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物沉降影响下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氮交换特征及机制
1
作者 韩汶轩 陈秋羽 +3 位作者 何煦 谭立贤 刘成 张雷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8,共13页
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颗粒物的不断富集和沉降加剧了沉积物内源负荷。本文以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野外月度调查,分析了两种湖区水样、颗粒物和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含量、赋存形式及其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特征,研究... 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颗粒物的不断富集和沉降加剧了沉积物内源负荷。本文以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野外月度调查,分析了两种湖区水样、颗粒物和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含量、赋存形式及其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特征,研究了颗粒物沉降对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氮赋存形态转变及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藻型湖区水体总氮(TN)浓度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50~1.51 mg/L(均值为(0.97±0.23)mg/L)和1.77~6.12 mg/L(均值为(3.67±1.36)mg/L),藻型湖区水体各形态氮浓度普遍高于草型湖区,且季节性变化更加显著。草、藻型湖区悬浮颗粒物中TN含量年均值分别为(6998.48±1413.87)和(5162.63±2205.13)mg/kg,沉积物TN平均含量分别为(4219.75±216.62)和(3187.88±103.07)mg/kg,呈现草型湖区显著高于藻型湖区、悬浮颗粒物显著高于沉积物的特征。氨氮(NH 3-N)是两个湖区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有效态氮的主要赋存形式,藻型湖区沉积物中NH 3-N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夏季,而草型湖区则以夏、秋季为主。有效态氮高度富集的颗粒物不断沉降是造成沉积物中氮含量改变的重要原因,且藻型湖区有效态氮所占比例(5.17%)在藻类水华季节高于草型湖区(4.34%)。草型系统向藻型系统的转变可能会升高水体颗粒物浓度并加剧沉积物颗粒再悬浮过程,颗粒物沉降和再悬浮交替加剧了沉积物水界面处氮的交换过程,在未来的湖泊内源氮管理中应更加重视颗粒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草型湖区 藻型湖区 悬浮颗粒物 内源氮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LLC循环与其他瞬态循环排放特性的对比分析
2
作者 王凤滨 廖清睿 +2 位作者 周涛 于晓洋 车金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81-2389,共9页
目前,城市车辆低负荷运行工况占比较多,但较容易被忽视。为深入探究低负荷循环(Low Load Cycle, LLC)排放特性与其他循环的差异,基于重型柴油发动机开展台架排放试验。通过运行LLC、全球统一的瞬态循环(World Harmonized Transient Cycl... 目前,城市车辆低负荷运行工况占比较多,但较容易被忽视。为深入探究低负荷循环(Low Load Cycle, LLC)排放特性与其他循环的差异,基于重型柴油发动机开展台架排放试验。通过运行LLC、全球统一的瞬态循环(World Harmonized Transient Cycle, WHTC)、中国发动机瞬态循环(China Heavy-duty Transient Cycle, CHTC)试验循环,测取NOx、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 HC)和CO排放体积分数及颗粒数(Particulate Number, PN)排放因子数据,并对比上述3种循环的工况特征、负荷分布、比排放量结果,分析上述循环的高排放工况分布特征,进而对比LLC循环冷热态工况排放特性差异。结果发现:该发动机运行LLC循环时,怠速以及当转矩在400 N·m以下、转速为1 600~2 200 r/min时的工况点比其他循环分布更多,0~5%负荷区间分布占比更高;LLC循环热态NOx比排放量为1 572.13 mg/(kW·h),LLC循环和CHTC循环工况对于NOx排放的要求更为严格,LLC循环的排气温度总体相对偏低;冷态条件使得低负荷、低转速工况的NOx排放增加量尤为明显;LLC与CHTC循环的PN高排放现象主要出现在0~10%负荷区间,CHTC循环在50%~60%负荷区间也存在高排放峰值,WHTC循环PN高排放总体分布相对较为平均;LLC循环的低排气温度会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转化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且冷启动条件下会进一步加剧,使得NOx排放水平远超WHTC和CHTC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柴油发动机 低负荷循环(LLC) 瞬态循环 氮氧化物 颗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流域颗粒态氮磷负荷估算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晓南 吴志峰 +1 位作者 程炯 刘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32-1436,共5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菜果花农业发达,农业化学物质投入量大,区域N、P等养分流失迅速,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选取广州流溪河为研究对象,应用GIS和USLE模型结合土壤污染实测数据,采用源类型法估算流溪河流域的颗粒态N、P污染负荷。结果表明:(1)... 珠江三角洲地区菜果花农业发达,农业化学物质投入量大,区域N、P等养分流失迅速,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选取广州流溪河为研究对象,应用GIS和USLE模型结合土壤污染实测数据,采用源类型法估算流溪河流域的颗粒态N、P污染负荷。结果表明:(1)流溪河流域的颗粒态N、P总流失量分别为582.49t·a-1和424.74t·a-1,其中N流失量中水田贡献最大占40.02%,其次为林地占26.31%;P流失量中旱地贡献最大占28.75%,其次为水田占26.94%。(2)流域不同源类型单位面积颗粒态N、P流失量差异显著,旱地的N、P单位面积流失量均为最高,分别是7.72kg·hm-2和9.50kg·hm-2;其次为果园,N、P分别是7.20kg·hm-2和6.56kg·hm-2。(3)流域颗粒态N、P流失总量及其单位负荷受农业施肥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过量N、P物质是流溪河流域重要的N、P负荷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颗粒污染物负荷 流溪河流域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畜禽粪便的能源潜力与氮磷耕地负荷及总量控制 被引量:177
4
作者 朱建春 张增强 +1 位作者 樊志民 李荣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5-445,共11页
通过估算1978—2011年间中国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氮、磷和COD含量的变化,分析了中国畜禽粪便的来源结构、氮磷耕地负荷及产沼气潜力。结果表明:中国畜禽粪便主要来源于牛、猪、羊和家禽。1978—2011年,中国畜禽粪便的产生量和... 通过估算1978—2011年间中国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氮、磷和COD含量的变化,分析了中国畜禽粪便的来源结构、氮磷耕地负荷及产沼气潜力。结果表明:中国畜禽粪便主要来源于牛、猪、羊和家禽。1978—2011年,中国畜禽粪便的产生量和COD含量分别增加了1.35倍和0.91倍,至2011年分别达25.45亿t和2.33亿t。2011年中国畜禽粪便产沼气潜力为757.04亿m3,折合0.54亿t标准煤,其中河南、四川、河北、山东和内蒙古5个地区的产沼气潜力相对较高。中国畜禽粪便氮、磷产生量均呈上升趋势,从1978年到2011年分别增加了1.39倍和1.66倍,至2011年分别达到1 419.76万t和247.98万t。2011年,中国大部分地区或省份畜禽实际养殖量已经超过50%环境容量,氮、磷污染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山东、北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辽宁、天津、河北、福建、河南和海南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这些地区应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数量,而内蒙古、江西、四川、山西、西藏、陕西、青海、宁夏、甘肃和新疆等地区还有适当扩大养殖规模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产沼气潜力 氮磷耕地负荷 总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河口水库水体总氮、总磷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锦辉 李群 潘轶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1,共2页
根据鸭河口水库受纳点源及面源污染负荷情况 ,选择枯水期为预测时期 ,采用迪隆模型对鸭河口水库水体总氮、总磷进行预测研究 ,为鸭河口水库水质保护和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鸭河口水库 总氮 总磷 迪隆模型 污染负荷 预测参数 水体污染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畜禽粪便量估算及能源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彭锦星 杨磊 鲍振博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5-68,共4页
通过对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和畜禽粪便排泄参数的确定,估算了天津市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并对由此产生的能源与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4年天津市畜禽粪便总量、COD总产量、氮总产量、磷总产量都呈现增长趋势,201... 通过对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和畜禽粪便排泄参数的确定,估算了天津市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并对由此产生的能源与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4年天津市畜禽粪便总量、COD总产量、氮总产量、磷总产量都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全市畜禽粪便总量达到约940×10~4 t。天津市耕地总磷负荷和总氮负荷呈现增长趋势,其中耕地总磷负荷自2012年来超过粪肥年施氮限量标准,其中耕地总磷负荷自2014年来超过粪肥年施磷限量标准。2006~2014年天津市的畜禽粪便沼气资源潜力增长趋势,2014年天津市的沼气资源潜力约为4.12×10~8 Nm^3。相当于当年天津市天然气消费量的约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畜禽粪便 排泄参数 氮磷耕地负荷 沼气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T对SUFR系统处理效果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固源 唐刚 +1 位作者 季铁军 张瑞雪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6-89,共4页
分析了总水力停留时间(11h、9h、8h、6h)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利用SUFR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HRT大于8h(厌氧停留时间1.51h,缺氧停留时间2.25h,好氧停留时间4.24h)时,该系统COD、TN、TP的处理效果随着水力停... 分析了总水力停留时间(11h、9h、8h、6h)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利用SUFR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HRT大于8h(厌氧停留时间1.51h,缺氧停留时间2.25h,好氧停留时间4.24h)时,该系统COD、TN、TP的处理效果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减小变化不大,COD、TN、TP去除率仍分别达到93%、87%、90.2%以上.当HRT降为6h(厌氧停留时间1.13h,缺氧停留时间1.69h,好氧停留时间3.18h)时,处理效果变化较大,但COD的去除率仍高于85%,TN、TP的去除率变为76%、72%,仍具有较高的去除率.这说明,接近活塞流特征的SUFR系统可以减轻增加水力负荷对污水处理的负影响,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升流式反应器 总水力停留时间(HRT) 水力负荷 生物脱氮除磷 活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负荷对污水生物去除氮、磷和有机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谢有奎 颜强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63-65,79,共4页
分别改变进水浓度(C)、流量(Q)及污泥浓度(MLSS),通过对照实验考察污泥负荷改变对污水生物去除有机物、磷和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改变污泥负荷,对污水处理系统有机物、总氮和总磷去除率(ηCOD、ηTP... 分别改变进水浓度(C)、流量(Q)及污泥浓度(MLSS),通过对照实验考察污泥负荷改变对污水生物去除有机物、磷和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改变污泥负荷,对污水处理系统有机物、总氮和总磷去除率(ηCOD、ηTP和ηTN)均有显著影响,且ηTP受到的影响明显大于ηCOD和ηTN,而ηCOD受到的影响最小;污泥负荷改变的方式对反应器ηTP、ηCOD和ηTN也都存在不同影响。此外还讨论了提高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效果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污泥负荷 生物除磷脱氮 流量 污泥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载荷低腐蚀极压抗磨剂的研制 被引量:6
9
作者 贺景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79,共5页
合成了一种高载荷低腐蚀极压抗磨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其添加到多元醇酯类基础油中进行性能评定。与各类商品极压抗磨剂进行了性能对比,重点考察了承载能力与腐蚀和氧化安定性。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极压抗磨剂具有优良的腐蚀和氧化安定... 合成了一种高载荷低腐蚀极压抗磨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其添加到多元醇酯类基础油中进行性能评定。与各类商品极压抗磨剂进行了性能对比,重点考察了承载能力与腐蚀和氧化安定性。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极压抗磨剂具有优良的腐蚀和氧化安定性、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承载能力和润滑性能。制定了产品指标并进行了批次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批次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压抗磨剂 磷氮型 承载能力 腐蚀和氧化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