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gistic-倒J模型的产品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预测研究
1
作者 赵动员 唐中君 韩中亚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52,145,共8页
[研究目的]实现对产品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的有效预测,以此减少新产品开发的认知偏差,拓宽新产品开发思路。[研究方法]将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预测问题转化为需求弱信号信息量预测问题,通过需求弱信号信息量的变化映射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 [研究目的]实现对产品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的有效预测,以此减少新产品开发的认知偏差,拓宽新产品开发思路。[研究方法]将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预测问题转化为需求弱信号信息量预测问题,通过需求弱信号信息量的变化映射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规律。首先提出了能表示需求弱信号S型演化趋势的logistic模型,其次构建了能表示倒J型演化趋势的倒J模型,并利用新能源汽车需求弱信号评论数据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以及两种趋势的存在。[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确实存在S型和倒J型两种情况。研究结果能够提升需求弱信号的演化趋势分析精度,提高企业新产品研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弱信号 演化预测 评论文本 logistic模型 倒J模型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的砀山春霜冻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张欣然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本研究利用2011—2018年3—5月砀山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日最低草面温度、日最低气温、日最低0 cm地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最小相对湿度以及日平均露点温度观测数据和春霜冻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春霜冻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 本研究利用2011—2018年3—5月砀山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日最低草面温度、日最低气温、日最低0 cm地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最小相对湿度以及日平均露点温度观测数据和春霜冻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春霜冻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计算和检验,利用MICAPS软件对模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得到的影响砀山春霜冻出现的解释因子为日最低气温、日最低0 cm地温以及日平均露点温度,将这3个因子作为变量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的检验准确率和应用准确率均在90%以上。综上,本研究建立的春霜冻预测模型使用方便快捷、预测准确率高,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春霜冻 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分析在夏季森林火灾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淑香 杨柳 +1 位作者 丁书萍 包兴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5期158-162,188,共6页
为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指标情况,建立了预警指标模型。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分析夏季林火风险预警指标,并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2种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最高温和连续无降水日数是林火预警的... 为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指标情况,建立了预警指标模型。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分析夏季林火风险预警指标,并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2种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最高温和连续无降水日数是林火预警的有效预警指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曲线下面积大于决策树模型。在夏季林火风险预警中,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能力优于决策树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可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有实际意义的预警指标,再通过决策树模型分析指标的交互作用,为夏季森林火灾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风险预警 logistic回归模型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因素及预测模型
4
作者 申琳 宋翠豪 +5 位作者 王聪敏 高西 安俊红 李承新 梁斌 李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本类患者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2024年277例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不良组(n=185)和良好组(n=92)。比...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本类患者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2024年277例溃疡性结肠炎伴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不良组(n=185)和良好组(n=9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生活饮食习惯、疾病相关资料共25项潜在相关因素的差异。采用Lasso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性能。结果不良组与良好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指数、居住地、病程、SAS语评分等共21个指标存在差异(P<0.05)。Lasso回归分析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坏疽性脓皮病病程、合并慢性病数量、SAS评分、睡眠质量6个因素与本类患者营养不良相关性较大。基于上述6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该类患者营养不良AUC(95%CI)=0.992(0.984~1.000),对14例患者的应用显示准确率100%。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结肠炎活动度、坏疽性脓皮病病程、合并慢性病数量、焦虑程度、睡眠质量与溃疡性结肠炎伴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营养不良相关性较大,基于上述6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坏疽性脓皮病 营养风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岳海涛 何婵婵 +3 位作者 成羽攸 张森诚 吴悠 马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9-509,共11页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全球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关于冠心病风险评估的研究在逐年增长。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常忽略了数据不平衡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对于提高分类算法中识别冠心病风险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目...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全球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关于冠心病风险评估的研究在逐年增长。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常忽略了数据不平衡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对于提高分类算法中识别冠心病风险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目的探索冠心病的影响因素,通过使用2种平衡数据的方法,基于5种算法建立冠心病风险相关的预测模型,比较这5种模型对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基于2021年美国国家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横断面调查数据筛选出112606名研究对象的健康相关风险行为、慢性健康状况等24个变量信息,结局指标为自我报告是否患有冠心病并据此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通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筛选出纳入预测模型的变量。随机抽取112606名受访者的10%(共计11261名),以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与测试的数据集,采用随机过采样和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SMOTE)两种过采样的方法处理不平衡数据,基于k最邻近算法(KNN)、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和XGBoost算法分别建立冠心病预测模型。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种族、婚姻状态、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家里有几个孩子、是否被告知患高血压、是否被告知处于高血压前期、是否被告知患妊娠高血压、现在是否在服用高血压药物、是否被告知患有高脂血症、是否被告知患有糖尿病、吸烟情况、过去30 d内是否至少喝过1次酒、是否为重度饮酒者、是否为酗酒者、过去30 d内是否有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自我健康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种族、教育水平、收入水平、是否被告知患高血压、是否被告知处于高血压前期、是否被告知患妊娠高血压、现在是否在服用高血压药物、是否被告知患有高脂血症、是否被告知患有糖尿病、吸烟情况、过去30 d内是否至少喝过1次酒、是否为重度饮酒者、是否为酗酒者以及自我健康评价为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风险模型构建的分析结果显示:k最邻近算法、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XGBoost采用SMOTE处理不平衡数据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59.2%、67.4%、66.2%、69.2%和85.9%,召回率分别为75.2%、71.4%、70.5%、62.9%和34.8%,精确度分别为15.4%、18.2%、17.5%、17.6%和28.7%,F值分别为0.256、0.290、0.280、0.275和0.31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78、0.72、0.72和0.82;采用随机过采样处理不平衡数据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62.5%、68.5%、69.0%、60.2%和70.1%,召回率分别为70.0%、69.5%、71.9%、69.0%和67.6%;精确度分别为15.8%、18.4%、19.1%、14.8%和19.0%,F值分别为0.258、0.291、0.302、0.244和0.29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77、0.72、0.72和0.83。结论本研究不仅确认了已知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还发现了自我健康评价水平、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对冠心病具有潜在影响。在使用2种数据平衡方法后,5种算法的性能显著提高。其中XGBoost模型表现最佳,可作为未来优化冠心病预测模型的参考。此外,鉴于XGBoost模型的优异性能以及逐步Logistic回归的操作便捷和可解释性,推荐在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中结合使用数据平衡后的XGBoost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机器学习 风险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 k最邻近算法 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周倩 吴晓敏 +3 位作者 王宝华 严若菡 蔚苗 吴静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870-2877,2893,共9页
背景胃癌(GC)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对个体GC发病风险进行预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GC进展。目的构建并验证预测个体G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安徽、河南、山... 背景胃癌(GC)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对个体GC发病风险进行预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GC进展。目的构建并验证预测个体GC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安徽、河南、山东、江苏4省14个县(区)肿瘤登记系统中确诊的≥40岁的GC患者作为病例组(684例),按1∶2比例纳入性别、年龄、居住地及健康状况匹配的一般人群作为对照组(1368例)。将所有研究对象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641例)和验证集(41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模型预测GC发病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法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口味偏咸(OR=1.690,95%CI=1.333~2.142)、食物偏硬(OR=1.596,95%CI=1.145~2.225)、喜食辣食(OR=1.387,95%CI=1.093~1.760)、二手烟暴露(OR=1.880,95%CI=1.473~2.399)、经常发脾气(OR=3.283,95%CI=2.236~4.819)、胃部疾病史(OR=4.008,95%CI=3.046~5.273)、一级亲属肿瘤史(OR=1.549,95%CI=1.170~2.051)、幽门螺杆菌感染(OR=1.298,95%CI=1.028~1.693)、高盐饮食(OR=1.338,95%CI=1.033~1.734)是G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初中(OR=0.616,95%CI=0.468~0.811)和高中及以上学历(OR=0.491,95%CI=0.342~0.703)、规律饮食(OR=0.542,95%CI=0.405~0.726)、食生蒜或蒜苗(OR=0.501,95%CI=0.394~0.636)是GC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GC发生风险的AUC分别为0.768(95%CI=0.744~0.792)和0.776(95%CI=0.728~0.823)。Bootstrap法验证结果显示,校正曲线与实际曲线一致性良好(训练集:Brier评分=0.177;验证集:Brier评分=0.176);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训练集:χ^(2)=4.408,P=0.819;验证集:χ^(2)=4.650,P=0.794)。DCA显示当阈值为0.05~0.79时,使用列线图模型预测GC发生风险可以使患者临床获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预测GC的发病风险,便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且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7
作者 单娇 怀伟 +3 位作者 包小源 金梦 曹煜隆 李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6-1074,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关节置换手术(TJ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全关节置换手术(TJ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8月31日。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采用CHARMS清单提取数据,并使用PROBAST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项研究,涉及17个预测模型。最常见的预测因子包括糖尿病史、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高龄(≥65岁)、创伤性骨折史及手术时间延长(≥2 h)等。所有纳入研究均存在较高偏倚风险,主要源自研究对象选择偏倚(如单中心样本)及统计分析偏倚(如未校正混杂因素)。结论当前已发表的TJA术后PJI风险预测模型多数展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但研究设计存在显著局限性,特别是偏倚风险控制不足。未来研究需重点改进方法学设计,包括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标准化预测变量定义及充分校正混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风险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PJ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银银 隋鸿平 +3 位作者 李婷婷 姜桐桐 史铁英 夏云龙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3072-3078,共7页
心脏毒性是乳腺癌患者癌症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故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是评估高危患者的重要方法,且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本... 心脏毒性是乳腺癌患者癌症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故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是评估高危患者的重要方法,且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本文根据研究对象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将现有模型分为特异性模型和普适性模型,并对各模型的构建过程与方法、预测因子、效果验证与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现有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回归等传统统计方法,少数使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因子多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BMI、蒽环类药物、曲妥珠单抗和紫杉醇,预测性能良好,但各模型预测因子差异较大,且呈现重开发而轻应用的不平衡局面。未来研究应注重模型临床应用和本土化验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丰富新型建模方法,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提高模型稳定性,为临床医护人员识别心脏毒性提供有效筛查工具。本文能够为我国临床医护人员构建及应用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脏毒性 乳腺肿瘤 风险模型 预测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9
作者 高成菲 顾婕 +3 位作者 张文辉 高佩 高旭 曹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9-636,共8页
目的 系统性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和方法学质量,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 系统性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和方法学质量,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4年1月23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应用预测模型偏倚风险工具评估所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采用MedCalc软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验证组的AUC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发表偏倚评估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样本量共7 216例,6个模型报告了AUC值,7个模型报告了校准度。2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好,6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差。最常用的预测模型类型为logistic回归模型,剔除极端AUC值的模型后,随机效应meta分析结果为0.840(95% CI 0.786~0.895),异质性检验I^(2)=0%(P=0.737)。8项研究的偏倚风险均较高,偏倚来源主要为数据来自回顾性队列研究、部分连续性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缺失数据未处理、基于单因素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未完整报告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及缺乏模型的外部验证等。Egger检验结果提示研究无显著发表偏倚。结论 现有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过程尚不完善,未来研究应构建基于多中心、大样本数据的风险预测模型,加强对模型的临床适用性评估,并严格遵循预测模型报告规范与流程,从而建立可用于临床实践的高质量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测模型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尿失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CV组合赋权的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研究
10
作者 姜安民 张道兵 +4 位作者 刘霁 王飞飞 董彦辰 李延超 尹华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4-1616,共13页
为有效控制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对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的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运用频次分析、鱼骨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法筛选风险因素指标,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过程、工程特征与地... 为有效控制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对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的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运用频次分析、鱼骨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法筛选风险因素指标,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过程、工程特征与地质环境、瓦斯特征与赋存环境、施工管理这6个方面建立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进行组合赋权,确定风险因素指标权重;再次,对煤瓦斯隧道施工综合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构造风险等级隶属度函数,基于上述指标体系与权重构建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湖南某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施工人员风险、机械设备风险、施工过程风险、工程特征与地质环境风险均处于III级(中等)至IV级(较小)之间,瓦斯特征与赋存环境、施工管理风险、施工综合风险所处等级均为II级(较大)至III级(中等)之间,风险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较接近;运用该模型对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进行预测可操作性强,预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瓦斯隧道 施工风险 区间层次分析法 变异系数法 组合赋权 模糊理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军 张玥 +1 位作者 安震 刘效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78,共9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不仅具有极高的危险性,而且具有较高的远期复发风险。基于VTE复发的危险因素及不同患者人群研制有针对性的预测VTE复发风险的评估工具十分重要。本文就目前国内外VTE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不仅具有极高的危险性,而且具有较高的远期复发风险。基于VTE复发的危险因素及不同患者人群研制有针对性的预测VTE复发风险的评估工具十分重要。本文就目前国内外VTE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按照其适用人群进行分类,综合分析比较各预测模型的特点,以期为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VTE复发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复发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转露天开采下伏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12
作者 姜安民 张道兵 +6 位作者 王飞飞 李延超 董彦辰 郑海力 尹华东 曾林海 张升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80-3093,共14页
为降低地下转露天开采风险,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模型展开研究。首先,从地质环境因素、采空区赋存状态及外部环境因素三方面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指标进行识别,建立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博弈论对区间层... 为降低地下转露天开采风险,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模型展开研究。首先,从地质环境因素、采空区赋存状态及外部环境因素三方面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指标进行识别,建立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博弈论对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权重进行线性优化组合;再次,通过构造隶属度函数确定风险预测指标对风险等级的隶属度,形成隶属度矩阵,并对预测指标权重向量、隶属度矩阵及风险等级向量进行耦合,确定各一级指标及采空区综合风险等级量化值,结合量化值判定所处风险等级;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某地转露磷矿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露天矿下伏采空区综合风险处于C_(Ⅱ)~C_(Ⅲ)级之间,风险趋于C_(Ⅱ)级(较高),采空区处于欠稳定状态,预测结果与岩石力学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综合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转露 采空区 稳定性 博弈论 模糊理论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研究
13
作者 陈姝宇 周英凤 +1 位作者 郭娜菲 李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在孕妇人群中进行外部验证和比较,为筛选适宜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788例建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课题组前期经过系统评价遴选出的8个模型预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在孕妇人群中进行外部验证和比较,为筛选适宜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788例建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课题组前期经过系统评价遴选出的8个模型预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准确度等指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纳入的预测因子评价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788例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10.2%,8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54~0.67,准确度为0.10~0.90,阴性预测值为0.10~0.89,阳性预测值为0.10~0.96。其中,李金金模型为最佳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6(95%CI 0.60,0.72)、准确度为0.80(95%CI 0.77,0.83),纳入因子数量适宜且易获取,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针对中国孕妇人群,基于中国数据构建的模型性能表现较好,基于国外数据构建的模型性能表现较差。与其余7个模型相比,李金金模型在中国孕妇队列中的预测性能和临床适用性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 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队列研究 外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4
作者 陈春雨 顾江魁 +1 位作者 周静 葛圣林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8-344,共7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种特定的列线图模型实现对VTE高危个体的精准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种特定的列线图模型实现对VTE高危个体的精准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47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n=332)与内部验证组(n=140),另随机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同期收治200例NSCLC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为了分析术后VTE的风险因素,将建模组患者进一步分为VTE组(n=58)与非VTE组(n=274),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确定VTE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VTE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与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NSCLC患者术后VTE发生率为16.9%,与非VTE组患者相比,VTE患者年龄更大(P=0.006),肿瘤TNM分期更晚(P<0.001),血管侵犯发生率更高(P=0.001),手术时间更长(P=0.033)。此外,两组患者的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03)、D-二聚体(P<0.001)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P=0.029)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手术时间以及术前D-二聚体是NSCLC患者VTE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建模组、内部验证组、外部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836、0.871、0.864。校准曲线表明模型的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基于年龄、TNM分期、手术时间和术前D-二聚体的列线图模型对NSCLC术后VTE风险个体具有良好识别能力,是一项有价值风险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 预测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5
作者 楼佳烨 王艳梅 +2 位作者 潘欣欣 张志英 王红岩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30,共5页
目的采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筛选最优预测模型,为早期精准识别糖尿病足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拟定糖尿病足发病风险因素调查表。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选取住院且接受... 目的采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筛选最优预测模型,为早期精准识别糖尿病足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拟定糖尿病足发病风险因素调查表。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选取住院且接受随访管理的9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采用Lasso回归法筛选预测变量,按8∶2的比例随机划分训练集787例和验证集197例。训练集采用logistic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极端梯度提升构建模型,验证集进行内部验证,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综合评估ROC曲线下面积和F1分数确定最优模型。基于最优模型构建并验证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评分表。结果有217例(22.05%)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Lasso回归筛选出8个预测变量,包括年龄、总胆固醇、吸烟、针刺痛觉、足部皮肤湿冷、足部畸形、趾甲畸形和鞋袜不适。结果显示随机森林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准确率为0.838,精确率为0.591,灵敏度为0.361,特异度为0.944,F1分数为0.448,较其他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构建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评分表得分为0~101分,最佳截断值为43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结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模型整体预测性能最优,基于此模型构建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风险评分表能够用于糖尿病足高风险人群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决策树 随机森林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6
作者 陈刘慧 李雪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38-1343,共6页
目的:构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77例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2∶1分为训练集(n=... 目的:构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77例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2∶1分为训练集(n=318)及验证集(n=15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验证集数据及Bootstrap法校正进行模型内部验证,便利选取2024年1月—5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手术史、术前慢性疼痛、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是肝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急性疼痛的危险因素。训练集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of ROC,AUC)为0.764,灵敏度为80.1%,特异度为58.6%,Bootstrap法校正模型AUC为0.765,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65.5%。训练集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9.830,P=0.277。验证集AUC为0.785,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66.2%。验证集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3.399,P=0.907。外部验证校正后数据集AUC为0.709,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58.7%。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7.590,P=0.47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预测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急性疼痛 肝切除术 风险预测模型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范围综述
17
作者 梁元元 熊丹莉 +5 位作者 高兴莲 方敏 柯稳 谭璇 张桃 杨荆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 对成人患者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旨在为构建科学、实用可行的成人患者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 目的 对成人患者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旨在为构建科学、实用可行的成人患者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成人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结果 共纳入14个成人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骨科手术患者,模型构建方法以Logistic回归模型为主,模型展示以列线图为主,重复报告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女性、焦虑、术前疼痛等。结论 现有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但研究整体偏倚风险较高,仍需进一步优化、开发和验证出适合我国的成人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术后急性疼痛 预测模型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8
作者 乐华辉 黄坤 +1 位作者 艾海军 胥海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0-536,共7页
目的构建并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接受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治疗的2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90)与验证集(n=... 目的构建并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接受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治疗的2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90)与验证集(n=82)。训练集根据术后是否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n=61)和未出血组(n=12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4.3.3工具包构建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心房颤动、空腹血糖、术前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训练集及验证集预测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95%CI:0.974~0.999)、0.986(95%CI:0.967~1.000),灵敏度分别为95.08%、99.98%,特异度分别为95.35%、92.9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的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 症状性颅内出血 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科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琴 耿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514,共5页
总结心脏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相关内容,对国内外手术病人术后谵妄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及模型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脏病病人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脏病 术后谵妄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20
作者 吴珊珊 刘扣英 汤婷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25-2534,共10页
目的:分析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2024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与... 目的:分析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2024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使用胸壁输液港的650例病人为调查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分类回归树(CAR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分别建立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比较3种模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系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性能。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CAR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4%、86%、86%,特异度为97%、98%、97%,灵敏度为54%、59%、61%,阳性预测值为54%、59%、61%,阴性预测值为97%、98%、97%,Kappa值为0.57,0.63,0.64,AUC为0.83,0.87,0.86。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CART模型、随机森林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毒性为3种模型的共同预测因子。结论:决策树CAR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相比Logistic回归模型在构建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中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为临床护士预测肺癌病人输液港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 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 决策树分类回归树 随机森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