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水护圈减小斜交多桥墩的局部冲刷效果及机理
1
作者 齐洪亮 潘玲玲 +2 位作者 张雪 王晶 王茂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5,共10页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单幅双墩和双幅四墩的布设形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利用透水护圈对前排桥墩防护时,与水流斜交布设时斜交角度对其余桥墩局部冲刷防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角度增加,前排桥墩的局...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单幅双墩和双幅四墩的布设形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利用透水护圈对前排桥墩防护时,与水流斜交布设时斜交角度对其余桥墩局部冲刷防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角度增加,前排桥墩的局部冲刷变化不大,后排桥墩的局部冲刷逐渐增加。当斜交角度较小时,前排桥墩的防护对后排桥墩有明显的遮蔽作用。当斜交角度大于30°时,前排桥墩的防护对后排桥墩的遮蔽作用基本消失,单幅双墩布设时后排桥墩最大冲深大于前排桥墩。双幅四墩布设时,对第2和第3个桥墩局部冲刷有一定的减冲效果,但会加剧第4个桥墩的局部冲刷。因此,建议多桥墩的布设角度不宜超过30°,否则须对最下游的桥墩进行防护。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前排桥墩利用护圈防护后,桥墩两侧绕流流速明显降低,其下游的遮蔽范围明显增大,遮蔽作用显著增加。随着斜交夹角的增加,前后排桥墩的绕流叠加效应导致后排桥墩的墩侧流速和河床切应力增加,使其局部冲刷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护圈 局部冲刷 冲刷防护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端部形状影响的矩形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松 苏陈 +3 位作者 方睿智 朱大勇 佘海强 童煜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文章以宽度相同、长度不同的矩形桥墩为研究对象,考虑矩形、圆端形、三角尖形3种典型端部形状,在铺设10 cm等厚定级配沙的矩形长直水槽内进行不同流速下桥墩局部冲刷室内试验,量测不同时刻桥墩周边测点流场、墩周冲刷坑深度等参数,结合... 文章以宽度相同、长度不同的矩形桥墩为研究对象,考虑矩形、圆端形、三角尖形3种典型端部形状,在铺设10 cm等厚定级配沙的矩形长直水槽内进行不同流速下桥墩局部冲刷室内试验,量测不同时刻桥墩周边测点流场、墩周冲刷坑深度等参数,结合基本理论对桥梁基础局部冲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圆端形和三角尖形端部桥墩墩前下降水流和墩周马蹄形涡流强度较矩形端部小;在相同条件下,圆端形端部桥墩最大冲刷坑深度相对于矩形端部桥墩减小34.9%,而三角尖形端部桥墩最大冲刷坑深度相对于矩形端部桥墩减小66.7%;在保证矩形桥墩长宽比L/B≥2的前提下,当弗劳德数Fr≤0.111时L/B越小,墩周冲刷破坏程度越小,而当0.148≤Fr≤0.185时则相反。根据河道不同流速合理选择墩型,能够更好地预防冲刷破坏。试验结果可为桥墩局部冲刷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试验 矩形端部桥墩 圆端形端部桥墩 三角尖形端部桥墩 最大冲刷坑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强度对淹没式方桩局部冲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升涛 王超琳 +2 位作者 杨博 王振鲁 梁丙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为研究不同水流强度作用下淹没式方桩的局部冲刷特性及流场变化,开展了非均匀沙条件下的桩基局部冲刷试验,分析了桩周的冲刷地形、冲刷深度变化规律;利用OpenFOAM对不同水流强度下的桩周流场进行了模拟,讨论了桩前马蹄涡、桩周回流和下... 为研究不同水流强度作用下淹没式方桩的局部冲刷特性及流场变化,开展了非均匀沙条件下的桩基局部冲刷试验,分析了桩周的冲刷地形、冲刷深度变化规律;利用OpenFOAM对不同水流强度下的桩周流场进行了模拟,讨论了桩前马蹄涡、桩周回流和下降水流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清水冲刷条件下,桩周的冲刷坑深度、沙丘高度和受冲刷影响区域大小均随水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平衡冲刷地形下,高水流强度冲刷后桩周流动更加复杂,冲刷坑内的涡流强度大幅度提高;当水流强度接近1时,粗颗粒泥沙对细颗粒的屏蔽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桩周最大冲刷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桩 局部冲刷 水流强度 流场特性 模型试验 OPEN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冲刷演变规律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颜云 张二林 +1 位作者 曾志煜 曾东 《水道港口》 2024年第2期224-229,共6页
波浪作用下,KC数(Keulegan-Carpenter Number)是影响海上风电单桩局部冲刷的主要无量纲参数。利用1:14的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规则波作用下,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局部冲刷形态、平衡冲刷深度和局部冲刷方量随KC数的变化规律。试验... 波浪作用下,KC数(Keulegan-Carpenter Number)是影响海上风电单桩局部冲刷的主要无量纲参数。利用1:14的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规则波作用下,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局部冲刷形态、平衡冲刷深度和局部冲刷方量随KC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小KC数(KC<6)工况下,当KC数小于4时,冲刷主要发生在单桩两侧,冲刷深度较小;而当KC数超过4后,冲刷坑形态从扇形过渡到椭圆形,且最大冲刷深度显著增加。在大KC数工况下,通过对KC数重新定义改进了平衡冲刷深度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海上风电单桩局部平衡冲刷方量与KC数的关系,为单桩防护施工时的冗余量估算提供了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数 不规则波 大水槽试验 平衡冲刷深度 局部冲刷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江四桥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伍冬领 邢艳 +1 位作者 谢晓波 史英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共3页
桥墩局部最大冲深和冲刷部位是桥墩墩台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为此应用系列模型延伸法进行不同比尺的桥墩冲刷深度试验,然后利用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桥墩冲深计算式,经检验与实测基本相符,为桥墩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局部冲刷深度 模型试验 冲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床预开挖下超大型沉井基础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程生 俞竹青 +2 位作者 夏鹏飞 高正荣 高祥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9,共8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176 m公铁合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塔墩采用超大圆端形截面台阶型沉井结构(下端平面尺寸95 m×57.8 m,高72 m,台阶宽9 m),沉井基础采用河床预开挖下沉施工方案。为确定河床预开挖宽度、深度及该方案实...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176 m公铁合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塔墩采用超大圆端形截面台阶型沉井结构(下端平面尺寸95 m×57.8 m,高72 m,台阶宽9 m),沉井基础采用河床预开挖下沉施工方案。为确定河床预开挖宽度、深度及该方案实施后需采取的防护措施,采用水槽局部冲刷及防护模型试验,分析河床不同预开挖深度、宽度下的超大沉井基础局部冲刷特性以及抛石防护效果,并从减少沉井周边局部冲刷的角度提出了最优河床预开挖方案和抛石防护方案。结果表明:随河床开挖深度增加,沉井周边局部冲刷呈递减趋势;随河床开挖宽度增加,沉井周边局部冲刷呈递增趋势,增幅随流速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流速越大开挖宽度的影响越小;开挖深度为0.6h(h为开挖前水深)、开挖宽度为(1.1~1.2)D(D为沉井迎水侧阻水宽度)最为合理;在河床预开挖的基础上对沉井周边进行抛石防护,防护方案实施便利、效果明显。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2020年度大洪水作用下,沉井基础周边河床冲刷幅度较小,且与模型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泰长江大桥 斜拉桥 台阶型沉井 河床预开挖 抛石防护 局部冲刷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焦铁路黄河大桥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婷 马怀宝 +1 位作者 陈书奎 李昆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123,共5页
为了保证郑焦铁路黄河大桥桥梁基础安全,同时尽量避免桥梁基础因设计偏于安全而造成工程投资的增加,按单宽流量、河势以及桥墩防护的多种组合,开展了桥墩基础局部冲刷试验研究,分析了桥墩局部冲刷的水流现象、冲刷坑形态和冲刷深度。结... 为了保证郑焦铁路黄河大桥桥梁基础安全,同时尽量避免桥梁基础因设计偏于安全而造成工程投资的增加,按单宽流量、河势以及桥墩防护的多种组合,开展了桥墩基础局部冲刷试验研究,分析了桥墩局部冲刷的水流现象、冲刷坑形态和冲刷深度。结果表明:局部冲刷最深点在承台下的桩群之间,略偏向桥轴线上游部位;墩后形成带状淤积体,淤积体随单宽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水流方向与桥轴线正交时,桥墩周围的局部冲刷坑形态基本沿桥墩轴线对称分布;水流方向与桥轴线法线存在夹角时,冲坑范围扩大、冲坑深度明显增深,桥墩两侧马蹄形旋涡不再对称分布。墩前抛石护底后,局部冲刷坑深度明显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局部冲刷 模型试验 郑焦铁路黄河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二桥主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群 李浩麟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56-163,共8页
本文采用系列模型试验方法,对瓯江二桥主桥墩局部冲刷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主桥墩最大冲刷深度与上游径流量及主桥墩轴线走向有关:对径流为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主桥墩轴线走向与水流流向一致时,其最大冲刷深度为11.69m;主... 本文采用系列模型试验方法,对瓯江二桥主桥墩局部冲刷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主桥墩最大冲刷深度与上游径流量及主桥墩轴线走向有关:对径流为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主桥墩轴线走向与水流流向一致时,其最大冲刷深度为11.69m;主桥墩纵轴线与流向夹角为20°时,最大冲刷深度为14.81m。试验得到施工围堰局部冲刷与流量的关系,得出最大冲刷深度,并提出围堰局部冲刷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 最大冲刷深度 桥墩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头消能防冲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慧洋 王英伟 安伟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06年第2期2-4,54,共3页
针对一些泄水建筑物低水头、低佛氏数的特点,结合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实际进行了模型试验,通过对消能工的修改和几种方案的试验比较,研究了低水头出流的消能方式,考虑到主流区流速偏大,对水流可能对下游河床造成的局部冲刷进行动床试验,综... 针对一些泄水建筑物低水头、低佛氏数的特点,结合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实际进行了模型试验,通过对消能工的修改和几种方案的试验比较,研究了低水头出流的消能方式,考虑到主流区流速偏大,对水流可能对下游河床造成的局部冲刷进行动床试验,综合试验成果,提出了可行的消能防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头消能工 消能率 局部冲刷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坝式水电站下游局部冲刷坑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翔 张根广 孟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6-98,49,共4页
为准确评价闸坝式水电站下游局部冲刷问题,针对泄水闸结构、下泄水流特点及主河道地质条件,制作了巨亭水电站闸坝断面模型,并进行了4种泥沙粒径多种流量下的冲刷试验,分析了影响闸坝式水电站局部冲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单宽流量、上下... 为准确评价闸坝式水电站下游局部冲刷问题,针对泄水闸结构、下泄水流特点及主河道地质条件,制作了巨亭水电站闸坝断面模型,并进行了4种泥沙粒径多种流量下的冲刷试验,分析了影响闸坝式水电站局部冲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单宽流量、上下游水位差和泥沙粒径,拟合出局部冲刷坑深度和最深点距闸底板末端距离公式,并选取了另外4个工程的冲刷资料对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坝式水电站 局部冲刷 冲刷坑 水深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兴洲大桥2号墩浮运围堰施工冲刷计算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72-74,79,共4页
针对天兴洲大桥2号墩浮运围堰施工冲刷,采用现行规范中的桥渡冲刷计算原理进行计算分析,初步认识冲刷计算式的结构特性;进行局部冲刷水槽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行近水深、行近流速以及围堰入水深度对浮运围堰冲刷的影响;利用冲刷计算... 针对天兴洲大桥2号墩浮运围堰施工冲刷,采用现行规范中的桥渡冲刷计算原理进行计算分析,初步认识冲刷计算式的结构特性;进行局部冲刷水槽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行近水深、行近流速以及围堰入水深度对浮运围堰冲刷的影响;利用冲刷计算与试验结果,为2号墩浮运围堰施工期安排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围堰 局部冲刷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洲大桥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2
作者 陈述 陈立 +1 位作者 胡勇 刘金 《水道港口》 2011年第6期413-417,共5页
为研究解决鹦鹉洲大桥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问题,通过整体模型与局部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建桥前后桥区河段局部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局部防护范围及防护措施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桥墩局部冲刷会对航道整治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 为研究解决鹦鹉洲大桥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问题,通过整体模型与局部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建桥前后桥区河段局部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局部防护范围及防护措施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桥墩局部冲刷会对航道整治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必须研究并采取防护措施。通过防护方案的实施,大桥建设不会对航道整治工程效果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 防护 模型试验 航道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近口段取水口附近河床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国诞 陈韬霄 +2 位作者 马骏 唐子文 陈刚 《浙江水利科技》 2018年第6期4-7,18,共5页
拟建杭州市桐庐县水厂取水口位于富春江电站下游4.5 km处,属于钱塘江近口段,以径流为主,取水口的设置将引起河床局部冲刷,由于取水口结构复杂,且取水的时候,还存在局部流态改变,无法用公式计算局部冲刷,因此首先采用实测资料进行工程河... 拟建杭州市桐庐县水厂取水口位于富春江电站下游4.5 km处,属于钱塘江近口段,以径流为主,取水口的设置将引起河床局部冲刷,由于取水口结构复杂,且取水的时候,还存在局部流态改变,无法用公式计算局部冲刷,因此首先采用实测资料进行工程河段河势分析,再利用水槽模型试验可以探讨在一定洪水作用组合不同取水流量下取水口周边的局部冲刷深度。通过试验表明,在100 a一遇洪水作用下,当单孔取水流量最大时,局部冲刷深度最大,范围也较大,当不取水的时候,冲刷深度相对最小,范围也较小,成果可为工程建设、运行安全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水口 局部冲刷 水槽模型试验 钱塘江近口段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型沉井水动力特性及局部冲刷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华 闫杰超 +2 位作者 孙永华 闻云呈 张胡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70,共7页
为了解台阶型沉井附近水动力特性及沉井台阶位置对局部冲刷的影响,以优化沉井结构,以某桥大型台阶型沉井为背景,通过流体计算软件CFD建立三维定床水动力模型,分析该沉井台阶设置对水流流速和流速矢量、湍流动能、床面切应力等沉井附近... 为了解台阶型沉井附近水动力特性及沉井台阶位置对局部冲刷的影响,以优化沉井结构,以某桥大型台阶型沉井为背景,通过流体计算软件CFD建立三维定床水动力模型,分析该沉井台阶设置对水流流速和流速矢量、湍流动能、床面切应力等沉井附近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物理模型动床试验,分析台阶位置对最大局部冲刷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沉井台阶位置位于床面或以下对其附近的水动力特性影响较小;通过物理模型动床试验,沉井的台阶位置位于床面、床面以下0.6h、0.81h(h为水深)处时,其最大局部冲刷深度相较于无台阶沉井基础的最大局部冲刷深度的减冲率分别为5.6%、18.8%与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台阶型沉井 水动力特性 局部冲刷 减冲率 三维模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局部冲刷发展过程的三维动网格模拟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飞 张彬 齐剑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基于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更新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实现了桥墩局部冲刷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以Melville经典冲刷试验为原型,建立数值模型。将河床面设置为主要的动边界,当床面结点瞬时剪应力大于临界剪应力时,结点位置下移,表现为冲... 基于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更新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实现了桥墩局部冲刷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以Melville经典冲刷试验为原型,建立数值模型。将河床面设置为主要的动边界,当床面结点瞬时剪应力大于临界剪应力时,结点位置下移,表现为冲刷,引入Van Rijn提出的沉积输运函数来控制河床面各结点的运动速度。数值模拟结果在流场形态,冲坑发生发展过程及冲坑形态均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模拟的冲坑深度略小于试验结果,误差约13%。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基于雷诺平均N-S的湍流模型不能有效地反应钝形桥墩前端湍流脉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 动网格更新 数值模拟 桥墩 Melville冲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槽模型试验的人工鱼礁局部冲淤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佳美 唐振朝 +2 位作者 丁玲 贾晓平 张钟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8,共7页
为提高人工鱼礁建设选址和礁体设计的科学性,基于试验水槽对2种人工鱼礁在粉砂黏土上的局部冲淤情况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地形测量和理论分析,研究了5组不同流速条件下2种人工鱼礁礁体结构的局部冲淤情况。结果表明,在粉砂黏土底质上... 为提高人工鱼礁建设选址和礁体设计的科学性,基于试验水槽对2种人工鱼礁在粉砂黏土上的局部冲淤情况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地形测量和理论分析,研究了5组不同流速条件下2种人工鱼礁礁体结构的局部冲淤情况。结果表明,在粉砂黏土底质上,流速小于0.22 m·s^−1时,泥沙扰动小,2种礁体的周围局部冲刷小,冲淤形态以礁体底板附近浮沙堆积为主,且随速度增大而增高;流速大于0.22 m·s^−1时,洗掘现象较为明显,鱼礁周围冲刷坑范围及深度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加,而礁体周围泥沙堆积高度随速度增大而减小。支撑结构较为复杂的A礁冲淤现象显著且复杂,冲刷坑深度最大值位于礁体中间底部,为−15 mm,且在礁后1倍礁高处出现长尾状泥沙堆积,其在0.27 m·s^−1流速时达到最大值5 mm;而B礁冲淤现象不显著,仅在底板附近出现少量堆积与冲刷坑,但由于底板开口比较大导致B礁发生沉降。因此今后的研究应结合建设选址海域的底质及水文特征对礁体支撑结构和底板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以避免礁体冲淤严重引起沉降、掩埋等现象,从而影响鱼礁建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局部冲刷 水槽试验 礁体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环翼式桥墩间冲刷防护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柏涛 牟献友 +2 位作者 任致贤 洪龙生 吴金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130,共4页
环翼式桥墩纵向串联布置时,为深入研究桥墩局部冲刷防护问题,从减小冲坑大小和近底垂向流速的方向出发,通过制作桥墩模型,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单向水流条件下桥墩间距、下游侧桥墩防冲板的安装高程及数量对两个纵向串联桥墩中下游侧桥墩... 环翼式桥墩纵向串联布置时,为深入研究桥墩局部冲刷防护问题,从减小冲坑大小和近底垂向流速的方向出发,通过制作桥墩模型,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单向水流条件下桥墩间距、下游侧桥墩防冲板的安装高程及数量对两个纵向串联桥墩中下游侧桥墩的冲刷深度的影响,并对所测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SPSS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下游侧桥墩防冲板安装高程的显著性比两桥墩间中心间距大小和下游侧桥墩防冲板安装数量的显著性要高,且下游侧桥墩防冲板的安装数量对桥墩冲刷的影响最小,影响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下游侧桥墩防冲板的安装高程、桥墩间距、下游侧桥墩防冲板的安装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桥墩 局部冲刷 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嘴坝在长江上游东溪口水道整治中的应用
18
作者 陈杏文 胡江 +2 位作者 陈玉丹 廖江花 郭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长江上游东溪口卵石分汊航道的演变特点及航道条件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实施鱼嘴工程为主要整治措施的东溪口水道左槽整治思路。借助二维数学模型对三种鱼嘴布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通航水力指标从中选择了较优的布置方案。然后... 根据长江上游东溪口卵石分汊航道的演变特点及航道条件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实施鱼嘴工程为主要整治措施的东溪口水道左槽整治思路。借助二维数学模型对三种鱼嘴布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通航水力指标从中选择了较优的布置方案。然后根据选定的布置方案结合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该河段鱼嘴坝的水流泥沙特性及其坝头的局部冲刷特征,得出鱼嘴的布置对于优化分沙效果较为合理,试验还发现鱼嘴坝头部分冲刷较严重,需重视基础加固处理。相关结果可为东溪口水道整治效果的预测提供有力的参考,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试验 水流泥沙特性 坝头局部冲刷 鱼嘴坝 东溪口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桥2~#浮运围堰施工期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门伍 严黎 +3 位作者 陈立 熊洪 周家俞 陈荣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共7页
通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桥2#浮运围堰下沉模拟试验,分析了在浮运围堰下沉期间不同阶段围堰周围水流流速、紊动强度及河床局部冲淤情况.针对浮运围堰下沉期间的水流及河床地形等条件,对浮运围堰下沉时河床局部冲刷深度进行了预测,试验预... 通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桥2#浮运围堰下沉模拟试验,分析了在浮运围堰下沉期间不同阶段围堰周围水流流速、紊动强度及河床局部冲淤情况.针对浮运围堰下沉期间的水流及河床地形等条件,对浮运围堰下沉时河床局部冲刷深度进行了预测,试验预测结果与实测资料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运围堰 水槽试验 水流结构 局部冲刷 预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海流局部冲刷及防护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魏凯 王顺意 +2 位作者 裘放 向琪芪 沈忠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8-343,共6页
以圆柱型单桩基础模型为研究对象,开展单向流和潮汐流作用下的局部冲刷试验,研究不同海洋来流形态下单桩局部冲刷规律及防冲刷护圈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潮汐流作用下的最大冲刷深度为单向流作用下的60%~80%;防冲刷护圈对单向流和潮汐... 以圆柱型单桩基础模型为研究对象,开展单向流和潮汐流作用下的局部冲刷试验,研究不同海洋来流形态下单桩局部冲刷规律及防冲刷护圈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潮汐流作用下的最大冲刷深度为单向流作用下的60%~80%;防冲刷护圈对单向流和潮汐流均有明显的防护效果,且对潮汐流的防护效果更为明显;护圈安装高度的降低和外径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都能提高防冲刷护圈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局部冲刷 海流 桩基础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