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7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calization of RanBP1 in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Mice
1
作者 Hu Xiao-yang Zeng Xiao +4 位作者 Xu Ying Ding Cong Zhang Dan-dan Jia Zhen-zhen Cao Yun-k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0年第2期116-121,共6页
RanBP1 is a binding protein of Ran that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nucleocytoplasmic transport.In this study,the localization and possible functions of RanBP1 were examined,during the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mice.... RanBP1 is a binding protein of Ran that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nucleocytoplasmic transport.In this study,the localization and possible functions of RanBP1 were examined,during the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mice.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showed that RanBP1 was mainly localized in cytoplasm at mitosis interphase,and its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in nucleus and the lowest in nucleolus.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spindle in the early embryonic cells,RanBP1 condensed area took the shape of spindle microtubule,the concentration of RanBP1 was low in the site of chromosome.During the formation of nucleus,RanBP1 concentrated in nucleus and there were few dots of RanBP1 around the nucleolus.These dots were lost after the nucleus full growt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anBP1 had important roles in nucleocytoplasmic transport,spindle formation and nuclear assembly in the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BP1 confocal microscopy localIZATION MOUSE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数字经济政策的法律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保振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共13页
数字经济政策法律化是基于我国数字经济治理法治化目标,对数字经济领域既有“政策—立法”二元治理模式的优化。当下数字经济政策法律化面临着“政策体系繁杂、内容抽象且稳定性不足”“欠缺转化为具体法律规范的理据和标准”,以及“政... 数字经济政策法律化是基于我国数字经济治理法治化目标,对数字经济领域既有“政策—立法”二元治理模式的优化。当下数字经济政策法律化面临着“政策体系繁杂、内容抽象且稳定性不足”“欠缺转化为具体法律规范的理据和标准”,以及“政策的时效性和程序性限制了转化进程”三重困境,这些困境包括多项具体问题。立法中的央地关系构成数字经济政策法律转化的现实逻辑,基于央地立法互动,可以从“转化为不同法律规范”以及“优化促进型立法”两方面,开展数字经济政策法律化的路径设计。当下我国数字经济政策的法律转化可从三方面具体展开:第一,构建“法源性”数字经济政策的识别标准;第二,明确转化为不同类型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第三,完善立法规划和立法审议阶段的操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法律化 数字经济 立法模式 高质量发展 央地关系 地方立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慧 王世杰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86,共17页
数字经济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为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的影响及机制。研... 数字经济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为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增强作用在财政透明度高、土地财政依赖度高、处于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区域和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区域的地级市中的效果更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增加税收收入、缓解债务压力和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使用空间杜宾模型(SDM)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对相邻地区的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也有增强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升数智化政府治理水平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区域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化”实践:新西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历程、逻辑与趋向
4
作者 岳伟 郑敏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7,共13页
新西兰是全球较早提倡并积极发展环境教育的国家,也是首个将可持续思想明确作为基本法律原则的国家。其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回顾历史,新西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以户外营地活动为载... 新西兰是全球较早提倡并积极发展环境教育的国家,也是首个将可持续思想明确作为基本法律原则的国家。其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回顾历史,新西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以户外营地活动为载体的环境教育孕育时期;制度化、标准化、多元化的环境教育完善时期;指向全领域发展和全民素养提升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确立时期;以国家教育战略为引领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深化落实时期。新西兰可持续发展教育整体呈现出“在地化”特征:教育地位契合国家政治经济需求,教育理念深度融合了传统文化,实践推广由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活动开展充分利用地方性资源。展望未来,新西兰将以培养未来公民为目标,大力发展气候变化教育,广泛开设可持续发展教育地方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环境教育 在地化 新西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互嵌视域下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研究
5
作者 张辉刚 张越 蔡秀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3,232,共8页
作为疏通与触达民族地区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媒介样态,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在形塑社会舆情引领力、强化身份认同凝聚力、构建基层治理保障力等方面举足轻重,更是民族互嵌视域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文化传播传承、增强社会和... 作为疏通与触达民族地区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媒介样态,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在形塑社会舆情引领力、强化身份认同凝聚力、构建基层治理保障力等方面举足轻重,更是民族互嵌视域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文化传播传承、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可观变量。作为新时代民族地区的舆论导向者、文化传播者、服务供给者,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面临逻辑断点与实践壁垒时,往往被动地陷入认知错位与价值疏离的困境,其发展因此显得失范。如何打破功能定位模糊、融合意识薄弱等认知囿限,以及人才与资金桎梏、文化挖掘浅层等客观束缚,并借由认知重塑、机制创新、内容转向等未来进路,积极探索兼具新思路、新范式与新机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当下亟须履行的时代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 民族地区 县级融媒体中心 高质量发展 在地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都市圈城乡融合类型分化与空间重构指引——基于“功能—网络—区位”视角的解析
6
作者 张臻 严爱琼 +2 位作者 闫晶晶 李鹏 盛佳慧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122,共8页
梳理现有都市圈相关政策背景下的城乡融合研究进展,选取西南山地典型成长型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作为案例,通过分析其特征与存在问题,构建“功能—网络—区位”视角下的都市圈城乡融合类型划分技术框架,识别重庆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的典... 梳理现有都市圈相关政策背景下的城乡融合研究进展,选取西南山地典型成长型都市圈——重庆都市圈作为案例,通过分析其特征与存在问题,构建“功能—网络—区位”视角下的都市圈城乡融合类型划分技术框架,识别重庆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特征,并划分中心城区带动型、区城区带动型、强镇带动型、特色资源带动型等4种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模式,分区域、分类型提出规划指引。同时,以城乡融合发展单元为抓手构建空间治理体系,实现自然资源统筹管理和规划管控全域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型都市圈 城乡融合类型 地域功能 网络联系 西南山地 重庆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差序嵌入与治理赋权——基于霍山石斛产业的历时性观察
7
作者 毛春梅 姚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3,共12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地方政府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文章基于嵌入理论和赋权理论,构筑“差序嵌入-治理赋权”的分析框架,并对霍山石斛产业发展实践进行历时性观察,以剖析地方政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场域,...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地方政府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文章基于嵌入理论和赋权理论,构筑“差序嵌入-治理赋权”的分析框架,并对霍山石斛产业发展实践进行历时性观察,以剖析地方政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场域,地方政府根据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采取差异化的嵌入与赋权模式,助推产业振兴。产业艰难起步期,面对资源稀缺的挑战,地方政府采取“制度嵌入+科技赋权”的产业振兴模式,通过任务导向型资源拼凑,促进乡村产业内生;产业规模成长期,面对规模受限的问题,地方政府转向“关系嵌入+要素赋权”的产业振兴模式,利用乡村关系网络,推动乡村产业规模化与规范化,增强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产业适应调整期,面对内外部激烈的竞争,地方政府采取“资本嵌入+品牌赋权”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引入工商资本,实现乡村产业品牌建设和产品升级,最终促进乡村内外部主体的协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产业振兴 差序嵌入 治理赋权 内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及其变动趋势:基于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估计
8
作者 程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32,共13页
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是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前沿基础性议题,就业乘数变化是人口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反映。本文使用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估计了2000—2020年制造业对本地服务业就业的长期乘数效应。研究发现,2000—2020年总体制... 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是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前沿基础性议题,就业乘数变化是人口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反映。本文使用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估计了2000—2020年制造业对本地服务业就业的长期乘数效应。研究发现,2000—2020年总体制造业就业乘数为0.59,但呈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与转折性变化,2000—2010年制造业就业乘数达到0.62,2010—2020年已没有显著的就业乘数效应。第一个十年中,制造业对生活性服务业就业乘数较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就业乘数较弱。第二个十年中,制造业对生活性服务业就业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的转折性变化反映出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转变,与中国人口、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具有同步性,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独特性。持续观察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有助于理解中国人口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快速转变的过程,更好地把握人口与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本地劳动力市场效应 就业乘数 发展阶段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9
作者 朱润喜 胡慧姣 洪源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07,共12页
在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的背景下,基于历年的县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整体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发现,改革引致的... 在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的背景下,基于历年的县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整体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发现,改革引致的纵向财政分权通过“财力增强效应”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引致的横向竞争激励则通过“非市场化集聚效应”抑制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纵向财政分权对弱市下辖改革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横向竞争激励对强市下辖改革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且会对相邻非改革县产生负向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对保持和激发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及其配套制度在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 高质量发展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纵向财政分权 横向竞争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政府审计效能与共同富裕
10
作者 高绍福 王文博 吕佳宁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以2014-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具有复杂影响。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性维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共同富裕共享性维度和可持续性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审计效... 以2014-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具有复杂影响。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性维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共同富裕共享性维度和可持续性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审计效能可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发展性维度的负向影响,有效增强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维度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可以通过降低区域创新水平、增加省份资本存量以及提升市场化水平影响共同富裕进程。异质性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的作用在低数字经济水平和内陆省份样本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可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共同富裕 政府审计效能 国家治理 可持续发展 共享性 发展性 区域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探赜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宝臣 秦福利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中的主体,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教融合作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产业和教育的双向赋能,对于地...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中的主体,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教融合作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产业和教育的双向赋能,对于地方高校更具独特意义和深刻的时代内涵。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对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治理体系具有正向作用,相应地提出了促进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五点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地方高校 高质量发展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精神与现代发展:乡村文化振兴的进路探析
12
作者 潘伟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乡村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更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在连接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时代转型愈加重要。然而,在推进乡村全面... 乡村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更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在连接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时代转型愈加重要。然而,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乡村文化面临着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难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以及传统与变革平衡的发展困境。为有效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动能,需要采取策略和行动,不断增强文化认同以筑牢乡村文化自信之基,推动数字赋能以激发乡村文化产业新活力,培育新型业态以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进而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乡村振兴生态,为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奠定坚实的文化与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乡土精神 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战略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陶瓷生产中心到文化创意旅游地--知识视角下的景德镇传统手工艺当代复兴与创新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迪茜 卢颖 罗秋菊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101,共15页
保护和发展是我国非遗传承的重要维度,如何在传承性保护的基础上走向创新性发展仍待探索。景德镇以手工制瓷闻名于世,明清时期曾创造世界陶瓷工艺巅峰,后因守旧而陷入沉寂。然而,当今的景德镇从陶瓷生产中心转向文化创意旅游地,实现了... 保护和发展是我国非遗传承的重要维度,如何在传承性保护的基础上走向创新性发展仍待探索。景德镇以手工制瓷闻名于世,明清时期曾创造世界陶瓷工艺巅峰,后因守旧而陷入沉寂。然而,当今的景德镇从陶瓷生产中心转向文化创意旅游地,实现了手工制瓷从复兴到创新的飞跃。手工制瓷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文章以知识视角切入,结合39人次访谈与二手资料,解析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当代复兴与创新过程。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的仿古瓷热潮推动了地方性知识复现,随后大众旅游发展促进了地方性知识外化。但这一阶段手工制瓷停留于古法制瓷的传承,知识生产局限在地方性知识的内循环。直至2000年,“学院派”艺术家的到来为景德镇注入现代艺术理论和创新理念,构建了地方性知识与外部知识交织碰撞的知识生产外循环。如今,景德镇形成了浓厚的地方艺术创新氛围(即本地蜂鸣),激活了本土创新意识,引发了地方性知识重构。知识内外双循环机制推动景德镇手工制瓷从本土工匠主导的工艺复兴,走向多方参与凸显艺术创作的创新性发展。文章为具有传统手工艺资源的旅游地转型发展文化创意旅游梳理了典型案例,凝练了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机理,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创新性发展 地方性知识 文化创意 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战略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炼炼 陈甜甜 +1 位作者 臧睦君 蒋欢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基于合成控制法构建面板数据政策评价计量模型,分析《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对区域内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回应区域发展战略的中介变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对山东地方高校... 基于合成控制法构建面板数据政策评价计量模型,分析《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对区域内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回应区域发展战略的中介变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对山东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积极的、显著的影响;区域发展战略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显示出短期性及后劲不足问题,区域发展战略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融合效果不佳。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助推地方高校成为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建立高水平地方高校战略联盟,同时持续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项激励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与企业ESG表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晓珊 陈思敏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2,共16页
地方政府承担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谐共生”的重要责任,其环境注意力对其所辖地企业的ESG决策偏好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组织注意力理论,并结合2010—2022年中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 地方政府承担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谐共生”的重要责任,其环境注意力对其所辖地企业的ESG决策偏好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组织注意力理论,并结合2010—2022年中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并且政府环境注意力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企业ESG表现平均提升了0.512%。此影响主要通过增加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提升企业高管绿色认知等渠道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影响效应在非国有、非重污染和成熟期等类型的企业中更明显。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缓解融资约束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提高环境注意力配置效率,引导企业积极开展ESG体系建设以及贯彻落实“双碳”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注意力 企业ESG表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课堂”撬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性回归与渐进实践
16
作者 孙佳 童名文 +2 位作者 付卫东 戴红斌 龙陶陶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3,共8页
“三个课堂”是打通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中国特色信息化解决方案,然而,其区域推进质量呈现“木桶效应”。基于此,文章首先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为基点,阐明“三个课堂”撬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逻... “三个课堂”是打通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中国特色信息化解决方案,然而,其区域推进质量呈现“木桶效应”。基于此,文章首先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为基点,阐明“三个课堂”撬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逻辑,即以政企校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技术基座建设,实现“物”的兜底均衡,以创新驱动的在地化实践实现城乡学校中“人”的体验均衡与学校发展的特色均衡,以增值性差异化评价实现“三个课堂”促进义务教育中学生、教师、学校多主体协同发展的合格均衡。其次,“三个课堂”的渐进实践应呈现耦合发展,在构建多元共同体的基础之上,通过无缝学习、同侪研修以及优质资源数字化、共享化策略培育城乡义务教育中合格的学生、合格的教师以及合格的学校。最后,以X省Y市为例,分析了“三个课堂”在地化的渐进实践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个课堂 实践逻辑 渐进策略 在地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学院发展模式、外部挑战与未来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胜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5,205,206,共11页
孔子学院作为在海外开展中文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交流的非营利性机构,现有发展模式为协同发展、数字化赋能和特色化发展,并积极参与海外中文教育体系和标准化建设。凭借广泛的全球布局、深入的区域合作以及独特的公共价值定位,孔子学... 孔子学院作为在海外开展中文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交流的非营利性机构,现有发展模式为协同发展、数字化赋能和特色化发展,并积极参与海外中文教育体系和标准化建设。凭借广泛的全球布局、深入的区域合作以及独特的公共价值定位,孔子学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当前,面临社会环境、负面舆情影响、人员派出难等风险和挑战,孔子学院应通过扩展“中文+职业技能”影响边界、持续优化生态圈、制定本土化发展策略、发展国别研究和建设高端智库等措施进行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 本土化策略 数智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农业与粮食未来:地方居民视角下的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丽江市J村为例
18
作者 何涓 陈亚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8,共10页
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关联着人类活动、环境变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大食物观的内涵强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食物开发格局,要求地方居民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收集地方居... 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关联着人类活动、环境变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大食物观的内涵强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食物开发格局,要求地方居民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收集地方居民对食物系统内外部环境的感知数据和日常实践情况,全面评估其对食物系统发展的认知和日常实践,揭示地方居民参与构建可持续食物系统的倾向途径。运用Rank-Based Quotient分析方法,识别地方居民视角下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结果表明:(1)地方居民对于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实践总体保持中立。(2)在参与途径方面更倾向于直接参与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标准下的食品加工和/或包装活动。(3)地方农业文化活动在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不仅揭示了地方农业文化活动在地方居民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还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食物系统 地方居民 大食物观 地方农业文化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研究
19
作者 罗之前 王小红 王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41,共9页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更深厚的兴盛力量。乡村教师作为以乡村文化为依托的存在,其在地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一方面,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教育理念、行动策略和文化根基,使乡村教师“向下扎...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更深厚的兴盛力量。乡村教师作为以乡村文化为依托的存在,其在地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一方面,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教育理念、行动策略和文化根基,使乡村教师“向下扎根”,推进其身心的在地性、知识技能的在地性、环境过程与方法手段的在地性;另一方面,乡村教师的在地化发展明确了乡村教师发展的话语权根基,接纳自己师者的身份并扎根于乡村,承担专业责任与公共责任,唤醒乡村学生和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知理解,使乡村文化的形式、功能和意义不断得以诠释和演绎,继而促进乡村文化的维系和再造,实现“向上生长”。当前,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面临内容与方法耦合度不高、时间与空间耦合水平较低、耦合协调度欠佳等困境。实现乡村教师在地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机耦合和交互式发展,需要基于“功能—结构—要素”三个层面,从价值维度为乡村文化赋权,激活融合机制;打造扎根当地的乡村文化生态,增强联动机制;优化内外调控系统,焕发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在地化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 耦合发展 乡村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基于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改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20
作者 付强 李雨晴 安子栋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5,179,共11页
地方债作为重要的地方财政政策工具,其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财政政策效率,从而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2014年推行的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的分析对象,基于2010—2022年中国192个地级市的数据,使用... 地方债作为重要的地方财政政策工具,其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财政政策效率,从而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2014年推行的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的分析对象,基于2010—2022年中国192个地级市的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识别地方债管理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地方债“自发自还”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人均GDP增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机制研究表明,地方债“自发自还”减少了债务规模扩张带来的还本付息压力,并通过提高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推动地方经济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经济效果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财政赤字率较高、人口规模较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在实行地方债“自发自还”后经济增长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管理制度 经济发展 倾向值匹配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