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T和LBP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建科 赵保军 +1 位作者 张辉 焦继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55-1359,共5页
提出一种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新方法.该方法将人脸图像中少量的低频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用作人脸的频域特征;把人脸图像规则地分成多个子块,计算每个子块的局部二值图(LBP)编码直方图.这些子块的LBP直方图连接成一个空域全局直方图,作... 提出一种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新方法.该方法将人脸图像中少量的低频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用作人脸的频域特征;把人脸图像规则地分成多个子块,计算每个子块的局部二值图(LBP)编码直方图.这些子块的LBP直方图连接成一个空域全局直方图,作为人脸的描述向量.这个描述向量经过PCA降维后作为人脸的LBP特征.DCT特征和LBP特征分别归一化,然后进行特征融合.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显示了所提方法比单独采用DCT或LBP特征的人脸识别有较好的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人脸识别 特征融合 离散余弦变换 局部二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和区域生长的白粉虱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水发 王开义 +2 位作者 刘忠强 杨锋 王志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21-128,共8页
图像分割是病虫害自动识别的难点之一,目前大多基于颜色、纹理等信息采用阈值法或聚类法进行分割,简单,易实现,但分割精度较低。该文针对田间开放环境中,不能用颜色、纹理特征有效分割病虫害图像的问题,引入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 图像分割是病虫害自动识别的难点之一,目前大多基于颜色、纹理等信息采用阈值法或聚类法进行分割,简单,易实现,但分割精度较低。该文针对田间开放环境中,不能用颜色、纹理特征有效分割病虫害图像的问题,引入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提出用清晰度对病虫害图像进行分割,以提高分割精度。DCT的低频信号表示图像轮廓,高频信号表示图像细节,对于病虫害图像,焦点通常聚集在目标区域,该文提出截断DCT高频信号,再与原图做差的方法以区分清晰部分和模糊部分,然后结合病虫图像局部聚合度较高的特性,利用区域生长方法提取完整目标。采用该算法对白粉虱图像进行分割测试,并与阈值法和GMM方法比较:分割结果中,目标的一致性和边缘的清晰度明显好于阈值法和GMM方法,平均正确分类率为98.49%,分别较R,B,Y空间中阈值法和Y空间中GMM方法分类正确率高2.96%、3.28%、3.24%和9.6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基于DCT和区域生长的分割算法鲁棒性高,能够有效地将病虫害区域从自然环境中采集的叶片中分离,可用于分割白粉虱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离散余弦变换 病虫害控制 局部特征 区域生长 白粉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频通信抗干扰中的局部离散余弦变换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丽平 胡光锐 单红梅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 ( Local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LDCT)的时频域干扰抑制方法。与传统的块变换 (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不同 ,LDCT基函数具有良好的时域能量集中特性 ,可迅速捕获信号中的时变成分 ,有...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 ( Local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LDCT)的时频域干扰抑制方法。与传统的块变换 (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不同 ,LDCT基函数具有良好的时域能量集中特性 ,可迅速捕获信号中的时变成分 ,有效跟踪信号时频结构的变化 ,实现时频平面的任意时间分割。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 LDCT的时频域信号处理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各种脉冲型时变干扰 ,明显改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频通信 抗干扰 局部离散余弦变换技术 变换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信号波形形态差异的面波噪声稀疏优化分离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文超 王伟 +2 位作者 高静怀 姜呈馥 雷江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71-2782,共12页
实际地震信号通常可表示为具有波形特征差异的多种基本波形信号的线性组合,如叠前道集中的工频干扰噪声与有效波信号、面波噪声与体波信号等.选择单一数学变换方法,往往不易实现地震信号的稀疏表示.近年来发展的形态成分分析理论,通过... 实际地震信号通常可表示为具有波形特征差异的多种基本波形信号的线性组合,如叠前道集中的工频干扰噪声与有效波信号、面波噪声与体波信号等.选择单一数学变换方法,往往不易实现地震信号的稀疏表示.近年来发展的形态成分分析理论,通过联合多种数学变换,可实现对复杂信号的稀疏表示.本文根据单道地震记录中面波与体波信号波形结构特征的差异性,提出一种基于形态成分分析的面波噪声衰减方法.针对面波的低频、窄带以及频散特性选择一维平稳小波变换作为其稀疏表示字典,而针对体波波形的局部相关特性选择局部离散余弦变换作为其稀疏表示字典,建立基于双波形字典的形态成分分析模型,通过求解该稀疏优化问题获得最终的信噪分离结果.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证实该方法不仅能够衰减单炮地震记录中的强面波干扰噪声,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有效信号的波形特征与频谱带宽,为地震资料的后续处理和分析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成分分析 稀疏表示 平稳小波变换 局部余弦变换 面波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曲波变换字典和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组合的面波压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毕云云 汪金菊 +2 位作者 徐小红 屈光中 张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根据地震记录中面波和反射波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将基于离散曲波变换字典和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2D-LDCT)组合的形态成分分析法应用于地震数据的面波压制。首先选取离散曲波变换字典来稀疏表示面波分量,选取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 根据地震记录中面波和反射波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将基于离散曲波变换字典和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2D-LDCT)组合的形态成分分析法应用于地震数据的面波压制。首先选取离散曲波变换字典来稀疏表示面波分量,选取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来稀疏表示反射波分量,然后建立地震记录在两种字典下的面波分离模型,最后通过块协调松弛算法求解该模型来分离出两种分量,实现对面波的有效压制。合成地震记录及实际地震记录试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压制强面波干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护反射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 面波压制 形态成分分析 离散曲波变换 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韦伯局部特征的图像拼接检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晓霞 李峰 熊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图像拼接是最常见的图像篡改和伪造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域中韦伯局部特征(Weber Local Descriptor,WLD)的图像拼接检测算法。算法对待测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DCT系数矩阵,进而提... 图像拼接是最常见的图像篡改和伪造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域中韦伯局部特征(Weber Local Descriptor,WLD)的图像拼接检测算法。算法对待测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DCT系数矩阵,进而提取WLD特征,以刻画图像的频率分布特性。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作为分类器,建立预测模型,从而判定图像是否经过拼接。实验采用标准的图像拼接数据库对所提算法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拼接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检测 离散余弦变换 韦伯局部特征 特征融合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P和多层DCT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田野 项世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3-650,共8页
随着安全性成为制约人脸识别系统应用的最大瓶颈,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抗欺骗攻击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基于视频的人脸欺骗攻击,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LBP)和多层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 随着安全性成为制约人脸识别系统应用的最大瓶颈,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抗欺骗攻击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基于视频的人脸欺骗攻击,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LBP)和多层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从目标视频中每隔一定帧数提取1张人脸图像;其次对提取出的每张人脸图像进行LBP操作得到低级特征描述子(LBP算子);然后在LBP特征上进行多层DCT变换得到高级特征描述子(LBP-MDCT算子);最后将得到的高级特征描述子送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中判断该视频是非法用户实施的人脸欺骗攻击还是合法用户的进入请求.通过在Replay-Attack和CASIAFASD数据库上与现有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做比较,验证了该算法能够取得优异的检测效果且十分简单、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活体检测 局部二值模式 多层离散余弦变换 Replay-Attack数据库 CASIA-FASD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非局部均值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沈萍萍 余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186,共4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图像去噪算法。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对图像进行"粗糙"去噪,保留图像平滑部分与大部分细节信息;在非局部域内,利用得到的DCT系数构造选择函数对相似像素点进行预选择,将这些相似像... 提出一种改进的图像去噪算法。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对图像进行"粗糙"去噪,保留图像平滑部分与大部分细节信息;在非局部域内,利用得到的DCT系数构造选择函数对相似像素点进行预选择,将这些相似像素点应用到非局部均值去噪方法中,进行二次去噪;在二次去噪时,利用选择函数对权重系数做出修正,达到自适应滤波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方面都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选择函数 非局部均值算法 权重系数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DCT和ELBP融合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燕 王芸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0-175,共6页
仅使用单一算法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不足以捕捉人脸多方面的信息,为了更好地获取人脸面部特征,针对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只能提取人脸面部图像的频域特征,而未考虑近邻像素之间的关系、不能提取纹理特质信息等问... 仅使用单一算法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不足以捕捉人脸多方面的信息,为了更好地获取人脸面部特征,针对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只能提取人脸面部图像的频域特征,而未考虑近邻像素之间的关系、不能提取纹理特质信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融合DCT特征和伸长的局部二值模式(Elongated Local Binary Pattern,ELBP)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将人脸图像经DCT变换后的少量低频系数作为人脸的频域特征,然后对人脸图像中贡献相对较大的眼部和嘴部区域进行ELBP特征提取,将该ELBP特征作为人脸的空域特征,并采用PCA方法对所提取的空频域特征进行有效融合,得到更有效的人脸特征,最后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识别。在ORL人脸库和Yal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单独采用DCT、ELBP方法或采用DCT和LBP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的特征更有利于识别,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特征融合 离散余弦变换(DCT) 局部二值模式(EL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重构与局部DCT的二维主元分析掌纹识别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晓华 李春芝 蒋云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66-1571,共6页
为了解决掌纹特征提取过程中,手掌的非平面问题导致的伪主线噪音信息并简化运算,对重构的掌纹图像进行了局部离散余弦变换.解决了重构后图像噪音敏感性问题,有效地区分了掌纹主线、掌纹褶纹和乳突纹.由二维主元分析算法获得较稳健的识... 为了解决掌纹特征提取过程中,手掌的非平面问题导致的伪主线噪音信息并简化运算,对重构的掌纹图像进行了局部离散余弦变换.解决了重构后图像噪音敏感性问题,有效地区分了掌纹主线、掌纹褶纹和乳突纹.由二维主元分析算法获得较稳健的识别特征.通过香港理工大学公布的PolyU掌纹数据库的实验,同二维主元分析算法相比,小波重构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的2DPCA掌纹识别算法正确识别率较高,识别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纹识别 提升小波重构 局部离散余弦变换 二维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提取的人脸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江 杨莹 卢选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期183-186,193,共5页
针对单一特征在人脸检测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提取的人脸检测算法。利用肤色信息分割出候选人脸区域,并对其进行小波分析,降低维数。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取出部分系数作为频率域特征。对变换后的重构图像利用奇异值分解和局部... 针对单一特征在人脸检测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提取的人脸检测算法。利用肤色信息分割出候选人脸区域,并对其进行小波分析,降低维数。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取出部分系数作为频率域特征。对变换后的重构图像利用奇异值分解和局部二值模式提取代数特征和纹理特征,将这三方面特征融合成新的特征向量。这样既降低了维数,又综合了三方面的特征优势,保证了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定位人脸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且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离散余弦变换 奇异值分解 局部二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局部特征描述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进 刘建波 赵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173-176,共4页
针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描述子受光照变化影响较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图像局部不变特征描述子。在DCT变换的基础上,忽略高频系数,使用少数中低频系数组成特征矩阵,以降低描述子的维数。利用DCT频率系数正负性... 针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描述子受光照变化影响较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图像局部不变特征描述子。在DCT变换的基础上,忽略高频系数,使用少数中低频系数组成特征矩阵,以降低描述子的维数。利用DCT频率系数正负性对光照变化不敏感的特点,在计算描述子间距离时设置惩罚因子,以提高描述子的可区分性。测试结果表明,与SIFT描述子相比,该描述子具有较好的显著性,且查全率和查准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局部不变特征 离散余弦变换 图像描述子 图像匹配 惩罚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DCT和LBP特征的表情识别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睿 赵晓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5期171-174,共4页
为了获得更好的面部表情特征,提出了一种融合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特征和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的表情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人脸图像经过DCT后所获得的低频系数作为表情的整体特征;通过... 为了获得更好的面部表情特征,提出了一种融合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特征和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的表情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人脸图像经过DCT后所获得的低频系数作为表情的整体特征;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计算每个子块的LBP直方图,将这些LBP直方图连接起来形成LBP特征,对该LBP特征使用拉普拉斯特征映射(Laplacian Eigenmaps,LE)降维后得到表情的局部特征。将得到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行加权融合,使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在JAFFE和Cohn-Kanade表情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独使用LBP或者DCT特征,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识别 特征融合 局部二值模式 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内容和混沌系统的图像认证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京 郭亮 侯建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系数和混沌系统的可用于检测图像篡改定位的脆弱性数字水印算法.首先将图像进行不重叠的分块,分块后的图像经过DCT变化后,利用中频系数产生水印.同时利用混沌系统构成图像块... 提出了一种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系数和混沌系统的可用于检测图像篡改定位的脆弱性数字水印算法.首先将图像进行不重叠的分块,分块后的图像经过DCT变化后,利用中频系数产生水印.同时利用混沌系统构成图像块间信息嵌入和提取的对应关系,并将水印嵌入到相关块的最低有效位.图像篡改检测过程为:将提取的水印和生成的水印进行比较,通过差异的位置对其进行定位.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混沌系统的采用,使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认证 混沌系统 离散余弦变换 篡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拍摄的快速响应码区域的一种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璐 檀结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81-1184,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从手机拍摄的图像中定位快速响应码区域的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手机提供的软硬件平台,在频域内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特性对图像中快速响应码区域进行增强,从而区分条码/非条码区域,并利用数学形态学平滑条码区。实验表明,该... 文章提出了一种从手机拍摄的图像中定位快速响应码区域的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手机提供的软硬件平台,在频域内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特性对图像中快速响应码区域进行增强,从而区分条码/非条码区域,并利用数学形态学平滑条码区。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对于不同倾角的条码图像也可取得较好的定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响应码 离散余弦变换 拍照手机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DCT与局部保持投影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永茂 赵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引入基于局部保持能力判据的特征选择算法对融合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局部保持投影的人脸识别方法进行改进.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DCT变换,得到DCT系数,然后以不同频率DCT系数的拉普拉斯值作为局部保持能力判据对DCT系数进行选择,最后对选出... 引入基于局部保持能力判据的特征选择算法对融合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局部保持投影的人脸识别方法进行改进.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DCT变换,得到DCT系数,然后以不同频率DCT系数的拉普拉斯值作为局部保持能力判据对DCT系数进行选择,最后对选出的DCT系数执行局部保持投影算法提取识别特征,在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离散余弦变换 局部保持投影 拉普拉斯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红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23-3126,共4页
要非局部均值(non-local means,NLM)去噪算法已成为较有效去除图像噪声的算法之一。然而,当噪声水平较高时,NLM不能准确地计算图像块之间的相似度权重值,影响图像的去噪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transform,D... 要非局部均值(non-local means,NLM)去噪算法已成为较有效去除图像噪声的算法之一。然而,当噪声水平较高时,NLM不能准确地计算图像块之间的相似度权重值,影响图像的去噪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transform,DCT)提出了基于DCT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首先,利用DCT的低频系数重构图像,以达到滤除部分噪声的同时保护图像的主要内容。其次,利用重构图像较准确地计算图像块之间的相似度权重值,将NLM去噪算法用于噪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较高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和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非局部均值(NLM) 离散余弦变换(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和二值叠加CS-LBP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燕 张殷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10-215,共6页
在表情识别中Gabor结合局部二值模式(LBP)的特征提取方法以及直方图统计降维虽然是较为局部化的方法,但LBP鲁棒性较差,识别精度不高,而且使用直方图统计来区分表情,其计算复杂度和特征维数依旧较高。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CS-LBP)与LBP... 在表情识别中Gabor结合局部二值模式(LBP)的特征提取方法以及直方图统计降维虽然是较为局部化的方法,但LBP鲁棒性较差,识别精度不高,而且使用直方图统计来区分表情,其计算复杂度和特征维数依旧较高。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CS-LBP)与LBP相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但其对表情纹理细节的描述仍不够详细。因此提出基于Gabor结合改进的CS-LBP即二值叠加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二值叠加CS-LBP)的特征提取方法。用Gabor提取特征,同时用两种计算方式提取两个特征值并叠加,作为最终识别的特征;并通过离散余弦变换(DCT)降维,有效降低表情的特征维数。在JAFFE表情库中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识别 GABOR小波 二值叠加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 离散余弦变换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杂光照下的人脸识别算法
19
作者 孙劲光 孙琦 +1 位作者 孟祥福 丁胜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6期166-170,共5页
为提高光照变化下的人脸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对比增强(LCE)和局部相位量化(LPQ)的人脸识别方法。采用面部对称的思想结合LCE算法对受不均匀光照的人脸图像进行光照补偿;利用LPQ算子对增强后的图片进行标记,并用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 为提高光照变化下的人脸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对比增强(LCE)和局部相位量化(LPQ)的人脸识别方法。采用面部对称的思想结合LCE算法对受不均匀光照的人脸图像进行光照补偿;利用LPQ算子对增强后的图片进行标记,并用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CT)进行降维;分块计算LPQ直方图序列作为人脸图像的特征描述向量,送入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通过YaleB和CAS_PEAL数据库上的实验,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对比增强 局部相位量化 离散余弦变换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用于音频认证数字水印算法
20
作者 申军伟 潘峰 +1 位作者 张明书 肖海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850-3853,共4页
为确保数字音频数据感知意义上的完整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音频认证水印算法。该算法把原始音频分帧,每帧分为两节,在第一节时域中嵌入同步码,将第二节进行DCT变换,计算邻帧关系向量,并将其作为水印信息嵌入其他帧第二节的DCT中频系数。认... 为确保数字音频数据感知意义上的完整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音频认证水印算法。该算法把原始音频分帧,每帧分为两节,在第一节时域中嵌入同步码,将第二节进行DCT变换,计算邻帧关系向量,并将其作为水印信息嵌入其他帧第二节的DCT中频系数。认证时,计算邻帧关系误差,据事先设定的阈值来判断音频是否被窜改,若遭受窜改,可进行窜改定位。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无原始水印参与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实现音频媒体的完整性认证,而且窜改定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音频认证 音频水印 离散余弦变换 窜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