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6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ope analysis based on loc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and variable-modulus elasto-plastic model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光华 钟志辉 +3 位作者 傅旭东 张玉成 温勇 张明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2041-2050,共10页
Employing an ideal elasto-plastic model,the typically used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reduced the strength of all soil elements of a slope.Therefore,this method was called the glob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GSRM).How... Employing an ideal elasto-plastic model,the typically used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reduced the strength of all soil elements of a slope.Therefore,this method was called the glob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GSRM).However,the deformation field obtained by GSRM could not reflect the real deformation of a slope when the slope became unstable.For most slopes,failure occurs once the strength of some regional soil is sufficiently weakened; thus,the loc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LSRM)was proposed to analyze slope stability.In contrast with GSRM,LSRM only reduces the strength of local soil,while the strength of other soil remains unchanged.Therefore,deformation by LSRM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at by GSRM.In addition,the accuracy of the slope's deformation depends on the constitutive model to a large degree,and the variable-modulus elasto-plastic model was thus adopted.This constitutive model was an improvement of the Duncan–Chang model,which modified soil's deformation modulus according to stress level,and it thus better reflected the plastic feature of soil.Most importantly,the parameters of the variable-modulus elasto-plastic model could be determined through in-situ tests,and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by plate loading test and pressuremeter test were introduced.Therefore,it is easy to put this model into practice.Finally,LSRM and the variable-modulus elasto-plastic model were used to analyze Egongdai ancient landslide.Safety factor,deformation field,and optimal reinforcement measures for Egongdai ancient landslide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loc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variable-modulus elasto-plastic model in-situ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LOCAL INFLUENCE I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石磊 任仕泉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84-194,共11页
In this article, authors introduce a method to assess local influence of obser- vations on the parameter estimates and prediction i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The diagnostics under the perturbations of error vari... In this article, authors introduce a method to assess local influence of obser- vations on the parameter estimates and prediction i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The diagnostics under the perturbations of error variance, response variables and explanatory variables are derive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ase- deletion. Two examples are analyzed for illu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CE GRAPH local INFLUENC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perturba- tion SCHE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earch-free near-field source localization method with exact signal model 被引量:2
3
作者 PAN Jingjing SINGH Parth Raj MEN Shao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4期756-763,共8页
Most of the near-field source localization methods are developed with the approximated signal model,because the phases of the received near-field signal are highly non-linear.Nevertheless,the approximated signal model... Most of the near-field source localization methods are developed with the approximated signal model,because the phases of the received near-field signal are highly non-linear.Nevertheless,the approximated signal model based methods suffer from model mismatch an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while the exact signal model based estimation methods usually involve parameter searching or multiple decomposition procedures.In this paper,a search-free near-field source local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ith the exact signal model.Firstly,the approximative estimates of the direction of arrival(DOA)and range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approximated signal model based method through parameter separation and polynomial rooting operations.Then,the approximative estimates are corrected with the exact signa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exact expressions of phase difference in near-field observations.The proposed method avoids spectral searching and parameter pairing and has enhanced estimation performance.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FIELD source localization polynomial rooting approximation error exact sign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结构性黄土二元介质本构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番 郅彬 +4 位作者 刘恩龙 王小婵 邓博团 李金华 张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应变非均匀分布特征,提高了模型对变形的预测精度,其在数学形式上同剑桥模型类似。首先,通过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确定结构性黄土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结构破损功数学表达式,并发现结构性黄土局部损伤耗散的热力学行为主要来源:(1)破损集合体与未破损集合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2)未破损集合体向破损集合体转换时,部分细观结构破损的不可逆热力学行为。基于此认识,建立了考虑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宏-细观本构模型框架,并通过分析结构性黄土变形机制(摩擦+胶结+破损共同作用),确定其自由能、耗散能和破损耗散能表达式;推导了一个考虑体积破损和剪切破损演化规律的损伤屈服函数及本构关系。通过所建立本构关系对已有试验数据进行预测,验证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本构模型 局部破损 热力学 二元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健安 赵志诚 +2 位作者 谢刚 柏艳红 何秋生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76,共5页
在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教育质量与适应行业需求的迫切任务。因此,探索强化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十分必要。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为核心理念,以自动化人才... 在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教育质量与适应行业需求的迫切任务。因此,探索强化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十分必要。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为核心理念,以自动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了“理实相融、产教相融、科教相融、资源共享”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抓手、平台为依托、制度为保障”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致力于通过创新素质的提升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化,最终实现学生在面对复杂工程挑战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创新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局部缺陷的角接触球轴承时变位移激励及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1
6
作者 雷春丽 宋瑞哲 +3 位作者 樊高峰 刘凯 薛伟 李建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3-762,共10页
角接触球轴承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会产生故障损伤从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以外圈具有局部缺陷的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不同局部缺陷轮廓的判别方法,建立角接触球轴承局部缺陷时变位移激励广义表征模型,研究局部缺陷演化过程及其... 角接触球轴承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会产生故障损伤从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以外圈具有局部缺陷的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不同局部缺陷轮廓的判别方法,建立角接触球轴承局部缺陷时变位移激励广义表征模型,研究局部缺陷演化过程及其位移激励机理。在此基础上,考虑轴承缺陷引起的时变位移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角接触球轴承故障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矩形局部缺陷最终会演化成梯形形态;不同缺陷形貌诱发的位移激励变化趋势是不同的;与局部缺陷的长度相比,宽度对位移激励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轴承优化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局部缺陷 时变位移激励 缺陷演变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护圈减小斜交多桥墩的局部冲刷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齐洪亮 潘玲玲 +2 位作者 张雪 王晶 王茂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5,共10页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单幅双墩和双幅四墩的布设形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利用透水护圈对前排桥墩防护时,与水流斜交布设时斜交角度对其余桥墩局部冲刷防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角度增加,前排桥墩的局...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单幅双墩和双幅四墩的布设形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利用透水护圈对前排桥墩防护时,与水流斜交布设时斜交角度对其余桥墩局部冲刷防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角度增加,前排桥墩的局部冲刷变化不大,后排桥墩的局部冲刷逐渐增加。当斜交角度较小时,前排桥墩的防护对后排桥墩有明显的遮蔽作用。当斜交角度大于30°时,前排桥墩的防护对后排桥墩的遮蔽作用基本消失,单幅双墩布设时后排桥墩最大冲深大于前排桥墩。双幅四墩布设时,对第2和第3个桥墩局部冲刷有一定的减冲效果,但会加剧第4个桥墩的局部冲刷。因此,建议多桥墩的布设角度不宜超过30°,否则须对最下游的桥墩进行防护。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前排桥墩利用护圈防护后,桥墩两侧绕流流速明显降低,其下游的遮蔽范围明显增大,遮蔽作用显著增加。随着斜交夹角的增加,前后排桥墩的绕流叠加效应导致后排桥墩的墩侧流速和河床切应力增加,使其局部冲刷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护圈 局部冲刷 冲刷防护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特征重组和BiGRU-Attention-XGBoost模型的超短期负荷功率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练兵 高国强 +3 位作者 陈伟光 付文杰 张超 赵莎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1-581,共11页
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能为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电力负荷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充分挖掘其潜在特征并分别预测,是提升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adaptive local... 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能为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电力负荷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充分挖掘其潜在特征并分别预测,是提升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ALIF)的BiGRU-Attention-XGBoost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ALIF-SE实现将历史负荷序列分解重组为周期序列、波动序列和趋势序列;通过Attention机制对BiGRU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XGBoost模型构建基于时变权重组合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实验分析表明,输入模型数据经过ALIF-SE处理后预测精度有明显提升;所提组合模型在工作日和节假日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测误差大部分在5%以下;通过在不同负荷数据集下进行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预测方法的可迁移性。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模型具有有效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 样本熵 深度学习 组合模型 超短期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河床地形对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
9
作者 魏松 戴齐超 +2 位作者 章飞凡 肖淑霞 陈清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3,共10页
河道内采砂、疏浚、筑坝等人类活动所形成高低起伏的河床地形改变了河道水流流态,会威胁下游桥梁基础安全,但河床地形对桥梁基础局部冲刷影响的研究甚少。采用概化的平床、凹床和凸床3种墩前河床地形,考虑凹凸河床地形尺寸、与桥墩间距... 河道内采砂、疏浚、筑坝等人类活动所形成高低起伏的河床地形改变了河道水流流态,会威胁下游桥梁基础安全,但河床地形对桥梁基础局部冲刷影响的研究甚少。采用概化的平床、凹床和凸床3种墩前河床地形,考虑凹凸河床地形尺寸、与桥墩间距离、来水流速等因素,进行室内水槽试验,就河床地形对下游桥墩墩周局部冲刷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平床相比,凹床使得墩前水平流速梯度减小、凸床则增大;凹床及凸床地形均导致墩周局部冲刷进程加快、冲刷程度加剧;凹床及凸床地形对墩前流速分布和墩周冲刷坑形态的影响程度与地形相对高度呈正相关、与地形变化点和桥墩间距离呈负相关。基于试验数据,得到考虑地形因素的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提出了上游河床地形影响桥墩局部冲刷界限距离的概念及预测方法,可为实际工程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地形 局部冲刷 模型试验 冲刷深度 地形影响界限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密度差异引导的图像特征匹配算法
10
作者 肖剑 武亮亮 +1 位作者 何昕泽 胡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5,共8页
为解决预定义参数化模型的特征匹配方法通用性较低且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根据正确匹配和误匹配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的现象,提出一种局部密度差异引导的特征匹配(RFM-LoDD)算法。首先,将假定特征匹配转换为能够表征特征匹配性质的空间... 为解决预定义参数化模型的特征匹配方法通用性较低且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根据正确匹配和误匹配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的现象,提出一种局部密度差异引导的特征匹配(RFM-LoDD)算法。首先,将假定特征匹配转换为能够表征特征匹配性质的空间样本点,并引入概率距离计算样本点的局部密度。其次,在随机选取的40幅涉及不同变换模型的图像对上测试算法的最优参数设置,确定了具有全局最优的密度阈值和其他参数。最后,将样本点的局部密度与密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样本点的局部密度大于密度阈值,则认为该样本点代表的假定匹配为正确匹配,否则,就认为其代表的假定匹配为误匹配。在代表图像对和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RFM-LoDD算法在各种匹配场景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鲁棒性,特别是在内点率较低的Retina数据集和AdelaideRMF数据集上相比于先进的算法均取得了领先的F分数。此外,RFM-LoDD算法具有准线性的时间复杂度,在4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平均运行时间约为40 ms,时间成本相比于经典的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降低了两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匹配 局部密度 误匹配剔除 图像配准 变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地与跨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颜廷武 姜维军 夏庆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9,共13页
社会化服务是推动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途径。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1132份农户调研数据,该研究采用泊松模型实证分析本地和跨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①本地和跨区服务均对... 社会化服务是推动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途径。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1132份农户调研数据,该研究采用泊松模型实证分析本地和跨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①本地和跨区服务均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本地服务的作用显著高于跨区服务,且二者具有互补性。②本地服务主要通过提升服务获取便捷性和降低风险感知来间接促进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跨区服务则主要通过降低风险感知来间接推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采纳。③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未外出务工、未转入土地和土地细碎化程度低的群组中,二者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整地、田间管理和收割环节,本地服务作用显著高于跨区服务;在外出务工、老年、青年、转入土地、非规模户和土地细碎化程度高的群组中,仅本地服务起到显著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养本地优质专业市场主体并完善跨区服务保障措施;二是推动本地与跨区服务组织的有效融合,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机制,并提供农户需求信息;三是加强信息交流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本地和跨区服务提供适宜的作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服务 跨区服务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 泊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局部点云信息缺失的模型重构方法
12
作者 常正平 袁国帅 +2 位作者 李玖桦 赵阳 王仲奇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3,共10页
面向新一代航空航天型号高性能制造需求,基于实测数据的性能预测方法愈来愈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受限于零件尺寸大、结构遮挡多和设备性能不足等问题,该方法难以获得零件完整的实测数据,影响了产品性能预测精度。为此,提出面向局部点云... 面向新一代航空航天型号高性能制造需求,基于实测数据的性能预测方法愈来愈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受限于零件尺寸大、结构遮挡多和设备性能不足等问题,该方法难以获得零件完整的实测数据,影响了产品性能预测精度。为此,提出面向局部点云缺失的模型重构方法,构建扫描区域与点云缺失区域的拓扑关系,求得缺失区域的表面点集。首先,提取理论3维模型表面几何信息,并将其转换至拉普拉斯坐标系;其次,将扫描点云数据进行划分,结合粗配准与迭代最近点(ICP)精配准算法进行区域匹配,得到理论模型上与扫描点云对应的区域;然后,采用拉普拉斯网格变换使匹配区域驱动理论三角网格发生形变,并用扫描点云替换对应区域,得到零件完整点云。最后,以飞机起落架外筒为例,采用传统方法与本文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当扫描点云覆盖达到一定范围时,所提方法的最大偏差为0.145 mm,显著低于传统方法的0.717 mm,验证了该方法在重构模型精度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点云 信息缺失 模型重构 拉普拉斯网格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油水代换系统扩散管设计及分析
13
作者 万新斌 钱玮翔 +2 位作者 杨铭 杨卫英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1,130,共6页
针对油水代换过程中扩散管海水射流流速过高可能会导致油水掺混和泥沙携带,进而影响油水代换系统可靠性的问题,研究不同型式、孔径的扩散管出流特性及其对代换过程影响。采用CFD局部物理模型分别对4种型式扩散管的出流速度场进行仿真计... 针对油水代换过程中扩散管海水射流流速过高可能会导致油水掺混和泥沙携带,进而影响油水代换系统可靠性的问题,研究不同型式、孔径的扩散管出流特性及其对代换过程影响。采用CFD局部物理模型分别对4种型式扩散管的出流速度场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4种方案的射流特性。结果表明,孔径取30 mm时,出口流速距底面约15 mm时减速到0.2 m/s;4种扩散管方案中T型长扩散管方案射流性能最佳,单孔最高流速0.297 m/s,平均流速标准差0.0672,流速分布最为均匀。最后通过缩尺模型试验验证了T型长扩散管在实际代换系统中的扩散稳定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代换 扩散管 局部物理模型 射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自适应局部图卷积与多尺度时间建模的骨架行为识别
14
作者 田青 虞静静 张正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9-2205,共7页
鉴于人体骨架的固有拓扑结构特性,采用图卷积网络进行骨架数据建模成为行为识别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在骨架行为识别方法中存在固定拓扑图结构与固定内核大小的时间卷积难以适应多变的动作类型、姿态及行为时长,导致建模误差,影响识别... 鉴于人体骨架的固有拓扑结构特性,采用图卷积网络进行骨架数据建模成为行为识别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在骨架行为识别方法中存在固定拓扑图结构与固定内核大小的时间卷积难以适应多变的动作类型、姿态及行为时长,导致建模误差,影响识别精度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局部图卷积与多尺度时间建模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自适应局部图卷积模块,实现人体骨骼结构的独立动态表征;设计多尺度时间建模模块,实现对不同持续时间的行为进行建模,并降低了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引入时空DropGraph结构,动态调整图拓扑结构,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并防止过拟合。实验表明,在NTU RGB+D 60数据集的跨对象C-Sub和跨视角C-View基准下分别取得了93.39%和97.18%的准确率,在NTU RGB+D 120数据集的跨对象C-Sub和跨设置C-Set基准下分别取得了90.48%和91.95%的准确率,高于现有的行为识别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图卷积 自适应图 多尺度时间建模 行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糙元结构下CaCO_(3)污垢局部沉积特性
15
作者 韩志敏 周相宇 +1 位作者 张宏宇 徐志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由于换热器实际的热交换过程中换热壁面并非绝对光滑,而粗糙换热壁面很容易在部分局部位置处结垢,因此基于已构建的局部析晶污垢模型,对不同粗糙元结构下CaCO_(3)污垢局部沉积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了三种不同形状(矩形、梯形和三... 由于换热器实际的热交换过程中换热壁面并非绝对光滑,而粗糙换热壁面很容易在部分局部位置处结垢,因此基于已构建的局部析晶污垢模型,对不同粗糙元结构下CaCO_(3)污垢局部沉积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了三种不同形状(矩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粗糙元,并详细分析了三角形粗糙元的相对高度和相对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粗糙元通道内的局部污垢热阻平均值均小于光滑通道,其中三角形粗糙元的局部污垢热阻平均值最小。三种粗糙元通道局部污垢热阻沿通道长度增加均呈周期性变化,且在每个周期内均存在峰值,其中最大峰值位于粗糙元背风侧。此外,局部污垢热阻随着三角形粗糙元相对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相对宽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说明相对高度对局部污垢沉积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元 CaCO_(3)污垢 模型 局部污垢热阻 结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等间隔的轴承故障信号模型及其希尔伯特共振解调机理
16
作者 何国林 李俊晖 +3 位作者 李巍华 林慧斌 陈华原 许中生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7-1295,共9页
希尔伯特共振解调技术(HRD)广泛应用于轴承故障诊断。在利用包络幅值谱评估降噪方法优劣时,可能会把HRD产生的影响归因于降噪方法。工程中测试条件与分析参数的选取通常依靠经验,选取不当易引发故障漏诊。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轴承外... 希尔伯特共振解调技术(HRD)广泛应用于轴承故障诊断。在利用包络幅值谱评估降噪方法优劣时,可能会把HRD产生的影响归因于降噪方法。工程中测试条件与分析参数的选取通常依靠经验,选取不当易引发故障漏诊。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轴承外圈故障振动响应的故障信号模型,定量分析故障信号的希尔伯特共振解调过程,揭示了信号参数与包络幅值谱的映射关系;通过分析固有频率、阻尼比和转速等系统物理参数对信号参数的影响,明确了系统物理参数与包络幅值谱分布的对应关系,为HRD的应用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理论依据。利用HRD处理仿真振动信号,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一致;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基于HRD解调机理的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外圈局部故障 希尔伯特变换 共振解调机理 故障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UNet模型的DAS矸石浆体充填堵管监测技术
17
作者 柴敬 王梓名 +7 位作者 马晨阳 张丁丁 李至 周森 秋丰岐 吴玉意 冀汶莉 赵鹏翔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0-662,共13页
煤矸石浆体输送管道在输送过程中易产生堵塞、腐蚀等多种问题。目前针对浆体管道输送中存在的堵塞问题,精准定位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以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DAS)为监测手段,结合图像降噪与ResNet-UNet复合网络对堵塞点... 煤矸石浆体输送管道在输送过程中易产生堵塞、腐蚀等多种问题。目前针对浆体管道输送中存在的堵塞问题,精准定位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以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DAS)为监测手段,结合图像降噪与ResNet-UNet复合网络对堵塞点位进行监测和识别的方法;为评估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建立了15.14 m的环管模型,并进行注浆堵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UNet及ResNet网络,ResNet-UNet网络模型可在有效避免梯度爆炸问题的基础上,较为精准地对堵塞点位图像进行识别,堵塞点定位的准确率为97.83%,精确率为97.76%,召回率为94.80%,F1分数为0.958 9。该研究在全覆盖式监测矸石输送管道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DAS传感监测时,由于其高灵敏度所带来的噪声处理难题,较为精确地实现了堵塞点的定位效果,研究为矸石浆体输送管道监测及堵塞点的定位问题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 矸石浆体管道输送 降噪算法 ResNet-UNet模型 图像识别 堵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性视角下的休闲农业服务设计策略研究
18
作者 郑刚强 刘览宇 孙嘉伟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6-85,共10页
目的探索在地性理论在休闲农业服务中的应用,利用定性与定量研究范式对休闲农业服务的在地性设计模型及策略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对在线文本的整理,采用扎根理论探寻休闲农业服务中体现的在地性元素并揭示这些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 目的探索在地性理论在休闲农业服务中的应用,利用定性与定量研究范式对休闲农业服务的在地性设计模型及策略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对在线文本的整理,采用扎根理论探寻休闲农业服务中体现的在地性元素并揭示这些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通过问卷调查,运用Kano模型明确各元素对游客而言的不同需求属性。结果用户需求明晰、关联组织协同、核心价值挖掘、游玩流程完整、体验活动创新是休闲农业服务在地的核心类属;人文历史、生命要素、用户特征、合作网络等人与文化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属性是游客基本型和期待型需求的重要构成;包括技术场景打造、游玩过程优化在内的游玩流程属性,以及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在内的核心价值挖掘则是魅力型需求的重要构成。结论通过对扎根理论及Kano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产出相应的服务设计概念模型及设计策略,为休闲农业服务的在地性设计提供参考,提高游客体验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在地性理论 服务体验 策略模型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语义链表构建系统的改善定位研究
19
作者 蒋林 杨文琦 +3 位作者 雷斌 李云飞 汤勃 朱建阳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3-1540,共8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领域自适应蒙特卡洛定位算法(Adaptive Monte Carlo Localization,AMCL)在相似及变化场景下易失效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改进YOLOv8构建语义链表为AMCL提供预定位位姿的方法,改变粒子权重更新方式,进而提升定位准确性和鲁棒... 针对移动机器人领域自适应蒙特卡洛定位算法(Adaptive Monte Carlo Localization,AMCL)在相似及变化场景下易失效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改进YOLOv8构建语义链表为AMCL提供预定位位姿的方法,改变粒子权重更新方式,进而提升定位准确性和鲁棒性.以YOLOv8为基础,结合信息聚集-分发机制和注意力尺度序列融合模块增强其Neck部分特征融合能力,并对模型进行剪枝,提升精度和速度;利用激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构建二维栅格地图,通过改进的YOLOv8提取物体语义并映射到地图上,得到二维语义地图,根据各连续语义物体之间的关系构建语义链表;在定位过程中,将机器人识别到的物体语义信息与语义链表进行匹配,为AMCL提供预定位位姿,改变其粒子更新方式进行精确定位,并基于词袋模型降低免疫障碍物遮挡导致的语义链断裂.在相似及变化场景下进行定位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融合 模型剪枝 语义链表 免疫遮挡 改善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机器人定位导航研究综述
20
作者 王晓辉 陈思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8761-8772,共12页
传统的机器人定位导航方法在复杂建筑环境中存在精度不高、依赖传感器严重、无法有效处理动态障碍物等问题,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入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借助BIM... 传统的机器人定位导航方法在复杂建筑环境中存在精度不高、依赖传感器严重、无法有效处理动态障碍物等问题,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入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借助BIM的几何和语义信息支持,在复杂环境中辅助机器人定位导航,为机器人提供更精确的环境感知和最优路径规划,减少与环境构件的碰撞风险,并提升任务执行的精准度和效率。比较论述了BIM技术在机器人定位、建图、路径规划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优势和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在智能建筑和机器人智能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自主定位导航 建筑信息模型(BIM) 地图构建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