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9篇文章
< 1 2 2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线双源动车组黏着适应性研究
1
作者 王波 罗世辉 +3 位作者 王晨 曲天威 马卫华 雷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为了分析运行效率更高的双源动车组在青藏线(格尔木—拉萨段)运行的可行性,建立机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双源动车组机车(动车)和青藏线成熟运营的HXN3内燃机车在直线段、曲线段和坡道上的牵引黏着系数、牵引力... 为了分析运行效率更高的双源动车组在青藏线(格尔木—拉萨段)运行的可行性,建立机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双源动车组机车(动车)和青藏线成熟运营的HXN3内燃机车在直线段、曲线段和坡道上的牵引黏着系数、牵引力、蠕滑率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2个机车的动力学响应,验证牵引工况下双源动车组的黏着特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1)机车的牵引黏着系数与机车的牵引力成正比,当车速在40~120km/h时,双源动车组机车的黏着系数由0.19降低至0.09,黏着富裕度则由59.0%提高至85.7%;2)在直线段和坡道情况下,双源动车组的黏着富裕度均大于HXN3机车,对适应恶劣外界环境引起的轮轨黏着下降能力更强,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更优;3)曲线段,忽略结构引起的黏降差异,R300m曲线时,双源动车组和HXN3型机车的黏降幅度分别为6.3%和6.8%,R800 m曲线时,HXN3型机车曲线黏降幅度为3.0%,而双源动车组低于限值,可以保证有足够的黏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铁路 内电双源 内燃机车 动力学 牵引黏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研究
2
作者 冯高明 周庆凯 谭兴国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目的为解决采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双电机牵引矿用电机车运行时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积分滑模控制与改进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设计采用新型... 目的为解决采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双电机牵引矿用电机车运行时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积分滑模控制与改进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设计采用新型趋近率的积分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并有效抑制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其次,设计滑模扰动观测器,对电机受到的外部扰动进行观测和补偿,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然后,将传统交叉耦合控制结构中的耦合系数改进为自适应系数,以缓解稳态性能与暂态补偿效果相互矛盾的问题;最后,将新型积分滑模控制和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结构相结合,搭建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模拟矿用电机车运行时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以验证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系统在遭受外部负载扰动时电机转速变化较小,且系统对两台电机的参数差异不敏感,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在各种突发情况下,所提出的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均能使系统保持较好的同步性能。结论基于新型积分滑模控制和改进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对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机车 双电机同步控制 交叉耦合控制 积分滑模控制 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机车远程监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3
作者 宋宗莹 王文斌 +2 位作者 段培勇 凌烈鹏 程冰心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3期27-32,共6页
我国重载铁路多为典型山区铁路,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风险较大,重载列车运行安全风险随之增加。针对重载列车制动距离长、司机目视距离有限、列车运行前方发生险情时无法提前处置的难题,研究重载铁路机车远程监视系统,以及关联匹配、视频... 我国重载铁路多为典型山区铁路,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风险较大,重载列车运行安全风险随之增加。针对重载列车制动距离长、司机目视距离有限、列车运行前方发生险情时无法提前处置的难题,研究重载铁路机车远程监视系统,以及关联匹配、视频接入与处理、监测信息接入等关键技术,并在朔黄(朔州—黄骅)铁路开展示范应用。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可为机车司机提供目视距离之外的视频监控和险情预警,辅助司机提前发现和处置险情,保障重载铁路列车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机车远程监视 关联匹配 目视距离 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山区高速铁路应急热备机车布点研究
4
作者 王利军 陈科 《高速铁路技术》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应急热备机车救援是铁路机辆应急救援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某高原山区高速铁路为客货共线铁路,长大紧坡地段总长248 km,占比24.3%;新建桥隧总长956.2 km,桥隧比94.4%,其中10 km以上隧道共35座... 应急热备机车救援是铁路机辆应急救援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某高原山区高速铁路为客货共线铁路,长大紧坡地段总长248 km,占比24.3%;新建桥隧总长956.2 km,桥隧比94.4%,其中10 km以上隧道共35座,高原山区铁路特殊的自然环境,超长大坡道、超高桥隧比、高温差、高海拔及复杂地形条件为列车救援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对高原山区高速铁路应急热备机车救援性能和布点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救援场景模拟计算,为客运列车应急供电、应急自走行研发提出了参考意见。结果表明:(1)应急热备机车应按照多动力源进行研发;(2)应急热备机车布点建议按救援半径45~75 km设计,超长大坡道区间及超长隧道区段适当加密应急热备机车布点;(3)客运列车研发需提高应急通风及辅助供电时间,需至少具备180 min应急供电条件或增加应急自走行系统,应急热备机车需具备为故障列车供电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区高速铁路 应急热备机车 救援半径 救援场景 应急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s of zebrafish locomotion being independent of spatial size
5
作者 Zhen Wang Jian Gao +2 位作者 Yongshang Long Huaping Lv Qun Wang 《Chinese Physics B》 2025年第3期560-565,共6页
Zebrafish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tilized as a laboratory animal species to study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both normal and pathological.It is crucial to comprehend the dynamics of zebrafish locomotion and put fort... Zebrafish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tilized as a laboratory animal species to study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both normal and pathological.It is crucial to comprehend the dynamics of zebrafish locomotion and put forth realistic models since their locomo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employed as feedback indicators in diverse experiments.In this study,we conducte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locomotion of zebrafish across various spatial sizes,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motion step size and motion direc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tion step exhibits long-range correlations,the motion direction shows unbiased randomness,and the data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influenced by spatial size.The dynamic mechanisms are complicated dynamical processes rather than fractional Brownian or Lévy processes motion.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we proposed a model for describing the movement of zebrafish in a circular container.Our findings shed light on the loco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zebrafish,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nefit both the biological outcomes of animal tests and the welfare of the su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brafish locomotion individual behavior zebrafish modelling stochastic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牵引式列车制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方法与实现
6
作者 王文斌 邓一兵 +1 位作者 宋宗莹 韩兴邦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29-35,59,共8页
机车牵引式列车与动车组列车的动力学特性不同,不适合直接采用“级位-速度-加速度”动力学模型计算公式建模。因此,提出一种机车牵引式列车制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方法,该方法可实现机车牵引式列车制动系统的电制动与空气制动的独立仿真,... 机车牵引式列车与动车组列车的动力学特性不同,不适合直接采用“级位-速度-加速度”动力学模型计算公式建模。因此,提出一种机车牵引式列车制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方法,该方法可实现机车牵引式列车制动系统的电制动与空气制动的独立仿真,并能够模拟列车管充放风过程中的列车管、副风缸和制动缸三者的风压变化以及相应的制动力变化,满足机车牵引式列车车载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测试需求,有效提高机车牵引式列车车载设备的测试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仿真 机车牵引式列车 制动系统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集中动车组运行工况下客室噪声传递路径及贡献量分析
7
作者 蒋成成 田朋溢 +1 位作者 高攀 刘鹏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研究内燃机车作为动力车牵引控制动力集中动车组时产生的振动噪声对客室内噪声的影响,利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方法,以动力集中动车组机次拖车客室端部噪声为目标响应点,建立客室噪声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详细分析客室端部噪声的传... 为研究内燃机车作为动力车牵引控制动力集中动车组时产生的振动噪声对客室内噪声的影响,利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方法,以动力集中动车组机次拖车客室端部噪声为目标响应点,建立客室噪声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详细分析客室端部噪声的传递路径以及声源贡献量。结果表明:线路试验运行工况下,空气声占主导地位,拖车端部风挡附近空调回风口噪声和拖车转向架区域噪声是2条主要传递路径,主要表现在80~160 Hz频段,内燃动力车机械间噪声则贡献量不大。结构声中,拖车空气弹簧振动和拖车中心销振动在80~160 Hz频段贡献量较大。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噪声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动力车 客室噪声 噪声源 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防撞性能的机车排障器结构优化
8
作者 刘雅玲 何永强 +1 位作者 童小山 卢兴旺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基于TJ/JW 102—2017标准中对排障器防撞性能的要求,在既有机车排障器结构基础上,对中部承载结构、斜撑管安装结构及排障器二次防脱结构进行优化,并对排障器优化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压力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排障器结构可满足中... 基于TJ/JW 102—2017标准中对排障器防撞性能的要求,在既有机车排障器结构基础上,对中部承载结构、斜撑管安装结构及排障器二次防脱结构进行优化,并对排障器优化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压力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排障器结构可满足中央底部300 kN、两侧底部250 kN的承载要求。可为机车被动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排障器 结构优化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算法的机车驱动轴承温度预测
9
作者 文锦阳 陶功安 +2 位作者 钟晓波 谭桐 舒瑶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5年第2期47-52,共6页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机车运行的线路条件更加复杂,运行速度逐渐加快,驱动轴承的转速和负荷也随之加大,故障率因此提升。为了提早检测出驱动轴承异常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算法的机车驱动轴承温度预测方法,并结合机车故障预测和健...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机车运行的线路条件更加复杂,运行速度逐渐加快,驱动轴承的转速和负荷也随之加大,故障率因此提升。为了提早检测出驱动轴承异常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算法的机车驱动轴承温度预测方法,并结合机车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研究了不同训练因子对温度预测精度的影响,分析得到最优训练因子并融入算法,提高了算法的预测能力,以期更早发现轴承温度异常发展趋势,从而做到提前干预,降低其故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算法 机车 轴承 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多源制调车机车车体平台技术研究
10
作者 曹媛 金希红 +1 位作者 陆军 黎宏飞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应对欧洲调车机车市场的需求,同时降低后续车型研发和认证的周期及成本,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源制调车机车车体平台。首先,通过底架结构设计、车体接口平台化设计及车体轻量化设计,实现不同能源制式下设备的安装需求,以及在重量分配和安... 为应对欧洲调车机车市场的需求,同时降低后续车型研发和认证的周期及成本,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源制调车机车车体平台。首先,通过底架结构设计、车体接口平台化设计及车体轻量化设计,实现不同能源制式下设备的安装需求,以及在重量分配和安装空间方面预留出后续平台车型变化的空间;其次,对平台化车体结构强度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车体结构可以满足所有平台车型及后续配置变化时的承载要求;最后,对车体安装组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该平台下不同车型的快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体 结构 平台 调车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聚焦相控阵的机车车轮浅表层裂纹检测方法
11
作者 杨兴宽 潘碧琳 +3 位作者 黄永巍 李立凡 赵光波 黄浩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8,共8页
针对机车不落轮旋修时,车轮浅表层缺陷难以检测、缺陷深度难以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基于全聚焦算法(Total Focusing Method,TFM)的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根据不落轮旋修工位特点及检测需求设计工艺参数,通过CIVA仿真建模验证TFM对浅表层... 针对机车不落轮旋修时,车轮浅表层缺陷难以检测、缺陷深度难以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基于全聚焦算法(Total Focusing Method,TFM)的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根据不落轮旋修工位特点及检测需求设计工艺参数,通过CIVA仿真建模验证TFM对浅表层裂纹检测成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利用人工试块检测,研究不同角度和深度裂纹的回波特性,仿真和人工试块实验中裂纹深度的检测误差均可控制在7.00%以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检测车轮中的浅表层裂纹。应用于某机务段机车不落轮旋修工位的实测中发现,经旋修证实共有9片车轮含浅表层裂纹,且最小裂纹深度为1.80 mm,裂纹深度检测误差平均值为0.63 mm,表明该方法检测盲区至少可缩小至踏面下1.80 mm,与现行标准5.00 mm相比缩小了64.00%。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准确检测机车车轮浅表层裂纹并定位深度,可为机车检修效率提高、经济性旋修模型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轮 不落轮旋修 裂纹检测 相控阵超声检测 全聚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轮缘与钢轨减磨技术创新实践
12
作者 司素克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邯钢邯宝铁钢区域弯道多、曲线半径小、载重大,造成该区域作业的北京GK1E31型内燃机车单侧轮缘及铁路线路外侧钢轨偏磨非常严重,通过分析偏磨的原因,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安装在轨道上的自动轮缘湿式润滑装置,经过近2年运用试验,取得了非... 邯钢邯宝铁钢区域弯道多、曲线半径小、载重大,造成该区域作业的北京GK1E31型内燃机车单侧轮缘及铁路线路外侧钢轨偏磨非常严重,通过分析偏磨的原因,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安装在轨道上的自动轮缘湿式润滑装置,经过近2年运用试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轮缘磨耗 润滑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D3电力机车主变流器控制电路仿真分析
13
作者 郭泉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5期71-74,共4页
主变流器是交直交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掌握其控制原理和电路是高职院校铁道机车专业核心技能。以HXD3电力机车主变流器为例,分析其控制原理,使用Multisim软件对其控制电路进行仿真建模,编写控制逻辑程序,交互仿真主... 主变流器是交直交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掌握其控制原理和电路是高职院校铁道机车专业核心技能。以HXD3电力机车主变流器为例,分析其控制原理,使用Multisim软件对其控制电路进行仿真建模,编写控制逻辑程序,交互仿真主变流器控制牵引电机正反转、主变流器试验、库内动车控制和主变流器故障处置等功能,直观观察电路原理图、仿真响应、测试参数,可随机设置多个故障点,在线故障处置和验证,为机车主变流器控制电路的教学和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XD3 MULTISIM 主变流器 电力机车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机车运行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研究
14
作者 李金奎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铁路机车运行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由表现层、数据层以及服务层构成,该系统使用MQTT服务器实现与机车相关设备通信,通过应用双曲交点算法以及深度卷积算法,实现对铁路机车牵引电机及牵引变流器故障问题的诊断预测。经测试,铁路机车运行故... 铁路机车运行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由表现层、数据层以及服务层构成,该系统使用MQTT服务器实现与机车相关设备通信,通过应用双曲交点算法以及深度卷积算法,实现对铁路机车牵引电机及牵引变流器故障问题的诊断预测。经测试,铁路机车运行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能够稳定采集数据,响应时间保持在3s以内,能准确识别铁路机车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问题,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机车 故障诊断 电机故障 工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盘式制动装置热力耦合研究
15
作者 张傲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充分考虑机车盘式制动装置在制动过程中受到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模拟实际运行环境,对机车盘式制动装置建模仿真。首先,利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根据实际尺寸对机车盘式制动装置进行建模,主要建模零部件为:车轴、车轮... 充分考虑机车盘式制动装置在制动过程中受到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模拟实际运行环境,对机车盘式制动装置建模仿真。首先,利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根据实际尺寸对机车盘式制动装置进行建模,主要建模零部件为:车轴、车轮、制动盘、闸片等;其次,利用ANSYS仿真软件设定材料属性,划分网格,使模型求解域离散化,便于进一步分析;最后,通过Workbench模块对模型进行仿真,对制动装置瞬态温度场与瞬态应力场进行分析,确定制动装置的薄弱环节及其升温最高部位和应力最大部位。结果表明:机车制动盘最先受到温度场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制动盘快速升温,首先是靠近车轴附近,逐渐扩散到整个制动盘。其中温度最高部分为制动盘。在运行速度160 km/h的工况下,制动时间为30 s时的最高温度为298.07℃。靠近车轴的制动盘附近受到应力最大,随着时间推移,闸片附近开始受到压力,在制动盘上呈逆时针蔓延,从螺栓孔到四周,最大应力为804.8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机车 制动盘 应力场 温度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机车司机室热舒适性优化
16
作者 吴易柳 杨天智 +2 位作者 唐嘉欣 黄宏煜 张森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2期31-33,共3页
机车司机室的热舒适性对司机的驾驶体验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应用CFD仿真分析手段,以空调送风盒的布置作为变量,以司机坐姿头顶区域的温度和速度作为评价指标,对机车司机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优化。结果表面,经过优化设计,司机... 机车司机室的热舒适性对司机的驾驶体验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应用CFD仿真分析手段,以空调送风盒的布置作为变量,以司机坐姿头顶区域的温度和速度作为评价指标,对机车司机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优化。结果表面,经过优化设计,司机坐姿头顶区域的平均温度下降了2.8℃,温差减少了4.4℃。同时,最大风速也从3.08 m/s降低到了0.35 m/s,有效地提升了司机室热舒适性,为司机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机车 流场分析 热舒适性 温度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大功率内燃机车启动与加载冒黑烟技术探讨
17
作者 司素克 郭帅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内燃机车在启动和加载提速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冒黑烟的现象,通过分析冒黑烟的根本原因,在柴油机工况正常的情况下,从燃油供给系统和进排气系统两方面采取措施,设计制作了一种防止柴油机启动冒黑烟的装置和一种减少铁路内燃机车冒黑烟的装... 内燃机车在启动和加载提速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冒黑烟的现象,通过分析冒黑烟的根本原因,在柴油机工况正常的情况下,从燃油供给系统和进排气系统两方面采取措施,设计制作了一种防止柴油机启动冒黑烟的装置和一种减少铁路内燃机车冒黑烟的装置,以弥补柴油机联合调速器启动过程中油量不能精准控制和废气涡轮增压器滞后效应的不足,达到减少内燃机车启动和加载过程中的冒黑烟现象的目的,经过运用试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车 柴油机 冒黑烟 改善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船和铁路机车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18
作者 杨名名 彭燕 +1 位作者 李鸿博 王权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内河船和铁路内燃机车的排放控制越来越重要,针对即将出台的铁路机车排放法规和加严的内河船排放要求,其排放控制技术也有相应的改变。本文研究了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控制技术,并结合当前内河船和铁路内燃机车的排放水平,针对不同功率发... 内河船和铁路内燃机车的排放控制越来越重要,针对即将出台的铁路机车排放法规和加严的内河船排放要求,其排放控制技术也有相应的改变。本文研究了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控制技术,并结合当前内河船和铁路内燃机车的排放水平,针对不同功率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为未来内河船和铁路机车排放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船 铁路机车 柴油机 排放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D1型机车过分相引起的牵引电机速传故障分析与总结
19
作者 王喜荣 祁小平 +1 位作者 司栋 武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8期168-171,共4页
该文旨在对HXD1型机车在过分相过程中牵引电机速度传感器故障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通过实际运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结合机车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该文采用故障树分析、数理统计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故障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 该文旨在对HXD1型机车在过分相过程中牵引电机速度传感器故障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通过实际运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结合机车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该文采用故障树分析、数理统计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故障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故障模式。结果表明,过分相过程中的电气冲击、机械振动及传感器自身质量问题是导致牵引电机速度传感器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改进建议,以提高HXD1型机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维修机车和故障排查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XD1型机车 过分相 牵引电机 速度传感器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铁路动态跟踪车列控制系统研究
20
作者 王海霞 《铁路物流》 2025年第2期34-40,共7页
铁路机车作为港口货物集疏的动力源,其调车作业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港口铁路运输的外运能力。针对传统车列控制系统缺乏对多个车列的动态跟踪,而导致“挤”“冲”“脱”等危险事故的缺陷,提出一种先进的动态跟踪车列控制系统结构,旨在于... 铁路机车作为港口货物集疏的动力源,其调车作业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港口铁路运输的外运能力。针对传统车列控制系统缺乏对多个车列的动态跟踪,而导致“挤”“冲”“脱”等危险事故的缺陷,提出一种先进的动态跟踪车列控制系统结构,旨在于港区实现货物的迅速且安全转移。该系统通过建立车辆与地面之间的交互链接,在港口的铁道区域内运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从而有效进行列车的实时追踪和位置确定,实现多台机车的动态跟踪及定位;基于机车广域网的站间云端通信,以信息扁平化传递的方式及时制约控制机车运行状态,保障机车作业过程的安全。案例研究显示,此控制系统可以迅速识别并排除潜在的行驶风险,通过云端通信机制防范诸如超速行驶、错误信号响应等不稳定行为因素,进而显著降低发生铁路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机车 铁路运输 动态跟踪 车列控制 行车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