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全关节置换手术(TJ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目的系统评价全关节置换手术(TJ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8月31日。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采用CHARMS清单提取数据,并使用PROBAST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项研究,涉及17个预测模型。最常见的预测因子包括糖尿病史、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高龄(≥65岁)、创伤性骨折史及手术时间延长(≥2 h)等。所有纳入研究均存在较高偏倚风险,主要源自研究对象选择偏倚(如单中心样本)及统计分析偏倚(如未校正混杂因素)。结论当前已发表的TJA术后PJI风险预测模型多数展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但研究设计存在显著局限性,特别是偏倚风险控制不足。未来研究需重点改进方法学设计,包括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标准化预测变量定义及充分校正混杂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77例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2∶1分为训练集(n=...目的:构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77例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2∶1分为训练集(n=318)及验证集(n=15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验证集数据及Bootstrap法校正进行模型内部验证,便利选取2024年1月—5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手术史、术前慢性疼痛、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是肝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急性疼痛的危险因素。训练集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of ROC,AUC)为0.764,灵敏度为80.1%,特异度为58.6%,Bootstrap法校正模型AUC为0.765,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65.5%。训练集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9.830,P=0.277。验证集AUC为0.785,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66.2%。验证集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3.399,P=0.907。外部验证校正后数据集AUC为0.709,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58.7%。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7.590,P=0.47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预测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2024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与...目的:分析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2024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使用胸壁输液港的650例病人为调查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分类回归树(CAR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分别建立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比较3种模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系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性能。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CAR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4%、86%、86%,特异度为97%、98%、97%,灵敏度为54%、59%、61%,阳性预测值为54%、59%、61%,阴性预测值为97%、98%、97%,Kappa值为0.57,0.63,0.64,AUC为0.83,0.87,0.86。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CART模型、随机森林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毒性为3种模型的共同预测因子。结论:决策树CAR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相比Logistic回归模型在构建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中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为临床护士预测肺癌病人输液港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风险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为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77例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2∶1分为训练集(n=318)及验证集(n=15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验证集数据及Bootstrap法校正进行模型内部验证,便利选取2024年1月—5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手术史、术前慢性疼痛、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是肝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急性疼痛的危险因素。训练集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of ROC,AUC)为0.764,灵敏度为80.1%,特异度为58.6%,Bootstrap法校正模型AUC为0.765,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65.5%。训练集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9.830,P=0.277。验证集AUC为0.785,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66.2%。验证集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3.399,P=0.907。外部验证校正后数据集AUC为0.709,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58.7%。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7.590,P=0.47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预测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分析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2024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使用胸壁输液港的650例病人为调查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分类回归树(CAR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分别建立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比较3种模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系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性能。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CAR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4%、86%、86%,特异度为97%、98%、97%,灵敏度为54%、59%、61%,阳性预测值为54%、59%、61%,阴性预测值为97%、98%、97%,Kappa值为0.57,0.63,0.64,AUC为0.83,0.87,0.86。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CART模型、随机森林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毒性为3种模型的共同预测因子。结论:决策树CART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相比Logistic回归模型在构建肺癌病人治疗期输液港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中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为临床护士预测肺癌病人输液港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风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