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FGD5-AS1调节miR-133a-3p/SPAG5轴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远航 何朗 +2 位作者 谭卯 徐毅 李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GD5-AS1调节miR-133a-3p/SPAG5轴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和邻近非肿瘤组织、正常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及胃癌细胞系(MKN-28和NCI-N87、HGC-27、AGS)中FGD5-AS1、miR-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GD5-AS1调节miR-133a-3p/SPAG5轴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和邻近非肿瘤组织、正常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及胃癌细胞系(MKN-28和NCI-N87、HGC-27、AGS)中FGD5-AS1、miR-133a-3p、SPAG5 mRNA表达水平;用CCK-8法、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蛋白Ki-67、SPAG5、迁移侵袭增强子因子1(MIEN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水平;用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33a-3p与FGD5-AS1、SPAG5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FGD5-AS1、SPAG5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133a-3p则明显降低(P<0.05)。干扰FGD5-AS1可上调miR-133a-3p表达,下调SPAG5表达,抑制MKN-28细胞恶性行为;抑制miR-133a-3p表达逆转了干扰FGD5-AS1对MKN-28细胞恶性行为的作用。结论干扰lnc-RNA FGD5-AS1通过上调miR-133a-3p/SPAG5轴抑制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FGD5-AS1 miR-133a-3p/SPAG5轴 胃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DHRS4-AS1调节miR-221-3p/SOCS3信号轴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王辉 郭宇 +3 位作者 张培培 杨皓宇 田春桃 金明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8-805,共8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DHRS4-AS1(lncRNA DHRS4-AS1)调节微小RNA-221-3p(miR-221-3p)/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信号轴对甲状腺癌(T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C细胞系中lncRNA DHRS4-AS1、...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DHRS4-AS1(lncRNA DHRS4-AS1)调节微小RNA-221-3p(miR-221-3p)/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信号轴对甲状腺癌(T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C细胞系中lncRNA DHRS4-AS1、miR-221-3p和SOCS3 mRNA的表达,筛选出最佳细胞系用于后续实验;将FTC-133细胞分为Control组、pcDNA-NC组、DHRS4-AS1组、DHRS4-AS1联合agomir-NC组和DHRS4-AS1联合miR-221-3p-agomir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效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lncRNA DHRS4-AS1、SOCS3和miR-221-3p的靶向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OCS3在FTC-133细胞中的表达;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FTC-133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划痕实验检测FTC-133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TM)小室检测FTC-133细胞侵袭情况;通过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lncRNA DHRS4-AS1对TC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结果显示lncRNA DHRS4-AS1、miR-221-3p、SOCS3三者之间具有靶向关系;lncRNA DHRS4-AS1和SOCS3在FTC-133细胞中表达下调、miR-221-3p表达上调;过表达lncRNA DHRS4-AS1可以抑制FTC-13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凋亡;miR-221-3p过表达可逆转过表达lncRNA DHRS4-AS1对FTC-13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并抑制FTC-133细胞凋亡;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到,过表达lncRNA DHRS4-AS1使裸鼠瘤组织质量降低和体积减小,同时miR-221-3p表达量下降,SOCS3表达量升高。结论lncRNA DHRS4-AS1在FTC-133细胞中低表达,过表达lncRNA DHRS4-AS1可以通过调节miR-221-3p/SOCS3信号轴,从而抑制T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DHRS4-AS1 微小rna-221-3p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 甲状腺癌(TC)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GAS5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陆玉兰 庞晓霞 +2 位作者 陈兴鸿 韦玉霞 刘纯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3,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物5(GAS5)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确诊的236例PCOS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性...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物5(GAS5)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确诊的236例PCOS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77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iMLD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方法检测GAS5基因rs145204276 I/D、rs55829688 C/T和rs6790 G/A位点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AS5基因多态性与PCOS的相关性。结果:GAS5基因rs145204276 I/D位点多态性在对照组和PCOS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I/I基因型相比,I/D和D/D基因型以及显性模型I/D+D/D具有较低的PCOS发病风险[I/D vs I/I:OR(95%CI)=0.61(0.42,0.88),P=0.009;D/D vs I/I:OR(95%CI)=0.44(0.23,0.84),P=0.013;I/D+D/D vs I/I:OR(95%CI)=0.57(0.40,0.81),P=0.002];与I等位基因相比,D等位基因显著降低PCOS的发病风险[D vs I:OR(95%CI)=0.62(0.47,0.82),P=0.001]。rs55829688 C/T和rs6790 G/A位点多态性在对照组和PCO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联合分析显示D-T-A单倍型在对照组和PCOS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61(0.45,0.84),P=0.002]。结论:GAS5基因rs145204276 I/D位点多态性可能与PCOS遗传易感性相关,即携带D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具有较低的PCOS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 长链非编码rna 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物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探索lncRNA的自身功能以及在癌症进程中的作用
4
作者 李欣 胡莹 王玉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375,共12页
CRISPR/Cas系统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进步,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基因调控、细胞分化和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癌症研究中,lncRNA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 CRISPR/Cas系统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进步,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基因调控、细胞分化和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癌症研究中,lncRNA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lncRNA普遍具有低丰度和保守性差等特点,限制了传统手段对其功能的研究。CRISPR/Cas9技术为lncRNA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且精确的工具,显著加速了该领域的进展。本文首先回顾了CRISPR/Cas9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基因编辑中的广泛应用,包括CRISPR敲除、敲入、干扰和激活等多种功能系统。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筛选特定生物过程中的关键lncRNA,还能够用于基因功能研究,探索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CRISPR/Cas9技术在研究lncRNA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关键应用。此外,文章还总结了通过CRISPR/Cas9进行全基因组筛选以识别功能性lncRNA的方法,并探讨了这些lncRNA在癌症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耐药性中的作用。CRISPR/Cas9敲除系统可以高效敲除lncRNA基因,揭示其在基因调控中的具体功能。同时,CRISPR激活和干扰技术为非编码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调控lnc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索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文章还探讨了CRISPR技术在未来lncRNA研究中的潜力,尤其是在解决基因组复杂性、靶向效率和脱靶效应等技术难题方面的进展。综上所述,CRISPR/Cas9技术不仅为研究lncRNA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未来开发新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的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 长非编码rna 基因调控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滩羊背最长肌中与肌肉发育和肉质形成相关lncRNA的筛选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依兰 胡亚美 +2 位作者 李惠侠 卢佳伟 刘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盐池滩羊是我国宁夏特产,凭借极佳肉质驰名中外,但目前仍不清楚其肌肉发育和肉质形成的详细机制。为初步探究滩羊肌肉发育中独有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6月龄和12月龄雌性滩羊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 muscle,LDM)样品... 盐池滩羊是我国宁夏特产,凭借极佳肉质驰名中外,但目前仍不清楚其肌肉发育和肉质形成的详细机制。为初步探究滩羊肌肉发育中独有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6月龄和12月龄雌性滩羊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 muscle,LDM)样品,通过转录物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筛选出可能在调控滩羊肌肉发育和肉质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和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结果表明,两组LDM间共有504条mRNA和1483条lncRNA差异显著(P<0.05),还预测到了103个差异显著的潜在lncRNA-mRNA顺式调控关系对(P<0.05)。随后根据差异表达mRNA功能分析筛选出MSTN、CDKN1A、FHL 1等骨骼肌发育相关基因和LPL、SCD等骨骼肌代谢相关基因,根据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功能分析筛选出13个可能与肌肉发育相关(ADDIN CNKISM.UserStyleLNC.17926.1、LNC.981.1、LNC.16284.1等)和8个可能与骨骼肌代谢相关(LNC.15496.1、LNC.18149.1等)的lncRNA。随机选取2组均表达的5个lncRNA和4个mRNA进行qPCR验证,结果与RNA-seq一致,佐证了测序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为今后探究滩羊肌肉发育、肉质形成机制和开展分子育种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改良国内其他绵羊品种的产肉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肌肉发育 肉质 长非编码rna 转录物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构建免疫相关LncRNA的胰腺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
6
作者 高振朝 宋轶群 +3 位作者 陈鑫龙 朱泽恩 王铮 钱伟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3-670,共8页
目的筛选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胰腺癌数据集中与免疫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构建与免疫相关LncRNA的胰腺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探索预后相关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TCGA数据库获取171例胰腺癌样本RNA-seq数据及其临床信息... 目的筛选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胰腺癌数据集中与免疫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构建与免疫相关LncRNA的胰腺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探索预后相关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TCGA数据库获取171例胰腺癌样本RNA-seq数据及其临床信息,并利用两个经典的免疫相关基因数据集GO0006955/IMMUNE RESPONSE和GO0002376/IMMUNE SYSTERM PROCESS以及基因注释信息识别免疫相关LncRNA;其次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胰腺癌预后相关免疫LncRNA,并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进行模型优化,以建立基于免疫相关LncRNA的胰腺癌预后风险的评估模型;最后使用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临床相关性分析、预后列线图模型绘制、免疫细胞浸润分析以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119个胰腺癌中与免疫相关的LncRNA,鉴定出5个免疫相关LncRNA(AC064836.3、LINC00941、ZNF236-DT、TMEM161B-AS1和AC068580.2)用于建立胰腺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根据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将胰腺癌患者分为低风险组(n=86例)和高风险组(n=85例),高风险组相较于低风险组表现出对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的明显负向富集趋势,发现低风险组胰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期较高风险组显著增加。低风险免疫相关LncRNA(AC064836.3、ZNF236-DT和TMEM161B-AS1)的表达量随着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患者年龄(P=0.031,风险比及95%置信区间为1.025/1.002~1.048)和预后风险评分(P<0.001,风险比及95%置信区间为1.801/1.465~2.215)可作为胰腺癌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此外,相较于常见临床特征的疾病预测能力,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率(曲线下面积=0.695)。类固醇的生物合成、磷酸戊糖途径、细胞间连接、细胞骨架重排等与胰腺癌细胞能量代谢及侵袭迁移相关通路在高风险组中被显著激活;同时,高风险组胰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有更低水平的抗肿瘤活性的幼稚B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而其巨噬细胞浸润水平显著高于低风险组。结论基于5个免疫相关LncRNA构建的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状态、临床特征、分子通路与免疫细胞浸润差异情况;同时,依托该模型,可前瞻性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情况,增强了风险预测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预后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编码肽在肿瘤信号通路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钱萌森 吴新雨 王科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42,共8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在基因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非编码RNA分子,长度超过200 nt,通常被认为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LncRNA具有一定的编码潜力,其短开放阅读框(short open reading fr...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在基因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非编码RNA分子,长度超过200 nt,通常被认为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LncRNA具有一定的编码潜力,其短开放阅读框(short open reading frame,sORF)实际上可编码一些功能性的微肽。这些微肽在钙离子稳态、调节细胞器代谢、细胞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影响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病理过程,尤其是可通过参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文章根据这些LncRNA编码肽参与的不同信号通路以及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总结LncRNA编码肽在肿瘤信号通路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同时也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微肽 肿瘤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s对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的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关瑞娟(综述) 晏鑫 亢泽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6-470,共5页
青光眼是指一组异质性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视盘进行性加深、视神经萎缩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缓慢凋亡导致的视野逐渐丧失,最终致盲。青光眼引起的视力丧失是不可逆的,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应重点强调早期诊断和预防的... 青光眼是指一组异质性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视盘进行性加深、视神经萎缩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缓慢凋亡导致的视野逐渐丧失,最终致盲。青光眼引起的视力丧失是不可逆的,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应重点强调早期诊断和预防的重要性。遗传因素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通过调控青光眼相关基因表达影响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如LncRNA ANRIL、LncRNA MALAT1、LncRNA GAS5和LncRNA TUG1等可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分别通过干预眼压、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机制影响RGCs的生存。LncRNA ANRIL、LncRNA TGF-β2AS1可调控小梁网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影响小梁网细胞的生物学功能。LncRNA MEG3、LncRNA FAM22B可调控瘢痕形成相关基因表达而干预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过程。本文对LncRNAs的特征及其对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青光眼 细胞凋亡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百合珠芽对西藏藏猪卵巢卵泡发育及LncRNA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任子利 曹婷婷 +2 位作者 阚勇 王雨佳 赵彦玲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277-293,F0002,共18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基础日粮中不同浓度的卷丹百合珠芽对藏猪卵巢卵泡发育及相关LncRNA表达的影响。将同一批次健康的体重为(17.40±1.15)kg的9头雌性西藏藏猪,随机分为BW组(基础日粮)、BY组(基础日粮+1%百合珠芽)和BR组(基础日粮+2%百... 本研究旨在揭示基础日粮中不同浓度的卷丹百合珠芽对藏猪卵巢卵泡发育及相关LncRNA表达的影响。将同一批次健康的体重为(17.40±1.15)kg的9头雌性西藏藏猪,随机分为BW组(基础日粮)、BY组(基础日粮+1%百合珠芽)和BR组(基础日粮+2%百合珠芽),饲喂6周后,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测定卵巢器官指数和不同类型卵泡数量,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lnc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最后对差异lncRNA进行荧光定量验证。结果显示:(1)卵巢表面与卵泡特征:BR组,藏猪卵巢表面出现大卵泡;卵巢指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卵泡比例,BW组原始卵泡比例最高,BY组二级卵泡比例最高,BR组成熟卵泡比例最高。(2)lncRNA筛选与表达:新预测lncRNA,筛选出5772个新预测的lncRNA;表达量分析,BY组平均表达量最高,BW组最低,3组表达趋势相似;组间相关性,BY组、BW组和BR组3个组间相关性较强。(3)差异表达分析:BW_vs_BY,筛选到2021个差异表达lncRNA基因(BY组相对BW组上调1197个,下调824个);BW_vs_BR,筛选到1308个差异表达lncRNA基因(BR组相对BW组上调829个,下调479个);BY_vs_BR,筛选到1330个差异表达lncRNA基因(BR组相对BY组上调646个,下调684个)。(4)lncRNA靶基因预测与功能分析:靶基因预测,预测得到CCNL2、MAP3K14、STUB1、IQANK1和PKP3;靶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cAMP、MAPK、PI3K-Akt、Wnt等与卵巢发育信号相关的通路都被显著富集到,其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基因有LOC110261342、MSTRG.26467、FXN、CLP1、Gem、PODNL1、TGFBR3L等。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百合珠芽(特别是2%浓度)有助于促进藏猪卵巢成熟卵泡的发育,并显著调控lncRNA表达,参与卵巢发育的多条生物学通路,为进一步理解百合珠芽对藏猪生殖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卷丹百合珠芽 西藏藏猪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GUSBP11通过miR-339-5p/MDM2轴调节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0
作者 黄星华 吕微风 +2 位作者 林蔚 陈家钖 何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6-483,共8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葡萄糖醛酸酶β假基因11(GUSBP11)调节miR-339-5p/小鼠双分钟同源物2(MDM2)轴对胃癌细胞AG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手术治疗的25例胃癌患者...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葡萄糖醛酸酶β假基因11(GUSBP11)调节miR-339-5p/小鼠双分钟同源物2(MDM2)轴对胃癌细胞AG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手术治疗的25例胃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及癌组织。常规培养胃癌细胞AGS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用转染试剂将对照质粒和敲减质粒转染AGS细胞,分为Ctrl组、sh-NC、sh-GUSBP11、sh-GUSBP11+anti-NC、sh-GUSBP11+anti-miR-339-5p。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及各组细胞中GUSBP11、miR-339-5p和MDM2 mRNA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GUSBP11或MDM2与miR-339-5p间的靶向关系;EdU法检、Transwell小室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WB法分别检测各组AGS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和细胞中CDK1、MMP-2、MMP-9蛋白的表达;AGS细胞移植瘤实验检测敲减GUSBP11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和细胞中GUSBP11、MDM2 mRNA均呈高表达(均P<0.05),miR-339-5p呈低表达(P<0.05)。GUSBP11与miR-339-5p和MDM2与miR-339-5p间存在靶向关系。在AGS细胞中敲减GUSBP11可明显抑制MDM2蛋白、促进miR-339-5p的表达而抑制miR-339-5p则可促进MDM2蛋白表达。敲减GUSBP11可抑制AG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抑制miR-339-5p则可逆转此作用。敲减GUSBP11可明显抑制CDK1、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而抑制miR-339-5p则可逆转此作用。敲减GUSBP11可明显抑制AGS细胞移植瘤的生长。结论:GUSBP1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敲减GUSBP11表达可能通过调控miR-339-5p/MDM2轴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葡萄糖醛酸酶β假基因11 miR-339-5p 小鼠双分钟同源物2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与METTL3在肿瘤中相互调控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许晗 张毅 +3 位作者 王鑫 魏子辰 赵明超 庞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39-1645,共7页
RNA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由甲基转移酶3(METTL3)催化的N6-甲基腺苷(m6 A)修饰,是最为常见的RNA修饰之一,对调控RNA的转录、稳定性和翻译至关重要。同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一类重要的调控分... RNA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由甲基转移酶3(METTL3)催化的N6-甲基腺苷(m6 A)修饰,是最为常见的RNA修饰之一,对调控RNA的转录、稳定性和翻译至关重要。同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一类重要的调控分子,也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lncRNA与METTL3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肿瘤中的功能机制尚未被充分理解。因此,本文旨在对lncRNA与METTL3在肿瘤中的相互调控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理解肿瘤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修饰 N6-甲基腺苷 METTL3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Clnc1通过靶向RBBP5/KAT2B复合物增强ODC1转录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12
作者 冯志惠 李文月 +3 位作者 张铭修 王培培 帅阳阳 张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19-1926,共8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ENSG00000271218.1(lncRNA HClnc1)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HClnc1在临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BrdU掺入、平板克隆及Transwell方法检测干扰/过表达HClnc1及干...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ENSG00000271218.1(lncRNA HClnc1)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HClnc1在临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BrdU掺入、平板克隆及Transwell方法检测干扰/过表达HClnc1及干扰ODC1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BrdU参入和Transwell方法检测同时过表达HClnc1和干扰ODC1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q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干扰HClnc1对肝癌细胞ODC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ODC1启动子活性;Pull-down、质谱分析和Co-IP鉴定与HClnc1结合蛋白及其相互作用;RNA干扰及ChIP分析等方法研究与ODC1启动子区域结合的蛋白及结合效率。结果HClnc1在肝癌组织中明显升高(P<0.001);干扰HClnc1后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肝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01);过表达HClnc1则增加了增殖、侵袭和迁移的细胞数量(P<0.001);干扰ODC1后减少了增殖、侵袭和迁移细胞数量,且抵消了过表达HClnc1的促进作用(P<0.01);干扰HClnc1后ODC1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P<0.001);HClnc1均能与RBBP5和KAT2B蛋白结合,干扰HClnc1后则阻止了RBBP5和KAT2B相互结合;过表达HClnc1上调ODC1蛋白表达,干扰RBBP5或KAT2B则下调ODC1蛋白表达,并且减少HClnc1诱导的ODC1蛋白上调;RBBP5和KAT2B能直接结合在ODC1的启动子区域,干扰KAT2B或RBBP5则降低结合效率(P<0.001),而干扰HClnc1则会减少RBBP5和KAT2B与ODC1启动子区域的结合(P<0.001)。结论lncRNA HClnc1通过靶向RBBP5/KAT2B表观遗传修饰复合物,增加ODC1启动子活性,提高ODC1转录水平,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肝癌 RBBP5 KAT2B ODC1 HCln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RP11-499E18.1对卵巢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李瑛花 杨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预后较差。本研究筛选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并探究其对卵巢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 目的: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预后较差。本研究筛选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并探究其对卵巢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获取卵巢癌相关lncRNAs数据集,并采用lncRNA测序结合GEO数据库中相关临床信息筛选潜在的肿瘤抑制lnc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检测lncRNA RP11-499E18.1在卵巢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卵巢正常上皮细胞系IOSE80及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lncRNA RP11-499E18.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定位。将卵巢癌细胞系CaOV3和SKOV3分为3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敲减(si-RP11-499E18.1)组和过表达(pcDNA-RP11-499E18.1)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lncRNA RP11-499E18.1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ncRNA RP11-499E18.1对卵巢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将BALB/c裸鼠小鼠分为实验组(注射转染pcDNA-RP11-499E18.1的CaOV3细胞)和对照组(注射转染空载体pcDNA的CaOV3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卵巢癌组织中Caspase 3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LncRNA测序结果显示lncRNA RP11-499E18.1为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对GEO数据库中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lncRNA RP11-499E18.1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相比,lncRNA RP11-499E18.1低表达的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更短(均P<0.05)。LncRNA RP11-499E18.1为潜在的肿瘤抑制lncRNA。LncRNA RP11-499E18.1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1),在卵巢癌细胞系CaOV3、OVCAR3、SKOV3、A2780中的表达显著低于IOSE80(均P<0.001),且lncRNA RP11-499E18.1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并存。在CaOV3和SKOV3细胞中,si-RP11-499E18.1组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高于NC组(均P<0.05),pcDNA-RP11-499E18.1组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低于NC组(均P<0.001);si-RP11-499E18.1组迁移的细胞多于NC组,pcDNA-RP11-499E18.1组迁移的细胞少于NC组;与NC组相比,pcDNARP11-499E18.1组细胞中EMT相关分子E-cadherin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而si-RP11-499E18.1组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表达升高。实验组荷瘤小鼠的成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 3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增殖相关分子Ki67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LncRNA RP11-499E18.1可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EMT,且其低表达和卵巢癌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长链非编码rna RP11-499E18.1 上皮-间充质转化 恶性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EBLN3P调节miR-369-3p/CCND1轴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迁移和EMT进程的影响
14
作者 赵方腾 孙琪 钱永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4,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内源性博尔纳病毒样核蛋白3假基因(EBLN3P)调控miR-369-3p/CCND1轴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迁移和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间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20例甲状腺癌及相应癌...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内源性博尔纳病毒样核蛋白3假基因(EBLN3P)调控miR-369-3p/CCND1轴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迁移和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间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20例甲状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以及甲状腺癌B-CPAP细胞,qPCR法和WB法检测癌组织和细胞中EBLN3P、miR-369-3p、CCND1 mRNA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EBLN3P、CCND1与miR-369-3p之间的靶向关系。随机将B-CPAP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sh-EBLN3P组、sh-EBLN3P+anti-NC组、sh-EBLN3P+anti-miR-369-3p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构建B-CPAP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沉默EBLN3P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在甲状腺癌组织和B-CPAP细胞中EBLN3P、CCND1 mRNA表达上调,miR-369-3p表达下调(均P<0.05);EBLN3P与miR-369-3p、CCND1与miR-369-3p之间有结合位点,存在靶向关系。与sh-NC组比较,sh-EBLN3P组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细胞迁移数降低(均P<0.05),EBLN3P、CCND1、Ki67、MMP-2、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miR-369-3p、E-cadherin表达上调(均P<0.05);与sh-EBLN3P+anti-NC组比较,sh-EBLN3P+anti-miR-369-3p组miR-369-3p表达下调,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细胞迁移数均升高(均P<0.05),CCND1、Ki67、MMP-2、N-cadherin、vimentin表达均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均P<0.05)。与sh-NC组比较,sh-EBLN3P组B-CPAP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组织和B-CPAP细胞中lncRNA EBLN3P表达上调,沉默EBLN3P可靶向调控miR-369-3p/CCND1轴抑制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增殖、迁移、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B-CPAP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内源性博尔纳病毒样核蛋白3假基因 miR-369-3p 细胞周期蛋白D1 增殖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猪、川乡黑猪妊娠期子宫体繁殖功能相关lncRNA鉴定和功能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秋实 李江凌 +1 位作者 赵素君 刘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17-3427,共11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藏猪、川乡黑猪繁殖过程中的调控机理,筛选相关lncRNA。[方法]采集具有不同产仔数的藏猪和川乡黑猪妊娠期的子宫体组织作为样本,建立特异性猪子宫mRNA文库,利用Illumina PE150 Hi...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藏猪、川乡黑猪繁殖过程中的调控机理,筛选相关lncRNA。[方法]采集具有不同产仔数的藏猪和川乡黑猪妊娠期的子宫体组织作为样本,建立特异性猪子宫mRNA文库,利用Illumina PE150 HiSeq平台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过质控、比对与拼接后,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预测其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随机选取7个差异表达lncRNA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在藏猪和川乡黑猪子宫体中存在32个共同差异表达lncRNAs,共得到168个靶基因。GO功能分析显示,不同繁殖能力的样本共同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于分子代谢、转录活性调节、细胞增殖调节、子宫体修饰、微量元素代谢等条目中;KEGG通路分析显示,共同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糖酵解过程、卵母细胞分裂、细胞寿命调节、Ras信号通路、RIG-Ⅰ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调控稳态过程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7个差异表达lncRNAs的表达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在藏猪和川乡黑猪子宫体中发现了32个可能通过调控潜在靶基因参与母猪妊娠过程的lncRNAs,为进一步研究lncRNA在母猪繁殖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这些lncRNA可作为新的繁殖性状生物标记用于猪的育种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川乡黑猪 子宫体 妊娠期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GK大鼠肝脏组织mRNA、lncRNA表达谱的影响
16
作者 刘桠 张翕宇 +2 位作者 谢春光 徐刚 彭思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1,I0008-I0012,共11页
目的应用全转录组测序与实时聚合酶链锁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探索参芪复方调控糖尿病GK大鼠肝脏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表达谱的机制研究。方法采... 目的应用全转录组测序与实时聚合酶链锁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探索参芪复方调控糖尿病GK大鼠肝脏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表达谱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芪复方组和西药组。另将10只Wistar大鼠设为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参芪复方组大鼠予参芪复方浸膏灌胃,西药组予西格列汀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干预12周,每周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运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在空白组、模型组和参芪复方组中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进行全转录组测序,构建mRNA、lncRNA差异表达谱,分析差异基因生物学功能,并进行RT-qPCR验证。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糖尿病GK大鼠FBG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肝脏可见肝细胞排列紊乱,边界模糊,出现弥漫空泡状改变,呈中度脂肪变性,伴见炎性浸润、弥漫水肿;与模型组相比,参芪复方组大鼠FBG在12周时明显降低(P<0.05),肝脏组织排列较整齐,脂质沉积、细胞水肿及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全转录组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RNA、lncRNA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决定了糖尿病大鼠生理病理上的差异表现。参芪复方可广泛调控mRNA、lncRNA的差异表达,富集分析显示参芪复方通过调控多条内分泌系统及代谢过程相关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包括胰岛素分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固醇代谢、鞘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等信号通路。RT-qPCR结果显示,基因Irf1、Trim30、Tmcc3、Insig1与转录组结果一致,转录组准确性较高。结论参芪复方发挥调节血糖及改善肝脏脂质沉积、水肿的作用,可能与广泛调控mRNA、lncRNA的差异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复方 2型糖尿病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信使rna(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调控铁死亡减轻HIV-1 gp120 V3环所致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琳琳 左勤 +4 位作者 李心怡 颜学勤 潘锐 付咏梅 董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6-814,共9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1调控铁死亡改善HIV-1 gp120 V3环致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设立空白组、随机肽段组、HIV-1 gp120V3环组(HIV-1 gp120组)、HIV-1 gp120+shCon组、H...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1调控铁死亡改善HIV-1 gp120 V3环致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设立空白组、随机肽段组、HIV-1 gp120V3环组(HIV-1 gp120组)、HIV-1 gp120+shCon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 gp120+SNHG1 sh2+ferrostatin-1(Fer-1;铁死亡抑制剂)组和HIV-1 gp120+SNHG1 sh2+EX527(Sirt1抑制剂)组。随机肽段和gp120 V3环分别处理正常CHME-5细胞24 h;抑制剂预处理SNHG1 sh2细胞2 h后,gp120 V3环处理24 h。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Sirt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酶标仪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Fe^(2+))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ELISA结果显示:较空白组,HIV-1 gp120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较HIV-1 gp120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较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 gp120+SNHG1 sh2+Fer-1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HIV-1 gp120+SNHG1 sh2+EX527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较空白组,HIV-1 gp120组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较HIV-1 gp120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较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 gp120+SNHG1 sh2+Fer-1组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HIV-1 gp120+SNHG1 sh2+EX527组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p5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3)较空白组,HIV-1 gp120组Fe^(2+)和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较HIV-1 HIV-1 gp120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Fe^(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较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gp120+SNHG1 sh2+Fer-1组Fe^(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HIV-1 gp120+SNHG1 sh2+EX527组Fe^(2+)和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敲减SNHG1可减轻HIV-1 gp120 V3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irt1/p53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相关信号分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神经炎症 铁死亡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 Sirt1/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在相分离调控中的作用
18
作者 杨新玲 张栋栋 常晓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92,共9页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有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lncRNA)与相分离密切相关,这为理解lncRNA的作用机制打开了新的视角,成为近年来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了LncRNA SLERT作为分子伴侣与DDX21蛋白相互作用,影响核仁纤维中心区/高密度纤维区(FC/DFCs)的相分离;LINC00657(NORAD)与PUM蛋白形成NP小体,驱动PUM蛋白的相分离而抑制其活性,促进基因组的稳定性;dilncRNA调控DNA损伤应答小RNAs(DDRNA)、p53结合蛋白1(53BP1)的相分离,lncRNA LINP1相分离液滴与Ku蛋白结合促进DNA损伤修复;LncRNA SNHG9、MELTF-AS1、MALR分别驱动LATS1、YBX1、ILF3蛋白质的相分离发挥促癌lncRNAs作用,GIRGL、LncFASA分别调控CAPRIN1、PRDX1的相分离在癌症发展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lncRNA XIST通过相分离驱动X染色体失活的研究。总之,本文综述了lncRNAs通过调节相分离在细胞核无膜细胞器的形成、基因组稳定性与DNA损伤修复、肿瘤发生发展和X染色体失活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表明长非编码RNA可通过调节相分离,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望为相分离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长非编码rna 无膜细胞器 DNA损伤修复 癌症 X染色体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lnc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娟 费长义 +6 位作者 余超 薛苏君 李雨朦 李静静 潘凌宇 段贤春 彭代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2-591,共10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Tao Hong Si Wu decoction,THSWD)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并确定THSWD治疗MCAO大鼠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对照...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Tao Hong Si Wu decoction,THSWD)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并确定THSWD治疗MCAO大鼠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对照组、MCAO组和MCAO+THSWD组各获得3个大脑半球组织。采用RNA测序技术鉴定三组中的lncRNA基因表达。鉴定了THSWD调节的lncRNA基因,然后构建了THSWD调节的lncRNA-mRNA网络。通过MCODE插件鉴定lncRNA-mRNA网络的模块。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用于分析富集的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鉴定了THSWD调节的lncRNA的顺式和反式调控基因。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验证lncRNA。分子对接用于验证lncRNA-mRNA网络靶点和通路相关蛋白结合能力。结果在MCAO大鼠中,THSWD共调节了302个lnc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一些核心lncRNA可能在THSWD治疗MCAO大鼠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进一步发现THSWD可能也通过lncRNA-mRNA网络以及网络富集的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多通路治疗MCAO大鼠。分子对接结果表明,THSWD活性化合物没食子酸和苦杏仁苷与蛋白质靶点具有一定的结合能力。结论THSWD可以通过调节lncRNA保护MCAO大鼠脑损伤,为THSWD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大脑中动脉闭塞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mrna网络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作为ceRNA调控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学霖 董建婷 +5 位作者 王瑞麟 张奇 王国印 张倩 张月梅 陈永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69-1974,共6页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独特的心肌疾病,可增加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风险,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有关DCM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尚未完全阐明。许多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作为竞争...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独特的心肌疾病,可增加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风险,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有关DCM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尚未完全阐明。许多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与靶微小RNA(miRNA)分子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进而影响DCM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lncRNA及其生物学功能和ceRNA假说进行概述,并着重综述了lncRNA作为ceRNA调控DCM发生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长链非编码rna 竞争性内源rna 铁死亡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