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ult lo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line based on traveling waves
1
作者 ZHENG Na ZHAO Yul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1期79-81,共3页
The single phase grounding fault location is the focus which researchers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in power system. The accurate fault location can lighten the patrolling burden, and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 The single phase grounding fault location is the focus which researchers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in power system. The accurate fault location can lighten the patrolling burden, and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network. It adopts A/D which has high speed, and uses TMS320VC5402 DSP chip as the system core.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ory of operation based on traveling waves and achieved software and hardware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ing waves fault location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elation Analysis Algorithm for 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Travelling Wave 被引量:5
2
作者 DU Lin PANG Jun SIMA Wen-xia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37-2641,共5页
This paper introduced correlation method to locate transmission line fault.First it described the principle of 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traveling waves.The principle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introdu... This paper introduced correlation method to locate transmission line fault.First it described the principle of 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traveling waves.The principle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introduced,then the method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in fault location is given.Transmission line model is established with EMTP-ATP.Basing on the model,some kinds of fault are simulated.The feasibility of this algorithm is proved based on simulation results.By comparing with the classical wavelet analysis,this paper gave the advantages of this algorithm in two cases:noise influence suppression and accuracy of near distance fault location.Experiment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ransmission line grounding fault.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ed the correlation algorithm's validity.All the analys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correlation algorithm have a high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相关法 输电线路 故障 毁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SSDEO的全并联AT牵引网故障定位
3
作者 李泽文 冯译萱 +4 位作者 夏翊翔 张一鸣 刘国胜 张灵芝 罗姗姗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针对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牵引网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微弱难辨识,且线路并联结构导致故障行波折反射复杂而造成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能量算子的牵引网故障行... 针对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牵引网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微弱难辨识,且线路并联结构导致故障行波折反射复杂而造成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能量算子的牵引网故障行波单端定位方法。首先,深入分析牵引网故障行波的传输特性,研究全并联结构对行波折反射的影响,确定不同故障类型和潮流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取故障特征量,将波头辨识转化为能量突变值提取;随后,利用VMD去噪提取电压行波真实分量,再针对第二反射波波头微弱难标定问题,在滑动时间窗口(sliding time window,STW)下,结合对称差分能量算子(symmetrical differencing energy operator,SDEO)构造故障信号的二次瞬时能量谱,效果良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抗过渡电阻能力强,能够反应不同工况下故障牵引网电磁能量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并联AT牵引网 故障测距 行波单端定位 对称差分能量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行波波前瞬时能量谱的深远海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
4
作者 刘乐 陈旭明 +5 位作者 康小宁 马晓伟 李诗闯 赵勃扬 李昕盈 刘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现有的行波测距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保护采样频率、强噪声干扰、短故障距离、高过渡电阻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AWTD)和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的Hilbert变换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利用AWTD算法... 现有的行波测距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保护采样频率、强噪声干扰、短故障距离、高过渡电阻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AWTD)和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的Hilbert变换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利用AWTD算法对故障反行波数据进行降噪预处理。通过VMD算法提取蕴含故障距离信息的高频本征模态函数。利用Hilbert变换获得第5层本征模态函数的瞬时能量谱,并通过瞬时能量谱的最大值实现对线路两端反行波波头的标定,得到行波抵达保护测量点的精确时间,从而结合线路两端行波波速度预测故障距离。在PSCAD/EMTDC与RTDS仿真平台中搭建双端与三端典型深远海风电并网模型进行大量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测距方法不受故障电阻、故障类型的影响,在不同采样频率、近端故障、强噪声干扰与实时仿真环境下,均能实现精准的故障定位,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风电 行波故障测距 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 变分模态分解 HILBERT变换 瞬时能量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5
作者 戴志辉 奚潇睿 +1 位作者 李杭泽 牛宝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53,共13页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处不同模量波速度变化趋势相同而变化快慢不同的特点,定义能够间接反映故障距离的波速度比例因子。其次分别采用插值拟合及定量推导的方法求解该比例因子随故障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与计算曲线,利用其单调性差异提出联立曲线求解故障距离的测距方案。为准确标定故障行波,提出一种结合鲁棒局部均值分解与多分辨奇异值分解的波头标定方法,并利用标定结果设计基于时差特性的故障支路识别判据。最后经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测距精度较高,计算量小,不受同步误差影响,且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500Ω)和抗噪声(20 dB)能力,在不同线路中的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故障测距 波速度变化特性 行波波头标定 插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小波去噪与VMD-NTEO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
6
作者 周军 曲振国 战紫昂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50,共10页
为解决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头在噪声背景下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波去噪与变分模态分解结合改进Teager能量算子的行波波头检测新方法。首先,将含噪行波信号经所提的新小波阈值函数进行去噪处理,有效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然后,... 为解决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头在噪声背景下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波去噪与变分模态分解结合改进Teager能量算子的行波波头检测新方法。首先,将含噪行波信号经所提的新小波阈值函数进行去噪处理,有效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然后,对输出信号进行变分模态自适应分解,选择最能反映行波波头特征的高频模态分量,并利用改进Teager能量算子对高频模态分量波头进行标定;最后,根据输电线路各档距内导线水平长度和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推导出一种不受波速影响的双端行波测距公式,利用该测距公式计算故障距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波头检测方法在噪声背景下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能够保证定位结果相对误差维持在0.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阈值函数 变分模态分解 改进Teager能量算子 行波波速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量反向行波的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识别与定位方法
7
作者 赵欣洋 邹洪森 +3 位作者 杨晨 李玉琦 李博通 刘思源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2,共10页
行波法是目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的常用方法,但在阈值整定方面普遍依赖于仿真,且无法判断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主动式行波注入法,通过解析计算的方式,得到接地极线路发生单回接地故障、双回跨线故障、单回断线故障和... 行波法是目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的常用方法,但在阈值整定方面普遍依赖于仿真,且无法判断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主动式行波注入法,通过解析计算的方式,得到接地极线路发生单回接地故障、双回跨线故障、单回断线故障和双回断线故障后接地极线路首端测量点处的模量反向行波时域表达式,提出了基于模量反向行波的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识别和定位方法。所提出的注入行波法具有明确的测距阈值整定表达式,可以准确判断出线路故障类型。在PSCAD/EMTDC环境中检验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实现故障精准测距外,可以可靠识别出接地极故障类型,且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以及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线路 故障定位 故障类型识别 行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反映电缆全类型故障的相模变换矩阵
8
作者 王植 王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0,共9页
相模变换是实现三相耦合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础。相模变换矩阵结构的差异性将直接影响故障辨识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基于单一模量进行故障类型辨识的有效性。针对现有相模变换提取的模故障分量不能反映所有故障类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反... 相模变换是实现三相耦合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础。相模变换矩阵结构的差异性将直接影响故障辨识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基于单一模量进行故障类型辨识的有效性。针对现有相模变换提取的模故障分量不能反映所有故障类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反映全类型电缆故障的故障分量相模变换矩阵。首先,基于电缆的物理结构,对电缆进行故障暂态特征模量分析,总结各等效导体间的耦合特征。然后,结合均匀换位电缆线路参数的数学特征,提出一种可反映全类型电缆故障的故障分量相模变换矩阵,并分析各模量的传输路径和衰减特性。最后,以某配网系统为例,在PSCAD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解耦矩阵能有效解耦电缆系统,解耦出的单一模量即可以反映电缆的全故障类型,且波速度稳定、衰减小,适用于电缆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模变换 电缆线路 故障检测 行波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依赖同步对时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9
作者 郑雨霖 郭谋发 +1 位作者 陈方旭 林佳壕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860-4873,共14页
配电网线路短、行波过程极其短暂,在已知故障分支区段的前提下,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精确定位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综合传统单端法、双端法的优势,提出一种消去波速、且不依赖双端同步对时的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 配电网线路短、行波过程极其短暂,在已知故障分支区段的前提下,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精确定位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综合传统单端法、双端法的优势,提出一种消去波速、且不依赖双端同步对时的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基于模量波速差算法对就地化模量时差进行数学计算,用以表征故障位置;其次,在对两侧线模、零模首波头分别标定的前提下,提出故障位置的计算方法,无须对零模波速进行估计,有效地提升了故障定位的精度,并利用PSCAD/EMTDC与配电网动模实验系统进行验证;最后,基于数值分析理论,将误差限引入行波测距算法的评估,通过推导传统算法与所提算法的误差限,探讨了波头标定误差与零模波速估计误差对测距结果的影响,揭示了上述精度提升的理论本质。结果显示,在不考虑对时误差的仿真结果下,所提方法与双端法的精度大幅度地高于基于模量波速差的算法;考虑对时误差后,分析得到所提方法精度高于双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测距 零模行波 误差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时频谱图和改进CNN的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海之晨 刘永军 +2 位作者 邵可欣 王弘扬 李宝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7,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波时频谱图和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首先,对故障行波信号进行分帧、加窗处理,并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信号的时频谱图。随后,将故障行波信号的时频谱图作为样本输入,构建基于卷积神经... 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波时频谱图和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首先,对故障行波信号进行分帧、加窗处理,并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信号的时频谱图。随后,将故障行波信号的时频谱图作为样本输入,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定位模型,进一步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模型参数,以提升定位精度。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评估所提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故障定位方法相比,该方法收敛性更优、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接地故障定位 行波时频谱图 麻雀搜索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模态分解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洪彬 周念成 +4 位作者 王伟 王强钢 于大川 周丹莹 吕元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基于晶闸管换流器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based on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UHVDC)的故障定位算法对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长距离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测距方法精准度低... 基于晶闸管换流器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based on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UHVDC)的故障定位算法对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长距离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测距方法精准度低、快速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or,TEO)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首先,研究了LCC-UHVDC线路故障电压行波的传播特性。利用零模电压随线路传播衰减明显的特征,通过VMD算法提取采样点处零模电压行波的时频特性。针对VMD参数选择不当导致的模态混叠问题,利用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对提取的模态指标进行优化。然后采用TEO对分解后信号进行瞬时能量谱提取,精确标定波头到达时间,最后采用双端迭代测距法迭代求解故障距离。在PSCAD/EMTDC搭建±800 kV LCC-UHVDC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变分模态分解 TEAGER能量算子 故障测距 电压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全景特征深度挖掘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丰 曾哲 +4 位作者 祖亚瑞 黄懿菲 冯思旭 张振 曾祥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0-1321,I0006,共13页
现有的故障定位方法基于局部波头故障特征,存在微弱故障(过零点附近故障、高阻接地故障)和母线出口处故障定位失败的技术瓶颈。为此,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行波全景特征深度挖掘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基于时频域行波全景波形,理论和仿真... 现有的故障定位方法基于局部波头故障特征,存在微弱故障(过零点附近故障、高阻接地故障)和母线出口处故障定位失败的技术瓶颈。为此,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行波全景特征深度挖掘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基于时频域行波全景波形,理论和仿真论证了时域各次波头到达时序能反映不同故障区段,各次波头频率分布能反映故障位置,定性分析了行波全景波形与故障位置一一对应的映射机理,论证了行波全景波形唯一性理论;然后,以时频域故障全景波形为输入特征量,利用轻量级LeNet-5模型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并采用3×3小尺寸卷积核挖掘全景波形故障特征,建立全景波形特征量与故障距离的映射关系,实现精确故障定位;最后,利用激活热力图可视化技术展现CNN各卷积通道挖掘全景波形故障敏感特征,有力论证了所提方法具有强适应性的内在原因。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特别是针对微弱故障和母线出口处故障具有较强的算法适应性,故障定位平均绝对误差为99.85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定位 行波 全景特性 卷积神经网络 激活热力图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波形特征认知的输电线路近端故障辨识与定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广斌 陈柏宇 +1 位作者 束洪春 司大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6,共11页
针对现有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对近端故障存在测距盲区、双端行波故障测距对近端故障测距误差较大,无法满足工程需要的不足,提出基于波形特征认知的近端故障辨识与定位方法。首先,分析了线路故障行波传播规律,以固定分辨率显示波形。发现线... 针对现有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对近端故障存在测距盲区、双端行波故障测距对近端故障测距误差较大,无法满足工程需要的不足,提出基于波形特征认知的近端故障辨识与定位方法。首先,分析了线路故障行波传播规律,以固定分辨率显示波形。发现线路近端故障时,初始行波及其后续波形在长时窗整体宏观观测下呈堆叠缓变特征,而在短时窗局部放大观测下呈周期性变化特征,且周期与故障距离相关。不同线路的近端故障历史样本能统一作为参照基准为测距提供提示。进而提出基于波形密度和突变分布的近端故障辨识方法。最后,对辨识出的近端故障进行周期估计,利用近端故障与线长的无关性以及历史样本突变周期和故障位置已知性,搜索周期最近邻历史样本,并由已知故障距离插值实现故障位置确定。基于大量实测数据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单端行波测距可靠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近端故障 行波 突变周期 近邻搜索 像素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群灵敏角特征的输电线路故障单端行波辨识与测距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广斌 王开福 +1 位作者 束洪春 司大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89-3803,I0004,共16页
针对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测距难以可靠、有效辨识第二个波头的不足,该文提出基于波形群灵敏角检测的单端行波辨识与测距方法。首先,对线路故障波过程的解析和规律分析,发现波头局部波形呈现灵敏角和非轴对称性的特点。进而提出利用Radon变... 针对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测距难以可靠、有效辨识第二个波头的不足,该文提出基于波形群灵敏角检测的单端行波辨识与测距方法。首先,对线路故障波过程的解析和规律分析,发现波头局部波形呈现灵敏角和非轴对称性的特点。进而提出利用Radon变换变角度投影检测最灵敏角并判别最灵敏角两侧非轴对称特性,实现单端故障初始行波及多次同极性行波群的可靠辨识。最后,基于多次同极性行波到达时差构造多测距算式,输出最合理测距结果。所提方法将时域波头辨识转化为波形图像空间域最灵敏变化方向和几何轴对称性的检测,抗干扰能力强,大幅提升检测可靠性和后续波头的识别能力,提升单端测距算式冗余性。大量实测和仿真数据测试表明,算法有效、可靠、直观,适用范围广,为单端行波分析故障测距及扩展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RADON变换 灵敏角 波头检测 行波 输电线路 轴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脉冲回波的避雷线断线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金明 刘磊 +2 位作者 张飞 李忠虎 陈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为高效率、低成本地检测风力发电机组桨叶避雷线断线位置,设计基于脉冲回波的避雷线断线检测系统。该系统以单端行波法为原理,由信号发生模块,传感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四部分构成。信号发生模块负责产生行波脉冲信号,传感... 为高效率、低成本地检测风力发电机组桨叶避雷线断线位置,设计基于脉冲回波的避雷线断线检测系统。该系统以单端行波法为原理,由信号发生模块,传感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四部分构成。信号发生模块负责产生行波脉冲信号,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回波信号,信号采集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回波信号处理转化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负责分析回波信号,判断故障类型和故障点位置。该文对各个模块的电路和性能参数进行设计,搭建整体的检测系统。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精准的实现断线判断,并获得断线位置,测量误差精确到0.5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避雷线 行波法 罗氏线圈 回波 断线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应用于行波故障定位的高压输电线长修正方法
16
作者 李振兴 胡聪 +2 位作者 朱益 崔晓琳 翁汉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87-4396,I0128,共11页
输电线路长度受载流量、环境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化,使用固定线长进行故障定位时误差较大。该文基于双目视觉技术,对输电线路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行波故障定位的高压输电线长修正方法。首先,根据输电线线长计算公式,将... 输电线路长度受载流量、环境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化,使用固定线长进行故障定位时误差较大。该文基于双目视觉技术,对输电线路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行波故障定位的高压输电线长修正方法。首先,根据输电线线长计算公式,将决定实际线长的参数定义为应比系数;其次,对采集到的线路图像进行极线矫正和边缘检测,计算全图像素点视差值,根据双目视觉模型恢复输电线的空间立体三维坐标;最后,对特征点坐标进行拟合,更新应比系数后代入悬链线线长计算公式,得到实际环境中输电线线长,再运用于双端行波法中进行精确定位。依据实际工程某500kV输电线路图像展开算例验证,利用PSCAD/EMTDC软件模拟行波故障定位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故障定位误差,有助于故障的快速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行波故障定位 双目视觉 线长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信息差值的集电线路故障精准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兴 王晓东 刘颖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85-93,共9页
针对集电线路多分支网络结构故障定位过程时精度易受测点数量和行波波速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信息差值的集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按照集电线路划分故障区域。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从初始行波信号中提取第一本征模函数信号,并通过... 针对集电线路多分支网络结构故障定位过程时精度易受测点数量和行波波速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信息差值的集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按照集电线路划分故障区域。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从初始行波信号中提取第一本征模函数信号,并通过Stockwell变换将其进一步分解为S矩阵。然后,通过S矩阵计算其模矩阵Q,并计算所有模矩阵之间的能量相似性,建立区域决策矩阵来识别故障区域。最后,在确定的故障区域内设置虚拟故障点,根据故障区域首末端初始行波到达时间,计算测量行波和虚拟故障点之间的信息差异度,采用离散-连续粒子群实时修正故障分支和故障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集电线路所有分支行波信息,大幅降低监测设备数量,消除波速影响,实现多分支集电线路的精准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集电线路 行波法 故障定位 Stockwell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S-LMD和SVD的MMC-HVDC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贺宇阳 马千里 +1 位作者 于飞 刘喜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直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速不确定、波头提取困难以及噪声干扰等因素制约了直流电网中故障测距技术的应用。为了降低上述因素对定位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有理样条插值均值分解(LMD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rational spline... 直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速不确定、波头提取困难以及噪声干扰等因素制约了直流电网中故障测距技术的应用。为了降低上述因素对定位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有理样条插值均值分解(LMD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rational spline,CRS-LMD)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利用特征尺度选取最优极点系数,结合有理样条插值调节拟合曲线的松紧程度,实现对故障电压行波的局部均值分解。其次,采用奇异值分解对故障行波波头进行准确提取。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张北±500 kV柔性直流电网的仿真模型,模拟各种故障情况并输出故障数据,利用Matlab对故障数据进行处理并验证定位算法。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故障测距算法在不同故障距离和故障类型下均能实现故障测距,且在叠加噪声和过渡电阻的情况下也能保障较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柔性直流电网 有理样条插值 局部均值分解 奇异值分解 行波提取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行波频率变化特性的中低速磁浮交通供电轨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宁宁 王健 +2 位作者 秦诚意 平安 李庆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6-1537,共12页
中低速磁浮供电轨供电过程中容易发生直流接地故障,由于其供电距离较短、接地网结构复杂,发生直流接地故障后不易准确定位故障点。为此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列车运行过程中车体与轨道无接触的特点,建立中低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分析双端故... 中低速磁浮供电轨供电过程中容易发生直流接地故障,由于其供电距离较短、接地网结构复杂,发生直流接地故障后不易准确定位故障点。为此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列车运行过程中车体与轨道无接触的特点,建立中低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分析双端故障测距与单端故障测距的优缺点,研究供电轨发生接地故障后故障行波时域分布与频域分布的关系;并通过计算式计算分析行波频谱的产生机理,得出故障行波的频率分布不受车站内阻抗、过渡电阻的影响,只与故障点位置和故障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相关;基于此,提出基于双端频率变化特性的中低速磁浮交通供电轨故障定位方法,根据故障行波频率特性与行波速度计算故障点位置。并且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不受故障点位置、过渡电阻大小影响,且适用于单处接地故障、多处接地故障类型,故障误差始终保持在1%以内,相比传统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定位方法,测量精度更高,适用于中低速磁浮交通供电轨接地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 接地故障 故障定位 行波 频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雷击故障测距多路径行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汉华 陈剑云 +3 位作者 华敏 傅钦翠 石杰 夏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1,共12页
针对AT变压器和并联结构导致行波传播路径复杂,行波波头性质难以有效识别和行波色散现象,线路频变参数特性导致波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路径行波测距方法。基于上下行电流行波传播的差异性,利用电流相似度识别故障区段。探讨全... 针对AT变压器和并联结构导致行波传播路径复杂,行波波头性质难以有效识别和行波色散现象,线路频变参数特性导致波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路径行波测距方法。基于上下行电流行波传播的差异性,利用电流相似度识别故障区段。探讨全并联AT牵引网结构对行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并对电流、电压行波传播路径进行标定。基于多路径电流、电压行波极性分析,筛选出用于故障测距的多路径行波,以推导出消去波速的测距方程。仿真表明:所提测距方法可以有效识别波头性质,且计算故障距离基本与波速无关,不受牵引网区段长度、结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故障 多路径行波 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 行波极性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