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2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itudinal force in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on long-span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carrying multiple tracks 被引量:20
1
作者 闫斌 戴公连 +1 位作者 郭文华 徐庆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2001-2006,共6页
Considering arch rib, lateral brace, suspender, girder, pier and track position, the model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ng-span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and multiple tracks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steel-concrete ... Considering arch rib, lateral brace, suspender, girder, pier and track position, the model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ng-span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and multiple tracks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ection beam element to simulat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 arch rib, using the beam element with rigid arm to simulate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girder and using nonlinear bar element to simulate longitudinal constraint between track and bridge. Taking a(77+3×156.8+77) m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with four tracks on the Harbin-Qiqihar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as an example, the arrangement of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CWR) was explored. The longitudinal force in CWR on the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the pier top horizontal force and torque due to the unbalance load case,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action of temperature, vertical live load, train braking and wind load.Studies show that, 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rack displacement to set the track expansion devices at main span arch springing on both sides; the track stress due to arch temperature variation can reach 40.8 MPa; the track stress, pier top horizontal force and torque are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loaded tracks and train running direction, and the bending force applied to unloaded track is close to the loaded track, while the braking force applied to unloaded track is 1/4 to 1/2 of the loaded track; the longitudinal force of track due to the wind load is up to 12.4 MPa, 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road bridge long-span bridge tied arch continuous beam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track-bridge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韧性的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抗震性能设计与控制指标 被引量:1
2
作者 管仲国 徐瑜窈 +2 位作者 李建中 吴勇木 肖益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1-530,627,共11页
国内外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在安全性设防地震下的性能目标基本一致,但具体的性能控制指标并不相同。系统分析了震后继续服役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性能要求,提出了面向韧性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包括残余承... 国内外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在安全性设防地震下的性能目标基本一致,但具体的性能控制指标并不相同。系统分析了震后继续服役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性能要求,提出了面向韧性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包括残余承载力、残余位移、残余刚度和残余裂缝宽度等。基于巴拿马运河四桥,对比研究了首次屈服、等效屈服、有限延性q=1.5以及钢筋拉应变达到0.01或混凝土压应变达到0.004等4种钢筋混凝土桥塔性能控制指标。结果表明,4种性能控制指标所对应的地震动作用强度差异很大,已超过安全性设防地震和功能性设防地震的差异。基于建立的面向韧性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对4种性能控制指标进行评价。首次屈服、等效屈服和有限延性q=1.5等3种性能控制指标均可满足结构震后不需修复或经简单修复即可继续使用的性能目标;我国现行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采用的等效屈服指标过于保守,至少可采用有限延性q=1.5;在充分考虑震后刚度折减对伸缩缝、支座、阻尼元件等变形需求的影响后,可采用钢筋拉应变达到0.01或混凝土压应变达到0.004的材料应变性能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钢筋混凝土桥塔 韧性性能设计指标 残余承载力 残余位移 残余刚度 性能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对高速列车行车平稳性影响
3
作者 李小珍 宁波涛 +3 位作者 王铭 程益凡 贺浩楠 朱运河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8,共9页
大跨度柔性体系悬索桥在温度荷载、列车荷载等时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明显的竖向变形。为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对高速列车行车平稳性的影响,以某主跨1092 m的大跨度铁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从时域和频... 大跨度柔性体系悬索桥在温度荷载、列车荷载等时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明显的竖向变形。为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对高速列车行车平稳性的影响,以某主跨1092 m的大跨度铁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从时域和频域2个角度开展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影响下桥上轨道静、动态几何形位及其对行车平稳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时变变形对轨道静态与动态几何形位的影响差异主要体现在高低不平顺幅值及最大幅值发生位置,且频域影响范围主要体现在波长110 m以上;120和200 m 2种截止波长下桥上轨道高低不平顺对车体竖向加速度影响差异仅为3%;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桥上轨道动态高低不平顺管理截止波长为120 m,建议基于列车行车平稳性,分别制定轨道高低不平顺运维标准及120 m波长以上桥梁变形的刚度控制标准,控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下的轨道几何形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悬索桥 桥梁时变变形 轨道几何形位 列车行车平稳性 截止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桥-无砟轨道变形映射关系及平顺性研究
4
作者 陈嵘 刘凯 +3 位作者 王巍钦 薛旻 朱翔宇 吕涛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1,共6页
研究目的:大跨度铁路桥梁柔性大,在温度等极端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挠曲变形,引起桥上无缝线路几何形位变化,进而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与品质,因此亟需开展大跨度桥-轨变形映射关系以及轨道平顺性评估方面的研究。本文建立大跨度斜拉桥-无... 研究目的:大跨度铁路桥梁柔性大,在温度等极端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挠曲变形,引起桥上无缝线路几何形位变化,进而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与品质,因此亟需开展大跨度桥-轨变形映射关系以及轨道平顺性评估方面的研究。本文建立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初步探究温度荷载作用下桥梁与轨道的变形映射关系,并结合中点弦测法开展轨道平顺性评估。研究结论:(1)温度及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表现出0.6m、1.2m等以扣件间距为特征的短波不平顺;(2)桥梁竖向变形与车体加速度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12,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加速度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3,随着测量弦长的增加,相关系数呈现出先增加的趋势并在40~60m弦长附近保持稳定;(3)轨道平顺性在桥塔、桥墩位置附近较差,其日常养护维修工作应予以重点关注;(4)本研究结论可为大跨度桥上轨道平顺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桥 无砟轨道 变形映射 中点弦测法 平顺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衰减系数对大跨径悬索桥抖振响应的影响
5
作者 卢斌 蔡松 +3 位作者 裘程辉 李加武 谢泽恩 王佳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40,共9页
为研究传统指数衰减系数C_(y)设定的模拟脉动风场对大跨径悬索桥抖振响应的影响,首先以三座1000~2000 m级的大跨径悬索桥为背景进行频域法和时域法的抖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风荷载非线性等因素的时域法抖振响应结果更加安全;在此基... 为研究传统指数衰减系数C_(y)设定的模拟脉动风场对大跨径悬索桥抖振响应的影响,首先以三座1000~2000 m级的大跨径悬索桥为背景进行频域法和时域法的抖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风荷载非线性等因素的时域法抖振响应结果更加安全;在此基础上,基于时域法,分析了不同C_(y)取值时悬索桥各展向位置处的抖振响应,并与Davenport推荐的C_(y)=16时的抖振响应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悬索桥抖振响应并非单纯随C_(y)的改变而线性变化,在不同C_(y)取值下三座悬索桥跨中位置处的抖振位移响应RMS值始终最大.C_(y)为14时的主梁竖向位移、侧向位移及扭转角RMS最大值比C_(y)=16时的值大,分别大1.5%、14.6%和26.3%.用Davenport的建议值进行大跨度悬索桥抖振响应分析结果偏危险,在进行抖振响应最不利分析时,建议选取多组C_(y)值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悬索桥 指数衰减系数 时域法 频域法 抖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结构静动力特性研究
6
作者 胡志鹏 孙宗磊 +3 位作者 张浩然 刘凯 薛旻 吕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9,共8页
大跨度斜拉桥在运营过程中受众多因素影响,桥面易产生较大挠曲变形,影响桥上无砟轨道的服役性能,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结构适应性亟待研究。以某设计速度350 km/h、主跨420 m的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以及车辆-轨道... 大跨度斜拉桥在运营过程中受众多因素影响,桥面易产生较大挠曲变形,影响桥上无砟轨道的服役性能,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结构适应性亟待研究。以某设计速度350 km/h、主跨420 m的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以及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大跨斜拉桥-无砟轨道精细化模型与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对桥梁受环境荷载变形时的桥上无砟轨道结构应力、道床跟随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频域分析对桥梁变形引起轨道不平顺以及行车时的轨道板振动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各工况下轨道板等效应力最值均出现于梁端轨道板限位凸台处,最大值为5.04 MPa;在考虑轨道板自身重力产生的层间预压缩量后,桥梁变形时的轨道结构层间脱空量最大值为0.03 mm;桥梁变形产生的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密度曲线在120~200 m波长频段内略高于中国无砟轨道谱;行车状态下,桥梁变形引起的轨道板加速度最大值为1.63 m/s^(2);各工况下轨道板振动响应主频为11.73 Hz,并且在多处相同频率区段出现峰值。研究发现:桥上轨道结构除梁端轨道板限位凸台之外,应力均小于C40混凝土设计值,道床结构跟随性良好。桥梁变形引发的轨道高低不平顺能量主要集中于120 m以上波长,相较于随机不平顺,环境荷载引起的桥上轨道长波不平顺对行车状态下的轨道板动力响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斜拉桥 无砟轨道 有限元 刚柔耦合 静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桥梁梁端轨道变形特征及轨面静态变形限值
7
作者 蔡小培 刘万里 +2 位作者 赵会东 高芒芒 钟子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9-1087,共9页
为分析超大跨桥梁梁端轨道变形特征,以某千米级主跨悬索桥梁端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桥梁-伸缩装置空间耦合模型,分析了梁端线路垂向变形特征和线-桥垂向变形映射关系,提出了梁端轨面静态变形限值。结果表明:温度、墩台沉降作用下,梁端... 为分析超大跨桥梁梁端轨道变形特征,以某千米级主跨悬索桥梁端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桥梁-伸缩装置空间耦合模型,分析了梁端线路垂向变形特征和线-桥垂向变形映射关系,提出了梁端轨面静态变形限值。结果表明:温度、墩台沉降作用下,梁端的桥梁变形基本完全映射至轨道;梁端转角作用下,由于引桥的杠杆作用,主桥梁端2m范围内轨排存在空吊的风险;梁端轨面垂向变形主要影响轮轨垂向力和轮重减载率,对车体加速度影响较小;以行车速度为分级标准,采用梁端轨面垂向相对变形作为梁端轨面静态变形限值的控制指标,当行车速度小于200 km/h时,建议梁端轨面垂向相对变形不超过梁缝宽度的1/700,行车速度大于等于200km/h时,相对变形不超过梁缝宽度的1/1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桥梁 梁端轨道 映射关系 轮重减载率 静态变形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对应学习的大跨桥梁涡激振动识别方法研究
8
作者 万春风 赵文龙 +2 位作者 周珍伟 曹素功 胡皓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解决部分大跨桥梁缺少历史涡激振动数据而无法进行涡激振动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对应学习(Structural Correspondence Learning,SCL)的大跨桥梁涡激振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含有涡激振动数据与标签的参考桥梁数据集设为源域... 为解决部分大跨桥梁缺少历史涡激振动数据而无法进行涡激振动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对应学习(Structural Correspondence Learning,SCL)的大跨桥梁涡激振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含有涡激振动数据与标签的参考桥梁数据集设为源域,需要识别的目标桥梁数据作为目标域,在时间序列上截取加速度数据提取涡激振动特征;然后使用SCL方法对领域间特征样本进行对齐,将源域变为自适应源域;最后使用自适应源域样本训练实现目标桥梁的实时涡激振动智能识别。选取内陆地区某一较少发生涡激振动的钢-混组合大跨悬索桥作为目标桥梁,沿海地区某一较为频繁发生涡激振动的大跨悬索桥作为参考桥梁,采用所提方法对目标桥梁进行涡激振动智能识别与早期预警,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利用其它已发生涡激振动桥梁的振动信号,通过迁移学习来识别目标桥梁的涡激振动;相较于不使用迁移学习的基准模型,所提方法取得了更优的结果,且更早地探测到了涡激振动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可为大跨桥梁涡激振动早期预警与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桥梁 涡激振动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对应学习 迁移学习 特征向量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轨道不平顺演变规律及其对列车运行平稳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秀 程益凡 +2 位作者 赵世豪 梅大鹏 王铭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桥上列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要求轨道线形具有良好的平顺状态。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属于柔性结构,受到温度变化和列车荷载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桥梁会产生明显竖向挠曲变形,从而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平稳性。以1座主跨长达1 092 m的大跨度... 桥上列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要求轨道线形具有良好的平顺状态。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属于柔性结构,受到温度变化和列车荷载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桥梁会产生明显竖向挠曲变形,从而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平稳性。以1座主跨长达1 092 m的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为例,基于列车、轨道和桥梁耦合振动分析理论,结合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研究其上轨道不平顺的演变规律及其对高速列车运行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桥上轨道静态不平顺的演变受桥梁温度变形的影响明显,主要集中在110 m波长以上,而温度和行车工况对桥上轨道动态不平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20 m波长以上;温度及车辆荷载导致的桥上轨道不平顺对列车运行平稳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桥塔、边跨及次边跨位置;该桥0~120和0~200 m波段桥上轨道不平顺成分对车体竖向加速度的贡献差异最大为0.28%;综合60 m弦测法有效检测波长上限、综合检测列车最大有效检测波长,该桥上高速列车乘坐舒适性的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截止波长宜取1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列车运行平稳性 轨道不平顺 管理波长 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动力跨向振幅依存性和相关性的桥梁涡振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猛 王云飞 +3 位作者 赵家斌 周敬 王永景 李永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为研究非线性气动力跨向振幅依存性和跨向相关性对桥梁涡振响应的影响,首先,引入由振幅多项式表达的桥梁非线性气动力模型;其次,在二维涡振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同时考虑气动力的跨向振幅依存性和跨向相关性的三维涡振振... 为研究非线性气动力跨向振幅依存性和跨向相关性对桥梁涡振响应的影响,首先,引入由振幅多项式表达的桥梁非线性气动力模型;其次,在二维涡振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同时考虑气动力的跨向振幅依存性和跨向相关性的三维涡振振幅响应分析方法;最后,以主跨1700m的大跨度悬索桥为例,通过风洞实验识别其主梁在不同风攻角下的竖向涡振非线性气动力参数,进而分析不同风攻角下一阶正对称竖弯模态下的涡振振幅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气动力沿跨向完全相关时,在气动力跨向振幅依存性的影响下,三维分析方法得到的各风速涡振响应明显大于二维分析,约大19%;当气动力沿跨向不完全相关时,三维分析的涡振振幅响应比不考虑相关性时降低明显,其中大部分风速下的降低范围为16%~30%,个别风速下约降低70%;证明了考虑气动力跨向不完全相关性和跨向振幅依存性对准确预测大跨度桥梁涡振响应的重要性;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对于扭转涡振及高阶模态下涡振分析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风洞实验 涡激振动 非线性气动力 跨向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准线与高通滤波方法的大跨度桥上轨道精调方案论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社会 张雨潇 +1 位作者 周丽 时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3-624,共12页
为剖析高速铁路大跨度桥上轨道不平顺调控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效果,将大跨度桥上轨道线形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结合,在综合考虑大桥温度变形、线路随机不平顺和线形拟合偏差的条件下,研究多基准线法的技术原理,分析不同轨道不平顺滤波波长... 为剖析高速铁路大跨度桥上轨道不平顺调控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效果,将大跨度桥上轨道线形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结合,在综合考虑大桥温度变形、线路随机不平顺和线形拟合偏差的条件下,研究多基准线法的技术原理,分析不同轨道不平顺滤波波长条件下高速列车车体垂向加速度变化规律,提出高通滤波法的滤波原则。在此基础上依据垂向偏差和60 m中点弦测值分析多基准线与高通滤波方法在处理轨道不平顺方面的时域特征,通过计算功率谱密度对比了2种方法在处理轨道不平顺方面的频域特征。通过论证调整效果,揭示了二者在理论特性和应用效果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多基准线法应在温度每变化7℃设置一条基准线,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对不同跨度、不同类型桥上轨道线形的通用性较差;2)高通滤波法则应采用200 m作为滤波波长,该方法通用性强,但施工现场需依赖滤波软件完成运算;3)2种方法均可有效剔除大跨桥温度变形引起的长波不平顺,消除60 m中点弦测值在大跨度桥上跨中和主塔位置的趋势项,均可用于评判大跨度桥上轨道平顺性状态;4)应用高通滤波法制定的精调方案起道量更小,且调整后平顺性更优,这是由于多基准线受轨道线形设计参数限制,其长波平顺性相比滤波线形略差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桥梁 轨道不平顺 精调方案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FANP-TOPSIS-TIFCE法的大跨桥梁安全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龙飞 吴杨 +2 位作者 王晨 冉冰川 郑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4,共12页
针对传统方法子指标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直觉模糊网络分析法(triangular intuitionistic fuzzy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TIFANP)、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 针对传统方法子指标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直觉模糊网络分析法(triangular intuitionistic fuzzy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TIFANP)、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和三角直觉模糊综合评价(triangular intuitionistic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IFCE)的大跨桥梁安全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大跨桥梁安全状态分层指标体系,采用TIFANP法确定考虑指标相互影响后的权重;其次,引入TOPSIS法分配指标各截面权重,进而获得子指标取值;然后,将桥梁安全状态划分为5级,通过TIFCE法构建指标在不同等级的隶属度和非隶属度函数,据此建立对应判断矩阵,并进行桥梁安全状态指数综合计算;最后,以某大跨悬索桥监测数据为依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更合理地处理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专家评分时的不确定,可为运营期大跨桥梁安全状态的准确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跨桥梁 安全状态评估 三角直觉模糊网络分析法 优劣解距离法 三角直觉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参数对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鹏 余存 +4 位作者 任兆永 覃玉海 贺盛 王龙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车辆运行会引起桥梁振动,随着跨径增大,桥梁非线性增加,车桥耦合作用愈加明显.本文以575 m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广西平南三桥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脉动试验和现场无障碍行车试验,同时建立了精细化车桥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不同车速、车... 车辆运行会引起桥梁振动,随着跨径增大,桥梁非线性增加,车桥耦合作用愈加明显.本文以575 m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广西平南三桥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脉动试验和现场无障碍行车试验,同时建立了精细化车桥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不同车速、车重影响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探索其响应规律,并提取桥梁重要截面处的冲击系数与现行规范计算值比较,讨论现行规范对该桥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现场脉动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不同工况下的动应变时程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车速在20 km/h~60 km/h范围内,该桥的动力响应与车速大小无明显关系,当车速超过60 km/h时,挠度会随车速增加而急剧增大.车重增加会导致该桥最大动挠度增加,冲击系数减小,但桥梁实际的总响应并未减小.因此,严格控制过桥车辆的速度和车重,可有效降低行车荷载对桥梁的冲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响应 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 现场试验 精细化有限元 冲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级数的高铁大跨度桥上有砟线路纵断面设计与调整方法
14
作者 王巍钦 谭社会 +3 位作者 吕涛 王铭 陈嵘 王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3-2406,共14页
400 m以上大跨度高铁桥梁主要采用有砟轨道结构。大跨度铁路桥梁目前常采用的线路纵断面设计为人字坡叠加竖曲线,难以满足静态验收规范要求。在开通运营后受温度等环境荷载影响,主梁呈现明显的动态挠曲变形,轨道线形演变为空间曲线,设... 400 m以上大跨度高铁桥梁主要采用有砟轨道结构。大跨度铁路桥梁目前常采用的线路纵断面设计为人字坡叠加竖曲线,难以满足静态验收规范要求。在开通运营后受温度等环境荷载影响,主梁呈现明显的动态挠曲变形,轨道线形演变为空间曲线,设计纵断面变坡点、曲线半径等设计参数无法保持。以在役的2座千米级高铁大跨桥上有砟线路为例,从确保大跨桥高速行车平稳性角度出发,针对大跨桥成桥初期线形和运营期轨道线形提出基于傅里叶级数曲线的纵断面优化设计和调整方法。首先综合车体敏感波长与桥梁变形波长特征,以车体敏感波长和有砟道床可调整厚度等为约束条件,确定傅里叶级数阶数上下限;以车体加速度为优化目标确定傅里叶级数优化阶数,得到优化级数曲线纵断面方案。其次,以五峰山、沪苏通2座千米级大桥实测轨道线形为基础,开展了面向大跨桥成桥初期及运营期的线路纵断面设计与调整方案优化设计,并与传统纵断面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人字坡叠加竖曲线纵断面相比,傅里叶级数曲线优化后纵断面线形符合大跨桥本身变形特点,无变坡点,线形圆顺,行车品质更优,温度变形适应性良好。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上有砟线路纵断面设计与调整提供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高速铁路 线路纵断面 傅里叶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桥动态不平顺数据里程修正研究
15
作者 刘宇恒 孙华坤 +3 位作者 何庆 李国龙 高芒芒 王平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124,共10页
高速铁路大跨桥轨道健康状态判断与维修决策中,常采用动、静不平顺检测数据分析,两者在数据层面的匹配是研究的基本保障。现有动静里程修正主要聚焦路基区段,对大跨桥区段研究不足。因此,提出利用大跨桥梁端轨道几何特征滑窗-极值区域... 高速铁路大跨桥轨道健康状态判断与维修决策中,常采用动、静不平顺检测数据分析,两者在数据层面的匹配是研究的基本保障。现有动静里程修正主要聚焦路基区段,对大跨桥区段研究不足。因此,提出利用大跨桥梁端轨道几何特征滑窗-极值区域拟合向量算法,实现无台账标记情景下动、静态不平顺里程误差精确修正。通过梁端特征提取主桥里程,以静态数据为基准,采用滑动窗口法对主桥动态数据进行宏观里程修正;修正后将窗口内数据映射为高维向量,引入余弦相似度指标进行微观里程修正,实现动静数据的精准匹配。结果表明,大跨桥里程误差由-4.56~5.16 m降低至-0.17~0.183 m,降幅达96.11%,与传统DTW修正方法相比,具备更高的修正精度,且不影响原波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桥梁 动静轨道不平顺 里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沿海地区桥址风场特性实测研究
16
作者 郝键铭 赵朔浛 +3 位作者 辛凌风 赵雪 王峰 李加武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9-1847,共9页
结合广东沿海地区某大跨度悬索桥桥面处三维超声风速仪的长期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桥址区的风场平均风特性,以风速超过8 m/s为强风标准,基于强风样本分析了桥址区的脉动风特性。结果表明,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受到春夏季东南季风和秋冬季西... 结合广东沿海地区某大跨度悬索桥桥面处三维超声风速仪的长期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桥址区的风场平均风特性,以风速超过8 m/s为强风标准,基于强风样本分析了桥址区的脉动风特性。结果表明,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受到春夏季东南季风和秋冬季西北强风的影响;顺风向紊流强度明显大于横风向、竖向紊流强度,各分量比值大致为I_(u)∶I_(v)∶I_(w)=1∶0.86∶0.60;阵风因子与紊流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CAO和CHOI经验公式能较好地反映两者关系,且前者推荐的经验公式更加适用于沿海地区;紊流积分尺度与紊流强度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随着紊流强度的增大,紊流积分尺度呈现先迅速减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根据实测数据给出了紊流积分尺度与紊流强度的经验公式,两者相关性显著;实测数据的顺风向功率谱密度与Kaimal谱吻合较好,横风向功率谱密度与Von Karman谱吻合性较好,竖向功率谱密度在高频段与Panofsky谱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风场实测 风特性 强风样本 相关性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平顺性的无砟轨道斜拉桥成桥线形控制
17
作者 庞志强 高芒芒 +4 位作者 李国龙 杨静静 杨飞 李秋义 王东方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为保证大跨斜拉桥上轨道平顺性,以主跨300~1100 m的三座大跨度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变形和施工偏差对轨道平顺性的影响。基于轨道平顺性提出了利用轨道结构可调整量的无砟轨道分层精调方案。考虑验收时轨道和桥梁成桥线形差异,通... 为保证大跨斜拉桥上轨道平顺性,以主跨300~1100 m的三座大跨度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变形和施工偏差对轨道平顺性的影响。基于轨道平顺性提出了利用轨道结构可调整量的无砟轨道分层精调方案。考虑验收时轨道和桥梁成桥线形差异,通过对三座斜拉桥成桥线形进行无砟轨道分层精调,得到铺设无砟轨道大跨度斜拉桥成桥线形验收建议限值。结果表明:温度变形与桥梁施工偏差引起的60 m弦测大值位于桥塔等刚度突变位置。主跨300~1100 m大跨度斜拉桥温度变形和施工偏差60 m弦测值最大值分别为4.63、36.63 mm。以多组合弦平顺性和各层最大可调整量为约束条件,总调整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无砟轨道各层可调整量对成桥偏差逐点调整。充分利用无砟轨道可调整量,三座大跨度斜拉桥成桥线形60 m弦测值分别为29.75、27.21、33.10 mm。偏安全考虑,建议主跨300~700 m大跨度斜拉桥在施工偏差下的桥梁线形验收值采用60 m弦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桥线形控制 大跨度斜拉桥 无砟轨道精调 中点弦测法 施工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异形吊杆钢拱桥的涡振性能
18
作者 仝瑞金 杜文凯 +5 位作者 文锋 谢鹏飞 高广中 魏璟 赵勃隆 李加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2-568,共7页
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某大跨度拱桥的主拱圈和异形吊杆的抗风性能,确定主要构件涡激共振的发振风速和共振振幅,并改变原设计方案的阻尼和拱肋外形,研究其涡振性能.结果表明,全桥气弹模型实验中,风攻角在0°和3°时均出现小... 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某大跨度拱桥的主拱圈和异形吊杆的抗风性能,确定主要构件涡激共振的发振风速和共振振幅,并改变原设计方案的阻尼和拱肋外形,研究其涡振性能.结果表明,全桥气弹模型实验中,风攻角在0°和3°时均出现小振幅的竖弯涡振现象,涡振发生在反对称竖弯振型,随着来流紊流的增加,涡振振幅减小.增加主拱圈的阻尼能够有效抑制其涡振响应.主拱圈断面的切角对涡振性能影响显著,带切角的断面外形具有更好的涡振性能.异形吊杆在高风速下出现面外涡振,振幅较小,最大振幅小于4.5 cm;面内涡振的振幅更小,起振风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拱桥 异形吊杆 涡激共振 全桥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AN-GP的高风速区概率风谱建模
19
作者 刘芸 王浩 林禹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69,共6页
针对实测高风速样本匮乏、难以准确捕获强/台风概率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带有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距离生成对抗网络(WGAN⁃GP)的高风速区概率风谱建模方法。以江阴长江大桥2019—2020年的高风速实测数据为基础,将平均风速与风谱参数... 针对实测高风速样本匮乏、难以准确捕获强/台风概率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带有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距离生成对抗网络(WGAN⁃GP)的高风速区概率风谱建模方法。以江阴长江大桥2019—2020年的高风速实测数据为基础,将平均风速与风谱参数同时作为WGAN⁃GP的输入变量,生成符合实测数据分布规律的高质量新样本,扩充了高风速样本数据集,并建立了高风速区概率风谱模型。结果表明,高风速区间的谱参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中标准差σ_(u)及无量纲参数A_(u)和B_(u)的均值分布参数与平均风速线性正相关,Au和Bu的标准差分布参数与平均风速线性正相关,σ_(u)的标准差分布参数与平均风速线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风谱 生成对抗网络(GAN) 强/台风 实测 大跨度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营荷载的大跨径拱桥层次贝叶斯模型修正方法
20
作者 罗岚炘 宋明明 +2 位作者 钟华强 何天涛 孙利民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8-297,共10页
现有大跨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方法一般未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修正后模型的参数变异性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营荷载的层次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含考虑温度... 现有大跨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方法一般未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修正后模型的参数变异性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营荷载的层次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含考虑温度和交通荷载的概率参数修正、概率响应预测和结构状态评估。首先,根据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了计算理论频率时需要考虑的荷载。随后,建立了温度-弹性模量线性关系,并基于动态称重(weigh-in-motion,WIM)数据,提出一种车辆荷载估计方法,以在有限元模型中定量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频率的影响。同时,引入两阶段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采样方法和响应面代理模型,以提高概率模型修正的计算速率。该方法在一座采集了两年监测数据的大跨径拱桥上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考虑运营荷载、参数不确定性和建模误差后,实测频率基本处于预测频率的95%置信区间内。最后,基于实测响应和预测响应置信区间提出了一个结构状态指标,并利用该指标检测出该桥的路面铺装更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FEMU) 层次贝叶斯 运营荷载 大跨径拱桥 结构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