的半桥模型在纵向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台试验;并进一步对比探讨纵向黏滞阻尼器对斜拉桥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GA的地震动纵向一致作用下,等效半桥模型与全桥模型的地震响应规律基本相同;黏滞阻尼器对半漂浮体系斜拉桥的梁端和塔-梁的位移响应的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桥模型 振动台试验 双塔斜拉桥 黏滞阻尼器 减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桥面结构形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德 张羽龙 +2 位作者 黄方林 王宁波 弗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4-1031,共8页
针对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桥面结构形式缺乏对比性研究的问题,以杭州九乔路主跨2×150 m独塔自锚式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建模计算。在造价基本相同前提下,对比桥面结构分别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钢-UHPC组合梁和正... 针对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桥面结构形式缺乏对比性研究的问题,以杭州九乔路主跨2×150 m独塔自锚式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建模计算。在造价基本相同前提下,对比桥面结构分别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钢-UHPC组合梁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3种方案下桥梁的受力性能,对桥面铺装分别采用沥青混凝土和ECO改性聚氨酯混凝土2种形式进行探讨,分析不同桥面结构和铺装层情况下桥梁的受力特点。研究结果表明:3种桥面结构和2种铺装层均适用于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桥面结构形式对桥梁受力状态影响较大,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相比,采用钢-UHPC组合梁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时,桥梁竖向挠度分别降低约9.0%和21.0%,缆索安全系数分别提高15.0%和41.2%,索塔应力分别减少11.7%和35.0%,加劲梁应力分别减少2.4%和30.1%;桥面铺装对桥梁受力状态影响有限,与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相比,采用ECO改性聚氨酯混凝土桥面铺装时,缆索、吊索安全系数分别提高2.74%和4.20%,索塔、加劲梁应力分别减少1.19%和0.74%。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和建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桥面结构 独塔 大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区长联大跨连续梁减隔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洋 赵人达 +2 位作者 向星赟 王超 高能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02-1210,共9页
长联大跨连续梁上部结构惯性力较大,传统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很难满足桥梁抗震性能需求,减隔震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减隔震设计进行探讨,以传统盆式橡胶支座抗震方案作为对比对象开展液体黏滞... 长联大跨连续梁上部结构惯性力较大,传统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很难满足桥梁抗震性能需求,减隔震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减隔震设计进行探讨,以传统盆式橡胶支座抗震方案作为对比对象开展液体黏滞阻尼器减震、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隔震研究。利用ANSYS建立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COMBIN37模拟液体黏滞阻尼器,非线性弹簧单元COMBIN40及弹簧单元COMBIN14模拟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输入50年超越概率2.5%的3条地震波进行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液体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明显,但其自复位功能差,震后残余变形大,不利于震后的修复;采用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除边墩外其余各墩较均匀分担了地震荷载,墩身抗震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减震效果优于液体黏滞阻尼器方案,且其具备自复位功能,震后修复难度较低,因此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方案为本桥的减隔震设计最优方案,该方案可为高烈度区大跨连续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联大跨连续梁 减隔震设计 液体粘滞阻尼器 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 自复位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曲村 高亮 +1 位作者 乔神路 蔡小培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1,63,共7页
研究目的:当大跨度连续梁桥上铺设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之后,其梁轨相互作用机理更加复杂,原有的计算方法、计算模型及设计参数可能不再适用。针对既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纵横垂向空间耦合模型,对道床板和底座... 研究目的:当大跨度连续梁桥上铺设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之后,其梁轨相互作用机理更加复杂,原有的计算方法、计算模型及设计参数可能不再适用。针对既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纵横垂向空间耦合模型,对道床板和底座板年温差、扣件纵向阻力、橡胶垫板弹性模量和隔离层摩擦系数等设计因素的影响规律进行计算与分析,为高速铁路长大桥梁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设计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在进行设计与检算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别选取当地不同的年温差作为道床板和底座板的温差取值;通过在桥上采用小阻力扣件,可以明显降低钢轨最大纵向附加力及轨道结构的受力,但当扣件纵向阻力较小时,在长大桥梁的梁端处,扣件的爬行量较大,需要重点加以关注;在限位凹槽周围侧面应设置高弹橡胶垫板;道床板和底座板之间应尽量采用较小摩擦系数的隔离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桥梁 CRTSⅠ型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和底座板年温差 扣件纵向阻力 橡胶垫板弹性模量 隔离层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小燕 徐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2-1217,共6页
文章在分析回顾多塔悬索桥结构特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多塔悬索桥力学行为规律;基于主缆垂跨比、中塔纵向刚度等参数对结构静、动力性能的影响趋势分析,建立了大跨径多塔悬索桥结构参数选取决策分析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AHP)... 文章在分析回顾多塔悬索桥结构特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多塔悬索桥力学行为规律;基于主缆垂跨比、中塔纵向刚度等参数对结构静、动力性能的影响趋势分析,建立了大跨径多塔悬索桥结构参数选取决策分析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设计参数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得出中塔纵向刚度、主缆垂跨比及加劲梁支承形式是影响结构整体性能的主要因素,指出了设计阶段参数选择的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跨径多塔悬索桥 结构性能 设计参数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阶段抗风性能变化规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婷婷 葛耀君 赵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104,115,共6页
大跨度斜拉桥是一种在风力作用下易发生变形和振动的柔性结构,其施工阶段结构抗风性能比成桥状态有所降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大跨度斜拉桥单、双悬臂两大施工过程结构抗风性能的变化规律,包括结构动力特性及风致抖振响应。结... 大跨度斜拉桥是一种在风力作用下易发生变形和振动的柔性结构,其施工阶段结构抗风性能比成桥状态有所降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大跨度斜拉桥单、双悬臂两大施工过程结构抗风性能的变化规律,包括结构动力特性及风致抖振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单悬臂长度的增长,侧弯、扭转基频不断下降,侧弯基频降速较快,竖弯基频则在250m悬臂长度内呈现一个上升区段;随着双悬臂长度的增加,侧弯基频下降最快,竖弯和扭转基频下降速度呈现先变快后减慢的规律。当单悬臂长度在300m悬臂范围内,悬臂端部竖向抖振响应随悬臂长度基本呈线性增长;侧向抖振位移在200m悬臂长度范围内基本呈线性增长,超过200 m之后,增速明显加快。当双悬臂长度在200m范围以内,抖振位移基本呈线性缓慢增长,当超过200m后,竖向抖振位移急剧增长,侧向位移增长速度亦加快,此时需充分考虑结构抖振响应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单悬臂端部抖振响应由主梁一阶模态起主要贡献,二阶模态亦有重要参与;双悬臂则以二阶振型,即对称振型起主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单悬臂施工 双悬臂施工 动力特性 风致抖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度斜拉桥裸塔风致抖振MTMD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陶天友 王春峰 +1 位作者 王浩 李爱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8-685,共8页
以主跨1088m的苏通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规范推荐的风谱模型分别模拟了不同风速下裸塔结构的三维脉动风场,基于ANSYS进行了裸塔在强风作用下的风致抖振响应及其MTMD减振控制研究,重点探讨了MTMD用于大型斜拉桥裸塔抖振控制的效果及其中... 以主跨1088m的苏通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规范推荐的风谱模型分别模拟了不同风速下裸塔结构的三维脉动风场,基于ANSYS进行了裸塔在强风作用下的风致抖振响应及其MTMD减振控制研究,重点探讨了MTMD用于大型斜拉桥裸塔抖振控制的效果及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MD的数量、MTMD的质量比、频带宽、阻尼比等参数的变化对其减振效果的影响不尽一致;合理设置MTMD参数可大大降低斜拉桥裸塔的抖振位移响应,实现主塔结构抖振的有效控制。分析结果可为大跨度斜拉桥裸塔结构的风致抖振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裸塔 风场模拟 抖振控制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悬索桥塔梁纵向位移控制阻尼器病害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宗海 庞振浩 +1 位作者 茅建校 王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0-957,共8页
为研究沙坝对沿岸流不稳定运动特征的影响,本文以某跨长江悬索桥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观测与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桥纵向阻尼器的病害机制及治理措施。本文描述了阻尼器发生的螺栓断裂、销轴滑出和耳板折断等病害;结合桥塔与主梁连接处的横... 为研究沙坝对沿岸流不稳定运动特征的影响,本文以某跨长江悬索桥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观测与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桥纵向阻尼器的病害机制及治理措施。本文描述了阻尼器发生的螺栓断裂、销轴滑出和耳板折断等病害;结合桥塔与主梁连接处的横桥向与竖向实测相对位移分析了阻尼器病害的发生原因,并据此进行了改进设计与更换;根据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记录的塔梁纵向相对位移,对比分析了阻尼器更换前后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该桥塔梁连接处横桥向和竖向相对位移最大可达25 mm和60 mm;塔梁间较大的相对位移使得纵向阻尼器的两侧耳板受力不均衡,进而导致阻尼器发生销轴滑出、耳板失效等病害;阻尼器改进包括构造措施和强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塔梁相对位移 纵向阻尼器 粘滞流体阻尼器 病害机理 改进优化 实测验证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