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宁省旱涝急转特征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子萌
邵薇薇
+1 位作者
曹永强
任博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3,共12页
【目的】旱涝急转事件有较高的突发性和致灾性,明确辽宁省旱涝急转的特征与趋势,为辽宁省旱涝灾害预警与水资源应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旱涝急转指标是进行旱涝急转研究的基础,利用辽宁省19个气象站点1970—2020年的降水数据,分别采...
【目的】旱涝急转事件有较高的突发性和致灾性,明确辽宁省旱涝急转的特征与趋势,为辽宁省旱涝灾害预警与水资源应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旱涝急转指标是进行旱涝急转研究的基础,利用辽宁省19个气象站点1970—2020年的降水数据,分别采用长、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SDFAI)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并指明旱涝急转指数的异同,实现对辽宁省旱涝急转事件的量化识别。【结果】结果表明:(1)1970—2020年辽宁省LDFAI与SDFAI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辽宁省干旱转洪涝风险正逐步提升;(2)辽宁省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概率空间差异性显著并且与辽宁省的降水分配不均密切相关;(3)SDFAI重心变化幅度明显大于LDFAI,LDFAI与SDFAI迁移中心主要集中在辽宁省中部盘锦、鞍山、营口等地。【结论】总体来看,辽宁省旱涝急转现象频发,且具有周期性,强度逐年增大。研究结果可为辽宁省科学应对旱涝灾害和提高水资源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时空分布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51—2015年洞庭湖区旱涝演变及典型年份旱涝急转特征分析
被引量:
40
2
作者
胡毅鸿
李景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115,共9页
旱涝灾害是制约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预测湖区旱涝灾害变化趋势,该文选取1951-2015年洞庭湖区及其周边地区35个气象站点的逐月降水量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辅以小波分析方法,分析近65 a来研究区域...
旱涝灾害是制约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预测湖区旱涝灾害变化趋势,该文选取1951-2015年洞庭湖区及其周边地区35个气象站点的逐月降水量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辅以小波分析方法,分析近65 a来研究区域的旱涝演变及典型年份旱涝急转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旱涝事件发生的频率高,不同时间尺度旱涝事件发生的平均频率为42.62%。在季节尺度上,夏季洪涝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为33.33%,冬季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为41.54%;在年代际尺度上,20世纪70年代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为25.83%,其次是2001-2015年,频率为22.99%,90年代洪涝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为30%。该区域旱涝变化有4个特征时间尺度,分别为4、10、25和31 a,预测湖区在未来几年降水偏多。洞庭湖区3个区域的旱涝变化大抵一致,但在不同时期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湖区近65 a来有15 a的LDFAI绝对值大于1,旱涝急转现象较频繁,不管是旱涝变化还是旱涝急转变化,东、西洞庭湖区的变化趋于一致,南洞庭湖区与东洞庭湖区旱涝急转变化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干旱
降水
标准化降水指数
旱涝急转指数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北地区旱涝演变及急转特征
被引量:
6
3
作者
白恒
严登明
+2 位作者
翁白莎
赵晓祥
王俊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根据皖北及其周边的16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每日降水数据,利用SSPI指数和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分析了皖北年降水量时空变化、旱涝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旱涝急转规律。结果表明,皖北的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呈现出从西北向...
根据皖北及其周边的16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每日降水数据,利用SSPI指数和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分析了皖北年降水量时空变化、旱涝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旱涝急转规律。结果表明,皖北的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皖北干旱与洪涝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分布较为均匀,呈现出反复交替出现的情况。从时间尺度看,秋季为旱涝高发时期;从空间尺度看,淮北、宿州、蚌埠为秋季干旱高发区,阜阳、宿州为春季洪涝高发区;旱涝急转事件均为旱转涝事件,在2000年之后旱涝急转事件具有更高的发生频率,占53年中旱涝急转次数的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地区
旱涝事件
SSPI指数
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榆林市旱涝急转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宋惠敏
张雪艳
马欣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3-177,192,共6页
黄土高原北部的榆林地区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区。基于榆林市1981—2018年作物生育期(5—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对旱涝急转进行趋势分析,采用M-K进行突变检验验证,比较不同类型旱涝急转事件下...
黄土高原北部的榆林地区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区。基于榆林市1981—2018年作物生育期(5—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对旱涝急转进行趋势分析,采用M-K进行突变检验验证,比较不同类型旱涝急转事件下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尺度上,1981—2018年间榆林市作物生育期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频率为34.37%,旱涝急转强度从1990年代逐年代降低。②在空间尺度上,榆林市1981—2018年多年平均旱涝急转指数及强度在空间上分布一致,均呈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多年平均高值区分布在东部地区,多年平均低值区分布在西部山区。③涝转旱事件对作物产量影响显著,发生涝转旱事件,粮食单产、大豆单产、薯类单产分别显著减少17.85%(P<0.05)、16.63%(P<0.05)、19.46%(P<0.01)。根据榆林市农业生产特点提出旱涝急转农业综合应对措施建议,包括加强作物灌溉管理、作物品种优化和丰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急转
作物产量
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降水
榆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51-2016年长江荆南三口地区旱涝演变与急转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张瑞
吕殿青
李景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139,145,共9页
根据荆南三口地区22个气象站点1951—2016年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辅以EOF分析、小波分析、M-K检验等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荆南三口地区66年旱涝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旱涝年际变化较大,2...
根据荆南三口地区22个气象站点1951—2016年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辅以EOF分析、小波分析、M-K检验等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荆南三口地区66年旱涝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旱涝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50年代前涝后旱、60—70年代整体干旱、80年代旱涝交替、90年代洪涝、21世纪前涝后旱,且四季均可发生旱涝事件。(2)空间尺度可分为3个区域类型,东南部(湿润区)、中部(降水均匀区)、西北部(偏干区),且季节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西北部的五峰、宜昌、荆州等地四季干旱较多,中部的安乡、南县、华容等地四季洪涝较多。(3)年与四季多以5年、10年周期为主,并具有30~35年的长周期。(4)旱涝急转指数在1981年和2015年发生显著变化,而旱涝强度在1972年和2014年发生显著突变。(5)宜昌、石门、澧县等夏季多为旱转涝;五峰、宁乡、安乡、华容、常德等地夏季多为涝转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旱涝变化特征
长江荆南三口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旱涝急转特征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子萌
邵薇薇
曹永强
任博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9285)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2022TS1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2036)。
文摘
【目的】旱涝急转事件有较高的突发性和致灾性,明确辽宁省旱涝急转的特征与趋势,为辽宁省旱涝灾害预警与水资源应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旱涝急转指标是进行旱涝急转研究的基础,利用辽宁省19个气象站点1970—2020年的降水数据,分别采用长、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SDFAI)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并指明旱涝急转指数的异同,实现对辽宁省旱涝急转事件的量化识别。【结果】结果表明:(1)1970—2020年辽宁省LDFAI与SDFAI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辽宁省干旱转洪涝风险正逐步提升;(2)辽宁省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概率空间差异性显著并且与辽宁省的降水分配不均密切相关;(3)SDFAI重心变化幅度明显大于LDFAI,LDFAI与SDFAI迁移中心主要集中在辽宁省中部盘锦、鞍山、营口等地。【结论】总体来看,辽宁省旱涝急转现象频发,且具有周期性,强度逐年增大。研究结果可为辽宁省科学应对旱涝灾害和提高水资源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旱涝急转
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时空分布
辽宁省
Keywords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long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
(LDFAI)
short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
(SDFAI)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Liaoning Province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51—2015年洞庭湖区旱涝演变及典型年份旱涝急转特征分析
被引量:
40
2
作者
胡毅鸿
李景保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11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00)
湖南省重点学科地理学建设项目
文摘
旱涝灾害是制约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预测湖区旱涝灾害变化趋势,该文选取1951-2015年洞庭湖区及其周边地区35个气象站点的逐月降水量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辅以小波分析方法,分析近65 a来研究区域的旱涝演变及典型年份旱涝急转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旱涝事件发生的频率高,不同时间尺度旱涝事件发生的平均频率为42.62%。在季节尺度上,夏季洪涝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为33.33%,冬季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为41.54%;在年代际尺度上,20世纪70年代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为25.83%,其次是2001-2015年,频率为22.99%,90年代洪涝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为30%。该区域旱涝变化有4个特征时间尺度,分别为4、10、25和31 a,预测湖区在未来几年降水偏多。洞庭湖区3个区域的旱涝变化大抵一致,但在不同时期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湖区近65 a来有15 a的LDFAI绝对值大于1,旱涝急转现象较频繁,不管是旱涝变化还是旱涝急转变化,东、西洞庭湖区的变化趋于一致,南洞庭湖区与东洞庭湖区旱涝急转变化差异较大。
关键词
气象
干旱
降水
标准化降水指数
旱涝急转指数
洞庭湖区
Keywords
meteorology
drought
precipitation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long
-
cycle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
Dongting Lake area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北地区旱涝演变及急转特征
被引量:
6
3
作者
白恒
严登明
翁白莎
赵晓祥
王俊锋
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纺织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1503
2017YFC0404504)
文摘
根据皖北及其周边的16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每日降水数据,利用SSPI指数和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分析了皖北年降水量时空变化、旱涝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旱涝急转规律。结果表明,皖北的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皖北干旱与洪涝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分布较为均匀,呈现出反复交替出现的情况。从时间尺度看,秋季为旱涝高发时期;从空间尺度看,淮北、宿州、蚌埠为秋季干旱高发区,阜阳、宿州为春季洪涝高发区;旱涝急转事件均为旱转涝事件,在2000年之后旱涝急转事件具有更高的发生频率,占53年中旱涝急转次数的40%。
关键词
皖北地区
旱涝事件
SSPI指数
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Keywords
Northern Anhui
drought-flood
events
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
long cycle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
分类号
P332.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榆林市旱涝急转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宋惠敏
张雪艳
马欣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3-177,19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技术”项目(2018YFC1508805)。
文摘
黄土高原北部的榆林地区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区。基于榆林市1981—2018年作物生育期(5—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对旱涝急转进行趋势分析,采用M-K进行突变检验验证,比较不同类型旱涝急转事件下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尺度上,1981—2018年间榆林市作物生育期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频率为34.37%,旱涝急转强度从1990年代逐年代降低。②在空间尺度上,榆林市1981—2018年多年平均旱涝急转指数及强度在空间上分布一致,均呈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多年平均高值区分布在东部地区,多年平均低值区分布在西部山区。③涝转旱事件对作物产量影响显著,发生涝转旱事件,粮食单产、大豆单产、薯类单产分别显著减少17.85%(P<0.05)、16.63%(P<0.05)、19.46%(P<0.01)。根据榆林市农业生产特点提出旱涝急转农业综合应对措施建议,包括加强作物灌溉管理、作物品种优化和丰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体系。
关键词
旱涝急转
作物产量
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降水
榆林市
Keywords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crop yield
long
-
cycle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
precipitation
Yulin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915.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R821.3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51-2016年长江荆南三口地区旱涝演变与急转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张瑞
吕殿青
李景保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139,14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00)
湖南省重点学科(地理学)建设项目
文摘
根据荆南三口地区22个气象站点1951—2016年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辅以EOF分析、小波分析、M-K检验等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荆南三口地区66年旱涝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旱涝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50年代前涝后旱、60—70年代整体干旱、80年代旱涝交替、90年代洪涝、21世纪前涝后旱,且四季均可发生旱涝事件。(2)空间尺度可分为3个区域类型,东南部(湿润区)、中部(降水均匀区)、西北部(偏干区),且季节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西北部的五峰、宜昌、荆州等地四季干旱较多,中部的安乡、南县、华容等地四季洪涝较多。(3)年与四季多以5年、10年周期为主,并具有30~35年的长周期。(4)旱涝急转指数在1981年和2015年发生显著变化,而旱涝强度在1972年和2014年发生显著突变。(5)宜昌、石门、澧县等夏季多为旱转涝;五峰、宁乡、安乡、华容、常德等地夏季多为涝转旱。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旱涝变化特征
长江荆南三口地区
Keywords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long cycle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drought-flood
variation
three outlets a
long
Jingjiang oI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宁省旱涝急转特征与趋势研究
赵子萌
邵薇薇
曹永强
任博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51—2015年洞庭湖区旱涝演变及典型年份旱涝急转特征分析
胡毅鸿
李景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皖北地区旱涝演变及急转特征
白恒
严登明
翁白莎
赵晓祥
王俊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榆林市旱涝急转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宋惠敏
张雪艳
马欣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1951-2016年长江荆南三口地区旱涝演变与急转特征分析
张瑞
吕殿青
李景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